CN117231131A - 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及快速钻孔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及快速钻孔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31131A CN117231131A CN202311099413.5A CN202311099413A CN117231131A CN 117231131 A CN117231131 A CN 117231131A CN 202311099413 A CN202311099413 A CN 202311099413A CN 117231131 A CN117231131 A CN 1172311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drill
- arc
- drill bit
- dril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083 cement morta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95 contracto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及快速钻孔施工方法,涉及灌注桩施工领域。其包括钻杆、护套和钻头,所述护套套设在钻杆的外侧并通过连接杆与钻杆连接,所述钻头设于所述钻杆的底部;所述钻杆为管状结构,所述钻杆内套设有破碎杆,所述破碎杆的吊装端与吊机连接,所述破碎杆的碎石端靠近钻头且呈尖锥状,所述破碎杆的碎石端设有容置槽,所述破碎杆的碎石端通过容置槽穿过钻头后击碎阻碍物。所述钻头适配且活动地穿设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钻头的高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本申请具有能够破除地层中的阻碍物并提高钻头进尺速度及成孔效率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灌注桩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此外还涉及微成孔灌注桩快速钻孔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是工民建设和基础建设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提高基础承载能力的结构,在高层建筑、桥梁和一些地耐性较差的地区被广泛应用。微成孔灌注桩是一种直径较小的钻孔灌注桩,其直径一般为10~40cm,长细比一般大于30,桩体由压力灌注的水泥砂浆或者由小石子混凝土与加劲材料组成。
目前,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钻孔、安置钢筋笼和浇注混凝土,其中钻孔是关键环节,现有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转盘式钻机对钻头进行驱动,钻头在穿过不同的地层后成孔,在公开号为CN214576767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钻孔灌注桩桩机钻头及钻孔灌注桩,并具体公开了钻孔组件包括钻杆、固定套设在的钻杆近端腰带以及固定连接于钻杆的钻尖头,解决了施工过程无法很好地保证钻孔孔径,从而导致不良质地情况下缩颈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对卵砾石地层进行钻进的过程中,钻头难以破碎卵砾石,导致进尺较慢,成孔效率低无法满足施工生产需求,若临时租用更先进的机械设备会增大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地层中含有的坚硬物导致进尺缓慢、成孔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及快速钻孔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包括钻杆、护套和钻头,所述护套套设在钻杆的外侧并通过连接杆与钻杆连接,所述钻头设于所述钻杆的底部;
所述钻杆为管状结构,所述钻杆内套设有破碎杆,所述破碎杆的吊装端驱动破碎杆在所述钻杆内上下滑动,所述破碎杆的碎石端靠近钻头且呈尖锥状,所述破碎杆的碎石端设有容置槽,所述破碎杆的碎石端通过容置槽穿过钻头后击碎阻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机带动钻杆及钻头转动,进而在标定位置形成井孔,护套的外壁与井孔的内壁贴合,能够在钻头进尺的过程中形成对井孔的护壁作用,防止井孔坍塌;进一步的,在钻孔遭遇卵砾石等阻碍物时,钻头停止转动,将破碎杆吊放至钻杆的内侧,然后释放破碎杆,在重力作用下,破碎杆会加速下落并撞击阻碍物,使得阻碍物破碎,进而提高钻孔的进尺速度,也就能够促进成孔效率的提升;钻杆成空心的管状,钻头设置在钻杆的底部且与钻杆的轴线之间产生干涉,这样,在破碎杆下落的过程中,破碎杆的碎石端的容置槽会套入到钻头内,使得破碎杆的碎石端的端面能够凸出至钻头的底部端面的下方,进而使得破碎杆的碎石端能够形成对阻碍物的冲击、破碎作用。
