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0897B -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90897B CN116990897B CN202311144994.XA CN202311144994A CN116990897B CN 116990897 B CN116990897 B CN 116990897B CN 202311144994 A CN202311144994 A CN 202311144994A CN 116990897 B CN116990897 B CN 1169908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ave
- protective layer
- diffusion particles
- polarizer
- fil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9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DLINORNFHVEIFE-UHFFFAOYSA-N hydrogen peroxide;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OO DLINORNFHVEIF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6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820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DAKWPKUUDNSNPN-UHFFFAOYSA-N Trimethylolpropane tri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O)OCC(CC)(COC(=O)C=C)COC(=O)C=C DAKWPKUUDNSNP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HVVWZTWDBSEWIH-UHFFFAOYSA-N [2-(hydroxymethyl)-3-prop-2-enoyloxy-2-(prop-2-enoyloxymethyl)propyl] 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O)OCC(CO)(COC(=O)C=C)COC(=O)C=C HVVWZTWDBSEWI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MPIAGWXWVAHQBB-UHFFFAOYSA-N [3-prop-2-enoyloxy-2-[[3-prop-2-enoyloxy-2,2-bis(prop-2-enoyloxymethyl)propoxy]methyl]-2-(prop-2-enoyloxymethyl)propyl] 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O)OCC(COC(=O)C=C)(COC(=O)C=C)COCC(COC(=O)C=C)(COC(=O)C=C)COC(=O)C=C MPIAGWXWVAHQB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16 antistat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52 auxiliary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KCTAWXVAICEBSD-UHFFFAOYSA-N prop-2-enoyloxy prop-2-eneperox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O)OOOC(=O)C=C KCTAWXVAICEBS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562 thicken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2-(2-methoxy-5-methylphenyl)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C1CCN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2-Propen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C=C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56 alcohol based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RWCCWEUUXYIKHB-UHFFFAOYSA-N benzophe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C(=O)C1=CC=CC=C1 RWCCWEUUXYIKH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65 benzophen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737 colorimetric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210 ether based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UHESRSKEBRADOO-UHFFFAOYSA-N ethyl carbamate;prop-2-e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OC(N)=O UHESRSKEBRADO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53 ketone based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632 lip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YRHRIQCWCFGUEQ-UHFFFAOYSA-N thioxanthen-9-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O)C3=CC=CC=C3SC2=C1 YRHRIQCWCFGUE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08 titanium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偏光片包括偏光膜以及设置在偏光膜一侧的保护层,保护层远离偏光膜的一侧设有一凹凸结构,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和/或大小不同的凹凸子表面;本申请通过在保护层远离偏光膜的一侧设置凹凸结构,使得射向偏光片的光线在经过凹凸结构时,基于漫反射原理,光线会被均匀打散,被均匀打散的光线再次经过保护层时,各波长的光强能量均匀分散,从而避免彩虹纹现象的发生,以缓解现有显示器件存在彩虹纹现象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液晶显示屏从一开始的小尺寸手机屏幕的应用到现在的大尺寸电脑、电视屏幕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因此,市场对显示器的影像质量和环境适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液晶显示器结构主要是由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着一层液晶,从下到上分别是背光源、导光板、下侧偏光片、下侧玻璃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液晶层、彩色滤光片、上侧玻璃基板、上侧偏光片。背光发出的光源通过导光板得到扩散,随后经过下侧吸收轴90°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偏光片,自然光90°方向的分量被吸收,从而变成偏振方向平行于0°方向(水平平行纸面)的线偏振光。在无电场变化时,液晶分子不发生偏转,出射的线偏振光偏振方向不发生改变并被上侧吸收轴0°方向的偏光片吸收,无光透过,呈现暗态。当电流通过晶体管并产生电场变化,液晶分子发生偏转,水平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变成垂直线偏振光,透过上侧偏光片,而不被吸收,呈现亮态。另外,上层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基于色度学原理,每个像素由三个子像素RGB构成,这些发出红蓝绿色彩的子像素经过混合后传递到人眼中,从而形成多姿多彩的显示画面。
