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166672A - 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66672A
CN117166672A CN202311328648.7A CN202311328648A CN117166672A CN 117166672 A CN117166672 A CN 117166672A CN 202311328648 A CN202311328648 A CN 202311328648A CN 117166672 A CN117166672 A CN 117166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ound insulation
keel
keels
high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86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66672B (zh
Inventor
罗钦平
杨中
刘兴贵
黎浩伟
沙文杰
林启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gzhigua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gzhigua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gzhigua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gzhigua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286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66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66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6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66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6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多个龙骨架框叠层进而在龙骨架框整体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形成多个板墙腔,为内墙板层安装提供空间;主龙骨固定于龙骨架框上下两端,为后续的副龙骨提供安装基础;副龙骨横向穿过多个主龙骨厚度方向设置,副龙骨为后续的内墙板层和外墙板层形成固定基础;本发明提供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内墙板层和外墙板层挂接安装较为便利;内墙板层一侧抵靠主龙骨,另一侧抵靠主龙骨上的抵靠舌使得声桥的面积大幅度减小,结构稳定的同时隔音效果提升;阻尼层在厚度上将传声通道进行了多重的打断;整体成本较低、厚度较薄、载荷轻和安装效率高的同时,实现了优质的隔音效果。

Description

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体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墙体的隔音标准等级主要包括40、45、50、55和60分贝。一般家庭的分室墙隔音量要求为40或者45分贝,家庭分户墙隔音量要求为45或者50分贝;酒店的分隔墙的隔音量要求为50分贝,高级酒店则可能再提升5或者10分贝的要求;KTV、录音棚、电影院的分隔墙的隔音量要求一般在60分贝。
如中国专利CN116356983A中,横龙骨沿装配式墙体长度方向延伸且设置在装配式墙体的顶部和底部,竖龙骨设有多根且竖直设置,多根竖龙骨间隔设置,隔音材料设置在相邻两竖龙骨之间,固定卡件设置在竖龙骨的两端,墙板模块设置在横龙骨的两侧。以上专利为常规的龙骨墙结构,具体采用面板墙以及吸音材料实现隔音效果。
如中国专利CN112663831A中,包括第一横龙骨、第二横龙骨、若干竖龙骨、隔音板和基层板,竖龙骨安装于第一横龙骨和第二横龙骨之间,基层板安装于第一横龙骨、第二横龙骨和竖龙骨的两侧,形成基础墙体;隔音板将第一横龙骨、第二横龙骨和竖龙骨构成的安装框分隔且隔音板与基层板的内侧面之间存在间隙,使基础墙体的内腔为双腔结构。以上结构安装难度较大的同时,相关隔音效果也难以达标。
如中国专利CN115559436A中,混凝土基层的内端嵌套固定有预留对接件,且混凝土基层的外端通过预留对接件对接有避震支撑板。以上专利通过墙板以及相应的缓冲结构实现隔音效果。
现有技术中,相关装配式墙体的结构复杂程度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隔音量超过50分贝后,每个分贝的隔音量增加均较为困难,且墙体的空间占用以及成本均会较大幅度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旨在解决装配式墙体的结构复杂和安装复杂度较高,隔音量进一步增加困难且会造成空间占用以及成本大幅度提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包括:
至少三个叠层设置的龙骨架框,所述龙骨架框包括框状的板部和框状的骨部,所述骨部连接于所述板部周向内侧,多个所述骨部在所述龙骨架框整体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形成多个板墙腔;
多个主龙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主龙骨固定于所述骨部上下两端;
多个副龙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副龙骨横向穿过多个所述主龙骨厚度方向设置;
多个内墙板层,分别设置于所述板墙腔内,所述内墙板层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挂接件,所述副龙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挂接件形成挂接配合的第二挂接件,对应所述内墙板层光面的所述主龙骨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抵靠所述内墙板层的抵靠舌,所述内墙板层设置有第一挂接件的一侧贴靠所述主龙骨;
两个外墙板层,所述外墙板层厚度方向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挂接件,外侧两个所述龙骨架框上的所述副龙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挂接件形成挂接配合的第四挂接件,所述外墙板层的内侧面贴靠对应位置处的所述主龙骨;