可选的,所述钻头适配且活动地穿设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钻头的高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碎杆在向下坠落、接近阻碍物时,钻头能够进入到容置槽内,而破碎杆的碎石端的端面能够继续下移至钻头的端面下方,进而实现对阻碍物的冲击及破碎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容置槽的设置,可以确保破碎杆在下落后与钻头产生干涉时,破碎杆的碎石端的端面已经位于钻头的端面下方,也就能够形成对阻碍物的破碎作用。
可选的,所述破碎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钻杆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尽可能地提高破碎杆的下落的初始高度,进而提高破碎杆对阻碍物的冲击力。
可选的,所述钻杆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组,所述定位组包括若干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通过定位孔穿设在所述钻杆上,若干所述定位杆沿所述钻杆的外圆周间隔排列,若干所述定位杆位于钻杆内的一端夹持所述破碎杆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碎杆被至少一个定位组夹持,而一个定位组包括多个定位杆,在钻杆的外壁上设有与多个定位杆一一对应的定位孔,定位杆的一端位于钻杆的外侧,定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钻杆的内侧,多个定位杆的另一端伸入钻杆内后形成对破碎杆的夹持作用,这样,在破碎杆下落的过程中,始终会被多个定位组的多个定位杆夹持,也就确保破碎杆能够在保持与钻杆同轴的状态下掉落,进而确保钻头能够与容置槽对准并进入到容置槽内,最终实现破碎杆的碎石端与阻碍物接触并击碎阻碍物。
可选的,同一定位组内的多个定位孔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多个定位杆能够对破碎杆形成更加可靠地夹持、定位与限位作用,确保破碎杆能够沿钻杆的轴线方向竖直下落。
可选的,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定位杆位于钻杆内的一端呈球面状,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压板,所述钻杆的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气垫,所述气垫设于弧形压板与所述钻杆之间,气源控制所述气垫的膨胀与收缩并驱动所述定位杆伸入或拔出钻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位于钻杆内的一端呈球面状,能够降低与破碎杆的接触面积,确保破碎杆能够更加顺畅地由一个定位组的若干定位杆之间穿入到下一个定位组的若干定位杆之间。
进一步的,在钻头进尺距离达到40-60cm后,钻头以最低的转速转动,然后气源通过气管向位于井孔内的气垫供气,使得这些气垫处于膨胀状态,进而使得弧形压板与井孔的内壁贴合,这样,当弧形压板对井孔的墙壁形成顶撑作用后,弧形压板还会随钻杆同步转动,从而提高泥浆在井孔的内壁上的粘附效果,也就提高了泥浆护壁的效果。
当钻头遇到阻碍物无法进尺后,钻头停止转动,气源将位于井孔内的、膨胀的气垫内的气体抽出,在这些气垫体积缩小的过程中会带动弧形压板朝向钻杆的方向移动,也就会使得定位杆伸入到钻杆内,当同一定位组内的多个定位杆位移到位后,多个定位杆之间的形成的通道可以用于破碎杆穿过,且在破碎杆穿入通道后,多个定位杆能够可靠地对破碎杆进行支撑与定位,确保破碎杆能够沿钻杆的轴线方向快速下落、形成对阻碍物的冲击及破碎。
可选的,相邻两个弧形压板之间设有一个气垫,同一弧形压板的两侧均抵压有一个气垫;
所述气垫的内壁与所述钻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垫的外壁两侧设有滑块,所述弧形压板朝向所述气垫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滑块适配地在所述卡槽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弧形压板在两个气垫的驱动下,能够沿定位孔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当弧形压板与井孔的内壁贴合时,会达到护壁效果,当弧形压板靠近钻杆时,会达到支撑、定位破碎杆的效果;
在组装弧形压板与气垫的过程中,将气垫上的滑块滑入到弧形压板的卡槽内,可以实现气垫与弧形压板之间的连接,确保气垫在膨胀的过程中,能够顶推弧形压板朝向井孔的内壁贴合,而在气垫收缩的过程中,能够拉动弧形压板靠近钻杆。
可选的,所述弧形压板上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位于所述弧形压板的两侧且分别设于两个气垫的两个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压板与气垫之间的连接稳定且更加平衡,确保了在支撑同一个弧形压板的两个气垫膨胀后,弧形压板能够沿定位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不会发生偏转。
