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3447A - 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63447A CN117063447A CN202180096002.3A CN202180096002A CN117063447A CN 117063447 A CN117063447 A CN 117063447A CN 202180096002 A CN202180096002 A CN 202180096002A CN 117063447 A CN117063447 A CN 1170634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cs index
- determining
- index
- bandwidth
- bps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4—Pulse-shaped multi-carrier, i.e. not using rectangular window
- H04L27/26412—Filtering over the entire frequency band, e.g. filtered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04L27/3444—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by applying a certain rotation to regular constel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7—Variable allocation of band or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可以根据调度信息确定编码参数,根据编码参数进行编码,以提升频谱效率。
Description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当前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New Radio,NR)协议在下行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波形,上行采用了OFDM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spread OFDM,DFT-s-OFDM)两种波形。OFDM波形具有频分复用灵活、与多进多出(multiple-in multipleout,MIMO)兼容性好、频选性信道下链路性能好等优势,然而OFDM波形具有较大的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需要工作在功放的线性区间。DFT-s-OFDM波形与OFDM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且其PAPR显著低于OFDM,在相同功放下,可以达到比OFDM波形更大的输出功率,因此可用于提升上行覆盖。
为了进一步提升DFT-s-OFDM的PAPR优势,NR引入了pi/2-二进制相移键控(pi/2-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pi/2-BPSK)调制。并且终端设备在被指示了pi/2-BPSK调制的上行发送时,可额外采用频谱成型技术进一步降低发送信号的PAPR,提高发射信号功率,提升覆盖。
现有方案中pi/2-BPSK仅适用于低谱效的上行传输,若上行传输需要低PAPR需求时,则会导致频谱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根据调度信息确定编码参数,根据编码参数进行编码,以提升频谱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
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
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
本示例中,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中的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根据调制方式和实际调度带宽,确定出编码参数,根据编码参数对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则可以根据获取的调制方式和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提升了终端设备在MCS索引处获取到较高的覆盖能力收益,提升了上行的频谱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参数至少包括传输块大小和调整码率,所述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带宽调整因子;
根据所述带宽调整因子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虚拟调度带宽;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根据所述调整码率和所述虚拟调度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块大小。
本示例中,通过确定的带宽调整因子和实际调度带宽,确定虚拟调度带宽,终端设备则可以根据虚拟调度带宽进行截断处理,从而使得终端设备MCS索引处获取到较高的覆盖能力收益,以及根据调制方式和带宽调整因子,确定调整码率,则使得各个MCS索引所支持的传输速率平滑递增,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更为稳定的进行上行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包括: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原始码率;
根据所述原始码率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本示例中,根据调制方式确定原始码率,根据原始码率和带宽调整因子,确定调整码率,则使得各个MCS索引所支持的传输速率平滑递增,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更为稳定的进行上行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MCS索引所在的索引区间;
根据所述索引区间,确定所述调制方式。
本示例中,通过MCS索引所在的索引区间确定调制方式,可以快速的确定出调制方式,提升调制方式确定时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重传的调制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本示例中,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MCS索引,以告知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从而可以更好的对MCS索引进行指示。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DMRS的类型;
根据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所述DMRS的序列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将所述滤波信号与所述DMRS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DMRS与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对所述复用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调整因子。
