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5558A - 按键模块与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键模块与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05558A CN116805558A CN202310292578.8A CN202310292578A CN116805558A CN 116805558 A CN116805558 A CN 116805558A CN 202310292578 A CN202310292578 A CN 202310292578A CN 116805558 A CN116805558 A CN 1168055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module
- component
- opening
- module according
- bas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302 Nylon 6,6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6 Poly ether ether ke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7 Polyether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530 polyetherether ket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01 polyether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24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30182556 Polyacetal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47 laser engr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01H13/706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模块与键盘装置,所述按键模块包括底板、键帽、可挠组件、支撑结构、电路层、电子纸组件及背光组件。底板包括第一开口。键帽设置于底板上且包括可视区。可挠组件可变形地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且包括第二开口。支撑结构连接于底板与可挠组件之间且包括第三开口。电路层设置于底板与可挠组件之间,且包括对应于可视区的第四开口。电子纸组件设置于底板下方且包括图样区。背光组件设置于电子纸组件与底板之间,其中背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照亮图样区,且图样区被第一开口、第四开口、第三开口、第二开口暴露,而可从可视区观看。本发明的按键模块可依使用者的需求变换显示不同的图样,实现了快速且任意地变换按键图样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模块与键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图样式按键模块与包括此可变图样式按键模块的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键盘的按键上的字符或图样通常为印刷字符或图样,或者是在键帽表面喷漆后再进行激光雕刻以形成字符或图样。然而,这样的设计无法实现任意且快速地变换按键上的字符或图样。如果需要变更按键字符或图样,只能替换整个键帽,对使用者而言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按键模块,其可变换显示不同的图样。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键盘装置,包括上述的按键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按键模块包括底板、键帽、可挠组件、支撑结构、电路层、电子纸组件及背光组件。底板包括第一开口。键帽设置于底板上,且包括对应于第一开口的可视区。可挠组件可变形地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且包括对应于可视区的第二开口。支撑结构连接于底板与可挠组件之间,且包括对应于可视区的第三开口。电路层设置于底板与可挠组件之间,且包括对应于可视区的第四开口。显示组件设置于底板下方,且包括对应于可视区的图样区,图样区被第一开口、第四开口、第三开口、第二开口暴露。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显示组件包括电子纸组件,电子纸组件包括对应于可视区的图样区。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显示组件还包括背光组件,背光组件设置于电子纸组件与底板之间,背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照亮图样区。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电路层包括至少一触发开关区,可挠组件包括对应于所述至少一触发开关区的至少一推抵部,至少一触发开关区与至少一推抵部对电子纸组件的投影位于图样区之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至少一触发开关区为多个触发开关区,对称地配置于第四开口旁,至少一推抵部区为多个推抵部,对称地配置于第二开口旁。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多个推抵部配置于第二开口的四角。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电路层设有朝向彼此设置的光发射组件及光接收组件,第一按键模块还包括连动于键帽的遮挡部,遮挡部可移动地伸入光发射组件及光接收组件之间,光发射组件及光接收组件与遮挡部对电子纸组件的投影位于图样区之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可挠体的硬质件,遮挡部形成于可挠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可挠体的硬质件,遮挡部形成于硬质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遮挡部形成于支撑结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遮挡部形成于键帽,遮挡部不透光。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可挠体的硬质件,支撑结构包括多个轴,多个轴的部分连接于底板,多个轴的另一部分连接于硬质件,图样区呈矩形而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及相对的第三边缘与第四边缘,多个轴凸出于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光发射组件及光接收组件位于第三边缘或所述第四边缘。