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4882B - 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24882B CN117224882B CN202311358992.0A CN202311358992A CN117224882B CN 117224882 B CN117224882 B CN 117224882B CN 202311358992 A CN202311358992 A CN 202311358992A CN 117224882 B CN117224882 B CN 1172248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extinguishing
- powder
- air chamber
- fire
- energy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包括边框和灭火装置;灭火装置包括灭火槽座、上盖板、柔性隔热层和气体发生器;灭火槽座的一端铰接在边框一端的内侧壁上,上盖板与灭火槽座之间形成有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粉舱;粉舱内装载有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混合的混合物,粉舱内设有流化组件;第二气室与第一气室连通以及通过流化组件与粉舱连通;气体发生器设于第一气室内,灭火槽座对应粉舱设有出粉口;出粉口封堵有熔断扣件,熔断扣件穿接于边框侧壁;边框的一端设有弹片;本发明使熔断扣件裸露于灭火装置的外侧,对火灾的反应更为灵敏,使得灭火装置摆动喷洒灭火干粉和干粉球体,灭火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顶棚构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消防灭火功能的装饰吊顶,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吊顶板受热使弹性气囊内的膨胀剂体积增大,挤压吊顶板向下张开,弹性气囊随之掉落破裂,其内的灭火剂散出,扑灭火源;该技术方案中,弹性气囊固定安装于吊顶板和龙骨之间,弹性气囊受热膨胀将吊顶板顶出,掉落至地面才能发挥灭火作用。
但是,由于弹性气囊位于吊顶板之后,且远离火源,必须在火势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使得弹性气囊获得足够的热量,受热膨胀,该装饰吊顶才能发挥灭火作用,这显然对火灾救援早发现早扑灭的原则是相悖的;同时,弹性气囊掉落之后,其内部储存的干粉由于处于地面,作用范围有限,进一步降低了灭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灭火效果更好的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包括边框以及设于边框框内的灭火装置;
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灭火槽座、上盖板、柔性隔热层和气体发生器;所述灭火槽座的一端铰接在边框一端的内侧壁上,所述上盖板盖合在灭火槽座的顶部,并与灭火槽座之间形成有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多个粉舱;所述粉舱内装载有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混合的混合物,所述干粉球体为经玻璃壳体包裹的干粉球,所述粉舱内安装有流化组件;所述第二气室与第一气室连通以及分别通过对应的流化组件与对应的粉舱连通;
所述气体发生器设于第一气室内,所述灭火槽座的另一端一一对应每个粉舱均设有与粉舱连通的出粉口;所述柔性隔热层设于灭火槽座的底部;
每个所述出粉口均封堵有熔断扣件,所述熔断扣件穿接于边框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边框的一端还竖直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的自由端位于柔性隔热层的上方。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熔断扣件包括玻璃纤维骨架、PP蜡和蜡封,所述玻璃纤维骨架嵌设于PP蜡内,所述蜡封的一端连接在PP蜡的一端,所述蜡封的另一端封堵于出粉口上,所述PP蜡在温度高于90℃时融化。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流化组件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均布有多个第一气孔。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孔朝向第二气室的方向倾斜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储能驱动组件和活塞,所述储能驱动组件设于第一气室内,所述活塞滑动设于第一气室内,所述储能驱动组件与活塞传动连接;
所述流化组件还包括同步轮,所述同步轮固定套接在搅拌杆的一端,所述同步轮位于第二气室内;相邻两个所述流化组件的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轮的中心开设有与搅拌杆内部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储能驱动组件与其中一个流化组件的同步轮传动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孔内设有用于防止粉舱内的灭火干粉进入第二气室内的单向阀片。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的外壁上还均布有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与第一气孔错开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储能驱动组件包括储能座、钢丝轮、涡卷弹簧、传动齿轮和联轴器,所述钢丝轮转动连接在储能座上,所述钢丝轮上绕接有牵引钢丝,所述牵引钢丝的自由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涡卷弹簧设于钢丝轮与储能座之间,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储能座上,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钢丝轮上;所述钢丝轮的顶部设有伞型齿,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连接在储能座的一侧并与伞型齿啮合,所述联轴器一端固定套接在传动齿轮的轴颈上,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插接在对应同步轮上。