本示例中,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调整因子,则可以基于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调整因子确定虚拟调度带宽,提升了虚拟调度带宽确定时的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
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带宽调整因子。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
编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参数至少包括传输块大小和调整码率,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带宽调整因子;
根据所述带宽调整因子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虚拟调度带宽;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根据所述调整码率和所述虚拟调度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块大小。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方面,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原始码率;
根据所述原始码率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MCS索引所在的索引区间;
根据所述索引区间,确定所述调制方式。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重传的调制方式。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DMRS的类型;
根据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所述DMRS的序列长度。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将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将所述滤波信号与所述DMRS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将所述DMRS与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对所述复用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调整因子。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带宽调整因子。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
至少一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致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
至少一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致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所示的全部或者部分方法。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调制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采用FDSS-QPSK的流程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CS索引表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架构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有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下面首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具体如下:
网络设备可以是能和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中继站或接入点。基站可以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网络中的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信台),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中的NB(NodeB),还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网络设备还可以是CRAN(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云无线接入网络)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终端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将会用到如下缩略语:DFT(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QAM(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FDSS-QPSK(频域频谱成型-QPSK,Frequency domain spectral shaping-QPSK)、DM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FT-s-OFDM(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 spread OFDM)、RB(资源块,resource block)、FT(频域截断,frequency truncating)等。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调制编码确定方法,下面对调制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1)如图1A所示,图1A示出了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调制方式的处理流程,具体如下:
编码后的信号经过pi/2-BPSK调制,得到调制后的信号;调制后的信号进行DFT将信号变换至频域,得到频域信号。其中,DFT也可称为变换域预编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根据虚拟调度带宽确定DFT的点数。在DFT后,终端设备将频域信号进行截断,或仅将部分频域信号映射至子载波。例如,DFT后的信号块(或复数符号块,复数采样块)为[X_0,X_1,…X_M-1],终端设备将[X_m1,…,X_m2]映射至子载波,或者将其余复数符号、其余采样置零,其中0<m1,m2<M-1,M为DFT点数。[X_0,X_1,…X_M-1]的中元素的个数对应 于虚拟调度带宽,而[X_m1,…X_m2]中元素的个数对应于实际调度带宽。此时,虚拟调度带宽一般大于实际调度带宽。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频域加权或时域滤波对信号进行频谱成型。而后,终端设备进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及添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等操作,生成DFT-s-OFDM符号。
(2)如图1B所示,图1B示出了终端设备采用FDSS-QPSK的处理流程:
