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8170B - 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108170B CN117108170B CN202311120900.5A CN202311120900A CN117108170B CN 117108170 B CN117108170 B CN 117108170B CN 202311120900 A CN202311120900 A CN 202311120900A CN 117108170 B CN117108170 B CN 1171081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le
- female
- window
- piece
- auxiliary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04—Wing frame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 E06B3/26—Compound frames, i.e. one frame within or behind an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Corner Units Of Frames Or Wings (AREA)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门窗安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门窗的副框和主框,主框与副框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为一体,连接件包括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分别设置在主框和副框上,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通过公母紧固件固定其相对位置;副框包括副框内铝、副框外铝和第一隔热条,第一隔热条设置在副框内铝和副框外铝之间,副框内铝远离窗洞墙体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件安装槽;主框包括主框内铝、主框外铝和第二隔热条,第二隔热条设置在主框内铝和主框外铝之间,主框内铝靠近副框内铝的一侧设置对应第一连接件安装槽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门窗安装完成后出现漏水、晃动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虽然不同场景下会有不同的设计要求,但需要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不能超过25%。门窗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有很大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高质量的门窗安装,特别是高质量窗户的安装均会加装附框,门窗附框又叫门窗副框,安装门窗附框的好处在于加装附框之后,可以对主框进行固定和保护,副框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抹灰,可以在不安装主框的情况下,就可进行窗户抹灰工序,如未加装副框,便需要先将窗户安装好之后才能进行抹灰工序,此时门窗很容易污染和变形,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加装副框很好地避免了门窗安装前后不必要的划痕及损伤,可以很好的保证门窗的质量。同时副框还能进一步加固主框的牢固度,很好的保护门窗。
现有技术中,门窗窗框与副框一般采用螺钉过孔连接,过孔连接窗框下口有漏水隐患,雨水天气框下口积攒的雨水会通过螺丝孔顺着螺丝向下滴落,造成墙体阴角等现象。使用螺钉固定窗框和副框,需提前在车间打预孔,增加工时费用。同时螺钉为不锈钢材质,与铝合金力学性能不同,应用在沿海或常年有风区域时,由于风压作用,会导致螺钉松动,从而造成门窗晃动,影响安全。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该发明可以有效防止门窗安装完成后出现漏水、晃动等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包括门窗的副框和主框,所述副框设置在窗洞四周的墙体上,所述主框设置在副框上,主框与副框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分别设置在主框和副框上,所述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通过公母紧固件固定其相对位置;所述副框包括副框内铝、副框外铝和第一隔热条,所述第一隔热条设置在副框内铝和副框外铝之间,所述副框内铝远离窗洞墙体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件安装槽;所述主框包括主框内铝、主框外铝和第二隔热条,所述第二隔热条设置在主框内铝和主框外铝之间,所述主框内铝靠近副框内铝的一侧设置对应第一连接件安装槽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槽和第二连接件安装槽均为C型结构,且开口相对,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安装槽和第二连接件安装槽中以连接副框和主框,以实现连接件的卡接,便于连接副框和主框。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公件包括公件基座、公件凸沿、公件连接螺丝和公件定位孔,所述公件基座和公件凸沿上设置对应的公件定位孔,公件连接螺丝设置在公件定位孔中连接公件基座和公件凸沿,所述公件凸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件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以方便连接公件的滑动,提高了实用性。
