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9474B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09474B CN116909474B CN202310481771.6A CN202310481771A CN116909474B CN 116909474 B CN116909474 B CN 116909474B CN 202310481771 A CN202310481771 A CN 202310481771A CN 116909474 B CN116909474 B CN 1169094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ave device
- value
- register
- addresses
- master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ATHVAWFAEPLPPQ-VRDBWYNSSA-N 1-stearoyl-2-ole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CC(=O)OC[C@H](COP([O-])(=O)OCC[N+](C)(C)C)OC(=O)CCCCCCC\C=C/CCCCCCCC ATHVAWFAEPLPPQ-VRDBWYNS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168730 Sim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62 health stat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URWAJWIAIPFPJE-YFMIWBNJSA-N sisomycin Chemical compound O1C[C@@](O)(C)[C@H](NC)[C@@H](O)[C@H]1O[C@@H]1[C@@H](O)[C@H](O[C@@H]2[C@@H](CC=C(CN)O2)N)[C@@H](N)C[C@H]1N URWAJWIAIPFPJE-YFMIWBN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4—Resett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0098—Register arrange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对应关系的主器件以及通过SPI总线与主器件连接的从器件,对应关系包括从器件型号、第一地址、第一预设值、第二地址和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包括:主器件基于从器件型号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值得到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一值和第二值;若第一值和第二值分别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相同,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配置从器件;主器件配置从器件之前,从器件中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地址对应的寄存器的值为定值。基于两个地址进行两次验证识别,减少同一地址的寄存器的值相同导致的器件型号误识别,减少配置失败。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210380036.1,原申请日是2022年04月12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广泛使用于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等产品中。示例性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CPU)与外围器件可以通过SPI接口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进而从外围器件获取信息或控制外围器件,以实现电子设备的一种或多种功能。外围器件包括但不限于:触控面板、传感器或显示屏等。
目前,在电子设备中处理器(CPU)通过一组SPI接口可以兼容连接多个型号的外围器件,以提高SPI接口的复用率。因此,处理器需要识别通过SPI接口连接的外围器件的型号,进而基于型号进行相应的初始化配置。
但是,在识别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识别,导致从器件初始化配置有误,外围器件无法使用,恶化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主器件可以基于标识寄存器地址及一个额外的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两个不同的寄存器的数值,得到对应的两个值进行验证。当两次的值均符合预期时,器件识别成功。这样,进行二次识别,减少因不同型号从器件中的相同地址的寄存器对应的值相同,导致器件型号误识别,进而初始化配置从器件失败的情况,优化用户体验。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未改动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成本友好,提高系统设计灵活性,提高产品物料供应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器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主器件和从器件,主器件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与从器件连接,主器件存储有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包括从器件型号、第一地址、第一预设值、第二地址和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关系,对应关系中任一从器件型号对应有一个第一地址、一个第一预设值、一个第二地址和一个第二预设值。
器件识别方法包括: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一值和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值;当主器件确定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一值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一预设值相同,并且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值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配置从器件;在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配置从器件之前,第三值为固定值,第三值为从器件中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类地址对应的寄存器的值寄存器的数值。
第一地址可以为标识寄存器的地址,第二地址可以为复查寄存器的地址。这样,基于两个寄存器地址进行两次验证识别,可以减少因不同型号从器件中的相同地址的寄存器对应的值相同导致的器件型号误识别,减少从器件配置失败的情况,优化用户体验。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未改动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成本友好,提高系统设计灵活性,提高产品物料供应的稳定性。
可选的,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一值和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值,包括: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一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一值;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类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二值。
可选的,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类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二值,包括:当主器件确定第一值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一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二值。
在第一值与第一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读取得到第二值。这样,第一值与第一预设值不同时,无需对第二值进行判断,节约计算资源。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当主器件确定第一值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一预设值不一致,或者主器件确定第二值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预设值不一致时,主器件基于第二从器件型号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
这样,还可以基于第二从器件型号验证从器件的型号。
可选的,当第二从器件型号为对应关系中最后一个型号且主器件未识别到从器件为第二从器件型号时,主器件基于预设型号配置从器件,预设型号为对应关系中任意一个从器件型号。