其中,所述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在厚度方向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界面上设置有阻尼层。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层预加工于所述龙骨架框、所述副龙骨、所述抵靠舌、所述第一挂接件、所述第二挂接件、所述第三挂接件和所述第四挂接件的对应位置处,其中,所述阻尼层的材质选自橡胶类阻尼、沥青类阻尼、塑料类阻尼和树脂类阻尼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抵靠舌与所述主龙骨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抵靠舌钣金操作形成于所述主龙骨。
进一步地,所述龙骨架框的数量为三个,两个所述内墙板层均挂接于中间的所述龙骨架框上的所述副龙骨。
进一步地,所述主龙骨横截面整体呈工字形,所述主龙骨高度方向的两端将对应位置处所述骨部在横截面上形成扣合。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龙骨架框为分体结构,相邻所述板部在所述龙骨架框整体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板部重叠部分的界面设置有阻尼层。
进一步地,所述龙骨架框包括相互扣接、卡接或榫卯连接的两个横龙骨和两个侧龙骨;
所述横龙骨包括第一板部以及共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部中部的第一骨部,所述侧龙骨包括第二板部以及共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板部中部的第二骨部;
两个所述第一骨部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骨部组成所述骨部,两个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板部组成所述板部。
进一步地,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骨部和所述第二骨部中的一个对应另外一个开设有固定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龙骨架框、所述主龙骨、所述副龙骨、所述内墙板层和所述外墙板层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固定基座结构,所述外墙板层上对应所述固定基座结构可拆地设置有操作门。
进一步地,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内墙板层和所述外墙板层之间以及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内墙板层和所述内墙板层之间的面密度形成1.5至3.0倍的差异。
进一步地,所述外墙板层包括外墙主体部分以及设置于其上的装饰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龙骨架框的外周壁设置有阻尼层。
进一步地,所述副龙骨的横截面呈现封闭造型,且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肋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包括:
S1、将中层的龙骨架框完成安装固定;
S2、将对应中层的龙骨架框上主龙骨和副龙骨完成安装固定;
S3、将两个内墙板层完成在中层的龙骨架框上副龙骨的安装;
S4、将两侧的龙骨架框完成安装固定;
S5、将对应外侧的龙骨架框上主龙骨和副龙骨完成安装固定;
S6、将两个外墙板层完成在外层的龙骨架框上副龙骨的安装。
本发明提供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多个龙骨架框叠层进而在龙骨架框整体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形成多个板墙腔,为内墙板层安装提供空间;主龙骨固定于龙骨架框上下两端,为后续的副龙骨提供安装基础;副龙骨横向穿过多个主龙骨厚度方向设置,副龙骨为后续的内墙板层和外墙板层形成固定基础;内墙板层和外墙板层均是挂接的设置,从而安装较为便利;内墙板层一侧抵靠主龙骨,而保证固定稳固,另一侧抵靠主龙骨上的抵靠舌使得声桥的面积大幅度减小,结构稳定的同时隔音效果提升;不存在吸声材料填充,隔音效果通过内墙板层与外墙板层实现,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在厚度方向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界面上设置有阻尼层,阻尼层在厚度方向上将传声通道进行了多重的打断,阻尼层同样存在结构密封和结构缓冲的效果;装配式墙结构体在整体成本较低、厚度较薄、载荷轻和安装效率高的同时,实现了优质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龙骨架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内墙板层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外墙板层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整体示意图(去除一侧外墙板层);
图6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整体示意图(去除一侧外墙板层、外侧龙骨架框以及该外侧龙骨架框上的相关结构);
图7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整体示意图(去除一侧外墙板层、外侧龙骨架框以及该外侧龙骨架框上的相关结构后,再去除一侧内墙板);
图8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剖面示意图(在挂接位置处);
图9是图8中B部的放大;
图10是图8中A部的放大;
图1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剖面示意图(在抵靠舌位置处);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
图13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三层主龙骨以及其上的副龙骨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三层主龙骨以及其上的副龙骨的示意图(安装了内墙板层);
图15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龙骨架框的组装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C部的放大图;
图17是图15中D部的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三个横龙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三个纵龙骨的横截面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参照图1至19,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包括:
至少三个叠层设置的龙骨架框100,所述龙骨架框100包括框状的板部110和框状的骨部120,所述骨部120连接于所述板部110周向内侧,多个所述骨部120在所述龙骨架框100整体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形成多个板墙腔130;
