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4379A -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64379A CN116764379A CN202210216485.2A CN202210216485A CN116764379A CN 116764379 A CN116764379 A CN 116764379A CN 202210216485 A CN202210216485 A CN 202210216485A CN 116764379 A CN116764379 A CN 1167643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volatile organic
- heat exchanger
- enriched
- heat exchang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12855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3795 desorp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440 industrial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lass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0074 biopharmaceutical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8 petrochem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包括富集单元和冷凝单元;富集单元包括吸附装置和脱附装置;吸附装置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吸附装置内容置有吸附剂,脱附装置安装于吸附装置,以促进被吸附富集于吸附剂上的挥发性有机物脱附而形成较高浓度的富集后废气;冷凝单元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换热器和多个气液分离装置,多个换热器和多个气液分离装置交替串联并依次连通;出气口连通于多个换热器中的第一个,以使富集后废气依次流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装置;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气液分离装置连通于外界,多个换热器的制冷温度沿富集后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降低。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提高了对低浓度废气的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涂装、生物制药、石油化工、制冷领域等工业领域,存在废气治理需求,其中包括对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控制。对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一般采取销毁或回收的处理方法,其中,销毁处理一般包括热氧化、催化氧化等方法,回收处理一般包括吸收、吸附、膜分离和冷凝等方法。
然而,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工业废气,传统冷凝法一般采用氟利昂系列作为制冷工质,制冷温度通常在-80℃,回收处理效果较差,难以满足排放要求,且具有经济价值低、制冷工质易燃易爆和容易污染环境等缺陷。采用单一的吸附法,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低的工业废气回收处理效果同样难以达到要求。采用销毁处理方法,对于具有高价值的废气组分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效果不佳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包括富集单元和冷凝单元;所述富集单元包括吸附装置和脱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接收废气;所述吸附装置内容置有吸附剂,以吸附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所述脱附装置安装于所述吸附装置,以促进被吸附富集于所述吸附剂上的所述挥发性有机物脱附而形成较高浓度的富集后废气;所述冷凝单元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换热器和多个气液分离装置,多个所述换热器和多个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交替串联并依次连通;所述出气口连通于多个所述换热器中的第一个,以使所述富集后废气依次流经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连通于外界,多个所述换热器的制冷温度沿所述富集后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降低。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多个吸附剂储存罐;所述吸附剂储存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设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安装有阀门,所述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出口分别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气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多个所述吸附剂储存罐中的一部分用于吸附,另一部分用于脱附;控制用于吸附的所述吸附剂储存罐的所述第二出口的所述阀门关闭,并控制用于脱附的所述吸附剂储存罐的所述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的所述阀门关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所述脱附装置为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还包括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用于接收废气,另一端用于连通于多个所述换热器中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上游的一个;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进气口均安装有阀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所述冷凝单元还包括冷源;所述换热器设有冷媒流道,多个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冷媒流道依次连通,多个所述换热器中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一个的所述冷媒流道连通于所述冷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所述冷源为液氮源;多个所述换热器中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上游的一个的所述冷媒流道用于连通于氮封管网。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所述换热器包括三个。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所述冷凝单元还包括冷量回收管道;所述冷量回收管道的一端连通于多个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中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一个;多个所述换热器中沿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的第一个到倒数第二个均设有冷量回收流道,所述冷量回收流道依次连通,所述冷量回收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下游的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冷量回收流道,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上游的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冷量回收流道连通于外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所述冷凝单元还包括冷凝液收集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别连通于所述冷凝液收集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气,通过富集单元吸附富集挥发性有机物,从而提高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并通过冷凝单元冷凝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富集后废气,相对于直接对低浓度的废气进行冷凝,提高了冷凝单元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提高了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气的处理效果。