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940795A - 一种包括冷却液容纳容器的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括冷却液容纳容器的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0795A
CN116940795A CN202180095080.1A CN202180095080A CN116940795A CN 116940795 A CN116940795 A CN 116940795A CN 202180095080 A CN202180095080 A CN 202180095080A CN 116940795 A CN116940795 A CN 116940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heat sink
container
modules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50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格努斯·卡马克
弗雷德里克·奥尔森
维迪姆·塔索
克里斯托弗·贾普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40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0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6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separate evaporating and condensing chambers connected by at least one conduit; Loop-type heat pipes; with multiple or common evaporating or condensing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12Elements constructed in the shape of a hollow panel, e.g. with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Liquid cooling with phase change
    • H05K7/20809Liquid cooling with phase change within server blade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hea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2015/02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having particular orientation, e.g. slanted, or being orientation-independ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2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oling heat generating elements, e.g.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electric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06Hollow fins; fins with internal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6Derivation channels, e.g. byp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100),包括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器(208)。所述容器(208)布置在冷却壁(202)上,所述冷却壁(202)邻近电子热源(300)并与所述电子热源(300)热接触。所述散热器(100)还包括散热片(210),所述散热片(210)具有连接到所述容器(208)的内部通道(214),使得所述通道(214)在运行中接收来自所述容器(208)的气态冷却液,并将液态冷却液返回到所述容器(208),从而使冷却液在冷却模块(200)中循环。

Description

一种包括冷却液容纳容器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冷却液容纳容器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电信业等许多行业领域中,散热器普遍用于冷却电子组件。最常见的散热器材料为铝(Al)或铝合金。另一种常见的散热器材料为铜。材料的热性能和尺寸限制了散热器的冷却能力。同时,周围环境的气温及风速也是影响散热器冷却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电信行业的许多制冷场景中,热负荷分布不均匀。在这种情况下,热扩散以及充分利用散热器的可用体积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散热器由均匀的固体材料制成。铝和铜具有热性能和机械性能,适用于制造不同类型的散热器。铜具有高导热性,在部分冷却应用中是一种非常好的材料。铜可适用于小型室内散热器,但其成本和重量都很高。因此其不适用于大型散热器。铝的导热性较差,但其成本、重量和机械性能均优于铜。然而,铝散热器的导热性低于铜。铝的最大导热率约为200W/mK。此性能限制了其在散热器中传播热量的能力以及冷却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石墨制成的散热器,但成本很高,导热率仅限于<1000W/mK。此外,石墨的强度、腐蚀性等机械性能对于电信设备来说也并非最佳。
此外,一些散热器通过自然方式冷却,即热量通过对流传递到周围空气,空气在冷热空气密度差的驱动下流通。在强制冷却应用中,风扇输送来自散热器的热空气。对于不同材料的散热器,通过优化散热片的距离和厚度,可提升热负荷并改善几何形状。对于如何设置散热片以及其各自的几何形状,也存在制造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案,用来减少或解决传统解决方案的缺点和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具有改进的冷却能力的解决方案。
上述和其它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主题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中提供了本发明的其它有利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上述和其他目的通过用于冷却电子热源的散热器实现,该散热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冷却模块,每个冷却模块包括:
