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031837A - 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1837A
CN117031837A CN202310985231.1A CN202310985231A CN117031837A CN 117031837 A CN117031837 A CN 117031837A CN 202310985231 A CN202310985231 A CN 202310985231A CN 117031837 A CN117031837 A CN 117031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ixel
liquid crystal
data lin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852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军豪
唐隆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031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1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96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having conducting proper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含第一基板、多个像素电极、像素电路阵列、透明导电层、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每个像素电极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第二电极主干以及多个电极分支。像素电路阵列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且这些像素电极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上。像素电路阵列包含多条数据线,并电连接这些像素电极。相邻两条数据线的其中一条电连接奇数列的多个像素电极,而相邻两条数据线的另一条电连接偶数列的多个像素电极。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涉及一种HG2D(half-gate and two-data line)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今液晶显示面板已普遍使用于许多显示器,例如电脑屏幕、电视以及手机屏幕等。在液晶显示面板技术中,分辨率以及刷新频率(frame rate)会影响液晶显示器的影像品质。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像素的充电时间=1/(分辨率×刷新频率),所以当分辨率或刷新频率越高时,每个像素的可充电时间越短。
HG2D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每一行像素中,上下相邻的两个像素电连接到不同条的数据线,又同一扫描时间对两列像素进行充电,因此,相较于1D1G(one-data line andone-gate line)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HG2D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充电时间的两倍,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影像品质。然而,HG2D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具备遮蔽金属,以至于这类液晶显示面板常有开口率(aperture ratio)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设置于相邻两行的次像素区的交界处。此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可以增加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包含第一基板、多个像素电极、像素电路阵列、透明导电层、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多个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呈阵列排列,其中这些像素电极沿着第一方向排成多行,以及沿着第二方向排成多列,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每个像素电极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第二电极主干以及多个电极分支。第二电极主干与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垂直,其中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电极主干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电极分支连接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以及第二电极主干,并从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以及第二电极主干延伸。像素电路阵列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其中这些像素电极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上。像素电路阵列包含多条数据线,电连接这些像素电极,其中此些数据线的每一者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而此些数据线沿着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相邻两条数据线的其中一条电连接奇数列的多个像素电极,而相邻两条数据线的另一条电连接偶数列的多个像素电极。在多个像素电极其中一个之中,依序排列的三条数据线中的第一条数据线与第三条数据线分别位于像素电极的相对两侧,而这些三条数据线中的第二条数据线与像素电极的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重叠。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第m条数据线与第(m+2)条数据线每一者位于相邻两行的多个像素电极的交界处下方,而第(m+1)条数据线与同一行的多个像素电极的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重叠,其中m为大于零的自然数。