多个主龙骨200,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主龙骨200固定于所述骨部120上下两端;
多个副龙骨300,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副龙骨300横向穿过多个所述主龙骨200厚度方向设置;
多个内墙板层400,分别设置于所述板墙腔130内,所述内墙板层400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挂接件410,所述副龙骨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挂接件410形成挂接配合的第二挂接件420,对应所述内墙板层400光面的所述主龙骨200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抵靠所述内墙板层400的抵靠舌210,所述内墙板层400设置有第一挂接件410的一侧贴靠所述主龙骨200;
两个外墙板层500,所述外墙板层500厚度方向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挂接件510,外侧两个所述龙骨架框100上的所述副龙骨300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挂接件510形成挂接配合的第四挂接件520,所述外墙板层500的内侧面贴靠对应位置处的所述主龙骨200;
其中,所述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在厚度方向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界面上设置有阻尼层700。
本发明中,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整体厚度在12公分到25公分左右,在一些特殊要求下,还能减薄和加厚。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包括至少三个叠层设置的龙骨架框100,较为合适的选择为3至4个。首先多个龙骨架框100的具体结构不限制为完全一致的,为了固定效果等方向的考量,在细节上可以具有一定的区别。多个龙骨架框100在厚度方向上不限制为分体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结构。而多个龙骨架框100在厚度方向上可以是间隔设置(整体墙厚能提升,提升隔音效果)的,也可以是部分重叠设置的(整体墙面厚度降低,结构刚度高,且安装过程可以一定程度上同步进行)。例如,龙骨架框100在板部110在厚度方向上有部分重叠,那么三个龙骨架框100之间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结构支撑,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膨胀螺钉等固定结构在板部110重叠部分完成将龙骨架框100固定于外部基础结构的过程;在以上的固定过程中,也将龙骨架框100之间形成了结构固定。龙骨架框100的固定方式可以参照现有常用建筑领域的常规型材方式。龙骨架框100呈框状,而具体在周向上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连接结构,若为连接结构相关连接点的数量根据生产或者安装的便捷性选择;那么也就是板部110和骨部120在周向上也有上述的特点。多个骨部120在龙骨架框100整体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形成多个板墙腔130,为后续的内墙板层400安装提供空间。例如,龙骨架框100包括两个横龙骨140和两个侧龙骨150进而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那么通过横龙骨140和侧龙骨150的长度尺寸调整或者在长度方向的拼接,整个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可以在水平或者竖直方向上形成较大范围的尺寸延伸。
多个主龙骨200水平方向上间隔(例如30公分至60公分的取值)设置,主龙骨200固定于骨部120上下两端,实现了与龙骨架框100的整体连接。主龙骨200为后续的副龙骨300提供安装基础。主龙骨200厚度方向可以与龙骨架框100的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叠、完全重叠或者完全不重叠;具体参考结构强度以及安装便利性,优选为部分重叠和完全重叠。主龙骨200的造型可以是多样的,例如主龙骨200横截面整体呈工字形,主龙骨200高度方向的两端将对应位置处骨部120在横截面上形成扣合。
多个副龙骨300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副龙骨300横向穿过多个主龙骨200厚度方向设置。多个副龙骨300除了将多个主龙骨200之间形成结构,而使得副龙骨300与主龙骨200共同形成稳定基础网架结构外,副龙骨300还为后续的内墙板层400和外墙板层500形成固定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副龙骨300在长度方向上可以是分截的,也就是副龙骨300包括多个子副龙骨300,而具体子副龙骨300之间可以相互连接或者只是在长度方向上顺序排列(甚至在长度方向上具有间隔)。
多个内墙板层400分别设置于板墙腔130内,例如板墙腔130的数量为两个,则内墙板层400的数量同样为两个,在此内墙板层400的厚度或者材质等特性不限制为一致的。内墙板层400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挂接件410,副龙骨300上设置有与第一挂接件410形成挂接配合的第二挂接件420。内墙板层400上第一挂接件410的排布方式可以是矩形阵列式或者其他的排布方式,具体以能利于内墙板层400的悬挂过程为准,相应的副龙骨300上的第二挂接件420的设置为位置对应第一挂接件410即可。第一挂接件410与第二挂接件420在副龙骨300长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选择也是多样的,常规选择为15公分左右,第一挂接件410与第二挂接件420中的一个为公头另一个为母头,从而可以形成插接时的挂接。内墙板层400设置有第一挂接件410的一侧贴靠挂接该内墙板层400的龙骨架框100上的主龙骨200,使得内墙板层400的结构稳定性得到保证。内墙板层400的厚度不能等于板墙腔130的厚度,而形成有安装间隙腔;内墙板层400只抵触一侧的主龙骨200,否则传声通道过多而不利于隔音效果;在本发明中通过抵靠舌210的存在实现安装间隙腔的产生。对应内墙板层400光面(不具有第一挂接件410的面)的主龙骨200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抵靠所述内墙板层400的抵靠舌210,通过抵靠舌210去支撑内墙板层400,抵靠舌210的设置使得声桥的面积大幅度减小。内墙板层400厚度方向的两面分别为一侧的主龙骨200抵持和一侧主龙骨200上的抵靠舌210所抵持。具体抵靠舌210的加工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后期组装(如通过螺栓或者铆钉等)于主龙骨200上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于主龙骨200(在后续实施例中将进一步阐述)。内墙板层400分别为20毫米和8毫米厚的板材(石膏板、水泥板、玻镁板或纤维板等)。抵靠舌210在高度方向上的设置间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选择,与第一挂接件410类似的在保障固定效果的同时,越少则对于隔音效果的提升效果愈加优良。抵靠舌210的具体形状可以是板状、柱状等,具体优选为能进行较好结构支撑的同时与内墙板层400的接触面积又较小的板状。