这样,主器件可能会基于预设型号成功配置从器件,使得从器件可以正常运行,提高主器件成功配置从器件的可能性。
可选的,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配置从器件,包括:主器件将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调整参数写入从器件的寄存器中。
这样,将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调整参数写入从器件的寄存器中,使得从器件基于调整参数运行。
可选的,在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第二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之前,还包括:主器件控制从器件复位。
这样,将从器件复位将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恢复至默认值,可以减少复查寄存器对应的值被改写等情况导致的识别失败或者误识别。
可选的,固定值不为零。
可以理解的是,多数寄存器上电复位后寄存器报值为0,以及寄存器异常时报值通常为0。这样,选择非零寄存器可以进一步减少误识别,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稳定性。
可选的,第二类地址对应的寄存器包括:读值固定且未被读写操作过的控制寄存器。
这样,可以减少寄存器中的值被改变导致的识别失败的情况,提高识别的成功率。
可选的,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之前,包括:主器件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为下电状态,第一状态为上电状态;或者,主器件检测到从器件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
可选的,对应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在主器件中。
可选的,主器件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CPU或系统级芯片SOC、微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PU或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从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电池、天线、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模块、扬声器、受话器、麦克风、耳机、按键、马达、指示器、摄像头、显示屏,以及用户标识模块。
器件识别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主器件和从器件之间,适用范围广。
可选的,预设型号可以为电子设备中使用次数最多从器件对应的型号。这样,提高主器件成功配置从器件的可能性。
可选的,主器件多次基于第一类地址和/或第二类地址对从器件的型号进行验证。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误识别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汽车、工业控制机器人或工业电子装备等。
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以及上述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中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结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上述第三方面以及上述第三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中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结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上述第四方面以及上述第四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中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结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器件和从器件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从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可能的设计中一种器件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可能的设计中一种器件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可能的设计中一种器件误识别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器件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器件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设备,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示例的给出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概念的说明以供参考。
1、SPI总线: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串行通信接口,SPI总线可以使处理器与各种外围器件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数据。数据传输速度比其他串行接口,例如异步数据收发接口(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或者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总线要快,可以达到10兆比特每秒(megabits persecond,Mbps)左右。
SPI总线以主从方式工作,主器件可以通过SPI总线与一个或多个从器件连接。示例性的,处理器可以通过SPI总线与传感器、触控面板、显示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从器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主器件和从器件在通过SPI总线进行通信的过程中,主器件和从器件之间没有应答机制。具体的,使能状态的从器件在接收到来自主器件的请求后,向主器件传输信息;从器件不会向主器件反馈用于指示接收到请求的消息。
可能的设计一中,SPI总线包括4种传输线,分别为串行时钟线(serial clock,SCL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aster in/slave out,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aster out/slave in,MOSI)、低电平有效从机选择线(chip select,CS)。
MISO为主器件数据输入,从器件数据输出;MISO也可以称为SOMI或SDO等。MOSI为主器件数据输出,从器件数据输入;MOSI也可以称为SIMO或SDO等。SCLK是时钟信号,由主器件产生;CS是从器件的使能信号,由主器件控制;CS也可以称为SS或SSEL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能的设计二中,SPI总线包括3种传输线,分别为串行时钟线(serial clock,SCLK)、主机输出/主机输入数据线(master output/master input,MOMI)、低电平有效从机选择线(chip select,CS)。
MOMI也可以称为SISO。SCLK是时钟信号,由主器件产生;CS是从器件的使能信号,由主器件控制;CS也可以称为SS或SSEL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两种可能的设计中,SPI总线可以省去CS传输线,将用于连接CS传输线的管脚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器件可以通过四线SPI接口连接从器件(如图1中的a和b所示),也可以通过三线SPI接口连接从器件(如图1中的c和d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器件还可以通过一组SPI接口连接一个或多个从器件(如图1中的e和f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主器件通过一组SPI接口连接从器件时,主器件可以通过不同的CS信号选择性使能SPI接口连接的不同从器件。但是,同一时间中一组SPI接口对应连接的从器件中只有一个从器件处于使能状态,可以被启用。
可以理解的是,一组SPI接口可以预留多个从器件位置连接多个从器件,也可以预留一个从器件位置连接一个从器件(可能有不同型号但封装相同的从器件贴在该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主器件可以通过SPI接口兼容相同类型不同型号的从器件连接,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从器件连接。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物料的可供应性,提高接口复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型号的器件中器件原理、内部结构、软件实现等方面会有差异,当SPI接口可以兼容多个从器件连接时,主器件在对从器件进行配置前需要对SPI接口连接的从器件的类型、型号等进行识别,基于从器件的类型、型号等进行初始化配置。