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气体发生单元、击发管、引爆剂、撞针、复位弹簧,所述击发管穿接在气体发生单元上,所述引爆剂嵌设于击发管的内端,所述击发管的外端贯穿灭火槽座的侧壁后伸出,所述撞针的内端从击发管的外端滑动穿入击发管内并与引爆剂的位置对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撞针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击发管的内壁和撞针相抵接;在所述灭火装置相对边框向下摆动时,所述撞针能够受到边框内壁挤压,使引爆剂发生爆燃。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发生器还包括用于防止装配过程中误激发撞针的保险销,所述保险销垂直穿接在撞针的外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将灭火装置铰接在边框一端的侧壁上,熔断扣件穿接在边框另一端的侧壁,并通过熔断扣件封堵在出粉口上,从而在未发生火灾时,熔断扣件为灭火装置提供支撑,而在发生火灾时,熔断扣件裸露于灭火装置的外侧,对环境的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对火灾的反应更为灵敏,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生熔断,使得灭火装置失去支撑而绕铰接点摆动进行喷洒灭火干粉和干粉球体,扑灭初期火焰。
2、本发明通过在粉舱内装载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组合使用,兼顾了大范围和局部灭火的需求,提高灭火效果。
3、本发明通过在边框一端的侧壁上设置弹片,使得灭火装置摆动时受到弹片的反弹,从而绕铰接点反复震荡运动,提高干粉喷射范围,增强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熔断扣件发生熔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隐藏上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灭火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灭火装置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熔断扣件与边框、灭火槽座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熔断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流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储能驱动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边框;2、灭火装置;21、灭火槽座;211、粉槽;212、第一气槽;213、第二气槽;22、上盖板;23、柔性隔热层;24、气体发生器;241、气体发生单元;242、击发管;243、引爆剂;244、撞针;245、复位弹簧;246、保险销;25、流化组件;251、搅拌杆;252、第一气孔;253、同步轮;254、第二气孔;255、单向阀片;256、搅拌桨叶;26、熔断扣件;261、玻璃纤维骨架;262、PP蜡;263、蜡封;27、储能驱动组件;271、储能座;272、钢丝轮;273、涡卷弹簧;274、传动齿轮;275、联轴器;276、牵引钢丝;277、伞型齿;28、活塞;3、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包括边框1以及设于边框1框内的灭火装置2;
所述灭火装置2包括灭火槽座21、上盖板22、柔性隔热层23和气体发生器24;所述灭火槽座21的一端铰接在边框1一端的内侧壁上,所述上盖板22盖合在灭火槽座21的顶部,并与灭火槽座21之间形成有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多个粉舱;所述粉舱内装载有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混合的混合物,所述干粉球体为经玻璃壳体包裹的干粉球,所述粉舱内安装有流化组件25;所述第二气室与第一气室连通以及分别通过对应的流化组件25与对应的粉舱连通;
所述气体发生器24设于第一气室内,所述灭火槽座21的另一端一一对应每个粉舱均设有与粉舱连通的出粉口;所述柔性隔热层23设于灭火槽座21的底部,以对灭火槽座21内进行隔热;
每个所述出粉口均封堵有熔断扣件26,所述熔断扣件26穿接于边框1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边框1的一端还竖直固定有弹片3,所述弹片3的自由端位于柔性隔热层23的上方。
如图3、图5、图6所示,具体地,灭火槽座21上设有多个粉槽211,多个粉槽211并排布置,灭火槽座21还设有与粉槽211垂直布置的第一气槽212和第二气槽213,第一气槽212与第二气槽213并排布置,且第二气槽213位于第一气槽212与粉槽211之间,上盖板22与各个粉槽211之间分别形成粉舱,上盖板22与第一气槽212和第二气槽213分别形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实际使用时,将组装好的吊顶铝单板固定安装在外界天花板上,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室内温度升高,使得各个熔断扣件26发生熔断,从而失去对灭火装置2的支撑,由于灭火槽座21的一端铰接在边框1上,其重心与铰接点之间存在一定偏移,当灭火槽座21失去熔断扣件26的支撑作用后,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将绕铰接点向下发生摆动,触发气体发生器24向第一气室内释放大量高压气体,第一气室内的一部分高压气体进入第二气室内,并经由各个流化组件25进入各个粉舱内,从而通过流化组件25对粉舱内的灭火干粉进行搅拌,使得粉舱内的灭火干粉处于流化状态,当粉舱内的压力升高至冲破熔断扣件26的封堵后,出粉口处于打开状态,粉舱内的处于流化状态的灭火干粉和干粉球体经出粉口喷出,质地较轻的灭火干粉以较慢的下落速度,大范围地以一层较薄的干粉层覆盖于地面上,起到抑制火势的作用;而质地较重的干粉球体以较快的下落速度掉落至地面后,其玻璃壳体破裂,玻璃壳体内的干粉球在冲击力作用下散开,在地面上形成局部较厚的灭火干粉层,实现对局部火苗的灭除;同时在灭火槽座21带动柔性隔热层23摆动至弹片3接触后,弹片3将灭火槽座21反弹,使得灭火槽座21绕铰接点反复震荡,以便各个出粉口向不同范围区域喷出灭火干粉和干粉球体。