并且,冷凝单元采用多个换热器进行逐级冷凝,提高了冷凝效果,有利于确保废气处理满足排放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废气入口;2:第一吸附剂储存罐;3:第二吸附剂储存罐;4:真空泵;5: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9:第五阀门;10:第六阀门;11:第七阀门;12:预冷换热器;13:中冷换热器;14:深冷换热器;15: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6: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7: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8:冷凝液收集装置;19:液氮源;20:冷量回收管道;21:废气排气口;22:氮气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包括富集单元和冷凝单元。
其中,富集单元包括吸附装置和脱附装置;吸附装置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用于接收废气;吸附装置内容置有吸附剂,以吸附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脱附装置安装于吸附装置,以促进被吸附富集于吸附剂上的挥发性有机物脱附而形成较高浓度的富集后废气。
并且,冷凝单元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换热器和多个气液分离装置,多个换热器和多个气液分离装置交替串联并依次连通;出气口连通于多个换热器中的第一个,以使富集后废气依次流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装置;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气液分离装置连通于外界,多个换热器的制冷温度沿富集后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降低。
如图1所示,吸附装置的进气口连通于废气入口1,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从废气入口1经进气口进入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内容置有吸附剂,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以使挥发性有机物吸附富集于吸附装置内。
脱附装置安装于吸附装置,用于促进吸附装置内的挥发性有机物从吸附剂中脱附,从而形成富集后废气。可以理解,富集后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明显高于经废气入口1通入的废气浓度。
其中,吸附剂可以为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或其他常用吸附剂,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脱附装置可以为多种。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脱附装置为升温脱附装置,升温脱附装置安装于吸附装置内,并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控制脱附发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脱附装置为减压脱附装置,减压脱附装置安装于吸附装置内或安装于吸附装置的出风口,通过控制压强来控制脱附发生。
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在吸附装置内挥发性有机物富集达到一定含量以前,脱附装置不启动或不作用于吸附装置,在吸附装置内挥发性有机物富集达到一定含量以后,脱附装置作用于吸附装置。脱附装置根据吸附装置内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切换工作状态。
富集后废气通过吸附装置的出气口通入冷凝单元,经过冷凝单元的换热器换热。可以理解,冷凝单元中的换热器具有较低的制冷温度,使富集后废气通过换热器时受到冷凝,其中的水蒸气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成分冷凝液化,并通过气液分离装置分离。
其中,冷凝单元包括数量相同的多个换热器和气液分离装置,换热器和气液分离装置交替串联并依次连通。在多个换热器和多个气液分离装置交替串联形成的串联组中,以位于串联组最端部的换热器为多个换热器中的第一个。并且,吸附装置的出气口连通于第一个换热器的第一端,第一个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于第一个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一端,第一个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二端连通于第二个换热器的第一端,第二个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于第二个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一端……换热器和气液分离装置以此依次交替串联,直至最后一个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于最后一个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一端,最后一个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二端连通于外界。
从而,富集后废气的流向如图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富集后废气依次流经第一个换热器、第一个气液分离装置、第二个换热器……直至流经最后一个气液分离装置,并被排入外界。
必须说明的是,与上文相同,以下对多个换热器和多个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一个”、“第二个”、“倒数第二个”、“最后一个”等次序的描述,均是以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为基准。
其中,多个换热器的制冷温度沿富集后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递减,第一个换热器具有最高的制冷温度,最后一个换热器具有最低的制冷温度。从而,由吸附装置的出气口排入冷凝单元的富集后废气首先进入第一个换热器,在第一个换热器的作用下部分成分冷凝液化,产生的气液混合物流经第一个气液分离装置,由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冷凝液,其余富集后废气继续流入第二个换热器……由此富集后废气经过多个换热器逐级冷凝,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成分以冷凝液形式被逐步分离,直至富集后废气通过最后一个换热器和最后一个气液分离装置后,得到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满足排放需求的干净的废气,可以直接向外界排放。
本发明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通过富集单元富集挥发性有机物,从而提高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并通过冷凝单元冷凝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富集后废气,相对于直接对低浓度的废气进行冷凝,提高了冷凝单元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并且,冷凝单元采用多个换热器进行逐级冷凝,提高了冷凝效果,有利于确保废气处理满足排放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吸附装置包括多个吸附剂储存罐;吸附剂储存罐包括罐体,罐体设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安装有阀门,进口连通于进气口,第一出口连通于外界,第二出口连通于出气口。
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剂储存罐包括两个。具体的,如图1所示,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第四阀门8、第五阀门9和第六阀门10。
