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157465A - 铰链装置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铰链装置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7465A
CN117157465A CN202280000679.7A CN202280000679A CN117157465A CN 117157465 A CN117157465 A CN 117157465A CN 202280000679 A CN202280000679 A CN 202280000679A CN 117157465 A CN117157465 A CN 117157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iction
rotating shaft
piec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06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传坤
青威
张俊
伍峰平
王志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57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7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铰链装置,包括转动部分和同动部分;转动部分包括导槽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自身的非圆弧转动部分别与导槽座设置的两个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自身的圆弧转动部分别与导槽座设置的两个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同动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传动装置;第一连接杆固接于第一转轴上并与第一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第二连接杆固接于第二转轴上并与第二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传动装置设置为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

Description

铰链装置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装置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U型内折的可折叠显示产品,经过多次弯折后屏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折痕,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包括转动部分和同动部分;
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导槽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导槽座设置有第一非圆弧导槽、第二非圆弧导槽、第一圆弧导槽和第二圆弧导槽;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一非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二非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一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二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所述同动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座、以可转动方式设于所述固定座内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固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固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使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和中框组 件,所述中框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所述的铰链装置;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和所述的铰链装置,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a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铰链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的铰链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a的铰链装置在局部爆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1a的铰链装置在去掉第一支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a的铰链装置的导槽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a的铰链装置在其中一个同动部分去掉固定座的座体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a的铰链装置的同动部分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同动部分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铰链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一摩擦件或第二摩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连接为一体结构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 图;
图10为图7中第二固定件或第四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中框组件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图13a的中框组件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包括转动部分和同动部分;
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导槽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导槽座设置有第一非圆弧导槽、第二非圆弧导槽、第一圆弧导槽和第二圆弧导槽;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一非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二非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一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二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所述同动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座、以可转动方式设于所述固定座内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固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固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使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
本公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转动可以分别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传动装置保持同步转动,最终可实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同步转动。此外,由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是通过非圆弧转动部与导槽座的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因此,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转动轨迹均是非圆弧轨迹。在本公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是U型内折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时,可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转动带动显示屏幕进行弯折,以实现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切换;由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转动轨迹均是非圆弧轨迹,因此显示屏幕的弯折轨迹为非圆弧轨迹,相较于显示屏幕的弯折轨迹为圆弧轨迹来讲,可以在显示屏幕弯折过程中实时补偿显示屏幕的拉伸量,弯折过程中不会拉扯或挤压屏幕,可以降低显示屏幕的弯折区的应力(一些示例中可以从2.7‰降低到0.5‰)以减少对屏幕膜层的损害,从而可以改善显示屏幕的折痕问题。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设置为两个,所述同动部分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同动部分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中的一个连接,两个所述同动部分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中的另一个连接;两个所述同动部分中的一个的第二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一个连接,两个所述同动部分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座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同动部分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座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座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与同一个所述同动部分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座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导槽座关于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且关于第二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对称轴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对称轴 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示例性地,所述导槽座包括两个子导槽座,所述两个子导槽座关于所述第二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子导槽座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子导槽座被所述第一对称轴划分为两个部分,所述两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均设置有一个非圆弧导槽和一个圆弧导槽;
