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5489B - 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65489B CN117065489B CN202311339686.2A CN202311339686A CN117065489B CN 117065489 B CN117065489 B CN 117065489B CN 202311339686 A CN202311339686 A CN 202311339686A CN 117065489 B CN117065489 B CN 1170654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tank
- water
- dust
- ai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8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516 radical scaveng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37942 Con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365 copper sulf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ARUVKPQLZAKDPS-UHFFFAOYSA-L copper(II)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Cu+2].[O-][S+2]([O-])([O-])[O-] ARUVKPQLZAKDPS-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74 desic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B01D47/08—Spray cleaning with rotary nozz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38—Cooling or heating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1—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adsorp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属于液体作为分离剂从空气中分离弥散粒子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安装有进气箱,箱体内部安装有除尘部,除尘部的一侧设有进水部,箱体的下端设有储水部,除尘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气部,进气箱用于向除尘部泵送空气,除尘部对空气中的微尘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降尘,进水部用于向除尘部供给喷淋水,出气部用于对除尘部处理过的空气进行干燥,并将干燥后的空气排出,储水部用于喷淋水的储放并向进水部供给喷淋水。提高降尘效果,并且方便进行降尘后空气的干燥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液体作为分离剂从空气中分离弥散粒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机房内的微尘通常是由工作人员的进入,使得其身上携带的微尘进入机房内;或者当新风系统进行机房内空气的置换时,通过新风系统进入机房内的微尘。而这些微尘中存在大量的矿物质、粉尘、纤维等,而其中矿物性的固体微尘进入机房后,其会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造成破坏,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还容易导致电子设备出现故障。同时这些微尘的进入也将增大精密机械转动部位的磨损情况。而尘土和纤维性的微尘容易吸附空气的水分,而当其吸收水分后并附着在电子器件上时,将导致金属材料发生氧化腐蚀,从而改变了电气参数,还会使电子元器件散热不良,绝缘性能下降,因此机房内的空气降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降尘时是通过通水降尘的方式,然而目前所采用的这种降尘方式在降尘时,空气的干燥程度效果较差,因此增大了机房内的湿度。并且现有的喷淋降尘方式中,为了提升降尘效果,一般是将空气通入一个较为密闭的处理箱中,而后直接通过喷淋水的方式进行降尘,然而这种方式首先不方便对空气中的水进行干燥,其次气密性较差,容易使空气携带水分逃逸,再者不方便进行喷淋水的循环利用,最后其降尘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降尘效果,并且方便进行降尘后空气的干燥处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箱门,箱门上设有把手,箱门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对收集后的微尘进行清理。同时整个箱体主要是为了内部结构的防护。
箱体的一侧安装有一对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进气箱,进气箱通过其上设置的抽气泵将机房内的空气泵入至箱体内的相关部件中,从而通过箱体内的相关部件对其进行降尘操作,同时为了避免纤维等的进入可在进气箱上设置过滤网。此外,考虑到机房内空间较大,可在进气箱上连接进气管,而进气管可安装在机房内,通过这种方式可对整个机房内的空气进行降尘操作。并且若将上述提到的进气管绕着机房的四周进行设置,可进一步地提高降尘效果。
箱体内部安装有除尘部,除尘部的一侧设有进水部,箱体的下端设有储水部,除尘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气部。除尘部对空气中的微尘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降尘,进水部用于向除尘部供给喷淋水,出气部用于对除尘部处理过的空气进行干燥,并将干燥后的空气排出,储水部用于喷淋水的储放并向进水部供给喷淋水。通过上述所提供的除尘部能对所泵入的空气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降尘操作,从而使得空气中的微尘被沉降。进水部不仅能吸取喷淋水,从而对喷淋水进行再利用,其次还能及时地补入喷淋水,从而确保降尘效果。出气部用于除尘后水的排出,并且还能对空气进行干燥。
