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730037B - 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30037B
CN116730037B CN202310996199.7A CN202310996199A CN116730037B CN 116730037 B CN116730037 B CN 116730037B CN 202310996199 A CN202310996199 A CN 202310996199A CN 116730037 B CN116730037 B CN 116730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unit
blowing
storage bin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961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30037A (zh
Inventor
李源林
胡祥云
秦乐桂
郭燕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ic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s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s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aic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s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961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30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30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0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30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30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2Fil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8Removing dust other than cleaning filters, e.g. by using collecting 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66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 B01D46/70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acting counter-currently on the filtering surface, e.g. by flushing on the non-cake side of the filter
    • B01D46/71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acting counter-currently on the filtering surface, e.g. by flushing on the non-cake side of the filter with pressurised gas, e.g. pulsed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005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18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投料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螺旋输送机向外冒粉的问题,该投料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料仓、两个透气装置和控制装置;螺旋输送机与料仓连通,两个透气装置设置在料仓上且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透气装置包括透气筒、过滤单元和脉冲反吹单元,透气筒具有连通料仓的出气口,过滤单元设置在透气筒中,脉冲反吹单元具有在透气筒内的反吹口,反吹口被配置为向过滤单元喷出压缩气体,以吹扫过滤单元上的物料;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各出气口的开闭和脉冲反吹单元的启停,当一个透气装置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启动时,其它至少部分透气装置中的出气口被同时打开。本申请能够防止螺旋输送机向外冒粉的问题。

Description

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化工、粮草等行业的物料投料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以及和螺旋输送机连通的料仓,螺旋输送机将粉末类物料输送至料仓,物料通过自身重力落入料仓内,粉末物料在落入料仓的过程中,散逸在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一般会通过例如滤芯进行过滤收集,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滤芯进行反吹操作,以避免滤芯上黏附过多的物料。然而,在反吹操作过程中,螺旋输送机存在向外冒粉末物料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使得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压达到平衡的状态,避免在反吹操作时螺旋输送机向外冒粉末物料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环境污染,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投料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料仓、两个透气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螺旋输送机与所述料仓连通,两个所述透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料仓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各所述透气装置包括透气筒、过滤单元和脉冲反吹单元,所述透气筒具有连通所述料仓和外部空气的出气口,所述过滤单元设置在所述透气筒中,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具有设置在所述透气筒内的反吹口,所述反吹口被配置为向所述过滤单元喷出压缩气体,以吹扫所述过滤单元上的物料;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各所述出气口的开闭和所述脉冲反吹单元的启停,当一个所述透气装置中的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启动时,其它所述透气装置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出气口被同时打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阀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阀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口。