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38579B - 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38579B CN116738579B CN202310991163.XA CN202310991163A CN116738579B CN 116738579 B CN116738579 B CN 116738579B CN 202310991163 A CN202310991163 A CN 202310991163A CN 116738579 B CN116738579 B CN 1167385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ve
- offset
- point
- points
- bi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100030351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di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将倒圆角处理后的简化曲线投影至覆盖件压料面,得到覆盖件分模线;因此通过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偏置、简化及倒圆角处理,以自动生成分模线,摆脱了对设计人员的经验依赖,提供了设计效率,同时简化了分模线,使得分模线后期调整更灵活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覆盖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模线是汽车覆盖件工艺补充面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其形状直接影响到工艺补充面的形状,进一步将影响到后期汽车覆盖件产品的成形结果。分模线的设计一般是参考产品边界线,首先构造一条在冲压方向上与其形状类似的曲线,再投影至压料面,即可得到分模线。然而,汽车覆盖件设计过程存在大量变更,对于分模线,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后期一般会因为工艺需要频繁变更,因此,分模线的设计要求后期变更方便、灵活。
目前对于分模线的设计大多还是依赖设计人员利用建模软件逐步设计,不仅经验性强,而且汽车覆盖件种类繁多、形状复杂,导致设计过程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模面设计效率。除此之外,这种手动设计的方式,后期调整过程繁琐复杂。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设计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案,降低后期调整难度,以使调整更加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通过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偏置、简化及倒圆角处理,以自动生成分模线,摆脱了对设计人员的经验依赖,提供了设计效率,同时简化了分模线,使得分模线后期调整更灵活方便。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
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
将倒圆角处理后的简化曲线投影至覆盖件压料面,得到覆盖件分模线。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曲线离散算法将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离散,得到边界离散点;
将所述边界离散点投影至预设局部坐标系的XY平面上,得到边界投影点;
基于滚圆算法对所述边界投影点进行偏置得到偏置点,并将所述偏置点进行插值得到偏置曲线。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偏置曲线按照曲率进行分段,根据偏置曲线的分段点位置和分段区间类型初步简化所述偏置曲线;
基于预设距离值对初步简化后的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再次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偏置曲线按照曲率进行分段”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偏置曲线中每个偏置点处的曲率或者切向;
步骤二,选取偏置曲线中的其中一个偏置点为初始点;
步骤三,按序遍历其余偏置点,当检测到初始点处曲率与另一个偏置点处曲率之间的曲率变化值等于曲率阈值时,则判断另一个偏置点为分段点;或者,当检测到初始点处切线与另一个偏置点处切线之间的切向夹角等于夹角阈值时,则判断另一个偏置点为分段点;
步骤四,以另一个偏置点为第一个分段点,并按照步骤三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分段。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偏置曲线的分段点位置和分段区间类型初步简化所述偏置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偏置曲线中两个分段点之间的曲率变化值小于曲率阈值时的线段区间;
检测相邻两个线段区间的相邻端点延长线是否相交,若相交,则通过端点延长线连接相邻两个线段区间;若不相交,则通过直线连接相邻两个线段区间的端点。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偏置曲线中两个分段点之间的曲率变化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
式中,为两个分段点对应区间内的最大曲率半径;/>为两个分段点对应区间内的最小曲率半径。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预设距离值对初步简化后的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再次简化,得到简化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经初步简化后的偏置曲线中任选连续的三个偏置点视为第一点组,所述第一点组中的首尾偏置点之间构建一条第一线段;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点组的中间偏置点到所述第一线段的垂线段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值时,则将第一点组中的尾偏置点邻近的下一个偏置点与第一点组中的首偏置点视为第二点组;
计算第二点组中的两个中间偏置点分别到第二点组的首尾偏置点构建的第二线段的垂线段距离值,当检测到其中一条垂线段距离值大于等于预设距离值时,则去除其中一条垂线段距离值对应的第二点组中的中间偏置点,将另外一条垂线段距离值对应的第二点组中的中间偏置点视为新的首偏置点,按序选取包含新的首偏置点的连续的三个偏置点,直至对偏置曲线的所有偏置点均完成选取计算,得到简化曲线。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设所述简化曲线中的任意一线段区间为样本线段;
获取所述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一一对应的初始倒圆分别在样本线段上的切点;
当检测到两个所述切点分别与对应一端尖角部分的端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小于等于样本线段长度值时,则对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按照两个初始倒圆角半径分别进行倒圆角处理;
当检测到两个所述切点分别与对应一端尖角部分的端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大于其中一线段区间长度值时,则基于样本线段的中点对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始倒圆角半径R的计算公式如下:
;
式中,n为样本线段的其中一侧线段区间的偏置点数量;Ri为其中一侧线段区间内所有偏置点处曲率半径。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系统,包括:
偏置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
