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54C - 一种通过神阙穴进行排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神阙穴进行排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454C CN1167454C CNB02124247XA CN02124247A CN1167454C CN 1167454 C CN1167454 C CN 1167454C CN B02124247X A CNB02124247X A CN B02124247XA CN 02124247 A CN02124247 A CN 02124247A CN 1167454 C CN1167454 C CN 116745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hizoma
- radix
- herba
- fructus
- chinese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的治疗肝胆疾病的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麝香、虎杖、茵陈、郁金、牛黄、熊胆等50多味组成,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性味与归经,分别以熬制浓缩或烘干粉碎制成外用膏剂和散剂,具有穿透弥散、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除湿退黄之功效;治疗方法独特:采用敷疗与熏疗相结合的疗法,由神阙穴直接将人体内的病毒排出体外,见效快、疗程短、效果好;主治: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脾肿大、肝硬化、胆囊炎、胎黄、脾胃不和、腹胀、免疫功能低下及正常人保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多种疑难顽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神阙排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患各种肝病的人群呈日趋扩大的势头,其中仅乙型肝炎患者已超过1亿之多。乙肝已成为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的顽症之一。医治该病遇到以下几大难题:
1、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彻底根治;
2、一般的药物疗法疗程太长,有的需要一年甚至三年之久;
3、有些药物顾此失彼,副作用太长。
目前,国内外医家治疗上述疾病的现有方法多以点滴、注射、口服等治疗手段。例如对肝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一般有下列几种:一是疫苗类,此类疗法一般只有预防作用;二是抗生素类药物,但这类药物不能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三是血浆蛋白类,这类药物只能增强肝脏的免疫功能,不能达到直接治疗的作用;四是保肝类药物,也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五是中药类,如斑蝥合剂,它不易溶于水,小蓟类合剂不易排出病毒,有的中药组方也有一定疗效,但不能直接地、迅速地排出病毒,治愈肝病。这就与当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形成反差,人们企盼有更好的药品和疗法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的:
麝香 2.5-4.5 虎杖 200-500 茵陈 400-800
郁金 150-300 牛黄 10-20 熊胆 20-30
丹参 150-260 板蓝根 150-300 黄芪 150-200
石菖蒲 100-150 黄连 120-180 连翘 100-150
蒲黄 100-200 茯苓 100-150 冰片 100-200
白术 300-450 三七 100-200 白芍 200-400
败酱草 250-400 柴胡 300-600 远志 150-250
牡蛎 1000-1500 菊花 400-500 薄荷 120-250
蒲公英 300-600 穿山甲 100-200 地龙 200-300
龙胆草 300-600 香附 100-200 小蓟 150-300
枳壳 100-150 槟榔 100-200 青皮 600-800
厚朴 300-600 栀子 150-250 泽泻 100-150
白花蛇舌草 300-500 金钱草 300-600 紫河车 100-200
当归 100-150 元胡 90-150 大黄 100-180
金银花 150-200 川芎 180-300 夏枯草 100-200
五味子 100-150 三棱 60-90 吴茱萸 20-30
莪术 80-120 贯众 300-450
上述本发明药物的中药原料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
麝香 2.5-3 虎杖 300-400 茵陈 500-600
郁金 200-300 牛黄 12-18 熊胆 25-30
丹参 200-250 板蓝根 200-300 黄芪 160-200
石菖蒲 120-150 黄连 120-150 连翘 120-150
蒲黄 120-200 茯苓 120-150 冰片 150-200
白术 300-400 三七 100-150 白芍 300-400
败酱草 300-400 柴胡 400-500 远志 180-200
牡蛎 1200-1500 菊花 400-500 薄荷 130-150