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式按键模块中,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可挠体的硬质件,键帽附接在可挠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可挠体的硬质件,键帽附接在所述硬质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可挠体的硬质件,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及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包括多个轴,多个轴的部分连接于底板,所述多个轴的另一部分连接于硬质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图样区呈矩形而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及相对的第三边缘与第四边缘,多个轴凸出于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电路层包括至少一触发开关区,至少一触发开关区对应于第三边缘与第四边缘的至少一者。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底板包括平板部及从平板部弯折且凸出于平板部的二固定部,连接多个轴的其中二者。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底板包括平板部及二固定部,平板部包括二开槽,二固定部填入二开槽而埋设于平板部,二固定部的其中一者包括槽及止挡部,多个轴的其中一者滑入槽且被止挡部止挡,二固定部的另一者包括相对二凸台,二凸台各具有导引斜面且围成圆形槽,多个轴的其中另一者沿所述导引斜面进入圆形槽而被固定。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底板包括位于二开槽旁且凸出于平板部的二凸体,凸体与平板部围绕出对应的开槽,固定部包覆对应的凸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凸体具有开孔,固定部填入开孔。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凸体具有二弯折部,二弯折部的每一者局部地往远离平板部的方向延伸,固定部包覆二弯折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鍵盤裝置包括上述的第一按键模块及第二按键模块,第二按键模块包括印刷字符键帽。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鍵盤裝置中,第二按键模块还包括另一可挠体及另一支撑结构,另一可挠体设置于底板与印刷字符键帽之间,另一支撑结构连接于底板与印刷字符键帽之间,且另一可挠体设置于另一支撑结构的孔隙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鍵盤裝置中,支撑结构连接于底板与可挠体之间,且另一支撑结构连接于底板与印刷字符键帽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鍵盤裝置中,支撑结构的第三开口的尺寸大于另一支撑结构的孔隙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一按键模块包括底板、键帽、可挠组件、支撑结构、电路层、电子纸组件及背光组件。背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照亮电子纸组件的图样区,图样区被底板的第一开口、电路层的第四开口、支撑结构的第三开口及可挠组件的第二开口暴露而可从键帽的可视区观看。由于电子纸组件的图样区可即时变换显示不同的图样,使用者不需要替换键帽,即可快速且任意地变换第一按键模块的图样,在使用上相当便捷且灵活,并且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键盘装置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第二按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图1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图1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构件分解图;
图2C是图1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第一按键模块沿A-A剖线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B-B剖线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6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C-C剖线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支撑结构与底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13A是图12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支撑结构与底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3B是图12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支撑结构与底板的另一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4A是图12的第一按键模块的底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4B是图14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F1-F1剖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4C是图14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5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底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5B是图15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F2-F2剖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6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底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6B是图16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F3-F3剖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7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7B是图17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构件分解图;