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第m条数据线的宽度、第(m+1)条数据线的宽度、以及第(m+2)条数据线的宽度彼此相同。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第(m+1)条数据线的宽度大于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的宽度。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在奇数列的多个像素电极其中一个之中,第m条数据线与像素电极的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重叠。在偶数列的多个像素电极其中一个之中,第m条数据线位于相邻两个的多个像素电极的交界处下方,其中m为大于零的自然数。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第m条数据线在奇数列的一个像素电极中的宽度小于第m条数据线在偶数列的一个像素电极中的宽度。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含彩色滤光层,其中彩色滤光层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上以形成彩色滤光膜晶体管阵列。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含液晶层,其中液晶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与透明导电层之间,且液晶层为垂直配向型液晶层。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含共用电极层以及液晶层。共用电极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上。液晶层设置于共用电极层与透明导电层之间。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多个电极分支沿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延伸,第三方向不同于第四方向,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不平行且不垂直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根据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态样。应了解的是,根据行业中的标准实践,各种特征未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了清楚起见,可以任意增加或减小各种特征的尺寸。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C是图1A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2A是图1C中沿线A-A’剖面而绘制的剖面示意图;
图2B是图1C中沿线B-B’剖面而绘制的剖面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C是图3A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300:液晶显示面板
111:第一基板
112:第二基板
120,320:像素电路阵列
121d1,321d1:第一数据线
121d2,321d2:第二数据线
121s,321s:扫描线
123,323:控制元件
125,126:绝缘层
130,330:透明导电层
132h,332h:开口
140,340:像素电极
141,341:第一电极主干
142,342:第二电极主干
143,343:电极分支
152,153:绝缘层
160:彩色滤光层
170:液晶层
180:共用电极层
192:透光层
194:黑矩阵
V11,V12:垂直电极条
H21,H22:水平电极条
SP,SP11,SP12,SP21,SP22,SP31,SP32:次像素区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D4:第四方向
W1,W2,W3,W4,W5,W6,W7:宽度
A-A’,B-B’: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内文中,为了清楚呈现本案的技术特征,附图中的元件(例如层、膜、基板以及区域等)的尺寸(例如长度、宽度、厚度与深度)会以不等比例的方式放大。因此,下文实施例的说明与解释不受限于附图中的元件所呈现的尺寸与形状,而应涵盖如实际制作工艺及/或公差所导致的尺寸、形状以及两者的偏差。例如,附图所示的平坦表面可以具有粗糙及/或非线性的特征,而附图所示的锐角可以是圆的。所以,本案附图所呈示的元件主要是用于示意,并非旨在精准地描绘出元件的实际形状,也非用于限制本案的权利要求。
其次,本案内容中所出现的「约」、「近似」或「实质上」等这类用字不仅涵盖明确记载的数值与数值范围,而且也涵盖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可允许偏差范围,其中此偏差范围可由测量时所产生的误差来决定,而此误差例如是起因于测量系统或制作工艺条件两者的限制。举例而言,两物件(例如基板的平面或走线)「实质上平行」或「实质上垂直」,其中「实质上平行」与「实质上垂直」分别代表这两物件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可包括允许偏差范围所导致的不平行与不垂直。
此外,「约」可表示在上述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例如±30%、±20%、±10%或±5%内。本案文中所出现的「约」、「近似」或「实质上」等这类用字可依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机械性质或其他性质来选择可以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并非单以一个标准偏差来套用以上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机械性质以及其他性质等所有性质。
将理解的是,尽管这里可以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来。例如,在不脱离实施方式的范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具有遮蔽金属(shield metal)的HG2D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遮蔽金属可分布于相邻两个滤光层之间的交接处,其中前述滤光片例如是蓝光、绿光与红光滤光层。由于相邻两个滤光层之间的交界处具有不平整表面,因而造成液晶以非预期的角度倾斜或偏转,导致一些像素的灰阶失真而出现不均匀影像(mura)。
