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9731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39731A CN116939731A CN202210326238.8A CN202210326238A CN116939731A CN 116939731 A CN116939731 A CN 116939731A CN 202210326238 A CN202210326238 A CN 202210326238A CN 116939731 A CN116939731 A CN 1169397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cell
- iab
- correspondence
- ta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6—Mobility data transfer selectively restricting mobility data tra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位于第一小区的第一节点获取该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与该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在该第一节点由该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的情况下,该第一节点获取该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与该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采用该方法,第一节点可获取与当前接入的小区相关的跟踪区信息,从而使得位于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可以向核心网设备上报正确的位置信息,保证对终端寻呼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标准中,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根据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节点的初始接入小区或初始位置等,静态为IAB节点配置跟踪区信息。目前,考虑在高铁、公交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部署IAB节点,服务车内终端,以克服无线信号穿越车厢带来的高路径损耗,提升服务质量。随着公共交通工具的移动,部署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IAB节点会发生小区切换或小区迁移,如何进行跟踪区信息的更新,是本申请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对初始配置的跟踪区信息进行更新。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节点,还可以为配置于第一节点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等),以执行主体为第一节点为例,该方法包括:位于第一小区的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所述第一节点由所述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
以第一节点为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IAB-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为例,在上述方法中,当IAB-DU位于第一小区时,IAB-DU可以获取IAB-DU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一小区相关。例如,IAB-DU提供的小区包括第三小区,则上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第三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IAB-DU在第三小区广播的跟踪区信息为与该第三小区存在第一对应关系的跟踪区信息。当IAB-DU节点由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时,IAB-DU节点可以获取IAB-DU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二小区的跟踪区信息相关。例如,IAB-DU提供的小区包括第四小区,则上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四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IAB-DU在第四小区广播的跟踪区信息为与所述第四小区存在第二对应关系的跟踪区信息。如此,当IAB-DU位于第一小区时,广播的跟踪区信息是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当IAB-DU移动到第二小区时,广播的跟踪区信息是与第二小区相关的。位于第二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当接收到IAB-DU广播的与第二小区相关的跟踪区信息时,可将该跟踪区信息加入到跟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 list,TAI)列表中,且上报给核心网。核心网在寻呼该UE时,可根据该UE的TAI列表中包括的第二小区相关的跟踪区信息,确定第二小区,并在第二小区中寻呼UE,保证对UE寻呼的成功率。同时,由于宿主基站与核心网也无需进行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配置更新,节省了核心网与基站间的通信开销。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获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通过上述设计,第二节点可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对应关系,第二节点无需自己再进行推断,节省了第一节点中的运算开销。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通过上述设计,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第一节点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自行推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由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对于第二对应关系的所占用的比特更少,采用上述设计,节省了空口开销。
在一种设计中,在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节点主动向第二节点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的位置信息。第一节点根据该当前位置信息,或第二小区的信息,确定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或者第二对应关系,且通知第二节点,从而使得第一节点可获取与当前接入小区相关的跟踪区信息。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的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宿主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已更新。可选的,第一节点可以在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不同时,向宿主节点发送所述通知消息。
通过上述设计,第一节点在更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时,通知宿主节点,使得宿主节点针对第一节点可维护新的第二对应关系,及时通知宿主节点对维护的第一节点的跟踪区信息进行更新。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属于同一个宿主节点,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属于源宿主节点,所述第二小区属于目标宿主节点。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一节点为IAB—DU,所述第二节点为IAB-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tion,MT)、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宿主节点、源宿主节点或者目标宿主节点。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二节点,或者配置于第二节点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等),以第二节点为执行主体为例,该方法包括:第二节点获取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所述第一节点位于所述第二小区;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IAB节点或者宿主节点。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节点主动获取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且将该第二对应关系通知第一节点,从而使得第一节点获取与当前的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保证了对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终端寻呼成功率。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接收第三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接收第三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消息,获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种设计中,在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三节点的第二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所处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所处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根据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需要由所述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可选的,IAB节点,例如IAB-MT节点,可向第二节点上报所测量的不同小区的测量结果。第二节点可根据上报的不同小区的测量结果,选择信号质量满足要求的小区作为第二小区等。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一节点为IAB-DU,所述第三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IAB-MT、OAM、宿主节点、源宿主节点、目标宿主节点、或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四节点,或配置于第四节点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等),以第四节点为执行主体为例,该方法包括:第四节点接收来自第五节点的第一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包括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所述第四节点获取所述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当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不同时,所述第四节点向第六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五节点与所述第六节点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四节点为目标宿主节点,所述第五节点为源宿主节点或AMF,所述第六节点为源宿主节点、AMF、IAB-MT、或者IAB-DU。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五节点获取所述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切换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切换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五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五节点,或者配置于第五节点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等),以第五节点为执行主体为例,该方法包括:第五节点获取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五节点向第四节点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所述第一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五节点获取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五节点确定IAB节点接入的源小区,所述源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五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一切换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第五节点为源宿主节点,所述第四节点为目标宿主节点。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AMF,或者配置于AMF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等),以AMF为执行主体为例,该方法包括:AMF接收来自源宿主节点的第一切换请求,该第一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小区的信息;所述AMF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AMF根据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
在一种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AMF根据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所述AMF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IAB-DU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体主体为终端,或者配置于终端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等),以终端为执行主体为例,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来自AMF的配置消息;其中,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跟踪区信息列表的指示信息,所述跟踪区信息列表中包括的跟踪区信息是根据终端接入的IAB节点的移动线路确定的。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AMF,或者配置于AMF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等),以AMF为执行主体为例,该方法包括:AMF向终端发送配置消息;其中,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跟踪区信息列表的指示信息,所述跟踪区信息列表中包括的跟踪区信息是根据终端接入的IAB节点的移动线路确定的。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的记载,该装置可以是第一节点、或者配置于第一节点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第一节点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具体的:
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小区时,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当第一节点由所述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时,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可选的,该装置还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
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二节点等。例如,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当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小区时,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当所述第一节点由所述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时,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可选的,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
