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60C - 投影式电视机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投影式电视机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260C CN1167260C CNB001226304A CN00122630A CN1167260C CN 1167260 C CN1167260 C CN 1167260C CN B001226304 A CNB001226304 A CN B001226304A CN 00122630 A CN00122630 A CN 00122630A CN 1167260 C CN1167260 C CN 116726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upside
- downside
- television set
- bon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投影式电视机,具有:底座部,其具有下侧机壳、下侧盖、图象显示器件、扬声器装置、光学单元及控制电路部;投影部,其具有上侧机壳、上侧后盖、透射式荧光屏及反射镜,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互相连接,所述底座部还具有扬声器盒,所述扬声器盒是与所述下侧机壳一体形成的,所述扬声器盒具有设在该扬声器盒顶面上的多条肋,由此,防止所述扬声器盒发出的振动传递到所述投影部。由此,所述下侧机壳的尺寸可与所述上侧机壳的横向宽度尺寸的变更相对应,从而可与各种大小的投影部相对应而共用一种大小的底座部,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式电视机及其制造方法,详细地说,涉及其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投影式电视机具有一体结构的木制机壳。阴极射线管(CRT)、光学单元、反射镜、控制电路用基板(叫作底座、印刷电路配线基板等)、扬声器装置等都配设在木制机壳中。荧光屏框架、透射式荧光屏、扬声器格栅及后盖等都安装在木制机壳的外面。所述透射式荧光屏具有菲涅尔透镜片和双凸透镜片。在现有的投影式电视机中,每投影画面的英寸尺寸或型式的不同,需制作、变更机壳本体及周边零件。
图18是现有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外观立体图。图18中,透射式荧光屏53、荧光屏框架49、扬声器格栅50及后盖51等都安装在一体式的木制机壳48上。扬声器52也安装在木制机壳48上。
但是,现有的一体式木制机壳有如下那样的问题。即小型化、轻量化是困难的。在变更机种时,机壳等的各种结构零件要重新制作,零件难以通用化。另外,在变更扬声器装置的情况下,需变更机壳本体,且装置的装配作业工时也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投影式电视机包括:
底座部,所述底座部具有下侧机壳、安装在所述下侧机壳上的下侧盖、图象显示器件、扬声器装置、光学单元以及控制电路;
设在所述底座部上侧的投影部,所述投影部具有上侧机壳、安装在所述上侧机壳上的上侧后盖、透射式荧光屏以及反射镜,
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互相连接,
所述下侧机壳具有扬声器盒,所述扬声器盒与所述下侧机壳一体形成,所述扬声器盒具有设在该扬声器盒顶面上的多条肋。由此,可防止从所述扬声器盒发出的振动传递到所述投影部。
采用该结构,可与各种大小的投影部相对应而使用一个大小的底座部。也就是说,在具有各利大小的投影部的投影式电视机中,可共用一个底座部。因此,可获得低成本。
本发明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具有:
(a)制作下侧机壳的工序;
(b)制作下侧后盖的工序;
(c)制作上侧机壳的工序;
(d)制作上侧后盖的工序;
(e)在下侧机壳上安装下侧后盖的工序;
(f)利用连接装置,在所述下侧机壳上将所述上侧后盖与所述上侧机壳连接起来的工序,
其中,制作所述下侧机壳的工序具有将扬声器盒与该下侧机壳形成一体的工序,
所述扬声器盒具有设在该扬声器盒顶面上的肋,
所述肋具有防止所述扬声器盒发出的振动的传递的功能。
如此,在具有各种大小的投影部的投影式电视机中,可共用一个底座部。此外,装配作业变得容易。因此,可获得低成本。
尤其最好是,所述扬声器盒在所述下侧机壳的顶面侧两角落处被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下侧机壳上。
尤其最好是,所述下侧机壳还具有:可装拆地设在该下侧机壳左部上的左补充侧壁;可装拆地设在该下侧机壳右部上的右补充侧壁。由此,与所述上侧机壳的横向宽度尺寸的变更相对应而可对应所述下侧机壳的尺寸。
尤其最好是,所述投影式电视机还具有从由设在所述下侧机壳底部的第一配重、设在所述上侧后盖的后部的第一配重及设在所述下侧机壳的前面侧下部的防翻倒用脚所构成的群中被选取的至少一个。
由此,可防止投影式电视机的翻倒。
尤其最好是,所述下侧机壳具有设在该下侧机壳中的隔壁,
所述机壳具有由所述隔壁分隔的多个空间。
所述底座部具有多个控制电路用基板,所述多个控制电路用基板中的各个控制电路用基板设在所述多个空间的至少2处的空间中。由此,可防止所述各个控制电路用基板互相受到热量的影响。
尤其最好是,所述投影式电视机还具有设在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之间的板,以隔开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由此,可防止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相互间进入尘埃及热量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投影式电视机及其制造方法有如下的特点:
(1)投影式电视机,分隔成由底座部与投影部所构成的上下二个部件,所示底座部与投影部利用螺钉紧固等装置而连接;
(2)构成所示底座部与投影部的各机壳由树脂成形构件制作;
(3)在构成所示底座部的下侧机壳中,一体形成扬声器盒部。由此,可提高下侧机壳的强度;
(4)下侧机壳,用隔壁分隔成中央室和其两侧的小室的3个空间,在所述小室的至少一方配设有控制电路用基板。由此,设在中央室的控制电路用基板难以受到热辐射;
(5)底座部与投影部由分隔板等隔开。由此,可防止尘埃或热量进入底座部与投影部中;
(6)分隔板具有倾斜。由此,空气可沿分隔板流动,促进散热;
(7)分隔板用金属构件或具有与金属板同等以上的优异的热传递性的构件构成。由此,使分隔板具有散热板的功能;
(8)在扬声器盒的顶面上设有格子状的肋。由此,所述扬声器盒发出的振动难以传递到安装在扬声器盒顶面上的构件;
(9)下侧机壳的底部或所述上侧后盖的后面的至少一方上安装有配重。由此,可防止电视机翻倒。此外,在所述下侧机壳的前面侧下部也安装有防翻倒用脚。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式电视机,具有投影部(上半体)和底座部(下半体)。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被连接。底座部具有下侧机壳和安装在该下侧机壳上的下侧后盖。扬声器装置与光学单元及控制电路设在下侧机壳中。投影部具有上侧机壳和安装在该上侧机壳上的上侧后盖。透射式荧光屏与反射镜设在上侧机壳上。采用该结构,投影式电视机的装配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可使底座部通用化,可使底座部容易地对应于投影部的大小尺寸等的变更。其结果,可获得成本降低。