遮蔽金属能消除上述不均匀影像,或是降低不均匀影像对影像品质的不良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加遮蔽金属与像素电极之间的存储电容(Cst),并同时抑制数据线与像素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pd)。然而,遮蔽金属的不透光性会形成暗区,加上金属制成的数据线也会遮挡光线,以至于因遮蔽金属与数据线对光线的遮挡而造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明显偏低。须说明的是,本案的「开口率」定义为显示区(也可称为透光区)与次像素区的比值。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没有上述的遮蔽金属。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数据线的布线结构(layout)来遮蔽不同滤光层间的交界处的以消除上述不均匀影像,或是降低不均匀影像对影像品质的不良影响,同时提升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此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包含设置于滤光层与像素电极之间的透明导电层,以屏蔽数据线(位于滤光层下方)与像素电极之间所产生的寄生电容(Cpd)。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A,液晶显示面板100具有多个次像素区SP(即SP11、SP12、SP21、SP22、SP31、SP32),其中这些次像素区SP可以呈规则排列,例如呈阵列排列。须说明的是,图1A描绘六个呈3×2阵列排列的次像素区SP作为举例说明。在实际情况中,液晶显示面板100可以具有六个以上的次像素区SP,例如数千或数万个次像素区SP,因此图1A仅供举例说明,并非限制液晶显示面板100所具有的次像素区SP的数量。
液晶显示面板100包含第一基板111与像素电路阵列120,其中像素电路阵列120设置于第一基板111上。第一基板111可以是透明基板,例如玻璃板、蓝宝石基板或透明塑胶板。像素电路阵列120包含多条第一数据线121d1、多条第二数据线121d2以及多条扫描线121s。这些第一数据线121d1与这些第二数据线121d2都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并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这些扫描线121s都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并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
在图1A和图1B中,第一方向D1可以是垂直方向,而第二方向D2可以是水平方向,所以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两者实质上是彼此垂直,其中扫描线121s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而第一数据线121d1与第二数据线121d2可以沿着垂直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延伸。因此,这些扫描线121s能与这些第一数据线121d1、第二数据线121d2相交。
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像素电路阵列120还包含多个控制元件123。这些第一数据线121d1、这些第二数据线121d2与这些扫描线121s电连接这些控制元件123。需强调的是,由于图1A为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因此图1A仅呈现像素电路阵列120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图1A不限制第一数据线121d1、第二数据线121d2、扫描线121s以及控制元件123的数量。此外,第一数据线121d1、第二数据线121d2以及扫描线121s都是金属制成,因而不会透光。
在图1A和图1B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元件123可以是晶体管,并且可以是由多层膜层堆叠而形成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也可以是一种场效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FET)。具体而言,各个控制元件123可包含栅极、通道层、源极以及漏极(未标示)。
请参阅图1A。在每一列的这些次像素区SP中,这些第一数据线121d1与这些第二数据线121d2交替设置,这些第一数据线121d1位于相邻两个次像素区SP的交界处,且这些第二数据线121d2位于相邻两条第一数据线121d1之间。
详细来说,在次像素区SP11与次像素区SP12的交界处、次像素区SP21与次像素区SP22的交界处、以及次像素区SP31与次像素区SP32的交界处有第一数据线121d1。在次像素区SP11、次像素区SP21、以及次像素区SP31的内部有第二数据线121d2。类似地,在次像素区SP12、次像素区SP22、以及次像素区SP32的内部有第二数据线121d2。第一数据线121d1与第二数据线121d2的图案形状不相同,但是实质上彼此相互平行,如图1A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一条第一数据线121d1电连接奇数列的控制元件123,而第二数据线121d2电连接偶数列的控制元件123,如图1A所示。换句话说,以图1A为例,在同一行的次像素区SP中(例如排列于同一行的次像素区SP11、SP21、SP31),第一数据线121d1同时电连接次像素区SP11中的控制元件123以及次像素区SP31中的的控制元件123,而第二数据线121d2电连接次像素区SP21中的的控制元件123。
请参阅图1B,液晶显示面板100还包含透明导电层130,其中图1A为图1B是省略透明导电层130而绘示液晶显示面板100。透明导电层130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120上方,并具有对应像素电路阵列120的控制元件123的多个开口132h。也就是说,这些控制元件123分别位于这些开口132h内。
图1B的透明导电层130绘示为网点,并覆盖像素电路阵列120。透明导电层130横跨多个次像素区SP的导电层,且为图案化的膜层。详细来说,透明导电层130具有多个开口132h,而各个开口132h为封闭式开口,因此这些开口132h彼此不相连,其中各个次像素区SP1内设有开口132h。透明导电层130可由金属氧化物所制成,其中金属氧化物例如是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