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说明,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二节点、或者配置于第二节点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第二节点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具体的: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二节点等。例如,该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通信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的说明,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三方面的记载,该装置可以是第四节点、或者配置于第四节点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第四节点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三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的方法,具体的: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五节点的第一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包括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通信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不同时,向第六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五节点与所述第六节点相同或不同。
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二节点等。例如,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第五节点的第一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包括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通信接口,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不同时,向第六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五节点与所述第六节点相同或不同。
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三方面的说明,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四方面的记载,该装置可以是第五节点、或者配置于第五节点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第五节点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四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方法,具体的: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通信单元,用于向第四节点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所述第一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
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二节点等。例如,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获取IAB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通信接口,用于向第四节点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所述第一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
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四方面的说明,不再赘述。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五方面的记载,该装置可以是AMF、或者配置于AMF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AMF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五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通信单元,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五方面中的方法,具体的: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源宿主节点的第一切换请求,该第一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小区的信息;通信单元,用于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可选的,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切换请求处理,和生成第二切换请求等。
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二节点等。例如,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源宿主节点的第一切换请求,该第一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小区的信息;和目标宿主节点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所述第二切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可选的,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切换请求处理,和生成第二切换请求等。可选的处理器,用于对第一切换请求处理,和生成第二切换请求等。
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五方面的说明,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六方面的记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或者配置于终端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终端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五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六方面中的方法,具体的:
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AMF的配置消息;其中,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跟踪区信息列表的指示信息,所述跟踪区信息列表中包括的跟踪区信息是根据终端接入的IAB节点的移动线路确定的。通信单元,用于对所述配置消息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二节点等。例如,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终端接收来自AMF的配置消息;其中,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跟踪区信息列表的指示信息,所述跟踪区信息列表中包括的跟踪区信息是根据终端接入的IAB节点的移动线路确定的。处理器,用于对配置消息进行处理。
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六方面的说明,不再赘述。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七方面的记载,该装置可以是AMF、或者配置于AMF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AMF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七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通信单元,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七方面中的方法,具体的:
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配置消息;其中,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跟踪区信息列表的指示信息,所述跟踪区信息列表中包括的跟踪区信息是根据终端接入的IAB节点的移动线路确定的。可选的,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配置消息。
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六方面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六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二节点等。例如,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向终端发送配置消息;其中,所述配置消息中包括跟踪区信息列表的指示信息,所述跟踪区信息列表中包括的跟踪区信息是根据终端接入的IAB节点的移动线路确定的。可选的,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配置消息。
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七方面的说明,不再赘述。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任一方面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中包括:第八方面的装置和第九方面的装置;或者,第十方面的装置和第十一方面的装置;或者,第十方面的装置和第十二方面的装置;或者,第三方面的装置和第十四方面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IAB节点的示意图;
图4至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流程图;
图16和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申请能够应用的通信系统10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100和核心网200,可选的,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互联网300。其中,无线接入网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00b),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如图1中的120a-120j)。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或者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或者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和终端之间以及接入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等,在图1中未画出。
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或gNodeB)、开放无线接入网(openradio access network,O-RAN)中的接入网设备、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或者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控制面(CU controlplane,CU-CP)模块、或集中单元用户面(CU user plane,CU-UP)模块。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如图1中的110a),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如图1中的110b),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本申请中对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用于实现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接入网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硬件电路、软件模块、或硬件电路加软件模块,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接入网设备中或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在本申请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用于实现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为基站为例,描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
(1)协议层结构。
接入网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该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和用户面协议层结构。例如,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例如,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PDCP层之上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2)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
接入设备可以包括CU和DU。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作为示例,CU和DU之间的接口可以称为F1接口。其中,控制面(control panel,CP)接口可以为F1-C,用户面(userpanel,UP)接口可以为F1-U。本申请不限制各接口的具体名称。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比如,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层以下协议层(例如RLC层和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又比如,PDCP层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层及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予限制。
上述对CU和DU的处理功能按照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将CU或者DU划分为具有更多协议层的功能,又例如将CU或DU还可以划分为具有协议层的部分处理功能。在一种设计中,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在另一种设计中,还可以按照业务类型或者其他系统需求对CU或者DU的功能进行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在另一种设计中,CU也可以具有核心网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示例性的,CU可以设置在网络侧方便集中管理。在另一种设计中,将DU的无线单元(radio unit,RU)拉远设置。可选的,RU可以具有射频功能。
可选的,DU和RU可以在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进行划分。例如,DU可以实现PHY层中的高层功能,RU可以实现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其中,用于发送时,PHY层的功能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资源映射、物理天线映射、或射频发送功能。用于接收时,PHY层的功能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RC校验、信道解码、解速率匹配、解扰、解调、解层映射、信道检测、资源解映射、物理天线解映射、或射频接收功能。其中,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PHY层的一部分功能,例如该部分功能更加靠近MAC层,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PHY层的另一部分功能,例如该部分功能更加靠近射频功能。例如,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添加CRC码、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和层映射,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预编码、资源映射、物理天线映射、和射频发送功能;或者,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添加CRC码、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层映射和预编码,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资源映射、物理天线映射、和射频发送功能。例如,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CRC校验、信道解码、解速率匹配、解码、解调、和解层映射,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信道检测、资源解映射、物理天线解映射、和射频接收功能;或者,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CRC校验、信道解码、解速率匹配、解码、解调、解层映射、和信道检测,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资源解映射、物理天线解映射、和射频接收功能。
