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4760A - 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14760A CN117014760A CN202311138850.3A CN202311138850A CN117014760A CN 117014760 A CN117014760 A CN 117014760A CN 202311138850 A CN202311138850 A CN 202311138850A CN 117014760 A CN117014760 A CN 1170147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phone
- pin
- channel
- key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有线耳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由音频源设备在检测到耳机接入后,根据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识别得到耳机的类型,在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时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在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时,则控制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该电压检测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在不改变硬件终端版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对麦克风线控耳机和声道线控耳机两种线控方案的兼容,不需要因为适配声道线控耳机而新增一个产品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线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插头节数不同,现有的有线耳机分为三节插头耳机和四节插头耳机。其中,三节插头耳机的三节插头分别对应左声道(正极)、右声道(正极)和地(负极),无法进行线控。四节插头耳机的四节插头分别对应左声道(正极)、右声道(正极)、麦克风(正极)和地(负极),麦克风不仅用于接收耳机侧的声音输入耳机所连接的音频源设备,还能够通过配置线控来调节耳机播放音频的音量,以及播放音频、接打电话时的模式。
故目前常规线控耳机的线控部分通常设有模式(HOOK)、音量增加、音量减小三个按键,各按键通过对应的电阻串联到耳机的麦克风线路,当按键被按下时,电路另一端被短接到地(GND),此时由于串联电阻的存在,耳机的麦克风线路会因为分压产生电压跳动,音频源设备通过监测耳机麦克风线路上电压的变动即可识别是否有按键被触发。而通过串联不同阻值的电阻,即可区分不同的按键。
然而,随着新的线控方案的产生,与常规线控耳机适配设计的音频源设备无法识别在左右声道配置按键检测电阻的特殊定制耳机。提供一种能够兼容麦克风线控耳机和声道线控耳机的耳机线控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用于解决麦克风线控耳机和声道线控耳机两种耳机线控方案的兼容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应用于音频源设备,包括:
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
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包括:
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
所述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包括:
控制所述通路切换开关连通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电压检测引脚。
在一些实施中,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包括:
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并根据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次数确定按键触发次数;
基于按键类型和按键触发次数确定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耳机控制操作;
其中,若所述耳机为所述麦克风线控耳机,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为所述耳机的麦克风引脚;若所述耳机为所述声道线控耳机,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为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所述耳机控制操作包括增加耳机播放音量、减小耳机播放音量和切换耳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根据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包括:
当识别到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时,根据变化前的电压值和变化后的电压值计算与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串联的电阻的阻值;
根据阻值与按键引脚类型的对应关系,得到按键类型。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耳机接入时,产生中断信号以确认耳机接入事件,并进入耳机类型检测流程;
读取所述耳机的耳机类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以判断所述耳机的类型为所述麦克风线控耳机还是所述声道线控耳机;
所述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包括:
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所述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检测所述耳机的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根据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并根据所述耳机的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次数确定按键触发次数,以基于按键类型和按键触发次数确定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耳机控制操作;
所述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包括:
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所述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通路切换开关连通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根据所述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并根据所述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次数确定按键触发次数,以基于按键类型和按键触发次数确定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所述耳机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耳机控制操作包括增加耳机播放音量、减小耳机播放音量和切换耳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模组,应用于音频源设备,包括:控制芯片和通路切换开关;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麦克风引脚用于连接耳机的麦克风引脚,所述控制芯片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用于连接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所述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或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所述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声道引脚或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检测引脚,所述通路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引脚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音频播放系统,包括音频源设备和耳机;
其中,所述音频源设备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装置,应用于音频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由音频源设备在检测到耳机接入后,根据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识别得到耳机的类型,在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时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在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时,则控制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该电压检测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在不改变硬件终端版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对麦克风线控耳机和声道线控耳机两种线控方案的兼容,不需要因为适配声道线控耳机而新增一个产品信号,减轻了产品线管理压力,节约了硬件成本,也扩展了音频源设备的音频模块的应用场景,提高了模块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模组的电路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用于解决麦克风线控耳机和声道线控耳机两种耳机线控方案的兼容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模组的电路图。