尤其最好是,所述下侧机壳具有中央室和其两侧的小室的3个空间,这些3个空间由隔壁隔开。在所述小室的至少一方的小室配设有控制电路用基板。采用该结构,设在小室的控制电路用基板难以受到设在中央室的控制电路用基板的热辐射。此外,可在两侧的小室配设辅助的控制用电路基板。进一步提高下侧机壳的刚性。
尤其最好是,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用分隔板(薄板之类)等隔开。采用该结构,可防止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相互间进入尘埃(灰尘)或热量等。此外,可防止光学单元(放大投影用透镜单元等)以及镜雾的产生,减轻透射式荧光屏的热膨胀。
尤其最好是,使分隔板倾斜,沿所述分隔板而形成空气的流动。此外,分隔板由金属构件制作。采用该结构,可促进底座部的散热。
尤其最好是,格子状的肋设在扬声器盒的顶面上。采用该结构,所述扬声器盒发出的振动难以传递到安装在扬声器盒顶面上的构件。
尤其最好是,投影部具有安装在上侧后盖上的上侧机壳,在所述上侧后盖搭载、固定在所述下侧机壳的顶面侧时,所述上侧后盖可与所述下侧机壳的导向部分嵌合。采用该结构,上侧后盖可安装成自立、稳定的状态。
尤其最好是,补充侧壁可装拆地安装在下侧机壳的两侧部上。采用该结构,下侧机壳的尺寸变更可容易地对应于上侧机壳的横向宽度尺寸的变更。
尤其最好是,配重安装在下侧机壳的底部与所述上侧后盖的后面中的至少一方上,此外,防翻倒用脚安装在下侧机壳的前面侧下部。采用该结构,可防止电视机的翻倒。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a)制作下侧机壳的工序;
(b)制作下侧后盖的工序;
(c)制作上侧机壳的工序;
(d)制作上侧后盖的工序;
(e)在下侧机壳上安装下侧后盖的工序;
(f)在所述下侧机壳上,利用连接装置将所述上侧后盖与所述上侧机壳连接起来的工序。
由此,投影式电视机的装配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底座部可共用化,底座部可容易地对应于投影部的大小尺寸等的变更。其结果,可获得成本降低。
尤其最好是,所述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还具有如下工序:
(g)在所述下侧机壳中设置扬声器装置、光学单元及控制电路部;
(h)在所述上侧机壳上安装透射式荧光屏的工序;
(i)在所述上侧后盖上安装反射镜的工序。
尤其最好是,制作所述下侧机壳的工序具有在所述下侧机壳的上角落处将扬声器盒与该下侧机壳一体形成的工序。
尤其最好是,制作所述下侧机壳的工序具有用树脂材料成形所述下侧机壳的工序,
制作所述上侧机壳的工序具有用树脂材料成形所述上侧机壳的工序,
制作所述下侧后盖的工序具有用树脂材料成形所述下侧后盖的工序,
制作所述上侧后盖的工序具有用树脂材料成形所述上侧后盖的工序。
尤其最好是,所述下侧机壳具有用隔壁隔开的多个小室,所述(g)工序具有:在所述多个小室中的第一小室设置第一控制电路用基板的工序;在所述多个小室中的第二小室设置第二控制电路用基板的工序。
尤其最好是,所述下侧机壳与所述下侧后盖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分隔板,
所述分隔板具有隔开所述分隔板的上侧部与下侧部的功能。
尤其最好是,所述分隔板相对水平具有倾斜的形状,
所述分隔板具有沿所述倾斜的形状而形成空气的流动、向外部散发热量的功能。
尤其最好是,所述分隔板用具有与金属同等以上的热传导率的材料而形成。
尤其最好是,所述分隔板与发热部的板金壳体接触。
尤其最好是,制作所述下侧机壳的工序具有在所述下侧机壳的上角落处将扬声器盒与该下侧机壳一体地形成的工序,
所述扬声器盒具有设在该扬声器盒顶面上的肋,
所述肋具有防止所述扬声器盒所发出的振动的传递的功能。
尤其最好是,所述方法还具有
(j)设置从如下构成的群中被选取的至少一个的工序:
设在下侧机壳底部的第一配重;
设在所述下侧后盖后部的第一配重;
设在所述下侧机壳前面侧下部的防翻倒用脚。
尤其最好是,在所述(f)下侧机壳上安装上侧后盖的工序具有在形成于所述下侧机壳的第一导向体上一边嵌合形成于所述上侧后盖的第二导向体、一边以使所述上侧后盖自立的状态将所述上侧后盖安装在所述下侧机壳上的工序。
尤其最好是,所述上侧机壳兼有荧光屏框架的功能,所述方法还具有
(k)在所述上侧机壳上层叠、安装双凸透镜片和菲涅尔透镜片的工序。
尤其最好是,所述方法还具有
(l)在所述下侧机壳的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侧,可装拆地连接补充侧壁的工序。
采用上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可获得与采用前述投影式电视机的结构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中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大致主要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投影式电视机的装配前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构成图1投影式电视机的底座部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底座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用符号5-5切断图3所示的底座部后的侧面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是在图5所示的底座部上附加光学单元、分隔板及搁板后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从后方看到卸下下侧后盖后状态的底座部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在图1所示的扬声器盒上安装光学单元用板金壳体、扬声器挡板过程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在扬声器盒6上安装扬声器挡板18、22过程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在下侧机壳4上安装上侧后盖2过程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表示图10中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中的投影式电视机,是以1种下侧机壳为共同构件、与3种上侧机壳相对应情况的投影式电视机的主视图;
图13表示在本发明实施形态2中、在下侧机壳上安装补充侧壁后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4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中的投影式电视机的上侧机壳和上侧后盖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5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中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安装上侧后盖过程的侧视图;