示例性的,CU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实体来实现,或者也可以由不同的实体来实现。例如,可以对CU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划分,即将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并通过不同实体来实现,分别为控制面CU实体(即CU-CP实体)和用户面CU实体(即CU-UP实体)。该CU-CP实体和CU-UP实体可以与DU相耦合,共同完成接入网设备的功能。
可选的,上述DU、CU、CU-CP、CU-UP和RU中的任一个可以是软件模块、硬件结构、或者软件模块+硬件结构,不予限制。其中,不同实体的存在形式可以是不同的,不予限制。例如DU、CU、CU-CP、CU-UP是软件模块,RU是硬件结构。这些模块及其执行的方法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接入网设备包括CU-CP、CU-UP、DU和RU。例如,本申请的执行主体包括DU,或者包括DU和RU,或者包括CU-CP、DU和RU,或者包括CU-UP、DU和RU,不予限制。各模块所执行的方法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的通信,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个场景: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或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或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硬件电路、软件模块、或硬件电路加软件模块,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或可以与终端匹配使用。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UE为例,描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
基站和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基站和/或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对基站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基站和终端可以部署在相同的场景或不同的场景,例如,基站和终端同时部署在陆地上;或者,基站部署在陆地上,终端部署在水面上等,不再一一举例。
基站和终端的角色可以是相对的,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基站,对于那些通过120i接入到无线接入网100的终端120j来说,终端120i是基站;但对于基站110a来说,120i是终端,即110a与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110a与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110a来说,120i也是基站。因此,基站和终端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110a和110b可以称为具有基站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120a-120j可以称为具有终端功能的通信装置。
基站和终端之间、基站和基站之间、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可以通过6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对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或下行信息,下行信息承载在下行信道上;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信号或上行信息,上行信息承载在上行信道上。终端为了与基站进行通信,可以与基站控制的小区建立无线连接。与终端建立了无线连接的小区称为该终端的服务小区。当终端与该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时候,可能会受到来自邻区的信号的干扰。
相对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针对网络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例如,容量提升1000倍、更广的覆盖范围、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等。一方面,考虑到高频载波频率资源丰富,在热点区域,为满足5G超高容量需求,利用高频小站组网愈发流行。高频载波传输特性较差,受遮挡衰减严重,覆盖范围不广,故而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小站,相应的,为这些大量密集部署的小站提供光纤回传的代价很高,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经济便捷的回传方案;另一方面,从广覆盖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覆盖,光纤的部署难度大,成本高,也需要设计灵活便利的接入和回传方案。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技术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提供了思路:其接入链路(access link)和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减少了光纤部署。
如图2所示,在IAB网络中,包括UE、IAB节点(IAB-node)和宿主(IAB-donor)等。其中,IAB节点,也称为中继节点(relay node,RN),可以为UE提供无线接入服务,UE的业务数据由IAB节点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宿主节点,通过宿主节接入到核心网。IAB节点由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ion,MT)部分和DU部分组成。其中,IAB节点面向父节点时,可以作为终端设备,即MT的角色;当IAB节点面向其子节点时,其被视为网络设备,即作为DU的角色,该子节点可以是另一个IAB节点,或者普通UE。IAB网络的CU部分位于宿主节点当中。示例的,对于同一个IAB节点中的IAB-DU节点和IAB-MT节点可认为两者是相绑定的。
如图3所示,提供一种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中包括:核心网,例如5G核心网、IAB宿主(donor)节点和IAB节点。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基站,该基站可以为5G中的gNodeB等。
其中,IAB宿主节点和基站可通过NG接口,与核心网相连接。IAB宿主节点和基站间的接口可以为Xn-C。IAB宿主节点中包括CU和DU,CU与DU间的接口为F1接口,该CU和DU可分别称为IAB-donor-CU和IAB-donor-DU。IAB节点中包括IAB-MT和IAB-DU,该IAB-MT和IAB-DU可分别称为IAB-node-MT和IAB-node-DU。IAB-node-DU在逻辑上通过F1接口连接至IAB-donor-CU,实际上,IAB-node-DU与IAB-donor-CU的连接是通过每一跳的IAB-node-MT与父节点DU之间的新无线(new radio,NR)Uu接口实现的,但由于最终IAB-node-DU能够与IAB-donor-CU通信,可以认为在逻辑上存在F1接口,二者通过F1接口交互控制面信息和用户面信息等。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IAB节点可以直接与IAB宿主节点通信,或者IAB节点可通过父节点与IAB宿主节点通信,该父节点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每经过一次父节点可认为是一跳。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对于最底层的IAB节点是通过其上层的父IAB节点与IAB宿主节点通信的。
在本申请中,IAB节点可为用于为子节点或UE提供无线回传服务的节点。IAB宿主节点可为支持IAB节点的基站,可以包括IAB-donor-CU和至少一个IAB-donor-DU。IAB-donor-CU还可以包括IAB-donor-CU-CP,以及至少一个IAB-donor-CU-UP等。
IAB技术的首次引入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的版本(release)16标准中,规定IAB网络的用户面与控制面协议栈,以及在网络中的集成与迁移过程、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路由与承载映射、流控制等。3GPP的版本(release)17中对IAB技术进行进一步增强,主要的演进方向包括健壮性、负载平衡程度、频率效率、多跳延迟和端到端性能等方面的优化。版本16和版本17中均未考虑IAB节点的移动性,而在版本(release)18中将对IAB技术进行移动性增强,例如:移动UE的组切换增强、考虑移动性的资源冲突解决、考虑移动性的IAB节点配置等。本申请聚焦于移动IAB场景,例如车载移动IAB场景,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以下对跟踪区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进行介绍:
跟踪区(tracking area,TA)是在NR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而设立的概念,TA是小区级的配置,多个小区可以配置相同的TA,但是一个小区只能属于一个TA。当UE注册入网时,核心网会为每个UE分配一个UE注册区(registration area),该UE注册区中包含跟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 list,TAI)列表。TAI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TAI,每个TAI由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和跟踪区代码(tracking areacode,TAC)组成,即TAI=PLMN+TAC。IAB节点的IAB-DU可在广播的系统消息块1(systeminformation block 1,SIB1)中携带TAC。当UE移出到一个不属于该TAI列表的小区时,它就会主动接入网络(包括核心网),执行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注册更新,核心网登记UE的位置并更新UE的注册区,重新指派包含UE当前所在小区所属的TAI的TAI列表给UE,新分配的TAI列表可包含原有TA列表中一些TAI,也可能不包含,不作限定。除此之外,UE还会定期执行跟踪区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让核心网知道UE的位置。也就是说,UE在注册入网时,核心网会为该UE分配一个TAI列表,该TAI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TAI,每个TAI由PLMN和TAC组成。当UE移入到每个小区时,该小区对应的IAB节点中的IAB-DU会周期性的广播TAC,当该广播的TAC不属于预先分配的TAI列表时,UE会执行TAU,向核心网设备上报当前新的TAC,以使得核心网知道UE的位置。除TAC外,在NR系统中,针对处于RRC去激活态(RRC inactive)的UE,为了进一步节省寻呼消息的传输开销,引入了比TA范围更小的“基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的通知区域(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RNA)”的概念,RNA由gNodeB管理,gNodeB可以基于RNA对UE进行寻呼来找到UE,该寻呼可称为RAN寻呼。当UE进入到去激活态时,最后服务(last serving)gNodeB会向UE分配一个RNA标识(indentity,ID),RNA ID由TAC和RAN区域码(area code)组成。与TAU过程类似,当UE进行小区重选后,若UE发现新小区的RNA ID与UE最近一次获取的RNA ID不同,则UE会采用当前新的RNA ID,并通知gNodeB,进行RNA ID更新。RNA的作用与TAC类似,TAC用于核心网级别的UE跟踪,面向空闲态的UE,RNA ID用于RAN级别的UE跟踪,面向去激活态的UE。
在一种设计中,考虑在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部署IAB节点,服务车内UE,以克服无线信号穿越车厢带来的高路径损耗,提升服务质量。而由于车外UE相对车辆存在高动态性,车外的UE通常不需要接入移动IAB节点,而是直接接入地面基站。例如,车内UE通过NR Uu接口与移动IAB节点连接,而车外UE通过NR Uu接口与地面基站中信号质量最佳的小区相连。在本申请中,考虑IAB节点部署在移动车辆中,移动IAB节点中的MT部分会按照UE的切换规则进行小区切换,与目标小区的宿主节点中的CU部分建立RRC连接,移动IAB节点中的DU部分也会与目标小区的宿主节点中的CU部分间建立F1接口。
在当前标准中,考虑IAB节点静止不动,OAM静态配置IAB-DU广播的TAC,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例如,当IAB节点位于初始位置,接入第一小区时,OAM根据第一小区对应的TAC,静态的为IAB节点配置IAB-DU广播的TAC。例如,将IAB-DU广播的TAC与其接入的第一小区对应的TAC配置为一致,可称为TAC1。当IAB节点发生移动,接入到第二小区时,由于OAM静态配置IAB-DU广播的TAC,因此当IAB节点接入到第二小区时,IAB-DU仍然广播TAC1。位于IAB-DU提供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UE,在接收到IAB-DU广播的TAC1时,可将该TAC1加入到UE的TAI列表中,且通知核心网。后续核心网在寻呼该UE时,根据该UE的TAI列表,将在该TAI列表中TACI对应的第一小区中广播寻呼消息。而通过上述分析可知,UE实际上位于第二小区中,从而导致对UE的寻呼失败。针对上述问题,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为,当IAB节点移动到第二小区时,宿主节点可执行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配置更新,将TAC1加入到第二小区对应的TAI列表中,且通知核心网,但此时可能导致宿主节点频繁的进行RAN配置更新,增加了核心网与宿主基站的通信开销。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当IAB-DU位于第一小区时,IAB-DU可以获取IAB-DU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一小区相关。例如,IAB-DU提供的小区包括第三小区,则上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第三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IAB-DU在第三小区,广播的跟踪区信息为与所述第三小区存在第一对应关系的跟踪区信息。当IAB-DU节点由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时,IAB-DU节点可以获取IAB-DU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二小区的跟踪区信息相关。例如,IAB-DU提供的小区包括第四小区,则上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四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IAB-DU在第四小区,广播的跟踪区信息为与所述第四小区存在第二对应关系的跟踪区信息。如此,当IAB-DU位于第一小区时,广播的跟踪区信息是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当IAB-DU移动到第二小区时,广播的跟踪区信息是与第二小区相关的。位于第二小区覆盖范围内的UE,当接收到IAB-DU广播的与第二小区相关的跟踪区信息时,可将该跟踪区信息加入到TAI列表中,且上报给核心网。核心网在寻呼该UE时,可根据该UE的TAI列表中包括的第二小区相关的跟踪区信息,确定第二小区,在第二小区中寻呼UE,保证对UE寻呼的成功率。同时,由于宿主基站与核心网也无需进行RAN配置更新,节省了核心网与基站间的通信开销。
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至少包括:
步骤401:位于第一小区的第一节点,获取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一小区的跟踪区信息相关。
步骤402:第一节点由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
步骤403:第一节点获取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可选的,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第一对应关系或第二对应关系是指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包括第一节点提供的第三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至少包括第一节点提供的第四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该第三小区与第四小区相同或不同。在上述描述中,是以第一对应关系或第二对应关系中包括一个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为例描述,不作限定。比如,在一种实现中,第一对应关系中包括n个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参见下述表1所示。第二对应关系中包括m个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n与m均为正整数,两者的取值相同或不同。
表1:第一对应关系;
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 | 跟踪区信息 |