简化模块,与所述偏置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倒圆模块,与所述简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以及,
投影模块,与所述倒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倒圆角处理后的简化曲线投影至覆盖件压料面,得到覆盖件分模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通过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偏置、简化及倒圆角处理,以自动生成分模线,摆脱了对设计人员的经验依赖,提供了设计效率,同时简化了分模线,使得分模线后期调整更灵活方便;因此本发明的通用性较好,易于在工程应用中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预设局部坐标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离散点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离散点向预设局部坐标系XY平面投影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偏置曲线生成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偏置曲线分段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线段延伸第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线段延伸第二种场景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线段延伸后的偏置曲线简化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偏置曲线再次简化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倒圆角干涉情形的处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覆盖件分模线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例示了本发明的例子。尽管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将理解,不是想要将本发明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想要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变更、修改和等价物。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方法步骤都可以由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来实现,且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可被实现为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或者两者的组合。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注意:接下来要介绍的示例仅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而不作为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必须为如下具体的步骤、数值、条件、数据、顺序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来运用本发明的构思来构造本说明书中未提到的更多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
S200,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S300,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
S400,将倒圆角处理后的简化曲线投影至覆盖件压料面,得到覆盖件分模线。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偏置、简化及倒圆角处理,以自动生成分模线,摆脱了对设计人员的经验依赖,提供了设计效率,同时简化了分模线,使得分模线后期调整更灵活方便;因此本发明的通用性较好,易于在工程应用中实现。
优选地,在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S100,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基于曲线离散算法将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离散,得到边界离散点;
S120,将所述边界离散点投影至预设局部坐标系的XY平面上,得到边界投影点;
S130,基于滚圆算法对所述边界投影点进行偏置得到偏置点,并将所述偏置点进行插值得到偏置曲线。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于预设局部坐标系的构建方法如下,具体参见图2所示:在汽车覆盖件的中心位置取一点P,沿冲压方向移动指定距离得到坐标系原点O;冲压方向坐标系z轴正向z_dir,任取一方向dir0;z_dir与dir0叉乘得到y轴正向y_dir;y_dir与z_dir叉乘得到x轴正向x_dir。
基于曲线离散算法将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离散,得到边界离散点,具体参见图3所示,将边界离散点转换到预设局部坐标系得到点列;对转换后的离散点坐标/>,z轴坐标设置为0,可得到xy平面上的投影点列/>,具体参见图4所示;再对xy平面上的投影点列施行滚圆算法,得到一系列偏置点,再由偏置点插值得到偏置曲线,具体参见图5所示。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偏置时可采用等距偏置或变距偏置。
优选地,在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S200,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0,对所述偏置曲线按照曲率进行分段,根据偏置曲线的分段点位置和分段区间类型初步简化所述偏置曲线;
S220,基于预设距离值对初步简化后的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再次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将偏置曲线模型进一步简化为线段、圆弧,可降低了后期调整难度,调整更加灵活。
优选地,在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S210,对所述偏置曲线按照曲率进行分段”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偏置曲线中每个偏置点处的曲率或者切线;
步骤二,选取偏置曲线中的其中一个偏置点为初始点;
步骤三,按序遍历其余偏置点,当检测到初始点处曲率与另一个偏置点处曲率之间的曲率变化值等于曲率阈值时,则判断另一个偏置点为分段点;或者,当检测到初始点处切线与另一个偏置点处切线之间的切向夹角等于夹角阈值时,则判断另一个偏置点为分段点;
步骤四,以另一个偏置点为第一个分段点,并按照步骤三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分段。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计算偏置曲线中每个偏置点处的曲率或者切向;选取偏置曲线中的其中一个偏置点为初始点开始,向后遍历点,不断更新初始点至另一个偏置点对应区间内的最大曲率半径和最小曲率半径/>;根据如下所示的规则判断当前点是否可作为分段点:
设曲率阈值为,/>式(一),区间初始点与另一个偏置点的切向夹角为angle。如果/>,则该区间为圆弧区间,否则,为线段区间。
对于一个分段后的区间,计算该分段区间内所有偏置点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式(二);
以上述另一个偏置点为第一个分段点,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整个偏置曲线的分段,具体参见图6所示。