图16表示从所示侧面方向看到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投影式电视机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7(A)表示实施形态4的其他实施例的投影式电视机装配前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7(B)表示图17(A)的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18表示现有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投影式电视机,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现用图1至图7来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投影式电视机。
图1表示典型实施例1中投影式电视机的示意外观立体图。图2表示图1装配前的分解立体图。图3表示构成图1的底座部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图4表示图3的俯视图。图5表示用符号5-5线切断图3后侧面方向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表示在图5的投影式电视机上附加光学单元和分隔板及搁板后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7表示从后方看到卸下下侧后盖后状态的底座部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图2、图6、图7所示,投影式电视机100具有底座部102(下半体)和投影部101(上半体)。所述底座部102与所述投影部101利用螺钉紧固等方法连接。所述底座部102具有下侧机壳4、安装在所述下侧机壳4上的下侧后盖5。图象显示器件15、光学单元12、控制电路部以及扬声器装置设在下侧机壳4中。作为图象显示器件15,使用阴极射线管(CRT)或液晶显示板等。在本实施例中,图象显示器件15具有阴极射线管。控制电路部具有多个控制电路基板(印刷电路配线基板等)。投影部101具有上侧机壳1和安装在所述上侧机壳1上的上侧后盖2。透射式荧光屏3安装在上侧机壳1上。反射镜配设在上侧后盖2的内面侧。2个扬声器盒部6在所述下侧机壳4的上侧左右两角落的2个部位被一体地设在下侧机壳4上。扬声器盒部6与下侧机壳4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形为一体。通过一体形成扬声器盒6与下侧机壳4,来提高所述下侧机壳4的刚性。
如图3、图4、图5所示,下侧机壳4具有中央室201、配置在中央室201两侧的右侧小室203和左侧小室202。如此,下侧机壳4被隔成3个空间。这些中央室201和右侧小室203及左侧小室202由支柱A10和支柱B11隔开。支柱A10和支柱B11配设在左右扬声器盒6、6的下部,并兼作隔壁。辅助印刷电路基板B9(电源电路用基板)设在右侧小室203中。辅助印刷电路基板A8(控制电路用基板)设在左侧小室202中。采用该结构,辅助印刷电路基板B9和辅助印刷电路基板A8就难以受到设在中央室201中的主印刷电路基板(控制电路用基板)的热辐射。
采用上述结构,辅助控制用电路基板可设在两侧的左右小室中。此外,可提高下侧机壳4的刚性,且投影式电视机的装配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可使底座部通用化,与投影部的大小尺寸等的变更相对应而可容易地制作底座部的大小。其结果,可降低成本。
如图6和图7所示,底座部102和投影部101由分隔板13及搁板14等的薄板隔开。采用该结构,可防止底座部102和投影部101相互间进入尘埃及热量。因此,可防止光学单元12(放大投影用透镜单元等)及反射镜41产生模糊,减轻透射式荧光屏3的热膨胀等。
此外,所述分隔板13朝向底座部102的后面侧而提起地具有倾斜的形状。空气的流动沿所述分隔板13而形成。
此外,所述分隔板13是金属构件或具有与金属构件同等以上的热传递率的构件。采用该结构,可促进底座部的散热。
采用这些结构,来自最发热的光学单元部12的热量可向外部排出,可防止朝向电视机内部的热量积蓄。
下面,详细说明构成底座部102的扬声器装置。图8表示在图1所示的扬声器盒6上安装光学单元用板金壳体12A和扬声器挡板18过程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9表示在扬声器盒6上安装扬声器挡板18、22过程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8和图9中,扬声器盒6如前所述,用树脂与下侧机壳4一体地注塑成形。构成扬声器盒6的各部分板厚尺寸约为2mm~3mm,可获得轻量化。但是,在板厚尺寸较薄的情况下,会降低扬声器盒6的刚性,因此,扬声器20、21、23的振动会传递到光学单元部12的CRT15,其结果,电视机的图象会产生晃动。
为改善这种情况,格子状的肋设在扬声器盒6的顶面的多个部位上。由此,可提高扬声器盒6的刚性。所述格子状的肋的一例子如图8所示。图8中,凸柱6A设在扬声器盒6的顶面上,十字状的肋、包围所述十字状肋的矩形状的肋及直线状肋等设在凸柱6A的周围。光学单元用板金壳体12A安装在所述凸柱6A上,并用螺钉等紧固。采用该结构,扬声器20、21、23所发出的振动难以传递到CRT15。
另外,在所述左右扬声器盒6的前面,分别安装有扬声器挡板18、22。例如,扬声器20(高音扬声器)和扬声器21(低音扬声器)安装在扬声器挡板18(右)上,并规定地配设低音放射口18A。例如,扬声器23(全频带式)安装在扬声器挡板22(左)上并可关闭。另外,设在扬声器挡板(右)18和扬声器挡板(左)22上的扬声器的种类和个数可任意设定。通过变更挡板的形状,就可容易地对付扬声器装置的改型等。
下面,说明使上侧后盖2自立、安装在下侧机壳4上的结构。
图10表示在下侧机壳4上安装上侧后盖2过程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1表示图1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在图10、图11中,当在下侧机壳4的顶面上搭载、固定所述上侧后盖2时,使上侧后盖与下侧机壳4的导向部分嵌合,使上侧后盖自立。由此,上侧后盖2被安装成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导向肋25和侧壁4A设在下侧机壳4的扬声器盒顶面上,空间部分70由导向肋25和侧壁4A围住的区域形成。上侧后盖2的裙部(嵌合部)24嵌插、自立在该空间部分70内。然后,将裙部24螺钉紧固在设于所述扬声器盒顶面的4处的凸柱6B上,再将上侧机壳151安装在上侧后盖152上。在该情况下,透射式荧光屏3被安装在上侧机壳151上,并且,具有该透射式荧光屏3的上侧机壳151被安装在上侧后盖152上。
实施例2
下面,说明可与上侧机壳的横向宽度尺寸的变更相对应的投影式电视机。图12表示具有1种作为通用构件的下侧机壳和3种上侧机壳的投影式电视机的主视图。图13表示在下侧机壳上安装有补充侧壁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表示43英寸、46英寸及51英寸3种大小的投影式电视机。各个底座部具有下侧机壳、下侧后盖、扬声器装置、CRT、光学单元以及控制电路。
投影部具有上侧机壳、上侧后盖、透射式荧光屏以及反射镜。底座部与投影部用螺钉等连接。在下侧机壳的两侧部安装有补充侧壁。由此,可获得可与所述上侧机壳的横向宽度尺寸的变更相对应的投影式电视机。