小区1 | 跟踪区信息1 |
小区2 | 跟踪区信息2 |
…… | …… |
小区n | 跟踪区信息n |
表2:第二对应关系;
可选的,第二小区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可以直接相关,或者间接相关,不作限定。例如,第二小区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两者间可以直接建立关联关系,称为两者直接相关。或者,两者间可通过某一个或多个中间媒介建立关联关系,可称为两者间接建立关联关系。比如,第二小区与第二小区的ID相关,第二小区的ID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第二小区的ID作为中间媒介,第二小区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间接相关。对于第一小区与第一小区对应跟踪区信息,与前述相似,可以直接相关,或者间接相关,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合并为一个物理节点,即IAB-MT和IAB-DU可以是同一个物理节点中的两个不同的逻辑节点,逻辑节点可以为软件模块或功能单元等。或者可以是属于同一个IAB节点的两个不同的物理节点等,不予限制。
在一种设计中,当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小区时,其它节点可以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小区的指示信息等。第一节点可根据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等。该其它节点可以为OAM等,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标准中的OAM通过静态的方式,为第一节点配置第一对应关系等。或者,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节点可以移动,在初始位置,接入第一小区,OAM可通过静态的方式,为第一节点配置第一对应关系。后续第一节点发生移动,由第一小区迁移动第二小区,则第一节点可以获取与第二小区相关的第二对应关系。再后续,第一节点由第二小区迁移到第三小区,则第一节点可以获取第三小区相关的第三对应关系等。也就是,在本申请中,当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小区时,OAM可通过静态的方式,为第一节点配置第一对应关系。当第一节点移动到除第一小区外的其它小区时,第一节点可以获取与新接入小区对应的对应关系。或者,在本申请中,每当第一节点接收到一个小区时,则按照下述方式,获取与该小区对应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下述描述的方法,可应该于第一节点获取第二对应关系的过程,也可以适用于第一节点获取第一对应关系的过程。但在后续,是以第一节点获取第二对应关系为例描述的。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节点可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获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中可携带有第二小区的跟踪区信息,第一节点根据第二小区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应当指出,上述第二小区是指第一节点接入的小区,第一节点可以提供小区,第一节点的子节点可接入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所述第一子节点的子节点可以包括UE或IAB节点等。例如,在一种实现中,第一节点为IAB节点,IAB节点接入宿主节点中的第二小区,则IAB节点可以提供小区,该提供的小区可供UE或其它IAB节点接入。在本申请中,第一节点可根据其接入的第一节点的跟踪区信息,确定该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该对应关系可以指提供的一个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的跟踪区信息,与第二小区的跟踪区信息设置为一致。例如,第二小区的跟踪区信息为跟踪区信息1,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包括小区21、小区22和小区23,则将小区21、小区22和小区23的跟踪区信息均设置为跟踪区信息1等。
本申请中,对于上述第二节点获取第二对应关系的过程,或者第二节点获取第二小区的跟踪区信息的过程,不作限定。例如,第二节点可接收来自第三节点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第二节点可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等。或者,第二消息中可包括有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第二节点根据该第二消息中包括的指示信息,可以直接获取该第二对应关系。或者,第二节点可以向第三节点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第三节点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获取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第三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或者,第三节点可根据获取的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且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或者,第二节点可向第三节点上报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节点所处的经纬度和高度等。第三节点根据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可获取到服务于该位置的第二小区,进而获取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等。第三节点可以向第二节点返回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不作限定。或者,第一节点可以向第二节点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该第一节点位于第二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第一节点根据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获取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第二节点可根据该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该第二对应关系等。或者,第二节点可根据对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第一节点需要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则第二节点可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自行确定第二对应关系等。
可选的,在本申请中,第一节点还可以向第一节点对应的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已更新。可选的,第一节点可当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不同时,向所述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节点可以为IAB-DU,第二节点可以为IAB节点(例如IAB-MT),宿主节点(例如,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等,第三节点可以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IAB-MT、OAM、宿主节点、源宿主节点、目标宿主节点、或AMF等,不作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跟踪区信息可以为TAI,TAC,或RNA ID等。除此之外,跟踪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小区ID等。后续以跟踪区信息为TAC为例描述。
实施例一
以第一节点为IAB-DU,第二节点为IAB-MT,第三节点为父节点,或者第一节点为IAB-DU,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第三节点为IAB-MT为例,如图5所示,提供一种流程图,在该流程中,IAB-MT从父节点的系统消息中获取第二小区对应的TAC,告知IAB-DU进行系统消息的广播,至少包括:
步骤501:IAB-MT接收来自父节点的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可以为SIB1,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可选的,父节点可以为父节点中的IAB-DU,可称为ParentIAB-DU。
在第一种方案中:
步骤502: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IAB-MT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IAB-DU提供的小区与TAC的第二对应关系,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例如,IAB-MT可通过内部接口,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设计中,如果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则IAB-DU可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或者,如果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则IAB-DU可根据该指示信息,直接获取第二对应关系。在该实施例一中,可以由IAB-MT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或者由IAB-DU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下描述,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第二对应关系的过程:
在本申请中,以IAB-DU接入第二小区为例,IAB-DU可提供至少一个小区,该IAB-DU提供的小区可供IAB子节点或UE等接入。IAB-DU提供的至少一个小区,可设置相同或不同的TAC,不作限定。比如,可将IAB-DU提供的小区的TAC,均设置为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举例来说,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为TAC2,IAB-DU提供的小区包括小区21、小区22和小区23。IAB-DU提供的小区21、小区22和小区23的TAC,均可设置为TAC2。或者,可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其它TAC,例如,第二小区的邻区的TAC。将IAB-DU提供的小区的TAC,设置为与第二小区的邻区TAC一致等,不作限定。
步骤503: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IAB-DU的TAC已更新。例如,IAB-DU可以向宿主节点发送F1接口控制(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IAB-DU的TAC已更新的指示信息等。可选的,宿主节点可以为宿主节点中的IAB-DU,可称为IAB donor-CU。该步骤503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步骤504: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可以是SIB1,该系统消息中携带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的小区对应的TAC。
示例的,前已述,IAB-DU可提供至少一个小区,每个小区对应的TAC可相同或不同。在一种设计中,若IAB-DU提供的所有小区对应的TAC均相同,则IAB-DU可以直接在所提供的任一个小区广播所述TAC。若IAB-DU提供的不同小区对应的TAC有差异,并不完全相同。则IAB-DU在不同的小区可广播各自小区对应的TAC。例如,IAB-DU提供的小区包括小区21、小区22和小区23,则IAB-DU在小区21可广播小区21对应的TAC,在小区22广播小区22对应的TAC,在小区23广播小区23对应的TAC等。
步骤505: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
示例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自己的TAI列表中,则可触发TAU过程。比如,在TAU过程中,UE可以向核心网上报从IAB-DU接收到的TAC,核心网根据该上报的TAC,重新为UE分配一个TAI列表,该TAI列表中至少包括UE上报的TAC等,从而使得核心网可以知道UE的位置,核心网可以寻呼到UE。
应该指出,在本申请中,前述步骤502至步骤504的过程,各个执行主体可以直接执行上述各个步骤,或者可以在满足某些条件下,再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对于前述步骤502,IAB-MT可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等;若两者不同,则再执行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的步骤,否则,不再执行上述步骤502。关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可认为是IAB-MT在上一个周期中,从父节点接收到的广播消息中携带的TAC。或者,对于前述步骤504,IAB-DU可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不同,再执行步骤504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的步骤,否则不再执行步骤504等。该第一对应关系可以为,根据父节点在上一个周期中广播的系统消息中的TAC,确定的第一对应关系。
在第二种方案中:
步骤502:IAB-MT向宿主节点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例如,IAB-MT可向宿主节点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步骤503: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IAB-DU要采用新的TAC,即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通知IAB-DU采用新的对应关系,即第二对应关系。例如,宿主节点可以向IAB-DU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在本申请中,前述步骤502和步骤503的过程,各个执行主体可以直接执行,或者在满足某些条件下,再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对于前述步骤502,IAB-MT可判断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向宿主节点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用于告知宿主节点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IAB-MT可根据从父节点的广播消息中获取的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第二对应关系;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不同,再向宿主节点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中包括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用于告知宿主节点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或者,对于前述步骤503,宿主节点在接收到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时,宿主节点可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其维护的IAB-DU提供小区与TAC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则发送通知消息,通知IAB-DU采用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等。或者,宿主节点可判断是否有维护IAB-DU对应的TAC;如果没有维护,则确定IAB-DU刚切换到宿主节点中,宿主节点也可以向IAB-DU发送通知消息,通知IAB-DU采用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等。此时,宿主节点可以将IAB-DU对应的第二对应关系,加入到维护的TAI列表等。
步骤504: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包括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的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505:UE根据所述广播消息,获取TAC。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自己的TAI列表中,则可触发TAU过程。
在该实施例一中,IAB-MT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通知IAB-DU。在第一种方案中,IAB-MT通过内部接口,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通知与其绑定的IAB-DU。如果IAB-DU确定需要更新第二对应关系,则通过F1AP接口告知宿主节点,直接更新系统消息广播。在第二种方案中,IAB-MT首先通过RRC消息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告知宿主节点。如果宿主节点判断需要更新TAC或者对应关系,则向IAB-DU发送F1AP消息,配置IAB-DU按照配置进行广播更新,IAB-DU收到宿主节点的指示后,更新系统信息广播,从而使得IAB-DU广播的TAC是与当前接入小区的TAC相关的,保证了IAB-DU覆盖范围内服务UE的寻呼成功率。