2、轮询(polling):是一种主器件决策如何提供从器件服务的方式。具体的,由主器件发出询问,按照从器件可能的型号识别从器件;若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识别到从器件,则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进行初始化配置;若未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识别到从器件,基于第二从器件型号识别从器件,接着不断周而复始,直至识别到从器件或者基于最后一个型号识别从器件。轮询也可以称为“程控输入输出”(programmed I/O)。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器件按照预先存储的标识寄存器的顺序向从器件发出询问,当主器件读取的从器件的值与该器件标识对应的预设值一致时,主器件识别到该从器件,配置该从器件。
3、复位(power on reset,por):是指器件第一次上电或者断电后上电时,器件中的寄存器都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示例性的,当电子设备开机启动时,主器件和从器件均可能处于初始状态,从初态开始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主器件101和从器件102。主器件101和从器件102通过SPI总线连接。
主器件101用于通过SPI总线获取从器件102的数据和/或控制从器件102等,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示例性的,以主器件为CPU,从器件为温度传感器为例,CPU通过SPI总线获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基于该温度执行温度处理策略。CPU还可以通过SPI总线调节温度传感器检测频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器件101通过SPI总线可以兼容多个型号的从器件连接。而不同型号的从器件对应的器件原理、内部结构、软件实现等方面会有差异。因此,在主器件上电或者从器件上电后,主器件需要对从器件的型号进行识别,以对从器件进行初始化配置,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一种或多种功能。
具体的,主器件101可以通过SPI总线读取或改写从器件102中寄存器的数值,以实现对从器件102型号的识别、数据的获取以及控制等。
为方便理解,下面结合图3对从器件102的结构进行说明。
从器件102中包括多个寄存器。寄存器包括但不限于控制类寄存器、状态类寄存器、功能类寄存器和标识寄存器。
控制类寄存器,用于控制和确定从器件的运行模式以及从器件的工作的特性等。
状态类寄存器,用于存放两类信息:一类信息是体现指令执行结果的各种状态信息(条件码),如有无进位(CF位)、有无溢出(OV位)、结果正负(SF位)、结果是否为零(ZF位)、奇偶标志位(P位)等;另一类信息是控制信息,如允许中断(IF位)、跟踪标志(TF位)等。
功能类寄存器用于存放相应功能部件的控制命令,状态或数据。
标识寄存器用于存储器件标识,以方便主器件区分从器件的类型。
可以理解的是,从器件中的每个寄存器均对应有一个地址,不同地址对应的寄存器对应的功能不同。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从器件包括多个寄存器,分别为01寄存器、02寄存器、03寄存器等。以从器件为温度传感器为例,01寄存器可以为状态类寄存器,用于存放温度是否异常的状态信息;02寄存器可以为控制类寄存器,用于存放检测的频率;03寄存器可以为标识寄存器,用于存放器件标识。图3所示的从器件还可以包括功能类寄存器,用于存放检测的温度。
此外,不同型号的从器件对应的寄存器数量可能不同。相同地址对应的寄存器可能不同。示例性的,图3中01寄存器可以为标识寄存器,用于存放器件标识。02寄存器可以为状态类寄存器,用于存放温度是否异常的状态信息;03寄存器可以为控制类寄存器,用于存放检测的频率。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从器件中寄存器的具体功能和每个功能对应的寄存器的地址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器件101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微处理器(MPU)和可编程片上系统(system-on-a-programmable-chip,SOPC),等。
从器件102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外围器件。外围器件具体可以参照下面图4中电子设备的硬件架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器中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或IIC)接口,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SPI)、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I2C接口是一种双向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SDA)和一根串行时钟线(derail clock line,SCL)。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C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不同的I2C总线接口分别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充电器,闪光灯,摄像头193等。例如: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C接口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使处理器110与触摸传感器180K通过I2C总线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触摸功能。
SPI接口是一种高速的同步串行通信总线,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相关概念的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SPI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不同的SPI总线接口分别耦合温度传感器180J,充电器,闪光灯,摄像头193等外围器件。例如:处理器110可以通过SPI接口耦合温度传感器180J,使处理器110与温度传感器180J通过SPI总线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100基于温度传感器180J检测的温度,执行温度处理策略,实现温度调节功能。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S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S总线与音频模块170耦合,实现处理器110与音频模块17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通过PCM总线接口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I2S接口和PCM接口都可以用于音频通信。
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它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UART接口通常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例如:处理器1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中的蓝牙模块通信,实现蓝牙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UART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播放音乐的功能。
MIPI接口可以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显示屏194,摄像头193等外围器件。MIPI接口包括摄像头串行接口(camera serial interface,CSI),显示屏串行接口(displayserial interface,DSI)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和摄像头193通过CSI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拍摄功能。处理器110和显示屏194通过DSI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功能。