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非圆弧转动部,两个所述第一非圆弧转动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一侧的两个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板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非圆弧转动部,两个所述第二非圆弧转动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另一侧的两个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圆弧转动部,两个所述第一圆弧转动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一侧的两个圆弧导槽转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圆弧转动部,两个所述第二圆弧转动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另一侧的两个圆弧导槽转动配合。
示例性地,所述铰链装置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且关于所述第二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图1a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铰链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的铰链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铰链装置包括转动部分和同动部分200。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导槽座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
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图3a为图1a的铰链装置在局部爆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1a的铰链装置在去掉第一支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a的铰链装置的导槽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导槽座10包括两个子导槽座,分别为第一子导槽座1011和第二子导槽座1012,所述两个子导槽座关于所述第二对称轴L2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子导槽座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L1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子导槽座被所述第一对称轴L1划分为两个部分,所述两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均设置有一个非圆弧导槽和一个圆弧导槽。其中,每个子导槽座均设置有一个第一非圆弧导槽101、一个第二非圆弧导槽102、一个第一圆弧导槽103和一个第二圆弧导槽104;每个子导槽座中, 第一非圆弧导槽101和第一圆弧导槽103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L1的一侧,第二非圆弧导槽102和第二圆弧导槽104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L1的另一侧。任一个所述子导槽座的朝向另一个所述子导槽座的表面设有一个第一非圆弧导槽101、一个第二非圆弧导槽102,以及位于第一非圆弧导槽101和第二非圆弧导槽102之间的凸台;两个子导槽座的所述凸台相对设置,并在两个子导槽座之间形成两个容纳空间,以分别容纳第一支撑板11的第一凸出部分112(设有两个第一非圆弧转动部111)和第二支撑板12的第二凸出部分122(设有两个第二非圆弧转动部);任一个所述子导槽座的背离另一个所述子导槽座的表面设有一个第一圆弧导槽103和一个第二圆弧导槽104,其中,第一非圆弧导槽101和第二非圆弧导槽10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L1的两侧,且第一圆弧导槽103和第二圆弧导槽10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L1的两侧。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非圆弧导槽101和所述第二非圆弧导槽102可以为渐开线轨迹的导槽。
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座10的沿第一方向(示例性地,第一方向为导槽座10的第一对称轴L1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一个侧边设有第一凸出部分112,该第一凸出部分112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一非圆弧转动部111,该第一凸出部分112设于两个子导槽座之间的一个容纳空间,且两个第一非圆弧转动部111分别与两个子导槽座的两个第一非圆弧导槽101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一个侧边设有第二凸出部分122,该第二凸出部分122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二非圆弧转动部,该第二凸出部分122设于两个子导槽座之间的另一个容纳空间,且两个第二非圆弧转动部分别与两个子导槽座的两个第二非圆弧导槽102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端部或靠近边缘的部分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113,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端部或靠近边缘的部分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123,实际应用中,可通过第一安装孔113和第二安装孔123分别将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固定安装在其他装置(比如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中框组件)上。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3位于所述导槽座10的第一对称轴L1的一侧,且位于两个子导槽座的相背离的一侧,并关于所述导槽座10的第二对称轴 L2对称设置;每个第一连接板13的第一圆弧转动部131与对应的一个子导槽座的第一圆弧导槽103转动配合,每个第一连接板13还部分地位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一表面上,并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1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导槽座10的第一对称轴L1的另一侧,且位于两个子导槽座的相背离的一侧,并关于所述导槽座10的第二对称轴L2对称设置;每个第二连接板的第二圆弧转动部与对应的一个子导槽座的第二圆弧导槽104转动配合,每个第二连接板还部分地位于第二支撑板12的第一表面上,并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2上。此外,与同一个所述同动部分200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1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关于所述导槽座10的第一对称轴L1对称设置。
如图1a、图1b、图3a和图3b所示,两个所述同动部分200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座10的沿第二方向(示例性地,第二方向为导槽座10的第二对称轴L2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即两个所述同动部分200分别位于两个子导槽座的相背离的一侧且对称设置。所述同动部分200包括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4、固定座20、以可转动方式设于所述固定座20内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以及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杆23固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3以可滑动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4固接于所述第二转轴22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使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同步转动。其中,两个所述同动部分200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杆23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3中的一个连接,两个所述同动部分200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连接杆23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3中的另一个连接;两个所述同动部分200中的一个的第二连接杆24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一个连接,两个所述同动部分200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连接杆24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另一个连接。本示例中,对称设置两个同动部分200,可以使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的转动更加平稳和顺畅。