图1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A、B-B、C-C、F1-F1、F2-F2、F3-F3:剖线;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E1:第一边缘;
E2:第二边缘;
E3:第三边缘;
E4:第四边缘;
G1:第一槽;
G2:第二槽;
G3:第三槽;
G4:第四槽;
GP:导引斜面;
H1:孔;
H2:开孔;
O1:第一开口;
O2:第二开口;
O3:第三开口;
O4:第四开口;
S1、S2、S3、S4、S5、S6:侧边;
10:键盘装置;
100:第一按键模块;
110、110A:键帽;
112:可视区;
114:凸部;
120:可挠组件;
122、122A、122P:可挠体;
124、124A:硬质件;
125:推抵部;
126:第一固定部;
127:第二固定部;
128:第一凸台;
129:凹部;
130、130P:支撑结构;
132、132P:第一连接件;
134、134P:第二连接件;
136:轴;
140、140P:电路层;
142:触发开关区;
144:光发射组件;
146:光接收组件;
150、150A、150B、150C、150D、150P:底板;
151:平板部
152:第三固定部;
153:凸体;
154:第四固定部;
155:开槽;
156:夹持件;
157:止挡部;
158:第二凸台;
159:弯折部;
160:背光组件;
170:电子纸组件;
172:图样区;
180、180A、180B、180C:遮挡部;
190:显示组件;
200:第二按键模块;
210:印刷字符键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键盘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第二按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A是图1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需说明的是,图2A中的键帽、可挠组件及硬质件以虚线示出。请参阅图1A及图2A,本实施例的键盘装置10包括第一按键模块100及第二按键模块200。第一按键模块100与第二按键模块200可不相同,其中第一按键模块100例如是可变图样式按键模块,第二按键模块200例如是印刷式按键模块。如图1B所示,第二按键模块200包括印刷字符键帽210,字符例如以印刷形成于印刷字符键帽210的表面,或是先在印刷字符键帽210的表面喷漆,再以激光雕刻形成字符,但印刷字符键帽210的字符形成方式不以此为限制。
第二按键模块200还包括电路层140P、底板150P、可挠体122P及支撑结构130P。印刷字符键帽210设置于底板150P的上方。电路层140P设置于底板150P上。支撑结构130P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32P与第二连接件134P,连接于印刷字符键帽210与印刷字符键帽210之间。可挠体122P设置于支撑结构130P的孔隙内且设置于印刷字符键帽210与电路层140P之间。当用户按压印刷字符键帽210时,可挠体122P会对应地变形且触发电路层140P的开关。当下压电路层140P的力量消失时,可挠体122P释放弹性位能而将印刷字符键帽210顶升。支撑结构130P则用以确保印刷字符键帽210被水平地下压与向上顶升。
本实施例的第一按键模块100为多个,设置于键盘装置10,但第一按键模块100的应用和数量不以此为限制。第一按键模块100用以显示电子图样,并可让使用者依需求变换图样,相当迅速且方便。下面将以一个第一按键模块100为代表进行详尽的说明。
图2B是图1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构件分解图。图2C是图1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剖面示意图。为了清楚呈现第一按键模块的内部结构,图2C中的第三固定部、第四固定部及轴被支撑结构遮蔽的部分以虚线示出。请参阅图2B及图2C,第一按键模块100包括底板150、键帽110、可挠组件120、支撑结构130、电路层140、显示组件190。本实施例的底板150为金属材质,包括第一开口O1。键帽110设置于底板150上且包括对应于第一开口O1的可视区112。键帽110例如为透明材质,以便使用者从键帽110的可视区112观视第一按键模块100的内部。
键帽110的边缘至少需预留空间及结构作为与可挠组件120/支撑结构130连接之用。以键帽110长度大致上等于其宽度的标准按键(normal key)为例,可视区112的长度或宽度至少占据键帽110对应的长度或宽度的50%,可视区112的面积至少占据键帽110顶表面整体面积的35%,以便使用者识别由内部透出的图样。在一实施例中,可视区112的长度或宽度至少占据键帽110对应的长度或宽度的55%至70%,可视区112占据键帽110顶表面整体的40%至55%。
可挠组件120可变形地设置于底板150与键帽110之间且包括可挠体122、硬质件124及对应于可视区112的第二开口O2。键帽110例如以黏合或卡合方式附接在可挠体122,且本实施例的可挠体122的材质为橡胶,用来在被按压之后恢复而顶起键帽。硬质件124埋设于可挠体122,用以支撑可挠体122及连接支撑结构130。本实施例的硬质件124是指相对于可挠体122硬度或强度较高的材质,例如为聚缩醛(Polyoxymethylene,POM),但硬质件124的材质也可以是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PEI)或其他结构强度足够的材质。
支撑结构130包括对应于可视区112的第三开口O3。支撑结构130连接于底板150与可挠组件120之间,用以使键帽110上下移动时保持水平。支撑结构13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2及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32的第二连接件134。第一连接件132与第二连接件134包括多个轴136,其中多个轴136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132的二端及第二连接件134的二端。这些轴136的部分连接于底板150,而这些轴136的另一部分连接于硬质件124。第一连接件132与第二连接件134各自具有开口,且第二连接件134例如是套设且枢接于第一连接件132内侧,而共同定义出第三开口O3。由于支撑结构130具有较大的第三开口O3,因此在支撑结构130的材料会选用刚性、韧性、机械强度较高的材质。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30可为金属材质或其他工程塑料,如尼龙66(PA66)、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此外,支撑结构130的第三开口O3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结构130P的孔隙的尺寸。