GPIO接口可以通过软件配置。GPIO接口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信号,也可被配置为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GPIO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摄像头193,显示屏194,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80等。GPIO接口还可以被配置为I2C接口,I2S接口,UART接口,MIPI接口等。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100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显示视频和接收滑动操作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电子设备100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电子设备1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电子设备1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压力传感器1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导电材料的平行板。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电子设备100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电子设备100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触摸操作强度。电子设备100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电子设备100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B确定电子设备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拍摄防抖。示例性的,当按下快门,陀螺仪传感器180B检测电子设备100抖动的角度,根据角度计算出镜头模组需要补偿的距离,让镜头通过反向运动抵消电子设备100的抖动,实现防抖。陀螺仪传感器180B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
气压传感器180C用于测量气压。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通过气压传感器180C测得的气压值计算海拔高度,辅助定位和导航。
磁传感器180D包括霍尔传感器。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皮套的开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是翻盖机时,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的开合。进而根据检测到的皮套的开合状态或翻盖的开合状态,设置翻盖自动解锁等特性。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电子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电子设备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终端设备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程序。
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场景,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180F测距以实现快速对焦。
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电子设备1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电子设备100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电子设备100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电子设备100可以确定电子设备100附近没有物体。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80G检测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180G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
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1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电子设备1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
温度传感器180J用于检测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利用温度传感器180J检测的温度,执行温度处理策略。例如,当温度传感器180J上报的温度超过阈值,电子设备100执行降低位于温度传感器180J附近的处理器的性能,以便降低功耗实施热保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另一阈值时,电子设备100对电池142加热,以避免低温导致电子设备100异常关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又一阈值时,电子设备100对电池142的输出电压执行升压,以避免低温导致的异常关机。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接触人体脉搏,接收血压跳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设置于耳机中,结合成骨传导耳机。音频模块170可以基于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应用处理器可以基于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血压跳动信号解析心率信息,实现心率检测功能。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程序(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100中,不能和电子设备100分离。
上述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中,主器件可以为处理器,从器件可以为外围器件,例如,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器件识别方法,可以应用具有SPI接口的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
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开机的操作时,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需要识别通过SPI总线连接的外围器件的型号,以基于器件型号等对外围器件进行相应的初始化配置,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相应的功能。
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通过轮询的方式读取外围器件的器件标识(chip id)实现外围器件的型号识别,进而对外围器件做相应的初始化配置。具体的,当电子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开机的操作时,主器件轮询次序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相应寄存器存储的值。当主器件读取的值与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识别到从器件。当主器件读取的值与预设值不同时,基于轮询次序读取下一类型对应从器件的寄存器,直至识别到从器件或者轮询至最后一个从器件。当轮询至最后一个从器件时,未识别到从器件,从器件识别失败。
示例性的,图5为可能的设计中器件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方法包括:
S401、当电子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开机的操作时,主器件基于型号次序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
可以理解的是,主器件通过SPI总线可能兼容多个从器件连接。主器件按照预先设置的型号的次序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相应寄存器的数值,以确认从器件的型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关系为从器件型号、标识(chip id)寄存器地址以及预设值之间的关系。轮询次序与从器件型号相对应。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在主器件中。示例性的,从器件型号、标识寄存器地址以及预设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对应关系表
型号 | 标识寄存器地址 | 预设值 |
A | 0×00 | 11 |
B | 0×01 | 12 |
从表1中可以看出,A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地址为0×00,即A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为0×00寄存器,预设值为11。可以理解的是,主器件基于从器件0×00寄存器对应的值和预设值可以识别从器件是否为A型号。当主器件基于从器件0×00寄存器对应的值为11时,识别从器件为A型号;当主器件基于从器件0×00寄存器对应的值不为11时,识别从器件不是A型号。
B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为0×01寄存器,即B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为0×01寄存器预设值为12。可以理解为,主器件基于从器件0×01寄存器对应的值和预设值可以识别从器件是否为B型号。当主器件基于从器件0×01寄存器对应的值为12时,识别从器件为B型号;当主器件基于从器件0×01寄存器对应的值不为12时,识别从器件不是B型号。
S402、当主器件读取的值与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识别到从器件。
适应性的,主器件在识别到从器件后,对从器件进行初始化配置。
示例性的,以从器件为温度传感器为例,主器件为温度传感器中的寄存器中配置新的值,例如,该值用于指示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温度的频率等。