两个外墙板层500分别设置于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厚度方向的外侧,具体外墙板层500可以是装饰墙(此时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已经是完整的结构而无需进行外观修饰)或者是功能墙(此时在外墙板层500上还需要设置墙纸、墙砖或墙板等装饰结构)。外墙板层500分别为10毫米左右厚度的板材(石膏板、水泥板、玻镁板、维板或者木质板材等)。外墙板层500厚度方向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挂接件510,外侧两个龙骨架框100上的副龙骨300设置有与第三挂接件510形成挂接配合的第四挂接件520,具体外墙板层500的挂接结构与内墙板层400的挂接结构可是相同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外墙板层500即使是装饰墙板时,同样会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由于在本发明中,在墙体内不添加吸声填充的前提下,实现了优质的隔音效果,具体在装配式墙结构体的厚度方向上产生了多个可以提升隔音效果的空气腔体。在以上空气腔体内可以集成设置相关的功能结构,如接线盒、网络组件、影音组件、光效组件、管道、线缆、储藏盒等。以上的功能结构设置位置在空气腔体内,而功能结构的固定基础可以是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龙骨架框100、主龙骨200、副龙骨300、内墙板层400和外墙板层500等(可以是预装的)。剩余空间内根据需要可以填充一些吸声材料。在墙板层500的相应位置处可以预设踢脚线和装饰密封条等,从而减少后续的装修安装步骤。
以上的内墙板层400和外墙板层500不限制为整体结构,在水平以及竖直方向上均可以为拼接结构,总体上说拼缝愈少,则隔音效果愈佳。对于以上外墙板层500或者内墙板层400的拼缝处理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大幅度提高拼合子结构的尺寸精度,从物理尺寸的角度将拼缝除去;第二种,在相关拼缝位置处设置阻尼层或者填充胶之类的密封填充。
在多个实施例中,装配式墙结构体的厚度从12公分到25公分,采用8m毫米和20毫米的石膏板作为两个内墙板层400,采用10毫米的装饰板作为外墙板层500,骨部120的厚度在20毫米左右,板墙腔130的厚度在30毫米左右,最终隔音量测试都达到了50分贝以上,个别接近60分贝。具体对不同隔音量要求的场景,选择性调整龙骨架框100的型号和/或厚度方向的间隔、选择性调整外墙板层500和/或内墙板层400的面密度即可,对于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整体结构设计影响不大,进而使得设计的灵活度、应用的灵活度以及性能的灵活度均较高。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相关参数的调整实现40分贝、45分贝、50分贝、55分贝、60分贝的典型性能参数要求。对于一些极限的隔音需求,可以相应增加龙骨架框100的层数或者提升内墙板层400的面密度即可。
在阐述阻尼层700作用前,以三个龙骨架框100情况为例,从装配式墙结构体两侧噪声传递方式是一致,而装配式墙结构体厚度方向最中部的结构为中层的副龙骨300,那么分析从一侧外墙板层500向中层副龙骨300的接触传声通道(声桥)。具有两类接触传声通道:
第一、外墙板层500上第三挂接件510,到第四挂接件520,到对应以上第四挂接件520的一侧副龙骨300,到外层的主龙骨200,到外层的主龙骨200上的抵靠舌210,到内墙板层400,到第一挂接件410和内层的主龙骨200,然后到第一挂接件410部分的振动顺序传递到第二挂接件420和中层副龙骨300;
第二、外墙板层500到外层的主龙骨200,到外层的主龙骨200上的抵靠舌210,到内墙板层400,到第一挂接件410和内层的主龙骨200,然后到第一挂接件410部分的振动顺序传递到第二挂接件420和中层副龙骨300。
通过以上传声通道的分析,整体上声通道复杂且传声面积小,且均会通过抵靠舌210,此时传声通道被缩限为多个抵靠舌210与内墙板层400之间形成多个线性接触面,那么声桥接触面积被大幅度削减。
特别说明的是,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在厚度方向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界面上设置有阻尼层700,以上的比例越高则隔音效果愈佳,而过低则可能使得隔音效果不达标。在本发明中,不存在吸声材料填充,隔音效果通过内墙板层400、外墙板层500以及未被填充的板墙腔130实现。阻尼层700在厚度方向上将传声通道进行了多重的打断,当然阻尼层700同样存在结构密封和结构缓冲的效果。在此具体分析在厚度方向的传声通道可能:
1、龙骨架框100为拼装结构时,在厚度方向的拼装接触面;
2、副龙骨300与主龙骨200的接触面;
3、内墙板层400与对应位置处的主龙骨200和龙骨架框100的接触面;
4、内墙板层400与第一挂接件410的接触面,副龙骨300与第二挂接件420的接触面,第一挂接件410与第二挂接件420的接触面;
5、抵靠舌210与内墙板层400的接触面;
6、外墙板层500与对应位置处的主龙骨200和龙骨架框100的接触面;
7、外墙板层500与第三挂接件510的接触面,副龙骨300与第四挂接件520的接触面,第三挂接件510与第四挂接件520的接触面。
那么在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以上接触面上均设置阻尼层700进而将传声通道尽可能打断,使得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隔音效果得到了提升。具体的阻尼层700的加工方式优选为预加工,但也可以是现场加工,而阻尼层700预加工的方式可以是粘接或者涂覆等。阻尼层700的材质选择可以是多样的,橡胶类阻尼、沥青类阻尼、塑料类阻尼、树脂类阻尼等,从功能的角度可以选择无机材料的防火涂料或防水涂料,满足防火、环保、减震的要求。
综上,多个龙骨架框100叠层进而在龙骨架框100整体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形成多个板墙腔130,为内墙板层400安装提供空间;主龙骨200固定于龙骨架框100上下两端,为后续的副龙骨300提供安装基础;副龙骨300横向穿过多个主龙骨200厚度方向设置,副龙骨300为后续的内墙板层400和外墙板层500形成固定基础;内墙板层400和外墙板层500均是挂接的设置,从而安装较为便利;内墙板层400一侧抵靠主龙骨200,而保证固定稳固,另一侧抵靠主龙骨200上的抵靠舌210使得声桥的面积大幅度减小,结构稳定的同时隔音效果提升;不存在吸声材料填充,隔音效果通过内墙板层400与外墙板层500实现,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在厚度方向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界面上设置有阻尼层700,阻尼层700在厚度方向上将传声通道进行了多重的打断,阻尼层700同样存在结构密封和结构缓冲的效果;装配式墙结构体在整体成本较低、厚度较薄、载荷轻和安装效率高的同时,实现了优质的隔音效果。
