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687553B -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7553B
CN116687553B CN202310687133.XA CN202310687133A CN116687553B CN 116687553 B CN116687553 B CN 116687553B CN 202310687133 A CN202310687133 A CN 202310687133A CN 116687553 B CN116687553 B CN 116687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electrode
hemostatic
outlet
electrod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71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87553A (zh
Inventor
敬兴义
陈世鑫
潘鹏程
张凌晨
邹雨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ebai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ebai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ebai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ebai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71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7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7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7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87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7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89Coag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59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 A61F2007/0063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n open fluid circuit for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95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 temperature indicat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所述前端组件包括:支撑件、电极体,所述电极体至少设有一组,每组为两个;每个所述电极体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设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喷嘴、流体腔道和流体出口,所述喷嘴被配置为在压力作用下将流体呈散射状喷出,所述流体腔道从近端到远端方向口径逐渐增大,所述流体出口至少设有两个,每个流体出口从近端到远端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流体出口均为向远端方向倾斜的斜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控制流体出口出水的流量大小、出水方位和出水时机的技术问题,并提升了凝血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进行止血处理,不同部位对止血要求不一样,一些部位只要求能够止住流血,而对保留目标组织活性要求不高;而另一些部位(如关节韧带、肌腱等)既要求能够有效止血,又要求止血时的温度低,能够良好的保留目标组织活性。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外科止血器械:
单极类:高频电刀、高频电钩,它们都需要配合负极板使用,且不带出水功能。
双极类:双极电凝钳、双极电凝镊等,它们无须配合负极板使用,也不带出水功能。
有些关键部位的组织(如韧带、肌腱、神经周围等)要求电外科凝血电极能够有效地凝血,同时不能具有大范围的热损伤出现,需要将温度控制之合适的范围之内。在对组织凝血的理想温度范围是60-100℃。若凝血温度低于60℃,那么无法令组织脱水、收缩,也无法达到凝血效果。若凝血温度高于100℃,那么组织极易碳化、焦痂,而这种碳化和焦痂的凝血块极易脱落,凝血极不稳妥。常规的电外科凝血器械,极易使凝血温度超过100℃,甚至200℃。所以控制水流的大小对组织降温,可以使凝血温度控制在60-100℃之间,获得最佳的凝血效果。
虽然目前出现了带有出水功能(主要指冷却的生理盐水)的电外科凝血电极,但是这些电外科凝血电极的出水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有以下问题:
1.当希望小范围凝血时,需要降低输出功率,凝血范围只限于两个电极之间的区域,此时将两电极之间的中心位置对准目标组织即可。此时,最理想的状态是仅仅希望对两个电极之间的凝固区域利用水流降温即可。但目前的出水电极的出水方式不可控,即所有的出水孔均同时出水,这时两电极外侧的区域也会有水流覆盖,这样会有2点不足:
(1)当使用低输出功率时,电极的能量较低,组织产生热量相对高输出功率时低很多,仅需要较小流量的出水对电极和组织降温即可。但由于出水孔无法控制启闭或者流量控制器无法精确控制等因素,导致流量大小、出水方向、出水时机无法控制,往往流量较大,水流带走过多的热量,导致凝血效果(如效率、凝血深度、两电极外侧部分的组织容易干结等)较差;
(2)较多的出水在手术过程中会阻碍手术视野,增加了吸水的额外工作,处理起来也相对繁琐。
2.当希望大范围凝血时,增加输出功率,凝血范围会包含电极之间和电极以外的区域。电极的能量很高,组织产生热量很高,需要大流量的出水对电极和组织降温,现有的产品却无法满足此要求。此时,最理想的状态是希望对两个电极之间和电极以外的区域同时进行水流降温。但目前的出水电极的出水方式也不可控,当水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水流会向电极四周飚射,水流不能完美地到达目标位置,导致凝血温度不在最佳温度区间,从而凝血效果较差,甚至造成电极明显损耗。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控制流体出口出水的流量大小、出水方位和出水时机的技术问题,并提升了凝血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所述前端组件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内设置有向远端延伸的流体通道;
电极体,所述电极体至少设有一组,每组为两个,且相邻电极体绝缘隔离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远端;
每个所述电极体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设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喷嘴、流体腔道和流体出口,所述喷嘴被配置为在压力作用下将流体呈散射状喷出,所述流体腔道从近端到远端方向口径逐渐增大,所述流体出口至少设有两个,每个流体出口从近端到远端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流体出口均为向远端方向倾斜的斜口;
当流体散射而出的扩散角(指流体散射边缘与喷嘴中轴线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流体腔道的张角(指腔道壁与腔道中轴线的夹角)时,流体从最远端的流体出口喷出;
当流体散射而出的扩散角大于所述流体腔道的张角时,各个流体出口均喷出流体。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电极体最远端的流体出口朝向内侧或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为带有收缩口的管、圆柱形管、带有导风板的轴流式通风机、带有导流板的直角弯管任一种结构。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流体出口的口径分别大于对应位置的流体腔道的口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电极体的流体出口的口径相同或从近端到远端方向的口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电极体最远端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流体腔道的结合部平顺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每组电极体中至少有一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朝向同组另一个电极体的中轴线或中轴线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出口至少有两个朝向同一侧,所述朝向同一侧的流体出口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体呈柱状、针状或立方体状。
