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5435B - 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35435B CN116835435B CN202310582700.5A CN202310582700A CN116835435B CN 116835435 B CN116835435 B CN 116835435B CN 202310582700 A CN202310582700 A CN 202310582700A CN 116835435 B CN116835435 B CN 1168354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lifting
- plates
- angle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42—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 B66C1/44—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forces
- B66C1/442—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forces actuated by lifting for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42—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 B66C1/44—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forces
- B66C1/48—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forces to vertical edge portions of sheets, tubes, or like thin or thin-walled artic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包括起吊基柱,起吊基柱的外侧壁上设有多组斜臂,多组斜臂呈环形分布,每组斜臂由两个主动板组成,两个主动板平行,并且主动板倾斜转动安装在起吊基柱的侧壁上,斜臂的外端设有直角撑板,主动板与直角撑板转动连接,直角撑板上转动设有抱紧板;通过采用外撑式快速固定方式和向内的抱紧式快速固定方式,可实现与物体的快速连接工作,从而实现物体的快速起吊工作,方便对物体进行直接起吊,有效简化吊装方式,提高吊装工作的便利性,有效降低设备使用局限性,同时大大缩短起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吊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
背景技术
起重小车是一种起吊设备,其一般应用在车间内部物体的转移、桥梁建设等场所,并且起重小车主要与龙门架配合使用,起重小车在起吊物体时,主要通过吊钩来对物体进行连接,传统的吊钩为简单的勾状结构,其在使用时需要首先通过缆绳将物体捆绑,之后将缆绳挂装在吊钩上,通过吊钩、缆绳的配合使用来完成物体的起吊工作,尤其在桥梁建设中起吊管状、环状物体时,传统吊钩无法直接与物体连接,因此也就导致了这种吊钩的使用较为繁琐,使用便利性较差,吊钩需要与其他辅助结构配合才能使用,因此吊钩的使用局限性较大,同时起吊工作较为繁琐,无法实现快速起吊,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包括起吊基柱,起吊基柱的外侧壁上设有多组斜臂,多组斜臂呈环形分布,每组斜臂由两个主动板组成,两个主动板平行,并且主动板倾斜转动安装在起吊基柱的侧壁上,斜臂的外端设有直角撑板,主动板与直角撑板转动连接,直角撑板上转动设有抱紧板;
其中,抱紧板与主动板之间连接有传动结构,当主动板与直角撑板相对转动时,主动板通过传动结构推动抱紧板转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直角撑板上的过渡板,过渡板上相对倾斜转动设有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第一传动板的外端转动安装在主动板上,第二传动板的外端转动设有第三传动板,第三传动板的中部转动安装在直角撑板的水平端部,第三传动板的外端转动设有第四传动板,第四传动板与抱紧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直角撑板顶部的水平直角边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有直角滑块,直角滑块位于直角撑板内侧,抱紧板转动安装在直角滑块上,抱紧板与直角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一板簧。
进一步地,起吊基柱的外侧滑动套设有配重套,配重套上固定有多组延伸板,每组延伸板由两个延伸板组成,两个延伸板之间滑动设置有U型滑架,并且U型滑架在延伸板上水平滑动,主动板的侧壁与U型滑架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其中,U型滑架保持竖向状态。
进一步地,延伸板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挡杆,两个限位挡杆之间设有移动杆,移动杆固定在U型滑架上。