作为优选,连接公件还包括公件紧固顶丝,所述公件基座底部的一侧设置公件卡板,远离公件卡板的一侧贯穿设置公件顶丝安装孔,且公件顶丝安装孔为斜向设置,所述公件紧固顶丝穿过公件顶丝安装孔与公件卡板同时作用,卡接在C型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中,公件紧固顶丝未顶紧时,连接公件卡接在第二连接件安装槽内且能够沿第二连接件安装槽自由移动,公件紧固顶丝顶紧时则连接公件的位置被固定,以避免副框和主框连接后的晃动,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母件包括母件基座、母件凹槽、母件连接螺丝和母件定位孔,所述母件基座和母件凹槽上设置对应的母件定位孔,母件连接螺丝设置在母件定位孔中连接母件基座和母件凹槽,所述母件凹槽与公件凸沿能够嵌合连接,母件凹槽的侧板上贯穿设置垂直于母件凹槽长度方向的公母紧固孔,以实现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位置的相对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母件还包括母件紧固顶丝,所述母件基座底部的一侧设置母件卡板,远离母件卡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母件顶丝安装孔,且母件顶丝安装孔为斜向设置,所述母件紧固顶丝穿过母件顶丝安装孔与母件卡板同时作用,卡接在C型的第一连接件安装槽中,母件紧固顶丝未顶紧时,连接母件卡接在第一连接件安装槽内且能够沿第一连接件安装槽自由移动,母件紧固顶丝顶紧时则连接母件的位置被固定,以避免副框和主框连接后的晃动,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公母紧固件设置在公母紧固孔中,能够将母件凹槽和公件凸沿的相对位置固定,以连接副框和主框。
作为优选,副框内铝和副框外铝相对的一侧均设置第一隔热条安装槽,所述第一隔热条设置在第一隔热条安装槽内,进一步优选的,第一隔热条设置多个;同样的,主框内铝和主框外铝相对的一侧均设置第二隔热条安装槽,所述第二隔热条设置在第二隔热条安装槽内,第一隔热条和第二隔热条的设置避免了热桥效应,使得主框和副框安装后屋内热量不易流失,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有利于节约能源,更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副框和主框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后,在副框和主框之间的缝隙中填充发泡胶,以实现窗框整体的保温和密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门窗副框、窗框连接安装方法,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窗洞的尺寸选择长度合适的副框,将副框通过连接片固定在窗洞四周的墙体上,相邻副框之间通过角码连接;
步骤二:根据窗型尺寸确定连接件的数量;
步骤三:将多个装配好的连接母件的母件基座均匀放置在窗洞四周的副框的第一连接件安装槽内,并通过顶紧母件紧固顶丝,使得母件紧固顶丝顶在第一连接件安装槽的槽内壁筋处,与母件卡板共同作用将连接母件的位置固定;
步骤四:将与多个连接母件的数量一致的连接公件设置在主框四边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内,且每边的连接公件与连接母件的数量对应,通过将公件紧固顶丝设置在公件顶丝安装孔内,使得公件基座卡接在第二连接件安装槽中,但此时公件紧固顶丝未顶紧,使得连接公件能够沿第二连接件安装槽的长度方向自由移动;
步骤五:主框与副框连接,将主框垫起,滑动主框上的连接公件,使得公件凸沿滑入到母件凹槽中,然后顶紧公件紧固顶丝,将连接公件的位置固定,此时公件凸沿与母件凹槽嵌合,将公母紧固件设置在公母紧固孔中以连接公件凸沿与母件凹槽;
步骤六:在主框与副框连接后的缝隙中填充发泡胶,以对整体进行保温和密封处理,完成安装。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主框和副框之间设置连接件来连接,取代了传统技术中主框与副框之间采用螺钉螺孔连接的方案,避免了螺钉螺孔连接时由于雨水天气下积攒的雨水会通过螺丝孔顺着螺丝向下滴落,造成墙体阴角的问题,提高了主框与副框之间的连接质量;
2、本发明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两部分,使得连接件的安装和调整变得更简便,安装时更快速,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3、本发明通过将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均设置为卡接在主框和副框上,并可自由移动或紧固的结构,使得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的连接位置更自由,提高了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框和副框安装完成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框和副框安装完成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框和副框未连接时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副框与连接母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母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公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母件与连接公件连接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副框;2、主框;3、连接件;4、发泡胶;101、副框内铝;102、副框外铝;103、第一隔热条;201、主框内铝;202主框外铝;203、第二隔热条;301、连接公件;302、连接母件;303、公母紧固件;304、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5、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6、公母紧固孔;3011、公件紧固顶丝;3012、公件基座;3013、公件凸沿;3014、公件连接螺丝;3015、公件定位孔;3016、公件顶丝安装孔;3017、公件卡板;3021、母件紧固顶丝;3022、母件基座;3023、母件凹槽;3024、母件连接螺丝;3025母件定位孔;3026、母件顶丝安装孔;3027、母件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包括门窗的副框1和主框2,所述副框1设置在窗洞四周的墙体上,所述主框2设置在副框1上,主框2与副框1通过多个连接件3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公件301和连接母件302,连接公件301和连接母件302分别设置在主框2和副框1上,所述连接公件301和连接母件302通过公母紧固件303固定其相对位置;所述副框1包括副框内铝101、副框外铝102和第一隔热条103,所述第一隔热条103设置在副框内铝101和副框外铝102之间,所述副框内铝101远离窗洞墙体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所述主框2包括主框内铝