可选的,所述弧形压板朝向气垫的一侧中部还固定设有一个螺纹杆和一对锁止杆,所述定位杆与弧形压板接触的一侧端面设有一个螺纹孔和一对弧形槽,所述螺纹杆适配地旋设在所述螺纹孔内;
一对所述锁止杆分别且一一对应地插设在一对所述弧形槽内,并在所述弧形槽内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在旋入螺纹孔内后,实现了弧形压板与定位杆可拆卸式的连接,当螺纹杆旋入螺纹孔一定深度后,弧形压板上的一对锁止杆会对应地插入到一对弧形槽内,且弧形槽的宽度沿锁止杆的转动方向逐渐降低,这样,当螺纹杆完全旋入到螺纹孔内后,锁止杆转动至弧形槽宽度最窄的位置,从而实现锁止杆与弧形槽之间的过盈配合,即实现锁止杆对弧形压板与定位杆连接后的锁止功能,防止在钻杆转动的过程中,弧形压板与定位柱之间产生偏转,在与滑块与卡槽的配合下,有效提高对弧形压板的固定作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成孔灌注桩快速钻孔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微成孔灌注桩快速钻孔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定钻孔位置,将装有钻头的钻杆放置在该位置处,在通过钻机驱动钻杆转动;
S2、在钻杆完全进入井孔且每进尺40-60cm后,钻机以最低功率驱动钻杆及钻头转动,同时,气源向气垫供气,气垫膨胀后推动弧形压板压实井孔的内壁;
S3、在气垫保压2-5min后,气源从气垫内抽气,在弧形压板与钻杆贴合后,钻头停止转动,将破碎杆插入到钻杆内并使其自由下落;
S4、破碎杆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并撞击阻碍物,然后将破碎杆从钻杆内取出;
S5、钻机再次启动,钻头继续向下钻设,并重复步骤S2-S4,直至钻孔完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钻头进尺速度正常时,通过气垫的膨胀实现对井孔内壁的支撑作用,能够防止井孔内壁坍塌,在钻头遭遇阻碍物、进尺速度较慢时,通过气垫的收缩,驱动多个定位杆对往复上下移动的破碎杆形成支撑,从而实现破碎杆对阻碍物的破碎作用,便于钻头持续进尺,提高成孔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钻杆内设置可以往复运动的破碎杆,并在破碎杆的碎石端的端面设置容置槽,确保破碎杆自由下落后能够对阻碍钻头进尺的阻碍物进行破碎,避免因使用钻头对阻碍物进行破除而占用大量时间,有效提高了钻头的进尺速度,进而提升成孔效率。
2、通过气垫的膨胀与收缩作用,实现弧形压板相对钻杆的推离与拉回,在弧形压板被推离后,弧形压板与井孔的内壁贴合,形成对井孔内壁的支撑效果,并能够压实井孔的内壁与弧形压板之间的泥浆,从而提高泥浆固化后的护壁效果。
3、通过滑块与卡槽连接气垫与弧形压板,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连接定位杆与弧形压板,确保了弧形压板与气垫之间及弧形压板与定位杆之间连接可靠,并通过锁止杆与弧形槽的配合,实现对弧形压板的进一步锁紧,确保弧形压板能够可靠支撑井孔的内壁或推动定位杆对破碎杆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破碎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弧形压板与定位杆的装配状态参考图;
图6是定位杆与螺纹杆的装配状态参考图;
图7是图2的动作状态参考图;
图中:1、钻杆;10、定位孔;2、护套;20、连接杆;3、钻头;4、破碎杆;40、容置槽;5、定位杆;51、螺纹孔;52、弧形槽;
6、弧形压板;61、卡槽;62、螺纹杆;63、锁止杆;7、气垫;7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例公开了一种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
图1是本申请的示意性立体图。参见图1,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包括钻杆1、设于钻杆1外侧的护套2、钻头3和设于钻杆1内侧的破碎杆4,护套2套设在钻杆1的外侧,护套2的内壁与钻杆1的外壁之间通过连接杆20连接,钻头3设于钻杆1的底部,钻头3向下钻设形成井孔,护套2的外壁与井孔的内壁贴合,能够起到对刚钻设的井孔的支撑作用,提高井孔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井孔坍塌;
钻杆1为空心的且上下串通的管状结构,破碎杆4穿设在钻杆1内,破碎杆4的长度大于钻杆1的长度,破碎杆4的吊装端与吊机连接,破碎杆4的碎石端位于钻杆1内,吊机通过吊动破碎杆4的吊装端实现破碎杆4高度的提升,在吊机与破碎杆4的连接作用解除后,破碎杆4可以在钻杆1内自由下落。在破碎杆4的碎石端的端面设有容置槽40,当破碎杆4在钻杆1内持续下落时,容置槽40会套入钻头3,此时,破碎杆4的碎石端的端面会延伸至钻头3的端面的下方,从而形成对阻碍钻头3向下进尺的阻碍物的冲击与破碎作用。