图1C是图1A的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其中图1C描绘液晶显示面板100在单一个次像素区内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C,液晶显示面板100还包含多个像素电极140,其中这些像素电极140分别位于这些次像素区SP11、SP12、SP21、SP22、SP31与SP32中,而图1C是以次像素区SP11作为举例说明。此外,图1A与图1B是省略像素电极140而绘示液晶显示面板100。
需说明的是,图1C省略透明导电层130(请参阅图1B),透明导电层130实际上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120与像素电极140之间,透明导电层130与其他膜层的相对位置将于图2A和图2B中详述。
请参阅图1C,像素电极140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120上,并电连接像素电路阵列120。控制元件123电连接像素电极140,以控制像素电压输入至像素电极140。像素电极140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141以及与第一电极主干141垂直的第二电极主干142,其中第一电极主干14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电极主干142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两个第一电极主干141都连接第二电极主干142,且第二电极主干142位于两个第一电极主干141之间,其中这两个第一电极主干141可以沿着同一直线延伸,即这两个第一电极主干141可以是共轴(coaxial)。
由于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两者实质上是彼此垂直,所以第一电极主干141与第二电极主干142也彼此垂直。此外,在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交叉而呈十字的图案。
像素电极140还包含垂直电极条V11、垂直电极条V12、水平电极条H21以及水平电极条H22。垂直电极条V11与V12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第一电极主干141的延伸方向,而水平电极条H21与H22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第二电极主干142的延伸方向。第二电极主干142连接垂直电极条V11与V12,且第一电极主干141连接水平电极条H21与H22。
像素电极140还包含多个电极分支143。这些电极分支143连接第一电极主干141以及第二电极主干142,并从第一电极主干141以及第二电极主干142延伸。像素电极140可以依据第一电极主干141与第二电极主干142划分为四个区域,其中这些电极分支143分布于这四个区域,而这些区域中的电极分支143沿着至少两个不同方向延伸。以图1C为例,这些电极分支143沿第三方向D3和第四方向D4延伸,以形成第三方向D3和第四方向D4延伸的多个狭缝(slit,未标示),其中第三方向D3不同于第四方向D4,且第三方向D3与第四方向D4不平行且不垂直于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
这些电极分支143与这些狭缝可以产生多个场域(multi-domain),以使液晶显示面板100所显示的影像不容易受视角的改变而明显变化,让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影像不易受到观赏者的视角改变而影响,从而维持或提升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影像品质。需说明的是,在这些次像素区SP11、SP12、SP21、SP22、SP31与SP32其中任一个中,电极分支143的数量不以图1C为限制。
在图1C的实施方式中,左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中间的第二数据线121d2、以及右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依序排列,其中左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与右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分别位于像素电极140的相对两侧,而第二数据线121d2位于像素电极140的中间。详细来说,左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重叠于垂直电极条V11,右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重叠于垂直电极条V12,而第二数据线121d2与这些第一电极主干141重叠。
可以理解的是,尽管为了使附图能清楚呈现像素电路阵列120,图1A与图1B未绘示出像素电极140,然而,图1A中的每一个次像素区SP内可以包含一个如图1C所示的像素电极140,使得这些像素电极140设置于第一基板111上,并呈阵列排列。这些像素电极140沿着第一方向D1排成多行,以及沿着第二方向D2排成多列。在各个次像素区SP内,控制元件123分别电连接像素电极140,以控制这些像素电极140。
换句话说,请参阅图1A与图1C,第m条数据线(例如次像素区SP11、SP21、SP31中左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与第(m+2)条数据线(例如次像素区SP11、SP21、SP31中右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每一者位于相邻两行的此些像素电极140(未于图1A示出)的交界处下方。第(m+1)条数据线(例如次像素区SP11、SP21、SP31中的第二数据线121d2)与排列于其中一行的这些像素电极140(未于图1A示出)的第一电极主干141重叠,其中m为大于零的自然数。
在图1C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线121d1的宽度W1约等于第二数据线121d2的宽度W2,而第二数据线121d2的宽度W2大于第一电极主干141的宽度W3。换句话说,在图1C中,左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的宽度W1、中间的第二数据线121d2的宽度W2、以及右边的第一数据线121d1的宽度W1彼此相同。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数据线121d2的宽度W2可以约等于第一电极主干141的宽度W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数据线121d1与第二数据线121d2的布线结构不一样,例如第一数据线121d1与第二数据线121d2两者路径长度不同,所以第一数据线121d1的宽度W1可以不同于第二数据线121d2的宽度W2,以平衡第一数据线121d1与第二数据线121d2的电阻与电容。
