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2383B - 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及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及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42383B CN116942383B CN202311206105.8A CN202311206105A CN116942383B CN 116942383 B CN116942383 B CN 116942383B CN 202311206105 A CN202311206105 A CN 202311206105A CN 116942383 B CN116942383 B CN 1169423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 stent
- release
- clamping groove
-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2489 tectorial membrane Anatomy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323 bea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93849 Cordylanth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5494 Aort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251 Dissecting Aneury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87 abdom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709 aort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76 aorta thoracic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474 aortic aneury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2895 aortic disse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4 hemodyna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44—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folded prior to deploy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6—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2/821—Ostial st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2/823—Stents, different from stent-grafts, adapted to cover an aneurys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及覆膜支架输送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上述装置包括后释放机构和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具有用于容纳覆膜支架近端各支架环的限位槽,后释放机构与限位槽配合以将各支架环收拢于限位槽内;后释放机构相对于限位机构具有用于同时释放限位槽内各支架环的转动自由度以及用于先后按序释放限位槽内各支架环的滑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以限位机构的轴线为轴,滑动自由度的滑动方向平行于限位机构的轴线。上述装置具有双重释放模式,可分别实现覆膜支架近端各支架环的同时释放以及先后按序释放,不仅适用于直筒段血管,还适用于弯曲段血管,提高后支架近端的操控性,减小对血管造成二次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及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主动脉覆膜支架为治疗胸主/腹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首选介入治疗方案,然而主动脉复杂的病变会使覆膜支架无法顺利展开,会出现“鸟嘴现象”,或者周向上支架展开不均匀,导致覆膜褶皱,从而影响腔内血流动力学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为解决覆膜支架头端释放定位精准,覆膜展开均匀,大多数覆膜支架输送器采用了二次释放或后释放的方式,分解了一次性释放所有覆膜支架的步骤。二次释放为当释放完整体覆膜支架后,前端裸露处的单节支架环仍然被约束,待主体的覆膜支架撑开后,定位准确后再释放前端裸支架部分。
为实现这一操作,多数结构上添加一层管体约束机构在导向头尾端或中间管头端,采用卡扣、挂接的方式约束支架波峰处使其不能展开。然而现有释放前端裸支架部分的过程为一次性释放,约束机构在解脱后,前端裸支架环同时向四周弹开,无法实现自主可控。针对于复杂的主动脉疾病的血管,这种方式首先可能会对血管造成二次损伤,其次均匀的轴向展开前端裸支架仅在直筒段血管处存在优势,主动脉病变多发生于主动脉弓部,自然地弯曲血管内支架输送器会自然的贴向大弯侧或小弯侧,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均匀的打开二次释放的裸支架部分,支架会瞬间弹开从而失去再次调整支架近端位置及角度的可能,无法减小由于支架撑开状态不佳所引起的鸟嘴等现象的不利影响,从而影响血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其具有双重释放模式,可分别实现覆膜支架近端各支架环的同时释放以及先后按序释放,不仅适用于直筒段血管,还适用于弯曲段血管,提高后支架近端的操控性,减小对血管造成二次损伤。