图2是本申请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破碎杆的示意性立体图。参见图2和图3并结合图1,在钻杆1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定位组,一个定位组包含多个定位杆5,钻杆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定位孔10,若干定位孔10沿钻杆1的外圆周间隔排列,若干定位杆5分别且一一对应地穿设在若干定位孔10内,同一个定位组内的多个定位杆5处于同一个平面内,而且多个定位杆5均指向钻杆1的轴线,定位杆5的一端位于钻杆1的外侧或位于定位孔10内,定位杆5的另一端位于钻杆1的内侧,同一定位组的多个定位杆5的另一端在钻杆1的内侧形成一个通道,破碎杆4进入钻杆1后穿设在这个通道内,且在破碎杆4完成对阻碍物的冲击的过程中,确保有至少一个定位组对破碎杆4实施定位,这样,破碎杆4才能保持与钻杆1同轴的姿态向下坠落并冲击阻碍物,而且,定位杆5的另一端呈球面状,这样,破碎杆4的碎石端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在定位杆5的端部的引导下滑入到由多个定位杆5形成的通道内,从而保持与钻杆1同轴的状态,也就是说,破碎杆4能够顺畅地由一个定位组形成的通道进入到下一个定位组形成的通道内,并确保容置槽40与钻头3能够保持适宜对接的状态,也就使得在钻头3完全进入到容置槽40内后,破碎杆4的碎石端的端面能够与阻碍物接触并击碎阻碍物。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并结合1,当钻头3的进尺速度慢于预计速度、说明钻头3遭遇难以突破的阻碍物时,钻头3停止转动,并通过吊机对破碎杆4的吊装端进行吊动,使得破碎杆4被吊入到钻杆1内,当破碎杆4被一个定位组定位、夹持后,吊机解除与破碎杆4的连接作用,然后破碎杆4会在定位组的多个定位杆5的夹持作用下自由坠落,在破碎杆4下降的过程中,破碎杆4的碎石端的容置槽40会套入钻头3,即钻头3会在容置槽40内位移一段距离并被容置槽40完全包裹,而容置槽40的槽口(即破碎杆4的碎石端的端面)会与阻碍物接触,进而形成对阻碍物的冲击作用,在阻碍物被破碎杆4破碎后,钻机再次启动,钻头3即继续向下钻孔。为了确保破碎杆4下落后,破碎杆4上的容置槽40能够可靠地且适配地套入钻头3,可以在钻杆1的顶部端面设置标记,用来指示钻头3的位置,再在释放破碎杆4前,调整破碎杆4与钻杆1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的,还可以扩大容置槽40的尺寸,为容置槽40与钻头3之间的对接留有余量。
图5是弧形压板与定位杆的装配状态参考图,图6是定位杆与螺纹杆的装配状态参考图。参见图5和图6,定位杆5与定位孔10之间为间隙配合,即定位杆5可以在定位孔10内滑动,定位杆5靠近钻杆1外侧的一端端面设有螺纹孔51和弧形槽52,弧形压板6朝向定位杆5的一侧设有螺纹杆62和锁止杆63,螺纹杆62适配地旋设在螺纹孔51内,在螺纹杆62即将完全旋入螺纹孔51、弧形压板6与定位杆5要贴合时,一对锁紧杆会插入到一对弧形槽52内,被随着弧形压板6的转动,锁紧杆也会在弧形槽52的滑动,而弧形槽52的宽度沿锁紧杆的滑动方向逐渐降低,当螺纹杆62完全旋入螺纹孔51后,锁止杆63卡止在弧形槽52内,弧形压板6可靠地与定位杆5连接。
图7是图2的动作状态参考图。参见图7并结合图2和图5,在弧形压板6与钻杆1的外壁之间还设有多个气垫7,一个弧形压板6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气垫7,气垫7的一侧与钻杆1的外壁固定连接,气垫7的另一侧设有两个滑块70,弧形压板6上还设有沿钻杆1轴向延伸的两个卡槽61,一个弧形压板6上的两个卡槽61分别与两个气垫7上的两个滑块70对应,在滑块70由弧形压板6的上端面滑入到卡槽61内后,再通过滑块70与燕尾型的卡槽61的配合,气垫7与弧形压板6之间只能发生轴向的相对移动、无法发生径向的相对移动,这样,在外部的气源通过气管向气垫7供气后(气源向气垫7供气或从气垫7抽气为常规技术,故图中未示出),气垫7膨胀,推动弧形压板6朝向远离钻杆1的方向移动,当弧形压板6与井孔的内壁贴合后,停止进气,此时钻杆1带动气垫7及弧形压板6低速转动,能够起到压实护壁泥浆的作用,提高泥浆固化后的护壁效果。
在气垫7处于膨胀状态时,定位杆5在定位孔10内滑动,且定位杆5不会滑动至钻杆1的外侧,这样,能够起到对弧形压板6移动的引导及限位作用,也便于在气源将气垫7内的气体抽出、气垫7收缩后,弧形压板6能够可靠复位。通过卡槽61与滑块70的配合、弧形槽52与锁止杆63的配合及螺纹孔51与螺纹杆62的配合,确保弧形压板6与定位杆5之间连接可靠且便于拆装,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井孔选择不同的弧度的弧形压板6,确保弧形压板6与井孔的内壁贴合后,能够起到提升支撑及护壁效果的作用。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微成孔灌注桩快速钻孔施工方法。
微成孔灌注桩快速钻孔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定钻孔位置,将装有钻头3的钻杆1放置在该位置处,在通过钻机驱动钻杆1转动,从而在钻孔位置处形成井孔;
