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0791B - 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90791B CN116990791B CN202311236984.9A CN202311236984A CN116990791B CN 116990791 B CN116990791 B CN 116990791B CN 202311236984 A CN202311236984 A CN 202311236984A CN 116990791 B CN116990791 B CN 1169907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ance
- synthetic aperture
- representing
- echo
- calc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004—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89—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5/8902—Side-looking sonar
- G01S15/8904—Side-looking sonar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4—Fourier, Walsh or analogous domain transformations, e.g. Laplace, Hilbert, Karhunen-Loeve, trans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相移函数;S2.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多普勒相位函数;S3.在距离向频域计算单个点目标的回波信号;S4.计算成像场景中所有目标的回波信号以得到最终的仿真回波信号。通过距离向频域中的相位相乘代替时域中的时延处理,能够大幅度降低计算复杂度,从而提高多接收阵元合成孔径声纳的回波仿真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合成孔径技术是将常规侧扫声纳的方位分辨率提高一个数量级的有效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小孔径基阵的匀速直线运动在方位向上虚拟合成一个大孔径基阵,由于这个虚拟的孔径正相关于测绘距离,所以方位分辨率具有与作用距离和工作频率无关的特性。在合成孔径声纳工程样机系统未完工之前,仿真的合成孔径声纳回波数据就是合成声纳成像系统的唯一输入,可以用来进行合成孔径声纳系统参数的设计、成像算法的校验、各种图像均衡以及目标分类识等算法的检验、后期干涉合成孔径声纳信号处理方法的测试等。现有技术采用时域方法对回波信号进行仿真,基本思想在于回波信号是发射信号的时间延迟,由于原始数据是在时域中逐点生成的,因此仿真信号较为精确,但计算复杂度较高,随着目标数量的不断增加,其仿真时间也随之增加,导致计算效率大大降低。基于图形处理器等并行优化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仿真效率,然后却是以增加硬件成本为代价,因此性价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以解决传统模拟方法计算复杂导致仿真效率随目标数量增加而显著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相移函数;
S2.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多普勒相位函数;
S3.在距离向频域计算单个点目标的回波信号;
S4.计算成像场景中所有目标的回波信号以得到最终的仿真回波信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相移函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水下的声速;表示距离向的瞬时频率,表示虚数单位;
表示针对成像场景中第个目标的相移函数,为距离坐标为、方位坐标为的点
目标与第个接收阵元的双程斜距历程,为方便描述,记该目标的二维坐标为,当声
纳在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置在方位向满足时,为合成孔径长度,
双程斜距历程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下标表示接收阵元的索引,表示成像区域中目标的索引。表示发射阵元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而
是第个目标和第个接收阵元之间的距离,表示在时刻的发射阵元位置,变量是声
纳速度,表示考虑信号从发射到被接收阵元所接收过程中接收阵元沿方位向移动的距
离,是当第个接收阵元接收到信号时的精确时间延迟;表示发射阵元与第个接收
阵元之间的距离,表示点目标在距离向的坐标,表示点目标在方位向的坐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多普勒相位函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系统中心频率,表示虚数单位;表示针对成像场景中第个目标的多普勒相位函数。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在距离向频域计算单个点目标的回波信号,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第个接收阵元针对成像场景中第个目标接收到的回波
信号,表示方位向慢时间;表示对发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计算成像场景中所有目标的回波信号以得到最终的仿真回波信号,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对发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表示成像区域中目标的索
引;表示成像区域中目标的总个数;表示求和;表示傅里叶变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高效的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通过距离向频域中的相位相乘代替时域中的时延处理,能够大幅度降低计算复杂度,从而提高多接收阵元合成孔径声纳的回波仿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处理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模拟效率对比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中仿真回波图。
图4为实施例中仿真回波的成像结果图。
图5为传统时域方法仿真回波的成像结果图。
图6为实施例中仿真回波成像结果在方位向上的剖面图。
图7为实施例中仿真回波成像结果在距离向上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相移函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水下的声速;表示距离向的瞬时频率,表示虚数单位;
表示针对成像场景中第个目标的相移函数,为距离坐标为、方位坐标为的点
目标与第个接收阵元的双程斜距历程,为方便描述,记该目标的二维坐标为,当声
纳在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置在方位向满足时,为合成孔径长度,
双程斜距历程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下标表示接收阵元的索引,表示成像区域中目标的索引。表示发射阵元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而是第个目标和第个接收阵元之间的距离,表示在时刻的发射阵元位置,变量是声纳速