进一步地,延伸板侧壁上开设有长槽,长槽的开口位置密布有卡齿,长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导向块,导向块与长槽开口的卡齿分离,导向块上固定有导向柱,导向柱上滑动设置有卡块,卡块外壁上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卡齿,卡块的外端固定有套管,套管滑动套装在导向柱上,卡块与导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板簧,限位挡杆固定在套管上。
进一步地,起吊基柱顶部固定有立柱,立柱的前后两侧的每个侧壁上均相对开设有两个闭合导向槽,闭合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卡柱;
配重套顶部相对固定有两个连接臂,连接臂顶部设置为倒立T型,倒立T型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楔块,楔块穿过倒立T型并相对滑动,楔块顶部固定有封板,封板与连接臂之间连接有第三板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框,外框套设在立柱的外侧,并且外框与立柱竖向滑动连接,外框顶部固定有吊板,外框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两个通槽,通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平移滑块,卡柱的外端滑动穿过平移滑块,平移滑块与外框之间连接有第四板簧,卡柱与平移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五板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外撑式快速固定方式和向内的抱紧式快速固定方式,可实现与物体的快速连接工作,从而实现物体的快速起吊工作,方便对物体进行直接起吊,有效简化吊装方式,提高吊装工作的便利性,有效降低设备使用局限性,同时大大缩短起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起吊基柱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配重套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延伸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延伸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套管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立柱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立柱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外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起吊基柱;2、主动板;3、直角撑板;4、抱紧板;5、过渡板;6、第一传动板;7、第二传动板;8、第三传动板;9、第四传动板;10、直角滑块;11、第一板簧;12、配重套;13、延伸板;14、U型滑架;15、移动杆;16、限位挡杆;17、长槽;18、导向块;19、导向柱;20、卡块;21、套管;22、第二板簧;23、立柱;24、闭合导向槽;25、台阶;26、连接臂;27、楔块;28、封板;29、第三板簧;30、卡柱;31、外框;32、吊板;33、平移滑块;34、第四板簧;35、第五板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包括起吊基柱1,起吊基柱1的外侧壁上设有多组斜臂,多组斜臂呈环形分布,每组斜臂由两个主动板2组成,两个主动板2平行,并且主动板2倾斜转动安装在起吊基柱1的侧壁上,斜臂的外端设有直角撑板3,主动板2与直角撑板3转动连接,直角撑板3上转动设有抱紧板4;
其中,抱紧板4与主动板2之间连接有传动结构,当主动板2与直角撑板3相对转动时,主动板2通过传动结构推动抱紧板4转动运动。
具体的,直角撑板3的竖直直角边外侧壁与主动板2的外端转动连接,抱紧板4安装在直角撑板3顶部水平直角边上,直角撑板3与抱紧板4之间的开口朝下,当在桥梁建设中需要对管状、环状的物体进行起吊时,将起吊基柱1、主动板2和直角撑板3放入物体内部,直角撑板3顶部的水平直角边搭接在物体顶部,直角撑板3的竖直直角边位于物体内部,抱紧板4位于物体外部,外界起重小车上的吊臂拉动起吊基柱1上移,此时直角撑板3顶部水平直角边仍处于自然搭接状态,由于主动板2倾斜,起吊基柱1上移时,起吊基柱1可推动主动板2由倾斜状态逐渐趋向于水平状态,此时主动板2可推动直角撑板3向外侧移动,多个直角撑板3同步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多个直角撑板3对物体进行外撑式挤压固定工作,物体通过多个直角撑板3固定在起吊基柱1上,同时由于主动板2由倾斜状态向水平状态翻转,主动板2与直角撑板3产生相对运动,主动板2可通过传动结构推动抱紧板4朝向物体外侧壁方向靠近并挤压,此时多个抱紧板4同步对物体外侧壁进行抱紧式固定工作,通过多个直角撑板3的外撑固定和多个抱紧板4的抱紧固定,可将物体快速固定在起吊基柱1上,实现快速起吊工作。
通过采用外撑式快速固定方式和向内的抱紧式快速固定方式,可实现与物体的快速连接工作,从而实现物体的快速起吊工作,方便对物体进行直接起吊,有效简化吊装方式,提高吊装工作的便利性,有效降低设备使用局限性,同时大大缩短起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直角撑板3上的过渡板5,过渡板5上相对倾斜转动设有第一传动板6和第二传动板7,第一传动板6的外端转动安装在主动板2上,第二传动板7的外端转动设有第三传动板8,第三传动板8的中部转动安装在直角撑板3的水平端部,第三传动板8的外端转动设有第四传动板9,第四传动板9与抱紧板4转动连接。