冷却壁,其具有
背面,包括用于在冷却壁的背面连接电子热源的连接装置;
与背面相对布置的前面;
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器,其布置在冷却壁的前面,冷却壁邻近电子热源并与电子热源热接触;
布置在冷却壁的前面的散热片,其中散热片包括连接到容器的内部通道,且其中通道用于在工作时从容器接收气态冷却液,并将液态冷却液返回到容器,从而使冷却液在冷却模块中循环。
背面和前面也可以表示为后表面或后平面以及前表面或前平面。因此,在示例中,背面和前面可以由延伸平面定义。
根据第一方面,散热器的优点是,容器将保持液态冷却液靠近热源,同时可以使散热片主要充满气体。这将可以使冷却液在由散热器不同部分的温度差驱动下,以气体或液体形式在公共体积内自由移动。具有该容器的另一个效果是,因散热片主要充满气体,因此散热片几乎可以仅用于冷凝。这与传统解决方案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传统解决方案中,散热片总是部分充满液体,因此不利于冷却液的冷凝。因此,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热性能,例如导热能力,即热量在材料中扩散的能力,得到了改善。与传统散热器相比,改善后的热性能可以进一步用于降低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这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极具吸引力,因此是一个重要的有竞争力的因素。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通道通过以下部分连接到容器:
入口部分,用于从容器的开口接收气态冷却液;
出口部分,用于将液态冷却液返回到容器的开口。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提供了用于接收冷却液和用于返回冷却液的专用部件。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入口部分基本上沿着冷却壁的延伸平面延伸。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气态冷却液可以在散热器中上升。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出口部分从冷却壁的延伸平面以相对于冷却壁的延伸平面的角度向外延伸。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重力用于将冷却液返回到容器中。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在工作时,该角度介于水平和相对垂直之间。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该角度可以作为用于使散热器适应不同应用的设计参数。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散热片包括布置在冷却壁的下部的实心底座,其中,通道布置在实心底座的上方。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由于实心底座充当散热器中的大型冷却元件,从而增强了散热器中冷却液的循环,散热器的冷却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实心底座的顶部形成出口部分的底部。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引导液态冷却液回到容器中的过程得到改善。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容器布置在冷却壁的前面和实心底座之间。
该实施形式的优点是进一步提升了散热器的冷却性能。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实施形式中,容器布置在冷却壁的下部,具体位于冷却壁的与电子热源相对的前面。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散热器包括彼此连接的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可以提供模块化冷却系统。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现形式中,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彼此互连,从而可以使冷却液在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之间循环。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如果两个冷却模块之间的热负荷不同,互连则意味着热负荷可以在两个冷却模块之间分担,以改善整个散热器的冷却效果。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通过相应的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的容器的导管耦合开口彼此互连。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导管充当溢流导管,使得上部冷却模块中的多余的液态冷凝物可以向下移动到下部冷却模块。然而,气态冷却液也可以从下部冷却模块向上移动到上部冷却模块。因此,导管具有双重功能,从而改善了散热器的冷却特性。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通过耦合通道互连,该耦合通道将相应的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的通道互连。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气态冷却液可以更容易地在两个冷却模块之间移动。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包括相同数量的通道或不同数量的通道。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在设计散热器时提供了灵活性。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包括相同的通道配置或不同的通道配置。
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在设计散热器时提供了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过包括根据前述实施形式中的任一种的一个或多个冷却模块和连接在冷却模块处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热源的装置来实现上述和其他目的。
下面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优点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旨在阐明和阐释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
图1和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的两个不同视角;