S403、当主器件读取的从器件的值与预设值不同时,主器件确认轮询是否完成。
当主器件未轮询至最后一个型号的从器件时,主器件执行S401。当主器件的轮询至最后一个型号的从器件时,主器件识别从器件失败。
示例性的,以SPI接口兼容连接的从器件为A型号和B型号为例,如图6所示,识别流程如下:
S501、当电子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开机的操作时,主器件基于A型号对应的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
示例性的,主器件读取A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即0×00寄存器。
S502、当主器件读取的值与A型号对应的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识别从器件为A型号。
适应性的,主器件基于A型号对从器件进行初始化设置。
S503、当主器件读取的值与A型号对应的预设值不同时,主器件基于B型号对应的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
S504、当主器件读取的值与B型号对应的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识别从器件为B型号。
适应性的,主器件基于B型号对从器件进行初始化设置。
S505、当主器件读取的值与B型号对应的预设值不同时,主器件识别从器件失败。
主器件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相应寄存器的数值;当主器件读取的值与对应关系中的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识别到从器件为第一从器件型号。当主器件读取值与对应关系中的预设值不同时,主器件基于下一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相应寄存器的数值,直至识别到从器件或者轮询至最后一个从器件。当轮询至最后一个型号的从器件时,主器件未识别到从器件,从器件识别失败。
但是,上述图5和图6所示的流程中,主器件在识别从器件时可能会出错,从而导致从器件无法使用,电子设备相应的功能无法使用,用户体验差。
示例性的,以主器件通过SPI接口兼容连接A型号从器件和B型号从器件为例,主器件可能会将B型号从器件识别为A型号从器件。具体的,主器件基于A型号对应的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时,B型号从器件中相应寄存器对应的值与A型号对应的预设值相同。
为方便理解,示例性的给出从器件中两个型号对应的寄存器列表。
表2寄存器列表
型号 | 寄存器地址 | 值 |
A | 0×00 | 11 |
0×01 | 13 | |
B | 0×00 | 保留(reserved) |
0×01 | 12 |
需要说明的是,从器件中有部分寄存器为保留(reserved)寄存器,可以理解为未被公开的寄存器。保留(reseverd)寄存器可能为仅在器件设计研发阶段调试使用的寄存器;还可能为器件在设计上有功能,但由于生产工艺等问题,对应的功能不能实现的寄存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保留寄存器对应的值可能为1个固定值,也可能为随机值,还可能对应于多个固定值。
下面结合表2和图7对误识别过程进行说明。示例性的,以从器件的型号为B型号,主器件按照A型号和B型号顺序识别从器件为例,识别流程包括:
S601、当电子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开机的操作时,主器件基于A型号对应的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
示例性的,主器件读取A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即0×00寄存器。
S602、当从器件反馈的值与A型号对应的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识别从器件为A型号。
适应性的,主器件基于A型号进行初始化设置。
示例性的,当从器件为B型号时,0×00寄存器为保留寄存器,其对应的值可能也为11,因此从器件反馈的值为11,与A型号对应的预设值相同,主器件将从器件误识别为A型号。
当主器件基于A型号进行初始化配置时,可能会导致从器件初始化配置错误,进而从器件无法正常运行,相应的功能失效。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器件识别方法,主器件可以读取从器件中两个不同的寄存器的数值,得到对应的两个值进行验证当两次的值均符合预期时,器件识别成功。这样,进行二次识别,减少因不同型号从器件中的相同地址寄存器对应的值相同,导致器件误识别初始化配置失败的情况,优化用户体验。此外,未改动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成本友好,提高系统设计灵活性,提高产品物料供应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器件识别方法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从器件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方法包括:
S701、当电子设备开机初始化时,主器件基于从器件型号次序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一值和/或第二值;对应关系包括从器件型号、第一地址、第一预设值、第二地址和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开机时,主器件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开始对从器件进行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地址可以为不同型号从器件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对应的地址,第二地址可以为不同型号从器件对应的复查寄存器对应的地址。标识寄存器为存储器件标识的寄存器,用于区分器件型号。复查寄存器用于对器件型号进行验证的寄存器。
示例性的,以从器件型号为A型号和B型号为例,A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地址为0×00,第一预设值为11;A型号对应的复查寄存器地址为0×01,第二预设值为12。B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地址为0×01寄存器,第一预设值为12;B型号对应的复查寄存器地址为0×02,第二预设值为14。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地址确认从器件中多个寄存器中的一个,地址也可以理解为寄存器编号。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在主器件中。示例性的,如表3所示。
表3对应关系表
可以理解的是,主器件基于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一值和第二值。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器件可以先基于第一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一值;也可以先基于第二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二值。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型号的从器件对应的第二地址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主器件通过SPI总线可以兼容多个从器件连接。主器件按照预先设置的型号的次序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相应寄存器的数值,以确认从器件的型号。
S702、当第一值与第一预设值相同,且第二值与第二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识别到从器件,并基于型号对从器件进行初始化配置,第二值主器件配置从器件之前为定值。
S703、当第一值与第一预设值不同或者第二值与第二预设值不同时,主器件确认轮询是否完成。
示例性的,主器件基于型号次序确认轮询是否完成。当主器件未基于最后一个型号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时,轮询未完成,主器件执行S701直至识别到从器件或者轮询完成。当主器件基于最后一个型号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时,轮询完成,主器件识别从器件失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器件在识别从器件失败时,基于预设型号配置从器件。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器件在基于型号次序和对应关系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二值之前,控制从器件复位。
综上,主器件通过读取从器件中两个不同的寄存器的数值,进行验证。这样,降低不同型号从器件中的相同地址寄存器对应的值相同的概率,减少器件误识别的情况。此外,未改动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成本友好,提高系统设计灵活性,提高产品物料供应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图9对电子设备开机初始化的过程中器件识别方法进行说明。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
S801、当电子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开机的操作时,主器件基于A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A型号对应的第一值。