S2、在钻头3持续向下运转下,井孔的深度逐渐加深,当钻杆1完全进入井孔后,每进尺40-60cm,钻机的运转功率降低至最低状态,此时钻杆1及钻头3缓慢转动,然后气源向气垫7供气,气垫7膨胀后推动弧形压板6压实井孔的内壁并贴合井孔的内壁转动;
S3、在气垫7保压2-5min后,气源从气垫7内抽气,在弧形压板6与钻杆1贴合后,关闭钻机,再通过吊机将破碎杆4吊入到钻杆1内,在破碎杆4穿过一个定位组形成的通道后,吊机释放破碎杆4,使得破碎杆4在钻杆1内自由下落,在掉落至井孔的底部后,吊机再将破碎杆4吊升至高位;
S4、破碎杆4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并撞击阻碍物,在阻碍物被破碎后,吊机将破碎杆4从钻杆1内取出;
S5、钻机启动并逐渐提升功率,钻头3继续向下钻设,并重复步骤S2-S4,直至钻孔完毕。
通过本方法的实施,可以在钻头3遭遇阻碍物后,通过吊机吊放破碎杆4,利用破碎杆4自由落体时产生的冲击力击碎阻碍物,确保钻头3能够持续进尺,在延长钻头3使用寿命的同时,起到提高成孔效率的效果,而且,在钻头3正常钻动、无阻碍物干涉时,气源通过控制气垫7的膨胀与收缩,实现对弧形压板6的驱动作用,当弧形压板6与井孔的内壁贴合并转动时,能够实现对井孔内壁上的泥浆的抹匀与压实作用,提高泥浆固化后的护壁效果,进而提高钻头3钻设的井孔的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1)、护套(2)和钻头(3),所述护套(2)套设在钻杆(1)的外侧并通过连接杆(20)与钻杆(1)连接,所述钻头(3)设于所述钻杆(1)的底部;
所述钻杆(1)为管状结构,所述钻杆(1)内套设有破碎杆(4),所述破碎杆(4)的吊装端与吊机连接,所述破碎杆(4)的碎石端靠近钻头(3)且呈尖锥状,所述破碎杆(4)的碎石端设有容置槽(40),所述破碎杆(4)的碎石端通过容置槽(40)穿过钻头(3)后击碎阻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3)适配且活动地穿设在所述容置槽(40)内,所述钻头(3)的高度小于所述容置槽(40)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杆(4)的长度大于所述钻杆(1)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组,所述定位组包括若干定位杆(5),所述定位杆(5)通过定位孔(10)穿设在所述钻杆(1)上,若干所述定位杆(5)沿所述钻杆(1)的外圆周间隔排列,若干所述定位杆(5)位于钻杆(1)内的一端夹持所述破碎杆(4)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同一定位组内的多个定位孔(10)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5)与所述定位孔(10)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定位杆(5)位于钻杆(1)内的一端呈球面状,所述定位杆(5)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压板(6),所述钻杆(1)的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气垫(7),所述气垫(7)设于弧形压板(6)与所述钻杆(1)之间,气源控制所述气垫(7)的膨胀与收缩并驱动所述定位杆(5)伸入或拔出钻杆(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弧形压板(6)之间设有一个气垫(7),同一弧形压板(6)的两侧均抵压有一个气垫(7);
所述气垫(7)的内壁与所述钻杆(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垫(7)的外壁两侧设有滑块(70),所述弧形压板(6)朝向所述气垫(7)的一侧设有卡槽(61),所述滑块(70)适配地在所述卡槽(61)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压板(6)上设有两个滑块(70),两个所述滑块(70)分别位于所述弧形压板(6)的两侧且分别设于两个气垫(7)的两个卡槽(6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压板(6)朝向气垫(7)的一侧中部还固定设有一个螺纹杆(62)和一对锁止杆(63),所述定位杆(5)与弧形压板(6)接触的一侧端面设有一个螺纹孔(51)和一对弧形槽(52),所述螺纹杆(62)适配地旋设在所述螺纹孔(51)内;
一对所述锁止杆(63)分别且一一对应地插设在一对所述弧形槽(52)内,并在所述弧形槽(52)内转动。
10.微成孔灌注桩快速钻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定钻孔位置,将装有钻头(3)的钻杆(1)放置在该位置处,在通过钻机驱动钻杆(1)转动;
S2、在钻杆(1)完全进入井孔且每进尺40-60cm后,钻机以最低功率驱动钻杆(1)及钻头(3)转动,同时,气源向气垫(7)供气,气垫(7)膨胀后推动弧形压板(6)压实井孔的内壁;
S3、在气垫(7)保压2-5min后,气源从气垫(7)内抽气,在弧形压板(6)与钻杆(1)贴合后,钻头(3)停止转动,将破碎杆(4)插入到钻杆(1)内并使其自由下落;