图3和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两个不同视角;
图5和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不同通道配置的散热器;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彼此垂直连接的两个冷却模块的散热器;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彼此垂直连接的两个冷却模块的散热器;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彼此水平连接的两个冷却模块的散热器;
图10和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的两个互连的冷却模块;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三个冷却模块的散热器;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中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安装在塔、桅杆屋顶等中的电信设备,不建议通过引入强制空气解决方案(例如使用风扇)来提升冷却能力。该风扇解决方案需要维护,以确保风扇长期工作。这可能会导致电信设备的巨大成本和可靠性问题。因此,通常首选被动式免维护冷却解决方案。
一些现有的技术可以引入散热器,以改善热扩散。例如,热管、真空腔均热板(vapor chamber)和热虹吸管。这些解决方案使用冷却液,流体在靠近热源的热区域蒸发,并在散热器的另一个较冷部分冷凝。一些冷却液,例如水,具有合适的物理性质,即潜热、粘度和密度,在冷凝-蒸发这种两相系统中,热量可以非常有效地在散热器中传播。将这种两相系统局部结合于散热器中对于单个电气组件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连接或内置在散热器中的两相冷却组件通常可以将热量从散热器中的一个区域或位置移动到另一个区域,但不能连接到散热器的每个部分。冷却液可以循环的体积限制在单个散热片、单个热管或单个散热器底板。存在带有集成两相系统的单个散热片,也存在带有集成两相系统的底板,但没有解决方案可以将散热器、底板和散热片的所有部分连接到单个两相系统中。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升散热器的传热能力,在使用少量冷却液的同时,使得热量可以在散热器中更有效地传播。通过引入容纳冷却液的容器,与传统的散热器相比,散热器中所需的冷却液的量减少。本散热器的不同部分可以通过公共内部闭合体积连接。因此,两相循环可以在封闭体积中进行,并更有效地在散热器中分配热量。
图1和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冷却电子热源的散热器的两个不同视角。图1为散热器的横截面视角,图2为散热器的横截面背面视角。通常,散热器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冷却模块,但图1和2中仅示出一个冷却模块200。在以下公开中,将更详细地呈现包括多个模块的实施例。
参考图1和2,每个冷却模块200包括具有背面204的冷却壁202,该背面204包括连接装置212,该连接装置用于在冷却壁202的背面204处连接至少一个电子热源300。冷却壁202还具有与背面204相对布置的前面206。每个冷却模块200还包括容器208,容器208用于容纳冷却液,其布置在冷却壁202的前面206上,冷却壁邻近电子热源300,并与电子热源300热接触。散热片210布置在冷却壁202的前面206处,散热片210包括连接到容器208的内部通道214。通道214被配置为在运行中接收来自容器208的气态冷却液,并将液态冷却液返回到容器208,从而使冷却液在冷却模块200中循环。
冷却壁202的背面可以连接/连接到电子热源,例如印制线路板(PCB)上的电气组件。冷却壁202的与背面相对的前面可以直接与冷却液接触。连接装置212可以是机械紧固装置,例如螺钉和螺栓,或是粘合剂,例如导热胶。电子热源300的示例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冷却液在图中用箭头示出。其中黑色箭头表示液态冷却液,白色箭头表示气态冷却液。此外,容器208中的液态冷却液在图中示出。因此,当电子热源300处于活动状态,即在运行时,由电子热源300产生热量。热量将通过冷却壁202从电子热源300传递到容纳在容器208中的冷却液。因此,冷却液的一部分将转化为气体形式,气态冷却液将在冷却模块200的内部通道中移动。当气体在内部通道中被充分冷却时,冷却液将从气体形式转换回液体形式,并由于重力而被向下引导回到容器208中。通过这种方式,冷却液将在容器208和散热片210的内部通道214之间的散热器中循环,从而冷却电子热源300。
换句话说,冷却液通过热负荷加热,蒸发并上升到散热片中,散热片210具有供散热器100中的气体/液体流动的内部通道,因而将冷却壁与散热片210的外板连接。当蒸发的气体到达散热片中的较冷区域时,气体将冷凝回液体形式,并通过重力输送回散热器100的容器208。散热片210中用于两相循环的内部体积连接到容器208的体积。这意味着冷凝和蒸发的冷却液可以移动到散热器内部体积的任何部分。从而使散热器100中的热扩散效果良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散热片210的通道214通过入口部分216和单独的出口部分218连接到容器208,其中,入口部分216用于从容器208的开口228接收气态冷却液,单独的出口部分218用于将液态冷却液返回到容器208的开口228。如图1中所示,入口部分216可以基本上沿着冷却壁202的延伸平面P延伸。在运行中,延伸平面P可以基本上是垂直的。因此,气体可以从容器208向上移动到散热片210的通道214中。
如图1中进一步所示,出口部分216在运行中从所述冷却壁202的延伸平面P以相对于所述冷却壁202的延伸平面P的角度α向外延伸。在运行中,提到的角度α可以在水平(H)和相对垂直(OV)之间。此处,垂直可以意味着与作用在散热器100上的重力和容器208的体积平行。这意味着角度α在0到90度之间。
如图1和2所示,容器208布置在冷却壁202的下部222处,具体位于冷却壁202的与电子热源300相对的前面206。因此,尽可能多的热量可以从电子热源300传递到容器208中的冷却液中。
容器208的体积以及据此的容器208的尺寸可以适应于应用。例如,容器208的横向尺寸可以取决于热负荷和用于散热器100中的冷却液。例如,一些冷却液需要更大的横截面积才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此外,容器的垂直尺寸可以取决于散热器100的热负荷和热负荷尺寸。理想情况下,容器208中的冷却液的水平可以高于热负荷的水平。
图3和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0的两个不同视角;与图1和图2中的散热器100相比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210包括布置在冷却壁202的下部222处的实心底座220,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通道214在冷却模块200中沿相对垂直方向布置在实心底座220上方。实心底座220可以由与散热器的其他部分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散热片210和通道214。实心底座220可以形成大的冷却区域,从而改善散热器100中的循环,因此也改善了冷却能力。