可以理解的是,主器件通过SPI总线与多个从器件连接。主器件按照预先设置的轮询次序和对应关系通过轮询的方式确认从器件的型号。对应关系为从器件型号、标识寄存器地址、第一预设值、复查寄存器地址以及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关系。轮询次序与从器件型号相对应。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在主器件中。示例性的,从器件型号、标识寄存器地址、第一预设值、复查寄存器地址以及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上述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A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地址为0×00,第一预设值为11;A型号对应的复查寄存器地址为0×01,第二预设值为12。B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地址为0×01寄存器,第一预设值为12;B型号对应的复查寄存器地址为0×02,第二预设值为14。
可以理解的是,当主器件读取从器件的0×00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第一值为11,且主器件读取从器件的0×01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的第二值为13时,从器件为A型号。当主器件读取从器件的0×01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的第一值为12,且主器件读取从器件的0×02寄存器的数值得到的第二值为14时,从器件为B型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复查(double check)寄存器与标识寄存器不同。复查(doublecheck)寄存器对应的地址与标识寄存器对应的地址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型号的从器件对应的复查寄存器的地址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同型号的从器件对应的复查寄存器的地址相同,对应的第二预设值不同。
这样,复查寄存器的地址相同,主器件读取一次寄存器,即可区分不同型号的从器件。此外,还可以减少误识别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中,复查(double check)寄存器可以为上电后稳定的寄存器,也可以为不稳定的寄存器。
可以理解的是,不稳定的寄存器可以为保留寄存器和值被修改的寄存器,等。
一些寄存器在器件运行过程中可能会被进行读写操作,导致寄存器对应的值被修改。该寄存器可以为用于数据输出的寄存器、用于指示模式切换的寄存器、以及用于指示异常情况的寄存器等。
示例性的,以温度传感器为例,不稳定的寄存器可以为:用于存储检测的温度的寄存器、未公开的保留寄存器等。
稳定的寄存器可以为:值未被修改的寄存器,例如报值固定且从器件使用过程中未被读写操作过的控制寄存器等。
示例性的,以温度传感器为例,稳定的寄存器可以为:中断控制寄存器,该寄存器上电复位后报值固定且非零,该中断控制寄存器用于控制中断功能的使能,处理器未操作过该中断控制寄存器,可以预见该寄存器在温度传感器上电稳定后,其寄存器值是固定的。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复查(double check)寄存器为上电后稳定的寄存器。这样,可以减少寄存器中的值被改变导致的识别失败的情况,提高识别的成功率。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复查寄存器为非零寄存器。可以理解的是,多数寄存器上电复位后寄存器报值为0,以及寄存器异常时报值通常为0。这样,选择非零寄存器可以进一步减少误识别,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稳定性。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复查寄存器为上电后报值固定且非零的寄存器。这样,可以减少寄存器中的值被改变导致的识别失败的情况,提高识别的成功率。
S802、当A型号对应的第一值与A型号对应第一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基于A型号对应的复查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A型号对应的第二值。
S803、当A型号对应的第二值与A型号对应第二预设值相同时,主器件识别从器件为A型号。
适应性的,主器件基于A型号配置从器件。
S804、当A型号对应的第一值与A型号对应第一预设值不同,或者A型号对应的第二值与A型号对应第二预设值不同时,主器件确认轮询是否完成。
当A型号不是最后一个型号时,轮询未完成,主器件基于B型号对应的标识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B型号对应的第一值。
当A型号为最后一个型号时,主器件识别从器件失败。
综上,在基于第一从器件型号识别从器件时,读取从器件中两个不同的寄存器的数值,进行验证。这样,降低不同型号从器件中的相同地址寄存器对应的值相同的概率,减少器件误识别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方法还包括S805。S805、在主器件基于复查寄存器地址读取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之前,主器件控制从器件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从器件中的部分寄存器对应的值可能会发生变化。示例性的,以从器件为温度传感器为例,用于存储检测的温度的寄存器可能会被多次改写,以存储最近一次检测得到的温度。以默认值为20,检测的温度未30为例,用于存储检测的温度的寄存器对应的值可能从20改写为30。
这样,将从器件复位将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恢复至默认值,可以减少复查寄存器对应的值被改写等情况导致的识别失败或者误识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方法还包括S806。S806、当主器件识别从器件失败时,基于预设型号配置从器件。这样,主器件可能会基于预设型号成功配置从器件,使得从器件可以正常运行,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型号可以为电子设备中使用次数最多从器件对应的型号。这样,提高主器件成功配置从器件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主器件可以多次基于标识寄存器地址和/或复查寄存器地址对从器件的型号进行验证。这样,进一步减少误识别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9所示的流程中SPI接口兼容A型号和B型号的从器件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SPI接口还可以兼容更多型号的从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于SPI接口兼容的从器件的型号、类型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SPI接口兼容的从器件可以为相同类型的不同型号的从器件,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从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开机或者重启时,主器件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主器件需要识别并配置从器件。当从器件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时,主器件也需要识别并配置从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适用于从器件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发生还可以适用于从器件下电后上电的过程中。例如,电子设备的软件系统出现问题导致从器件下电后上电,或者从器件发生闩锁(lanch-up)导致从器件下电后上电。
上面已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器件识别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上述器件识别方法的相关装置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方法和装置可以相互结合和引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器件识别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目标介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目标于承载的任何其它介质或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需的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访问。而且,任何连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器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器件和从器件,所述主器件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与所述从器件连接,所述主器件存储有至少两组地址、至少两个第一预设值、至少两个第二预设值与至少两个从器件型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设值、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预设值、至少两个从器件型号、所述至少两组地址一一对应,任一组所述地址包括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器件按照所述至少两组地址中的第一组地址中的第一地址读取所述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所述第一组地址中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值;