如图2C所示,详细地说,硬质件124具有第一固定部126及第二固定部127。第一固定部126例如为卡勾而具有第一槽G1。第二固定部127包括相对的二第一凸台128,二第一凸台128之间形成第二槽G2。另一方面,底板150具有第三固定部152及第四固定部154,第三固定部152例如为L型卡勾且具有第三槽G3,而第四固定部154具有孔H1。
第一连接件132的轴136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26的第一槽G1及第四固定部154的孔H1,第二连接件134的轴136连接于第二固定部127的第二槽G2及第三固定部152的第三槽G3,键帽110借由支撑结构130可稳定地相对于底板150上下移动。
请回到图2B,本实施例的电路层140设置于底板150与可挠组件120之间,且包括对应于可视区112的第四开口O4。本实施例的显示组件190包括电子纸组件170与背光组件160,而设置于底板150下方且包括对应于可视区112的图样区172,用以显示电子图样。图样区172位于电子纸组件170,背光组件160设置于电子纸组件170与底板150之间,其中背光组件160例如具有发光二极体,用以发出亮光照亮图样区172,使图样区172所显示的图样在环境亮度低的情况下依然可见。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显示组件190可以是显示器、LCD、OLED或microLED,但显示组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B所示,第二按键模块200的可挠体122P与支撑结构130P占据第二按键模块200的中间区域,如果在第二按键模块200设置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至少会被可挠体122P、第一连接件132P与第二连接件134P所遮挡,而无法被观视。相较之下,如图2A与图2B所示,底板150的第一开口O1、电路层140的第四开口O4、支撑结构130的第三开口O3与可挠组件120的第二开口O2在第一按键模块100的按压方向上至少有部分重叠,电子纸组件170的图样区172被第一开口O1、第四开口O4、第三开口O3与第二开口O2暴露,也就是说,图样区172在结构上不会被底板150、电路层140、支撑结构130及可挠组件120所遮挡,而可从键帽110的可视区112良好地被观看。此外,相较于图样印制于键帽表面的习知按键,第一按键模块100通过例如软件可即时地变更图样区172所显示的图样,过程中不需要替换键帽110,十分便捷且节省成本。
图3是图1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第一按键模块沿A-A剖线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为了清楚呈现第一按键模块的内部结构,图3中的键帽、可挠组件及硬质件以虚线示出。请参阅图3及图4,图样区172呈矩形且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E1、第二边缘E2及相对的第三边缘E3与第四边缘E4。本实施例的电路层140为电路薄膜,包括至少一触发开关区142。这些轴136凸出于第一边缘E1与第二边缘E2(轴136例如是分别于第一边缘E1与第二边缘E2远离图样区172的相对外侧连接固定部),而触发开关区142对应于第三边缘E3与第四边缘E4的至少一者。
可挠组件120还包括对应于至少一触发开关区142的至少一推抵部125。在本实施例中,触发开关区142为多个,对称地配置于第四开口O4(图4)旁;对应地,多个推抵部125,对称地配置于第二开口O2旁。因此,触发开关区142与推抵部125对电子纸组件170的投影皆位于图样区172之外,而使图样区172不被触发开关区142及推抵部125所遮挡。
如图4所示,推抵部125朝触发开关区142突出延伸,且推抵部125对电路层140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于触发开关区142。当键帽110下压时,可挠体122对应地变形,推抵部125向下移动并触发电路层140的触发开关区142,进而产生输入信号。当下压键帽110的力道消失时,可挠体122恢复形状并将键帽110朝上顶升,推抵部125同时向上移动而远离触发开关区142。
图5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B-B剖线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为了清楚呈现第一按键模块的内部结构,图5A中的键帽、可挠组件及硬质件以虚线示出。请参阅图5A与图5B,图5A所示实施例与图3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一按键模块100A的触发位置为电路层140的四个角落。详细地说,本实施例的多个推抵部125配置于第二开口O2(图5B)的四角,而多个触发开关区142对应地位于第四开口O4(图2B)的四角。当键帽110下压时,推抵部125可向下移动以触发电路层140的触发开关区142。
图6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C-C剖线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为了清楚呈现第一按键模块的内部结构,图6A中的键帽、可挠组件及硬质件以虚线示出。请参阅图6A与图6B,图6A所示实施例与图2A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电路层140设有朝向彼此设置的光发射组件144及光接收组件146。也就是说,第一按键模块100B是通过光学触发,而不是以电路薄膜触发。
具体地说,光发射组件144及光接收组件146位于第三边缘E3或第四边缘E4,分别用以发射与接收光束。第一按键模块100B还包括连动于键帽110(图6B)的遮挡部180。遮挡部180形成于可挠体122且可移动地伸入光发射组件144及光接收组件146之间。
当键帽110下压时,遮挡部180随可挠体122向下移动,阻断光发射组件144所发射的光束,进而触发电路层140,产生输入信号。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光发射组件144、光接收组件146及遮挡部180对电子纸组件170(图6B)的投影位于图样区172之外,所以不会遮挡图样区172所显示的电子图样。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7,图7所示实施例及图6B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7的遮挡部180A形成于硬质件124。当键帽110下压时,遮挡部180A随硬质件124向下移动,阻断光发射组件144所发射的光束,进而触发电路层140,产生输入信号。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8,图8所示实施例及图6B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8的遮挡部180B形成于支撑结构130(例如形成于第一连接件132)。当键帽110下压时,遮挡部180B随支撑结构130向下移动,阻断光发射组件144所发射的光束,进而触发电路层140,产生输入信号。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9,图9所示实施例及图6B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9的遮挡部180C形成于键帽110且不透光。当键帽110下压时,遮挡部180C随键帽110向下移动。由于遮挡部180C不透光,可阻断光发射组件144所发射的光束,进而触发电路层140,产生输入信号。同时,由于键帽110除了遮挡部180C以外的其他部位透光,所以电子纸组件170的图样区172(图2B)可被良好地观看。