在该实施例一中,IAB-MT从父节点广播的系统消息中,获取第二小区对应的TAC。IAB-MT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第二对应关系直接告知IAB-DU,或者通过RRC消息告知宿主,再由宿主通过F1AP告知IAB-DU,使得IAB-DU可以获取接入小区的TAC,以进行系统消息的广播更新,保证了IAB-DU覆盖范围内服务UE的寻呼成功率。
实施例二
以第一节点为IAB-DU,第二节点为IAB-MT,第三节点为OAM为例,如图6所示,提供一种流程图,至少包括:
第一种方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OAM还可称为OAM服务器,IAB-MT从OAM服务器获取不同小区与TAC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不同小区与TAC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且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通知IAB-DU,或者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第二对应关系,通知IAB-DU,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针对该图6流程的一种应用场景,IAB节点是固定线路的公交车、地铁或高铁等中部署的移动IAB节点,OAM可以根据该预设的移动线路,确定沿线基站的覆盖小区。将该小区与TAC的对应关系配置给IAB-MT等。
步骤601:OAM服务器向IAB-MT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小区与TAC之间的对应关系,该配置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小区与TAC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602:IAB-MT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603: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例如,IAB-MT通过内部接口,向IAB-DU通知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可选的,IAB-MT可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相同,则IAB-MT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通过内部接口告知其绑定的IAB-DU。或者,IAB-MT可以不经过判断,直接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告知IAB-DU等。
步骤604: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小区的TAC已更新。可选的,宿主节点可为IAB donor-CU。该步骤604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可选的,IAB-DU可判断其获取的第二对应关系中的TAC与当前广播的TAC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告知宿主节点其将要采用新的TAC。或者,IAB-DU可以不经过判断,直接向宿主节点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步骤605: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606: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在本申请中,如果OAM服务器向IAB-MT配置的TAC,是根据IAB节点的移动线路确定的。则核心网设备,例如AMF,向UE发送的TAI列表,可包含这条确定轨迹上的所有TAI,以减少车内UE的TAU。
在第二种方案中:
步骤601:IAB-MT向OAM服务器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的位置信息,该当前位置信息可以为IAB-DU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和高度等信息。
步骤602:OAM服务器向IAB-MT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
例如,OAM服务器在接收到IAB-MT上报的第二小区的信息时,可根据该第二小区的信息,确定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OAM服务器可根据IAB-MT上报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覆盖上报位置的第二小区,确定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等。可选的,OAM服务器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第二对应关系。
步骤603: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604: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小区的TAC已更新。可选的,宿主节点可为IAB donor-CU。该步骤604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步骤605: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606: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在第一种方案中,IAB-MT从OAM服务器获取不同小区与TAC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当前接入的第二小区,获取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第二对应关系告知IAB-DU,使得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或者,在第二种方案中,IAB-MT向OAM服务器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位置的信息,OAM服务器向IAB-MT反馈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使得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
应该指出,在第一种方案中,OAM服务器给IAB-MT配置多个小区的TAC,对于公交、高铁或地铁等固定轨迹的移动IAB节点,OAM服务器可以直接向IAB-MT配置移动线路上的小区与TAC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OAM向IAB-MT配置的TAC是基于确定轨迹上的,则对于涉及这条轨迹上的TAU过程,AMF对UE发送的新TAI列表可以包含这条轨迹上的所有TAI,以减少车内UE的TAU频率。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相似,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IAB-MT先从OAM服务器获取TAC,再告知IAB-DU。而在实施例三中,IAB-DU直接从OAM服务器获取TAC。如图7所示,提供一种流程图,至少包括:
第一种方案:
步骤701:OAM服务器向IAB-DU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小区与TAC的对应关系。
步骤702:IAB-DU根据不同小区与TAC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703: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小区的TAC已更新。可选的,宿主节点可为IAB donor-CU。该步骤703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步骤704: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705: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第二种方案:
步骤701:IAB-DU向OAM服务器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位置信息。
步骤702:OAM服务器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
例如,OAM服务器接收到IAB-DU上报的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位置信息,当前位置信息位于第二小区的覆盖范围内。OAM服务器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位置信息,确定第二小区对应的TAC。IAB-DU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或者,OAM服务器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确定第二对应关系,直接向IAB-DU发送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703: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小区的TAC已更新。可选的,宿主节点可为IAB donor-CU。该步骤703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步骤704: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705: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在该实施例三中,IAB-DU直接从OAM服务器获取TAC信息,不需要经过IAB-MT的转发,可减少信令开销。同时,在该实施例三中,IAB-DU也可实现系统消息的广播更新。在UE的TAU过程中,如果AMF对其发送的新TAI列表包括确定轨迹上的所有TAI,可以减少车内UE的TAU频率。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四与前述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宿主节点维护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IAB-MT向宿主节点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当前地理位置的信息,宿主节点告知IAB-MT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IAB-MT告知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
如图8所示,提供一种流程图,至少包括:
步骤801:IAB-MT向宿主节点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宿主节点可以为IAB donor-CU。IAB-MT可向宿主节点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中包括第二小区的信息,或当前位置信息。可选的,对于宿主节点可以为宿主节点中的CU,可称为IAB donor-CU。
步骤802:宿主节点向IAB-MT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例如,宿主节点可以向IAB-MT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与前述实施例二中的第二种方案相似,宿主节点在接收到IAB-MT上报的第二小区的信息时,可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确定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且宿主节点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宿主节点在接收到IAB-MT上报的当前位置信息时,确定覆盖当前位置的第二小区;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确定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且通知IAB-MT。或者,宿主节点也可以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且向IAB-MT直接通知第二对应关系等,不作限定。
可选的,宿主节点可判断当前的第二对应关系,与宿主节点维护的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不同,再执行步骤802,否则不再执行步骤802。也就是说,只有在宿主节点确定IAB-DU提供的小区的TAC变更时,再告知IAB-MT;对于IAB-DU提供的小区的TAC不变时,不再告知IAB-MT。或者,在本申请中,宿主节点不执行上述判断,在接收到步骤801的触发时,直接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第二对应关系,通知IAB-DU。
步骤803: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IAB-MT可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不同,则IAB-MT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通知与该IAB-MT绑定的IAB-DU。或者,IAB-MT可以不经过判断过程,直接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通知IAB-DU。
步骤804: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的小区的TAC已更新。可选的,宿主节点可以为IAB donor-CU。该步骤804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可选的,IAB-DU可判断其获取的第二对应关系中的TAC与当前广播的TAC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告知宿主节点其将要采用新的TAC。或者,IAB-DU可以不经过判断,直接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可选的,IAB-DU可以向宿主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步骤805: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806: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在该实施例四中,IAB-MT向宿主节点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的位置信息,宿主节点根据第一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是否相同等,决定是否向IAB-MT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即前述步骤802。或者,IAB-MT可根据接收的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是否相同等,决定是否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等,即前述步骤803等。
在本申请中,IAB-MT向宿主节点上报第二小区对应的信息,或者当前位置信息等,宿主节点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给IAB-MT配置对应的TAC,IAB-MT将TAC告知IAB-DU,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可使得IAB-DU可能够获取基于当前小区或位置的TAC,以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保证了IAB-DU覆盖范围内的UE的寻呼成功率。
实施例五
在该实施例五中,IAB-MT或IAB-DU向宿主节点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位置信息,宿主节点通过F1AP消息告知IAB-DU当前位置对应的TAC。如图9所示,提供一种流程示意图,至少包括:
步骤901:IAB-MT或IAB-DU向宿主节点上报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当前位置的信息。
可选的,IAB-MT可向宿主节点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当前位置的信息。或者,IAB-DU可向宿主节点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当前位置信息。
步骤902: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宿主节点可判断第一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判断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不同,宿主节点才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可以不执行上述判断过程,宿主节点直接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步骤903: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小区的TAC已更新。该步骤903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步骤904: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905: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该实施例五与前述实施例四相似,区别在于,该实施例四,IAB-DU可通过F1AP消息向宿主节点上报第二小区对应的信息,或者第二对应关系。以及宿主节点通过F1AP消息直接告知IAB-DU当前位置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等,不再经过IAB-MT的转发。