如还可以从图3中注意到的,实心底座220的顶部形成出口部分218的底部,使得液态冷却液可以在实心底座220的顶部向下流动到容器208中。在此方面,容器208可以布置在冷却壁202的前面206和实心底座220之间,如图3所示。
图5和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不同通道配置的两个散热器;图5中的内部通道基本上在水平面上延伸,而图6中的通道在垂直面上延伸。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所示的通道配置。例如,只要冷却液在通道中被正确引导以便在散热器100中循环,通道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并且在不同的平面上延伸。根据经验法则,通道配置应设计成使蒸发的冷却液可以以足够的速率在冷却通道中冷凝。
还应注意,图5和6中的散热器100的角度α小于图1和3中的角度α。经测试,本发明的散热器100在水平几乎0到30度之间的角度α中性能良好。在运行中,散热器100本身可以从-20度倾斜到+20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性能。这意味着散热器100适合安装在电信杆等中。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彼此连接的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的散热器。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在垂直平面上彼此连接,因此彼此堆叠的第一冷却模块200a布置在第二冷却模块200b的顶部。冷却模块200a、200b不互连,这意味着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形成用于冷却液循环的单独回路,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此外,位于散热器100底部的第二冷却模块200b还包括如前所述的实心底座220。然而,布置在第二冷却模块200b顶部的第一冷却模块200a本身并不具有实心底座。然而,第一冷却模块200a可以具有实心底座。还可以注意到,图7中的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包括相同数量的通道和相同的通道配置。然而,这种情况可能并不总是如图8所示。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包括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的散热器,其中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包括不同数量的通道但相同的通道配置。因此,应当意识到,散热器100的冷却模块可以具有相同数量的通道或不同数量的通道和/或相同的通道配置或不同的通道配置。这意味着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任何组合都是可能的。通道的数量和通道配置可能取决于连接到特定冷却模块的热源。例如,取决于热源(s)产生的热量。在此方面,可以注意到,不同的电子热源可以产生不同的热水平,并具有不同的运行热极限。
图9示出了当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在水平面中彼此连接时,即并排连接时,横截面背面视角的实施例。冷却模块200a、200b可以彼此热接触或彼此热隔离。通过使用连接在冷却模块200a、200b之间的塑料零件或任何其他热隔离材料来实现热隔离。另一方面,对于冷却模块200a、200b之间的热接触,可以使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任何材料。
图10和11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的横截面侧视角和横截面背面视角。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彼此互连,从而可以使冷却液在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之间循环,即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不形成单独的闭合回路,而是形成一个可供冷却液在其中循环的公共回路。
可以采用不同的装置和方法来互连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并且在非限制性公开的示例中,两个或更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通过连接相应两个或更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的容器208a、208b的开口228a、228b的导管224彼此互连。导管224可被认为用作溢流管,确保冷却液不被截留在冷却模块之一中,以改善整个散热器100中的冷却效果。因此,在工作时,冷却液可以在导管中以气体形式从底部模块200b向上移动到上部模块200a。同时,冷却液在运行中还可以以液体形式从上部模块200a向下移动到底部模块200b。相应的流体连接,即导管224,其中液体向下流动到下部容器208b,最适合于底座。其入口可以位于不将容器208a排放太多的位置,因为这可能影响散热器100中冷却液的循环。
此外,如图10中所示,为了改善循环,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还可以通过耦合通道226互连,耦合通道226互连相应的两个或更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的通道214a、214b。耦合通道226主要用于气体连接,允许两个冷却模块200a、200b之间的气体循环。可以设想,液体可使用导管224,从而在散热器100中向下流动,而气体可使用耦合通道226,从而在散热器100中上升。然而,它们并不仅限于所述的用途,气体和液体都可以部分地使用导管224和耦合通道226。然而,重要的是至少液体可以在散热器100中向下流动,因为由于自然物理的原因,气体太多则永远不会上升。大多数冷凝物可以在散热片中扩散,并且由于角度α,冷凝物可能无法找到到达耦合通道226的方式。相反,气体将朝向散热器100的最冷区域,即散热片移动,而不是朝向导管224移动。散热片通常是冷气体冷凝的地方,液体的密度比气体高得多,因此会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需要新的气体来补偿。一旦气体在散热片中,它在到达耦合通道226之前可以冷凝,也可以不冷凝。如果气体没有冷凝,则气体将继续通过耦合通道226上升。
互连冷却模块的目的可以是冷却模块之间的热负荷非常不均匀,因此热负荷可以分散到更大的区域,以改善整个散热器100中的冷却效果。