终端设备对编码后的信号进行QPSK调制,得到调制后的信号;终端设备将调制后的信号进行DFT将信号变换至频域,得到频域信号。其中,DFT也可称为变换域预编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根据虚拟调度带宽确定DFT的点数。在DFT后,终端设备将频域信号进行循环扩展后映射至子载波。例如,DFT后的信号块(或复数符号块,复数采样块)为[X_0,X_1,…X_M-1],终端设备将[X_m1,…,X_M-1,X_0,…X_M-1,X_0,…,X_m2]映射至子载波,其中0<m1,m2<M-1,M为DFT点数。[X_0,X_1,…X_M-1]的大小对应于虚拟调度带宽,而[X_m1,…,X_M-1,X_0,…X_M-1,X_0,…,X_m2]的大小对应于实际调度带宽。此时,虚拟调度带宽一般小于实际调度带宽。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频域加权或时域滤波对信号进行频谱成型。而后,终端设备进行IFFT及添加CP等操作,生成DFT-s-OFDM符号。应理解,FDSS-QPSK也可以扩展至其余调制方式,例如16QAM,64QAM,PI/4-QPSK等。
请参阅图1C,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1C所示,调制方式包括:
S101、网络设备确定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
MCS索引为调制编码模式的索引,MCS索引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或指示的。MCS索引中包括有FT-pi/2-BPSK调制的索引范围,当然还包括有其它调制方式对应的索引范围。MCS索引可以包括于MCS索引表中,MCS索引表包括有调制阶数,调制阶数与调制方式相对应,例如,FT-pi/2-BPSK调制可以与调制阶数q相对应。
在现有的NR标准中,MCS索引表中仅有索引为0、1被配置为调制阶数q,pi/2-BPSK仅用于MCS索引表的前两项,即pi/2-BPSK仅可支持较低频谱效率的传输。其原因为若想在相同的带宽下,与QPSK达成相同的频谱效率,pi/2-BPSK码率需要为QPSK码率的两倍,在较高谱效区间由于码率提升太显著,编码增益有限,将造成明显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性能损失,该BLER损失大于pi/2–BPSK相对于QPSK的PAPR优势,因此现有技术中低调制阶数的pi/2-BPSK仅适用于低谱效的上行传输,当上行传输具有较高频谱效率需求时,终端设备仅可采用QPSK及以上调制方式,导致了PAPR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MCS索引表的示意图如图1D所示,其中MCS索引中0-5均与调制阶数q相对应,调制阶数q可以被配置为FT-pi/2-BPSK调制,具体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信元tp-pi/2-BPSK,则终端设备将q解读为1,即pi/2-BPSK调制,否则终端设备将q解读为2,即QPSK调制。网络设备端做相同的解读,即为终端设备配置了信元时,则按pi/2-BPSK对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信号解调,否则按QPSK对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信号解调。
当终端设备采用了FT-pi/2-BPSK,其实际占用带宽小于普通pi/2-BPSK占用带宽,因此其等效调制阶数大于1,从而在高频谱效率需求时,降低了发送信号的PAPR。
实际调度带宽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子载波映射带宽,也是终端设备在频域频谱成型时的带宽。
S1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根据该调度信息进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调制等操作。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的方式具体不做限定。
S103、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网络设备的发送方式对应的接收方式接收该调度信息。例如,终端设备可通过解调PDCCH获取该调度信息。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调度信息进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调制等操作。
S104、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
一种可能的根据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的方法包括:
A1、确定所述MCS索引所在的索引区间;
A2、根据所述索引区间,确定所述调制方式。
MCS索引所在的索引区间可以通过MCS索引表确定,以及根据MCS索引表确定出与索引区间对应的调制方式。
终端设备根据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的方法可以为:根据MCS索引从MCS索引表中,确定出对应的调制方式。例如,MCS索引为1,则可以从MCS索引表中确定出对应的索引区间为[0,5],索引区间对应的调制阶数为q,从而确定出调制方式为pi/2-BPSK或FT-pi/2-BPSK,又例如,MCS索引为6,对应的索引区间为[6,9],对应的调制阶数为2,从而确定出调制方式为QPSK。当然还可以根据MCS索引表确定出其他的调制方式,例如,FDSS-QPSK,pi/2-BPSK,16QAM,64QAM等。
此外,FT-pi/2-BPSK,FDSS-QPSK除了表示调制方式,还表示了带宽截断或带宽扩展等信号处理方式。
MCS索引表可以是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反馈给网络设备的。
S105、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调制方式可以是FT-pi/2-BPSK或FDSS-QPSK,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调制方式,例如,pi/2-BPSK,QPSK,16QAM等。当确认出调制方式为FT-pi/2-BPSK或FDSS-QPSK时,可以根据调制方式和实际调度带宽来确定编码参数。
编码参数包括有传输块大小和调整码率。可以根据调制方式确定出对应的带宽调整因子,根据带宽调整因子和调制方式来确定出调整码率和传输块大小。
S106、终端设备根据编码参数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
终端设备根据调整码率和传输块大小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本申请中的信号可以为待传输比特等。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的方法可以为:
B1、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带宽调整因子;
B2、根据所述带宽调整因子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虚拟调度带宽;
B3、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B4、根据所述调整码率和所述虚拟调度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块大小。
调制方式与带宽调整因子相对应,例如,FT-pi/2-BPSK调制对应的带宽调整因子,该带宽调整因子使得虚拟调度带宽大于实际调度带宽,FDSS-QPSK对应的带宽调整因子,使得虚拟调度带宽小于实际调度带宽。
当然终端设备还可以从网络设备处接收带宽调整因子。
调制方式为FT-pi/2-BPSK调制时,虚拟调度带宽的确定方法可以为:
虚拟调度带宽=取整{实际调度带宽/带宽调整因子}(1);
或,虚拟调度带宽=取整{实际调度带宽*带宽调整因子}(2)。
其中两种计算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带宽调整因子定义方法,该带宽调整因子使得虚拟调度带宽大于实际调度带宽,则计算方法(1)中的带宽调整因子取值范围为(0,1],计算方法(2)中的带宽调整因子大于等于1。
在这里,取整的方法可以时是向下取整,向上取整,或四舍五入。实际调度带宽与虚拟调度带宽的单位可以是RB数目,也可以是子载波数目。由于虚拟调度带宽为终端设备执行DFT的带宽,因此,其大小应满足:
M
RB为虚拟调度带宽,α
2、α
3、α
5为大于或等于0的正整数,这里假设虚拟调度带宽的单位是RB数目。
在不同的实际调度带宽范围,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带宽调整因子,或规定带宽调整因子集合,网络设备配置实际调度带宽范围划分门限值,收发端根据下表间接确定带宽调整因子。
调度带宽N(RB) | 带宽调整因子 |
N<N1 | A1 |
N1≤N<N2 | A2 |
… | .. |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建议的带宽调整因子。同样的,终端设备上报的带宽调整因子可以与带宽范围关联,或在指定的带宽调整因子下,上报实际调度带宽范围划分门限,即N1、N2…。
由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在计算虚拟调度带宽的时候需要进行取整操作。因此可额外定义实际带宽调整因子:
实际带宽调整因子=实际调度带宽/虚拟调度带宽,或实际带宽调整因子=虚拟调度带宽/实际调度带宽。其分别与上述计算方式(1),计算方式(2)相对应。
调制方式为FDSS-QPSK调制时,虚拟调度带宽的确定方法可以为:
虚拟调度带宽=取整{实际调度带宽/带宽调整因子}(3);
或,虚拟调度带宽=取整{实际调度带宽*带宽调整因子}(4);
或,虚拟调度带宽=取整{实际调度带宽/(1+带宽调整因子)}(5)。
其中,三种计算方法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带宽调整因子定义方法,计算方法(3)中的带宽调整因子大于等于1;计算方法(3)中的带宽调整因子取值范围为(0,1];计算方法(3)中的带宽调整因子取值范围为[0,1],与计算方法(3)中的带宽调整因子满足关系a3=a1-1,其中,a3为计算方法(5)中的带宽调整因子,a1为计算方法(3)中的带宽调整因子。
在这里,取整的方法可以时向下取整,向上取整,或四舍五入。实际调度带宽与虚拟调度带宽的单位可以是RB数目,也可以是子载波数目。由于虚拟调度带宽为终端设备执行DFT的带宽,因此,其大小应满足:
M
RB为虚拟调度带宽,α
2、α
3、α
5为大于或等于0的正整数。这里假设虚拟调度带宽的单位是RB数目。
在不同的实际调度带宽范围,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带宽调整因子,或规定带宽调整因子集合,网络设备配置实际调度带宽范围划分门限值,收发端根据下表间接确定带宽调整因子:
带宽范围(RB) | 带宽调整因子 |
N<N1 | B1 |
N1≤N<N2 | B2 |
… | .. |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如按计算方法(3)定义带宽调整因子,B1<B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建议的带宽调整因子。同样的,终端设备上报的带宽调整因子可以与带宽范围关联,或在指定的带宽调整因子下,上报实际调度带宽范围划分门限,即N1、N2。
由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在计算虚拟调度带宽的时候需要进行取整操作。因此可额外定义实际带宽调整因子:
实际带宽调整因子=实际调度带宽/虚拟调度带宽,实际带宽调整因子=实际调度带宽/虚拟调度带宽-1,或实际带宽调整因子=虚拟调度带宽/实际调度带宽。上述三种实际带宽调整因子分别与前述三种带宽调整因子相对应。
在根据调制方式和带宽调整因子,确定调整码率时,可以通过调制方式确定出对应的码率,根据对应的码率和带宽调整因子确定出调整码率。
根据所述调整码率和所述虚拟调度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块大小可以根据现有方案中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的方法包括:
C1、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原始码率;
C2、根据所述原始码率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原始码率为与调制方式原始对应的码率,即MCS表格中每个MCS索引所对应的码率,例如,是FT-pi/2-BPSK对应的码率,以例如MCS索引0的240/1024,MCS索引1的314/1024(从前述MCS索引表中确定)。
可以根据如下公式所示的方法,确定调整码率:
CR=CR0*带宽调整因子(6);
或,CR=CR0/带宽调整因子(7)。
其中,CR为调整码率,CR0表示终端设备在采用pi/2-BPSK时的码率,在上述公式中,带宽调整因子可以为网络设备配置或协议定义的带宽调整因子,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实际调度带宽和虚拟调度带宽计算得到的实际带宽调整因子。采用配置带宽调整因子的优势是取值固定与计算简单,而采用实际带宽调整因子的优势是计算更为准确,可确保实际SE 与原有MCS表格中的SE尽量匹配。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FT-pi/2-BPSK或pi/2-BPSK相对于QPSK的输出功率增益仅终端设备可知,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建议的FT-pi/2-BPSK或pi/2-BPSK在MCS表格中对应的MCS索引区间。
例如: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MCS索引。当然第一索引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以及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二MCS索引。
实例性的,终端设备可建议第一MCS索引,第一MCS索引表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的最高MCS索引。终端设备的上报值可以是第一MCS索引或第一MCS索引+1。
终端设备可额外上报第二MCS索引,第二MCS索引表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的最高MCS索引。终端设备的上报值可以是第二MCS索引或第二MCS索引+1。以上报门限值为MCS索引+1举例如下表所示:
调度MCS索引 | 建议的调制方式 |
0≤M<M1 | Pi/2-BPSK |
M1≤M<M2 | FT-pi/2-BPSK |
M2≤M | QPSK/16QAM/64QAM… |
当上报门限值为MCS索引时,上述表格中等号需更换位置,例如,0≤M<M1变化为0<M≤M1。
一般情况下,第二MCS索引>=第一MCS索引。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终端设备未上报第二MCS索引信息时,表示其不支持FT-pi/2-BPSK,或者,当终端设备不支持FT-pi/2-BPSK时,其不上报第二MCS索引信息。
若上报的第二MCS索引小于或等于第一MCS索引,则表示不支持或不建议配置为FT-pi/2-BPSK。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MCS索引,具体可以为: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第一索引信息表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第一索引信息可以包括第三MCS索引,网络设备的配置值可以是第三MCS索引或第三MCS索引+1。
第二索引信息表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第二索引信息可以包括第四MCS索引,网络设备的配置值可以是第四MCS索引或第四MCS索引+1。
配置的索引与具体的调制方式对应关系类似于上表。
一般情况下,第四MCS索引>=第三MCS索引。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未配置第四MCS索引时,终端设备不进行FT-pi/2-BPSK传输。
应理解,网络设备配置第三MCS索引与第四MCS索引可以不依赖于终端设备的上报。也就是说,即使终端设备不进行上报,网络设备也可以进行配置。