参照图9至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层700预加工于所述龙骨架框100、所述副龙骨300、所述抵靠舌210、所述第一挂接件410、所述第二挂接件420、所述第三挂接件510和所述第四挂接件520的对应位置处,其中,所述阻尼层700的材质选自橡胶类阻尼、沥青类阻尼、塑料类阻尼和树脂类阻尼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将A级防火涂料涂覆于以上的零件的对应位置,在安装后阻尼层700自然在相关界面处,使得施工和安装都得到了便利化。阻尼层700的厚度在0.3至3毫米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中阻尼层700的材质选择不限定为相同的。
参照图11至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靠舌210与所述主龙骨200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抵靠舌210钣金操作形成于所述主龙骨200。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抵靠舌210的成型方式,具体在主龙骨200的相关位置处冲压出一个部分断开于主龙骨200主体结构的抵靠舌210前体,在进一步的加工中,将抵靠舌210钣金加工而突出于主龙骨200的主体结构,即可形成最终的抵靠舌210。
参照图1至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龙骨架框100的数量为三个,两个所述内墙板层400均挂接于中间的所述龙骨架框100上的所述副龙骨300。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龙骨架框100的最优选数量,以上三个龙骨架框100的设置以及相关配合结构能实现相应的隔音效果,且结构的复杂程度较低,且安装的过程较为简单。
参照图1至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龙骨200横截面整体呈工字形,所述主龙骨200高度方向的两端将对应位置处所述骨部120在横截面上形成扣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扣的结构实现将主龙骨200固定的效果。具体在主龙骨200的上下两端均设置镂空结构,以上镂空结构的形状对应骨部120顶端部分和底端部分的横截面,那么通过两者之间的结构配合能在没有外部辅助固定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具体主龙骨200为了与骨部120形成扣合而进行的结构加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正。
参照图18至19,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龙骨架框100为分体结构,相邻所述板部110在所述龙骨架框100整体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叠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板部110在龙骨架框100整体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叠设置,那么三个龙骨架框100之间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结构支撑,从而多个龙骨架框100形成的整体的结构强度得到了提升。具体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膨胀螺钉等固定结构在板部110重叠部分完成将龙骨架框100固定钉于外部基础结构的过程;在以上的固定过程中,也将龙骨架框100之间形成了结构固定。
参照图18至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部110重叠部分的界面设置有阻尼层700。
在前述实施例中,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在厚度方向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界面上设置有阻尼层700,进而将在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厚度方向的声桥充分打断,进而在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厚度方向上实现较高的隔音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阻尼层700实现了在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平面方向的声桥的隔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隔音效果。
参照图15至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龙骨架框100包括相互扣接、卡接或榫卯连接的两个横龙骨140和两个侧龙骨150;
所述横龙骨140包括第一板部141以及共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部141中部的第一骨部142,所述侧龙骨150包括第二板部151以及共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板部151中部的第二骨部152;
两个所述第一骨部142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骨部152组成所述骨部120,两个所述第一板部141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板部151组成所述板部110。
在本实施例中,横龙骨140与侧龙骨150的横截面造型均呈现“凸”字的造型。两个横龙骨140的结构可以完全一致,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微小差别;两组侧龙骨150结构可以完全一致,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微小差别。龙骨架框100以四个分体的机构(两个横龙骨140和两个侧龙骨150)的形式组装而成为一种较为便利的方式。在安装的过程中,不限制横龙骨140和侧龙骨150的安装顺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需要说明的是,横龙骨140和侧龙骨150优选为挤出成型为优选,为了横龙骨140和侧龙骨150之间拼合的严密性,在挤出成型后对两者的细节结构可以进行修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所述龙骨架框100上所述主龙骨200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传声通道复杂化,使得噪声的传递困难化。进而提升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隔音效果。