本实施例通过将灭火装置2铰接在边框1一端的侧壁上,熔断扣件26穿接在边框1另一端的侧壁,并通过熔断扣件26封堵在出粉口上,从而在未发生火灾时,熔断扣件26为灭火装置2提供支撑,而在发生火灾时,熔断扣件26裸露于灭火装置2的外侧,对环境的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对火灾的反应更为灵敏,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生熔断,使得灭火装置2失去支撑而绕铰接点摆动进行喷洒灭火干粉和干粉球体,扑灭初期火焰。
本实施例通过在粉舱内装载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组合使用,兼顾了大范围和局部灭火的需求,提高灭火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在边框1一端的侧壁上设置弹片3,使得灭火装置2摆动时受到弹片3的反弹,从而绕铰接点反复震荡运动,提高干粉喷射范围,增强灭火效果。
如图7和图8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熔断扣件26包括玻璃纤维骨架261、PP蜡262和蜡封263,所述玻璃纤维骨架261嵌设于PP蜡262内,所述蜡封263的一端连接在PP蜡262的一端,所述蜡封263的另一端封堵于出粉口上,所述PP蜡262在温度高于90℃时融化。本实施例通过在PP蜡262内嵌设于玻璃纤维骨架261,使得PP蜡262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为灭火装置2提供支撑,而在发生火灾时,PP蜡262受热融化失去结构强度,使得熔断扣件26失去结构强度而沿蜡封263的根部发生断裂,从而使得灭火装置2失去支撑发生摆动进行灭火操作;同时利用石蜡材质的蜡封263对出粉口进行封堵,即可达到封堵效果,又便于蜡封263在粉舱内的气压作用下从出粉口上脱离。
如图9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流化组件25包括搅拌杆251,所述搅拌杆251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251的外壁均布有多个第一气孔252。实际使用时,第二气室内的高压气体进入搅拌杆251内,然后从搅拌杆251上的各个第一气孔252喷出,对粉舱内的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进行搅拌,并使灭火干粉在气流作用下处于流化状态,以便从出粉口喷出进行灭火。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孔252朝向第二气室的方向倾斜设置;如此设置,以便灭火装置2摆动时,对粉舱内的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进行搅拌,流化效果更好。
如图3至图6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灭火装置2还包括储能驱动组件27和活塞28,所述储能驱动组件27设于第一气室内,所述活塞28滑动设于第一气室内,所述储能驱动组件27与活塞28传动连接;
如图4和图9所示,所述流化组件25还包括同步轮253,所述同步轮253固定套接在搅拌杆251的一端,所述同步轮253位于第二气室内;相邻两个所述流化组件25的同步轮253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轮253的中心开设有与搅拌杆251内部连通的第二气孔254;所述储能驱动组件与其中一个流化组件25的同步轮253传动连接。
在气体发生器24产生大量高压气体时,第一气室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活塞28滑动,以增大第一气室内的有效体积,同时活塞28滑动会驱动储能驱动组件27工作,储能驱动组件27带动与其连接的同步轮253转动,从而通过同步带带动各个搅拌杆251在粉舱内转动,产生旋转气流,对粉舱内的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进行充分搅拌,使得部分团聚的灭火干粉恢复粉末状,进一步提高流化效果。
如图9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孔254内设有用于防止粉舱内的灭火干粉进入第二气室内的单向阀片255。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单向阀片255,从而能够防止粉舱内的灭火干粉进入第二气室内,结构更为可靠。
如图9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251的外壁上还均布有搅拌桨叶256,所述搅拌桨叶256与第一气孔252错开设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搅拌桨叶256,从而在搅拌杆251转动时,利用搅拌桨叶256对粉舱内的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进行充分破碎搅拌,进一步提高流化效果。
如图4和图10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储能驱动组件27包括储能座271、钢丝轮272、涡卷弹簧273、传动齿轮274和联轴器275,所述钢丝轮272转动连接在储能座271上,所述钢丝轮272上绕接有牵引钢丝276,所述牵引钢丝276的自由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涡卷弹簧273设于钢丝轮272与储能座271之间,所述涡卷弹簧273的一端连接在储能座271上,所述涡卷弹簧273的另一端连接在钢丝轮272上;所述钢丝轮272的顶部设有伞型齿277,所述传动齿轮274转动连接在储能座271的一侧并与伞型齿277啮合,所述联轴器275一端固定套接在传动齿轮274的轴颈上,所述联轴器275的另一端插接在对应同步轮253上。