在完成第一/第二MCS索引上报和/或第三/第四MCS索引的配置之后,终端设备在MCS#0至MCS#X采用pi/2-BPSK,在MCS#X+1至MCS#Y采用FT-pi/2-BPSK,在MCS#Y+1及以上采用现有方案中的MCS索引表指示的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制方式为FDSS-QPSK或pi/2-BPSK相对于QPSK的输出功率增益仅终端设备可知,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建议的FDSS-QPSK或pi/2-BPSK在MCS表格中对应的MCS索引区间。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建议第一MCS索引,第一MCS索引表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的最高MCS索引。终端设备的上报值可以是第一MCS索引或第一MCS索引+1。
终端设备可额外上报第二MCS索引,第二MCS索引表示终端设备采用FDSS-QPSK的最高MCS索引。终端设备的上报值可以是第二MCS索引或第二MCS索引+1。
以上报门限值为MCS索引+1举例如下表所示:
调度MCS索引 | 建议的调制方式 |
0≤M<M1 | Pi/2-BPSK |
M1≤M<M2 | FDSS-QPSK |
M2≤M | QPSK/16QAM/64QAM… |
当上报门限值为MCS索引时,上述表格中的等号需更换位置,例如,0≤M<M1变化为0<M≤M1。
一般情况下,第二MCS索引>=第一MCS索引。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终端设备未上报第二MCS索引时,表示其不支持FDSS-QPSK,或者,当终端设备不支持FDSS-QPSK时,其不上报第二MCS索引信息。
若上报的第二MCS索引小于或等于第一MCS索引,则表示不支持或不建议配置为FDSS-QPSK。
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索引信息,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MCS索引,具体可以为: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第一索引信息包括第三MCS索引,网络设备的配置值可以是第三MCS索引或第三MCS索引+1。
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采用FDSS-Q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第二索引信息包括第四MCS索引,网络设备的配置值可以是第四MCS索引或第四MCS索引+1。仅当终端设备支持FDSS-QPSK时,网络设备才会向终端设备配置第四MCS索引信息。
配置的索引与具体的调制方式对应关系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所示的MCS索引表。
一般情况下,第四MCS索引>=第三MCS索引。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未配置 第四MCS索引时,终端设备不进行FDSS-QPSK传输。
应理解,网络设备配置第三MCS索引与第四MCS索引可以不依赖于终端设备的上报。也就是说,即使终端设备不进行上报,网络设备也可以进行配置。
在完成第一/第二MCS索引上报和/或第三/第四MCS索引的配置之后,终端设备在MCS#0至MCS#X采用pi/2-BPSK,在MCS#X+1至MCS#Y采用FDSS-QPSK,在MCS#Y+1及以上采用原有MCS表格指示的调制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调制方式的不同,因此在重传时,需要确定对应的调制方式,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调制方式,确定重传的调制方式。
示例性的,由于FT-pi/2-BPSK和pi/2-BPSK是两种调制方式,当终端设备支持两种调制方式时,可选的一种方案是:维持现有MCS表格中重传MCS对应的行数,但重传MCS对应的具体调制方式与初传调制方式关联,即相同的重传MCS索引,在不同的初传调制方式下,对应不同的重传调制方式,如下表所示。
可选的另外一种方案是,当初传调制方式为pi/2-BPSK或FT-pi/2-BPSK或QPSK中任意一种时,扩展现有MCS表格中重传MCS对应的行数,如将最后一个初传MCS索引扩展为重传MCS。
上述两种方式或表格示意中,可以理解为调制方式分为两组{pi/2-BPSK, FT-pi/2-BPSK,QPSK}和{16QAM,64QAM},不同的组对应不同的指示。可选地,上述分组方式仅为示意,实际还可以包括:
1、16QAM也可以分为第一组,即分为组1{pi/2-BPSK,FT-pi/2-BPSK,QPSK,16QAM},组2{64QAM}。
2、以第五MCS索引为分界点,即分为组1{初传MCS<第五MCS索引},组2{初传MCS≥第五MCS索引}或组1{初传MCS<=第五MCS索引},组2{初传MCS>第五MCS索引}。第五MCS索引可以理解为上表中从上至下的第五个MCS索引。
当仅能配置为pi/2-BPSK或不支持pi/2-BPSK时,采用现有方案中的MCS索引表。
当终端设备支持且会被配置为FDSS-QPSK调制方式时,可选的一种方案是:维持现有MCS表格中重传MCS对应的行数,但重传MCS对应的具体调制方式与初传调制方式关联,即相同的重传MCS索引,在不同的初传调制方式下,对应不同的重传调制方式,如下表所示。
可选的另外一种方案是,当初传调制方式为pi/2-BPSK或FDSS-QPSK或QPSK中任意一种时,扩展现有MCS表格中重传MCS对应的行数,如将最后一个初传MCS索引扩展为重传MCS。
上述两种方式或表格示意中,可以理解为调制方式分为两组{pi/2-BPSK,FDSS-QPSK,QPSK}和{16QAM,64QAM},不同的组对应不同的指示。可选地,上述分组方式仅为示意,实际 还可以包括:
1、16QAM也可以分为第一组,即分为组1{pi/2-BPSK,FDSS-QPSK,QPSK,16QAM},组2{64QAM}。
2、以第五MCS索引为分界点,即分为组1{初传MCS<第五MCS索引},组2{初传MCS≥第五MCS索引}或组1{初传MCS<=第五MCS索引},组2{初传MCS>第五MCS索引}。第五MCS索引可以理解为上表中从上至下的第五个MCS索引。
当不会配置为FDSS-QPSK时,采用现有方案中的MCS索引表。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确定DMRS的序列长度,具体为:
D1、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DMRS的类型;
D2、根据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所述DMRS的序列长度。
具体可以为:
首先简要介绍终端设备在采用DFT-s-OFDM波形时,DMRS序列的选择。现有NR协议有两种类型的DMRS序列可用于DFT-s-OFDM波形,包括低PAPR序列生成类型1(Low-PAPR seq终端设备nce generation type 1)和低PAPR序列生成类型2(Low-PAPR seq终端设备nce generation type 2)。当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调制时,可采用低PAPR序列生成类型2;终端设备采用其余调制方式时,采用低PAPR序列生成类型1。部分终端设备(例如NR R15版本终端设备)可能不支持低PAPR序列生成类型2,此时,即使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调制,也仍然仅能采用低PAPR序列生成类型1。
在调制方式为FT-pi/2-BPSK时,DMRS的序列长度可以按照实际调度带宽生成,或按照虚拟调度带宽生成。若DMRS的序列按照虚拟调度带宽生成,则DMRS符号也需要经过与数据符号一样的频域截断和滤波操作。
当DMRS序列为频域序列(例如ZC序列或频域计算机搜索序列)时,DMRS序列直接在频域进行截断和滤波。
当DMRS序列为时域序列(例如基于gold序列的pi/2-BPSK调制时域序列或时域计算机搜索序列)时,DMRS序列首先进行DFT变换至频域,而后在在频域进行截断和滤波。