图13中,设置有细长的落地式箱状(具有多个支架的箱状)的左侧插入部31和右侧插入部32,作为补充侧壁。该左侧插入部31和右侧插入部32利用螺钉等可装拆地安装在下侧机壳4上。
在图12和图13中,43英寸的具有上侧机壳27的电视机所使用的下侧机壳30是作为通用构件的下侧机壳。在该下侧机壳30的两侧,通过补充设置左侧插入部31和右侧插入部32,从而可制作用于具有51英寸的上侧机壳26的电视机的下侧机壳。同样,使用43英寸电视机所使用的下侧机壳30,也可制作46英寸的16比9尺寸的宽型的具有上侧机壳28的宽型电视机。
另外,作为对底座部注塑成形用的树脂模具,也可使用组合模结构结构的模具,来一体成形补充侧壁。
实施例3
下面,说明本发明又一典型实施例3的投影式电视机。图14和图15表示典型实施例3的投影式电视机300。图14表示上侧机壳和上侧后盖的主要部分的分解侧视图,图15表示安装上侧后盖过程的侧视图。在本实施例的投影式电视机300中,上侧机壳151兼有荧光屏框架的功能。另外,上侧机壳151的进深尺寸较小。
上侧机壳151是呈箱体。上侧机壳151的后面侧开口。上侧机壳151的视听者一侧具有与荧光屏尺寸相对应的开口。朝向视听者一侧的开口依次层叠双凸透镜片36和菲涅尔透镜片37。然后,用荧光屏按压件38将双凸透镜片36和菲涅尔透镜片37与上侧机壳151作螺丝紧固。上侧机壳151兼有荧光屏框架的功能。上侧机壳151的进深尺寸约为100mm以下。
将来自光学单元12的投射光反射用的薄膜镜(未图示)配设在上侧后盖152的内面。另外,如图15所示,上侧后盖152被螺钉紧固在下侧机壳154的顶面上。然后,将具有双凸透镜片36和菲涅尔透镜片37的上侧机壳151安装在上侧后盖152上。
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所述上侧机壳151暂时被自立在下侧机壳154上的结构。作为该自立方法,可使用与上侧后盖相同的结构,或在下侧机壳154的顶面上竖立设置2根轴,使该轴嵌插在上侧机壳的孔中的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可缩小上侧机壳的进深尺寸。此外,还可减轻重量。另外,由于上侧机壳151具有荧光屏框架的功能,故可省略荧光屏框架的设置。
实施例4
下面,说明本发明又一典型实施例4的投影式电视机400。图16表示本实施例4的从侧面看到投影式电视机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7表示实施例4中其他实施例的投影式电视机装配前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和装配后的侧视图。
投影式电视机400具有底座部和投影部。底座部具有:下侧机壳174;安装在下侧机壳上的下侧后盖164;扬声器装置42、43、46、176;光学单元;以及控制电路部。投影部具有:上侧后盖162;安装在所述上侧后盖162上的上侧机壳161;透射式荧光屏;以及反射镜41。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被连接。反射镜(薄膜镜)41设在上侧后盖162的背面侧。如图16所示,在所述下侧机壳174的底部与所述上侧后盖162的后面中的至少一方上设有配重40。配重40具有防止投影式电视机400翻倒的功能。或者,如图17(B)所示,防翻倒用脚44设在下侧机壳174的前面侧下部。如此,设置配重40与防翻倒用脚44中的至少一个。
图16中,配重40设在下侧机壳174的底面侧和上侧后盖162的后面内侧的2处。即,配重40利用紧固螺钉33而被设在下侧机壳174的底面侧。此外,配重40利用紧固螺钉33而被设在上侧后盖162的后面内侧。所示配重40具有任意的重量,以与每个机种相对应。
对于仅配设在所述2处的配重,在防翻倒力不足的情况下,如图17(B)所示,L字形的防翻倒用脚44在下侧机壳174的前面侧(视听者侧)设成与地面接触。
图17中,电视机具有扬声器格栅42、扬声器格栅固定用配件43、紧固螺钉45、扬声器格栅紧固螺钉46以及小脚轮47。
采用上述结构,可将投影式电视机的进深尺寸薄型化,从约40cm到约45cm的范围。如此,可获得与一般家具同样的进深尺寸相一致的投影式电视机。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通过分隔成底座部与投影部的上下二个部件,装配作业就变得容易。此外,在制造不同大小的电视机时,可共用底座部。
另外,通过用树脂构件注塑成形各个部件的机壳,则可获得轻量化,减少零件个数,降低成本。
此外,通过设置配重与L形脚中的至少一个,则可获得电视机进深尺寸的薄型化。并可防止被薄型化的电视机的翻倒。
此外,通过设有底座部被隔壁分隔的多个空间,则可提高机壳的刚性。并可防止设在多个空间中的各个控制用电路基板相互间受到热量的影响。
而且,通过分隔底座部与投影部,则可防止底座部与投影部间的热量与尘埃的移动。另外,通过将分隔板做成倾斜,或者用金属构件来制作分隔板,则可促进电视机内部所产生的热量的散热。
Claims (35)
1.一种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底座部,所述底座部具有下侧机壳、安装在所述下侧机壳上的下侧后盖;
设在所述底座部上侧的投影部,所述投影部具有上侧后盖、上侧机壳、透射式荧光屏,
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互相连接,
所述底座部还具有扬声器盒,
所述扬声器盒是与所述下侧机壳一体形成的,
所述扬声器盒具有设在该扬声器盒顶面上的多条肋,由此,防止所述扬声器盒发出的振动传递到所述投影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部还具有图象显示器件、光学单元以及控制电路部,
所述投影部还具有反射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机壳安装在所述上侧后盖上。
4.如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机壳呈箱体形状,
所述上侧机壳具有兼作荧光屏框架的功能,
所述透射式荧光屏安装在所述呈箱体形状的上侧机壳上。
5.如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射式荧光屏具有被层叠的双凸透镜片和菲涅尔透镜片。
6.如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从由所述下侧机壳、所述下侧后盖、所述上侧机壳以及所述上侧后盖所构成的群中选取的至少一个,由树脂材料制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盒具有多个扬声器盒,
所述多个扬声器盒具有:
在所述下侧机壳的左上角,与所述下侧机壳形成一体的左扬声器盒;
在所述下侧机壳的右上角,与所述下侧机壳形成一体的右扬声器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机壳具有设在该下侧机壳中的隔壁,
所述下侧机壳具有由所述隔壁隔开的多个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部具有多个控制电路用基板,
所述多个控制电路用基板中的各个控制电路用基板设在所述多个空间的至少2处的空间中,由此,防止所述各个控制电路用基板互相受到热量的影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空间具有形成在下侧机壳中央的中央室、形成在下侧机壳左部的左室、形成在下侧机壳右部的右室,