度,表示考虑信号从发射到被接收阵元所接收过程中接收阵元沿方位向移动的距离,是当第个接收阵元接收到信号时的精确时间延迟;表示发射阵元与第个接收阵
元之间的距离,表示点目标在距离向的坐标,表示点目标在方位向的坐标。
S2.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多普勒相位函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系统中心频率,表示虚数单位;表示针对成像场景中第个目标的多普勒相位函数。
S3.在距离向频域计算单个点目标的回波信号,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第个接收阵元针对成像场景中第个目标接收到的回波信
号,表示方位向慢时间;表示对发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
S4.计算成像场景中所有目标的回波信号以得到最终的仿真回波信号,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对发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表示成像区域中目标的索
引;表示成像区域中目标的总个数;表示求和;表示傅里叶变换。
针对单个点目标回波信号的仿真,传统时域方法和本发明中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如下表1:
表1
表示在距离向上的采样数量,表示在方位向的采样数量,由上表可知本发明
方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对于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系统,成像区域由无数个理想点
目标组成,因此本发明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回波仿真效率。
考虑空间中分别存在1个、4个、16个、32个、64个、128个和256个理想点目标的7种情况,合成孔径声纳中心频率为150 kHz,带宽为40 kHz。利用本发明方法和传统方法对回波信号进行仿真后,仿真时间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传统方法的仿真时间随着目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利用本发明方法,仿真时间随着目标数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这表明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比传统方法更加高效。
为验证本发明方法得到的仿真回波具有与传统时域方法同样的精确度,考虑距离坐标为157m、方位坐标为22m的理想点目标,仿真的回波信号如图3所示。采用波数域成像算法对本发明方法仿真的回波信号和传统时域方法仿真的回波进行成像处理,结果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得到仿真回波。为了定量评估本发明所提出方法的性能,图6和图7分别给出了两种方法在方位向和距离向的剖面图,发现两种方法在合成图像形成后几乎可以获得相同的成像性能,这表明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地仿真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系统的回波信号而不损失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相移函数;
S2.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多普勒相位函数;
S3.在距离向频域计算单个点目标的回波信号;
S4.计算成像场景中所有目标的回波信号以得到最终的仿真回波信号;
所述S1中,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相移函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表示水下的声速;fτ表示距离向的瞬时频率,j2=-1表示虚数单位;Hi(fτ)表示针对成像场景中第i个目标的相移函数,Rm_i(t;r)为距离坐标为r、方位坐标为xi的点目标与第m个接收阵元的双程斜距历程,为方便描述,记该目标的二维坐标为(r,xi),当声纳在t时刻的位置v·t与目标位置xi在方位向满足|v·t-xi|≤0.5Ls时,Ls为合成孔径长度,双程斜距历程Rm_i(t;r)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发射阵元和目标之间的距离,/>是第i个目标和第m个接收阵元之间的距离,v·t表示在t时刻的发射阵元位置,变量v是声纳速度,v·τm表示信号从发射到被接收阵元所接收过程中接收阵元沿方位向移动的距离,τm是当第m个接收阵元接收到信号时的精确时间延迟,dm表示发射阵元与第m个接收阵元之间的距离;
所述S2中在合成孔径长度内计算对应于双程斜距历程的多普勒相位函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fc表示系统中心频率,j2=-1表示虚数单位,c表示水下的声速,Di(fτ)表示针对成像场景中第i个目标的多普勒相位函数;
所述S3中在距离向频域计算单个点目标的回波信号,计算公式为:
Ssm_i(fτ,t;r)=P(fτ)·Hi(fτ)·Di(fτ)
其中,Ssm_i(fτ,t;r)表示第m个接收阵元针对成像场景中第i个目标接收到的回波信号,t表示方位向慢时间;P(fτ)表示对发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计算成像场景中所有目标的回波信号以得到最终的仿真回波信号,计算公式为:
其中,P(fτ)表示对发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i表示成像区域中目标的索引;I表示成像区域中目标的总个数;FT表示傅里叶变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36984.9A CN116990791B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36984.9A CN116990791B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90791A CN116990791A (zh) | 2023-11-03 |
CN116990791B true CN116990791B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8530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36984.9A Active CN116990791B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9907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50201B (zh) * | 2024-03-11 | 2024-12-20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合成孔径声呐回波仿真方法及系统 |
CN118628423B (zh) * | 2024-08-14 | 2024-11-12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声纳图像的可视化处理方法、系统和计算装置 |
CN118778022B (zh) * | 2024-09-11 | 2024-11-22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发射信号上采样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18797963B (zh) * | 2024-09-11 | 2024-12-06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时域平移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系统和计算装置 |