在调制方式为FDSS-QPSK时,DMRS的序列长度可以按照实际调度带宽生成,或按照虚拟调度带宽生成。若DMRS的序列按照虚拟调度带宽生成,则DMRS符号也需要经过与数据符号一样的频域扩展和滤波操作。
当DMRS序列为频域序列(例如ZC序列或频域计算机搜索序列)时,DMRS序列直接在频域进行截断和滤波。
当DMRS序列为时域序列(例如基于gold序列的pi/2-BPSK调制时域序列或时域计算机搜索序列)时,DMRS序列首先进行DFT变换至频域,而后在在频域进行截断和滤波。
通常情况下,QPSK不会使用低PAPR序列生成类型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采用FDSS-QPSK时,网络设备可为其配置低PAPR序列生成类型2。
终端设备在采用FT-pi/2-BPSK或FDSS-QPSK时的DMRS复用方式。分别考虑了频域DMRS序列与时域DMRS序列。因此,为低PAPR调制配置合理的DMRS序列,使DMRS与数据PAPR匹配,提升传输性能。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对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和复用处理,具 体可以为:
E1、将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E2、将所述滤波信号与所述DMRS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信道编码后的信号经加扰后进行pi/2-BPSK、QPSK调制等,以得到调制后的信号。调制后的信号在分组后进行DFT操作,DFT操作也被称为变换域预编码。在进行变换域编码后,对变换域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号。
终端设备可以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IFFT与加CP等操作生成DFT-s-OFDM符号或者OFDM符号,终端设备发送该DFT-s-OFDM符号或者OFDM符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另一种终端设备对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和复用处理,具体可以为:
F1、将所述DMRS与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F2、对所述复用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信道编码后的信号经加扰后进行pi/2-BPSK、QPSK调制等,以得到调制后的信号。调制后的信号在分组后进行DFT操作,DFT操作也被称为变换域预编码。在进行变换域编码后,对变换域编码后的信号DMRS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终端设备可以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IFFT与加CP等操作生成DFT-s-OFDM符号或者OFDM符号,终端设备发送该DFT-s-OFDM符号或者OFDM符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信号频域频谱成型后,信号功率相比频域频谱成型前有损失,为了补偿该损失,可以根据FDSS的窗设置计算出损失值,对信号进行功率提升,以恢复信号的平均功率。如假设FDSS窗在各子载波上的模值平方平均值为P
win,即信号损失为10*log10(1/P
win)dB,则功率抬升值为10*log10(1/P
win)dB,即抬升后的信号y=x*sqrt(1/P
win),x为FDSS后任意子载波上的信号。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
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
第一确定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
第二确定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
编码单元204,用于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参数至少包括传输块大小和调整码率,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03用于: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带宽调整因子;
根据所述带宽调整因子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虚拟调度带宽;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根据所述调整码率和所述虚拟调度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块大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方面,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03用于: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原始码率;
根据所述原始码率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02用于:
确定所述MCS索引所在的索引区间;
根据所述索引区间,确定所述调制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重传的调制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DMRS的类型;
根据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所述DMRS的序列长度。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将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将所述滤波信号与所述DMRS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将所述DMRS与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对所述复用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调整因子。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是以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此外,以上第一确定单元202、第二确定单元203、编码单元204可通过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处理器301来实现。
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30可以以图2中的结构来实现,该终端设备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存储器3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03。所述处理器301、所述存储器302和所述通信接口30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3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3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302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3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3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存储器3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提供的调制编码确定方法,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网络设备40包括:
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
发送单元402,用于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带宽调整因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用于:
接收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40是以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此外,以上确定单元401可通过图5所示的网络设备的处理器501来实现。
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50可以以图4中的结构来实现,该网络设备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存储器5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3。所述处理器501、所述存储器502和所述通信接口50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5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5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502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5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5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存储器5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提供的调制编码确定方法,确定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 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41)
- 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参数至少包括传输块大小和调整码率,所述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包括: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带宽调整因子;根据所述带宽调整因子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虚拟调度带宽;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根据所述调整码率和所述虚拟调度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块大小。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包括: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原始码率;根据所述原始码率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包括:确定所述MCS索引所在的索引区间;根据所述索引区间,确定所述调制方式。
-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重传的调制方式。
-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DMRS的类型;根据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所述DMRS的序列长度。
-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将所述滤波信号与所述DMRS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DMRS与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对所述复用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调整因子。
- 一种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
-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带宽调整因子。
- 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CS索引确定调制方式;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编码参数;编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码参数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
-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参数至少包括传输块大小和调整码率,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带宽调整因子;根据所述带宽调整因子和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虚拟调度带宽;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根据所述调整码率和所述虚拟调度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块大小。
-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和所述带宽 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方面,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原始码率;根据所述原始码率和所述带宽调整因子,确定所述调整码率。
- 根据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MCS索引所在的索引区间;根据所述索引区间,确定所述调制方式。
- 根据权利要求20-2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重传的调制方式。
- 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20-2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20-2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确定DMRS的类型;根据所述实际调度带宽确定所述DMRS的序列长度。
-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将所述滤波信号与所述DMRS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
-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将所述DMRS与所述编码后的信号进行复用,得到复用后的信号;对所述复用后的信号进行截断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 根据权利要求20-2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20-3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带宽调整因子。
-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模式MCS索引和实际调度带宽;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编码。