所述扬声器盒具有设在所述左室上侧的左扬声器盒和设在所述右室上侧的右扬声器盒。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在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间的隔板,以隔开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
所述隔板具有防止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相互间进入尘埃及热量中至少一种的功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具有倾斜形状的分隔板,
所述分隔板是,沿所述分隔板的所述倾斜而形成空气的流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具有金属构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盒在所述下侧机壳的顶面侧两角落。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肋具有格子形状的肋。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装置具有可装拆地设在所述扬声器盒前面侧的挡板。
17.如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机壳具有设在该下侧机壳上面的第一导向体,
所述上侧后盖具有设在该上侧后盖下面的第二导向体,
所述第一导向体与所述第二导向体互相嵌合。
18.如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机壳还具有:
可装拆地设在该下侧机壳左部上的左补充侧壁;
可装拆地设在该下侧机壳右部上的右补充侧壁,
由此,所述下侧机壳的尺寸可与所述上侧机壳的横向宽度尺寸的变更相对应。
19.如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在所述下侧机壳底部上的第一配重和设在所述上侧后盖的后部上的第一配重中的至少一个配重,
所述底座部与所述投影部互相连接,由此,可防止翻倒。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在所述下侧机壳前面侧下部的防翻倒用脚。
21.一种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具有:
(a)制作下侧机壳的工序;
(b)制作下侧后盖的工序;
(c)制作上侧机壳的工序;
(d)制作上侧后盖的工序;
(e)在下侧机壳上安装下侧后盖的工序;
(f)在所述下侧机壳上,利用连接装置将所述上侧后盖与所述上侧机壳连接起来的工序,
其中,制作所述下侧机壳的工序具有将扬声器盒与该下侧机壳形成一体的工序,
所述扬声器盒具有设在该扬声器盒顶面上的肋,
所述肋具有防止所述扬声器盒发出的振动的传递的功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g)在所述下侧机壳中,设置光学单元及控制电路部的工序;
(h)在所述上侧机壳上安装透射式荧光屏的工序;
(i)在所述上侧后盖上安装反射镜的工序。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作所述下侧机壳的工序具有在所述下侧机壳的上角落处将扬声器盒与该下侧机壳形成一体的工序。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作所述下侧机壳的工序具有利用树脂材料成形所述下侧机壳的工序,
制作所述上侧机壳的工序具有利用树脂材料成形所述上侧机壳的工序,
制作所述下侧后盖的工序具有利用树脂材料成形所述下侧后盖的工序,
制作所述上侧后盖的工序具有利用树脂材料成形所述上侧后盖的工序。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机壳具有由隔壁隔开的多个小室,
所述(g)工序具有:
在所述多个小室中的第一小室设置第一控制电路用基板的工序;
在所述多个小室中的第二小室设置第二控制电路用基板的工序。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机壳与所述下侧后盖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分隔板,
所述分隔板具有将所述分隔板的上侧部与下侧部隔开的功能。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板相对水平具有倾斜的形状,
所述分隔板具有沿所述倾斜的形状而形成空气的流动、使热量向外部散发的功能。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板利用具有与金属同等以上的热传导率的材料形成。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扬声器盒一体形成在所述下侧机壳的上角落处。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j)设置从由如下构成的群中选取的至少一个的工序:
设在所述下侧机壳底部上的第一配重;
设在所述上侧后盖后部上的第一配重;
设在所述下侧机壳前面侧下部上的防翻倒用脚。
31.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f)下侧机壳上安装上侧后盖的工序具有在形成于所述下侧机壳的第一导向体上一边嵌合形成于所述上侧后盖的第二导向体、一边以使所述上侧后盖自立的状态将所述上侧后盖安装在所述下侧机壳上的工序。
3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机壳兼有荧光屏框架的功能,且具有:
(k)在所述上侧机壳上层叠、安装双凸透镜片和菲涅尔透镜片的工序。
3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l)在所述下侧机壳的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侧,可装拆地连接补充侧壁的工序。
3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侧机壳上连接所述上侧后盖与所述上侧机壳的工序具有:
在所述下侧机壳上安装所述上侧后盖的工序;
在安装于所述下侧机壳的所述上侧后盖上安装所述上侧机壳的工序。
3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式电视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上侧机壳上安装透射式荧光屏的工序,
在所述下侧机壳上连接所述上侧后盖与所述上侧机壳的工序具有:
在所述下侧机壳上安装所述上侧后盖的工序;
在安装于所述下侧机壳的所述上侧后盖上安装具有所述透射式荧光屏的所述上侧机壳的工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23382/1999 | 1999-08-06 | ||
JP11223382A JP2001054039A (ja) | 1999-08-06 | 1999-08-06 | 投射型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83926A CN1283926A (zh) | 2001-02-14 |
CN1167260C true CN1167260C (zh) | 2004-09-15 |
Family