在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中,偏光片起到至关重要的光开关作用,其基本构成为基材保护层,偏光层,液晶补偿层,压敏(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胶,离型膜。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采用基材保护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基材的偏光片,由于PET材料的结晶特性,形成双折射效应,容易导致显示器出现彩虹纹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以缓解现有显示器件存在彩虹纹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其包括:
偏光膜;
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偏光膜的一侧;
其中,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设有一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和/或大小不同的凹凸子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中,所述偏光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一侧的调光膜,所述调光膜的一侧具有所述凹凸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中,所述调光膜远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具有所述凹凸结构;所述调光膜包括基材层以及分散在所述基材层内的第一扩散颗粒,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自所述调光膜远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表面凸出,形成所述凹凸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中,所述调光膜靠近所述保护层的一侧具有所述凹凸结构;所述调光膜包括基材层以及分散在所述基材层内的第一扩散颗粒,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自所述调光膜靠近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表面凸出,形成所述凹凸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中,所述调光膜还包括分散在所述基材层内的第二扩散颗粒,所述第二扩散颗粒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凸出于所述调光膜的同一侧表面,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位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远离所述凹凸结构的一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中,所述第一扩散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的粒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中,所述基材层包括紫外光固化树脂基材,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所述第二扩散颗粒包括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钛颗粒、二氧化锌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中,所述偏光片的雾度范围为20%至70%。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中,所述凹凸子表面的法线与平行于所述保护层所在平面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180度的范围内均有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偏光片制备方法,其包括:
在偏光膜的一侧贴附保护层;
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制备一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和/或大小不同的凹凸子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制备方法中,所述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制备一凹凸结构的步骤包括:
将紫外光固化树脂、紫外光固化单体、第一扩散颗粒混合在溶剂中形成调光溶液;
将所述调光溶液涂布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
固化所述调光溶液,以形成所述调光膜,所述调光膜的一侧形成所述凹凸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制备方法中,所述调光溶液还包括第二扩散颗粒,所述第二扩散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的粒径;所述第二扩散颗粒包括粒径为30纳米至70纳米的无机二氧化硅颗粒,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包括粒径为2微米至3微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制备方法中,所述调光溶液中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的质量分数占比范围为2.5%至20%,其中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的比例为7:3。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偏光片或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偏光片制备方法制得的偏光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中,偏光片包括偏光膜以及保护层,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偏光膜的一侧,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设有一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和/或大小不同的凹凸子表面;本申请通过在保护层远离偏光膜的一侧设置凹凸结构,使得射向偏光片的光线在经过凹凸结构时,基于漫反射原理,光线会被均匀打散,被均匀打散的光线再次经过保护层时,各波长的光强能量均匀分散,从而避免彩虹纹现象的发生,解决了现有显示器件存在彩虹纹现象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光膜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不包括调光膜时光线的传播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包括调光膜时光线的传播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即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针对现有显示器件存在彩虹纹现象的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偏光片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由于材料结晶特性,延伸成膜后产生各向异性,光线经过PET时会产生双折射效应。白光透过PET材料时,材料具有选择性透光性质,不同波长的光透过率不一样,其中500nm波段的光透过率低,而450nm和600nm波段的透过率高,导致彩虹纹现象发生。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光膜的细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述偏光片20包括保护层21以及偏光膜22。所述保护层21设置在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所述保护层21远离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设有一凹凸结构301,所述凹凸结构301包括多个形状和/或大小不同的凹凸子表面31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保护层21远离偏光膜22的一侧设置凹凸结构301,使得射向偏光片20的光线在经过凹凸结构301时,基于漫反射原理,光线会被均匀打散,被均匀打散的光线再次经过偏光片20的保护层21时,各波长的光强能量均匀分散,从而避免彩虹纹现象的发生,解决了现有显示器件存在彩虹纹现象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继续参照图1,所述偏光片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层21远离所述偏光膜22一侧的调光膜30,所述调光膜30的一侧具有所述凹凸结构301。也即,位于所述保护层21远离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的凹凸结构301由所述调光膜30形成。所述调光膜30可直接制备在所述偏光片20的所述保护层21上,或者,直接贴合在所述偏光片20的所述保护层21上。