优选地,在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S210,根据偏置曲线的分段点位置和分段区间类型初步简化所述偏置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偏置曲线中两个分段点之间的曲率变化值小于曲率阈值时的线段区间;
检测相邻两个线段区间的相邻端点延长线是否相交,若相交,则通过端点延长线连接相邻两个线段区间;若不相交,则通过直线连接相邻两个线段区间的端点。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获取所有的线段区间,连接其两端创建线段,圆弧区域不创建,将偏置曲线简化为如图6所示;
检测相邻两个线段区间的端点延长线是否相交,若相交,则通过端点延长线连接相邻两个线段区间,具体参见图7所示,对于相邻两个线段区间L1、L2,如果交点在L1正向延长线且在L2反向延长线上,则将L1、L2之间的圆弧区域用端点延长线替换;若不相交,则通过直线连接相邻两个线段区间的端点,具体参见图8所示,如果L1、L2的端点延长线不想交或者L1、L2不存在交点,则直接连接L1、L2。
按序处理所以线段区间,偏置曲线进一步被简化为由线段首尾相邻构成的多段线,此为第一次初步简化方式,具体参见图9所示。
优选地,在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S220,基于预设距离值对初步简化后的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再次简化,得到简化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经初步简化后的偏置曲线中任选连续的三个偏置点视为第一点组,所述第一点组中的首尾偏置点之间构建一条第一线段;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点组的中间偏置点到所述第一线段的垂线段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值时,则将第一点组中的尾偏置点邻近的下一个偏置点与第一点组中的首偏置点视为第二点组;
计算第二点组中的两个中间偏置点分别到第二点组的首尾偏置点构建的第二线段的垂线段距离值,当检测到其中一条垂线段距离值大于等于预设距离值时,则去除其中一条垂线段距离值对应的第二点组中的中间偏置点,将另外一条垂线段距离值对应的第二点组中的中间偏置点视为新的首偏置点,按序选取包含新的首偏置点的连续的三个偏置点,直至对偏置曲线的所有偏置点均完成选取计算,得到简化曲线。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10所示,在经初步简化后的偏置曲线中任选连续的三个偏置点视为第一点组,从第一个偏置点开始,遍历后面的点;在每个点组中,在两个首尾偏置点之间构建一条线段,计算两个首尾偏置点之间的中间偏置点到所述线段的垂线段距离di;如果距离di大于等于预设距离值Sag,则将对应的中间偏置点去除,由此完成简化;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对所有偏置点列完成第二次简化。
优选地,在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S300,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0,设所述简化曲线中的任意一线段区间为样本线段;
S320,获取所述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一一对应的初始倒圆分别在样本线段上的切点;
S330,当检测到两个所述切点分别与对应一端尖角部分的端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小于等于样本线段长度值时,则对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按照两个初始倒圆角半径分别进行倒圆角处理;
S340,当检测到两个所述切点分别与对应一端尖角部分的端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大于其中一线段区间长度值时,则基于样本线段的中点对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
所述初始倒圆角半径R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二);
式中,n为样本线段的其中一侧线段区间的偏置点数量;Ri为其中一侧线段区间内所有偏置点处曲率半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11所示,在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将根据上述所求得的初始倒圆角半径R进行倒圆。由于引入了两个尖角部分,两个尖角部分的倒圆角半径分别为样本线段的两侧线段区间由式(二)所计算的平均曲率半径;如果直接按照计算的两个平均曲率半径分别进行倒圆角,则会出现干涉,因此为了解决倒圆角干涉问题,需采用如下方法:
从第一条线段L1开始,设其长度为len,计算在两端尖角部分倒圆时,初始倒圆角半径分别为r1、r2,切点所在的位置与对应倒圆角端点处的距离dis1、dis2;如果dis1+dis2≤len,则说明没有干涉,继续下一条线段倒圆;如果dis1+dis2>len,则说明将产生干涉,计算线段的中点P,在计算切点在线段中点P处时,两个尖角部分的倒圆角半径分别为,可取最终两个尖角部分的倒圆角半径分别为、/>。
最后将倒圆角处理后的简化曲线投影至覆盖件压料面,得到覆盖件分模线,具体参见图12所示。
同时参见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系统,包括:
偏置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
简化模块,与所述偏置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倒圆模块,与所述简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以及,
投影模块,与所述倒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倒圆角处理后的简化曲线投影至覆盖件压料面,得到覆盖件分模线。
因此,本发明通过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偏置、简化及倒圆角处理,以自动生成分模线,摆脱了对设计人员的经验依赖,提供了设计效率,同时简化了分模线,使得分模线后期调整更灵活方便;因此本发明的通用性较好,易于在工程应用中实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一对应,各个模块的功能在相应的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详细说明,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储存有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例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服务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
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
将倒圆角处理后的简化曲线投影至覆盖件压料面,得到覆盖件分模线;
所述“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偏置曲线按照曲率进行分段,根据偏置曲线的分段点位置和分段区间类型初步简化所述偏置曲线;
基于预设距离值对初步简化后的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再次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曲线离散算法将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离散,得到边界离散点;
将所述边界离散点投影至预设局部坐标系的XY平面上,得到边界投影点;
基于滚圆算法对所述边界投影点进行偏置得到偏置点,并将所述偏置点进行插值得到偏置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偏置曲线按照曲率进行分段”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偏置曲线中每个偏置点处的曲率或者切向;
步骤二,选取偏置曲线中的其中一个偏置点为初始点;