蒲公英 400-500 穿山甲 100-150 地龙 200-250
龙胆草 400-500 香附 150-200 小蓟 200-300
枳壳 100-120 槟榔 150-200 青皮 600-700
厚朴 400-500 栀子 160-200 泽泻 120-150
白花蛇舌草 350-450 金钱草 400-500 紫河车 120-150
当归 100-120 元胡 90-120 大黄 100-150
金银花 180-200 川芎 200-300 夏枯草 120-180
五味子 120-150 三棱 70-90 吴茱萸 20-25
莪术 80-100 贯众 300-400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中药原料最佳重量配比是:
麝香 2.5 虎杖 400 茵陈 500
郁金 200 牛黄 15 熊胆 15
丹参 180 板蓝根 200 黄芪 150
石菖蒲 120 黄连 120 连翘 150
蒲黄 200 茯苓 120 冰片 200
白术 300 三七 120 白芍 300
败酱草 300 柴胡 400 远志 180
牡蛎 1300 菊花 400 薄荷 150
蒲公英 500 穿山甲 100 地龙 200
龙胆草 400 香附 150 小蓟 200
枳壳 100 槟榔 180 青皮 600
厚朴 400 栀子 160 泽泻 120
白花蛇舌草 400 金钱草 400 紫河车 150
当归 100 元胡 100 大黄 100
金银花 200 川芎 200 夏枯草 180
五味子 150 三棱 80 吴茱萸 20
莪术 80 贯众 300
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根据每味中药不同性味与归经,将虎杖、茵陈、郁金、丹参、板蓝根、黄芪、石菖蒲、黄连、连翘、蒲黄、茯苓、白术、三七、白芍、败酱草、柴胡、远志、牡蛎、菊花、薄荷、蒲公英、龙胆草、香附、小蓟、枳壳、槟榔、青皮、厚朴、栀子、泽泻、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当归、元胡、大黄、金银花、川芎、夏枯草、五味子、三棱、吴茱萸、莪术、贯众,备齐、洗净、水煎、去渣、浓缩成流浸膏,再将紫河车、地龙、穿山甲研为细末加入流浸膏,文火继续熬30分钟,然后把牛黄、熊胆、麝香、冰片研细末加入流浸膏,再加胆汁调成膏药,装瓶密封备用。
另将虎杖、茵陈、郁金、丹参、板蓝根、黄芪、石菖蒲、黄连、连翘、蒲黄、茯苓、白术、三七、白芍、败酱草、柴胡、远志、牡蛎、菊花、薄荷、蒲公英、穿山甲、地龙、龙胆草、香附、小蓟、枳壳、槟榔、青皮、厚朴、栀子、泽泻、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紫河车、当归、元胡、大黄、金银花、川芎、夏枯草、五味子、三棱、吴茱萸、莪术、贯众,备齐、烘干、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再将牛黄、熊胆研为极细粉末加入药粉末中,最后将麝香、冰片研极细粉末加入药物散剂中,充分混合装瓶存性备用。
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散剂熏疗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毛头纸或包装纸,上述散剂药物、细棉线、固体胶、特制备用金属薄管等制备而成。
其制备方法为:
1.选用长65-70cm,宽55-60cm的毛头纸或包装纸,要求纸张薄厚均匀,四边要整齐,如有毛边或残次之处需剪裁齐整,然后将纸进行除潮烘干备用。
2.将烘干的纸选出较整齐的一头(即边长为55-60cm的),在距离边缘8-10cm处折出一道直线折痕来,然后平放在案板上,再将制备好备用的散剂药物5-20克均匀地布撒在每一张毛头纸或包装纸的背面上,然后将撒好散剂药物的这一张纸慢慢地匀称地卷成内直径为2.5-3.0cm的圆形纸筒,卷时注意松紧度,不能太紧或太松;再用固体胶把纸筒外侧翘着的边儿粘在该纸筒上,再用细棉线斜绕纸筒周身(双道呈交叉状)将其捆绑起来备用。
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适用乙型肝炎,脂肪肝,洒精肝,肝脾肿大,肝硬化、腹水,肝肿瘤等重症肝病,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晕,胆囊炎,新生儿黄疸(胎黄),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腹胀,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正常人的保健等。
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吃药、不打针、不手术、无麻醉,无创痛,无毒无副作用,无风险,注重药性、归经,组方严谨独特,适应广泛,作用迅速,疗效确切显著,便于操作等特色。
治疗方法是锁定人体的特殊穴位——神阙穴,采用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内病外治,即运用“贴膏敷疗”与“散剂熏疗”相结合的疗法,直接将患者体内的变异病毒和代谢毒素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开窍安神,凉血除烦,解郁疏肝,理气行滞,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清热散寒,消炎解毒,散结消肿,除湿退黄,保肝利胆,和中化滞,消积除胀,利尿通便;促进肠胃蠕动,增进食欲,改善、增强免疫功能,保持人体阴阳平衡,迅速恢复健康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配方,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克)