除尘部包括安装于箱体内的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安装有除尘罐,除尘罐的下端设有第一锥形壳,第一锥形壳下端的直径小于其上端的直径,第一锥形壳的底部设有第二锥形壳,第二锥形壳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第一锥形壳和第二锥形壳的这种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沉降水的排出,避免微尘等残留在除尘罐的内部下端,而导致出现排水不畅的问题。第二锥形壳的上端设有转动轴,除尘罐的上端开口,除尘罐的上端安装有上盖,上盖的下壁上同轴设有圆形罩,圆形罩上呈圆周阵列地开设有进气眼,上盖上安装有第一管,第一管的另一端连通于进气箱,上盖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上盖上连通有进水管,上盖的下壁安装有约束环,约束环的截面呈L形结构,约束环内转动设有环形管,这种结构设计能确保环形管进行转动,同时还能确保环形管的密封效果。环形管的内壁设有空腔,进水管与空腔连通,环形管向下延伸地设有多个下伸管,下伸管的内壁设有多个喷嘴,下伸管的下端安装有下连板,下连板的内侧端设有转动锥件,转动锥件的下端设有转动套,转动套转动设于转动轴上,转动锥件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转动锥件的外周上设有多个扇叶,扇叶呈螺旋状结构,且扇叶位于进气眼的正下方,通过扇叶的设置,当空气通过进气眼进入除尘罐内时,从而使得转动锥件进行转动,并且随着转动锥件的转动将使得下伸管以及喷嘴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转动可不断地对空气进行降尘操作,同时这种方式由于增大了微尘和喷淋水的接触时间,从而提升了降尘效果。当然为了便于使转动锥件进行转动,可将进气眼设置为倾斜的状态。第一锥形壳的底部连通有多个第二管,第二管的下端连通有收集罐,收集罐的底部倾斜设置,收集罐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管,第三管设于收集罐底部的底端,通过将收集罐的下端设置为倾斜结构,方便进行沉降水的排出,并且避免微尘等停留在收集罐内,而造成排水不畅的问题。第三管的下端连通有过滤罐,过滤罐的内部上端设有过滤膜。过滤罐的设置主要为了对降尘水的微尘进行过滤,从而避免微尘等的存在导致喷嘴堵塞。同时为了方便对其进行清理,过滤罐和第三管及其他管之间是通过连接头连接的方式,同时过滤罐的上下部之间也为可拆卸的连接的方式,当在清理时,方便对过滤罐的内部上端以及过滤膜进行清理操作。总而言之,本方案所提供的除尘部能提高沉降水和空气之间的接触效果,从而提升降尘效果。并且还能使沉降水通畅排出。同时,还能对沉降水进行过滤,从而方便进行沉降水的循环利用。
储水部包括安装于箱体底部储水罐,储水罐的上端连通有第四管,第四管连通的设于过滤罐上,第四管的内侧端位于过滤罐的内部下端,过滤罐的上端连通有第五管,第五管的另一端穿出于箱体。通过储水罐能为降尘操作提供足量的沉降水,并且当储水罐内的水量不足时,方便操作人员及时的补入沉降水。
进水部包括安装于箱体内壁的一对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安装有进水罐,进水罐的上下两端均为闭口,进水罐的周侧上开设有第一孔眼,第一孔眼处设有第一外伸管,第一外伸管的外侧端设有第三锥形壳,第三锥形壳外侧端的直径小于其内侧端的直径,第三锥形壳的外侧端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外侧端连通有第六管,第六管的另一端连通于过滤罐上,且第六管的另一端设于过滤罐的下端,第一外伸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球,第一球设于第三锥形壳处。通过上述所提供的部件,当在进行排水时,由于挤压的原因将使得第一球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外运动至第三锥形壳处,从而对第三锥形壳进行封堵,从而方便将沉降水以高压的形式从进水罐中挤出,进而提高从喷嘴喷出沉降水的分散程度,进而达到提高沉降效果的目的。
进水罐的周侧上还开设有第二孔眼,第二孔眼处设有第二外伸管,第二外伸管的外侧端设有第四锥形壳,第四锥形壳外侧端的直径大于其内侧端的直径,第四锥形壳的外侧端设有第一外管,第一外管的外侧端设有连接管,第一外管的内部外侧端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内侧端设有第二球,第二球位于第四锥形壳内,连接管的外侧端连接有第七管,第七管的另一端连通于进水管,通过上述所提供的部件当在进行进水时,由于进水罐内部存在吸力,从而使得第一球和第二球向进水罐内运动,从而使得第二球运动至第四锥形壳处,从而通过第二球对第四锥形壳完成封堵,从而将位于过滤罐和储水罐中的水抽吸至进水罐内。为了方便封堵,因此将第一球和第二球设置为空心结构。
进水罐的内部上端设有上活塞,进水罐的内部下端设有下活塞,上活塞上同轴设有活动杆,下活塞向下延伸地设有下延管,下延管穿于进水罐的下端,活动杆穿于下延管内,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对竖板,竖板的上端安装有轴承座,位于一侧的轴承座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位于另一侧的轴承座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同轴设置,第一转轴的内侧端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铰接有第一连板,第一连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转轴,下延管的下端设有第一横板,第三转轴设于第一横板的外侧端,第四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中转板,中转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板,活动杆的下端设有第二横板,第二横板的端部铰接于第二连板的下端,第五转轴上还设有转动内板,转动内板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转轴上,轴承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上,第一转轴上设有齿轮,齿轮相互啮合。