步骤三,按序遍历其余偏置点,当检测到初始点处曲率与另一个偏置点处曲率之间的曲率变化值等于曲率阈值时,则判断另一个偏置点为分段点;或者,当检测到初始点处切线与另一个偏置点处切线之间的切向夹角等于夹角阈值时,则判断另一个偏置点为分段点;
步骤四,以另一个偏置点为第一个分段点,并按照步骤三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分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偏置曲线的分段点位置和分段区间类型初步简化所述偏置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偏置曲线中两个分段点之间的曲率变化值小于曲率阈值时的线段区间;
检测相邻两个线段区间的相邻端点延长线是否相交,若相交,则通过端点延长线连接相邻两个线段区间;若不相交,则通过直线连接相邻两个线段区间的端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曲线中两个分段点之间的曲率变化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
式中,为两个分段点对应区间内的最大曲率半径;/>为两个分段点对应区间内的最小曲率半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距离值对初步简化后的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再次简化,得到简化曲线”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经初步简化后的偏置曲线中任选连续的三个偏置点视为第一点组,所述第一点组中的首尾偏置点之间构建一条第一线段;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点组的中间偏置点到所述第一线段的垂线段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值时,则将第一点组中的尾偏置点邻近的下一个偏置点与第一点组中的首偏置点视为第二点组;
计算第二点组中的两个中间偏置点分别到第二点组的首尾偏置点构建的第二线段的垂线段距离值,当检测到其中一条垂线段距离值大于等于预设距离值时,则去除其中一条垂线段距离值对应的第二点组中的中间偏置点,将另外一条垂线段距离值对应的第二点组中的中间偏置点视为新的首偏置点,按序选取包含新的首偏置点的连续的三个偏置点,直至对偏置曲线的所有偏置点均完成选取计算,得到简化曲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设所述简化曲线中的任意一线段区间为样本线段;
获取所述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一一对应的初始倒圆分别在样本线段上的切点;
当检测到两个所述切点分别与对应一端尖角部分的端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小于等于样本线段长度值时,则对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按照两个初始倒圆角半径分别进行倒圆角处理;
当检测到两个所述切点分别与对应一端尖角部分的端点之间的距离之和大于其中一线段区间长度值时,则基于样本线段的中点对样本线段的两端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倒圆角半径R的计算公式如下:
;
式中,n为样本线段的其中一侧线段区间的偏置点数量;Ri为其中一侧线段区间内所有偏置点处曲率半径。
9.一种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偏置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局部坐标系对汽车覆盖件的边界线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后的边界线进行偏置处理得到偏置曲线;
简化模块,与所述偏置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基于多种简化算法,对所述偏置曲线进行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倒圆模块,与所述简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简化曲线的尖角部分进行倒圆角处理;以及,
投影模块,与所述倒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倒圆角处理后的简化曲线投影至覆盖件压料面,得到覆盖件分模线;
所述简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偏置曲线按照曲率进行分段,根据偏置曲线的分段点位置和分段区间类型初步简化所述偏置曲线;基于预设距离值对初步简化后的所述偏置曲线进行再次简化,得到简化曲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91163.XA CN116738579B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91163.XA CN116738579B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38579A CN116738579A (zh) | 2023-09-12 |
CN116738579B true CN116738579B (zh) | 2023-10-27 |
Family
ID=87915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91163.XA Active CN116738579B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3857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74966B (zh) * | 2024-03-12 | 2024-06-21 | 季华实验室 | 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931959B (zh) * | 2024-03-22 | 2024-06-21 | 季华实验室 | 一种拉延成型参数获取方法及机床确定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14430A (zh) * | 2012-08-14 | 2012-12-1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带天窗的顶盖外板的冲压处理方法 |
KR20140013531A (ko) * | 2012-07-25 | 2014-02-0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파노라마 선루프의 파팅라인 조절 장치 |
CN104200054A (zh) * | 2014-09-26 | 2014-12-10 |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的间隙设计方法 |
CN106354900A (zh) * | 2016-08-12 | 2017-01-25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三维曲线单侧光顺方法 |
CN109634217A (zh) * | 2018-11-05 | 2019-04-16 | 武汉华锋惠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艺补充面截面线自动布置的方法 |
CN109635322A (zh) * | 2018-11-05 | 2019-04-16 | 武汉华锋惠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覆盖件工艺补充面截面线自动布置的方法 |
CN110298067A (zh) * | 2019-05-15 | 2019-10-01 | 重庆创速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
CN110349252A (zh) * | 2019-06-30 | 2019-10-1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点云边界构建小曲率零件实际加工曲线的方法 |
CN110851920A (zh) * | 2019-05-15 | 2020-02-28 | 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压料器主筋线自动生成方法 |