201、主框外铝202和第二隔热条203,所述第二隔热条203设置在主框内铝201和主框外铝202之间,所述主框内铝201靠近副框内铝101的一侧设置对应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和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均为尺寸大小一致C型结构,且C型开口相对,连接件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和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中连接副框1和主框2,C型结构以实现连接件3的卡接,便于连接副框1和主框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公件301包括公件基座3012、公件凸沿3013、公件连接螺丝3014和公件定位孔3015,所述公件基座3012和公件凸沿3013上均设置对应的公件定位孔3015,公件连接螺丝3014螺纹设置在公件定位孔3015中连接公件基座3012和公件凸沿3013,所述公件凸沿301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以方便连接公件301的滑动,提高了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公件301还包括公件紧固顶丝3011,所述公件基座3012底部的一侧设置公件卡板3017,远离公件卡板3017的一侧贯穿设置公件顶丝安装孔3016,且公件顶丝安装孔3016为斜向设置,所述公件紧固顶丝3011穿过公件顶丝安装孔3016与公件卡板3017同时作用,卡接在C型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中,优选的,公件紧固顶丝3011和公件顶丝安装孔3016间为螺纹连接,方便调节顶紧程度,公件紧固顶丝3011未顶紧时,连接公件301卡接在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内且能够沿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自由移动,公件紧固顶丝3011顶紧时则连接公件301的位置被固定,以避免副框1和主框2连接后的晃动,提高了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母件302包括母件基座3022、母件凹槽3023、母件连接螺丝3024和母件定位孔3025,所述母件基座3022和母件凹槽3023上设置对应的母件定位孔3025,母件连接螺丝3024设置在母件定位孔3025中连接母件基座3022和母件凹槽3023,所述母件凹槽3023与公件凸沿3013能够嵌合连接,母件凹槽3023的侧板上贯穿设置垂直于母件凹槽3023长度方向的公母紧固孔306,以实现连接公件301和连接母件302位置的相对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母件302还包括母件紧固顶丝3021,所述母件基座3022底部的一侧设置母件卡板3027,远离母件卡板3027的一侧贯穿设置母件顶丝安装孔3026,且母件顶丝安装孔3026为斜向设置,所述母件紧固顶丝3021穿过母件顶丝安装孔3026与母件卡板3027同时作用,卡接在C型的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中,优选的,母件紧固顶丝3021和母件顶丝安装孔3026之间为螺纹连接,方便调节顶紧程度,母件紧固顶丝3021未顶紧时,连接母件302卡接在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内且能够沿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自由移动,母件紧固顶丝3021顶紧时则连接母件302的位置被固定,以避免副框1和主框2连接后的晃动,提高了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公母紧固件303设置在公母紧固孔306中,能够将母件凹槽3023和公件凸沿3013的相对位置固定,以连接副框1和主框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公母紧固件303与公母紧固孔306为螺纹连接,通过旋紧公母紧固件303将公件凸沿3013压紧,通过摩擦力使得公件凸沿3013与母件凹槽3023的相对位置固定,起到连接公件凸沿3013和母件凹槽3023的作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公件凸沿3013靠近公母紧固孔306的一侧设置定位槽,使得公母紧固件303能够卡紧公件凸沿3013,其连接更牢固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副框内铝101和副框外铝102相对的一侧均设置第一隔热条安装槽,所述第一隔热条设置在第一隔热条安装槽内,优选的,第一隔热条设置多个;同样的,主框内铝201和主框外铝202相对的一侧均设置第二隔热条安装槽,所述第二隔热条设置在第二隔热条安装槽内,优选的,第二隔热条设置多个,第一隔热条和第二隔热条的设置避免了热桥效应,使得主框2和副框1安装后屋内热量不易流失,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有利于节约能源,更环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框外铝102与主框外铝202相对的侧边均设置加长板,所述加长板连接后的长度与连接件3的高度一致,以使得副框1与主框2的连接更严密、稳定,同时加长板连接后也起到了挡板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框1和主框2通过多个连接件3连接后,在副框1和主框2之间的缝隙中填充发泡胶4,以实现窗框整体的保温和密封。
实施例二
一种门窗副框、窗框连接安装方法,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片和角码,具体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窗洞的尺寸选择长度合适的副框1,将副框1通过连接片固定在窗洞四周的墙体上,相邻副框1之间通过角码连接;
步骤二:根据窗型尺寸确定连接件3的数量;
步骤三:将多个装配好的连接母件302的母件基座3022均匀放置在窗洞四周的副框1的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内,并通过顶紧母件紧固顶丝3021,使得母件紧固顶丝3021顶在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的槽内壁筋处,与母件卡板3027共同作用将连接母件302的位置固定;