上述所提供的上活塞和下活塞,当两者相互靠近时,能够使得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空间减小而将水从第二孔眼中排出。而当两者相互远离时,由于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空间增大,进而导致水从第一孔眼中进入进水罐内。而上述所采用的往复运动机构是通过转动设置的转动内板和转动板的转动使得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带动上活塞和下活塞发生相对的运动。进而通过这种联动方式实现了上活塞和下活塞的同步向外或者向内的运动。
出气部包括设于上盖上的多根第八管,第八管连通于出气孔,第八管的上端设有环形出气管,第一管穿于环形出气管内,环形出气管的周侧连通有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至少一个除水罐,除水罐内填充有除水剂,除水罐的外侧套设有螺旋线圈,螺旋线圈的外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由绝缘材料制成,防护罩罩设于除水罐上,除水罐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上连通有U形管,U形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排气管,第三排气管的外侧端设有出气罩,出气罩上开设有多个排气眼,出气罩位于箱体的外侧,第三排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U形管的下端连通有第九管,第九管的另一端连通于过滤罐的上端,第九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上述通过设置除水罐以及填充在其内的除水剂对所通过的空气进行干燥,并且为了提高干燥效果,本方案还设置了螺旋线圈,通过螺旋线圈产生的涡电流对除水罐进行加热,从而将除水剂中的水分蒸发掉,并且在U形管中冷凝,并最终通过第九管将所得的水引入至过滤罐中,并对其进行重复利用。同时为了避免在除水操作中避免水从出气罩排出,因此设置了第二电磁阀,并且在降尘的过程中,避免空气从U形管中进入过滤罐中,而导致进水罐中空泡的出现,从而影响沉降水的喷出。而U形管的设置方便蒸气水冷凝,当然为了提高冷凝效果可在其上设置相应的冷凝器。上述的除水剂采用常见的干燥剂,如硫酸铜、活性炭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方便对空气进行降尘操作,并在降尘时采用旋转喷淋降尘的方式,提高了降尘效果。其次,提高了降尘水的利用率,其主要体现在对降尘水的循环利用上。能对降尘后的空气进行干燥,并且还能自动进行除水剂的再生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喷淋式降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喷淋式降尘装置内部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图。
图3示出了喷淋式降尘装置内部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图。
图4示出了喷淋式降尘装置内部的剖面图。
图5示出了除尘罐、第二管及收集罐的剖面图。
图6示出了上盖的立体结构。
图7示出了除尘罐内部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图。
图8示出了过滤罐与储水罐的连接示意图。
图9示出了过滤罐的剖面图。
图10示出了进水部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11示出了进水部上部的剖面图。
图12示出了进水部内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13示出了进水部下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14示出了除尘罐内部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图。
图15示出了出气部的第一剖面图。
图16示出了出气部的第二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箱体1,箱门10,把手11,安装架20,进气箱21,除尘部3,第一安装座300,除尘罐301,第一锥形壳302,第二锥形壳303,转动轴304,上盖305,出气孔306,圆形罩307,进气眼308,第一管309,进水管310,约束环311,环形管312,下伸管313,喷嘴314,下连板315,转动锥件316,扇叶317,转动套318,第二管319,收集罐320,第三管321,过滤罐322,过滤膜323,进水部4,第二安装座400,进水罐401,第一孔眼402,第一外伸管403,第一弹簧404,第三锥形壳405,第一连接管406,第一球407,第二孔眼408,第二外伸管409,第四锥形壳410,第一外管411,连接管412,第二弹簧413,第二球414,第六管415,第七管416,上活塞417,活动杆418,下活塞419,下延管420,安装板421,竖板422,轴承座423,电机424,齿轮425,第一转轴427,第二转轴428,转动板429,第四转轴430,第一连板431,第三转轴432,第一横板433,中转板434,第二连板435,转动内板436,第二横板437,出气部5,第八管500,环形出气管501,第一排气管502,除水罐503,第二排气管504,U形管505,第三排气管506,出气罩507,第九管509,第一电磁阀510,第二电磁阀511,防护罩512,螺旋线圈513,储水部6,储水罐60,第五管61,第四管62。