CN116078923A (zh) * | 2023-01-28 | 2023-05-09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冲压拉延成形工艺及汽车悬架支撑板冲压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39500B2 (en) * | 2001-08-30 | 2005-09-06 | Bernard Moul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iminating a parting line witness mark from a molded part |
JP2004133878A (ja) * | 2002-08-15 | 2004-04-30 | Incs Inc | プロセス遂行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2023
- 2023-08-08 CN CN202310991163.XA patent/CN1167385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013531A (ko) * | 2012-07-25 | 2014-02-0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파노라마 선루프의 파팅라인 조절 장치 |
CN102814430A (zh) * | 2012-08-14 | 2012-12-1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带天窗的顶盖外板的冲压处理方法 |
CN104200054A (zh) * | 2014-09-26 | 2014-12-10 |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的间隙设计方法 |
CN106354900A (zh) * | 2016-08-12 | 2017-01-25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三维曲线单侧光顺方法 |
CN109634217A (zh) * | 2018-11-05 | 2019-04-16 | 武汉华锋惠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艺补充面截面线自动布置的方法 |
CN109635322A (zh) * | 2018-11-05 | 2019-04-16 | 武汉华锋惠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覆盖件工艺补充面截面线自动布置的方法 |
CN110298067A (zh) * | 2019-05-15 | 2019-10-01 | 重庆创速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
CN110851920A (zh) * | 2019-05-15 | 2020-02-28 | 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压料器主筋线自动生成方法 |
CN110349252A (zh) * | 2019-06-30 | 2019-10-1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点云边界构建小曲率零件实际加工曲线的方法 |
CN116078923A (zh) * | 2023-01-28 | 2023-05-09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冲压拉延成形工艺及汽车悬架支撑板冲压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Heuristic Optimization for Skid Lines in Automobile Covering Parts;Wang Z et al.;DEStech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全文 * |
基于Offset技术的汽车覆盖件边界光顺方法;鲍镜如;张向奎;胡平;郭威;;机械工程学报(第12期);全文 * |
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具结构设计模板化CAD系统;杨晓红;张邦成;;农业机械学报(第11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38579A (zh) | 2023-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738579B (zh) | 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 |
CN110689492B (zh) | 图像边缘平滑方法和装置 | |
CN114092906B (zh) | 一种车道线分段拟合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876871A (zh) | 基于圆拟合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319614B (zh) | 一种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14296452B (zh) | 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667045A (zh) | 多通道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4549550B (zh) | 一种基于空间几何的图形修剪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2305994B (zh) | 基于平均滤波的直线段平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488720A (zh) | 一种获取电路连线拓扑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20164111A1 (zh) | 图像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机器人和存储装置 | |
CN114419190A (zh) | 一种栅格地图视觉指引线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17793479B (zh) | 一种平滑过渡视频掩膜快速生成方法 | |
CN113487693A (zh) | 路径拟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738621B (zh) | 一种派生曲面的构造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9313775A (zh) | 一种二维短线段拟合为直线和圆弧组合体的方法、系统和程序产品 | |
CN119063757B (zh) | 一种轨迹拟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549344A (zh) | 一种图形平滑方法、图形平滑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900410B (zh) | 数控系统中实现小线段连接速度计算处理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9784900A (zh) | 图形处理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539262A (zh) | 自动驾驶路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6186903A (zh) | 钣金件过拉延截面插入点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9478008A (zh) | 一种嵌套网格洞单元判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
CN117392350A (zh) | 模具型腔的等厚增材曲面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 |
JP4405822B2 (ja) | トリム内外判定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