另外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的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包括后释放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具有用于容纳覆膜支架近端各支架环的限位槽,所述后释放机构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将各所述支架环收拢于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后释放机构相对于所述限位机构具有用于同时释放所述限位槽内各所述支架环的转动自由度以及用于先后按序释放所述限位槽内各所述支架环的滑动自由度,所述转动自由度以所述限位机构的轴线为轴,所述滑动自由度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限位机构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后释放机构包括有围绕所述限位机构的轴线间隔设置的多个约束部,至少两个所述约束部的长度不同,所述约束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限位机构的轴线,各所述约束部用于一一对应地将各所述支架环收拢于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约束部划分为多组约束部组,各组所述约束部组围绕所述限位机构的轴线依次分布,每组所述约束部组内的各个所述约束部的长度不同。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约束部组内:
沿各个所述约束部的排列方向,各个所述约束部的长度逐渐增加或减小;
沿所述限位机构的径向,所述后释放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约束部与另一个所述约束部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所述约束部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后释放机构还包括导向头和操作组件,所述导向头的远端连接有所述操作组件和各个所述约束部;
所述操作组件贯穿所述限位机构并用于带动所述导向头以及所述导向头上的各个所述约束部相对于所述限位机构动作以释放各所述支架环。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本体,所述限位本体的外周面凹设有与各个所述支架环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支架环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本体包括限位头以及连接于所述限位头外周面的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头与任意一个所述限位块间均形成有所述限位槽;
各个所述限位块凹设有用于与所述后释放机构卡接的第一卡槽,相邻的两所述限位槽之间的所述限位头上凹设有用于与所述后释放机构卡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限位头的轴向;
当所述后释放机构由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转动至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时,各所述支架环由收拢状态同时变化为释放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头上还凹设有用于与所述后释放机构卡接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沿平行于所述限位头轴向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设置;
当所述后释放机构由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移动至仅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槽时,各所述支架环由收拢状态先后按序变化为释放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向头远端的中间管,所述操作组件贯穿所述中间管。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覆膜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控制手柄以及上述方案所述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
所述控制手柄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具有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限位机构轴向的第一导向通道以及延伸方向围绕所述限位机构轴线的第二导向通道;
所述后释放机构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导向孔配合,以在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导向下释放各所述支架环;
所述限位机构的远端安装于所述控制手柄内。
本发明提供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及覆膜支架输送系统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在使用时,医生可有选择性地令后释放机构以限位机构的轴线为轴相对于限位机构转动,以同时释放卡槽内的各支架环,实现覆膜支架前端裸支架的均匀释放;也可以令后释放机构沿平行于限位机构轴线的方向滑动,且滑动方向为逐渐远离覆膜支架远端的方向,以先后按序释放卡槽内的各支架环,实现覆膜支架前端裸支架的非均匀可控性释放。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首先,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可供选择更多,在直筒段血管内可转动后释放机构同时释放各支架环;在弯曲段血管内可滑动后释放机构先后按序释放卡槽内的各支架环,实现释放的自主可控,降低支架近端对血流的影响,减少对血管造成的二次损伤,由于可优先释放部分支架环,优先释放的支架环可支撑于血管壁,令覆膜支架尽可能的居中设置,随后再先后按序释放剩余的支架环,提高后支架近端的操控性,可有效缓解鸟嘴现象。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覆膜支架输送系统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从而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为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释放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为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位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膜支架输送系统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手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标:1-后释放机构;11-约束部组;111-约束部;12-导向头;13-操作组件;131-导丝管;132-手柄;2-限位机构;21-限位本体;211-限位槽;212-限位头;2121-第二卡槽;2122-第三卡槽;213-限位块;2131-第一卡槽;22-中间管;3-覆膜支架;31-支架环;4-控制手柄;41-第一导向孔;411-第一导向通道;412-第二导向通道;42-第二导向孔;5-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后释放机构1和限位机构2,限位机构2具有用于容纳覆膜支架3近端各支架环31的限位槽211,后释放机构1与限位槽211配合以将各支架环31收拢于限位槽211内;