具体的,当主动板2在直角撑板3上转动时,直角撑板3可通过第一传动板6推动过渡板5在直角撑板3上倾斜摆动,过渡板5可通过第二传动板7、第三传动板8和第四传动板9推动抱紧板4朝向物体外侧壁方向翻转,从而同步使多个抱紧板4对物体产生朝向内侧的抱紧式固定工作,并且使直角撑板3和抱紧板4产生对物体的快速夹持吊装工作。
通过采用传动结构,可方便使抱紧板4借用主动板2与直角撑板3的相对运动动力,有效避免了为抱紧板4增设动力的结构复杂性和成本投入。
如图2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直角撑板3顶部的水平直角边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有直角滑块10,直角滑块10位于直角撑板3内侧,抱紧板4转动安装在直角滑块10上,抱紧板4与直角滑块10之间连接有第一板簧11。
具体的,抱紧板4的顶部与直角滑块10的水平直角边转动连接,直角滑块10的竖直直角边与抱紧板4的侧壁接触,并且第一板簧11拉动抱紧板4与直角滑块10贴紧,当第四传动板9拉动抱紧板4向外侧移动时,抱紧板4通过第一板簧11带动直角滑块10在滑槽内向外侧滑动,当直角滑块10滑动至滑槽的端部时,直角滑块10停止移动,第四传动板9拉动抱紧板4向外侧翻转,此时抱紧板4与直角撑板3之间开口增大,从而方便为下一次的吊装工作做准备,方便物体顺利进入直角撑板3和抱紧板4之间,当第四传动板9推动抱紧板4朝向物体移动时,抱紧板4由倾斜状态首先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抱紧板4与直角滑块10通过第一板簧11固定连接,第四传动板9继续推动抱紧板4移动,抱紧板4进行平移运动并与物体外侧壁接触,从而实现抱紧板4对物体的平压式固定方式。
如图3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起吊基柱1的外侧滑动套设有配重套12,配重套12上固定有多组延伸板13,每组延伸板13由两个延伸板13组成,两个延伸板13之间滑动设置有U型滑架14,并且U型滑架14在延伸板13上水平滑动,主动板2的侧壁与U型滑架1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其中,U型滑架14保持竖向状态。
具体的,配重套12受重力影响通过延伸板13和U型滑架14对主动板2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使主动板2带动直角撑板3搭接在物体顶部,当需要吊装物体时,使起吊基柱1向上移动,由于配重套12自身重力影响,起吊基柱1与配重套12产生相对滑动,此时起吊基柱1推动主动板2由倾斜状态逐渐转动至水平状态,并且配重套12可同步对主动板2提供下压辅助作用力。
当主动板2转动时,主动板2带动U型滑架14在延伸板13上滑动,延伸板13和U型滑架14可对主动板2进行导向和支撑,并且由于每组斜臂上的两个主动板2均与U型滑架14连接,从而使U型滑架14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实现U型滑架14的平移运动。
如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延伸板1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挡杆16,两个限位挡杆16之间设有移动杆15,移动杆15固定在U型滑架14上。
具体的,通过设置移动杆15和两个限位挡杆16,可方便为U型滑架14在延伸板13上的滑动位置进行限位,从而对主动板2的倾斜角度、直角撑板3外撑距离进行限位。
如图5至图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延伸板13侧壁上开设有长槽17,长槽17的开口位置密布有卡齿,长槽17内滑动设置有两个导向块18,导向块18与长槽17开口的卡齿分离,导向块18上固定有导向柱19,导向柱19上滑动设置有卡块20,卡块20外壁上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卡齿,卡块20的外端固定有套管21,套管21滑动套装在导向柱19上,卡块20与导向块18之间连接有第二板簧22,限位挡杆16固定在套管21上。
具体的,卡块20上的卡齿可卡接在长槽17开口的卡齿上,长槽17上的卡齿对导向块18进行限位,保证导向块18在长槽17内滑动,第二板簧22对卡块20产生弹性拉力,从而使卡块20与导向块18贴紧,此时卡块20卡接在长槽17上的卡齿内,通过套管21拉动卡块20向外侧移动,套管21和卡块20在导向柱19上滑动,并且第二板簧22发生弹性变形,卡块20上的卡齿脱离长槽17上的卡齿,此时可推动套管21进行横向移动,从而调整限位挡杆16在延伸板13上的位置,方便对限位挡杆16的限位位置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长槽17、导向块18、导向柱19、卡块20、套管21和第二板簧22的结构,可实现限位挡杆16位置的快速锁定和调节工作。
如图7至图9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起吊基柱1顶部固定有立柱23,立柱23的前后两侧的每个侧壁上均相对开设有两个闭合导向槽24,闭合导向槽24内滑动设置有卡柱30;
配重套12顶部相对固定有两个连接臂26,连接臂26顶部设置为倒立T型,倒立T型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楔块27,楔块27穿过倒立T型并相对滑动,楔块27顶部固定有封板28,封板28与连接臂26之间连接有第三板簧29。