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支撑结构与底板的立体示意图。需说明的是,图10中的第三固定部、第四固定部及轴被支撑结构遮蔽的部分以虚线示出。请参阅图10与图11,图10所示实施例及图2C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10中的键帽110附接在硬质件124,硬质件124向上延伸而与可挠体122的上表面齐平,且底板150A的第三固定部152及第四固定部154各具有二夹持件156。
详细地说,键帽110具有凸部114,硬质件124具有对应于凸部114的凹部129。在将键帽110组装至硬质件124时,凸部114贴附于凹部129,键帽110因此可被固定及限位。另一方面,底板150A包括平板部151及从平板部151弯折且凸出于平板部151的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152及第四固定部154),连接多个轴136的其中二者。第三固定部152的二夹持件156之间形成第三槽G3,第四固定部154的二夹持件156之间形成第四槽G4,夹持件156的材质为金属且与底板150A一体成形。
第一连接件132的下端的轴136连接于第三固定部152的第三槽G3而被二夹持件156夹持固定,第二连接件134的下端的轴136连接于第四固定部154的第四槽G4而被二夹持件156夹持固定,支撑结构130借由第三固定部152与第四固定部154的配合而可稳固地枢设于底板150A。
图12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13A是图12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支撑结构与底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13B是图12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支撑结构与底板的另一局部立体示意图。需说明的是,图12中的第三固定部、第四固定部及轴被支撑结构遮蔽的部分以虚线示出,且背光组件及电子纸组件被隐藏。图12所示实施例及图10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12中的第三固定部152为非夹持式卡勾且第四固定部154为水滴式卡勾,第三固定部152的材质与第四固定部154的材质均为塑胶,以埋入射出方式结合于底板150B。
如图13A所示,具体地说,平板部151包括二开槽155,这些固定部(第三固定部152与第四固定部154)分别填入这些开槽155而埋设于平板部151。第三固定部152与第四固定部154的其中一者包括一槽及止挡部。举例来说,第三固定部152具有第三槽G3,第一连接件132的轴136可沿第一方向D1滑入第三槽G3,并被第三固定部152的止挡部157止挡而固定,其中第一方向D1平行于底板150B。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第四固定部154具有相对的二第二凸台158,这些第二凸台158各具有导引斜面GP且围成圆形槽(第四槽G4)。第二连接件134的轴136沿着导引斜面GP而从第二方向D2进入第四槽G4,并被二第二凸台158夹持而固定,其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底板150B。通过第三固定部152与第四固定部154的配合,支撑结构130可稳固地枢设于底板150B。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三固定部152及第四固定部154可皆为非夹持式卡勾(即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三固定部152)。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三固定部152及第四固定部154可皆为水滴式卡勾(即本实施例所示的第四固定部154)。当然,第三固定部152及第四固定部154的组合方式不以此为限制。
图14A是图12的第一按键模块的底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14B是图14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F1-F1剖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4C是图14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4A至图14C,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50B包括位于二开槽155(示出为一个)旁且凸出于平板部151的二凸体153(示出为一个),凸体153与平板部151围绕出对应的开槽155。凸体153对应图13B的第四固定部154与其第二凸台158设置,亦即塑胶固定部需要较高高度时,底板150B会设置凸起以增加结构强度。例如,凸体153的两侧边S4、S6对应图13B的第二凸台158的相对两侧边S1、S2而设置,凸体153的侧边S5对应图13B的第四固定部154的侧边S3而设置。此外,以第四固定部154(图14B)为例,其一部分沿平行于平板部151的第三方向D3埋射于开槽155,且第四固定部154包覆对应的凸体153,以将第四固定部154固定于底板150B。
图15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底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15B是图15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F2-F2剖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5A及图15B,图15A所示实施例与图14A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15A中的凸体153具有开孔H2。第四固定部154(图15B)填入开孔H2,以此增进第四固定部154固定于底板150C的结合强度。
图16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底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16B是图16A的第一按键模块沿F3-F3剖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6A及图16B,图16A所示实施例与图15A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15A中的凸体153具有彼此相对的二弯折部159,弯折部159往远离所述平板部151的方向延伸。在第四固定部154(图16B)的一部分沿第三方向D3埋射于开槽155后,第四固定部154包覆二弯折部159,以此增进第四固定部154固定于底板150D的结合强度。