导管224和耦合通道226的尺寸和设计取决于冷却应用。在此方面,一个有趣的参数可以是经过导管224和耦合通道226的流动面积。预计这些参数可以调整,以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流动面积也是设计内部通道214时要考虑的一个有趣的参数。在此方面,流动面积可以被考虑用于单个通道、通道的子部分或散热片210的所有通道。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三个冷却模块200a、200b、200c的散热器。通常,本文公开的散热器100可以具有在垂直平面和/或水平平面中彼此连接的任意数量的冷却模块。在示例性情况下,可以注意到,三个冷却模块200a、200b、200c在垂直平面中彼此堆叠,并且每个冷却模块包括其自己的连接在背面的电子热源。此外,在该特定示例中,只有底部冷却模块200c包括实心底座200,并且每个模块形成其自己的回路,即冷却模块200a、200b、200c彼此不互连。然而,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的包括多个冷却模块的散热器,一些或所有冷却模块可以彼此互连,并且一些或所有冷却模块可以包括其自己的实心底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散热器100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应用而变化。对于给定的应用,可以考虑一些参数来优化散热器100的几何形状。参数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是散热器高度和宽度、散热片的数量、散热片宽度和长度、不同方向上的散热片间距、散热片相对于冷却壁的角度即角度α、散热片和液体通道的数量和尺寸、冷却液的填充水平等。
可以考虑不同的冷却液以及散热器部件中的材料。非限制性的例子是R1233zd、丙酮、氨和水。可以注意的是,冷却液和散热器材料的组合是重要的。例如,水和铝的组合性能低,因为这种组合将在容器和通道内产生不可冷凝的气体,导致传热能力降低。铝和R1233zd以及铜和水可能是较好的组合。
用于生产本散热器100的制造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压铸、金属板冲裁和冲压、挤压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方法。不同散热器部件的连接处可以密封,并处理内部过压。连接方法可以是钎焊和焊接。
图13示出了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冷却模块和连接在冷却模块处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热源的装置300。装置300可以是用于冷却诸如天线、天线阵列、远程无线电单元(remote radio units,RRUs)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设备的电组件的基站的一部分。
研究表明,与传统散热器相比,目前散热器中所需的冷却液量可以减少60%–75%。此外,与传统散热器相比,冷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典型无线电基站应用中的典型组件的温度可能会显著降低约10-20摄氏度。
最后,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而且还涉及并结合了所附独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冷却电子热源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冷却模块,每个冷却模块(200)包括:
冷却壁(202),其具有
背面(204),包括用于在所述冷却壁(202)的所述背面(204)处连接电子热源(300)的连接装置(212);
与所述背面(204)相对布置的前面(206);
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器(208),布置在所述冷却壁(202)的所述前面(206),所述冷却壁邻近所述电子热源(300)并与所述电子热源(300)热接触;
设置在所述冷却壁(202)的所述前面(206)处的散热片(210),其中所述散热片(210)包括连接到所述容器(208)的内部通道(214),且其中所述通道(214)用于在工作时接收来自所述容器(208)的气态冷却液,并将液态冷却液返回到所述容器(208),从而使冷却液在冷却模块(200)中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14)通过以下部分连接到所述容器(208):
入口部分(216),用于从所述容器(208)的开口(228)接收气态冷却液;
出口部分(218),用于将液态冷却液返回到所述容器(208)的所述开口(2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部分(216)基本上沿着所述冷却壁(202)的延伸平面(P)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部分(216)从所述冷却壁(202)的延伸平面(P)以相对于所述冷却壁(202)的延伸平面(P)的角度(α)向外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在运行中介于水平和相对垂直之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10)包括布置在所述冷却壁(202)的下部(222)处的实心底座(220),并且所述通道(214)布置在所述实心底座(220)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当依赖于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时,所述实心底座(220)的顶部形成所述出口部分(218)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208)布置在所述冷却壁(202)的前面(206)和所述实心底座(220)之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208)布置在所述冷却壁(202)的下部(222)、所述冷却壁(202)的前面(206),与所述电子热源(300)相对。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00)包括两个或多个彼此连接的冷却模块(200a,200b…,……,200n)。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彼此互连,从而可以使所述冷却液在所述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之间循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通过所述相应的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的容器(208a,208b)的导管(224)耦合开口(228a,228b)彼此互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通过连接所述相应的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的通道(214a,214b)的耦合通道(226)互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包括相同数量的通道或不同数量的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多个冷却模块(200a,200b)包括相同的通道配置或不同的通道配置。