后释放机构1相对于限位机构2具有用于同时释放限位槽211内各支架环31的转动自由度以及用于先后按序释放限位槽211内各支架环31的滑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以限位机构2的轴线为轴,滑动自由度的滑动方向平行于限位机构2的轴线。
以图2为例对上述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的使用原理进行具体说明:
当覆膜支架3需要释放至直筒段血管内时,可以限位机构2的轴线为轴转动后释放机构1,随着后释放机构1的转动,后释放机构1逐渐脱离限位槽211内的各支架环31,转动到达第一工位时,各支架环31同时自限位槽211释放,实现裸支架的一次性释放;
当覆膜支架3需要释放至弯曲段血管内时,可沿平行于限位机构2轴线的方向滑动后释放机构1,令后释放机构1逐渐远离覆膜支架3,移动一段距离后,若干支架环31首先释放,释放的支架环31优先支撑于血管的大弯侧和/或小弯侧,初步调整裸支架在血管内的位置,令裸支架的轴线尽可能的与血管轴线重合,随着后释放机构1的移动,剩余的支架环31先后按序释放,在释放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微调裸支架位置的作用,提高后支架近端的操控性,从而有效缓解鸟嘴现象,对血管的损伤也更小,后释放机构1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各支架环31全部释放完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内容所提及的裸支架的近端由各个支架环31所构成。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集成有两种释放模式,转动后释放机构1的第一种操作方式可适用于直筒段血管,滑动后释放机构1的第二种操作方式可适用于弯曲段血管,医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第二种操作方式下能够实现各支架环31的先后按序释放,可有效减小二次释放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同时缓解鸟嘴现象。
另外,现有技术中,释放裸支架部分的过程为一次性释放,且通常需要通过操作限位机构2内的中间管22来实现,而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摆脱了上述操作方式,采用限位机构2固定不动,转动或移动后释放机构1来释放各支架环31的方式,操作过程中,不会对各支架环31产生挤压而改变裸支架的形态,后释放机构1脱离各支架环31后,各支架环31在自身弹性作用下自然脱离限位槽211,得到释放,更有利于裸支架保持预设的释放状态。
以下对后释放机构1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后释放机构1包括有围绕限位机构2的轴线间隔设置的多个约束部111,各约束部111用于一一对应地将各支架环31收拢于限位槽211内,至少两个约束部111的长度不同,以使得约束部111沿平行于限位机构2轴线的方向逐渐远离覆膜支架3滑动时,长度较短的约束部111能够优先脱离其所对应的支架环31,若干支架环31得到释放,优先支撑于血管的内壁。
其中,各个约束部111优选等间隔布置。
当然,各个约束部111也可以非等间隔布置,如此在转动后释放机构1时,各个约束部111脱离支架环31的时间段不同,同样能够实现各个约束部111的先后按序释放。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为便于约束部111与限位机构2的外表面配合,并在限位机构2的导向下移动,约束部1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限位机构2的轴线。
具体地,各约束部111的长度可均不同,可使得各个支架环31的逐个释放;或者各约束部111可以划分为多组,同一组中的约束部111长度相同,不同组中的约束部111长度不同,则每一组所对应的支架环31同步释放,不同组所对应的支架环31先后依次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约束部111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调整,以实现各支架环31所需要的释放按序。
以下以图4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约束部111划分为多组约束部组11,各组约束部组11围绕限位机构2的轴线依次分布,每组约束部组11内的各个约束部111的长度不同。
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为:同组的约束部组11中,各个约束部111所对应的支架环31依次进行释放,不同组中的约束部组11中,相同长度的约束部111所对应的支架环31同时释放。
上述设置能够尽量避免相邻的支架环31同时释放,尽量分散同一时期所释放的支架环31,从而在释放过程中自多个方向上调整自身相对于血管的位置,有利于缓解鸟嘴现象。
上述约束部组11可以配置为两组、三组、四组等。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约束部组11配置为两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约束部组11内:沿各个约束部111的排列方向,各个约束部111的长度逐渐增加或减小,从而使得同组约束部组11中相邻约束部111所对应的支架环31前后依次释放。由于相邻的支架环31优先对血管壁进行支撑,后释放的相邻的支架环31释放时不会对血管造成较大的冲击,从而进一步减小二次释放过程对血管造成的伤害。
以图4为例,组约束部组11配置为两个,沿逆时针方向,同组约束部组11内:沿各个约束部111的排列方向,各个约束部111的长度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沿限位机构2的径向,后释放机构1中的任意一个约束部111与剩余约束部111中的一个约束部111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约束部111长度相同。