麝香 2.5 虎杖 400 茵陈 500
郁金 200 牛黄 15 熊胆 15
丹参 180 板蓝根 200 黄芪 150
石菖蒲 120 黄连 120 连翘 150
蒲黄 200 茯苓 120 冰片 200
白术 300 三七 120 白芍 300
败酱草 300 柴胡 400 远志 180
牡蛎 1300 菊花 400 薄荷 150
蒲公英 500 穿山甲 100 地龙 200
龙胆草 400 香附 150 小蓟 200
枳壳 100 槟榔 180 青皮 600
厚朴 400 栀子 160 泽泻 120
白花蛇舌草 400 金钱草 400 紫河车 150
当归 100 元胡 100 大黄 100
金银花 200 川芎 200 夏枯草 180
五味子 150 三棱 80 吴茱萸 20
莪术 80 贯众 300
制备方法是将虎杖、茵陈、郁金、丹参、板蓝根、黄芪、石菖蒲、黄连、连翘、蒲黄、伏苓、白术、三七、白芍、败酱草、柴胡、远志、牡蛎、菊花、薄荷、蒲公英、龙胆草、香附、小蓟、枳壳、槟榔、青皮、厚朴、栀子、泽泻、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当归、元胡、大黄、金银花、川芎、夏枯草、五味子、三棱、吴茱萸、莪术、贯众,备齐,洗净、水煎、去渣、浓缩成流浸膏,再将紫河车、地龙、穿山甲研为细末加入流浸膏,文火继续熬30分钟,然后把牛黄、熊胆、麝香、冰片研细末加入流浸膏,再加胆汁调成膏药,装瓶密封备用。
另将虎杖、茵陈、郁金、丹参、板蓝根、黄芪、石菖蒲、黄连、连翘、蒲黄、茯苓、白术、三七、白芍、败酱草、柴胡、远志、牡蛎、菊花、薄荷、蒲公英、穿山甲、地龙、龙胆草、香附、小蓟、枳壳、槟榔、青皮、厚朴、栀子、泽泻、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紫河车、当归、元胡、大黄、金银花、川芎、夏枯草、五味子、三棱、吴茱萸、莪术、贯众,备齐、烘干、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再将牛黄、熊胆研为极细粉末加入药粉末中,最后将麝香、冰片研极细粉末加入药物散剂中,充分混合装瓶存性备用。
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使用方法、用量、注意事项:
本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外用。其具体使用方法为:
1、将人体的神阙穴(肚脐)洗净、常规消毒,擦干脐窝,把制备的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该穴位,胶布固定,继以热水袋热敷30分钟,温度以人体能耐受了为宜,不可太热,以免烫伤。每日热敷2-3次,24小时更换一贴,3-5贴为1个疗程,一疗程之后,改施熏疗法。
2.实施熏疗时,先让患者仰面平躺在床上或炕上,将其先期贴敷的膏药除掉,对其神阙穴进行常规消毒,取一制备好纸药筒,把备用的内径为3.1-3.5cm,长8-10cm的圆形金属管套在纸筒折印痕一头的位置上,然后把套金属管一端对准人体神阙穴(脐窝)上,要放正,让纸药筒下端口径正好将脐窝笼罩住,纸筒与平躺着的人体应保持垂直状态。再用软面圈密封纸筒与人体脐窝周围的表皮的缝隙,使其密不透气。
3.然后让患者或其护理人员用手扶稳纸筒,注意不能随便移动、倾斜,以免破坏治疗效果。接着用消过毒的干毛巾盖在患者腹部及把扶纸筒的手上,上面再盖一层润湿的毛巾加以保护,最上面还要用耐火的软质皮革或其他防护品加以保护,以免烧烫伤人体。
4.一切准备就绪,划燃火柴杆将纸药筒最上端点燃。注意保持纸筒周围均匀燃烧,不能时着时灭。当纸筒燃为灰烬时,要及时用火钳和托盘将其取下倒入事先备好的装有一定量清水的桶里将其息灭。
5.当纸药筒燃烧到金属管上口处,一般情况下火焰便会自行息灭,也可由施治的医护人员将其息灭。然后便要小心谨慎地将密封圈和金属管内的剩余部分一同启开。此时便可看见纸筒内下端或人体的脐窝内由体内排出来的数量不等的变异病毒和代谢毒素。
6.启下来纸筒和面圈之后,要把排出来的病毒等加以灭毒处理,并对患者神阙穴进行清洗和常规消毒。
7.施行熏疗,要视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等情况来决定用药剂量,一般常用量为每次施用3-5个纸药筒熏疗。这样因人因病,辨证施治,对症用药,必获好的治疗效果。
应用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注意以下几点:
1.对排出的病毒切勿随便触动或处置,必须及时灭毒焚毁,以免造成传染,尤其是传染性病毒,要特别注意。
2.绝对禁忌酒精类饮品,禁食辛辣、过于油腻、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3.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不宜经常动气动怒或过度忧伤。
4.在排毒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明显的肠鸣音,感觉有“气”在体内特别是腹腔里窜动,排气频繁,以及强烈的饥饿感等微妙感觉,均属正常反应,证明治疗正在产生良好的效果:药力借熏疗的良性刺激正在穿透弥散、吸收输布,透入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治疗作用。
以下提供临床资料证明本发明的效果:
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50例:
急性黄疸型肝炎39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1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17岁以下10例,18-30岁24例,31-50岁14例,51岁以上2例,平均年龄26.3岁;病程1-7天10例,8-14天10例,15天以上30例,平均病程21.1天;其中HBsAg阳性27例,HBeAg阳性9例。对照组50例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2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17岁以下10例,18-30岁30例,31-50岁5例,51岁以上5例,平均年龄21.1岁;病程1-7天21例,8-14天14例,15天以上15例,平均病程18.7;其中HBsAg阳性21例,HBeAg阳性6例。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化验、诊断均有可比性。治疗组采用本发明贴膏和散剂熏疗,对照组用联苯双脂胶囊5粒(7.5mg)10粒(15mg),维生素丙片0.2g,酵母片0.9g,每日2次内服,1个月为1疗程。以上2组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可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500ml,每日1次。每隔7-10天查1次肝功能、SGPT、胆红素定量、HBsAg滴度、HBeAg。
疗效标准:临床近期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肝脏肿大恢复正常,无压痛与叩痛,各项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好转:主要症状消失,体征明显好转,黄疸指数7μ以下SGPT、ZnTT均下降5%以上。无效:与治疗前比无变化或恶化者。
结果:治疗组中,近期治愈4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对照组联苯双脂组中,近期治愈32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4%;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后(X2=5.95,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近期疗效本发明的贴膏和散剂熏疗优于联苯双脂组。对HBsAg阴转:治疗组27例中阴转15例,滴度下降50%以上7例,有效率81.48%;对照组21例中,阴转1例,滴度下降1例,有效率为9.5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后(X2=24.46,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的贴膏和散剂熏疗对HBsAg清除优于联苯双脂组。对HBeAg阴转:治疗组HBeAg阳性9例,其中阴转6例,阴转率66.6%;对照组中HBeAg阳性6例,无1例阴转;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后(X2=61.6,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的贴膏和散剂熏疗对HBeAg消除明显优于联苯双脂组。
停药后两组随访半年,治疗组随访30例,复发5例,占16.66%;对照随访30例,复发16例,占65%;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后(X2=8.86,P<0.05),有非常明显差异,说明远期疗效,本发明的贴膏和散剂熏疗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发明在新生儿出现急性胎黄的抢救方面,具有独特功效。胎黄,即新生儿黄疸,指胎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发生黄疸的症状。多由母体湿热太盛,影响胎儿所致。轻者在10天左右可自行消退,严重者黄疸迅速加重,并兼有发热、呕吐、腹胀等症状。该症发病急骤,急须进行抢救,可是由于新生儿的脏器还十分娇嫩,运用现有的一般医疗技术治疗存在一定的缺欠:或者可能对新生儿的脏器造成损害,或者效果不理想,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因此,我国每年都有数万新生儿因去救治时机而无辜丧生。这就给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不应有的损失。而运用本发明及时抢救,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它能直接退黄,排除毒素,迅速奏效,拯救生命。经治26例之观察,结果黄疸消退100%,治愈率96%以上。
神阙排毒疗法的原理:
神阙穴,即肚脐,位于大腹、小腹、少腹之间。其所处位置独特,是唯一用手可触,用眼可见的腧穴。是外治敷药、熏疗治病的最佳部位之一。
神阙排毒疗法不仅用于局部病变,而且广泛用于全身各种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药力可直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还可以使药物通过穴位吸收,通过熏疗刺激以疏通经络,循经传至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神阙排毒疗法,治疗病种多,疗效好,主要是由神阙穴的位置,解剖结构、以及它与经络、脏腑、神经体液学说、气功学说、数理学说等理论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
1、神阙穴的解剖特点:
从解剖学来讲,神阙穴(肚脐)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的闭合点,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直接相连,脐部皮肤除局部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布有丰富的静脉网,浅部腹壁静脉,胸腹壁静脉的吻合点,深部与腹壁上下静脉相连,且通连于肝的血窦,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又脐部凹陷形成隐窝,药物敷贴正好形成自然闭合状态,正好有利于药物长时间存放,穿透弥散,吸收、透入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治疗作用。
2、神阙穴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神阙,俗称脐眼、脐窝,又名气舍,维会,因其处在脐部正中,故又名脐中,是奇经八脉之任脉循行经过的部位,与督脉之命门相对应。任脉与督脉、冲脉,带脉等又相互联系,其中任、督两脉,一为阴经之海,总领诸阴;一为阳经之海,总督诸阳,两者统属全身经络气血,内通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外联皮、肉、筋、骨。在正常情况下任、督经气相通,阴阳相济,可维系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体气血、阴阳发生病理改变,这时,通过神阙穴敷疗和熏疗调整任、督二脉的功能,就可获得“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效果。
神阙穴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会,介于中、下焦之间,故为经气之汇,五脏六腑之根本,从脐部给药,有疏肝、健脾、利胆、温肾、回阳救逆,和中理肠,行气利水,散结通滞,强肾调经、保健、防治百病的作用。
3、神阙穴与神经体液学说:
从神经体液的作用来讲,脐部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在皮肤中以脐部神经敏感度最强,施治于脐部的药物刺激了神阙穴周围神经,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可调节神经、内分秘、免疫系统,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神阙穴与气功理论:
气功理论认为古代炼丹家在练功过程中发现的“玄关”一窍,即气穴。胎儿出生后,剪去脐带,则一点真元之气聚集于脐下,为生命之根本。历代医家及中医气功理论都认为肚脐恰是人体太极之所在地,以脐为中心,有直径10厘米大小,两个对持相抱的阴阳鱼,产生阴阳感应,气血升降出入,生机周流不息。因此,神阙穴是调治疾病的主要腧穴入一。
5.神阙穴与数理的关系:
人们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恰好等于0.618(黄金分割比),即肚脐正位于人体“黄金点”上,按照数学理论,黄金点,是调整人体的最佳作用点。因而,锁定神阙穴排毒治疗各种疑难顽症正是内病外治的最优选择点。
6.神阙穴与敷药吸收及熏疗机理:
神阙排毒疗法属外治,与内治一样,是在辩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按证选方,对症用药,也是通过药物性味来调整脏腑阴阳,以平为度。
由于敷疗和熏疗用药繁杂,药理作用复杂,其进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的途径有:
(1)药物对局部的刺激作用,即利用温热的、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将芳香药物置于脐部,通过药物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达到抗炎、消肿的作用。也可以通过药物刺激引起反射,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
(2)药物入脐,先作用于胃与小肠,再通过脏腑的气化和输布作用,散布于五脏六腑,乃至全身,以达到补偏救弊,调和阴阳,防治疾病之目的。
(3)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脐能通全身,药入脐穴,通过经络的气血流注,使药性随气血运行而输布调衡,发挥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调和阴阳的作用。
(4)神阙穴是胎儿发育过程中,剪去脐带后腹壁最后的闭合点。脐带则是胎儿和母体的胎盘相连接,以维持胎儿发育时期的营养、呼吸和排泄作用的管道,其状如绳索,表面光滑透明,内含结缔组织和一支脐静脉,一对脐动脉。脐静脉沿着胎儿腹壁内面通连于肝的血窦,脐动脉与胎儿主动脉相连通。可见锁定神阙穴,运用敷疗与熏疗法除邪祛病,尤其是治肝、胆、脾、胃、肾、肠的疾病,更是匠心独运。因为经脉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串上下”的特性。药力借熏疗的良性剌激可直接作用于患处,不但可治局部疾患,而且还能治疗全身疾病。
本发明既适用于各大医院、疗养院的临床治疗,又适于制药公司的新药特药的开发,也适于保健行业以及有志于以某种特色项目占领市场的特殊服务行业来开发利用,如健康俱乐部,美容中心,娱乐休闲中心等。因本发明具有有病治病,无病亦能保健、排毒养颜、美容之特殊功效。
总之,凡经“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治疗过的众多患者均一致公认该药起效迅速,治疗方法切实可靠,易于接受,疗效实实在在。经治数百人之观察,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5-95%。治疗之后,病人身心倍感轻松、舒适、爽朗、愉悦;而且气色红润,精神焕发。