实际使用时,活塞28在高压气体作用下滑动,实现对高压气体的存储,并通过牵引钢丝276带动钢丝轮272转动,使得钢丝轮272驱动涡卷弹簧273储能,同时钢丝轮272通过伞型齿277带动传动齿轮274转动,传动齿轮274通过联轴器275带动同步轮253转动,从而驱动各个搅拌杆251进行转动,在第一气室内的压力小于涡卷弹簧273的弹力时,涡卷弹簧273驱动钢丝轮272反向转动,钢丝轮272通过牵引钢丝276带动活塞28反向滑动,压缩第一气室内的有效体积,使得存储的高压气体进入第二气室内进行喷洒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从而实现灭火装置2能够以较高的压力持续向外喷射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延长了灭火装置2的工作时间,提高灭火效果。
如图4和图11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发生器24包括气体发生单元241、击发管242、引爆剂243、撞针244、复位弹簧245,所述击发管242穿接在气体发生单元241上,所述引爆剂243嵌设于击发管242的内端,所述击发管242的外端贯穿灭火槽座21的侧壁后伸出,所述撞针244的内端从击发管242的外端滑动穿入击发管242内并与引爆剂243的位置对应,所述复位弹簧245套设于撞针244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245的两端分别与击发管242的内壁和撞针244相抵接;在所述灭火装置2相对边框1向下摆动时,所述撞针244能够受到边框1内壁挤压,使引爆剂243发生爆燃。
具体地,气体发生单元241内装载有气体发生剂,该气体发生剂可以是硝酸铵、氮化钠等。在发生火灾时,熔断扣件26发生熔断,使得灭火装置2绕铰接点摆动,使得撞针244受到边框1内壁的挤压而伸入击发管242内,复位弹簧245被压缩,使得引爆剂243在撞针244的挤压下发生爆燃并引爆气体发生单元241内的气体发生剂,使得气体发生剂在第一气室内释放大量高压气体,从而实现各个粉舱喷射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进行灭火。
如图4和图11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发生器24还包括用于防止装配过程中误激发撞针244的保险销246,所述保险销246垂直穿接在撞针244的外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保险销246,以避免装配时挤压到撞针244撞击引爆剂243,结构使用更为可靠;在吊顶铝单板安装好后,再将保险销246拔出,以便气体发生器24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与灭火装置;
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灭火槽座、上盖板、柔性隔热层和气体发生器;所述灭火槽座的一端铰接在边框;所述上盖板盖合在灭火槽座,并与灭火槽座之间形成有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多个粉舱;所述粉舱内装载有灭火干粉与干粉球体混合的混合物,所述粉舱内安装有流化组件;所述第二气室与第一气室连通以及分别通过对应的流化组件与对应的粉舱连通;
所述气体发生器设于第一气室内,所述灭火槽座的另一端一一对应每个粉舱均设有与粉舱连通的出粉口;所述柔性隔热层设于灭火槽座的底部;
每个所述出粉口均封堵有熔断扣件,所述熔断扣件穿接于边框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边框的一端还竖直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的自由端位于柔性隔热层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扣件包括玻璃纤维骨架、PP蜡和蜡封,所述玻璃纤维骨架嵌设于PP蜡内,所述蜡封的一端连接在PP蜡的一端,所述蜡封的另一端封堵于出粉口上,所述PP蜡在温度高于90℃时融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组件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均布有多个第一气孔;
所述第一气孔朝向第二气室的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其特征在于,灭火装置还包括储能驱动组件和活塞,储能驱动组件设于第一气室,活塞滑动设于第一气室,储能驱动组件与活塞传动连接;
流化组件还包括同步轮,同步轮设于搅拌杆的一端,同步轮位于第二气室内;相邻两个流化组件的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同步轮的中心开设有与搅拌杆内部连通的第二气孔;储能驱动组件与其中一个流化组件的同步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孔内设有用于防止粉舱内的灭火干粉进入第二气室内的单向阀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的外壁上还均布有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与第一气孔错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其特征在于,储能驱动组件包括储能座、钢丝轮、涡卷弹簧、传动齿轮和联轴器,钢丝轮转动设于储能座,钢丝轮上绕接有牵引钢丝,牵引钢丝的自由端与活塞连接,涡卷弹簧设于钢丝轮与储能座之间;钢丝轮的顶部设有伞型齿,传动齿轮转动连接在储能座的一侧并与伞型齿啮合,联轴器一端设于传动齿轮的轴颈,联轴器的另一端插接在对应同步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气体发生器包括气体发生单元、击发管、引爆剂、撞针、复位弹簧,击发管穿接在气体发生单元上,引爆剂嵌设于击发管,击发管贯穿灭火槽座,撞针的内端滑动穿入击发管内并与引爆剂的位置对应,复位弹簧套设于撞针外壁上,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击发管的内壁和撞针相抵接;在灭火装置相对边框向下摆动时,撞针能够受到边框内壁挤压,使引爆剂发生爆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还包括用于防止装配过程中误激发撞针的保险销,所述保险销垂直穿接在撞针的外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56358X | 2023-03-16 | ||