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进口和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的进口分别连接于进气口,从而共同连通于废气入口1。第一阀门5安装于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进口处,第二阀门6安装于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的进口处,从而在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一开一闭的情况下,废气经废气入口1和进气口流入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进口或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的进口。
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的第一出口分别连通于外界,第三阀门7安装于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第一出口处,第六阀门10安装于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的第一出口处,从而在第三阀门7和第六阀门10一开一闭的情况下,废气在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和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的一个中经吸附剂吸附,浓度初步降低,并直接排至外界。
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第二出口和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的第二出口分别连通于出气口,第四阀门8安装于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第二出口处,第五阀门9安装于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的第二出口处,从而在第四阀门8和第五阀门9一开一闭的情况下,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和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中的一个连通于出气口,脱附装置可以作用于连通于出气口的吸附剂储存罐,使该吸附剂储存罐中发生脱附作用,产生富集后废气,并通过出气口通入冷凝系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多个吸附剂储存罐中的一部分用于吸附,另一部分用于脱附;控制用于吸附的吸附剂储存罐的第二出口的阀门关闭,并控制用于脱附的吸附剂储存罐的进口和第一出口的阀门关闭。
比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吸附装置通过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和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实现一用一备,一个进行吸附,另一个进行脱附。在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用于吸附、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用于脱附时,第一阀门5、第三阀门7和第五阀门9开启,第二阀门6、第四阀门8和第六阀门10关闭。从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气经过废气入口1、进气口和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进口而进入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经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吸附后,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内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提高,而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进一步降低,并通过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第一开口排放于外界。同时,脱附装置作用于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促进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脱附形成富集后废气,并排入出气口。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根据吸附剂储存罐内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吸附剂储存罐通过阀门开启状态的切换而切换吸附状态或脱附状态。比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中富集挥发性有机物达一定浓度、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中挥发性有机物脱附降至一定浓度以下后,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第四阀门8、第五阀门9和第六阀门10的开闭状态切换,转而在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内进行脱附,在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内进行吸附。
其中,可以理解,在富集单元的工作过程中,脱附装置仅作用于用于脱附的吸附剂储存罐,即进口和第一出口被关闭的吸附剂储存罐。
其中,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脱附装置为升温脱附装置。则,可以为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和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内均安装有升温脱附装置,根据多个阀门的开闭状态对应的控制其中一个升温脱附装置工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脱附装置为减压脱附装置。可选的,脱附装置为真空泵4,真空泵4安装于第二出口和出气口之间。
从而,各吸附剂储存罐的第二出口均通过真空泵4连通于出气口,各吸附剂储存罐中用于吸附的吸附剂储存罐的第二出口的阀门关闭,则真空泵4产生的负压仅作用于第二出口的阀门开启的用于脱附的吸附剂储存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吸附剂储存罐的第一出口均可连通于销毁装置,比如火炬、燃烧室等。在吸附剂储存罐用于吸附时,废气经过吸附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进一步降低,可以通过第一出口直接排入销毁装置,而减少甚至不造成经济损失。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还包括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的一端用于接收废气,另一端用于连通于多个换热器中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上游的一个;进气管道和进气口均安装有阀门。
具体的,如图1所示,进气管道的一端连通于废气入口1,另一端连通于冷凝单元中,多个换热器中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上游的一个换热器,即具有最高制冷温度的第一个换热器。
并且,第七阀门11安装于进气管道,用于控制进气管道的通断。吸附装置的进气口同样安装有阀门。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装置包括多个吸附剂储存罐,吸附剂储存罐的进口安装有阀门,则多个吸附剂储存罐的进口的阀门共同作为吸附装置进气口的阀门。比如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吸附剂储存罐2的进口安装有第一阀门5,第二吸附剂储存罐3的进口安装有第二阀门6,则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可以共同作为安装于吸附装置进气口的阀门。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在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适于直接冷凝时,控制安装于吸附装置出气口的阀门关闭,比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均关闭;并且控制安装于进气管道的第七阀门11开启,则废气经废气入口1直接进入进气管道,并通过进气管道依次流入各换热器。在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低,需要先经过富集时,控制第七阀门11关闭,并且控制安装于吸附装置出气口的阀门开启,比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均开启,则废气经废气入口1进入吸附装置,由吸附装置产生富集后废气,并依次流入各换热器。可以理解,在冷凝单元中,富集后废气和通过进气管道直接流入的废气流向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本发明中的多个换热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冷,比如换热器分别连接于电驱动制冷机或热驱动制冷机,以获取冷量。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单元还包括冷源。换热器设有冷媒流道,多个换热器的冷媒流道依次连通,多个换热器中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一个的冷媒流道连通于冷源。