16.一种装置(300),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冷却模块和连接在所述冷却模块处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热源。
CN202180095080.1A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包括冷却液容纳容器的散热器 Pending CN1169407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21/055231 WO2022184244A1 (en) 2021-03-03 2021-03-03 Heat sink comprising container for accommodating cooling flui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0795A true CN116940795A (zh) 2023-10-24

Family

ID=74858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5080.1A Pending CN116940795A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包括冷却液容纳容器的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0795A (zh)
WO (1) WO20221842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7539A1 (en) * 2023-02-24 2024-08-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hermosiphon heat s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5498B2 (ja) * 1994-07-13 2004-05-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沸騰冷却装置
DE19709934B4 (de) * 1996-03-14 2008-04-17 Denso Corp., Kariya Kühlgerät zum Sieden und Kondensieren eines Kältemittels
US6360814B1 (en) * 1999-08-31 2002-03-26 Denso Corporation Cooling device boiling and condensing refrigerant
US7369410B2 (en) * 2006-05-03 2008-05-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for dissipating heat from semiconductor devices
JP2011196632A (ja) * 2010-03-19 2011-10-0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沸騰冷却装置
EP3115729B1 (en) * 2015-07-09 2018-12-05 ABB Schweiz AG Heat exchan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84244A1 (en)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92255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mounted on coldplates
US11725883B2 (en) Heat sink
US10321609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oling electronic device
CA2561769C (en) Low-profile thermosyphon-based cooling system for computers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US6834712B2 (en) Stacked low profil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8619425B2 (en) Multi-fluid, two-phase immersion-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5806583A (en) Easily manufactured cooling apparatus using boiling and condensing refrigera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106589B2 (en) Heat sin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TW202040082A (zh) 散熱裝置
CN113613468A (zh) 钎焊冷媒散热器
CN116940795A (zh) 一种包括冷却液容纳容器的散热器
CN201569340U (zh) 平板热管式散热器
CN111384011A (zh) 散热装置及方法
CN210014478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6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5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7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JP2008021697A (ja) 熱分散型放熱器
US20220330414A1 (en) Heat sinks with beyond-board fins
CN117716195A (zh) 脉动散热设备及制造方法
WO2022270083A1 (ja) ヒートシンク
US20240023281A1 (en) Heat spreader for transferring heat from an electronic heat source to a heat sink
US20240206126A1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heat from a heat source to air
WO2024048484A1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219761411U (zh) Pcb板和电力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