为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模组的架构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应用于音频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模组,包括:控制芯片和通路切换开关;
其中,控制芯片的麦克风引脚用于连接耳机的麦克风引脚,控制芯片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用于连接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耳机的声道引脚或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控制芯片的声道引脚或控制芯片的电压检测引脚,通路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控制引脚连接;
控制芯片用于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耳机的类型;若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若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电压检测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麦克风线控耳机为四节插头耳机,四节插头的排列顺序可以为国标的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地的顺序,也可以为美标的左声道、右声道、地、麦克风的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声道线控耳机可以为三节插头耳机也可以为四节插头耳机。由于采用声道线控,该声道线控耳机通常为单声道耳机,即左右两个声道中仅有一个声道可以播放音频,另一个声道设置按键用于进行线控,对应的按键也可以包括模式(HOOK)、音量增加、音量减小三个按键。相较于麦克风线控耳机来说,声道线控耳机的一个声道(可以是左声道也可以是右声道)替换为了线控通道,另一个声道为音频播放声道。
为兼容麦克风线控和声道线控两种线控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模组采用通路切换开关来将音频源设备的声道引脚在连接控制芯片的普通声道与连接控制芯片的电压检测引脚之间切换。
对于麦克风线控耳机来说,耳机型号检测引脚可以为麦克风引脚、左声道引脚或右声道引脚,控制芯片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则为对应的引脚,通过从这些引脚中识别到的电压信号来确定接入的耳机是麦克风线控耳机,具体通过根据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电压值计算得到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并根据预存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与耳机类型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接入的耳机的类型。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麦克风线控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的不同来区分麦克风线控耳机的型号。
对于声道线控耳机来说,耳机型号检测引脚可以为声道引脚或线控引脚,控制芯片可以如识别麦克风线控耳机同理采用对应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和预存的对应关系来识别出接入的耳机为声道线控耳机,也可以在识别到未存储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时确定接入的耳机为声道线控耳机。
通路切换开关可以通过音频源设备的音频模组中原有的开关元件实现,从而无需对音频源设备的硬件进行较大改动。通路切换开关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从而可以由控制芯片的一个控制引脚控制声道切换。通路切换开关也可以为两个独立的单刀单掷开关,由控制芯片的两个控制引脚控制声道切换。考虑到对麦克风线控耳机、左声道线控耳机和右声道线控耳机的兼容,可以分别针对音频源设备的左声道和右声道各自设置一个单刀双掷的通路切换开关,或设置两组单刀单掷的通路切换开关。
控制芯片可以采用音频源设备原有的音频输出控制芯片,芯片类型可以为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为实现声道切换控制,控制芯片搭载有用于识别耳机类型的程序以及用于控制通路切换开关的程序。
如图1所示,当耳机接头接入音频源设备的耳机孔后,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一端引脚IN1与音频源设备连接耳机右声道R的引脚连接,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二端的第一引脚OUT1与控制芯片的电压检测引脚ADC连接,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二端的第二引脚OUT2与控制芯片的右声道引脚HPH_R连接,通路切换开关的控制端引脚S连接控制芯片的控制引脚INT,通路切换开关的供电引脚VCC连接直流电源,通路切换开关的地引脚GND接地。
以声道线控耳机为右声道线控耳机为例,当接入麦克风线控耳机时,麦克风线控耳机的麦克风引脚MIC与控制芯片的麦克风引脚MIC_P连接,麦克风线控耳机的左声道引脚L通过电阻RES与控制芯片的左声道引脚HPH_L连接,麦克风线控耳机的右声道引脚R与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一端引脚IN1连接,麦克风线控耳机的接地引脚接地。控制芯片的耳机接入检测引脚HPH_DET可以与麦克风线控耳机的任一声道引脚连接(如与麦克风线控耳机的左声道引脚L连接)。麦克风线控耳机的麦克风引脚MIC、麦克风引脚MIC、右声道引脚R中的至少一个作为麦克风线控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控制芯片的对应引脚则为音频源设备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当接入麦克风线控耳机时,控制芯片通过耳机接入检测引脚HPH_DET识别到耳机接入信号,开始读取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电压值以进行耳机类型的识别。控制芯片通过耳机型号检测引脚检测麦克风线控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电压值用于计算麦克风线控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以根据麦克风线控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接入的耳机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乃至某种类型的麦克风线控耳机,从而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第一端引脚IN1与右声道引脚HPH_R,基于麦克风引脚MIC_P检测麦克风线控耳机的按键信号,通过左声道引脚HPH_L向麦克风线控耳机的左声道输出音频信号,通过右声道引脚HPH_R向麦克风线控耳机的右声道输出音频信号。
当接入右声道线控耳机时,若右声道线控耳机具有麦克风引脚,则右声道线控耳机的麦克风引脚MIC与控制芯片的麦克风引脚MIC_P连接;若右声道线控耳机不具有麦克风引脚,则控制芯片的麦克风引脚MIC_P空置。右声道线控耳机的左声道引脚L通过电阻RES与控制芯片的左声道引脚HPH_L连接,右声道线控耳机的右声道引脚R与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一端引脚IN1连接,右声道线控耳机的接地引脚接地。控制芯片的耳机接入检测引脚HPH_DET可以与声道线控耳机的声道引脚或线控引脚连接,即右声道线控耳机的左声道引脚L或右声道引脚R中的至少一个作为声道线控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控制芯片的对应引脚则为音频源设备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当接入声道线控耳机时,控制芯片通过耳机接入检测引脚HPH_DET识别到耳机接入信号,开始读取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电压值以进行耳机类型的识别。控制芯片通过耳机型号检测引脚检测右声道线控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电压值用于计算右声道线控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以根据右声道线控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接入的耳机类型为右声道线控耳机乃至某种类型的右声道线控耳机,从而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第一端引脚IN1与电压检测引脚ADC,基于电压检测引脚ADC检测右声道线控耳机的按键信号,通过左声道引脚HPH_L向右声道线控耳机的左声道输出音频信号。
若声道线控耳机为左声道线控耳机同理。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音频播放系统,该音频播放系统包括音频源设备和耳机;