所述主器件按照所述第一组地址中的第二地址读取所述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所述第一组地址中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值;
当所述第一值与所述第一组地址对应的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第二值与所述第一组地址对应的第二预设值相同时,所述主器件基于所述第一组地址对应的第一从器件型号配置所述从器件;
或者,当所述第一值与所述第一组地址对应的第一预设值不同,或者所述主器件确定所述第二值与所述第一组地址对应的第二预设值不同时,所述主器件基于所述至少两组地址中的第二组地址读取所述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所述第二组地址不为所述第一组地址;
其中,在所述主器件配置所述从器件之前第三值为固定值,所述第三值为所述从器件中第二地址对应的寄存器的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器件按照所述第一组地址中的第二地址读取所述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所述第一组地址中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值,包括:
当所述第一值与所述第一组地址对应的第一预设值相同时,所述主器件基于所述第一组地址中的第二地址读取所述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得到所述第二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主器件按照所述至少两组地址中的第一地址读取的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与每组所述地址对应的第一预设值不同时,所述主器件基于预设型号配置所述从器件,所述预设型号为所述对应关系中任一个从器件型号;
或者,当所述主器件按照所述至少两组地址中的第二地址读取的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与每组所述地址对应的第二预设值不同时,所述主器件基于所述预设型号配置所述从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器件基于所述第一组地址对应的第一从器件型号配置所述从器件,包括:
所述主器件将所述第一从器件型号对应的调整参数写入所述从器件的寄存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器件基于所述第一组地址中的第二地址读取所述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器件控制所述从器件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值不为零。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器件中第二地址对应的寄存器包括:读值固定且未被读写操作过的控制寄存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器件基于所述第一组地址读取所述从器件中寄存器的数值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器件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下电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上电状态;
或者,所述主器件检测到所述从器件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在所述主器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器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处理器CPU、系统级芯片SOC、微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PU、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
所述从器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传感器、电池、通信模块、音频模块、按键、马达、指示器、显示屏、用户标识模块。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81771.6A CN116909474B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80036.1A CN114780029B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CN202310481771.6A CN116909474B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80036.1A Division CN114780029B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09474A CN116909474A (zh) | 2023-10-20 |
CN116909474B true CN116909474B (zh) | 2024-07-02 |
Family
ID=824296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81771.6A Active CN116909474B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CN202210380036.1A Active CN114780029B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80036.1A Active CN114780029B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6909474B (zh) |
WO (1) | WO202319770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09474B (zh) * | 2022-04-12 | 2024-07-0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3755A (zh) * | 2009-02-27 | 2009-07-29 | 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读写存储器的方法及数据采集装置 |
CN106126447A (zh) * | 2015-05-07 | 2016-11-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存储装置的方法、存储器模块和存储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13162A (en) * | 1979-12-14 | 1982-01-26 | Burroughs Corporation | I/O Subsystem using data link processors |
US5938742A (en) * | 1995-08-18 | 1999-08-17 | General Magic, Inc.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 intelligent low power serial bus |
JP4285803B2 (ja) * | 1997-07-08 | 2009-06-24 | テキサス 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ツド | 周辺装置と外部インタフェースとを具備したディジタル信号処理装置 |
US8596529B1 (en) * | 2001-03-26 | 2013-12-03 | Usa Technologies, Inc. | Interactive interface effectuated vending |
JP2004334410A (ja) * | 2003-05-06 | 2004-11-25 | Hitachi Ltd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セッサ |
JP4463658B2 (ja) * | 2004-10-28 | 2010-05-19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下位装置、下位装置用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下位装置用動作制御方法 |
CN100472440C (zh) * | 2005-11-09 | 2009-03-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加载手机硬件驱动程序的方法 |
CN201063161Y (zh) * | 2007-06-08 | 2008-05-21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串行外围接口主设备 |
US7425843B1 (en) * | 2007-08-07 | 2008-09-16 | Xilinx, Inc. |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multi-boot state machine for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SPI)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PROM) |