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筒内靠近所述过滤单元的位置处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电磁阀被配置检测所述过滤单元上沉积的物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透气装置包括两个所述透气装置,两个所述透气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料仓的顶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芯,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喷气管、脉冲阀、压缩泵和气罐,所述压缩泵被配置为将所述气罐内的气体传输至所述喷气管的气体进行压缩,所述反吹口设置在所述喷气管的端部,所述脉冲阀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脉冲阀的打开,以使所述压缩泵压缩后的气体经所述反吹口吹扫所述滤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螺旋输送机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料仓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投料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投料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过滤单元上沉积的物料的密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所述过滤单元上沉积的物料的密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启动所述料仓上其中一个所述透气装置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并同时打开所述料仓上至少部分其它所述透气装置中的出气口。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输送机向所述料仓内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启动所述料仓上其中一个所述透气装置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并同时打开所述料仓上其它所述透气装置中的出气口。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启动后,所述脉冲反吹单元的吹扫呈周期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启动后,所述脉冲反吹单元的吹扫以2s~5s的吹扫时长进行周期性循环;相邻所述吹扫时长之间停歇的时长为30s~35s。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料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料仓、两个透气装置和控制装置,螺旋输送机与料仓连通,两个透气装置设置在料仓上且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各透气装置包括透气筒、过滤单元和脉冲反吹单元,透气筒具有连通料仓和外部空气的出气口,过滤单元设置在透气筒中,脉冲反吹单元具有设置在透气筒内的反吹口,反吹口被配置为向过滤单元喷出压缩气体,以吹扫过滤单元上的物料;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各出气口的开闭和脉冲反吹单元的启停,当一个透气装置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启动时,其它透气装置中的至少部分出气口被同时打开。由此可见,上述方案中,在控制装置控制脉冲反吹单元启动进行反吹操作同时,控制装置同时控制其它至少部分透气装置中的出气口打开,以使得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流朝向气压较小的出气口处流动,从而减小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压值,使得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压值达到平衡状态,以防止气压过大而导致螺旋输送机向外冒粉末物料的问题,避免了环境污染,提升了用户体验。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料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投料系统;
110-螺旋输送机;
120-料仓;
130-连接管;
140-透气装置;
141-透气筒;
142-过滤单元;
143-脉冲阀;
144-压缩泵;
145-气罐;
146-喷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用于化工、粮草等行业的物料投料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以及和螺旋输送机连通的料仓,螺旋输送机将粉末类物料输送至料仓,物料通过自身重力落入料仓内,粉末物料在落入料仓的过程中,散逸在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一般会通过例如滤芯进行过滤收集,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滤芯进行反吹操作,以避免滤芯上黏附过多的物料。然而,在反吹操作过程中,反吹气体会使得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压较大,当气体无法及时排出时,由于螺旋输送机的密封不严,在气压较大的工况下,会存在螺旋输送机向外冒粉末物料的问题,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控制装置控制脉冲反吹单元启动进行反吹操作同时,控制装置同时控制其它至少部分透气装置中的出气口打开,以使得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流朝向气压较小的出气口处流动,从而减小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压值,使得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压值达到平衡状态,以防止气压过大而导致螺旋输送机向外冒粉末物料的问题,避免了环境污染,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投料系统100,包括螺旋输送机110、料仓120、两个透气装置140和控制装置;其中,螺旋输送机110与料仓120连通,两个透气装置140设置在料仓120上且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各透气装置140包括透气筒141、过滤单元142和脉冲反吹单元,透气筒141具有连通料仓120和外部空气的出气口,过滤单元142设置在透气筒141中,脉冲反吹单元具有设置在透气筒141内的反吹口,反吹口被配置为向过滤单元142喷出压缩气体,以吹扫过滤单元142上的物料;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各出气口的开闭和脉冲反吹单元的启停,当一个透气装置140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启动时,其他至少部分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被同时打开。
其中,料仓120可以计量功能,例如,料仓120上设置有刻度,不同的刻度具有不同的容量。