举例而言,第一数据线121d1的宽度W1可以介于10微米至12.5微米之间,第二数据线121d2的宽度W2可以介于10微米至12.5微米之间,而第一电极主干141的宽度W3介于4微米至6微米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主干141的宽度W3约等于第二电极主干142的宽度W4,但不限于此。
在同一个像素电极140中,第一电极主干141、第二电极主干142、这些电极分支143可由同一层透明导电层经光刻与蚀刻而形成,以至于每一区域中的多个电极分支143与第一电极主干141以及第二电极主干142之间的相连处未有例如接缝(seam)等可识别的边界(boundary)。因此,同一个像素电极140中的,第一电极主干141、第二电极主干142、这些电极分支143可以是一体成型(integrally formed into one)。像素电极140可以是透明导电层,其可由金属氧化物所制成,其中金属氧化物例如是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等金属氧化物。
在图1C的实施方式中,次像素区SP11中的第一数据线121d1通过控制元件123而电连接像素电极140。尽管图1A与图1B省略各个次像素区SP中的像素电极140,但可以理解的是,在次像素区SP21与SP22每一者中,第二数据线121d2也是通过控制元件123而电连接其中的像素电极140。
图2A是图1C中沿线A-A’剖面而绘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线A-A’经过像素电极140的第二电极主干142。请参阅图2A,设置于第一基板111上的像素电路阵列120还可以包含绝缘层125和绝缘层126。绝缘层125也可称为栅极绝缘层。绝缘层125全面性地覆盖第一基板111的上表面,其中绝缘层125更覆盖扫描线121s(请参考图1A)以及控制元件123的栅极(请参考图1A)。绝缘层126形成于绝缘层125上,并围绕第一数据线121d1与第二数据线121d2。
请参阅图2A,液晶显示面板100还包含第二基板112和多个彩色滤光层160。这些彩色滤光层160设置在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之间,并且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120上,而透明导电层130设置于彩色滤光层160上,其中透明导电层130与彩色滤光层160之间可以有绝缘层152。可以理解的是,图2A所示的彩色滤光层160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120上,因此,可以称液晶显示面板100为彩色滤光膜晶体管阵列(color-filter on array;以下简称COA)的架构。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以COA为限制。
请参阅图2A,液晶显示面板100还包含液晶层170和共用电极层180。液晶层170和共用电极层180都设置在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之间。像素电极140与液晶层170都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30上,其中像素电极140与透明导电层130之间可以有绝缘层153。换句话说,透明导电层130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120与像素电极140之间。
共用电极层180设置于第二基板112上,且于液晶层170上。液晶层170设置于共用电极层180与透明导电层130之间,且也设置于共用电极层180与像素电极140之间。本发明的液晶层170为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液晶层,其中液晶层170内的液晶分子能受到形成于共用电极层180与像素电极140之间的垂直电场而偏转。须说明的是,图1A至图1C省略一些元件,例如第二基板112、液晶层170以及共用电极层180,以呈现像素电路阵列120的布线结构。
相同于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也可以是透明基板,例如玻璃板、蓝宝石基板或透明塑胶板。相同于透明导电层130与像素电极140,共用电极层180也可以是透明导电层,其可以是由上述金属氧化物所制成,例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
请参阅图1C、图2A和图2B,液晶层170中,受到第一电极主干141与第二电极主干142上的液晶排列的影响,使得第一电极主干141与第二电极主干142上的液晶遮挡光线。因此,请参阅图1C,当第二数据线121d2设置于多个第一电极主干141的正下方时,并不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
此外,不透光的第一数据线121d1设置于次像素区SP的交界处,所以不需要设置遮蔽金属即可遮蔽次像素区SP的交界处。因此,相较于具有遮蔽金属的液晶显示面板,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可以提升开口率,从而提升影像品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在35%~50%以上,例如45.56%。
请参阅图2A,液晶显示面板100还包含设置于第二基板112与共用电极层180之间的透光层192和黑矩阵194。黑矩阵194的形状可为网状,并具有多个网格(未标示),而透光层192配置于黑矩阵194的网格内,以使这些透光层192可以呈阵列排列。
液晶显示面板100中的这些彩色滤光层160可以过滤光线,以产生多种色光,例如蓝光、绿光与红光,所以这些彩色滤光层160可为蓝光、绿光与红光滤光层。彩色滤光层160可以对准位于次像素区SP内的像素电极140,以使通过彩色滤光层160的光线能入射于像素电极140。因此,多种色光,例如蓝光、绿光以及红光,可以穿透液晶层170,并分别从这些透光层192出射。
图2B是图1C中沿线B-B’剖面而绘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线B-B’经过像素电极140的垂直电极条V11、多个电极分支143、第一电极主干141以及垂直电极条V12。
请参阅图2A与图2B,透明导电层130设置于彩色滤光层160与像素电极140之间,以使透明导电层130与像素电极140之间能形成存储电容(Cst),而且透明导电层130还可以屏蔽第一数据线121d1、第二数据线121d2(位于彩色滤光层160下方)与像素电极140之间所产生的寄生电容(Cpd),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影像品质。