参考图2,当移动后释放机构1时,长度最短且相对设置的若干对约束部111优先脱离支架环31,每一对相对设置的支架环31能够沿血管的径向,共同对血管进行支撑,且每一次释放,均有若干对约束部111得到释放,如此可使得裸支架的作用力能够均匀的作用在血管内壁,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后释放机构1还包括导向头12和操作组件13,导向头12的远端连接有操作组件13和各个约束部111,各个约束部111围绕操作组件13设置,操作组件13贯穿限位机构2。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远端为手术过程中导向头12靠近医生的一端,以下结构同理。
在操作时,医生可通过操作组件13带动导向头12转动或移动,从而实现导向头12上的各个约束部111相对于限位机构2的转动或移动,释放各支架环31。
操作组件13可以包括导丝管131和手柄132,导丝管131的近端与导向头12的远端连接,导丝管131贯穿限位机构2,手柄132安装于导丝管131上。
以下对限位机构2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机构2包括限位本体21,限位本体21的外周面凹设有限位槽211。
限位槽211可以配置为一个,限位槽211呈环形,各个支架环31共同容纳于上述限位槽211内;或者限位槽211也可以配置为多个,每一个限位槽211可容纳多个支架环31;或者限位槽211也可以配置为多个,多个限位槽211与多个支架环31一一对应配合,以分别对各个支架环31进行限位。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有效限定各个支架环31的位置,保证裸支架释放的稳定性,多个限位槽211与多个支架环31一一对应配合,限位槽211的形状与支架环31的形状相适配。
具体地,限位槽211近似呈U形,其两端延伸至限位头212的端面上,支架环31可嵌设于限位槽211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限位本体21可以包括限位头212以及连接于限位头212外周面的多个限位块213,限位头212与任意一个限位块213间均形成有一个限位槽211,以对一个支架环31进行限位。
为使得后释放机构1在各个工位之间切换时位置更加的稳定,可在限位头212以及限位块213的外周面设置有卡接或导向结构,从而限定后释放机构1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各个限位块213可以凹设有用于与后释放机构1卡接的第一卡槽2131,以使得后释放机构1将各支架环31收拢于限位槽211内时,各个约束部111可以卡于第一卡槽2131内,保证各个约束部111周向位置的稳定。
上述第一卡槽2131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限位头212的轴向,以便于在移动后释放机构1时,第一卡槽2131能够对约束部111起到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相邻的两限位槽211之间的限位头212上凹设有用于与后释放机构1卡接的第二卡槽2121,以使得后释放机构1转动到第一工位时,各个约束部111可以卡于第二卡槽2121内,避免约束部111转动过限。
上述第二卡槽212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平行于限位头212的轴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头212上还可以凹设有用于与后释放机构1卡接的第三卡槽2122,第三卡槽2122沿平行于限位头212轴向的方向与第一卡槽2131相对设置,以使得后释放机构1移动到达第二工位时,各个约束部111可以仅卡于第三卡槽2122内,同时取消对限位槽211的遮挡,保证各个约束部111周向位置的稳定。
当后释放机构1沿平行于限位机构2轴线的方向移动时,上述第三卡槽2122也可以对约束部111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头212的外表面凹设有第二卡槽2121和第三卡槽2122,限位块213的外周面凹设有第一卡槽2131。各支架环31收拢于限位槽211内时,各个限位块213可以卡于第一卡槽2131和第三卡槽2122内;当后释放机构1转动到第一工位时,各支架环31全部释放,各个约束部111卡于第二卡槽2121内;当后释放机构1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各支架环31全部释放,各个约束部111的端部仅卡于第三卡槽212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机构2还包括连接于导向头12远端的中间管22,操作组件13贯穿中间管22。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输送系统,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控制手柄4以及上述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覆膜支架输送系统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从而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控制手柄4开设有第一导向孔41,第一导向孔41能够与后释放机构1上的手柄132配合,对手柄13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其中,第一导向孔41具有延伸方向平行于限位机构2轴向的第一导向通道411以及延伸方向围绕限位机构2轴线的第二导向通道412,第二导向通道412连通于第一导向通道411的远端。当需要转动后释放机构1时,可以手持手柄132,令手柄132沿第二导向通道412滑动;当需要移动后释放机构1时,可以手持手柄132,令手柄132沿第一导向通道411滑动。
上述第一导向孔41的设置能够便于医生的操作,保证后释放机构1的动作更加的稳定、有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2中的中间管22的远端固定安装于控制手柄4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覆膜支架输送系统还包括外管5、后固定器等;外管5的远端安装于控制手柄4内,控制手柄4上开设有与外管5的远端配合的第二导向孔42,第二导向孔42对外管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后固定器设置于外管5内, 后固定器的远端安装于控制手柄4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释放机构(1)和限位机构(2),所述限位机构(2)具有用于容纳覆膜支架(3)近端各支架环(31)的限位槽(211),所述后释放机构(1)与所述限位槽(211)配合以将各所述支架环(31)收拢于所述限位槽(211)内;