具体的,闭合导向槽24顶部竖直,竖直部分的底部为朝向立柱23中间位置的倾斜部分,倾斜部分的底部再次为竖直部分,该竖直部分的底部为朝向外侧延伸的弧形,弧形的外端为向上的竖直部分,并且该部分与闭合导向槽24顶部的竖直部分连通,闭合导向槽24向上的竖直部分的槽深相比闭合导向槽24顶部竖直部分的槽深较小,因此该位置为台阶25,楔块27的底部位于闭合导向槽24的倾斜部分。
使用时,卡柱30位于闭合导向槽24顶部竖直部分,此时卡柱30可直接带动立柱23向上起吊移动,立柱23带动起吊基柱1上移,配重套12上的连接臂26、楔块27、封板28和第三板簧29均与立柱23处于分离状态,配重套12主要受到重力作用,并且此时处于起吊状态,当卡柱30沿闭合导向槽24向下滑动时,卡柱30通过楔块27上的斜面推动楔块27上移,卡柱30滑至楔块27与连接臂26之间,当卡柱30上移时,卡柱30可直接带动楔块27、连接臂26和配重套12上移,配重套12通过移动杆15和限位挡杆16的限位作用带动起吊基柱1同步上移,从而使设备与物体自然分离,当楔块27在连接臂26上移动时,第三板簧29发生弹性变形,封板28对楔块27进行限位,推动卡柱30沿闭合导向槽24轨迹再次滑动至闭合导向槽24顶部竖直部分时,卡柱30可再次单独吊起立柱23向上移动,多个直角撑板3和多个抱紧板4可对物体进行再次夹持起吊处理,通过调节卡柱30的位置,可调节设备对物体的起吊状态和分离状态。
如图9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还包括外框31,外框31套设在立柱23的外侧,并且外框31与立柱23竖向滑动连接,外框31顶部固定有吊板32,外框31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两个通槽,通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平移滑块33,卡柱30的外端滑动穿过平移滑块33,平移滑块33与外框31之间连接有第四板簧34,卡柱30与平移滑块33之间连接有第五板簧35。
具体的,起重小车上的吊臂与吊板32连接,从而带动吊板32和外框31上下移动,由于闭合导向槽24的槽深不同,当卡柱30在闭合导向槽24内滑动时,卡柱30可在平移滑块33上滑动,第五板簧35对卡柱30提供弹性推力,并且由于卡柱30在水平方向存在位移,卡柱30可推动平移滑块33在通槽内滑动,平移滑块33可拉动第四板簧34发生弹性变形,通过设置第四板簧34,可方便为平移滑块33提供弹性拉力,从而保证卡柱30沿闭合导向槽24轨迹进行完整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基柱(1),起吊基柱(1)的外侧壁上设有多组斜臂,多组斜臂呈环形分布,每组斜臂由两个主动板(2)组成,两个主动板(2)平行,并且主动板(2)倾斜转动安装在起吊基柱(1)的侧壁上,斜臂的外端设有直角撑板(3),主动板(2)与直角撑板(3)转动连接,直角撑板(3)上转动设有抱紧板(4);
其中,抱紧板(4)与主动板(2)之间连接有传动结构,当主动板(2)与直角撑板(3)相对转动时,主动板(2)通过传动结构推动抱紧板(4)转动运动;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直角撑板(3)上的过渡板(5),过渡板(5)上相对倾斜转动设有第一传动板(6)和第二传动板(7),第一传动板(6)的外端转动安装在主动板(2)上,第二传动板(7)的外端转动设有第三传动板(8),第三传动板(8)的中部转动安装在直角撑板(3)的水平端部,第三传动板(8)的外端转动设有第四传动板(9),第四传动板(9)与抱紧板(4)转动连接;
直角撑板(3)顶部的水平直角边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有直角滑块(10),直角滑块(10)位于直角撑板(3)内侧,抱紧板(4)转动安装在直角滑块(10)上,抱紧板(4)与直角滑块(10)之间连接有第一板簧(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其特征在于,起吊基柱(1)的外侧滑动套设有配重套(12),配重套(12)上固定有多组延伸板(13),每组延伸板(13)由两个延伸板(13)组成,两个延伸板(13)之间滑动设置有U型滑架(14),并且U型滑架(14)在延伸板(13)上水平滑动,主动板(2)的侧壁与U型滑架(1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其中,U型滑架(14)保持竖向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其特征在于,延伸板(1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挡杆(16),两个限位挡杆(16)之间设有移动杆(15),移动杆(15)固定在U型滑架(1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其特征在于,延伸板(13)侧壁上开设有长槽(17),长槽(17)的开口位置密布有卡齿,长槽(17)内滑动设置有两个导向块(18),导向块(18)与长槽(17)开口的卡齿分离,导向块(18)上固定有导向柱(19),导向柱(19)上滑动设置有卡块(20),卡块(20)外壁上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卡齿,卡块(20)的外端固定有套管(21),套管(21)滑动套装在导向柱(19)上,卡块(20)与导向块(18)之间连接有第二板簧(22),限位挡杆(16)固定在套管(2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其特征在于,起吊基柱(1)顶部固定有立柱(23),立柱(23)的前后两侧的每个侧壁上均相对开设有两个闭合导向槽(24),闭合导向槽(24)内滑动设置有卡柱(30);