ID=1679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2263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7260C (zh) | 1999-08-06 | 2000-08-04 | 投影式电视机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661473B1 (zh) |
EP (1) | EP1075141A3 (zh) |
JP (1) | JP2001054039A (zh) |
KR (1) | KR100694932B1 (zh) |
CN (1) | CN1167260C (zh) |
AU (1) | AU775855B2 (zh) |
MY (1) | MY123477A (zh) |
SG (2) | SG14303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14009B2 (en) * | 2001-03-30 | 2004-11-09 | Sony Corporation | Load bearing pillar |
DE10135338C1 (de) * | 2001-07-20 | 2003-01-16 | Loewe Opta Gmbh | Gehäuse für ein Rückprojektionsgerät |
KR20030022480A (ko) * | 2001-09-10 | 2003-03-17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음극선관을 이용한 화상 표시장치 |
KR20030026112A (ko) * | 2001-09-24 | 2003-03-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프로젝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0465306B1 (ko) * | 2001-12-29 | 2005-01-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전의 구조 및 구조의 형성 방법 |
JP2003337379A (ja) * | 2002-03-13 | 2003-11-28 | Seiko Epson Corp |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
JP2003274314A (ja) * | 2002-03-13 | 2003-09-26 | Seiko Epson Corp |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EP1500266A2 (en) * | 2002-04-26 | 2005-01-26 | Thomson Licensing S.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light weight enclosure for projection televisions |
JP3832450B2 (ja) * | 2002-05-29 | 2006-10-1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安定脚を備えた機器、映像表示装置、機器載置台、機器の展示システム、映像表示装置載置台及び映像表示装置の展示システム |
US7362386B2 (en) * | 2002-08-06 | 2008-04-22 | Toshiba America Consumer Products, L.L.C. | Integrated structural screen panel for projection television |
KR20040020645A (ko) * | 2002-08-31 | 2004-03-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 |
KR20040020678A (ko) | 2002-08-31 | 2004-03-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 |
JP2004109392A (ja) * | 2002-09-17 | 2004-04-08 | Sharp Corp | 回転機構を備えた薄型表示装置 |
JP2004112232A (ja) * | 2002-09-17 | 2004-04-08 | Sharp Corp | 薄型表示装置 |
KR20040053882A (ko) * | 2002-12-16 | 2004-06-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 |
US7272236B2 (en) * | 2003-01-06 | 2007-09-18 | Thomson Licensing | Speaker assembly for a television cabinet |
TW549473U (en) * | 2003-01-13 | 2003-08-21 | Coretronic Corp | Casing structure for rear projection apparatus |
FR2853802B1 (fr) * | 2003-04-11 | 2005-06-24 | Pierre Denis Rene Vincent | Installation pour la projection d'oeuvres cinematographiques ou numeriques sonores |
KR100547118B1 (ko) * | 2003-06-02 | 2006-01-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전 |
KR100520077B1 (ko) * | 2003-08-04 | 2005-10-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 |
KR100577425B1 (ko) * | 2004-05-08 | 2006-05-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전 |
TWI246327B (en) * | 2004-09-10 | 2005-12-21 | Coretronic Corp | A modular rear projector and a combination structure used in a rear projector |
JP2006098819A (ja) * | 2004-09-30 | 2006-04-13 | Orion Denki Kk | 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 |
FR2877182B1 (fr) * | 2004-10-21 | 2007-01-05 | Sagem | Televiseur muni d'un caisson de basses integre |
JP2006126436A (ja) | 2004-10-28 | 2006-05-18 | Orion Denki Kk | 背面投写型映像装置 |
EP1666966A1 (en) * | 2004-12-03 | 2006-06-07 | Corectronic Corporation | Modular rear projection display with insulated plate |