图17A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7B是图17A的第一按键模块的构件分解图。请参阅图17A及图17B,图17A及图17B所示实施例与图2A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2A中的键帽110为方形,而图17A及图17B中的键帽110A为圆形。当然,键帽110A的形状也可以是类圆形或其他形状,依使用者需求而定。本实施例的可挠体122A与硬质件124A的形状对应于键帽110A,其他构件的结构与配置方式类似于图2A所示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
图1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按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8,图18所示实施例与图2A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18中的第一按键模块100未设置于键盘装置10(图1A)上。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多个第一按键模块100可独立形成为一装置,不需设置于键盘,重量较轻,更方便使用者携带。
本发明的第一按键模块包括底板、键帽、可挠组件、支撑结构、电路层、电子纸组件及背光组件。背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照亮电子纸组件的图样区,图样区被底板的第一开口、电路层的第四开口、支撑结构的第三开口及可挠组件的第二开口暴露而可从键帽的可视区观看。由于电子纸组件的图样区可即时变换显示不同的图样,使用者不需要替换键帽,即可快速且任意地变换第一按键模块的图样,在使用上相当便捷且灵活,并且节省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包括第一开口;
键帽,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可视区;
可挠组件,可变形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键帽之间,且包括对应于所述可视区的第二开口;
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可挠组件之间,且包括对应于所述可视区的第三开口;
电路层,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可挠组件之间,且包括对应于所述可视区的第四开口;以及
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且包括对应于所述可视区的图样区,其中所述图样区被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暴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电子纸组件,电子纸组件包括对应于所述可视区的图样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子纸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背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照亮所述图样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包括至少一触发开关区,所述可挠组件包括对应于所述至少一触发开关区的至少一推抵部,所述至少一触发开关区与所述至少一推抵部对所述电子纸组件的投影位于所述图样区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触发开关区为多个触发开关区,对称地配置于所述第四开口旁,所述至少一推抵部区为多个推抵部,对称地配置于所述第二开口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推抵部,配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四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设有朝向彼此设置的光发射组件及光接收组件,所述按键模块还包括连动于所述键帽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可移动地伸入所述光发射组件及所述光接收组件之间,所述光发射组件及所述光接收组件与所述遮挡部对所述电子纸组件的投影位于所述图样区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所述可挠体的硬质件,所述遮挡部形成于所述可挠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所述可挠体的硬质件,所述遮挡部形成于所述硬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形成于所述支撑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形成于所述键帽,所述遮挡部不透光。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所述可挠体的硬质件,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轴,所述多个轴的部分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多个轴的另一部分连接于所述硬质件,所述图样区呈矩形,而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及相对的第三边缘与第四边缘,所述多个轴凸出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所述光发射组件及所述光接收组件位于所述第三边缘或所述第四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所述可挠体的硬质件,所述键帽附接在所述可挠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所述可挠体的硬质件,所述键帽附接在所述硬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组件包括可挠体及埋设于所述可挠体的硬质件,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多个轴,所述多个轴的部分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多个轴的另一部分连接于所述硬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样区呈矩形,而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及相对的第三边缘与第四边缘,所述多个轴凸出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电路层包括至少一触发开关区,所述至少一触发开关区对应于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的至少一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平板部及从所述平板部弯折且凸出于所述平板部的二固定部,连接所述多个轴的其中二者。