所述调光膜30具有凹凸结构301,所述凹凸结构301位于所述调光膜30远离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所述凹凸结构301上包括无规则的多个凹凸子表面310,多个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形状和/或大小均不同。其中,无规则的多个凹凸子表面310中的无规则是指各个凹凸子表面310的形态以及排布均没有固定规律,比如各个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形状和/或大小均不同。其中,大小可指所述凹凸子表面距离所述保护层21的高度以及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面积等。
下面将具体阐述所述调光膜30的结构:
结合参照图1和图2,所述调光膜30包括基材层31以及分散在所述基材层31内的第一扩散颗粒3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自所述调光膜30远离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表面凸出,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
进一步地,所述调光膜30还包括分散在所述基材层31内的第二扩散颗粒33,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凸出于所述调光膜30的同一侧表面,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位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远离所述凹凸结构301的一侧。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比例为7:3。
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的粒径,比如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的粒径范围为2微米至3微米,比如为2微米、2.1微米、2.2微米、2.6微米、2.8微米、3微米等;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粒径范围为30纳米至70nm,比如为30纳米、40纳米、50纳米、60纳米、70纳米等。可选地,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颗粒等,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包括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钛颗粒、二氧化锌颗粒等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材层31包括紫外光固化树脂基材,比如为分子量从几百到上万不等的环氧丙烯酸酯齐聚物或聚氨酯丙烯酸齐聚物等。
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与所述基材层31属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体系中不会相互溶合,使得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在所述基材层31内是随机分布的,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分布在所述基材层31远离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就会自所述调光膜30远离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表面凸出,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而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分布在所述基材层31靠近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就会被所述基材层31完全包裹。由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分布的位置以及在不同位置分布的数量均随机,并不固定,使得所述调光膜30形成的所述凹凸结构301也是无规则的。
同样地,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与所述基材层31也属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体系中不会相互溶合,使得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在所述基材层31内也是随机分布的,部分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分布在所述基材层31远离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就会像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一样,自所述调光膜30远离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表面凸出,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而且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分布的位置以及在不同位置分布的数量也是随机的,并不固定,使得所述调光膜30形成的所述凹凸结构301也是无规则的。
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密度,使得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相较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较容易沉积,也即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中远离所述凹凸结构301的颗粒数量要大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中远离所述凹凸结构301的数量,使得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位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远离所述凹凸结构301的一侧。
另外,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粒径,使得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更容易聚集在所述基材层31的表面形成大团簇结构,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而且,由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粒径较小,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聚集可形成更多形态的所述凹凸结构301,进而使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可配合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以更好地形成无规则的所述凹凸结构301。同时,采用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配合,可以使所述偏光片20应用到显示面板中时,显示面板的暗态画面主观效果偏蓝,提升视觉上的主观感受。