所述后释放机构(1)相对于所述限位机构(2)具有用于同时释放所述限位槽(211)内各所述支架环(31)的转动自由度以及用于先后按序释放所述限位槽(211)内各所述支架环(31)的滑动自由度,所述转动自由度以所述限位机构(2)的轴线为轴,所述滑动自由度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限位机构(2)的轴线;
所述后释放机构(1)包括有围绕所述限位机构(2)的轴线间隔设置的多个约束部(111),至少两个所述约束部(111)的长度不同,所述约束部(1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限位机构(2)的轴线,各所述约束部(111)用于一一对应地将各所述支架环(31)收拢于所述限位槽(211)内;
多个所述约束部(111)划分为多组约束部组(11),各组所述约束部组(11)围绕所述限位机构(2)的轴线依次分布,每组所述约束部组(11)内的各个所述约束部(111)的长度不同;
每组所述约束部组(11)内:沿各个所述约束部(111)的排列方向,各个所述约束部(111)的长度逐渐增加或减小;
沿所述限位机构(2)的径向,所述后释放机构(1)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约束部(111)与另一个所述约束部(111)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所述约束部(111)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释放机构(1)还包括导向头(12)和操作组件(13),所述导向头(12)的远端连接有所述操作组件(13)和各个所述约束部(111);
所述操作组件(13)贯穿所述限位机构(2)并用于带动所述导向头(12)以及所述导向头(12)上的各个所述约束部(111)相对于所述限位机构(2)动作以释放各所述支架环(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限位本体(21),所述限位本体(21)的外周面凹设有与各个所述支架环(31)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所述限位槽(211),所述限位槽(211)的形状与所述支架环(31)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本体(21)包括限位头(212)以及连接于所述限位头(212)外周面的多个限位块(213),所述限位头(212)与任意一个所述限位块(213)间均形成有所述限位槽(211);
各个所述限位块(213)凹设有用于与所述后释放机构(1)卡接的第一卡槽(2131),相邻的两所述限位槽(211)之间的所述限位头(212)上凹设有用于与所述后释放机构(1)卡接的第二卡槽(2121),所述第一卡槽(2131)和所述第二卡槽(2121)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限位头(212)的轴向;
当所述后释放机构(1)由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2131)转动至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2121)时,各所述支架环(31)由收拢状态同时变化为释放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头(212)上还凹设有用于与所述后释放机构(1)卡接的第三卡槽(2122),所述第三卡槽(2122)沿平行于所述限位头(212)轴向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槽(2131)相对设置;
当所述后释放机构(1)由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2131)和所述第三卡槽(2122)移动至仅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槽(2122)时,各所述支架环(31)由收拢状态先后按序变化为释放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向头(12)远端的中间管(22),所述操作组件(13)贯穿所述中间管(22)。
7.一种覆膜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4)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
所述控制手柄(4)开设有第一导向孔(41),所述第一导向孔(41)具有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限位机构(2)轴向的第一导向通道(411)以及延伸方向围绕所述限位机构(2)轴线的第二导向通道(412);
所述后释放机构(1)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导向孔(41)配合,以在所述第一导向孔(41)的导向下释放各所述支架环(31);
所述限位机构(2)的远端安装于所述控制手柄(4)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06105.8A CN116942383B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及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06105.8A CN116942383B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及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42383A CN116942383A (zh) | 2023-10-27 |
CN116942383B true CN116942383B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8454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06105.8A Active CN116942383B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及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942383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0670A (zh) * | 2008-01-24 | 2011-02-23 | 麦德托尼克公司 | 用于假体心脏瓣膜的递送系统及植入方法 |
CN108378960A (zh) * | 2017-10-24 | 2018-08-10 |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介入心脏瓣膜的可调弯输送系统 |