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平板部及二固定部,所述平板部包括二开槽,所述二固定部填入所述二开槽而埋设于所述平板部,所述二固定部的其中一者包括槽及止挡部,所述多个轴的其中一者滑入所述槽且被所述止挡部止挡,所述二固定部的另一者包括相对二凸台,所述二凸台各具有导引斜面且围成圆形槽,所述多个轴的其中另一者沿所述导引斜面进入所述圆形槽而被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位于所述二开槽旁且凸出于所述平板部的二凸体,所述凸体与所述平板部围绕出对应的所述开槽,所述固定部包覆对应的所述凸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具有开孔,所述固定部填入所述开孔。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具有二弯折部,所述二弯折部的每一者局部地往远离所述平板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包覆所述二弯折部。
22.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模块;以及
另一按键模块,包括印刷字符键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一按键模块包括:
另一可挠体,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印刷字符键帽之间;以及
另一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印刷字符键帽之间,且所述另一可挠体设置于所述另一支撑结构的孔隙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可挠体之间,且所述另一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印刷字符键帽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三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另一支撑结构的孔隙的尺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63/322,651 | 2022-03-23 | ||
US63/348,022 | 2022-06-02 | ||
US202263391807P | 2022-07-25 | 2022-07-25 | |
US63/391,807 | 2022-07-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05558A true CN116805558A (zh) | 2023-09-26 |
Family
ID=8807898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92578.8A Pending CN116805558A (zh) | 2022-03-23 | 2023-03-23 | 按键模块与键盘装置 |
CN202321481168.XU Active CN220627661U (zh) | 2022-07-25 | 2023-06-12 | 输入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81168.XU Active CN220627661U (zh) | 2022-07-25 | 2023-06-12 | 输入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6805558A (zh) |
-
2023
- 2023-03-23 CN CN202310292578.8A patent/CN116805558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6-12 CN CN202321481168.XU patent/CN220627661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27661U (zh) | 202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77781B2 (en) | Sheet switch module | |
KR101138321B1 (ko) | 발광 시트 모듈 | |
US8319129B2 (en) | Keyboard having backlight function | |
US8502094B2 (en) | Illuminated keyboard | |
US7893374B2 (en) | Sheet switch module | |
US8581127B2 (en) | Key structure with scissors-type connecting member | |
US9213416B2 (en) | Illuminated keyboard | |
TWI501276B (zh) | 發光鍵盤裝置 | |
US20120286976A1 (en) | Illuminated keyboard | |
US8581125B2 (en) | Illuminated keyboard | |
US11048336B2 (en) | Luminous keyboard | |
US20140138228A1 (en) | Luminous keyboard | |
US20130093606A1 (en) | Illuminated keyboard | |
JP2014044898A (ja) | 照光式押釦スイッチ | |
US8143541B2 (en) | Movable contact assembly including light inlet having plural grooves, and switch using the same | |
US8403508B2 (en) | Keypad with a light guide pad | |
US20140138233A1 (en) | Luminous keyboard | |
CN116805558A (zh) | 按键模块与键盘装置 | |
CN112908756B (zh) | 按键结构 | |
JPWO2010024137A1 (ja) | 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に用いるためのドーム付シート | |
US20230307196A1 (en) | Key module and keyboard | |
JP5619369B2 (ja) | シートスイッチ | |
JP2014212053A (ja) | 入力装置 | |
KR200441448Y1 (ko) | 가압 돌기를 구비한 도광판 시트 및 그 도광판 시트를구비한 키패드 조립체 | |
KR200446649Y1 (ko) | 도광판 시트 및 그 도광판 시트를 구비한 키패드 조립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