DE102010029349A1 (de) * | 2010-05-27 | 2011-12-01 | Robert Bosch Gmbh | Steuereinheit zum Austausch von Daten mit einer Peripherieeinheit, Peripherieeinheit, und Verfahren zum Datenaustausch |
US8825908B2 (en) * | 2010-06-15 | 2014-09-02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Method of identifying devices on a bus and apparatus |
US9547607B2 (en) * | 2013-06-27 | 2017-01-17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Brokering application access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KR102224156B1 (ko) * | 2014-04-02 | 2021-03-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KR102128406B1 (ko) * | 2014-09-26 | 2020-07-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스토리지 장치 및 스토리지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CN105388805B (zh) * | 2015-11-01 | 2018-04-06 | 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 基于spi总线的测量控制系统 |
CN106982246A (zh) * | 2017-02-21 | 2017-07-25 | 普奥云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 |
CN108052094B (zh) * | 2017-12-20 | 2021-01-15 |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扩展卡识别方法、装置及变频器 |
US10360164B1 (en) * | 2018-01-19 | 2019-07-23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 Direct memory access adapter |
CN109656841B (zh) * | 2018-11-16 | 2020-08-04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软件模拟i2c和硬件i2c的混合控制方法及装置 |
KR20210045241A (ko) * | 2019-10-16 | 2021-04-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음성 명령어 공유 방법 |
CN112783564B (zh) * | 2019-11-01 | 2023-03-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加速应用程序启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0958602A (zh) * | 2019-11-14 | 2020-04-03 | 深圳奇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设备的固件兼容方法及装置 |
CN112181739B (zh) * | 2020-09-03 | 2023-08-08 | 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系统总线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16909474B (zh) * | 2022-04-12 | 2024-07-0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
2022
- 2022-04-12 CN CN202310481771.6A patent/CN116909474B/zh active Active
- 2022-04-12 CN CN202210380036.1A patent/CN114780029B/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1-09 WO PCT/CN2023/071238 patent/WO202319770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3755A (zh) * | 2009-02-27 | 2009-07-29 | 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读写存储器的方法及数据采集装置 |
CN106126447A (zh) * | 2015-05-07 | 2016-11-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存储装置的方法、存储器模块和存储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80029B (zh) | 2023-05-09 |
CN114780029A (zh) | 2022-07-22 |
WO2023197709A1 (zh) | 2023-10-19 |
CN116909474A (zh) | 2023-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213120A1 (zh) | 投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0347269B (zh) | 一种空鼠模式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2399390B (zh) | 一种蓝牙回连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2395894B (zh) | 基于nfc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3498124B (zh) | SIM卡和eSIM卡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1262975A (zh) | 亮屏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2468979B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sim卡掉卡恢复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2751954A (zh) | 一种操作提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4125793A (zh) | 一种蓝牙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3704205A (zh) | 日志存储的方法、芯片、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492678B (zh) |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880251A (zh) | 存储单元的访问方法、访问装置和终端设备 | |
WO2025030874A1 (zh) | 总线监听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 |
CN115589051B (zh) | 充电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3504887A (zh) | 一种音量设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7708009A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3901485B (zh) | 应用程序加载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909474B (zh) | 器件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 |
CN110806994B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4077519A (zh) | 一种系统服务恢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4089902A (zh) | 手势交互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7234351B (zh) | 触控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4690849A (zh) | 时钟偏移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4116610A (zh) | 获取存储信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
WO2024234782A1 (zh) |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和头显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Termin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onor De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