CN1333588C (zh) * | 2005-05-13 | 2007-08-22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防止前面板变形的背投电视机 |
KR100793780B1 (ko) * | 2005-12-16 | 2008-01-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멀티미디어 표출 장치 |
JP5052042B2 (ja) * | 2006-05-25 | 2012-10-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
TWI323090B (en) * | 2006-07-28 | 2010-04-01 | Au Optronics Corp |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reflecting portions to reflect optical signals to receiving portions thereof |
KR100809777B1 (ko) * | 2006-08-09 | 2008-03-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기기 |
JP4396739B2 (ja) * | 2007-07-25 | 2010-01-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伝達方法、情報伝達システム、情報受信装置及び情報送信装置 |
US20100053479A1 (en) * | 2008-08-30 | 2010-03-04 | Hiromi Kamel | Laser television cabinet |
JP2012018232A (ja) * | 2010-07-06 | 2012-01-2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スピーカー装置 |
JP2012226190A (ja) * | 2011-04-21 | 2012-11-1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背面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マルチ表示システム |
CN102540683B (zh) * | 2012-02-28 | 2014-08-06 |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 微投影机旋转装置 |
JP2014192768A (ja) * | 2013-03-27 | 2014-10-06 | Sharp Corp | スピーカーボックス及び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73395A (en) * | 1979-07-18 | 1981-06-16 | John Martinez | Adjustable box |
JPS59110300A (ja) * | 1982-12-15 | 1984-06-2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スピ−カボツクス |
JP2508716B2 (ja) * | 1987-05-21 | 1996-06-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テレビジヨン受像装置 |
JPH0344177A (ja) * | 1989-07-12 | 1991-02-26 | Hitachi Ltd | 背面投射型テレビ |
JPH0719983B2 (ja) | 1989-11-01 | 1995-03-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組立型キャビネットの構造 |
JP2520983B2 (ja) | 1990-11-28 | 1996-07-3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電子回路機器のキャビネット構造 |
US5315395A (en) * | 1991-05-08 | 1994-05-24 | Mitsuya Nakao | Projector with separable projection unit and display body |
JP2593262B2 (ja) | 1991-11-06 | 1997-03-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電子通信機器のキャビネット構造 |
JP2979807B2 (ja) | 1992-01-08 | 1999-11-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 |
KR200147795Y1 (ko) * | 1993-01-29 | 1999-06-15 | 윤종용 | 이동식반사경을갖는투사형텔리비젼 |
US5303057A (en) * | 1993-04-30 | 1994-04-12 | Benchmark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 Universal projection television cabinet |
US5570140A (en) * | 1993-07-08 | 1996-10-29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Projection unit for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
JPH0779398A (ja) * | 1993-09-07 | 1995-03-20 | Hitachi Ltd | 投写型表示装置 |
KR970006880Y1 (ko) * | 1993-12-13 | 1997-07-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투사형 장치 |
US5808704A (en) * | 1994-01-17 | 1998-09-15 | Hitachi, Ltd. | Rear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JPH07219040A (ja) * | 1994-02-04 | 1995-08-18 | Hitachi Ltd | 背面投写形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
US5631715A (en) * | 1995-03-31 | 1997-05-20 | Sure Audio Visual Excellence Inc. | Stackable modular projection television display systems |
US5583743A (en) * | 1995-04-03 | 1996-12-10 | Apple Computer, Inc. | Appliance housing and speakers mounted thereto |
JPH08298639A (ja) * | 1995-04-26 | 1996-11-12 | Hitachi Ltd | 投写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