参照图15至17,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骨部142和所述第二骨部152中的一个对应另外一个开设有固定缺口15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骨部152上对应第一骨部142的结合位置设置固定缺口153,进而两者能实现稳定、便捷的拼装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龙骨架框100、所述主龙骨200、所述副龙骨300、所述内墙板层400和所述外墙板层50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固定基座结构,所述外墙板层500上对应所述固定基座结构可拆地设置有操作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装配式墙结构体的厚度方向上产生了多个可以提升隔音效果的空气腔体,在以上空气腔体内可以集成设置相关的功能结构(如接线盒、网络组件、影音组件、光效组件、管道、线缆、储藏盒等)。那么设置固定基座结构为以上的功能结构提供安装基础。固定基座结构的安装位置可以是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的龙骨架框100、主龙骨200、副龙骨300、内墙板层400和外墙板层500等(可以是预装的,也可是现场灵活安装的)。在此操作门的位置不限制为完全对准固定基座结构,留有供给安装或者检修的工作空间即可。操作门的位置,以及操作门与外墙板层500之间的隔音效果需要针对性考虑和设置,以保障装配式墙结构体的整体隔音效果。操作门与外墙板层500为集成设置,现场安装的便利度提升。
在一个实施例中,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内墙板层400和所述外墙板层500之间以及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内墙板层400和所述内墙板层400之间的面密度形成1.5至3.0倍的差异。
在本实施例中,以内墙板层400为例,当内墙板层400材质一致时,通过将厚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内墙板层400厚度形成差异而使得面密度形成差异,进而减少两者之间通过共振产生的噪声传递。例如两个内墙板层400分别为20毫米和8毫米厚的板材(石膏板、水泥板、玻镁板等)。当内墙板层400材质不同时,密度本身即存在差异,然后通过厚度调整实现面密度差异的提升,进而同样减少两者之间通过共振产生的噪声传递。以上面密度差异在内墙板层400与外墙板层500之间需要同样满足,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墙板层500包括外墙主体部分以及设置于其上的装饰面层。
在本实施例中,外墙板层500不仅仅作为结构方面的作用,而是直接将装饰功能共同形成,例如外墙板层主体部分为石膏板,那么装饰面层可以是喷涂或者粘附于其上的纹路或者图案。那么在外墙板层500完成安装后,自然形成了外观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龙骨架框100的外周壁设置有阻尼层700。
在本实施例中,龙骨架框100与外部基础结构的界面同样存在噪声传递的问题,那么在以上的界面上同样设置阻尼层700,那么外部基础结构向龙骨架框100传声的通道能一定程度被削弱。
参照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龙骨300的横截面呈现封闭造型,且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肋条。
一般情况下,内龙骨的造型为U形。在本实施例中,副龙骨300横截面封闭,且内部具有结构加强的肋条,从而副龙骨300的整体结构强度能得到提升,产生相关变形的可能性降低。可以的截面造型选择有日字形、目字形等。通过将副龙骨300的结构强度提升,副龙骨300在竖直方向上的间隔可以由常规的60公分提升到一米左右,也就是削减了副龙骨300总应用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接件410与第三挂接件510结构一致,所述第二挂接件420与第四挂接件520结构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内墙板层400与外墙板层500的挂接结构一致化,使得整个产品在加工或者组装的过程中灵活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包括:
S1、将中层的龙骨架框100完成安装固定;
S2、将对应中层的龙骨架框100上主龙骨200和副龙骨300完成安装固定;
S3、将两个内墙板层400完成在中层的龙骨架框100上副龙骨300的安装;
S4、将两侧的龙骨架框100完成安装固定;
S5、将对应外侧的龙骨架框100上主龙骨200和副龙骨300完成安装固定;
S6、将两个外墙板层500完成在外层的龙骨架框100上副龙骨300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最佳的安装结构设计实施例,优化了安装过程。内墙板层400和外墙板层500上的第一挂接件410和第三挂接件510为预先安装的。
在S1的步骤中,例如龙骨架框100包括相互扣接的两个横龙骨140和两个侧龙骨150,横龙骨140和两个侧龙骨150相互扣合后,通过膨胀螺钉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外部固定基础(如混凝土或水泥墙面)。
在S2的步骤中,将主龙骨200和副龙骨300完成在龙骨架框100上的安装,具体安装技巧可以包括倾斜安装或者暂移位安装等。第二挂接件420可以是在副龙骨300完成固定后安装的,也可以预先安装的,具体参考第二挂接件420的分段尺寸和具体设计等。
在S3的步骤中,将内墙板层400完成在中层的龙骨架框100上副龙骨300的挂接安装。
在S4的步骤中,参考中层的龙骨架框100的安装,完成两侧的龙骨架框100安装固定,且由于是从中层往外层安装,受到的阻挡强,安装便利性强。
在S5的步骤中,将主龙骨200和副龙骨300完成在两侧龙骨架框100上的安装。
在S6的步骤中,将外墙板层500完成挂接安装。