本示例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所述铰链装置可以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L1对称设置且关于所述第二对称轴L2对称设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a、图1b、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转动 部分还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6;所述第一固定板15通过第一紧固件17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13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5和所述第一支撑板1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13上设有第一滑动孔132,所述第一紧固件17从所述第一滑动孔132内穿过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滑动孔132滑动;所述第二固定板16通过第二紧固件18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夹持在所述第二固定板1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二紧固件18从所述第二滑动孔内穿过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滑动孔滑动。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3的位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一表面上的部分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5和所述第一支撑板11之间。所述第一滑动孔132可以为长条形通孔且长度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在第一支撑板11带动第一连接板13转动过程中,第一紧固件17可以在第一滑动孔132内滑动,以实现第一连接板13相对第一支撑板11的滑动。所述第一紧固件17可以为螺钉,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数目(本示例中示例了两个),第一固定板15和第一支撑板11上均设置供所述第一紧固件17穿过的固定孔。同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位于第二支撑板12的第一表面上的部分夹持在所述第二固定板1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之间。所述第二滑动孔可以为长条形通孔且长度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在第二支撑板12带动第二连接板转动过程中,第二紧固件18可以在第二滑动孔内滑动,以实现第二连接板相对第二支撑板12的滑动。所述第二紧固件18可以为螺钉,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数目(本示例中示例了两个),第二固定板16和第二支撑板12上均设置供所述第一紧固件17穿过的固定孔。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所述第一圆弧转动部131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所述第二圆弧转动部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和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向。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图6a和图6b所示,图5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a的铰链装置在其中一个同动部分去掉固定座的座体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a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a的铰链装置的同动部 分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同动部分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连接板13上设有第一滑动槽133,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上设有第一滑动部232,所述第一滑动部232以可滑动方式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133内;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杆24上设有第二滑动部242,所述第二滑动部242以可滑动方式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3的位于第一支撑板11的第一表面上的部分设有所述第一滑动槽133,所述第一滑动槽133可以为长条形且长度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杆23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滑动部232,另一端套设并固定在第一转轴21上,第一滑动部232可以为柱状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杆23的形状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第一连接板13在第一支撑板11带动下转动时,第一连接板13可以带动第一连接杆23转动,第一连接杆23转动过程中第一滑动部232沿第一滑动槽133滑动,第一连接杆23转动则带动第一转轴21转动。同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位于第二支撑板12的第一表面上的部分设有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可以为长条形且长度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杆24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滑动部242,另一端套设并固定在第二转轴22上,第二滑动部242可以为柱状凸起,所述第二连接杆24的形状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第二连接板在第二支撑板12带动下转动时,第二连接板可以带动第二连接杆24转动,第二连接杆24转动过程中第二滑动部242沿第二滑动槽滑动,第二连接杆24转动则带动第二转轴22转动。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24可以对称设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装置可以包括以可转动方式设于所述固定座20内的齿轮件25;所述齿轮件25可以包括齿轮轴253和分别设于所述齿轮轴253两端的第一齿轮251和第二齿轮252,所述齿轮轴253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向,所述第一齿轮25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上设置的第三齿轮23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5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4上设置的第四齿轮241啮合。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齿轮251、第二齿轮252、第三齿轮231和第四齿轮241可以均为冠齿轮。本 实施例的传动装置可以节省空间,且同动效果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装置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齿轮机构,比如,所述传动装置可以包括以可转动方式设于所述固定座内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转轴上设置的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二转轴上设置的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轴向可以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a和图6b所示,所述固定座20可以包括座体202和卡板203,所述座体202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侧壁,该侧壁上设有第一轴孔2021、第二轴孔2022和延伸板2023,该延伸板2023与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延伸板2023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底座上与第一固定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卡板203插设在所述延伸板2023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卡板203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三固定孔,实际应用中,可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内的紧固件(比如螺钉)将座体202与卡板203固定在一起,且该紧固件还可以设置为将本公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固定在其他装置(比如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中框组件)上。其中,所述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有时候可以称为固定座20的固定孔201。