CN118778023B (zh) * | 2024-09-11 | 2024-11-22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联合上采样与信号平移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99571A1 (en) * | 1985-04-20 | 1986-10-29 | Peter Travis Gough | Continuous transmission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
US5802012A (en) * | 1996-11-06 | 1998-09-01 | Nec Corporation | Synthetic-aperture sonar system |
CN1808175A (zh) * | 2005-10-13 | 2006-07-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合成孔径声纳运动误差和水声信道相位误差的测量方法 |
JP2010127771A (ja) * | 2008-11-27 | 2010-06-10 | Nec Corp | 合成開口ソーナー、合成開口ソーナーの位相誤差補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2230967A (zh) * | 2011-03-25 | 2011-11-02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多波长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 |
CN103529441A (zh) * | 2012-07-02 | 2014-01-22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被动合成孔径目标信号检测和分辨方法及系统 |
CN104049237A (zh) * | 2013-03-15 | 2014-09-17 | 郁涛 | 基于相差测量的无源定位技术 |
CN106772326A (zh) * | 2016-12-05 | 2017-05-31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一种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相位误差分析方法 |
CN106842210A (zh) * | 2016-12-05 | 2017-06-13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一种新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快速成像算法 |
CN106872978A (zh) * | 2017-01-16 | 2017-06-20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复杂场景的电磁建模仿真方法 |
CN108037497A (zh) * | 2018-01-04 | 2018-05-15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数据的收发合置转换方法 |
CN108344987A (zh) * | 2018-01-04 | 2018-07-31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基于数值计算方法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频域系统函数 |
CN109116364A (zh) * | 2018-08-03 | 2019-01-01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基于时域顺序排列的多子阵sas回波信号等效单阵转换方法 |
CN111175750A (zh) * | 2020-01-20 | 2020-05-19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CN112505710A (zh) * | 2020-11-19 | 2021-03-1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多波束合成孔径声呐三维成像算法 |
CN116500626A (zh) * | 2023-06-30 | 2023-07-28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接收阵元数据收发合置转换方法 |
CN116520335A (zh) * | 2023-06-29 | 2023-08-01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接收阵元合成孔径声呐波数域成像方法 |
CN116719027A (zh) * | 2023-06-05 | 2023-09-08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双向滑动聚束模式下的星机双基sar成像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84883B2 (ja) * | 2001-01-17 | 2004-11-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合成開口ソーナー及び合成開口処理方法 |
US7701380B2 (en) * | 2007-03-07 | 2010-04-20 | Chirp Corporation | Beam phase modulation for improved synthetic aperture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
US20170238136A1 (en) * | 2011-08-18 | 2017-08-17 | Rivada Research,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Location of Fixed Wireless CBSD Nodes |
US10349917B2 (en) * | 2014-06-11 | 2019-07-16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Synthetic aperture ultrasound system |
-
2023
- 2023-09-25 CN CN202311236984.9A patent/CN1169907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99571A1 (en) * | 1985-04-20 | 1986-10-29 | Peter Travis Gough | Continuous transmission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
US5802012A (en) * | 1996-11-06 | 1998-09-01 | Nec Corporation | Synthetic-aperture sonar system |
CN1808175A (zh) * | 2005-10-13 | 2006-07-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合成孔径声纳运动误差和水声信道相位误差的测量方法 |
JP2010127771A (ja) * | 2008-11-27 | 2010-06-10 | Nec Corp | 合成開口ソーナー、合成開口ソーナーの位相誤差補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2230967A (zh) * | 2011-03-25 | 2011-11-02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多波长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 |