其中,音频源设备用于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耳机的类型;若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若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电压检测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架构的基础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三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应用于音频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包括:
S201: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耳机的类型。
S202:若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
S203:若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电压检测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基于预先在音频源设备中搭建通路切换开关与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控制芯片的连接关系,以及通路切换开关与音频源设备的耳机接口的连接关系实现,具体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一。
对于S201来说,控制芯片通过检测接入的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电压值用于计算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从而根据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阻值得到耳机的型号信息,将耳机的型号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耳机型号信息与耳机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耳机的类型。或者,控制芯片可以仅存储麦克风线控耳机的对应关系,当未通过对应关系确定耳机类型时,确定耳机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类型包括麦克风线控耳机和声道线控耳机。
对于S202和S203来说,根据耳机类型的不同,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是连接音频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还是连接音频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对于麦克风线控耳机来说,其声道引脚只需接收声道音频信号,则连接到音频设备对应的声道输出通道即可。对于声道线控耳机来说,其声道引脚中的一个被设计为声道线控引脚,则需要连接到音频设备的一个电压检测引脚来通过检测电压信号来确定按键信号。
通过通路切换开关实现两种模式的切换,则S202中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可以包括: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
S203中控制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可以包括: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电压检测引脚。
如本申请实施例一介绍的,通路切换开关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也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为便于系统控制,可以设置通路切换开关的默认模式为连通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
线控耳机的耳机控制信号通常包括模式(HOOK)、音量增加和音量减小三个信号,这三个信号集成在一组线控开关上。在麦克风线控耳机上,这组线控开关通常和麦克风集成在一起。在声道线控耳机上,这组线控开关则集成在所在的声道线缆上。不同的按键开关可以连接不同阻值的电阻,在按键被按下时将对应按键开关通过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地,给声道线控引脚带来不同的电压值变化。则S202或S203中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可以包括:
检测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
根据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并根据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次数确定按键触发次数;
基于按键类型和按键触发次数确定耳机的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耳机控制操作;
其中,若耳机为麦克风线控耳机,耳机的按键引脚为耳机的麦克风引脚;若耳机为声道线控耳机,耳机的按键信号为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耳机控制操作包括增加耳机播放音量、减小耳机播放音量和切换耳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线控耳机的按键信号的产生方式,根据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可以进一步包括:
当识别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时,根据变化前的电压值和变化后的电压值计算与耳机的按键引脚串联的电阻的阻值;
根据阻值与按键引脚类型的对应关系,得到按键类型。
即当识别到耳机具有按键的引脚(如麦克风线控耳机的与线控开关连接的麦克风引脚,声道线控耳机的与线控开关连接的线控引脚)发生电压变化时,可以确定有按键被按下。音频源设备通过控制芯片从自身对应的引脚来读取电压值,根据按键开关的开关与串联的电阻是否接地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根据变化前的电压值还是变化后的电压值计算与耳机的按键引脚串联的电阻的阻值,以根据阻值与按键引脚类型的对应关系得到按键类型。
具体地,通过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可以确定哪个线控开关接地(被按下)了,根据该大小的电压信号被按下的次数可以确定需要执行多少次。例如,模式(HOOK)按键按压一次为切换音频播放模式和音频暂停模式,或者切换接听电话模式和挂断电话模式,连续按压两次为播放下一首音频,连续按压三次为播放上一首音频等。音频增加按键按压一次则音频源设备将声道输出的音频音量抬高对应的百分比。音频减小按键按压一次则音频源设备将声道输出的音频音量降低对应的百分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由音频源设备在检测到耳机接入后,根据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识别得到耳机的类型,在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时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在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时,则控制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该电压检测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在不改变硬件终端版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对麦克风线控耳机和声道线控耳机两种线控方案的兼容,不需要因为适配声道线控耳机而新增一个产品信号,减轻了产品线管理压力,节约了硬件成本,也扩展了音频源设备的音频模块的应用场景,提高了模块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中,S201: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耳机的类型,可以包括:
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产生中断信号以确认耳机接入事件,并进入耳机类型检测流程;
读取耳机的耳机类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以判断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还是声道线控耳机。
S202:若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可以包括:
若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检测耳机的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根据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并根据耳机的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次数确定按键触发次数,以基于按键类型和按键触发次数确定耳机的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耳机控制操作。
S203:若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电压检测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可以包括:
若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电压检测引脚,检测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根据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并根据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次数确定按键触发次数,以基于按键类型和按键触发次数确定耳机的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耳机控制操作;
其中,耳机控制操作包括增加耳机播放音量、减小耳机播放音量和切换耳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上文详述了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对应的各个实施例,在此基础上,本申请还公开了与上述方法对应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五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应用于音频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301,用于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耳机的类型;
第一切换单元302,用于若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
第二切换单元303,用于若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电压检测引脚检测耳机的按键信号。
由于装置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装置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实施例六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设备包括:
存储器41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411;
处理器420,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411,该计算机程序411被处理器420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4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3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42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Array)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420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20可以集成有图像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20还可以包括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4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410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410至少用于存储以下计算机程序411,其中,该计算机程序411被处理器420加载并执行之后,能够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中的相关步骤。另外,存储器410所存储的资源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412和数据41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其中,操作系统412可以为Windows。数据41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法所涉及到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设备还可包括有显示屏430、电源440、通信接口450、输入输出接口460、传感器470以及通信总线48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时,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效果同上。
实施例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包含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步骤,效果同上。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音频源设备,包括:
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
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包括:
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
所述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包括:
控制所述通路切换开关连通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电压检测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包括:
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并根据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次数确定按键触发次数;
基于按键类型和按键触发次数确定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耳机控制操作;
其中,若所述耳机为所述麦克风线控耳机,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为所述耳机的麦克风引脚;若所述耳机为所述声道线控耳机,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为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所述耳机控制操作包括增加耳机播放音量、减小耳机播放音量和切换耳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包括:
当识别到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时,根据变化前的电压值和变化后的电压值计算与所述耳机的按键引脚串联的电阻的阻值;
根据阻值与按键引脚类型的对应关系,得到按键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耳机接入时,产生中断信号以确认耳机接入事件,并进入耳机类型检测流程;
读取所述耳机的耳机类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以判断所述耳机的类型为所述麦克风线控耳机还是所述声道线控耳机;
所述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包括:
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所述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通路切换开关连通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检测所述耳机的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根据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并根据所述耳机的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次数确定按键触发次数,以基于按键类型和按键触发次数确定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耳机控制操作;
所述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包括:
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所述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通路切换开关连通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根据所述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大小确定按键类型,并根据所述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信号的变化次数确定按键触发次数,以基于按键类型和按键触发次数确定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以执行对应的所述耳机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耳机控制操作包括增加耳机播放音量、减小耳机播放音量和切换耳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音频源设备,包括:控制芯片和通路切换开关;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麦克风引脚用于连接耳机的麦克风引脚,所述控制芯片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用于连接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所述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或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所述通路切换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声道引脚或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检测引脚,所述通路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引脚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7.一种音频播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源设备和耳机;