JP3381181B2 (ja) * | 1995-09-29 | 2003-02-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晶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 |
JPH09116837A (ja) * | 1995-10-16 | 1997-05-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ジョン |
JP3367343B2 (ja) * | 1996-07-22 | 2003-01-1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投射型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のキャビネット装置と成型用金型および樹脂成型方法 |
US5853237A (en) * | 1997-01-31 | 1998-12-29 | Haworth, Inc. | Base for lateral file |
KR100250369B1 (ko) * | 1997-09-26 | 2000-04-01 | 전주범 | 텔레비젼용 우퍼의 진동방지장치 |
US6157416A (en) * | 1998-01-13 | 2000-12-05 | Mitsubishi Consumer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 Advanced projection television screen |
JPH11331734A (ja) * | 1998-04-30 | 1999-11-30 |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 テレビセットの振動減少装置 |
US6209974B1 (en) * | 1998-11-10 | 2001-04-03 | Sony Corporation | Wire dress protector for a television cabinet stand |
US6095623A (en) * | 1998-11-10 | 2000-08-01 | Sony Corporation | Three pillar construction stand |
-
1999
- 1999-08-06 JP JP11223382A patent/JP2001054039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
- 2000-07-27 AU AU48873/00A patent/AU775855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0-07-27 SG SG200401522-8A patent/SG143033A1/en unknown
- 2000-07-27 SG SG200004255A patent/SG102587A1/en unknown
- 2000-07-31 EP EP00116141A patent/EP1075141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08-04 MY MYPI20003573 patent/MY123477A/en unknown
- 2000-08-04 CN CNB001226304A patent/CN116726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8-04 US US09/631,570 patent/US666147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8-04 KR KR1020000045173A patent/KR10069493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075141A2 (en) | 2001-02-07 |
CN1283926A (zh) | 2001-02-14 |
JP2001054039A (ja) | 2001-02-23 |
EP1075141A3 (en) | 2003-03-19 |
AU4887300A (en) | 2001-02-08 |
KR100694932B1 (ko) | 2007-03-14 |
US6661473B1 (en) | 2003-12-09 |
SG102587A1 (en) | 2004-03-26 |
MY123477A (en) | 2006-05-31 |
SG143033A1 (en) | 2008-06-27 |
KR20010021211A (ko) | 2001-03-15 |
AU775855B2 (en) | 2004-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7260C (zh) | 投影式电视机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42536C (zh) | 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 |
CN1135836C (zh) | 后投射型图象显示装置 | |
CN1275089C (zh) | 背投投影机 | |
US20070091223A1 (en) | Panel type television and LCD television | |
CN1238761C (zh) | 背投投影机 | |
CN1049787C (zh) | 扬声器系统和电视机扬声器系统 | |
US20120008095A1 (en) |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and speaker device | |
JP2005084270A (ja) | 薄型表示装置 | |
CN1942823A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CN1576992A (zh) | 显示组件接受单元、具有该接受单元的显示组件及显示器 | |
CN1900816A (zh) | 投影装置 | |
CN101533163A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US20090141450A1 (en) |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434348A (zh) | 投影机 | |
CN1347004A (zh) | 投影仪 | |
KR20050046146A (ko) | 프로젝션 텔레비젼 및 그 제조방법 | |
US7502232B2 (en) |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 |
CN1734528A (zh) | 平板显示装置、支座以及扬声器装置 | |
CN1705910A (zh) | 照明装置、投影仪 | |
CN202975526U (zh) | 显示装置 | |
CN2728136Y (zh) | 一种背投影电视之组合式装置 | |
JP2014106383A (ja) | プロジェクター | |
CN1901789A (zh) | 平面显示仪器 | |
CN1812526A (zh) | 背投式投影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