CN109717986A (zh) * | 2017-10-31 | 2019-05-07 |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支型覆膜支架和分支型覆膜支架系统 |
CN112006812A (zh) * | 2020-08-19 | 2020-12-01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覆膜支架顺序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
CN212234796U (zh) * | 2020-08-19 | 2020-12-29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覆膜支架顺序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
CN112618105A (zh) * | 2020-12-31 | 2021-04-09 | 上海翰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瓣膜支架、具有瓣膜支架与输送机构的配合装置 |
CN113940786A (zh) * | 2020-06-30 | 2022-01-18 |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支架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64811B2 (en) * | 2010-04-20 | 2014-07-01 | Medtronic Vascular, Inc. | Controlled tip release stent graf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
EP3500214A4 (en) * | 2016-08-19 | 2019-07-24 |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 MANUFACTURED POSITION SYSTEM FOR MITRAL REPLACEMENT VALVE AND METHODS OF USE |
-
2023
- 2023-09-19 CN CN202311206105.8A patent/CN1169423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0670A (zh) * | 2008-01-24 | 2011-02-23 | 麦德托尼克公司 | 用于假体心脏瓣膜的递送系统及植入方法 |
CN108378960A (zh) * | 2017-10-24 | 2018-08-10 |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介入心脏瓣膜的可调弯输送系统 |
CN109717986A (zh) * | 2017-10-31 | 2019-05-07 |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支型覆膜支架和分支型覆膜支架系统 |
CN113940786A (zh) * | 2020-06-30 | 2022-01-18 |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支架系统 |
CN112006812A (zh) * | 2020-08-19 | 2020-12-01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覆膜支架顺序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
CN212234796U (zh) * | 2020-08-19 | 2020-12-29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覆膜支架顺序后释放装置和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
CN112618105A (zh) * | 2020-12-31 | 2021-04-09 | 上海翰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瓣膜支架、具有瓣膜支架与输送机构的配合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42383A (zh) | 2023-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S2392621T3 (es) | Aparato para desplegar cánulas | |
ES2434818T3 (es) | Prótesis con cavidad interna de guía | |
US8870744B2 (en) | Cardiac support device delivery tool with independently movable arms | |
JP6858793B2 (ja) | インプラントおよび展開デバイス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11154325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tal punch | |
US10441418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ortic protection and tavi planar alignment | |
EP3743017A1 (en) | Cardiac valve delivery devices and systems | |
JP2007508893A (ja) | 補綴具送達システムおよび補綴具送達方法 | |
US20240081993A1 (en) | Catheter assembly | |
CN113507895B (zh) | 用于隔膜穿刺的设备和方法 | |
WO2021195243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tal punch | |
CN116942383B (zh) | 覆膜支架二次解脱装置及覆膜支架输送系统 | |
CN113663205A (zh) | 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 |
US20210154036A1 (en) | Stent graft trigger with indirect fixation | |
WO202322500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tal punch | |
ES2385314T3 (es) | Sistema de administración para stent-injerto con espigas de anclaj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