在该实施例五中,IAB-MT或IAB-DU向宿主节点上报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当前位置信息,宿主节点根据第二小区的信息给IAB-DU配置TAC,使得IAB-DU可以获取基于当前接入小区或位置的TAC,以进行系统消息的广播更新,保证了覆盖范围内UE的寻呼成功率。
实施例六
在该实施例六中,以第一节点为IAB-DU,第二节点为IAB-MT为例,考虑IAB-MT在宿主节点内进行小区切换时,宿主节点通过RRC告知IAB-MT目标小区的TAC,IAB-MT告知IAB-DU进行TAC广播更新。在该实施六中,可认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即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同一个宿主节点,即宿主节点提供的小区中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小区与第二节点可以是宿主节点直接提供的小区,或者是通过中继节点提供的小区等,不作限定。
如图10所示,提供一种流程图,至少包括:
步骤1001:IAB-MT检测到A2事件时,向宿主节点上报测量报告。可选的,宿主节点可以为宿主节点中的CU,可称为IAB donor-CU。
可选的,所述A2事件可以为IAB-MT检测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一定阈值。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IAB-MT检测到的各小区的服务质量信息。
步骤1002:宿主节点进行切换判断与准入控制,确定IAB-MT要进行宿主节点内的小区切换。该步骤1002可选的。
可选的,所述切换判断与准入控制是指宿主节点根据IAB-MT上报的测量报告,选择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目标小区,且进行鉴权,确定IAB-MT可切换到目标小区。该目标小区可称为第二小区。
步骤1003:执行小区切换,小区切换还可称为小区迁移。
例如,IAB-DU和IAB-MT执行由源小区至目标小区的切换,所述源小区可称为第一小区,目标小区可称为第二小区。可选的,在步骤1003中可以不执行小区切换,在后续步骤1006中执行小区切换。
步骤1004:宿主节点向IAB-MT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宿主节点在查询到的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不一致,或者查询到的宿主节点维护的IAB-DU提供的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对应关系中的TAC不一致,则向IAB-MT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中可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或者,宿主节点也可以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通知IAB-MT。
步骤1005: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例如,IAB-MT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一致,或者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一致;若两者不一致,则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IAB-MT可以不经过上述判断过程,直接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006:执行小区切换。
应当指出,若在前述步骤1003中执行过小区切换,则在步骤1006中不再执行小区切换。
步骤1007: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已更新。该步骤1007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例如,IAB-DU可判断其获取的第二对应关系中的TAC与当前广播的TAC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告知宿主节点其将要采用新的TAC。或者,IAB-DU可以不经过判断,直接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可选的,IAB-DU可以向宿主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008: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1009: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在本申请中,由于TAC是以小区为粒度的,小区发生切换,很可能TAC信息发生变更。因此,在该实施例六中,考虑IAB-MT在宿主节点内部的小区切换场景中,通过宿主节点在RRC消息(如切换命令)中携带目标小区对应的TAC,即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再由IAB-MT通过内部接口告知IAB-DU。告知IAB-DU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过程,可发生在小区发换前,例如小区切换发生在前述步骤1006,或者可以发生在小区切换后,例如小区切换发生在前述步骤1003。
在该实施例六中,宿主节点通过IAB-MT在宿主节点内的小区切换过程中,通过RRC消息告知IAB-MT,第二小区对应的TAC,然后IAB-MT告知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采用该实施例六的方案,IAB-DU可以获取基于当前接入小区或当前位置的TAC,以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保证了IAB-DU覆盖范围内UE的寻呼成功率。
实施例七
在该实施例七中,以第一节点为IAB-DU,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宿主节点可以为宿主节点中的CU部分,可称为IAB donor-CU为例,提供一种流程图,在该流程中IAB-MT在同一个宿主节点中的小区切换时,宿主节点通过F1AP消息告知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在该实施七中,可认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即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同一个宿主节点,即宿主节点提供的小区中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小区与第二节点可以是宿主节点直接提供的小区,或者是通过中继节点提供的小区等,不作限定。如图11所示,至少包括:
步骤1101:IAB-MT检测到A2事件时,向宿主节点上报测量报告。
步骤1102:宿主节点进行切换判断与准入控制,确定IAB-MT要进行同一个宿主节点中的小区切换。该步骤1102是可选的。
步骤1103:执行小区切换。
例如,IAB-DU和IAB-MT执行由源小区至目标小区的切换,所述源小区可称为第一小区,目标小区可称为第二小区。可选的,在步骤1103中可以不执行小区切换,在后续步骤1106中执行小区切换。
步骤1104: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宿主节点在查询到的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不同时,或者查询到的宿主节点维护的IAB-DU提供的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对应关系中的TAC不同时,则向IAB-DU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中可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或者,宿主节点也可以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通知IAB-DU。
步骤1105:执行小区切换。
应当指出,若在前述步骤1103中执行过小区切换,则在步骤1105中不再执行小区切换。
步骤1106: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已更新。该步骤1106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例如,IAB-DU可判断其获取的第二对应关系中的TAC与当前广播的TAC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IAB-DU向宿主节点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告知宿主节点其将要采用新的TAC。或者,IAB-DU可以不经过判断,直接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步骤1107: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1108: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该实施例七与前述实施例六相似,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七中,宿主节点通过F1AP消息,直接告知IAB-DU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不再经过IAB-MT的转发。
实施例八
在该实施例八中,第一节点为IAB-DU,第二节点为IAB-MT为例。在该实施例八中,IAB-MT由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源小区称为第一小区,目标小区称为第二小区,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不同的宿主节点,两个宿主节点分别称为源宿主节点和目标宿主节点。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可通过RRC消息告知IAB-MT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IAB-MT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告知IAB-DU,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在该实施例八至实施例十一中,第一小区属于源宿主节点,即源宿主节点提供的小区包括第一小区,该第一小区可以是源宿主节点直接提供的小区,或通过中继节点提供的小区。第二小区属于目标宿主节点,即目标宿主提供的节点包括第二小区,该第二小区可以是目标宿主直接提供的小区,或通过中继节点提供的小区等,不作限定。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流程图,该流程至少包括:
步骤1201:源宿主节点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该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小区的信息,即第二小区的信息。
可选的,源宿主节点可根据IAB-MT上报的测量报告,确定目标小区。当该目标小区属于其它宿主节点时,该其它宿主节点可称为目标宿主节点,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可选的,该切换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目标小区对应的TAC,即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目标宿主节点可根据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判断是否需要进行TAC更新。应该指出,对于不需要目标宿主节点判断是否需要进行TAC更新的情况下,切换请求中可以不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202:目标宿主节点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时,进行准入控制。该步骤1202是可选的。
可选的,所述准入控制的过程,可包括:目标宿主节点进行鉴权,确定IAB-MT切换到目标宿主下的目标小区。可选的,对于源宿主节点可为源宿主中的CU节点,称为源donor-CU,对于目标宿主节点可为目标宿主中的CU节点,称为目标donor-CU。
在第一种方案中,
步骤1203:目标宿主节点向源宿主节点发送切换响应(handover response),该切换响应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目标宿主节点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前述步骤1201接收到的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一致,或者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前述步骤1201接收到的第一对应关系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则在切换响应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宿主节点可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在切换响应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204:源宿主节点向IAB-MT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例如,源宿主节点可向IAB-MT发送RRC重配置消息,该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可选的,源宿主节点可判断接收到的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一致,或者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源宿主节点向IAB-MT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在RRC重配置消息中不再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源宿主节点可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205:执行小区切换。
在第二种方案中:
步骤1203:目标宿主节点向源宿主节点发送切换响应。
步骤1204:执行小区切换。
步骤1205:目标宿主节点向IAB-MT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例如,目标宿主节点向IAB-MT发送RRC重配置消息,该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可选的,目标宿主节点可判断查询到的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前述步骤1201中接收到的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一致;或者,目标宿主节点判断确定的第二对应关系,与前述步骤1201中接收到的第一对应关系,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则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在RRC重配置消息中不再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或者,目标宿主节点可不经过上述判断过程,直接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206: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例如,IAB-MT可通过内部接口,向其绑定的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IAB-MT判断第一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是否一致,或者判断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则再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IAB-MT不再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或者,IAB-MT也可以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207:IAB-DU向目标宿主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IAB-DU提供小区的TAC信息已更新。该步骤1207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可选的,IAB-DU可判断第一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是否一致;或者,判断第一对应关系中的TAC与第二对应关系中的TAC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则向目标宿主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IAB-DU不再向目标宿主发送F1AP消息。或者,IAB-DU也可以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通知目标宿主节点等。
步骤1208: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1209: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在该实施例八中,考虑IAB-MT切换小区时,切换前后小区属于不同宿主节点的场景,通过源宿主节点可以与目标宿主节点交互,在小区切换前,源宿主节点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或者在小区切换后,直接由目标宿主节点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IAB-MT在接收到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后,通过内部接口告知IAB-DU,以使得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保证对IAB-DU覆盖范围内UE的寻呼成功率。