所述卡板203的朝向所述侧壁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半弧形凹槽,所述侧壁上设有第二半弧形凹槽,第一半弧形凹槽和第二半弧形凹槽共同形成供所述齿轮件25的齿轮轴253穿过的轴孔,且该轴孔与所述齿轮件25的齿轮轴253之间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的一端可以均设置有环形凸沿,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可以分别从所述第一轴孔2021和第二轴孔2022穿入所述固定座20内,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22端部的环形凸沿卡持在固定座20外侧,可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固定座20的朝向所述导槽座10的侧面上可以设有插孔,所述导槽座10的相应位置可以设有插入在所述插孔内的插柱,通过该插住和插孔的配合可以将固定座20与导槽座10连接,可使导槽座10夹持在两个同动部分200的两个固定座20之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图7为图5的铰链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第一摩擦件或第二摩擦件的结构示意 图,图9为图7中的连接为一体结构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铰链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阻尼部分,所述第一阻尼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架31、第一摩擦件32和第一弹性件33;所述第一转轴21还以可转动方式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31内,所述第一摩擦件32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一转轴21一起转动,所述第一摩擦件32的第一端面交替设置有第一凹槽321和第一凸台322,所述第一固定架31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件32的第一端面配合的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一摩擦面交替设置有第二凹槽311和第二凸台312;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摩擦件32的第二端面上;在所述第一凸台322从所述第二凹槽311内转动至与所述第二凸台312接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摩擦件32能够沿所述第一转轴21滑动并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33,所述第一弹性件33受到所述第一摩擦件32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阻尼部分还可以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上的第一螺母34,所述第一弹性件33可以为弹簧并以可滑动方式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螺母34和所述第一摩擦件32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33可以为包括多个碟簧的碟簧组,或者可以是压缩弹簧等。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螺母34限位,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第一摩擦件32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第一端与第一螺母34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一垫片35,第一垫片35套设于第一转轴21上。本示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架31、第一弹性件33和第一垫片35的与第一转轴21配合的孔可以是圆孔,所述第一固定架31、第一弹性件33和第一垫片35可以沿第一转轴21滑动但不随第一转轴21转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母34可以替换为其他的限位件,比如卡环等。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转轴21的周向表面上可以平行设有两个平面,第一摩擦件32的与第一转轴21配合的孔壁上相应设有两个平面,以实现第一摩擦件32能够随所述第一转轴21一起转动,且第一摩擦件32能够沿所述第一转轴21滑动。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凸台322的最高位置可以是一个平面,该平面与所述第一凹槽321的槽底(可以是平面)之间可通过斜面或光滑曲面连接。相应地,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凸台312的最高位置可以是一个平 面,该平面与所述第二凹槽311的槽底(可以是平面)之间可通过斜面或光滑曲面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从展平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过程中,所述第一凸台322可以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311内转出并经过一个所述第二凸台312后转动至另一个所述第二凹槽311内。比如,定义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转动角度为90度;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转动角度为0度;则,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转动角度可以在20度至70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凸台322与所述第二凸台312接触,此时,所述第一弹性件33受到所述第一摩擦件32的挤压可以产生最大弹性变形,则第一摩擦件32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架31的第一摩擦面之间产生最大摩擦力,可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在20度至70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停留,本公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在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装置时,可使显示屏幕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折叠成任意角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铰链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阻尼部分,所述第二阻尼部分包括第二固定架41、第二摩擦件42和第二弹性件43;所述第二转轴22还以可转动方式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41内,所述第二摩擦件42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22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二转轴22一起转动,所述第二摩擦件42的第一端面交替设置有第三凹槽和第三凸台,所述第二固定架41设有与所述第二摩擦件42的第一端面配合的第二摩擦面,所述第二摩擦面交替设置有第四凹槽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二弹性件43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摩擦件42的第二端面上;在所述第三凸台从所述第四凹槽内转动至与所述第四凸台接触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摩擦件42能够沿所述第二转轴22滑动并挤压所述第二弹性件43,所述第二弹性件43受到所述第二摩擦件42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示例性地,本示例中的第二固定架41可以与所述第一固定架31连接为一体结构。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阻尼部分还可以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 第二转轴22上的第二螺母44,所述第二弹性件43可以为弹簧并以可滑动方式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2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螺母44和所述第二摩擦件42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43可以为包括多个碟簧的碟簧组,或者可以是压缩弹簧等。所述第二弹性件43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螺母44限位,所述第二弹性件43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第二摩擦件42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弹性件43的第一端与第二螺母44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二垫片45,第二垫片45套设于第二转轴22上。本示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架41、第二弹性件43和第二垫片45的与第二转轴22配合的孔可以是圆孔,所述第二固定架41、第二弹性件43和第二垫片45可以沿第二转轴22滑动但不随第二转轴22转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螺母44可以替换为其他的限位件,比如卡环等。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转轴22的周向表面上可以平行设有两个平面,第二摩擦件42的与第二转轴22配合的孔壁上相应设有两个平面,以实现第二摩擦件42能够随所述第二转轴22一起转动,且第二摩擦件42能够沿所述第二转轴22滑动。所述第三凸台的最高位置可以是一个平面,该平面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可以是平面)之间可通过斜面或光滑曲面连接。相应地,所述第四凸台的最高位置可以是一个平面,该平面与所述第四凹槽的槽底(可以是平面)之间可通过斜面或光滑曲面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从展平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过程中,所述第三凸台从一个所述第四凹槽内转出并经过一个所述第四凸台后转动至另一个所述第四凹槽内。