S4、破碎杆(4)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并撞击阻碍物,然后将破碎杆(4)从钻杆(1)内取出;
S5、钻机再次启动,钻头(3)继续向下钻设,并重复步骤S2-S4,直至钻孔完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99413.5A CN117231131A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及快速钻孔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99413.5A CN117231131A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及快速钻孔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31131A true CN117231131A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9095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99413.5A Pending CN117231131A (zh) | 2023-08-29 | 2023-08-29 | 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及快速钻孔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3113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65752A (zh) * | 2024-04-22 | 2024-05-24 | 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层钻进设备及方法 |
-
2023
- 2023-08-29 CN CN202311099413.5A patent/CN11723113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65752A (zh) * | 2024-04-22 | 2024-05-24 | 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层钻进设备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63328B (zh) | 一种液压扩孔循环钻机及其扩孔桩施工工艺 | |
CN111810051B (zh) | 一种具有挖掘功能的建筑工程用打桩机构及工作方法 | |
CN102852457B (zh) | 潜孔锤套管跟进钻机 | |
KR101419513B1 (ko) | 수중 드릴링 장치 및 시추공의 형성방법 | |
CA2266550A1 (en) | A method in piling tubular bases, a combined drilling and piling rig, as well as use of the drill hammer of said rig | |
CN108330973B (zh) | 低净空高度下的拔桩设备及快速拔桩方法 | |
CN117231131A (zh) | 微成孔灌注桩钻孔设备及快速钻孔施工方法 | |
CN113529704B (zh) | 松散填石边坡锚索偏心潜孔锤全套管跟管成锚施工方法 | |
CN212175773U (zh) | 一种地基打桩机 | |
CN212477725U (zh) | 一种分片组合式全桩护筒的桩机 | |
CN213267883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锚杆施工装置 | |
CN116591609B (zh) | 双动力全套管钻机咬合桩施工设备及工艺 | |
CN116733367B (zh) | 一种土地测量定位用挖方打桩设备 | |
KR101394192B1 (ko) | 자동식 승하강 이동이 가능한 천공용 조합함마 | |
CN216446856U (zh) | 高稳定性大角度钻孔的钻进结构及钻机 | |
CN101871316B (zh) | 一种桩机 | |
JP2004131923A (ja) | 地中既設構造物の引抜工法 | |
EP0084921B1 (en) | Piles | |
CN216110516U (zh) | 边坡偏心潜孔锤全套管跟管施工的全套管拔出设备 | |
CN219774062U (zh) | 一种双套管锚杆钻机钻头 | |
CN216110517U (zh) | 松散填石边坡锚索偏心潜孔锤全套管跟管钻进设备 | |
CN113417568B (zh) | 松散填石边坡锚索偏心潜孔锤全套管跟管成锚施工设备 | |
KR101578127B1 (ko) | 회동식 굴착직경 조절형 지반천공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굴착직경 확장형 지반 천공 공법 | |
CN1290792A (zh) | 现场灌注混凝土桩的施工设备 | |
CN1500968A (zh) | 隧道断裂式开挖方法及其开挖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