实施例九
在该实施例九中,以第一节点为IAB-DU,第二节点为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为例,该实施例九中与前述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通过F1AP消息告知IAB-DU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流程图,至少包括:
步骤1301:源宿主节点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小区的信息,即第二小区的信息。
可选的,该切换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有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302:目标宿主节点准入控制。该步骤1302是可选的。
在第一种方案中,
步骤1303:目标宿主节点向源宿主节点发送切换响应,该切换响应中携带有目标小区对应的TAC,即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步骤1304:源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例如,源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可选的,源宿主节点可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不同,则源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源宿主节点不再向IAB-DU发送F1AP消息。或者,源宿主节点可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向IAB-DU发送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的F1AP消息等。
步骤1305:执行小区迁移过程。该小区迁移还可称为小区切换。
在第二种方案中,
步骤1303:目标宿主节点向源宿主节点发送切换响应。
步骤1304:执行小区迁移过程。
步骤1305:目标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例如,目标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可选的,目标宿主节点可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不同,则目标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F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目标宿主节点不再向IAB-DU发送F1AP消息。或者,目标宿主节点可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向IAB-DU发送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的F1AP消息等。
步骤1306:IAB-DU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中可通知目标宿主节点IAB-DU提供小区的TAC已更新。该通知消息可以为F1AP消息。该步骤1306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步骤1307: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1308: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该实施例九与前述实施例八相似,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九中,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直接通过F1AP消息告知IAB-DU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而无需再经过IAB-MT的转发。
实施例十
在该实施例十中,以第一节点为IAB-DU,第二节点为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为例。在该实施例十中,IAB-MT在进行小区切换时,源小区属于源宿主节点,目标小区属于目标宿主节点,源小区可称为第一小区,目标小区可称为第二小区。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通过RRC消息告知IAB-MT,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然后IAB-MT告知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该实施例十与前述实施例中小区切换的主要区别在于,源宿主节点与目标宿主节点间不直接进行信息交互,而是经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的转发。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流程图,至少包括:
步骤1401:源宿主节点向AMF发送切换要求(handover required),该切换要求中携带有目标小区的信息,即第二小区的信息。
可选的,该切换要求中还可以携带有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或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在本申请中,如果由AMF或目标宿主节点判断是否需要TAC更新的过程,则前述步骤1401中的切换要求中可以携带有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可以不再携带。
步骤1402:AMF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
在本申请中,AMF可以根据切换要求中携带的目标小区的信息,确定目标宿主节点,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可选的,可以由目标宿主节点判断IAB-DU提供的小区是否需要更新,则步骤1402中的切换请求中可携带有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在第一种方案中:
步骤1403:目标宿主节点向AMF发送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
可选的,切换请求确认中可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例如,目标宿主节点在接收到AMF发送的切换请求时,可进行准入控制,判断IAB-DU提供小区的TAC是否需要更新:例如,目标宿主节点可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前述步骤1402中接收到的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一致;或者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前述步骤1402中接收到的第一对应关系是否一致;如是不一致,则确定IAB-DU提供的小区需要TAC更新,需要告知IAB-DU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则所述步骤1403中的切换请求确认中可以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若AMF不执行判断IAB-DU提供的小区的TAC是否需要更新的过程,则可以在步骤1403中的切换请求确认中直接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404:AMF向源宿主节点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
可选的,该切换命令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例如,AMF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IAB-DU提供小区的TAC,例如,AMF可比较步骤1403中接收到的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前述步骤1401中的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AMF比较步骤1403中接收到的第二对应关系,与前述步骤1401中的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不同,说明IAB-DU提供小区的TAC需要更新,步骤1404中的切换命令中可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说明IAB-DU提供的小区不需要更新,步骤1404中的切换命令中不再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AMF可以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在切换命令中携带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405:源宿主节点向IAB-MT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可选的,该RRC重配置消息中可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例如,源宿主节点判断第一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判断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两者不同,则可以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在RRC重配置消息中不再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或者,在本申请中,源宿主节点可以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1406:执行由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的迁移过程。
在第二种方案中:
步骤1403:目标宿主节点向AMF发送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
步骤1404:AMF向源宿主节点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消息。
步骤1405:执行由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的迁移过程。
步骤1406:目标宿主节点向IAB-MT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可选的,该RRC重配置消息中可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例如,目标宿主节点可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所述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如果相同,则RRC重配置消息中不再携带上述内容。或者,目标宿主节点可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步骤1407:IAB-MT向IAB-DU发送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例如,IAB-MT可判断第二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一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IAB-MT通过内部接口,将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通知其绑定的IAB-DU;否则,不再通知IAB-DU。
步骤1408:IAB-DU向目标宿主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目标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小区的TAC已更新。该步骤1408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可选的,所述通知消息可以为F1AP消息等。例如,IAB-DU可判断第二对应关系中的TAC,与IAB-DU当前广播的TAC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F1AP消息,告知目标宿主节点IAB-DU将采用新的TAC。
步骤1409: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1410: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在该实施例十中,考虑IAB-MT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且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宿主节点时,在切换前,源宿主节点可向IAB-MT发送RRC重配置消息,该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在切换后,目标宿主节点向IAB-MT发送RRC重配置消息,该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IAB-MT收到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时,通过内部接口告知IAB-DU,以使得IAB-DU进行系统消息广播更新,保证对IAB-DU覆盖范围内UE的寻呼成功率。
实施例十一
在该实施例十一中,以第一节点为IAB-DU,第二节点为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为例。在该实施例十一中,IAB-MT在由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时,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通过F1AP消息告知IAB-DU,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如图15所示,提供一种流程图,至少包括:
步骤1501:源宿主节点向AMF发送切换要求(handover required),该切换要求中携带有目标小区的信息,即第二小区的信息。
可选的,该切换要求中还可以携带有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或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步骤1502:AMF向目标宿主节点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该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小区的信息。
可选的,该切换请求中可携带第一小区对应的TAC,或第一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在第一种方案中:
步骤1503:目标宿主节点向AMF发送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
可选的,切换请求确认中可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步骤1504:AMF向源宿主节点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
可选的,该切换命令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关于前述步骤1501至步骤1504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图14中步骤1401至步骤1404中的说明。
步骤1505:源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F1AP消息。
可选的,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例如,源宿主节点可判断第一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判断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在F1AP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在F1AP消息中不再携带上述内容。或者,源宿主节点可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在F1AP消息中携带上述内容等,不作限定。
步骤1506:执行小区切换,由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
在第二种方案中:
步骤1503:目标宿主节点向AMF发送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
步骤1504:AMF向源宿主节点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
步骤1505:执行由第一小区到第二小区的迁移过程。
步骤1506:目标宿主节点向IAB-DU发送F1AP消息。
可选的,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例如,目标宿主节点可判断第一小区对应的TAC与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是否相同;或者,判断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在F1AP消息中携带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否则在F1AP消息中不再携带上述内容。或者,目标宿主节点可不经过上述判断,直接在F1AP消息中携带上述内容等,不作限定。
步骤1507:IAB-DU向目标宿主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目标宿主节点所述IAB-DU提供小区的TAC已更新。关于步骤1507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前述图14中的步骤1408的说明。该步骤1507是可选的,也就是IAB-DU可以不向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步骤1508:IAB-DU广播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有在第二对应关系中,IAB-DU提供小区对应的TAC。