本申请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物料通过螺旋输送机110进入料仓120时,由于部分散逸在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会吸附在过滤单元142上,因此,在物料进入料仓120时,通过控制装置启动脉冲反吹单元,以通过脉冲反吹单元向过滤单元142喷出压缩气体,以对过滤单元142上吸附的粉尘颗粒进行吹扫,为了避免反吹气体导致料仓120和螺旋输送机110内的气压增大,在本申请中,控制装置在控制脉冲反吹单元启动时,同时控制至少部分其他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打开,以使得料仓120内的高压气流能够经打开的出气口流出,以减小料仓120和螺旋输送机110内的气压值,使得料仓120和螺旋输送机110内的气压值达到平衡,以防止气压过大而导致螺旋输送机110向外冒粉末物料的问题,避免了环境污染,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透气装置140包括两个透气装置140或者两个以上的透气装置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透气装置140为两个以上时,例如,透气装置140为三个,控制装置启动一个透气装置140中的脉冲反吹单元的同时,控制装置同时还启动其它两个透气装置140中的至少一个出气口打开,以使得在脉冲反吹单元在反吹操作时,料仓120内的高压气流能够经打开的出气口流出,以减小料仓120内的气压值,使得料仓120内的气压达到趋于平衡的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控制一个透气装置140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启动的同时,控制装置启动其它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全部打开,例如,当透气装置140为两个以上时,这样,料仓120内的气压较大的气流可以分别经多个出气口流出,从而能够提高减小料仓120内气压的效率,使得料仓120内的气压能够快速的达到趋于平衡的装置。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多个透气装置140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和出气口联动,能够自动实现料仓120内的气压平衡,无需手动单独启动或关闭,方便快捷,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输送机110向料仓120输送物料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各透气装置140中的脉冲反吹单元依次按顺序启动,例如,控制装置控制多个脉冲反吹单元依次按顺序并呈周期性打开,即不同时间段启动不同透气装置140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同时打开其他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也就是说,两个透气装置140中的各脉冲反吹单元会轮流打开,这样,各透气装置140依次按顺序交替使用,通过各透气装置140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对其所对应的过滤单元142进行吹扫,以避免过滤单元142上沉积较多的物料,且同时使得反吹气流经其他打开的出气口流出,可以避免料仓120内局部气压值过大的问题,能够的快速的使得料仓120内的气压值趋于平衡,使得螺旋输送机110不再向外冒粉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透气装置140包括两个透气装置140,两个透气装置140间隔设置在料仓120的顶部,示例性的,透气筒141设置在料仓120的顶部,且透气筒141与料仓120连通,透气筒141还具有可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出气口,出气口处设置有阀门,控制装置可控制阀门,以实现出气口的打开或关闭,由于气体通常是由下向上流动,因此,将透气筒141设置在料仓120的顶部,可以加快气体流出的效率。
如图1中所示,当透气装置140为两个时,需要反吹操作时,控制装置控制两个透气装置140中的一个所对应的脉冲反吹单元启动,并同时打开另一个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这样,两个透气装置140交替使用,反吹气体可以从一个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中排出,不会造成局部压力过高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螺旋输送机110向外冒粉尘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出气口处设置有阀门,控制装置与阀门电性连接,控制装置控制阀门打开或关闭出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气筒141内靠近过滤单元142的位置处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红外被配置为检测过滤单元142上沉积的物料,当电磁阀检测过滤单元142上沉积的物料达到预设密度或者厚度(例如达到启动脉冲反吹单元的密度或厚度)时,则控制装置启动该透气装置140中所对应的脉冲反吹单元,以通过脉冲反吹单元对过滤单元142进行吹扫,以清除过滤单元142上沉积的物料;其中,脉冲反吹单元对过滤单元142进行吹扫可呈周期性,例如每隔30s吹扫3s;另外,控制装置还同时启动其它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以使得料仓120内气压值较大的气流朝向打开的出气口处流动,并经出气口流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各透气筒141靠近料仓120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压力检测传感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压力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透气筒141靠近料仓120一端的压力,当压力检测传感器的压力大于或等于螺旋输送机110向外冒粉尘的压力时,控制装置控制各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打开,以使得料仓120内气压较大的气流经各出气口流出,以减小料仓120内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单元142包括滤芯,脉冲反吹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喷气管146、脉冲阀143、压缩泵144和气罐145,压缩泵144被配置为将气罐145内的气体传输至喷气管146的气体进行压缩,反吹口设置在喷气管146的端部,脉冲阀143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脉冲阀143的打开,以使压缩泵144压缩后的气体经反吹口吹扫滤芯。
示例性的,喷气管146包括主管和设置在主管上的多个支管,各支管均匀间隔设置在主管上并与主管连通,各反吹口设置在各支管的端部,且喷气管146位于滤芯内,各支管上的反吹口分别对应滤芯周向的不同位置,这样,当控制装置控制脉冲阀143启动时,各反吹口向滤芯的不同位置喷出压缩气体,以使的滤芯上的物料由滤芯的中心向外吹扫,从而达到快速清除滤芯上沉积的物料。
或者,脉冲反吹单元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吹扫滤芯上沉积的物料即可,具体可参照相关技术中的方案,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投料系统100还包括连接管130,连接管130的一端与螺旋输送机110连通,连接管130的另一端与料仓120连通,这样,螺旋输送机110通过连接管130将物料输送至料仓120。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料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投料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投料系统中,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101:获取过滤单元上沉积的物料的密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者。
结合图1所示,料仓120上设置有两个透气装置140,各透气装置140包括透气筒141、过滤单元142和脉冲反吹单元,透气筒141具有连通料仓120和外部空气的出气口,过滤单元142设置在透气筒141中,脉冲反吹单元具有设置在透气筒141内的反吹口,反吹口被配置为向过滤单元142喷出压缩气体,以吹扫过滤单元142上的物料;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各出气口的开闭和脉冲反吹单元的启停,其中,透气筒141中靠近过滤单元142的位置处设置有电磁阀,当螺旋输送机110向料仓120输送物料时,设置在靠近过滤单元142处的电磁阀检测过滤单元142上的密度、厚度中的一个,或者同时检测过滤单元142上的密度和厚度,并将检测的参数反馈至控制装置。