步骤四:将与多个连接母件302的数量一致的连接公件301设置在主框2四边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内,且每边的连接公件301与连接母件302的数量对应,通过将公件紧固顶丝3011设置在公件顶丝安装孔3016内,使得公件基座3012卡接在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中,但此时公件紧固顶丝3011未顶紧,使得连接公件301能够沿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的长度方向自由移动;
步骤五:主框2与副框1连接,将主框2垫起,滑动主框2上的连接公件301,使得公件凸沿3013滑入到母件凹槽3023中,然后顶紧公件紧固顶丝3011,将连接公件301的位置固定,此时公件凸沿3013与母件凹槽3023嵌合,将公母紧固件303设置在公母紧固孔306中以连接公件凸沿3013与母件凹槽3023;
步骤六:在主框2与副框1连接后的缝隙中填充发泡胶4,以对整体进行保温和密封处理,完成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的连接片和角码的设置均为本领域的常规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公件301的公件紧固顶丝3011顶紧设置,连接母件302的母件紧固顶丝3021未顶紧,则连接公件301的位置固定,连接母件302能够移动,以实现同样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包括门窗的副框(1)和主框(2),所述副框(1)设置在窗洞四周的墙体上,所述主框(2)设置在副框(1)上,其特征在于,主框(2)与副框(1)通过多个连接件(3)连接为一体;
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公件(301)和连接母件(302),连接公件(301)和连接母件(302)分别设置在主框(2)和副框(1)上,所述连接公件(301)和连接母件(302)通过公母紧固件(303)固定其相对位置;
所述副框(1)包括副框内铝(101)、副框外铝(102)和第一隔热条(103),所述第一隔热条(103)设置在副框内铝(101)和副框外铝(102)之间,所述副框内铝(101)远离窗洞墙体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
所述主框(2)包括主框内铝(201)、主框外铝(202)和第二隔热条(203),所述第二隔热条(203)设置在主框内铝(201)和主框外铝(202)之间,所述主框内铝(201)靠近副框内铝(101)的一侧设置对应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
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和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均为C型结构,且开口相对,连接件(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和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中以连接副框(1)和主框(2);
所述连接公件(301)包括公件基座(3012)、公件凸沿(3013)、公件连接螺丝(3014)和公件定位孔(3015),所述公件基座(3012)和公件凸沿(3013)上设置对应的公件定位孔(3015),公件连接螺丝(3014)设置在公件定位孔(3015)中连接公件基座(3012)和公件凸沿(3013),所述公件凸沿(301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连接公件(301)还包括公件紧固顶丝(3011),所述公件基座(3012)底部的一侧设置公件卡板(3017),远离公件卡板(3017)的一侧贯穿设置公件顶丝安装孔(3016),且公件顶丝安装孔(3016)为斜向设置,所述公件紧固顶丝(3011)穿过公件顶丝安装孔(3016)与公件卡板(3017)同时作用,卡接在C型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件(302)包括母件基座(3022)、母件凹槽(3023)、母件连接螺丝(3024)和母件定位孔(3025),所述母件基座(3022)和母件凹槽(3023)上设置对应的母件定位孔(3025),母件连接螺丝(3024)设置在母件定位孔(3025)中连接母件基座(3022)和母件凹槽(3023),所述母件凹槽(3023)与公件凸沿(3013)能够嵌合连接,母件凹槽(3023)的侧板上贯穿设置垂直于母件凹槽(3023)长度方向的公母紧固孔(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件(302)还包括母件紧固顶丝(3021),所述母件基座(3022)底部的一侧设置母件卡板(3027),远离母件卡板(3027)的一侧贯穿设置母件顶丝安装孔(3026),且母件顶丝安装孔(3026)为斜向设置,所述母件紧固顶丝(3021)穿过母件顶丝安装孔(3026)与母件卡板(3027)同时作用,卡接在C型的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公母紧固件(303)设置在公母紧固孔(306)中,能够将母件凹槽(3023)和公件凸沿(3013)的相对位置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副框(1)和主框(2)通过多个连接件(3)连接后,在副框(1)和主框(2)之间的缝隙中填充发泡胶(4)。
6.一种门窗副框、窗框连接安装方法,包括以上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窗洞的尺寸选择长度合适的副框(1),将副框(1)通过连接片固定在窗洞四周的墙体上,相邻副框(1)之间通过角码连接;
步骤二:根据窗型尺寸确定连接件(3)的数量;
步骤三:将多个装配好的连接母件(302)的母件基座(3022)均匀放置在窗洞四周的副框(1)的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内,并通过顶紧母件紧固顶丝(3021),使得母件紧固顶丝(3021)顶在第一连接件安装槽(304)的槽内壁筋处,与母件卡板(3027)共同作用将连接母件(302)的位置固定;
步骤四:将与多个连接母件(302)的数量一致的连接公件(301)设置在主框(2)四边的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内,且每边的连接公件(301)与连接母件(302)的数量对应,通过将公件紧固顶丝(3011)设置在公件顶丝安装孔(3016)内,使得公件基座(3012)卡接在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中,但此时公件紧固顶丝(3011)未顶紧,使得连接公件(301)能够沿第二连接件安装槽(305)的长度方向自由移动;