比如,定义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转动角度为90度;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转动角度为0度;则,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转动角度可以在20度至70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第四凸台接触,此时,所述第二弹性件43受到所述第二摩擦件42的挤压可以产生最大弹性变形,则第二摩擦件42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架41的第二摩擦面之间产生最大摩擦力,可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在20度至70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停留,本公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在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装置时,可使显示屏幕在设定 角度范围内折叠成任意角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阻尼部分还可以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20上的第一固定件51、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31上的第二固定件52、第一摩擦片53和第二摩擦片54;所述第一转轴21还以可转动方式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51内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2内,所述第一摩擦片53和所述第二摩擦片54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一转轴21一起转动,所述第一摩擦片5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5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2之间,所述第一摩擦片53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固定件5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2均产生摩擦力,所述第二摩擦片5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52和所述第一固定架31之间,所述第二摩擦片54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固定件52和所述第一固定架31均产生摩擦力。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摩擦片53和第二摩擦片54与相应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可提高阻尼效果,可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在任意转动位置停留。
示例性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图10为图7中第二固定件或第四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7中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固定件52设有与第一转轴21配合的中心孔,以及固定柱,该固定柱可以插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31上设置的插孔内。为增大摩擦力,可以在第二固定件52的与第一摩擦片53、第二摩擦片54配合的表面设置多个凸起,可以在第一摩擦片53和第二摩擦片5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第一摩擦片53和第二摩擦片54的与第一转轴21配合的中心孔可以是方形孔,以实现第一摩擦片53和第二摩擦片54能够随第一转轴21一起转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阻尼部分还可以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20上的第三固定件61、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41上的第四固定件62、第三摩擦片63和第四摩擦片64;所述第二转轴22还以可转动方式穿设于所述第三固定件61内和所述第四固定件62内,所述第三摩擦片63和所述第四摩擦片64均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22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二转轴22一起转动,所述第三摩擦片63位于所述第三固定件61和所述第四固定件62之间,所述第三摩擦片63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三固定件61和所述第四固定件62均产生摩擦力,所述第四摩擦片64位于所述第四固定件62和所述第 二固定架41之间,所述第四摩擦片64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四固定件62和所述第二固定架41均产生摩擦力。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摩擦片63和第四摩擦片64与相应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可提高阻尼效果,可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在任意转动位置停留。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件61可以与所述第一固定件51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四固定件62的结构可以与所述第二固定件5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摩擦片63、第四摩擦片64、第二摩擦片54和第一摩擦片53的结构可以相同。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7中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转轴21与第二转轴22的结构可以相同,以第一转轴21为例说明,第一转轴21的第一端可以设有环形凸沿,设置为卡持在所述固定座20的外侧,第一转轴21的第二端可以设有螺纹,设置为与第一螺母34螺纹连接。第一转轴21的轴身设有平面,设置为与第一阻尼部分的一些部件的孔配合。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如图13a、图13b和图14所示,图13a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中框组件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3b为图13a的中框组件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柔性显示模组905和中框组件,所述中框组件包括第一板体901、第二板体902和前文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铰链装置903;所述第一板体90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90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显示模组905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板体901和所述第二板体902上。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板体901可以通过第三紧固件(比如螺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第三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第一安装孔113内;所述第二板体902可以通过第四紧固件(比如螺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固定连接,第四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第二安装孔123内。
示例性地,所述中框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三板体904,所述第三板体904 可以通过第五紧固件与所述同动部分200的固定座20固定连接,第五紧固件穿设在所述固定座20的所述固定孔201内。所述第一板体901、所述第二板体902、所述第一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2和所述第三板体904的一侧表面平齐设置,该表面配置为在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展平状态下对所述柔性显示模组905进行平坦支撑。所述柔性显示模组905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可以通过粘接层粘接在所述第一板体901和所述第二板体902上。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柔性显示模组和前文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铰链装置,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对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进行支撑。
本公开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等可折叠显示设备。
在本文描述中,“平行”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10°以下的状态,因此,包括该角度为-5°以上且5°以下的状态。另外,“垂直”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80°以上且100°以下的状态,因此,包括85°以上且95°以下的角度的状态。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在本文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含义。

Claims (16)

  1. 一种铰链装置,包括转动部分和同动部分;
    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导槽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导槽座设置有第一非圆弧导槽、第二非圆弧导槽、第一圆弧导槽和第二圆弧导槽;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一非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二非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一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导槽转动配合的第二圆弧转动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所述同动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座、以可转动方式设于所述固定座内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固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固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使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设置为两个,所述同动部分设置为两个;