步骤S102:根据过滤单元上沉积的物料的密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启动料仓上其中一个透气装置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并同时打开料仓上至少部分其它透气装置中的出气口。
在具体实现时,当过滤单元142上的密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个达到启动脉冲反吹单元的参数时,控制装置控制脉冲反吹单元启动,同时控制装置控制至少部分其他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打开,这样,脉冲反吹单元在对过滤单元142进行反吹操作时,反吹气体导致料仓120内的气压值增大,而气压值较大的气流经各开启的出气口流动,以使得出气口达到透气的目的,避免料仓120和螺旋输送机110内的气压值较大而导致螺旋输送机110向外冒粉尘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污染环境,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各透气装置140中,控制装置首先启动密度或厚度最大的过滤单元142所对应的脉冲反吹单元,并同时打开至少部分其它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而当各透气装置140中的过滤单元142的密度或厚度的值均同时达到启动所对应的脉冲反吹单元时,控制装置可按顺序并依次启动各透气装置140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并同时打开至少部分其它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过滤单元142上的密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个达到启动脉冲反吹单元的参数时,控制装置控制脉冲反吹单元启动,同时控制装置控制其他透气装置140中的出气口全部打开,这样,可以提升平衡料仓120内气压值的效率,快速减小料仓120和螺旋输送机110内的压力,以防止螺旋输送机110向外冒粉尘的问题,从而避免污染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脉冲反吹单元启动后,控制装置可控制脉冲反吹单元的吹扫呈周期性,例如脉冲反吹单元吹扫一段时长后停歇固定时长,之后继续进行吹扫,以呈间歇周期性的工作状态,直至电磁阀检测该脉冲反吹单元所对应的过滤单元142上沉积的物料小于启动脉冲反吹单元的密度或厚度,通过使脉冲反吹单元呈周期性间歇的方式工作,以避免料仓120内气压瞬间太大的问题。
示例性的,脉冲反吹单元启动后,脉冲反吹单元的吹扫以2s~5s的吹扫时长进行周期性循环,其中,相邻吹扫之间的间隔时长例如为30s~35s;示例性的,脉冲反吹单元每间隔30s吹扫3s。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中,包括螺旋输送机、料仓、两个透气装置和控制装置,螺旋输送机与料仓连通,两个透气装置设置在料仓上且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各透气装置包括透气筒、过滤单元和脉冲反吹单元,透气筒具有连通料仓和外部空气的出气口,过滤单元设置在透气筒中,脉冲反吹单元具有设置在透气筒内的反吹口,反吹口被配置为向过滤单元喷出压缩气体,以吹扫过滤单元上的物料;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各出气口的开闭和脉冲反吹单元的启停,当一个透气装置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启动时,其它透气装置中的至少部分出气口被同时打开。由此可见,上述方案中,在控制装置控制脉冲反吹单元启动进行反吹操作同时,控制装置同时控制其它至少部分透气装置中的出气口打开,以使得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流朝向气压较小的出气口处流动,从而减小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压值,使得料仓和螺旋输送机内的气压值达到平衡状态,以防止气压过大而导致螺旋输送机向外冒粉末物料的问题,避免了环境污染,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输送机、料仓、两个透气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螺旋输送机与所述料仓连通,两个所述透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料仓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各所述透气装置包括透气筒、过滤单元和脉冲反吹单元,所述透气筒具有连通所述料仓和外部空气的出气口,所述过滤单元设置在所述透气筒中,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具有设置在所述透气筒内的反吹口,所述反吹口被配置为向所述过滤单元喷出压缩气体,以吹扫所述过滤单元上的物料;
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各所述出气口的开闭和所述脉冲反吹单元的启停,当一个所述透气装置中的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启动时,其它至少部分所述透气装置中的所述出气口被同时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阀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阀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筒内靠近所述过滤单元的位置处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电磁阀被配置检测所述过滤单元上沉积的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透气装置包括两个所述透气装置,两个所述透气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料仓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芯,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喷气管、脉冲阀、压缩泵和气罐,所述压缩泵被配置为将所述气罐内的气体传输至所述喷气管的气体进行压缩,所述反吹口设置在所述喷气管的端部,所述脉冲阀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脉冲阀的打开,以使所述压缩泵压缩后的气体经所述反吹口吹扫所述滤芯。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螺旋输送机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料仓连通。
7.一种投料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过滤单元上沉积的物料的密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所述过滤单元上沉积的物料的密度和厚度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启动料仓上其中一个透气装置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并同时打开所述料仓上至少部分其它所述透气装置中的出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料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螺旋输送机向所述料仓内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启动所述料仓上其中一个所述透气装置中的脉冲反吹单元,并同时打开所述料仓上其它所述透气装置中的出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料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启动后,所述脉冲反吹单元的吹扫呈周期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料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反吹单元启动后,所述脉冲反吹单元的吹扫以2s~5s的吹扫时长进行周期性循环,相邻所述吹扫时长之间停歇的时长为30s~35s。