所述凹凸结构301是由多个凹凸子表面310组成,多个所述凹凸子表面310拼接组合在一块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无规则的所述凹凸结构301是由无规则的多个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组成。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无规则状态可用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法线与平行于所述保护层21所在平面的平面之间的夹角来衡量,比如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法线与平行于所述保护层21所在平面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180度的范围内均有分布。具体而言,可以取平行于所述保护层21所在平面的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作为参考线,并定义该参考线为水平线,如图2所示,H表示水平线,ON表示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法线,TL表示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切线,所述法线ON垂直于所述切线TL,a为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法线ON与水平线H之间的夹角。所述凹凸子表面310的法线ON与水平线H之间的夹角a在0度至180度之间具有分布,比如夹角a包括0度、10度、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110度、120度、130度、140度、150度、160度、170度、180度等整数角度,当然地的夹角a还可包括非整数角度,例如33.6度、62.8度、121.9度等。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片20的雾度范围为20%至70%,比如可为20%、30%、40%、50%、60%、70%等。所述偏光片20的雾度主要由所述调光膜30上的所述凹凸结构301的状态决定,故所述偏光片20的雾度可用来作为衡量所述调光膜30的所述凹凸结构301的无规则状态的另一指标。其中,所述偏光片20的雾度是指所述偏光片20的出射光线中偏离2.5°角以上的出射光线占比总透射光强的百分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以所述调光膜包括分散在在所述基材层31内的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为例说明,但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所述调光膜30中还可以在所述基材层31内设置更多或更少种类的扩散颗粒,比如所述基材层31内设置有1种、3种、4种、5种等扩散颗粒。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31内设置有1种扩散颗粒,例如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的粒径较大,更容易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而且可以更方便的根据粒子数量来调节所述偏光片20所需要的雾度参数。另外,由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的粒径较大,更容易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因此,当所述调光膜30中包括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两种扩散颗粒时,可以使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数量,比如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比例为7:3。
上述所述偏光片20可应用于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等,本申请实施例以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说明。
具体地,参照图3,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背光模组10、与所述背光模组10相对设置的液晶盒40。所述偏光片20设置在所述液晶盒40靠近所述背光模组10的一侧,且所述调光膜30位于所述保护层21靠近所述背光模组10的一侧。当然地,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液晶盒40远离所述背光模组10一侧的上偏光片50。
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背光源11、背板12、以及扩散膜13等光学膜片。所述背光源11固定在所述背板12上,所述扩散膜13设置在所述背光源11的出光方向上。其中,所述背板12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铁或者是其他金属,当然,所述背板12也可以是合金材质的。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当中,所述背板12也可以塑胶材质的,当然,塑胶与金属结合形成的外框也是可行的,例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胶铁一体框。
所述背光源11包括LED、mini LED等发光光源。扩散膜13主要用于将所述背光源11发出的光均匀地向各个角度射出,以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均匀性。当然地,所述背光模组10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背光源11与所述背板12之间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主要用于增加背光源11的光利用率,从而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亮度和能效。
所述液晶盒4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41和对置基板42,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41和所述对置基板42之间的液晶层43。
所述偏光片20设置在所述液晶盒40靠近所述背光模组10的一侧,且所述调光膜30设置在所述保护层21靠近所述背光源11的一侧,并使所述调光膜30上的凹凸结构301位于所述调光膜30靠近所述背光源11的一侧。所述偏光片20还包括层叠设置在所述偏光膜22远离所述保护层21一侧的补偿层23以及粘合层24。所述保护层21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所述保护层21用于保护所述偏光膜22,避免所述偏光膜22受到水氧的侵蚀。所述偏光膜22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所述粘合层24的材料优选为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所述偏光片20通过所述粘合层24粘贴在所述液晶盒40的所述阵列基板41的一侧。
所述上偏光片50的结构与所述偏光片20的结构相同,但所述上偏光片50并不包括所述调光膜30。所述上偏光片50可通过所述上偏光片50上的粘合层粘贴在所述液晶盒40的所述对置基板42的一侧。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所述显示面板101中,所述调光膜30靠近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具有所述凹凸结构301;所述调光膜30包括基材层31以及分散在所述基材层31内的第一扩散颗粒3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自所述调光膜30靠近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表面凸出,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
可选地,所述调光膜30还可包括基底34,所述基材层31设置在所述基底34靠近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所述基底34可以为玻璃基板等。当然地,本申请的所述调光膜30也可不包括所述基底34,比如可以在所述基底34上制备完所述调光膜30后,将所述调光膜30与所述保护层21贴合,并移除所述基底34。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不包括调光膜时光线的传播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包括调光膜时光线的传播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所述显示面板102中,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量子点膜14以及增亮膜15,如图5所示。