    两个所述同动部分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中的一个连接,两个所述同动部分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中的另一个连接;两个所述同动部分中的一个的第二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一个连接,两个所述同动部分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另一个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座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同动部分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座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座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与同一个所述同动部分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槽 座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导槽座关于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且关于第二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对称轴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对称轴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导槽座包括两个子导槽座,所述两个子导槽座关于所述第二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子导槽座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子导槽座被所述第一对称轴划分为两个部分,所述两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均设置有一个非圆弧导槽和一个圆弧导槽;
    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非圆弧转动部,两个所述第一非圆弧转动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一侧的两个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板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非圆弧转动部,两个所述第二非圆弧转动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另一侧的两个非圆弧导槽转动配合;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圆弧转动部,两个所述第一圆弧转动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一侧的两个圆弧导槽转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圆弧转动部,两个所述第二圆弧转动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另一侧的两个圆弧导槽转动配合。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铰链装置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且关于所述第二对称轴对称设置。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还包括第一阻尼部分,所述第一阻尼部分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摩擦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转轴还以可转动方式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内,所述第一摩擦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一转轴一起转动,所述第一摩擦件的第一端面交替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固定架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件的第一端面配合的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一摩擦面交替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摩擦件的第二端面上;在所述第一凸台从所述第二凹槽内转动至与所述第二凸台接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摩擦件能够沿所述第一转轴滑动并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受到所述第一摩擦件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
    或/和,还包括第二阻尼部分,所述第二阻尼部分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 摩擦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转轴还以可转动方式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内,所述第二摩擦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二转轴一起转动,所述第二摩擦件的第一端面交替设置有第三凹槽和第三凸台,所述第二固定架设有与所述第二摩擦件的第一端面配合的第二摩擦面,所述第二摩擦面交替设置有第四凹槽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摩擦件的第二端面上;在所述第三凸台从所述第四凹槽内转动至与所述第四凸台接触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摩擦件能够沿所述第二转轴滑动并挤压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受到所述第二摩擦件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从展平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过程中,所述第一凸台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内转出并经过一个所述第二凸台后转动至另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内;
    或/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从展平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过程中,所述第三凸台从一个所述第四凹槽内转出并经过一个所述第四凸台后转动至另一个所述第四凹槽内。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阻尼部分还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并以可滑动方式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
    或/和,所述第二阻尼部分还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并以可滑动方式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螺母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阻尼部分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二固定件、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转轴还以可转动方式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内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内,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一转轴一起转动,所述第一摩擦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摩擦片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产生摩擦力,所述第二摩擦片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二摩擦片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固定件 和所述第一固定架均产生摩擦力;
    或/和,所述第二阻尼部分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三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第四固定件、第三摩擦片和第四摩擦片;所述第二转轴还以可转动方式穿设于所述第三固定件内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内,所述第三摩擦片和所述第四摩擦片均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能够随所述第二转轴一起转动,所述第三摩擦片位于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三摩擦片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均产生摩擦力,所述第四摩擦片位于所述第四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所述第四摩擦片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四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均产生摩擦力。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转动部分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从所述第一滑动孔内穿过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滑动孔滑动;
    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夹持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二紧固件从所述第二滑动孔内穿过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滑动孔滑动。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圆弧转动部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所述第二圆弧转动部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和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以可滑动方式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以可滑动方式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以可转动方式设于所述固定座内的齿轮件;所述齿轮件包括齿轮轴和分别设于所述齿 轮轴两端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齿轮轴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的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的第四齿轮啮合。