配重套(12)顶部相对固定有两个连接臂(26),连接臂(26)顶部设置为倒立T型,倒立T型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楔块(27),楔块(27)穿过倒立T型并相对滑动,楔块(27)顶部固定有封板(28),封板(28)与连接臂(26)之间连接有第三板簧(2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框(31),外框(31)套设在立柱(23)的外侧,并且外框(31)与立柱(23)竖向滑动连接,外框(31)顶部固定有吊板(32),外框(31)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两个通槽,通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平移滑块(33),卡柱(30)的外端滑动穿过平移滑块(33),平移滑块(33)与外框(31)之间连接有第四板簧(34),卡柱(30)与平移滑块(33)之间连接有第五板簧(3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82700.5A CN116835435B (zh) | 2023-05-23 | 2023-05-23 | 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82700.5A CN116835435B (zh) | 2023-05-23 | 2023-05-23 | 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35435A CN116835435A (zh) | 2023-10-03 |
CN116835435B true CN116835435B (zh) | 2024-01-26 |
Family
ID=88169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582700.5A Active CN116835435B (zh) | 2023-05-23 | 2023-05-23 | 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835435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59890A (en) * | 1970-08-05 | 1972-05-02 | Renfroe & Sons J C | Lifting clamp |
US3913966A (en) * | 1973-07-20 | 1975-10-21 | Triplex Safety Glass Co | Tongs for suspending glass |
GB8426860D0 (en) * | 1983-10-26 | 1984-11-28 | Cogema | Self-closing grappler |
EP0333907A2 (en) * | 1988-03-03 | 1989-09-27 | Color 2000, Inc. | Photo-hanging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206886537U (zh) * | 2017-06-27 | 2018-01-16 | 安徽工程大学 | 板材起吊夹具 |
CN110171767A (zh) * | 2019-06-05 | 2019-08-27 | 河南水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管片吊装用夹持机构 |
CN209367667U (zh) * | 2018-12-28 | 2019-09-10 | 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铜盘管转运四爪装置 |
CN112551391A (zh) * | 2020-12-02 | 2021-03-26 | 姜婧 | 一种自适应固定的装配式建筑钢材起吊装置 |
CN215439318U (zh) * | 2021-03-23 | 2022-01-07 | 河北金鼎天力吊索具有限公司 | 一种钢卷翻转钳 |
CN114772452A (zh) * | 2022-06-16 | 2022-07-22 | 达州瑞丰电力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设备用起升装置 |
CN217627171U (zh) * | 2022-07-08 | 2022-10-21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桩基护筒起吊结构 |
CN115285837A (zh) * | 2022-08-08 | 2022-11-04 | 河南清水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空心板水平起吊工具 |
CN218579457U (zh) * | 2022-09-28 | 2023-03-07 |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竖向管道的无损吊装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2002606C2 (nl) * | 2009-03-10 | 2010-09-13 | Inter Product Bv | Hijsklem. |
US10654690B2 (en) * | 2018-06-30 | 2020-05-19 | Nhon Hoa Nguyen | Automatic locking mechanism and clamping devices with automatic locking mechanism |