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箱门10,箱门10上设有把手11。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一对安装架20,安装架20上安装有进气箱21。箱体1内部安装有除尘部3,除尘部3的一侧设有进水部4,箱体1的下端设有储水部6,除尘部3的另一侧设有出气部5。除尘部3的另一侧设有出气部5,进气箱21用于向除尘部3泵送空气,除尘部3对空气中的微尘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降尘,进水部4用于向除尘部3供给喷淋水,出气部5用于对除尘部3处理过的空气进行干燥,并将干燥后的空气排出,储水部6用于喷淋水的储放并向进水部4供给喷淋水。
本实施例在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向储水部6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接着进行降尘操作,在降尘操作时,机房内的空气通过进气箱21泵吸输送至除尘部3内,并当空气进入除尘部3内时,进水部4向除尘部3供给沉降水,并使得沉降水喷淋至通过除尘部3的空气上,由于水附着在空气中的微尘上,因此导致微尘的重力增大,从而向下运动,而另外一方面空气将从除尘部3的上端溢出至出气部5中,而降尘后的水将通过进水部4再次抽送至除尘部3内,进而再次对空气中的微尘进行降尘操作。而降尘后的空气将通过出气部5被干燥后输送至机房内。同时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以出气部5内除水剂的吸水能力作为参考,出气部5对除水剂进行再生操作,并且再生蒸发的水将再次加入至喷淋系统中进行降尘操作。当然为了方便将水排出,可适当的通入少量的空气,以快速地实现除水剂的再生。
如图3至图9所示,除尘部3包括安装于箱体1内的第一安装座300,第一安装座300上安装有除尘罐301,除尘罐301的下端设有第一锥形壳302,第一锥形壳302下端的直径小于其上端的直径,第一锥形壳302的底部设有第二锥形壳303,第二锥形壳303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第二锥形壳303的上端设有转动轴304,除尘罐301的上端开口,除尘罐30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305,上盖305的下壁上同轴设有圆形罩307,圆形罩307上呈圆周阵列地开设有进气眼308,上盖305上安装有第一管309,第一管309的另一端连通于进气箱21,上盖305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306,上盖305上连通有进水管310,上盖305的下壁安装有约束环311,约束环311的截面呈L形结构,约束环311内转动设有环形管312,环形管312的内壁设有空腔,进水管310与空腔连通,环形管312向下延伸地设有多个下伸管313,下伸管313的内壁设有多个喷嘴314,下伸管313的下端安装有下连板315,下连板315的内侧端设有转动锥件316,转动锥件316的下端设有转动套318,转动套318转动设于转动轴304上,转动锥件316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转动锥件316的外周上设有多个扇叶317,扇叶317呈螺旋状结构,且扇叶317位于进气眼308的正下方,第一锥形壳302的底部连通有多个第二管319,第二管319的下端连通有收集罐320,收集罐320的底部倾斜设置,收集罐320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管321,第三管321设于收集罐320底部的底端,第三管321的下端连通有过滤罐322,过滤罐322的内部上端设有过滤膜323。
除尘部3在除水操作时,机房内的空气通过第一管309泵送至圆形罩307内,并且最终从进气眼308中喷出,而所喷出的空气将作用于扇叶317,从而使得转动锥件316进行转动,转动锥件316的转动将带动下伸管313及其上的喷嘴314进行转动,而当空气进入时,进水管310也向环形管312内高压注入沉降水,并且在高压注入时,水从喷嘴314中喷出,而喷出的水将附着在空气微尘上,从而增大了其重力,进而向下运动,进而汇聚在第一锥形壳302和第二锥形壳303之间,并最终从第二管319排入至收集罐320内,并在收集罐320内汇聚后通过第三管321输送至过滤罐322内,而进入过滤罐322内的降尘水将通过过滤膜323向进水部4运动,而微尘等将被过滤膜323所阻挡,而降尘的空气将从出气孔306中排出,当然也将携带一部分的水向出气部5运动,而后通过出气部5的干燥后将空气重新排放至机房内。而当所得的降尘水通过过滤膜323时主要依靠进水部对水的吸力。
如图3与图9及图10至图13所示,进水部4包括安装于箱体1内壁的一对第二安装座400,第二安装座400上安装有进水罐401,进水罐401的上下两端均为闭口,进水罐40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单向阀门,第一单向阀门与第二单向阀门位于同一高度处,第一单向阀门的外侧端连通有第六管415,第六管415的另一端连通于过滤罐322上,第六管415的另一端设于过滤罐322的下端。第二单向阀门的外侧端连通有第七管416,第七管416的另一端连通于进水管310。
第一单向阀门包括开设于进水罐401周侧上的第一孔眼402,第一孔眼402处设有第一外伸管403,第一外伸管403的外侧端设有第三锥形壳405,第三锥形壳405外侧端的直径小于其内侧端的直径,第三锥形壳405的外侧端设有第一连接管406,第六管415设于第一连接管406的外侧端,第一外伸管403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404,第一弹簧40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球407,第一球407设于第三锥形壳405处。
第二单向阀门包括还开设于进水罐401周侧上的第二孔眼408,第二孔眼408处设有第二外伸管409,第二外伸管409的外侧端设有第四锥形壳410,第四锥形壳410外侧端的直径大于其内侧端的直径,第四锥形壳410的外侧端设有第一外管411,第一外管411的外侧端设有连接管412,第一外管411的内部外侧端设有第二弹簧413,第二弹簧413的内侧端设有第二球414,第二球414位于第四锥形壳410内,第七管416设于连接管412的外侧端。