可以理解,多个换热器中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一个换热器即为多个换热器中的最后一个,即为多个换热器中制冷温度最低的一个。冷源中的冷媒流向如图1中的空心箭头所示,冷媒首先流入最后一个换热器,在换热器中释放部分冷量后通过连通的冷媒流道流入倒数第二个换热器,随后依次流入各换热器直至流入第一个换热器。从而,多个换热器的制冷温度从最后一个到第一个逐个上升。
可以理解,多个换热器沿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的上下游关系和沿冷媒流动方向的上下游关系相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源可以为液氮源19。液氮源19的制冷温度可以低至-180℃左右,不产生二次污染,且无易燃易爆危险。
可选的,多个换热器中,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上游的一个换热器的冷媒流道用于连通于氮封管网。
即,液氮源19中的液氮沿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相反的流向,依次流经最后一个换热器的冷媒流道、倒数第二个换热器的冷媒流道……直至流经第一个换热器的冷媒流道,并从第一个换热器的冷媒流道流入氮气排气口22,从氮气排气口22接入氮封管网,以实现对氮气的进一步利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换热器为间壁式换热器,包括且不限于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缠绕管式换热器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理解,换热器可以包括两个、三个或四个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三个。
具体的,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预冷换热器12、中冷换热器13和深冷换热器14。
吸附装置的出气口连通于预冷换热器12,预冷换热器12连通于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5,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5连通于中冷换热器13,中冷换热器13连通于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6,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6连通于深冷换热器14,深冷换热器14连通于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连通于废气排气口21,废气排气口21通往外界。
预冷换热器12、中冷换热器13和深冷换热器14的制冷温度依次下降。富集后废气经出气口首先流入预冷换热器12,经第一次冷凝后,气液混合物流入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5,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5分离气液混合物中的冷凝液,其余富集后废气流入中冷换热器13,经第二次冷凝后,气液混合物流入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6,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6分离气液混合物中的冷凝液,其余富集后废气流入深冷换热器14,经第三次冷凝后,气液混合物流入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分离气液混合物中的冷凝液,得到经过三次冷凝、挥发性有机物被逐级去除,从而浓度符合排放规定的干净废气。干净废气经废气排气口21被排向外界。
其中,可以理解,预冷换热器12主要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水分和少部分挥发性有机物,中冷换热器13主要用于去除废气中大部分的挥发性有机物,深冷换热器14主要用于深度冷凝,保证得到的干净废气满足排放要求。
其中,如图1所示,预冷换热器12、中冷换热器13和深冷换热器14可以均由液氮源19供冷,液氮首先流入深冷换热器14的冷媒流道,释放部分冷量后流入中冷换热器13的冷媒流道,释放部分冷量后流入预冷换热器12的冷媒流道。经过预冷换热器12之后,液氮基本汽化,得到干净无污染的氮气,氮气通过氮气排气口22通入氮封管网进一步利用,或通入收集装置以循环利用。
其中,进一步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单元还包括冷量回收管道20。冷量回收管道20的一端连通于多个气液分离装置中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一个;多个换热器中沿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的第一个到倒数第二个均设有冷量回收流道,冷量回收流道依次连通,冷量回收管道20的另一端连通于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下游的换热器的冷量回收流道,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上游的换热器的冷量回收流道连通于外界。
比如,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预冷换热器12和中冷换热器13均设有冷量回收流道,预冷换热器12的冷量回收流道和中冷换热器13的冷量回收流道连通。
冷量回收管道20的一端连通于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另一端连通于中冷换热器13的冷量回收流道,预冷换热器12的冷量回收流道连通于废气排气口21。
从而,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通过冷量回收管道20和冷量回收流道连通于外界。经过深冷换热器14和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所得到的干净废气通过冷量回收管道20依次回流于中冷换热器13和预冷换热器12的冷量回收流道,然后通过废气排气口21排放至外界。由于干净废气经过深冷换热器14后具有低于中冷换热器13和预冷换热器12的温度,设置冷量回收管道20和冷量回收流道可以有效回收干净废气的冷量,利用干净废气的冷量辅助冷凝富集后废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理解,冷凝单元还包括冷凝液收集装置18,气液分离装置分别连通于冷凝液收集装置18。
其中,气液分离装置设有气液混合物进口、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气液分离装置的气液混合物进口连通于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上游的换热器,气体出口连通于位于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下游的换热器或外界,液体出口连通于冷凝液收集装置18。
具体的,图1中的虚线箭头指示了冷凝液流动方向。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预冷换热器12、中冷换热器13和深冷换热器14,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5、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6和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则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5、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6和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的液体出口均连通于冷凝液收集装置18。并且,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5的气液混合物进口连通于预冷换热器12,气体出口连通于中冷换热器13;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6的气液混合物进口连通于中冷换热器13,气体出口连通于深冷换热器14;第三气液分离装置17的气液混合物进口连通于深冷换热器14,气体出口通过冷量回收管道20连通于废气排气口21或直接连通于废气排气口2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富集单元和冷凝单元;
所述富集单元包括吸附装置和脱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接收废气;所述吸附装置内容置有吸附剂,以吸附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所述脱附装置安装于所述吸附装置,以促进被吸附富集于所述吸附剂上的所述挥发性有机物脱附而形成较高浓度的富集后废气;