请再次参考图1A,图1A至图1C省略彩色滤光层160。详细来说,在每个次像素区SP中各自可包含彩色滤光层1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次像素区SP11、SP21及SP31中为具有相同颜色的滤光层,而次像素区SP12、SP22及SP32中为具有另一相同颜色的滤光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的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3A和图3B,液晶显示面板300具有多个次像素区SP(即SP11、SP12、SP21、SP22、SP31、SP32),其中图3A描绘六个呈3×2阵列排列的次像素区SP作为举例说明。液晶显示面板300相似于前述液晶显示面板100,以下主要叙述液晶显示面板300与100之间的差异,液晶显示面板300与100两者相同特征基本上不再重复叙述。
请参阅图3A,液晶显示面板300包含像素电路阵列320,其中像素电路阵列320设置于第一基板111上。像素电路阵列320包含多条第一数据线321d1、多条第二数据线321d2、多条扫描线321s以及多个控制元件323。这些第一数据线321d1与这些第二数据线321d2都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并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这些扫描线321s都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并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这些扫描线321s与这些第一数据线321d1、第二数据线321d2相交。这些扫描线321s与这些第一数据线321d1、第二数据线321d2电连接这些控制元件323。
请参阅图3A。在每一列的这些次像素区SP中,这些第一数据线321d1与这些第二数据线321d2交替设置。以图3A中的第一列为例,即次像素区SP11与SP12,这些第一数据线321d1位于相邻两个次像素区SP的交界处,且这些第二数据线321d2位于相邻两条第一数据线321d1之间。在每一行的这些次像素区SP中,这些第一数据线321d1与这些第二数据线321d2在控制元件123周围具有弯折部。
有别于图1A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在图3A的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线321d1与第二数据线321d2的图案形状相同,例如两者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路径长度,且都具有S型的结构。请参阅图3A,次像素区SP11与SP12的交接处的第一数据线321d1刚开始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于次像素区SP11中的控制元件323周围具有弯折处,然后此第一数据线321d1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至次像素区SP21,并于次像素区SP21中的控制元件323周围具有弯折处。之后,此第一数据线321d1延伸至次像素区SP31与SP32的交接处,并于次像素区SP31中的控制元件323周围具有弯折处。
类似于第一数据线321d1的结构,次像素区SP12中的第二数据线321d2刚开始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于次像素区SP12中的控制元件323周围具有弯折处,然后此第二数据线321d2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至次像素区SP21与SP22的交接处,并于次像素区SP22中的控制元件323周围具有弯折处。之后,此第二数据线321d2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至次像素区SP32,并于次像素区SP32中的控制元件323周围具有弯折处。
换句话说,第一数据线321d1与第二数据线321d2每一条都是位于相邻两行的次像素区的交界处以及经过另一个次像素区而具有S形的结构,而第一数据线321d1与第二数据线321d2的图案形状实质上彼此相同。
请参阅图3B,液晶显示面板300还包含透明导电层330,换句话说,图3A为图3B省略透明导电层330而绘示的液晶显示面板300。透明导电层330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320上方,并具有对应像素电路阵列320的控制元件323的多个开口332h。换句话说,这些控制元件323分别位于这些开口332h内。
图3C是图3A的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C描绘液晶显示面板300在单一个次像素区SP11内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3C,液晶显示面板300还包含多个像素电极340。换句话说,图3A与图3B为省略像素电极340而绘示液晶显示面板100。此外,图3C也省略绘示透明导电层330(请参阅图3B),其中透明导电层330实际上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320与像素电极340之间。
图3C的像素电极340与图1C的像素电极140具有相似的特征,差别在于像素电极140与340连接控制元件123、323的布线结构。像素电极140与340可根据像素电路阵列120、320的布线结构而调整。
请参阅图3C,像素电极340设置于像素电路阵列320上,并电连接像素电路阵列320。控制元件323电连接像素电极340,以控制像素电压输入至像素电极340。像素电极340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341以及与第一电极主干341垂直的第二电极主干342,其中第一电极主干34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电极主干342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两个第一电极主干341都连接第二电极主干342,且第二电极主干342位于两个第一电极主干341之间。
由于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两者实质上是彼此垂直,所以第一电极主干341与第二电极主干342也彼此垂直。此外,在图3C所示的实施例中,交叉而呈十字的图案。
像素电极340还包含多个电极分支343。这些电极分支343连接第一电极主干341以及第二电极主干342,并从第一电极主干341以及第二电极主干342延伸。
像素电极340还包含垂直电极条V11、垂直电极条V12、水平电极条H21以及水平电极条H22。垂直电极条V11与V12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第一电极主干341的延伸方向,而水平电极条H21与H22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第二电极主干342的延伸方向。第二电极主干342连接垂直电极条V11与V12,且第一电极主干341连接水平电极条H21与H22。