步骤五:主框(2)与副框(1)连接,将主框(2)垫起,滑动主框(2)上的连接公件(301),使得公件凸沿(3013)滑入到母件凹槽(3023)中,然后顶紧公件紧固顶丝(3011),将连接公件(301)的位置固定,此时公件凸沿(3013)与母件凹槽(3023)嵌合,将公母紧固件(303)设置在公母紧固孔(306)中以连接公件凸沿(3013)与母件凹槽(3023);
步骤六:在主框(2)与副框(1)连接后的缝隙中填充发泡胶(4),以对整体进行保温和密封处理,完成安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20900.5A CN117108170B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20900.5A CN117108170B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08170A CN117108170A (zh) | 2023-11-24 |
CN117108170B true CN117108170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88810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20900.5A Active CN117108170B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108170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776681U (zh) * | 2017-12-26 | 2018-08-28 | 河北新华幕墙有限公司 | 门窗附框用调节件 |
CN207829695U (zh) * | 2017-12-26 | 2018-09-07 | 河北新华幕墙有限公司 | 新型门窗附框结构 |
CN210564026U (zh) * | 2019-07-24 | 2020-05-19 | 内蒙古光太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铝合金断桥节能门窗 |
CN217841305U (zh) * | 2022-08-03 | 2022-11-18 | 江苏碳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旧窗改造结构及窗体 |
CN115788228A (zh) * | 2023-01-10 | 2023-03-14 | 河北新瑞能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 建筑门窗附框、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2023
- 2023-09-01 CN CN202311120900.5A patent/CN1171081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776681U (zh) * | 2017-12-26 | 2018-08-28 | 河北新华幕墙有限公司 | 门窗附框用调节件 |
CN207829695U (zh) * | 2017-12-26 | 2018-09-07 | 河北新华幕墙有限公司 | 新型门窗附框结构 |
CN210564026U (zh) * | 2019-07-24 | 2020-05-19 | 内蒙古光太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铝合金断桥节能门窗 |
CN217841305U (zh) * | 2022-08-03 | 2022-11-18 | 江苏碳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旧窗改造结构及窗体 |
CN115788228A (zh) * | 2023-01-10 | 2023-03-14 | 河北新瑞能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 建筑门窗附框、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08170A (zh) | 2023-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00087242A (ko) | 홈 복층패널 고정구 및 캡 | |
CN110847534A (zh) | 一种石材卫生间墙面总成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1669117A (zh) | 一种用于平面光伏发电组件的防水安装总成 | |
CN110512789A (zh) | 一种净化区域双玻镁岩棉彩钢板房间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851807B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组件连接构造 | |
CN210858398U (zh) | 一种门窗与幕墙的连接结构 | |
CN117108170B (zh) | 一种节能门窗副框、窗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2866507U (zh) | 一种横竖龙骨分居两侧的节能幕墙 | |
JPS6013981Y2 (ja) | 既設の旧窓枠に新窓枠を取付ける装置 | |
CN214835719U (zh) | 一种洞口式窄框幕墙窗系统 | |
CN212405804U (zh) | 一种石材卫生间墙面总成 | |
CN210482692U (zh) | 一种隔热型幕墙铝板安装结构 | |
CN207714579U (zh) | 一种装配式幕墙 | |
CN112177481A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 |
CN216587190U (zh) | 具有槽钢与立柱安装结构的幕墙 | |
CN214941450U (zh) | 一种装配式金属幕墙板与窗一体的墙面结构 | |
JPS6217581Y2 (zh) | ||
CN219710637U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 | |
CN221001499U (zh) | 一种装配式预制外墙结构 | |
CN215442563U (zh) | 一种用做栏杆的玻璃幕墙单元 | |
CN219261465U (zh) | 一种带隐框开启扇的窗 | |
CN213204718U (zh) | 一种铝合金夹具 | |
CN216664639U (zh) | 扣齿组合式铝单板幕墙安装结构 | |
CN222730885U (zh) | 一种铝板幕墙施工用限位装置 | |
CN211037443U (zh) | 一种大跨度竖隐横明玻璃幕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