步骤1509:UE根据所述系统消息,获取TAC。可选的,如果UE发现IAB-DU广播的TAC,不属于TAC列表中,则触发TAU过程。
该实施例十一与前述实施例十相似,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十一中,源宿主节点或目标宿主节点直接通过F1AP消息告知IAB-DU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TAC,或者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而不再经过IAB-MT的转发。
实施例十二
该实施例十二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AMF根据该移动线路,确定TAI列表;可选的,该移动线路可以为高铁、地铁或公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固定移动线路。比如,AMF确定覆盖该固定移动线路的基站,根据该基站中对应小区的TAC,确定TAI列表等。例如,服务固定移动线路的小区包括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则在IAB-DU提供的小区的TAC,与接入小区的TAC相同的前提下,则为UE配置的TAI列表中包括TAC1、TAC2和TAC3,TAC1至TAC3分别为上述小区1至小区3对应的TAC。AMF向UE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根据所述移动线路确定的TAI列表。
在该实施例中,UE可以位于该固定移动线路对应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公共交通工具上部署有IAB节点,设定IAB节点中的IAB-DU广播的TAC与其接入小区的TAC相同,则在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期间,IAB-DU广播的TAC都为接入小区的TAC,均位于该UE的TAI列表中,可避免UE频繁的触发TAU的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十二可以单独应用,或者可与上述实施例一至十一相结合应用等,不作限定。
应当指出,在本申请的图4至图15的流程图中,用“虚线”表示可选的。对于有些步骤,可能在实施例的文字描述中没有具体的说明,但是通过图4至图15的示意图可以得知,对于用虚线表示的步骤,是可选的,并非必须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功能,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6和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可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
如图16所示,通信装置1600包括处理单元1610和收发单元1620。通信装置16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1600用于上述方法中第一节点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620,用于:当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小区时,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当所述第一节点由所述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时,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可选的,收发单元1620,可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
当通信装置16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节点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610,用于获取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收发单元1620,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610和收发单元16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7所示,通信装置1700包括处理器1710和接口电路1720。处理器1710和接口电路17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720可以为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或管脚等。可选的,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730,用于存储处理器17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7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7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7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时,处理器17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610的功能,接口电路17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620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第一节点的模块时,该第一节点模块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节点的功能。该第一节点模块从第一节点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第二节点发送给第一节点的;或者,该第一节点模块向第一节点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第一节点发送给第二节点的。这里的第一节点模块可以是第一节点的基带芯片,也可以是DU或其他模块,这里的DU可以是开放式无线接入网(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O-RAN)架构下的DU。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第二节点的模块时,该第二节点模块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二节点的功能。该第二节点模块从第二节点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第一节点发送给第二节点的;或者,该第二节点模块向第二节点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第二节点发送给第一节点的。这里的第二节点模块可以是第二节点的基带芯片,也可以是DU或其他模块,这里的DU可以是开放式无线接入网(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O-RAN)架构下的DU。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中的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基站或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基站或终端中。
本申请中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核心网设备、OAM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包括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包括A;包括B;包括C;包括A和B;包括A和C;包括B和C;包括A、B和C。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1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第一小区的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
所述第一节点由所述第一小区迁移到第二小区;
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获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的宿主节点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宿主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的对应关系已更新。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属于同一个宿主节点;或者,所述第一小区属于源宿主节点,所述第二小区属于目标宿主节点。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接入回传一体化IAB—分布式单元DU;所述第二节点为IAB-移动终端MT、操作管理维护OAM、源宿主节点或者目标宿主节点。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节点获取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与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相关,所述第一节点位于所述第二小区;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节点为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或者宿主节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三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三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消息,获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11.如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三节点的第二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提供的小区与跟踪区信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节点需要由所述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跟踪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14.如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接入回传一体化IAB-分布式单元DU,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父节点、IAB-MT、OAM、源宿主节点、目标宿主节点或者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和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6238.8A CN116939731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PCT/CN2023/081151 WO2023185440A1 (zh) | 2022-03-29 | 2023-03-13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EP23777817.0A EP4492747A1 (en) | 2022-03-29 | 2023-03-13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18/899,642 US20250024419A1 (en) | 2022-03-29 | 2024-09-27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6238.8A CN116939731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39731A true CN116939731A (zh) | 2023-10-24 |
Family
ID=88199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26238.8A Pending CN116939731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50024419A1 (zh) |
EP (1) | EP4492747A1 (zh) |
CN (1) | CN116939731A (zh) |
WO (1) | WO20231854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40205770A1 (en) * | 2022-12-14 | 2024-06-20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for mobile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89949A1 (ja) * | 2009-02-03 | 2010-08-1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13015154B (zh) * | 2019-12-20 | 2022-10-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iab节点的tau方法和设备 |
-
2022
- 2022-03-29 CN CN202210326238.8A patent/CN116939731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3-13 WO PCT/CN2023/081151 patent/WO202318544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3-03-13 EP EP23777817.0A patent/EP449274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9-27 US US18/899,642 patent/US20250024419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50024419A1 (en) | 2025-01-16 |
WO2023185440A1 (zh) | 2023-10-05 |
EP4492747A1 (en) | 2025-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027949A1 (zh) | 一种路由方法及装置 | |
US10251074B2 (en) | Dynamic access point group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508639B (zh) | 一种用于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348564A (zh) |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356403B2 (en) | Network support for locally offloaded traffic | |
CN109076328B (zh) | 移动性管理方法和装置 | |
JP2023533307A (ja) | 基地局および送受信デバイス | |
WO2021168647A1 (zh) | 提供网络切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20250024419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3826418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1841936A (zh) | 获取天线端口信息的方法 | |
WO2023123051A1 (zh) | 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 |
US20230397068A1 (en) |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1244078A1 (zh) |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 |
JP7648058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
WO2024066960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8921703A (zh) |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 |
WO2021134718A1 (zh) | 多跳路径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6567606A (zh) |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9729889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8891903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JP2024545794A (ja) | セル再選択方法及び関連する装置 | |
CN118784403A (zh) | 通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9485773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TW202345619A (zh) | 用於中繼節點標識符獲取的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