进水罐401的内部上端设有上活塞417,进水罐401的内部下端设有下活塞419,上活塞417上同轴设有活动杆418,下活塞419设有下延管420,下延管420穿于进水罐401的下端,活动杆418穿于下延管420内,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421,安装板42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对竖板422,竖板422的上端安装有轴承座423,位于一侧的轴承座423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427,位于另一侧的轴承座423上设有第二转轴428,第一转轴427与第二转轴428同轴设置,第一转轴427的内侧端设有转动板429,转动板429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转轴430,第四转轴430上铰接有第一连板431,第一连板431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转轴432,下延管420的下端设有第一横板433,第三转轴432设于第一横板433的外侧端,第四转轴430的另一端固定有中转板434,中转板434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板435,活动杆418的下端设有第二横板437,第二横板437的端部铰接于第二连板435的下端,第五转轴上还设有转动内板436,转动内板436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转轴428上,轴承座423上安装有电机424,电机424的输出轴连接于第一转轴427或第二转轴428上,第一转轴427上设有齿轮425,齿轮425相互啮合。
进水部4当在进行进水时,启动电机424,并在电机424的带动下使得上活塞417和下活塞419相互远离,当上活塞417和下活塞419相互远离时,将使得上活塞417和下活塞419之间的空间增大,同时第二球414运动至第四锥形壳410处,并且由于吸力的存在将使得第一球407向第一孔眼402处运动,并且取消第一球407对第三锥形壳405的封堵,并最终使得进水罐401、第一孔眼402、第六管415及过滤罐322连通在一起,进而通过抽吸的方式将过滤罐内部上端的水抽至进水罐401,当然位于储水部6内的水也会被抽入至进水罐401内,等待被挤出。
进水部4当在出水时,在电机424的带动下上活塞417和下活塞419相互靠近,而当上活塞417和下活塞419相互靠近时,将使得上活塞417和下活塞419之间的空间减小,由于空间的减小将对水进行施压,而施压时第一球407运动至第三锥形壳405处,而第二球414将在压力作用下向外运动,并且取消第二球414对第四锥形壳410的封堵,并最终使得水通过第七管416被挤压至环形管312的空腔中,并最终从喷嘴314中喷出,采用这种进水的方式,能够提高进水和出水时的吸入效率和排出效率,从而有助于水的循环的利用和水对微尘的沉降效果。
当上活塞417和下活塞419相对运动,并进行进水和排水时。启动电机424,在电机424的带动下使得其中一根第一转轴427进行转动,该第一转轴427的转动将使得两个齿轮425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动,那么最终使得两根第一转轴427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动,而第一转轴427的转动将带动转动板429进行转动,转动板429在转动时将使得第一连板431进行摆动,而第一连板431的摆动将拉动第一横板433及下延管420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同时当转动板429进行转动也将带动中转板434绕着第一转轴427的轴向进行转动,而中转板434的转动将使得第二连板435也进行摆动,而第二连板435摆动时将带动第二横板437和活动杆418进行往复运动,而第二横板437和活动杆418的往复运动与第一横板433及下延管420的运动方向相反,进而最终实现上活塞417和下活塞419的相对运动。
如图14至图16所示,出气部5包括设于上盖305上的多根第八管500,第八管500连通于出气孔306,第八管500的上端设有环形出气管501,且第一管309连通于圆形罩307,第一管309穿于环形出气管501内,环形出气管501的周侧连通有第一排气管502,第一排气管502的另一端连通有除水罐503,除水罐503内填充有除水剂,除水罐503的外侧套设有螺旋线圈513,螺旋线圈513的外侧设有防护罩512,防护罩512由绝缘材料制成,防护罩512罩设于除水罐503上,除水罐50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排气管504,第二排气管504上连通有U形管505,U形管505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排气管506,第三排气管506的外侧端设有出气罩507,出气罩507上开设有多个排气眼,出气罩507位于箱体1的外侧,第三排气管506上设有第一电磁阀510,U形管505的下端连通有第九管509,第九管509的另一端连通于过滤罐322的上端,第九管509上设有第二电磁阀511。
出气部5在对空气进行干燥时,降尘后的空气将通过第八管500进入环形出气管501内,并且在环形出气管501中汇聚,并通入至除水罐503内,而当空气经过除水罐503时,其内的除水剂如活性炭、硫酸铜等将其中的水进行吸附,而空气通过U形管505、第三排气管506及孔眼被排出。
当在对除水剂进行再生时,关闭第二电磁阀511和第一电磁阀510,并向螺旋线圈513供交流电,而后使得由铁制成的除水罐503发热,并通过发热将除水剂的水快速地蒸发为水蒸气并且向U形管505扩散,而进入U形管505中的水蒸气又将通过冷凝的方式被凝结为水,当除水完成后可打开第二电磁阀511并将U形管505中的水通入至过滤罐322内,以待再用。当干燥完成后,打开第一电磁阀510,并关闭第二电磁阀511,接着进行降尘操作。当然为了避免水蒸气进入除尘罐301内,可在第一排气管502上设置阀门。
如图8所示,储水部6包括安装于箱体1底部储水罐60,储水罐60的上端连通有第四管62,第四管62连通的设于过滤罐322上,第四管62的内侧端位于过滤罐322的内部下端,过滤罐322的上端连通有第五管61,第五管61的另一端穿出于箱体1。
当注入水时,可通过第五管61向储水罐60内注入水,并且为了确保进水时少量的补水,避免对水的循环造成影响,可将第四管62的管口设置的比较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进气箱(21),箱体(1)内部安装有除尘部(3),除尘部(3)的一侧设有进水部(4),箱体(1)的下端设有储水部(6),除尘部(3)的另一侧设有出气部(5),进气箱(21)用于向除尘部(3)泵送空气,除尘部(3)对空气中的微尘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降尘,进水部(4)用于向除尘部(3)供给喷淋水,出气部(5)用于对除尘部(3)处理过的空气进行干燥,并将干燥后的空气排出,储水部(6)用于喷淋水的储放并向进水部(4)供给喷淋水;