CN202310256358 | 2023-03-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24882A CN117224882A (zh) | 2023-12-15 |
CN117224882B true CN117224882B (zh) | 2024-03-12 |
Family
ID=8908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58992.0A Active CN117224882B (zh) | 2023-03-16 | 2023-10-19 | 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24882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81651A2 (en) * | 2004-02-26 | 2005-09-09 | Sten Engwall | Housebuilding, wall element and method related thereto |
KR20080114460A (ko) * | 2007-06-26 | 2008-12-31 | 박창기 | 패널형 소화장치 |
KR20090132727A (ko) * | 2008-06-23 | 2009-12-31 | 박창기 | 패널형 소화장치 |
KR101481321B1 (ko) * | 2013-09-25 | 2015-01-14 | 경기도 | 소화 기능이 구비된 샌드위치 패널 |
CN209187982U (zh) * | 2018-08-24 | 2019-08-02 | 张天立 | 一种自动灭火器 |
CN210644951U (zh) * | 2019-05-08 | 2020-06-02 | 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贮压式干粉灭火装置 |
CN217601847U (zh) * | 2022-03-03 | 2022-10-18 | 福建省新达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型灭火板材 |
-
2023
- 2023-10-19 CN CN202311358992.0A patent/CN1172248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81651A2 (en) * | 2004-02-26 | 2005-09-09 | Sten Engwall | Housebuilding, wall element and method related thereto |
KR20080114460A (ko) * | 2007-06-26 | 2008-12-31 | 박창기 | 패널형 소화장치 |
KR20090132727A (ko) * | 2008-06-23 | 2009-12-31 | 박창기 | 패널형 소화장치 |
KR101481321B1 (ko) * | 2013-09-25 | 2015-01-14 | 경기도 | 소화 기능이 구비된 샌드위치 패널 |
CN209187982U (zh) * | 2018-08-24 | 2019-08-02 | 张天立 | 一种自动灭火器 |
CN210644951U (zh) * | 2019-05-08 | 2020-06-02 | 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贮压式干粉灭火装置 |
CN217601847U (zh) * | 2022-03-03 | 2022-10-18 | 福建省新达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型灭火板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24882A (zh) | 2023-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16900B2 (ja) | 片方向スプレー式非殺傷性破片の消火弾 | |
CN113509666A (zh) | 一种消防用破窗灭火弹 | |
CN101843962B (zh) | 全气动空中爆炸灭火弹 | |
CN110559582A (zh) | 一种消防用投掷式灭火飞盘 | |
CN111632327B (zh) | 一种无电非储压式灭火系统 | |
KR20140026590A (ko) | 투척식 소화기 | |
KR101084614B1 (ko) | 방화도어 | |
CN117224882B (zh) | 一种防火隔热型吊顶铝单板 | |
CN101940825B (zh) | 一种受限空间油气爆炸抑制方法 | |
US5050683A (en) | Extinguishing rocket/missile solid propellants | |
CN201370913Y (zh) | 手掷式气溶胶灭火具 | |
CN106853277A (zh) | 一种爆炸灭火器 | |
AU2005328250B2 (en) | Device for smothering a fire in a building | |
CN109646838B (zh) | 一种遥控式延期空爆灭火球 | |
CN215136277U (zh) | 一种消防用破窗灭火弹 | |
CN102847251B (zh) | 气动破窗灭火炮 | |
RU2607770C1 (ru) | Способ тушения пожара нанопорошком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варианты) | |
CN2319084Y (zh) | 干粉灭火弹 | |
CN213491646U (zh) | 一种新型灭火器 | |
KR100992898B1 (ko) | 패널형 소화장치 | |
CN2533903Y (zh) | 消防弹 | |
CN103721361A (zh) | 手掷式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 |
RU111005U1 (ru) | Пожаротушащая капсула | |
CN212038715U (zh) |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 |
RU2633955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локальной пожарной защиты и способ разрушения оболочки капсулы с нанопорошко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