所述量子点膜14设置在所述背光源11的出光方向上,所述扩散膜13设置在所述量子点膜14远离所述背板12的一侧,所述增亮膜15设置在所述扩散膜13远离所述背板12的一侧。当然地,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所述量子点膜14还可设置在所述扩散膜13与所述增亮膜15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增亮膜15远离所述扩散膜13的一侧。
通过设置所述量子点膜14,并配合Mini LED背光源11,可采用QD-Mini LED背光技术,QD-Mini LED背光技术可采用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方式实现区域控光,达成超高对比度,提升显示面板102的色域。
参照图6,然而,由于搭载QD-Mini LED背光技术的是背光模组10中增加了的所述增亮膜15,使得从所述背光源11发出的光均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经过所述偏光片20的所述保护层21时,由于所述保护层21的PET具备双折射特性,线偏振光在经过PET后将发生偏振态的改变,变成椭圆偏振光或者圆偏振光,而不同波长光经过PET后,形成不同偏振态的出射光。当不同波长的光再经过所述偏光膜22时,不同波长的光能够出射的光强能量不同,导致光强能量差异,光透过率就发生了较大的差异,进而加剧了彩虹纹现象。尤其地,QD-Mini LED背光在620纳米至700纳米波段的光强强度会比传统D65光源更强,结合PET本身的双折射特性,红光波段的透过光强更多,从而造成人眼视觉的红色彩虹纹现象。
而本申请的所述偏光片20通过在所述保护层21靠近所述背光源11的一侧设置具有凹凸结构301的调光膜30,能够很好地的解决QD-Mini LED背光技术中出现的彩虹纹现象。
具体地,参照图7,所述背光源11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量子点膜14后,光线再经过所述调光膜30的无规则的凹凸结构301时,基于漫反射原理,光线会被扩散,所述凹凸结构301能够使线偏振光变成部分偏振光,使得从所述调光膜30出射的光线不再是线偏振光,而且光线还会被均匀打散,有效扩散光强能量,使从所述调光膜30出射光的光强能量分布更均匀。当从所述调光膜30出射的部分偏振光经过所述保护层21时,不会发生偏振态的改变,当不同波长的光再经过所述偏光膜22时,不同波长的光能够出射的光强能量相同,使得各波长的光强能量均匀分散,从而克服彩虹纹现象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仅为示意光线的传播方向以及光线经过不同膜层后的光线状态,而为了清楚示出光线经过不同膜层后的传播方向以及光线状态,只是简单示出了各膜层的大致位置关系,这并不表示实际的膜层结构。另外,图6和图7中带箭头的线表示光线的传播方向,倾斜线以及圆和椭圆表述光线的状态。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偏光片制备方法,所述偏光片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制备方法制得的偏光片可应用于上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显示面板中。具体地,请参照图1至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8,所述偏光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偏光膜22的一侧贴附保护层21;
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3,在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贴附所述保护层21,并在所述偏光膜22远离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贴附补偿层23以及粘合层24。所述保护层21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保护层21用于保护所述偏光膜22,避免所述偏光膜22受到水氧的侵蚀。所述偏光膜22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所述粘合层24的材料优选为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
S202:在所述保护层21远离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制备一凹凸结构301,所述凹凸结构301包括多个形状和/或大小不同的凹凸子表面310。
具体地,所述在所述保护层21远离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制备一凹凸结构301的步骤包括:
将紫外光固化树脂、紫外光固化单体、第一扩散颗粒32以及第二扩散颗粒33混合在溶剂中形成调光溶液。更具体地,将紫外光固化树脂、紫外光固化单体、第一扩散颗粒32、第二扩散颗粒33、光引发剂以及其它助剂混合在溶剂中,以形成所述调光溶液。
其中,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包括如分子量从几百到上万不等的环氧丙烯酸酯齐聚物或聚氨酯丙烯酸齐聚物。所述紫外光固化单体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季戊四醇三丙稀酸酯(PETA)、双季戊四醇丙六稀酸酯(DPHA)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光引发剂、硫杂蒽酮光引发剂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引发剂的占比为1%至4%。其它助剂包括增稠剂、流平剂、抗静电剂等,其它助剂的占比为0.1%至1%。所述增稠剂用于调节产品粘度,所述流平剂用于改善产品外观,所述抗静电剂用于降低涂层表面电阻。所述溶剂包括酮类溶剂、醇类溶剂、脂类溶剂、醚类溶剂等。
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包括粒径为2微米至3微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包括粒径为30纳米至70纳米的无机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钛颗粒、二氧化锌颗粒等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调光溶液中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质量分数占比范围为2.5%至20%,如果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占比较小,形成的调光膜30的雾度效果不佳,进而使形成的偏光片20的雾度效果不佳,影响克服彩虹纹的效果;如果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占比较大,当形成的偏光片20应用于显示面板100时,会对光线扩散过于严重,造成显示面板100的对比度及穿透率的下降。可选地,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的比例为7:3。
将所述调光溶液涂布在所述保护层21远离偏光膜22的一侧;
具体地,采用湿法涂布等涂布工艺在所述保护层21远离偏光膜22的一侧涂布所述调光溶液。