在图3C的实施方式中,左边的第一数据线321d1、中间的第二数据线321d2、以及右边的第一数据线321d1依序排列,其中左边的第一数据线321d1与右边的第一数据线321d1分别位于像素电极340的相对两侧,而第二数据线321d2位于像素电极340的中间。详细来说,左边的第一数据线321d1重叠于垂直电极条V11,右边的第一数据线321d1重叠于垂直电极条V12,而第二数据线321d2与这些第一电极主干341重叠。
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图3A未绘示出像素电极340,然而,图3A中的每一个次像素区SP内可以包含如图3C所示的像素电极340,使得这些多个像素电极340设置于第一基板111上,并呈阵列排列。这些像素电极340沿着第一方向D1排成多行,以及沿着第二方向D2排成多列。在各个次像素区SP内,控制元件323电连接像素电极340,以控制像素电压输入至这些像素电极340。
换句话说,请参阅图3A与图3C,在奇数列的这些像素电极340(例如次像素区SP11、SP12、SP31与SP32中的这些像素电极340)其中一个之中,第m条数据线(例如第二数据线321d2)与像素电极340的第一电极主干341重叠。在偶数列的这些像素电极340(例如次像素区SP21与SP2中的这些像素电极3402)其中一个之中,第m条数据线(例如第二数据线321d2)位于相邻两个的像素电极340的交界处下方,其中m为大于零的自然数。
在图3C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线321d1的宽度W5大于第二数据线321d2的宽度W6,而第二数据线321d2的宽度W6约等于第一电极主干341的宽度W7。换句话说,在图3C中,左边的第一数据线321d1的宽度W5与右边的第一数据线321d1的宽度W5相同。第一数据线321d与第二数据线321d2于弯折处的宽度可小于第一数据线321d与第二数据线321d2于次像素区SP的交界处的宽度。举例而言,第一数据线321d1的宽度W5可以介于10微米至12.5微米之间,第二数据线321d2的宽度W6可以介于4微米至6微米之间,而第一电极主干341的宽度W7介于4微米至6微米之间。
也就是说,请参阅图3A与图3C,第m条数据线(例如第二数据线321d2)在奇数列的一个像素电极340(例如次像素区SP11或SP12中的像素电极340)中的宽度小于第m条数据线(例如第二数据线321d2)在偶数列的一个像素电极340(例如次像素区SP21或SP22中的像素电极340)中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3A,不管是第一数据线321d1还是第二数据线321d2,在相邻两个次像素区SP的交界处的第一数据线321d1与第二数据线321d2的宽度都大于在次像素区SP中间的第一数据线321d1与第二数据线321d2的宽度。
图3C的液晶显示面板300与图1C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两者的剖面结构大致上相同,即液晶显示面板300具有实质上相同于图2A与图2B所示的剖面结构,故不再绘示于附图中。液晶显示面板100与300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第二数据线121d2与321d2。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A与图3A,在次像素区SP11中,液晶显示面板100的第二数据线121d2的宽度大于液晶显示面板300的第二数据线121d2。
在液晶层(未绘示出)中,受到第一电极主干341与第二电极主干342上的液晶排列的影响,使得第一电极主干341与第二电极主干342上的液晶遮挡光线。因此,请参阅图3C,当第二数据线321d2设置于多个第一电极主干341正下方时,并不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开口率。
此外,液晶显示面板300的第一数据线321d1设置于次像素区SP的交界处,所以不需要设置遮蔽金属即可遮蔽次像素区SP的交界处。因此,相较于具有遮蔽金属的液晶显示面板,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300可以提升开口率,从而提升影像品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开口率在35%~50%以上,例如48.8%或49.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包含设置于彩色滤光层与像素电极之间的透明导电层,因此,可以屏蔽数据线(位于彩色滤光层下方)与像素电极之间所产生的寄生电容。此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设置于相邻两行的次像素区的交界处以提升开口率,从而提升影像品质。
上文概述多个实施方式的特征,使得熟悉此项技术者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态样。熟悉此项技术者应了解,可轻易使用本发明作为设计或修改其他制作工艺及结构的基础,以便执行本文所介绍的实施方式的相同目的及/或实现相同优点。熟悉此项技术者亦应认识到,此类等效构造并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且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的情况下产生本文的各种变化、取代及更改。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含:
第一基板;
多个像素电极,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呈阵列排列,其中该些像素电极沿着第一方向排成多行,以及沿着第二方向排成多列,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各该像素电极包含:
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以及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垂直的第二电极主干,其中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二电极主干沿该第二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电极分支,连接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以及该第二电极主干,并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以及该第二电极主干延伸;
像素电路阵列,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些像素电极设置于该像素电路阵列上,而该像素电路阵列包含:
多条数据线,电连接该些像素电极,其中该些数据线的每一者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而该些数据线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相邻两条数据线的其中一条电连接奇数列的该些像素电极,而相邻两条数据线的另一条电连接偶数列的该些像素电极;