本发明的神阙排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充分显示出其特有的治疗功效:它比现有的其他疗法作用更直接,疗效更确切、显著,治愈率更高,且不易反复,康复更迅速,应用的群体最为广泛。
Claims (7)
1、一种通过神阙穴进行排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的:
麝 香 2.5-4.5 虎 杖 200-500 茵 陈 400-800
郁 金 150-300 牛 黄 10-20 熊 胆 20-30
丹 参 150-260 板蓝根 150-300 黄 芪 150-200
石菖蒲 100-150 黄 连 120-180 连 翘 100-150
蒲 黄 100-200 茯 苓 100-150 冰 片 100-200
白 术 300-450 三 七 100-200 白 芍 200-400
败酱草 250-400 柴 胡 300-600 远 志 150-250
牡 蛎 1000-1500 菊 花 400-500 薄 荷 120-250
薄公英 300-600 穿山甲 100-200 地 龙 200-300
龙胆草 300-600 香 附 100-200 小 蓟 150-300
枳 壳 100-150 槟 榔 100-200 青 皮 600-800
厚 朴 300-600 栀 子 150-250 泽 泻 100-150
白花蛇舌草300-500 金钱草 300-600 紫河车 100-200
当 归 100-150 元 胡 90-150 大 黄 100-180
金银花 150-200 川 芎 180-300 夏枯草 100-200
五味子 100-150 三 棱 60-90 吴茱萸 20-30
莪 术 80-120 贯 众 300-4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麝 香 2.5-3 虎 杖 300-400 茵 陈 500-600
郁 金 200-300 牛 黄 12-18 熊 胆 25-30
丹 参 200-250 板蓝根 200-300 黄 芪 160-200
石菖蒲 120-150 黄 连 120-150 连 翘 120-150
蒲 黄 120-200 茯 苓 120-150 冰 片 150-200
白 术 300-400 三 七 100-150 白 芍 300-400
败酱草 300-400 柴 胡 400-500 远 志 180-200
牡 蛎 1200-1500 菊 花 400-500 薄 荷 130-150
蒲公英 400-500 穿山甲 100-150 地 龙 200-250
龙胆草 400-500 香 附 150-200 小 蓟 200-300
枳 壳 100-120 槟 榔 150-200 青 皮 600-700
厚 朴 400-500 栀 子 160-200 泽 泻 120-150
白花蛇舌草 350-450 金钱草 400-500 紫河车 120-150
当 归 100-120 元 胡 90-120 大 黄 100-150
金银花 180-200 川 芎 200-300 夏枯草 120-180
五味子 120-150 三 棱 70-90 吴茱萸 20-25
莪 术 80-100 贯 众 300-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麝 香 2.5 虎 杖 400 茵 陈 500
郁 金 200 牛 黄 15 熊 胆 15
丹 参 180 板蓝根 200 黄 芪 150
石菖蒲 120 黄 连 120 连 翘 150
蒲 黄 200 茯 苓 120 冰 片 200
白 术 300 三 七 120 白 芍 300
败酱草 300 柴 胡 400 远 志 180
牡 蛎 1300 菊 花 400 薄 荷 150
蒲公英 500 穿山甲 100 地 龙 200
龙胆草 400 香 附 150 小 蓟 200
枳 壳 100 槟 榔 180 青 皮 600
厚 朴 400 栀 子 160 泽 泻 120
白花蛇舌草 400 金钱草 400 紫河车 150
当 归 100 元 胡 100 大 黄 100
金银花 200 川 芎 200 夏枯草 180
五味子 150 三 棱 80 吴茱萸 20
莪 术 80 贯 众 30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剂型为膏剂或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成的:
将虎杖、茵陈、郁金、丹参、板蓝根、黄芪、石菖蒲、黄连、连翘、蒲黄、茯苓、白术、三七、白芍、败酱草、柴胡、远志、牡蛎、菊花、薄荷、蒲公英、龙胆草、香附、小蓟、枳壳、槟榔、青皮、厚朴、栀子、泽泻、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当归、元胡、大黄、金银花、川芎、夏枯草、五味子、三棱、吴茱萸、莪术、贯众,备齐、洗净、水煎、去渣、浓缩成流浸膏,再将紫河车、地龙、穿山甲研为细末加入流浸膏,文火继续熬30分钟,然后把牛黄、熊胆、麝香、冰片研细末加入流浸膏,再加除了人胆汁以外的胆汁调成膏药,装瓶密封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成的:
将虎杖、茵陈、郁金、丹参、板蓝根、黄芪、石菖蒲、黄连、连翘、蒲黄、茯苓、白术、三七、白芍、败酱草、柴胡、远志、牡蛎、菊花、薄荷、蒲公英、穿山甲、地龙、龙胆草、香附、小蓟、枳壳、槟榔、青皮、厚朴、栀子、泽泻、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紫河车、当归、元胡、大黄、金银花、川芎、夏枯草、五味子、三棱、吴茱萸、莪术、贯众,备齐、烘干、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再将牛黄、熊胆研为极细粉末加入药粉末中,最后将麝香、冰片研极细粉末加入药物散剂中,充分混合装瓶存性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将其中的散剂进一步制备成纸药筒,其特征是由毛头纸或包装纸、上述散剂药物、细棉线、固体胶等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选用长65-70cm,宽55-60cm的毛头纸或包装纸,要求纸张薄厚均匀,四边整齐,选好之后要将纸进行除潮烘干,再将烘干的纸选出较整齐的一头,即边长为55-60cm的一头,在离边缘8-10cm处打一道直线折痕,然后平放在案板上,把制备好的散剂药物5-20克均匀地布撒在每一张纸的背面上,接着把撒完药物的这一张纸匀称地卷成内径为2.5-3.0cm的圆形纸筒,卷筒时不能太松或过紧,卷成之后用固体胶把纸筒外侧翘着的边儿粘在该纸筒上,再用细棉线斜绕纸筒周身,双道呈交叉状,将其捆绑起来备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2124247XA CN1167454C (zh) | 2002-07-12 | 2002-07-12 | 一种通过神阙穴进行排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2124247XA CN1167454C (zh) | 2002-07-12 | 2002-07-12 | 一种通过神阙穴进行排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90585A CN1390585A (zh) | 2003-01-15 |
CN1167454C true CN1167454C (zh) | 2004-09-22 |
Family
ID=4745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2424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7454C (zh) | 2002-07-12 | 2002-07-12 | 一种通过神阙穴进行排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454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79691A1 (fr) * | 2006-01-11 | 2007-07-19 | Hebei Yiling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 Composition de tcm pour le traitement de la dépression, formulations contenant ladite composition et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et d'utilisation de cette dernièr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33756C (zh) * | 2004-05-25 | 2007-08-29 | 李春光 | 治疗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0341563C (zh) * | 2005-09-27 | 2007-10-10 | 薛静 | 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胶囊 |
CN101530517B (zh) * | 2008-03-12 | 2012-04-18 | 王文健 | 一种治疗中心性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301382B (zh) * | 2008-06-19 | 2011-06-08 | 池晓玲 |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黄疸的中药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417116B (zh) * | 2008-12-10 | 2011-01-26 | 韩杰 | 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汤药 |
CN102935181B (zh) * | 2012-10-13 | 2014-05-07 | 凤台县经济开发区中医药研究所 | 一种治疗成人病毒性肝炎的汤剂 |
CN103316174B (zh) * | 2013-07-10 | 2015-01-21 | 朱克兰 | 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356971A (zh) * | 2013-08-02 | 2013-10-23 | 李平 | 一种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32533B (zh) * | 2013-09-09 | 2015-04-15 | 陈勋 | 一种治疗肛周脓肿的中药 |
CN103623145B (zh) * | 2013-12-10 | 2015-12-30 | 上海市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 | 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3908538A (zh) * | 2014-04-28 | 2014-07-09 | 郑兰亭 | 一种治疗肝硬化、肝癌腹水的外用中药制剂 |