CA3141852A1 (en) * | 2020-12-21 | 2022-06-21 | Kenneth Brandon Homewood | Lifting clamp |
-
2023
- 2023-05-23 CN CN202310582700.5A patent/CN1168354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59890A (en) * | 1970-08-05 | 1972-05-02 | Renfroe & Sons J C | Lifting clamp |
US3913966A (en) * | 1973-07-20 | 1975-10-21 | Triplex Safety Glass Co | Tongs for suspending glass |
GB8426860D0 (en) * | 1983-10-26 | 1984-11-28 | Cogema | Self-closing grappler |
EP0333907A2 (en) * | 1988-03-03 | 1989-09-27 | Color 2000, Inc. | Photo-hanging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206886537U (zh) * | 2017-06-27 | 2018-01-16 | 安徽工程大学 | 板材起吊夹具 |
CN209367667U (zh) * | 2018-12-28 | 2019-09-10 | 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铜盘管转运四爪装置 |
CN110171767A (zh) * | 2019-06-05 | 2019-08-27 | 河南水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管片吊装用夹持机构 |
CN112551391A (zh) * | 2020-12-02 | 2021-03-26 | 姜婧 | 一种自适应固定的装配式建筑钢材起吊装置 |
CN215439318U (zh) * | 2021-03-23 | 2022-01-07 | 河北金鼎天力吊索具有限公司 | 一种钢卷翻转钳 |
CN114772452A (zh) * | 2022-06-16 | 2022-07-22 | 达州瑞丰电力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设备用起升装置 |
CN217627171U (zh) * | 2022-07-08 | 2022-10-21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桩基护筒起吊结构 |
CN115285837A (zh) * | 2022-08-08 | 2022-11-04 | 河南清水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空心板水平起吊工具 |
CN218579457U (zh) * | 2022-09-28 | 2023-03-07 |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竖向管道的无损吊装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35435A (zh) | 2023-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40897A (zh) | 钻杆自动排放装置 | |
CN206327895U (zh) | 一种铝活塞铸造设备用翻转搬运机构 | |
CN114179116B (zh) | 一种重力式夹钳 | |
CN116835435B (zh) | 一体式起重小车用多功能吊钩 | |
CN114933234B (zh) | 具有快速装卸功能的建筑用基桩起吊装置及吊运方法 | |
CN215592497U (zh) | 抬升装置 | |
CN109531534A (zh) | 一种建筑用环保型利用太阳能的搬运设施 | |
CN211945876U (zh) | 一种电磁吸铁器移动机构 | |
CN210084743U (zh) | 一种工字钢抓具 | |
CN221192792U (zh) | 一种便携式钢轨跨线装置 | |
CN112678722A (zh) | 一种用于水利桩基搭建的搬运装置 | |
CN216734977U (zh) | 砖垛对位码放装置 | |
CN222389490U (zh) | 一种水利设备吊装用夹具 | |
CN216234790U (zh) | 一种带有导向推送结构的机械助力臂 | |
CN221027198U (zh) | 一种预制构件的吊装吊具结构 | |
CN222138476U (zh) | 一种h型钢梁吊装装置 | |
CN209758896U (zh) | 一种机械设备起吊架 | |
CN217736742U (zh) | 应用于安全气囊点爆测试中的高速相机支架 | |
CN115123417B (zh) | 一种面向电力铁塔的机器人攀爬夹持机构 | |
CN219710308U (zh) | 一种工法桩导向架装置 | |
CN221565542U (zh) | 一种铝管内扩式吊装设备 | |
CN221625682U (zh) | 一种起重臂的组合臂节 | |
CN218088583U (zh) | 一种便于调节尺寸的阳极碳块夹具 | |
CN214780352U (zh) | 一种吊具维稳结构的门式起重机 | |
CN115520769A (zh) | 一种基于铁路施工用安全起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