通过以上的安装方法,具有操作便利、设遮挡小、尽可能不调节工作方向的优势。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多个龙骨架框100叠层进而在龙骨架框100整体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形成多个板墙腔130,为内墙板层400安装提供空间;主龙骨200固定于龙骨架框100上下两端,为后续的副龙骨300提供安装基础;副龙骨300横向穿过多个主龙骨200厚度方向设置,副龙骨300为后续的内墙板层400和外墙板层500形成固定基础;内墙板层400和外墙板层500均是挂接的设置,从而安装较为便利;内墙板层400一侧抵靠主龙骨200,而保证固定稳固,另一侧抵靠主龙骨200上的抵靠舌210使得声桥的面积大幅度减小,结构稳定的同时隔音效果提升;不存在吸声材料填充,隔音效果通过内墙板层400与外墙板层500实现,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在厚度方向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界面上设置有阻尼层700,阻尼层700在厚度方向上将传声通道进行了多重的打断,阻尼层700同样存在结构密封和结构缓冲的效果;装配式墙结构体在整体成本较低、厚度较薄、载荷轻和安装效率高的同时,实现了优质的隔音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三个叠层设置的龙骨架框,所述龙骨架框包括框状的板部和框状的骨部,所述骨部连接于所述板部周向内侧,多个所述骨部在所述龙骨架框整体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而形成多个板墙腔;
多个主龙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主龙骨固定于所述骨部上下两端;
多个副龙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副龙骨横向穿过多个所述主龙骨厚度方向设置;
多个内墙板层,分别设置于所述板墙腔内,所述内墙板层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挂接件,所述副龙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挂接件形成挂接配合的第二挂接件,对应所述内墙板层光面的所述主龙骨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抵靠所述内墙板层的抵靠舌,所述内墙板层设置有第一挂接件的一侧贴靠所述主龙骨;
两个外墙板层,所述外墙板层厚度方向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三挂接件,外侧两个所述龙骨架框上的所述副龙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挂接件形成挂接配合的第四挂接件,所述外墙板层的内侧面贴靠对应位置处的所述主龙骨;
其中,所述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在厚度方向的至少百分之七十的界面上设置有阻尼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预加工于所述龙骨架框、所述副龙骨、所述抵靠舌、所述第一挂接件、所述第二挂接件、所述第三挂接件和所述第四挂接件的对应位置处,其中,所述阻尼层的材质选自橡胶类阻尼、沥青类阻尼、塑料类阻尼和树脂类阻尼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舌与所述主龙骨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抵靠舌钣金操作形成于所述主龙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框的数量为三个,两个所述内墙板层均挂接于中间的所述龙骨架框上的所述副龙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横截面整体呈工字形,所述主龙骨高度方向的两端将对应位置处所述骨部在横截面上形成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龙骨架框为分体结构,相邻所述板部在所述龙骨架框整体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重叠部分的界面设置有阻尼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框包括相互扣接、卡接或榫卯连接的两个横龙骨和两个侧龙骨;
所述横龙骨包括第一板部以及共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部中部的第一骨部,所述侧龙骨包括第二板部以及共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板部中部的第二骨部;
两个所述第一骨部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骨部组成所述骨部,两个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板部组成所述板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骨部和所述第二骨部中的一个对应另外一个开设有固定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框、所述主龙骨、所述副龙骨、所述内墙板层和所述外墙板层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有固定基座结构,所述外墙板层上对应所述固定基座结构可拆地设置有操作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内墙板层和所述外墙板层之间以及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内墙板层和所述内墙板层之间的面密度形成1.5至3.0倍的差异。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层包括外墙主体部分以及设置于其上的装饰面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框的外周壁设置有阻尼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龙骨的横截面呈现封闭造型,且内部具有至少一个肋条。
15.一种安装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中层的龙骨架框完成安装固定;
S2、将对应中层的龙骨架框上主龙骨和副龙骨完成安装固定;
S3、将两个内墙板层完成在中层的龙骨架框上副龙骨的安装;
S4、将两侧的龙骨架框完成安装固定;
S5、将对应外侧的龙骨架框上主龙骨和副龙骨完成安装固定;
S6、将两个外墙板层完成在外层的龙骨架框上副龙骨的安装。
CN202311328648.7A 2023-10-14 2023-10-14 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 Active CN117166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8648.7A CN117166672B (zh) 2023-10-14 2023-10-14 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8648.7A CN117166672B (zh) 2023-10-14 2023-10-14 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6672A true CN117166672A (zh) 2023-12-05
CN117166672B CN117166672B (zh) 2024-03-29