除尘部(3)包括安装于箱体(1)内的第一安装座(300),第一安装座(300)上安装有除尘罐(301),除尘罐(301)的下端设有第一锥形壳(302),第一锥形壳(302)的底部设有第二锥形壳(303),第二锥形壳(303)的上端设有转动轴(304),除尘罐(30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305),上盖(305)的下壁上同轴设有圆形罩(307),圆形罩(307)上开设有多个进气眼(308),上盖(305)上安装有第一管(309),第一管(309)的另一端连通于进气箱(21),上盖(305)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306),上盖(305)上连通有进水管(310),上盖(305)的下壁安装有约束环(311),约束环(311)内转动设有环形管(312),环形管(312)的内壁设有空腔,进水管(310)与空腔连通,环形管(312)设有多个下伸管(313),下伸管(313)的内壁设有多个喷嘴(314),下伸管(313)的下端安装有下连板(315),下连板(315)的内侧端设有转动锥件(316),转动锥件(316)的下端设有转动套(318),转动套(318)转动设于转动轴(304)上,转动锥件(316)的外周上设有多个扇叶(317),扇叶(317)呈螺旋状结构,且扇叶(317)位于进气眼(308)的正下方,第一锥形壳(302)的底部连通有多个第二管(319),第二管(319)的下端连通有收集罐(320),收集罐(320)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管(321),第三管(321)的下端连通有过滤罐(322),过滤罐(322)的内部上端设有过滤膜(323);
进水部(4)包括安装于箱体(1)内壁的一对第二安装座(400),第二安装座(400)上安装有进水罐(401),进水罐(401)的一侧设有第一单向阀门,进水罐(40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单向阀门,第一单向阀门与第二单向阀门位于同一高度处,第一单向阀门的外侧端连通有第六管(415),第六管(415)的另一端连通于过滤罐(322)上,第二单向阀门的外侧端连通有第七管(416),第七管(416)的另一端连通于进水管(310);
进水罐(401)的内部上端设有上活塞(417),进水罐(401)的内部下端设有下活塞(419),上活塞(417)上同轴设有活动杆(418),下活塞(419)设有下延管(420),下延管(420)穿于进水罐(401)的下端,活动杆(418)穿于下延管(420)内,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421),安装板(42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对竖板(422),竖板(422)的上端安装有轴承座(423),位于一侧的轴承座(423)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427),位于另一侧的轴承座(423)上设有第二转轴(428),第一转轴(427)与第二转轴(428)同轴设置,第一转轴(427)的内侧端设有转动板(429),转动板(429)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转轴(430),第四转轴(430)上铰接有第一连板(431),第一连板(431)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转轴(432),下延管(420)的下端设有第一横板(433),第三转轴(432)设于第一横板(433)的外侧端,第四转轴(430)的另一端固定有中转板(434),中转板(434)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板(435),活动杆(418)的下端设有第二横板(437),第二横板(437)的端部铰接于第二连板(435)的下端,第五转轴上还设有转动内板(436),转动内板(436)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转轴(428)上,轴承座(423)上安装有电机(424),电机(424)的输出轴连接于第一转轴(427)或第二转轴(428)上,第一转轴(427)上均设有齿轮(425),齿轮(425)相互啮合;
第一单向阀门包括开设于进水罐(401)周侧上的第一孔眼(402),第一孔眼(402)处设有第一外伸管(403),第一外伸管(403)的外侧端设有第三锥形壳(405),第三锥形壳(405)外侧端的直径小于其内侧端的直径,第三锥形壳(405)的外侧端设有第一连接管(406),第六管(415)设于第一连接管(406)的外侧端,第一外伸管(403)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404),第一弹簧(40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球(407),第一球(407)设于第三锥形壳(405)处;
第二单向阀门包括还开设于进水罐(401)周侧上的第二孔眼(408),第二孔眼(408)处设有第二外伸管(409),第二外伸管(409)的外侧端设有第四锥形壳(410),第四锥形壳(410)外侧端的直径大于其内侧端的直径,第四锥形壳(410)的外侧端设有第一外管(411),第一外管(411)的外侧端设有连接管(412),第一外管(411)的内部外侧端设有第二弹簧(413),第二弹簧(413)的内侧端设有第二球(414),第二球(414)位于第四锥形壳(410)内,第七管(416)设于连接管(412)的外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锥形壳(302)下端的直径小于其上端的直径;
第二锥形壳(303)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
约束环(311)的截面呈L形结构;