在该些像素电极其中一个之中,依序排列的三条数据线中的第一条数据线与第三条数据线分别位于该像素电极的相对两侧,而该些三条数据线中的第二条数据线与该像素电极的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重叠;
透明导电层,设置于该像素电路阵列与该些像素电极之间;
第二基板;以及
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第m条数据线与第(m+2)条数据线每一者位于相邻两行的该些像素电极的交界处下方,而第(m+1)条数据线与同一行的该些像素电极的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重叠,其中m为大于零的自然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m条数据线的宽度、该第(m+1)条数据线的宽度、以及该第(m+2)条数据线的宽度彼此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m+1)条数据线的宽度大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在该奇数列的该些像素电极其中一个之中,第m条数据线与该像素电极的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主干重叠,且
在该偶数列的该些像素电极其中一个之中,第m条数据线位于相邻两个的该些像素电极的交界处下方,其中m为大于零的自然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m条数据线在该奇数列的一个像素电极中的宽度小于该第m条数据线在该偶数列的一个像素电极中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含:
彩色滤光层,设置于该像素电路阵列上以形成彩色滤光膜晶体管阵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含:
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透明导电层之间,其中该液晶层为垂直配向型液晶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含:
共用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以及
液晶层,设置于该共用电极层与该透明导电层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些电极分支沿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延伸,该第三方向不同于该第四方向,该第三方向与该第四方向不平行且不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
CN202310985231.1A 2023-03-17 2023-08-07 液晶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70318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10072A TWI835599B (zh) 2023-03-17 2023-03-17 液晶顯示面板
TW112110072 2023-03-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1837A true CN117031837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2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85231.1A Pending CN117031837A (zh) 2023-03-17 2023-08-07 液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1837A (zh)
TW (1) TWI83559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2506B (zh) * 2016-06-07 2017-05-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以及畫素結構
TWI699751B (zh) * 2019-03-22 2020-07-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結構、畫素矩陣、以及相關的驅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5599B (zh) 2024-03-11
TW202438990A (zh) 202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5827B2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5116637B (zh) 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器
TWI581043B (zh) 畫素結構
CN103091917B (zh) 透明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WO2017059640A1 (zh) 曲面液晶显示面板
TWI567451B (zh) 陣列基板以及平面轉換液晶顯示面板
US9857620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6057139B (zh) 显示装置
CN110716336B (zh) 显示装置
WO2022156131A1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KR20160113379A (ko) 곡면 표시 장치
CN109270734B (zh) 像素结构
CN101398576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268153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TWI835599B (zh) 液晶顯示面板
CN112462556B (zh) 显示面板
WO2023029063A1 (zh)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6449614A (zh) 显示面板
JP2008180951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2462550A (zh) 显示面板
CN117148635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9054079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