CN104043050A (zh) * | 2014-06-26 | 2014-09-17 | 汤华淑 |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311221A (zh) * | 2015-11-20 | 2016-02-10 | 王立鑫 | 一种排毒养颜丸 |
CN105343829A (zh) * | 2015-11-30 | 2016-02-24 | 吕翠云 | 一种治疗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的中药 |
CN110893228B (zh) * | 2019-10-30 | 2024-03-08 | 洛阳宁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神阙·命门组合贴 |
-
2002
- 2002-07-12 CN CNB02124247XA patent/CN116745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79691A1 (fr) * | 2006-01-11 | 2007-07-19 | Hebei Yiling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 Composition de tcm pour le traitement de la dépression, formulations contenant ladite composition et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et d'utilisation de cette dernière |
US8623424B2 (en) | 2006-01-11 | 2014-01-07 | Hebei Yiling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depression, formulation thereof,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90585A (zh) | 2003-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7454C (zh) | 一种通过神阙穴进行排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64275A (zh) | 一种治疗肩周炎及颈椎病的药枕 | |
CN1803187A (zh) |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的中草药 | |
CN1297291C (zh) | 一种戒除毒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50197B (zh) | 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 | |
CN1135994C (zh) | 一种治疗胃肠、妇科、关节、疮疡等疾病的外用中成药 | |
CN1283309C (zh) | 纯药酒 | |
CN102008698A (zh)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2872301B (zh) | 抗风湿药酒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721082B (zh) |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406591B (zh) | 一种治疗疮痈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4906A (zh) | “妇痛宁”保健袋 | |
CN101869660B (zh) |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的胶囊 | |
CN103446310A (zh) |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药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27532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胶囊 | |
CN101264225B (zh) | 治疗舌根部溃疡的内服汤剂 | |
CN1309412C (zh) | 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97622A (zh) | 用于治疗骨病的热疗床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1062233A (zh) | 一种接骨散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16634C (zh) | 治疗疼痛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758539A (zh) | 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463510A (zh) | 一种治疗肾气虚以及早泄的中药 | |
CN104922595A (zh) |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06943A (zh) | 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645224A (zh) | 一种治疗肋软骨炎的中药制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