转动锥件(316)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罐(320)的底部倾斜设置,第三管(321)设于收集罐(320)底部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六管(415)的另一端设于过滤罐(322)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水部(6)包括安装于箱体(1)底部储水罐(60),储水罐(60)的上端连通有第四管(62),第四管(62)连通的设于过滤罐(322)上,第四管(62)的内侧端位于过滤罐(322)的内部下端,过滤罐(322)的上端连通有第五管(61),第五管(61)的另一端穿出于箱体(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部(5)包括设于上盖(305)上的多根第八管(500),第八管(500)连通于出气孔(306),第八管(500)的上端设有环形出气管(501),第一管(309)穿于环形出气管(501)内,且第一管(309)连通于圆形罩(307),环形出气管(501)的周侧连通有第一排气管(502),第一排气管(502)的另一端连通有除水罐(503),除水罐(503)内填充有除水剂,除水罐(503)的外侧套设有螺旋线圈(513),螺旋线圈(513)的外侧设有防护罩(512),防护罩(512)由绝缘材料制成,防护罩(512)罩设于除水罐(503)上,除水罐(50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排气管(504),第二排气管(504)上连通有U形管(505),U形管(505)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排气管(506),第三排气管(506)的外侧端设有出气罩(507),出气罩(507)上开设有多个排气眼,出气罩(507)位于箱体(1)的外侧,第三排气管(506)上设有第一电磁阀(510),U形管(505)的下端连通有第九管(509),第九管(509)的另一端连通于过滤罐(322)的上端,第九管(509)上设有第二电磁阀(5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39686.2A CN117065489B (zh) | 2023-10-17 | 2023-10-17 | 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39686.2A CN117065489B (zh) | 2023-10-17 | 2023-10-17 | 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5489A CN117065489A (zh) | 2023-11-17 |
CN117065489B true CN117065489B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8715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39686.2A Active CN117065489B (zh) | 2023-10-17 | 2023-10-17 | 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65489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62748A (en) * | 1978-11-24 | 1981-05-28 | Lang T 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6422212B1 (en) * | 1998-04-24 | 2002-07-23 | Robert Bosch Gmbh | On-off valve in a fuel injectio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US6616246B1 (en) * | 1998-09-26 | 2003-09-09 | Arvin Meritor, Inc. |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s for vehicles |
CN101039732A (zh) * | 2004-10-11 | 2007-09-19 | 株式会社大宇电子 | 用于在湿式空气净化器中使用的具有喷洒装置的风扇 |
CN206996161U (zh) * | 2017-05-24 | 2018-02-13 | 福建鸿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生产纳米碳酸钙的窑气净化装置 |
CN109173513A (zh) * | 2018-09-30 | 2019-01-11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建筑施工降尘设备 |
CN111185091A (zh) * | 2020-01-13 | 2020-05-22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化洗涤塔 |
CN112573467A (zh) * | 2020-11-30 | 2021-03-30 | 义乌市济金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化妆品指甲油智能制造的罐装控量组件 |
CN214464708U (zh) * | 2020-12-25 | 2021-10-22 | 济南德科泵业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增压泵 |
CN215610331U (zh) * | 2021-08-17 | 2022-01-25 | 江阴山源纺织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除尘装置 |
CN216572188U (zh) * | 2021-11-11 | 2022-05-24 | 佛山市沙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喷淋塔 |
KR102441664B1 (ko) * | 2021-03-11 | 2022-09-14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선박의 온실가스 배출 저감장치 및 동 장치 구비한 선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69724B (en) * | 1980-02-16 | 1983-09-14 | Lucas Industries Ltd | Hydraulic systems |