CN103529441A (zh) * | 2012-07-02 | 2014-01-22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被动合成孔径目标信号检测和分辨方法及系统 |
CN104049237A (zh) * | 2013-03-15 | 2014-09-17 | 郁涛 | 基于相差测量的无源定位技术 |
CN106842210A (zh) * | 2016-12-05 | 2017-06-13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一种新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快速成像算法 |
CN106772326A (zh) * | 2016-12-05 | 2017-05-31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一种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相位误差分析方法 |
CN106872978A (zh) * | 2017-01-16 | 2017-06-20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复杂场景的电磁建模仿真方法 |
CN108037497A (zh) * | 2018-01-04 | 2018-05-15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数据的收发合置转换方法 |
CN108344987A (zh) * | 2018-01-04 | 2018-07-31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基于数值计算方法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频域系统函数 |
CN109116364A (zh) * | 2018-08-03 | 2019-01-01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基于时域顺序排列的多子阵sas回波信号等效单阵转换方法 |
CN111175750A (zh) * | 2020-01-20 | 2020-05-19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CN112505710A (zh) * | 2020-11-19 | 2021-03-1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多波束合成孔径声呐三维成像算法 |
CN116719027A (zh) * | 2023-06-05 | 2023-09-08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双向滑动聚束模式下的星机双基sar成像方法 |
CN116520335A (zh) * | 2023-06-29 | 2023-08-01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接收阵元合成孔径声呐波数域成像方法 |
CN116500626A (zh) * | 2023-06-30 | 2023-07-28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接收阵元数据收发合置转换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High-resolution imaging for the multireceiver SAS;Xuebo Zhang等;The Journal of Engineering;第2019卷(第19期);全文 * |
SAR原始回波信号生成算法的性能比较研究;韦立登, 李绍恩, 吴一戎, 向茂生;电子与信息学报(第02期);全文 * |
一种改进的星载SAR俯仰向DBF处理技术;冯帆;李世强;禹卫东;;电子与信息学报(第06期);全文 * |
一种精确的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杨海亮;张森;唐劲松;陈鸣;;数据采集与处理(第03期);全文 * |
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距离-多普勒成像方法;张学波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第44卷(第1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90791A (zh) | 2023-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990791B (zh) | 一种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回波仿真方法 | |
CN112240999B (zh) | 处理雷达反射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4833974B (zh) | 基于图像谱压缩的sar成像快速后向投影方法 | |
CN110412587B (zh) | 一种基于解卷积的下视合成孔径三维成像方法及系统 | |
CN110596646A (zh) | 一种基于mimo体制的提高雷达角度分辨率的布局及方法 | |
CN113050059A (zh) | 利用互质阵雷达的群目标聚焦超分辨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 |
CN110907938B (zh) | 一种近场的快速下视合成孔径三维成像方法 | |
CN118011392A (zh) | 一种基于4d毫米波雷达点云高分辨率成像方法 | |
CN112433210A (zh) | 一种双站前视探地雷达快速时域成像方法 | |
CN111060879A (zh) | 一种基于二维匹配滤波结果的联合副瓣抑制方法 | |
CN113391286B (zh) | 基于二维块稀疏恢复的虚拟孔径mimo雷达目标探测方法 | |
CN112731283B (zh) | 基于多级维纳滤波器的高亚音速飞行目标声学测向方法 | |
CN110646765A (zh) | 一种基于黎曼距离的广义旁瓣对消算法 | |
CN116256737A (zh) | 基于ofdm信号的声纳目标距离角度联合估计方法及估计装置 | |
CN110412585B (zh) | 一种基于mvdr的下视合成孔径三维成像方法及系统 | |
CN117991190A (zh) | 基于动态变换水下弱目标检测前跟踪方法 | |
CN114488054B (zh) | 一种计算高效的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动目标聚焦方法 | |
CN114371441B (zh) | 虚拟阵列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装置、产品及存储介质 | |
CN116908802A (zh) | 基于稀疏贝叶斯算法的天波超视距雷达距离估计方法 | |
CN114994668A (zh) | 半全息曲面阵列快速成像方法 | |
CN113702934A (zh) | 适用于mimo雷达的距离-多普勒-角度三维副瓣抑制方法 | |
CN112180338B (zh) | 全息数字阵列雷达目标数量估计方法和系统 | |
CN113126029A (zh) | 适用于深海可靠声路径环境的多传感器脉冲声源定位方法 | |
CN111722224A (zh) | 基于Keystone变换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方法 | |
CN118671774B (zh) | 一种移变阵列多波束合成孔径声呐反卷积成像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