  15.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和中框组件,所述中框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
  16.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和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CN202280000679.7A 2022-03-31 2022-03-31 铰链装置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1574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4577 WO2023184409A1 (zh) 2022-03-31 2022-03-31 铰链装置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7465A true CN117157465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198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0679.7A Pending CN117157465A (zh) 2022-03-31 2022-03-31 铰链装置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174669B2 (zh)
CN (1) CN117157465A (zh)
WO (1) WO20231844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0362A (zh) * 2022-07-19 2024-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853352B (zh) * 2022-11-28 2024-08-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
US12360575B2 (en) * 2023-07-27 2025-07-15 Shin Zu Shing Co., Ltd. Dual axis slider hin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7346U (zh) * 2016-06-07 2016-12-28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铰链装置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KR102816709B1 (ko) 2018-04-25 2025-06-09 (주)에이유플렉스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설치되는 인폴딩타입 힌지구조
KR102699648B1 (ko) * 2018-08-29 2024-08-29 (주)에이유플렉스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설치되는 인폴딩타입 힌지구조
JP2020053001A (ja) 2018-09-21 2020-04-02 スガツネ工業株式会社 折畳み可能な表示装置及びヒンジ装置
CN111692196B (zh) 2019-03-15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1698355B (zh) * 2019-03-15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1866223B (zh) 2019-04-25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壳及电子装置
TWI730758B (zh) * 2019-05-21 2021-06-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無縫鉸鏈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KR102709937B1 (ko) * 2019-05-23 2024-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CN112153178A (zh) * 2019-06-27 202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3366927A (zh) * 2019-07-15 2021-09-07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95892B (zh) 2019-10-31 2021-10-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TWI711365B (zh) * 2019-11-14 2020-11-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0778598B (zh) 2019-11-26 2024-04-30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TWI714385B (zh) * 2019-12-09 2020-12-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同動式鉸鏈
CN112995368B (zh) 2019-12-13 202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和移动终端
CN113053238A (zh) 2019-12-27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KR102794424B1 (ko) * 2020-02-10 2025-04-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KR102152040B1 (ko) 2020-04-07 2020-09-04 주식회사 하이맥 휴대단말기용 접혀지는 힌지 모듈
WO2021235569A1 (ko) * 2020-05-19 2021-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1901458B (zh) 2020-07-22 2025-01-03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通讯设备
CN111866239B (zh) 2020-07-23 2025-0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屏终端的铰链长度调整装置以及折叠屏终端
CN112178041A (zh) 2020-09-16 2021-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机构、折叠铰链及电子装置
EP4216520A4 (en) * 2021-01-05 2024-04-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INGED STRUCTURE
WO2022164081A1 (ko) * 2021-01-29 2022-08-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5705074A (zh) * 2021-08-12 2023-02-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288902A1 (en) 2024-08-29
US12174669B2 (en) 2024-12-24
WO2023184409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57465A (zh) 铰链装置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11370998U (zh) 联动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98665B (zh) 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EP3842647B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520988B2 (en) Benda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upporting device
US11920395B2 (en) Hinge modul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9174219A1 (zh) 铰链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EP4329274A1 (en) Folding screen device
WO2021000286A1 (zh) 铰链、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17582862U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US20240419221A1 (en) Rotating shaft apparatus, foldable hou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0765242B1 (ko) 평판형 tv용 벽걸이식 거치대
TWM537666U (zh) 支撐裝置及軟性顯示設備
CN218888549U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40241552A1 (en)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9570593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WO2019178815A1 (zh) 支撑结构与柔性显示装置
WO2023184168A1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2562307Y (zh) 显示器的支架枢接装置
KR102216037B1 (ko) 폴더블 힌지장치
CN116052536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折叠显示装置
CN220816250U (zh) 一种可水滴形状折叠柔性屏的双轴铰链及折叠终端
CN117703909A (zh) 转轴组件、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EP4575247A1 (en) Rotary shaft assembly, folding hou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37140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