-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索引信息,所述第一索引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索引信息,所述第第二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33-3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带宽调整因子。
- 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一MCS索引,所述第一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二MCS索引,所述第二MCS索引为终端设备采用FT-pi/2-BPSK进行传输的最高MCS索引。
-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至少一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其中,当所述至少一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致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以及至少一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其中,当所述至少一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致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1/083666 WO2022204893A1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63447A true CN117063447A (zh) | 2023-11-14 |
Family
ID=83457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96002.3A Pending CN117063447A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14922A1 (zh) |
EP (1) | EP4319074A4 (zh) |
CN (1) | CN117063447A (zh) |
WO (1) | WO202220489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40080159A1 (en) * | 2022-09-06 | 2024-03-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ilot symbols having pilot signaling and peak-to-average-power-ratio signaling |
US12261728B2 (en) * | 2022-10-18 | 2025-03-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MRS with dynamic and controllable PAPR properties |
WO2024164153A1 (zh) * | 2023-02-07 | 2024-08-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能力上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L2637377T3 (pl) * | 2005-09-30 | 2017-06-30 |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 Urządzenie do transmisji radiowej oraz sposób transmisji radiowej oparty na informacji o przesunięciu do dostosowania sprawności kodu dla danych i sprawności kodu dla informacji sterujących" |
CN109660479A (zh) * | 2017-10-11 | 2019-04-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0749726B2 (en) * | 2017-11-17 | 2020-08-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ference signal for pi/2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BPSK) modulation |
CN112398773B (zh) * | 2019-08-15 | 2022-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
2021
- 2021-03-29 CN CN202180096002.3A patent/CN117063447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3-29 WO PCT/CN2021/083666 patent/WO202220489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3-29 EP EP21933579.1A patent/EP431907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9-26 US US18/474,457 patent/US20240014922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19074A4 (en) | 2024-08-14 |
EP4319074A1 (en) | 2024-02-07 |
WO2022204893A1 (zh) | 2022-10-06 |
US20240014922A1 (en) | 2024-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33598B2 (en) |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 |
EP3611892B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US1151606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lized multi-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
EP1835682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modulation and filter roll-off to meet power and bandwidth requirements | |
KR101582508B1 (ko) | 1 ghz 미만의 네트워크들에서의 변조 및 코딩 방식들 | |
CN117063447A (zh) | 调制编码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
PH12014502158B1 (en) | Frame formats and timing parameters in sub-1 ghz networks | |
US11303387B2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9178736A1 (zh) | 控制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
US20240422043A1 (en) | Transmission of faster than nyquist signaling | |
CN118631386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