所述冷凝单元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换热器和多个气液分离装置,多个所述换热器和多个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交替串联并依次连通;所述出气口连通于多个所述换热器中的第一个,以使所述富集后废气依次流经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连通于外界,多个所述换热器的制冷温度沿所述富集后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多个吸附剂储存罐;
所述吸附剂储存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设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安装有阀门,所述进口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出口分别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附剂储存罐中的一部分用于吸附,另一部分用于脱附;
控制用于吸附的所述吸附剂储存罐的所述第二出口的所述阀门关闭,并控制用于脱附的所述吸附剂储存罐的所述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的所述阀门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装置为真空泵;
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还包括进气管道;
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用于接收废气,另一端用于连通于多个所述换热器中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上游的一个;
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进气口均安装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单元还包括冷源;
所述换热器设有冷媒流道,多个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冷媒流道依次连通,多个所述换热器中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一个的所述冷媒流道连通于所述冷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为液氮源;多个所述换热器中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上游的一个的所述冷媒流道用于连通于氮封管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三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单元还包括冷量回收管道;
所述冷量回收管道的一端连通于多个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中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最下游的一个;
多个所述换热器中沿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的第一个到倒数第二个均设有冷量回收流道,所述冷量回收流道依次连通,所述冷量回收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下游的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冷量回收流道,位于所述富集后废气流动方向上游的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冷量回收流道连通于外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单元还包括冷凝液收集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别连通于所述冷凝液收集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16485.2A CN116764379A (zh) | 2022-03-07 | 2022-03-07 |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16485.2A CN116764379A (zh) | 2022-03-07 | 2022-03-07 |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64379A true CN116764379A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798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16485.2A Pending CN116764379A (zh) | 2022-03-07 | 2022-03-07 |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6437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40118039A (ko) * | 2024-06-19 | 2024-08-02 | 주식회사 티이씨 | 이동식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회수장치 |
-
2022
- 2022-03-07 CN CN202210216485.2A patent/CN11676437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40118039A (ko) * | 2024-06-19 | 2024-08-02 | 주식회사 티이씨 | 이동식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회수장치 |
KR102731198B1 (ko) | 2024-06-19 | 2024-11-18 | (주)티이씨 | 이동식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회수장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20886B (zh) | 一种中空纤维疏水膜高效脱除烟气中co2的方法 | |
CN105032112A (zh) | 一种新型吸收-吸附-冷凝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 | |
CN114768488A (zh) |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 |
CN114887443A (zh) | 一种油气冷凝回收结合rto的石化罐区废气处理系统和工艺 | |
CN116764379A (zh) |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 | |
CN113908663B (zh) | 加压多级“吸收、冷凝、吸附”模块组合式有机废气回收方法 | |
CN111495109A (zh) |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 |
CN105771300B (zh) |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 |
CN221602015U (zh) | 一种基于水蒸气辅助的二氧化碳解吸装置 | |
CN216986978U (zh) |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 | |
CN211070117U (zh) | 一种利用热氮气使吸附剂再生并回收有机化合物的装置 | |
CN211537120U (zh) | 一种采用热氮脱附的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及系统 | |
CN217391969U (zh) | 湿法锂电隔膜装置二氯甲烷回收系统 | |
CN217410252U (zh) | 一种油气冷凝回收结合rto的石化罐区废气处理系统 | |
CN110755994A (zh) | 一种用于VOCs回收的废气治理系统 | |
CN206543508U (zh) | 一种以液氮为冷源和氮源的车载式VOCs冷凝回收系统 | |
CN210964511U (zh) | Voc气体活性炭吸附综合处理系统 | |
CN116025029A (zh) | 一种利用锅炉尾气余热驱动的锅炉尾气梯级取水系统 | |
CN211677000U (zh) | 有机气体处理装置 | |
CN204723980U (zh) | 一种丙烯腈气体的回收装置 | |
CN211302579U (zh) | 一种用于VOCs回收的废气治理系统 | |
CN210473497U (zh) | 有机废气吸附装置 | |
CN109985485B (zh) | 一种高浓度气体吸附回收净化的装置和方法 | |
CN209393027U (zh) | 一种基于冷凝催化氧化的高浓度VOCs尾气达标排放处理装置 | |
CN218221759U (zh) | 一种制药厂的溶剂回收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