Family

ID=8894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8648.7A Active CN117166672B (zh) 2023-10-14 2023-10-14 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6667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64709A (en) * 1975-11-11 1980-04-10 Armstrong Cork Co False ceilings for suppression of sound transmission buildings
JP2005023563A (ja) * 2003-06-30 2005-01-27 Ngk Insulators Ltd 吸音・透光性防音壁
KR200419985Y1 (ko) * 2006-03-09 2006-06-27 주식회사 에이브이티 중앙제어실 내부소음저감을 위한 차음벽
CN205502300U (zh) * 2015-12-16 2016-08-24 广东美穗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隔声墙体
CN210597759U (zh) * 2019-09-11 2020-05-22 广州启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隔声量的隔音墙体
CN214169574U (zh) * 2020-10-29 2021-09-10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隔墙系统
CN216042306U (zh) * 2021-08-24 2022-03-15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设计的墙体隔音饰面结构
CN219569230U (zh) * 2022-12-26 2023-08-22 深圳市壹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隔音墙板及隔音墙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64709A (en) * 1975-11-11 1980-04-10 Armstrong Cork Co False ceilings for suppression of sound transmission buildings
JP2005023563A (ja) * 2003-06-30 2005-01-27 Ngk Insulators Ltd 吸音・透光性防音壁
KR200419985Y1 (ko) * 2006-03-09 2006-06-27 주식회사 에이브이티 중앙제어실 내부소음저감을 위한 차음벽
CN205502300U (zh) * 2015-12-16 2016-08-24 广东美穗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隔声墙体
CN210597759U (zh) * 2019-09-11 2020-05-22 广州启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隔声量的隔音墙体
CN214169574U (zh) * 2020-10-29 2021-09-10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隔墙系统
CN216042306U (zh) * 2021-08-24 2022-03-15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设计的墙体隔音饰面结构
CN219569230U (zh) * 2022-12-26 2023-08-22 深圳市壹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隔音墙板及隔音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6672B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9645B1 (en) Sound-insulating sandwich element
US9650785B2 (en) Reusable architectural wall
EP1061190B1 (en) Sound insulating sandwich element
CN109972765B (zh) 三墙两空式装配式墙体体系、墙体主板及安装方法
JP7203762B2 (ja) 壁構造体の基部領域に凹部を形成する方法、相応する壁構造体、ならびにそのシステムおよび建築要素
US20160273217A1 (en) Ceiling system
US8240095B1 (en) Deck assembly with liner panel
KR102192046B1 (ko) 칸막이 연결구조
CN108316518A (zh) 隔墙及其安装方法
US9725902B1 (en)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installing and utilizing a panel
KR101306968B1 (ko) 지지블럭의 조립에 의한 압출성형 내부칸막이 벽체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17166672B (zh) 高隔音集成装配式墙结构体及安装方法
EP0965701A1 (en) Sound insulating panel
CN210067131U (zh) 三墙两空式装配式墙体体系
CN214785290U (zh) 一种易于组装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木板材
CN219825714U (zh) 装配墙
CN114991353B (zh) 一种装饰模块化墙体
US20230407630A1 (en) Demountable wall partition system
CN217630657U (zh) 一种轻质密闭隔音墙体
KR102746309B1 (ko) 모듈러 구조물의 합성벽체, 이를 이용하여 시공되는 모듈러 구조물 및 모듈러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US20240141640A1 (en) Wall panel
JPH0313642A (ja) 耐火遮音間仕切壁
KR101774413B1 (ko) 고차음 스터드 구조체
CN112411880A (zh) 一种建筑支柱围护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JP2017122371A (ja) 間仕切り用装着部材および間仕切り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o Qinping

Inventor after: Hu Yongsheng

Inventor after: Yang Zhong

Inventor after: Liu Xinggui

Inventor after: Li Haowei

Inventor after: Sha Wenjie

Inventor after: Lin Qixun

Inventor after: Guan Hongqiang

Inventor before: Luo Qinp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Z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Xinggui

Inventor before: Li Haowei

Inventor before: Sha Wenjie

Inventor before: Lin Qix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