固化所述调光溶液,以形成调光膜,所述调光膜的一侧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具体地,对涂布在所述保护层21一侧的所述调光溶液进行固化,使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形成基材层31,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分散在所述基材层31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自所述基材层31远离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表面凸出,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凸出于所述基材层31的同一侧表面,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位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远离所述凹凸结构301的一侧,以形成所述调光膜30,如图2所示。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中,所述在所述保护层21远离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制备一凹凸结构301的步骤还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采光蚀刻工艺对所述保护层21远离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进行蚀刻,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也即通过直接在所述保护层21的一侧蚀刻,使所述保护层21上直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02中,所述在所述保护层21远离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制备一凹凸结构301的步骤还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参照图4,在基底34上涂布所述调光溶液涂并固化,以形成调光膜30,所述调光膜30远离所述基底34的一侧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具体地,对涂布在所述基底34一侧的所述调光溶液进行固化,使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形成基材层31,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分散在所述基材层31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自所述基材层31远离所述基底34的一侧表面凸出,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301,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凸出于所述基材层31的同一侧表面,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32位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33远离所述凹凸结构301的一侧,以形成所述调光膜30,如图4所示。
在形成所述调光膜30之后,将所述调光膜30贴附在所述保护层21远离所述偏光膜22的一侧。当然地,本申请的所述调光膜30也可不包括所述基底34,比如可以在所述基底34上制备完所述调光膜30后,将所述调光膜30与所述保护层21贴合,并移除所述基底34。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申请提供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偏光片包括偏光膜、保护层以及调光膜,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偏光膜的一侧,调光膜设置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所述调光膜具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和/或大小不同的凹凸子表面;本申请通过在保护层远离偏光膜的一侧设置具有凹凸结构的调光膜,使得射向偏光片的光线在经过调光膜的凹凸结构时,基于漫反射原理,光线会被均匀打散,被均匀打散的光线再次经过保护层时,各波长的光强能量均匀分散,从而避免彩虹纹现象的发生,解决了现有显示器件存在彩虹纹现象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偏光膜;以及
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偏光膜的一侧,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其中,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设有一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和/或大小不同的凹凸子表面;所述偏光片的雾度范围为20%至70%,当光线射向所述偏光片时,所述光线经过所述凹凸结构后再经过所述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一侧的调光膜,所述调光膜的一侧具有所述凹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远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具有所述凹凸结构;
所述调光膜包括基材层以及分散在所述基材层内的第一扩散颗粒,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自所述调光膜远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表面凸出,形成所述凹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靠近所述保护层的一侧具有所述凹凸结构;
所述调光膜包括基材层以及分散在所述基材层内的第一扩散颗粒,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自所述调光膜靠近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表面凸出,形成所述凹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还包括分散在所述基材层内的第二扩散颗粒,所述第二扩散颗粒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凸出于所述调光膜的同一侧表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扩散颗粒位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远离所述凹凸结构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扩散颗粒的粒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包括紫外光固化树脂基材,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所述第二扩散颗粒包括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钛颗粒、二氧化锌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凸子表面的法线与平行于所述保护层所在平面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180度的范围内均有分布。
9.一种偏光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偏光膜的一侧贴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
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制备一凹凸结构,以形成偏光片,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和/或大小不同的凹凸子表面;所述偏光片的雾度范围为20%至70%,当光线射向所述偏光片时,所述光线经过所述凹凸结构后再经过所述保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光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制备一凹凸结构的步骤包括:
将紫外光固化树脂、紫外光固化单体、第一扩散颗粒混合在溶剂中形成调光溶液;
将所述调光溶液涂布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偏光膜的一侧;
固化所述调光溶液,以形成调光膜,所述调光膜的一侧形成所述凹凸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偏光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溶液还包括第二扩散颗粒,所述第二扩散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一扩散颗粒的粒径;所述第二扩散颗粒包括粒径为30纳米至70纳米的无机二氧化硅颗粒,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包括粒径为2微米至3微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光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溶液中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的质量分数占比范围为2.5%至20%,其中所述第一扩散颗粒和所述第二扩散颗粒的比例为7:3。