其中,所述音频源设备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8.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音频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耳机接入时,识别所述耳机的耳机型号检测引脚的信号以得到所述耳机的类型;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麦克风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声道输出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音频源设备的麦克风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耳机的类型为声道线控耳机,则控制所述耳机的声道线控引脚与所述音频源设备的电压检测引脚连接,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引脚检测所述耳机的按键信号。
9.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38850.3A CN117014760A (zh) | 2023-09-05 | 2023-09-05 | 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
PCT/CN2024/101587 WO2025050774A1 (zh) | 2023-09-05 | 2024-06-26 | 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38850.3A CN117014760A (zh) | 2023-09-05 | 2023-09-05 | 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14760A true CN117014760A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63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38850.3A Pending CN117014760A (zh) | 2023-09-05 | 2023-09-05 | 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14760A (zh) |
WO (1) | WO202505077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5050774A1 (zh) * | 2023-09-05 | 2025-03-13 |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 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49247Y (zh) * | 2008-12-22 | 2009-11-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耳机接口电路及移动终端 |
CN102404665B (zh) * | 2010-09-07 | 2016-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接口自适应电路 |
CN103118191B (zh) * | 2013-01-28 | 2015-01-21 |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iPhone线控耳机的使用控制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JP6220731B2 (ja) * | 2014-05-28 | 2017-10-2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5極プラグイヤホン、およ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
CN104618836A (zh) * | 2015-02-02 | 2015-05-13 | 深圳市吉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通讯装置 |
CN204836506U (zh) * | 2015-07-24 | 2015-12-02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转接线 |
CN205081951U (zh) * | 2015-09-01 | 2016-03-09 | 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线控耳机电路及线控耳机 |
CN217135659U (zh) * | 2022-02-22 | 2022-08-05 | 深圳宝龙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耳机制式切换与线控电路、装置及设备 |
CN117014760A (zh) * | 2023-09-05 | 2023-11-07 |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
-
2023
- 2023-09-05 CN CN202311138850.3A patent/CN117014760A/zh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6-26 WO PCT/CN2024/101587 patent/WO2025050774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5050774A1 (zh) * | 2023-09-05 | 2025-03-13 |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 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5050774A1 (zh) | 2025-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56046B1 (en) | Plug-in device discrimin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 |
CN103581787B (zh) | 自配置装置及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 | |
US7890284B2 (en) |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any one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 |
EP2262210A2 (en) |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operation of peripherals connected via an audio/video-plug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5120404A (zh) | 一种音频设备、终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 |
US10725121B2 (en) | Socket monitoring | |
CN107172515A (zh) | 移动终端中检测耳机插头插入的检测电路和移动终端 | |
CN106664479A (zh) | 提高扬声器性能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KR20110046361A (ko) | 오디오 잭으로 부속 장치를 검출하는 방법 | |
US9326079B2 (en) | Detection circuit | |
CN108668017A (zh) | 音量提示方法、模式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7014760A (zh) | 一种耳机线控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音频播放系统 | |
CN105635902A (zh) | 一种兼容数字音频设备的音频接口及实现方法 | |
CN102457798A (zh) | 音频切换电路及具有该音频切换电路的音频播放装置 | |
US20210167557A1 (en) | Circuitry for detecting jack plug removal | |
CN104969568B (zh) | 用于检测耳机按键动作的电路、终端及耳机 | |
CN108196818B (zh) | 耳机识别装置 | |
CN102361505B (zh) | 电子设备及基于micro-usb接口的外接功率放大模块识别方法 | |
JP5211099B2 (ja) | 変換アダプタ及び電子機器 | |
US20220386050A1 (en) | State detection device for use in an audio interface | |
CN105657606B (zh) | 耳机识别、连接的方法及电路 | |
CN105204817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215729721U (zh) | 一种段式插头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 |
CN116016821B (zh) | 一种识别电路、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 |
CN217825338U (zh) | 一种耳机降噪电路以及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