DE102009046649A1 (de) * | 2009-11-12 | 2011-05-19 | Robert Bosch Gmbh | Klimakompressor für ein Fahrzeug, Fahrzeug |
-
2023
- 2023-10-17 CN CN202311339686.2A patent/CN1170654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62748A (en) * | 1978-11-24 | 1981-05-28 | Lang T 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6422212B1 (en) * | 1998-04-24 | 2002-07-23 | Robert Bosch Gmbh | On-off valve in a fuel injectio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US6616246B1 (en) * | 1998-09-26 | 2003-09-09 | Arvin Meritor, Inc. |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s for vehicles |
CN101039732A (zh) * | 2004-10-11 | 2007-09-19 | 株式会社大宇电子 | 用于在湿式空气净化器中使用的具有喷洒装置的风扇 |
CN206996161U (zh) * | 2017-05-24 | 2018-02-13 | 福建鸿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生产纳米碳酸钙的窑气净化装置 |
CN109173513A (zh) * | 2018-09-30 | 2019-01-11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建筑施工降尘设备 |
CN111185091A (zh) * | 2020-01-13 | 2020-05-22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化洗涤塔 |
CN112573467A (zh) * | 2020-11-30 | 2021-03-30 | 义乌市济金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化妆品指甲油智能制造的罐装控量组件 |
CN214464708U (zh) * | 2020-12-25 | 2021-10-22 | 济南德科泵业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增压泵 |
KR102441664B1 (ko) * | 2021-03-11 | 2022-09-14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선박의 온실가스 배출 저감장치 및 동 장치 구비한 선박 |
CN215610331U (zh) * | 2021-08-17 | 2022-01-25 | 江阴山源纺织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除尘装置 |
CN216572188U (zh) * | 2021-11-11 | 2022-05-24 | 佛山市沙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喷淋塔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5489A (zh) | 2023-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637466A (zh) | 一种用于治理硫化氢气体和粉尘的过滤除尘机 | |
CN117065489B (zh) | 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 | |
CN109499557B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活性炭再生炉 | |
CN119034411A (zh) | 一种具有除异味效果的皮革加工用废气处理设备 | |
CN221244594U (zh) | 一种石灰窑废气喷淋装置 | |
CN112190177A (zh) | 一种吸尘器 | |
CN206366202U (zh) | 用于尿素生产的蒸发分离器 | |
CN215163327U (zh) | 一种有效提高原料熔融效率的纺丝组件 | |
CN115920583A (zh) | 一种活性炭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5236185U (zh) | 一种桥壳毛坯清理设备 | |
CN111006449B (zh) | 螺带自动集水器 | |
CN219121127U (zh) |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 |
CN222724648U (zh) | 一种配电柜加工喷漆装置 | |
CN214348449U (zh) | 一种用于吸污车罐体内腔清洁的装置 | |
CN215939557U (zh) | 一种气流均布板脱硫塔 | |
CN219023876U (zh) | 一种尾气处理设备 | |
CN222098613U (zh) | 一种纺织用碎布收集装置 | |
CN215346928U (zh) | 一种食用菌清洗、吹干装置 | |
CN220677234U (zh) | 一种高速公路施工降尘装置 | |
CN213161337U (zh) | 一种用于药品结晶刷干的装置 | |
CN213476322U (zh) | 一种汽车地毯异味及挥发物的清除装置 | |
CN220027745U (zh) | 一种用于肥料生产的除尘装置 | |
CN219964364U (zh) | 一种废气处理喷淋装置 | |
CN219252092U (zh) | 一种煤粉除尘装置 | |
CN212575969U (zh) | 一种有机废气洗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