CN202310996199.7A 2023-08-09 2023-08-09 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6730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6199.7A CN116730037B (zh) 2023-08-09 2023-08-09 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6199.7A CN116730037B (zh) 2023-08-09 2023-08-09 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0037A CN116730037A (zh) 2023-09-12
CN116730037B true CN116730037B (zh) 2023-10-27

Family

ID=87917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96199.7A Active CN116730037B (zh) 2023-08-09 2023-08-09 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3003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6437A (ja) * 2001-03-14 2002-09-25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204777661U (zh) * 2015-07-08 2015-11-18 浙江金汇华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粉末回收结构的混料气送装置
CN107032124A (zh) * 2016-11-30 2017-08-11 江苏大学 一种间歇式粉体负压气力输送系统及方法
CN212758085U (zh) * 2020-05-13 2021-03-23 新乡市高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料搅拌过滤系统
CN114852694A (zh) * 2022-05-24 2022-08-05 湖南荣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泵自动排堵系统及仓泵自动排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6437A (ja) * 2001-03-14 2002-09-25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204777661U (zh) * 2015-07-08 2015-11-18 浙江金汇华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粉末回收结构的混料气送装置
CN107032124A (zh) * 2016-11-30 2017-08-11 江苏大学 一种间歇式粉体负压气力输送系统及方法
CN212758085U (zh) * 2020-05-13 2021-03-23 新乡市高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料搅拌过滤系统
CN114852694A (zh) * 2022-05-24 2022-08-05 湖南荣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泵自动排堵系统及仓泵自动排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30037A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2124B (zh) 一种间歇式粉体负压气力输送系统及方法
US9382078B2 (en) Powder supplying device for a powder coating installation
CN105121027B (zh) 粉末输送设备和相关联的操作方法
CN210884263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真空上料系统
US8915679B2 (en) Pneumatic transport with multi vessel discharge
CN204247169U (zh) 一种催化剂带压加料系统
US20100028090A1 (en) Powder feeding device of a powder spray coating appratus with sieve
CN108910541B (zh) 一种电厂节能输灰系统及方法
CN116730037B (zh) 投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723449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dusty powdery grain-like or granular conveyed material out of a storage receptacle and into a working or transfer receptacle or a similar accomodating space
US2006015105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measured amounts of bulk materials
CN210456605U (zh) 一种基于防堵塞技术的负压上料装置
JP5420220B2 (ja) ダブルダンパー型連続吸引式空気輸送装置
KR100821986B1 (ko) 입상체 진공이송장치
CN110498259A (zh) 一种自动配料系统
CN220026374U (zh) 锅炉烟气除尘装置
JPH0776055B2 (ja) 樹脂成形材料の供給装置及び供給方法
CN107235330A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多料仓物料卸料装置系统
CN114313664A (zh) 一种3d打印专用绝氧真空上料机
CN114044365A (zh) 一种催化剂送料程控系统及方法
CN206142489U (zh) 一种可拆卸式粉料卸车过滤装置
JP2002002955A (ja) 集塵ダスト回収装置および回収方法
CN217359115U (zh) 水泥自动取样系统及水泥生产线
CN102491095A (zh) 粉粒状物料风送系统及方法
CN108298321B (zh) 多级物料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5

Address after: No. 26, Danjin Road, Jincheng Town,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ruicai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6, No. 101 Chenmenjing Road,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411

Patentee before: Hus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aica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97 Jiafu Road, Kangshan Stree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Ruic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6, Danjin Road, Jincheng Town,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ruicai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