13.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或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制备方法制得的偏光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44994.XA CN116990897B (zh) | 2023-09-06 | 2023-09-06 |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KR1020237036899A KR20250037677A (ko) | 2023-09-06 | 2023-09-11 | 편광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PCT/CN2023/118006 WO2025050416A1 (zh) | 2023-09-06 | 2023-09-11 |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44994.XA CN116990897B (zh) | 2023-09-06 | 2023-09-06 |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90897A CN116990897A (zh) | 2023-11-03 |
CN116990897B true CN116990897B (zh) | 2023-12-08 |
Family
ID=88528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44994.XA Active CN116990897B (zh) | 2023-09-06 | 2023-09-06 |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250037677A (zh) |
CN (1) | CN116990897B (zh) |
WO (1) | WO2025050416A1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1427A (zh) * | 2006-08-14 | 2009-01-0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防眩性光学叠层体 |
CN102193132A (zh) * | 2010-03-11 | 2011-09-21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防眩性偏振片和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06541B2 (ja) * | 2004-05-27 | 2011-11-02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7121479B2 (ja) * | 2017-11-14 | 2022-08-18 |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omoegawaオプティカルフィルム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
CN114806351A (zh) * | 2022-04-18 | 2022-07-29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防眩光组合物、防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6699737A (zh) * | 2023-05-16 | 2023-09-05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23
- 2023-09-06 CN CN202311144994.XA patent/CN116990897B/zh active Active
- 2023-09-11 WO PCT/CN2023/118006 patent/WO2025050416A1/zh unknown
- 2023-09-11 KR KR1020237036899A patent/KR20250037677A/ko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1427A (zh) * | 2006-08-14 | 2009-01-0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防眩性光学叠层体 |
CN102193132A (zh) * | 2010-03-11 | 2011-09-21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防眩性偏振片和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5050416A1 (zh) | 2025-03-13 |
KR20250037677A (ko) | 2025-03-18 |
CN116990897A (zh) | 2023-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656999B1 (ko) | 선 격자 편광필름 및 선 격자 편광필름의 격자제조용 몰드제작방법 | |
US9507197B2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2252223B (zh) |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
US8330709B2 (en) |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unit | |
CN102537774A (zh) |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
KR101640719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용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JP2015046328A (ja) | 導光板、これ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ならびに光学シート | |
CN111913320A (zh) |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
WO2020001612A1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KR20120075142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090185108A1 (en) | Polarize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US10884176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5407551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00456094C (zh) |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US11353742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6990897B (zh) |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WO2022002268A1 (zh) | 一种显示屏、显示屏保护膜及电子设备 | |
CN216210335U (zh) | 显示装置 | |
CN114035378B (zh) | 显示装置 | |
KR20120009674A (ko) | 방현 필름, 이를 구비한 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 |
US12197063B2 (en) | Display module | |
EP4040222B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50076700A1 (en) | Display Modu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1053789B1 (ko) | 복합 광학 필름 | |
WO2010026390A1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light extra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