进一步的,所述每组电极体中各个电极体的规格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每组电极体中,其中一个为工作极,另一个为极性相反的回路极。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体通过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每组电极体被配置为在预置的最小流体压力下,至少有一个所述流体出口喷射的流体与同组的另一个电极体直接接触。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每组电极体被配置为在预置的最小流体压力下,内侧的所述流体出口喷射的流体在电极体之间溅射后流向目标组织。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每组电极体被配置为在预置的最小流体压力下,内侧的所述流体出口喷射的流体直接流向目标组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电极,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近端连接有线缆插头和进水管,还包括所述前端组件,所述前端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的远端,所述进水管与流体通道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系统,包括主机、流量控制器和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手柄和所述前端组件,所述手柄近端连接有线缆插头和进水管,所述前端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的远端,所述进水管与流体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主机设定的各级输出功率匹配对应的转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当希望小范围凝血时,电极输出低输出功率,凝血范围只限于两个电极之间的区域。电极的能量较低,组织产生热量相对高输出功率时低很多,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仅电极内侧出水(即生理盐水),出水少,对电极和组织降温可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这种方式能够同时控制流体出口出水的流量大小、出水方位和出水时机,有别于单纯的控制流体出口出水的数量,能够有效提升凝血效果。而且本发明通过减少出水,有效提升了手术过程中的手术视野,减少了吸水的额外工作,使用体验更好。
2.当希望大范围凝血时,电极提高输出功率,凝血范围会包含电极之间和电极以外的区域。电极的能量很高,组织产生热量很高,需要大流量的出水对电极和组织降温,现有的产品却无法满足此要求。本发明能够对两个电极之间和电极以外的区域同时进行水流降温,当水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水流不会向电极四周飚射,水流可以直接到达目标位置,从而准确地带走目标位置地温度,将凝血温度控制在最佳温度区间,从而提升凝血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电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电极的水路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前端组件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前端组件一种实施反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前端组件另一种实施反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每组电极体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最远端流体出口高度不同);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止血消融范围的示意图。
图8为常规方案的止血消融范围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极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压力较小时的喷嘴射流示意图。
图11为压力较大时的喷嘴射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两组电极体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一字形排列。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两组电极体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口字形排列。
图14为本发明流体出口在电极体轴向上的朝向影响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系统配合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端组件;2-手柄;3-线缆插头;4-进水管;6-主机;7-流量控制器;
11-支撑件;12-电极体;31-导线;41-注液件;
111-流体通道;112-上支撑件;113-下支撑件;
121-流体腔道;122-喷嘴;123-流体出口;124-结合部;125-流体喷射管;
A-流体出口的A口;B-流体出口的B口;C-流体出口的C口;
“→”-表示流体流向。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操作角度可以解释为各使用姿势下与目标组织的夹角。
另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中的“远端”、“近端”是按照与病灶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定义的,“远端”是指组件靠近组织的一端,“近端”是指组件远离组织的一端。以下内容中的“内侧”是指每组电极体以两个中线分隔的中间止血消融区域,“外侧”是指每组电极体其他止血消融区域。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15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所述前端组件1包括:
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内设置有向远端延伸的流体通道111;支撑件11包括上支撑件112和下支撑件113;
电极体12,所述电极体优选为一组,每组为两个,且相邻电极体绝缘隔离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远端;所述电极体12优选为柱状,柱状电极体的远端端面可以是平面(平面和侧面可进行导角处理),也可以是半球形;在其他实施例也可为针状或立方体状;
每个所述电极体12包括本体和流体喷射管125,流体喷射管125用于与流体通道连接;本体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设有与流体通道111连通的喷嘴122、流体腔道121和流体出口123;所述喷嘴122被配置为在压力作用下将流体呈散射状喷出;所述流体腔道121从近端到远端方向口径逐渐增大(所述流体腔道121呈圆台状,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所述流体出口123设有两个,每个流体出口从近端到远端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流体出口123均为向远端方向倾斜的斜口;
当流体散射而出的扩散角a小于或等于所述流体腔道121的张角b时,流体从最远端的流体出口123喷出;
当流体散射而出的扩散角a大于所述流体腔道121的张角b时,各个流体出口123均喷出流体。
所述流体出口123设有两个,每个所述流体出口从所述电极体的近端到远端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流体出口123的口径可以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从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流体出口123,如每个所述电极体12上设置3个、4个、5个等。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如仅需要向某个电极体12一个方向喷射流体(主要指生理盐水,且该生理盐水可以是冷冻的生理盐水)时,每个所述电极体12上可仅设置1个流体出口123。
每组所述电极体12最远端的流体出口123朝向内侧(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每组所述电极体12的两个电极体规格完全相同,流体出口123的高度一致,其二是每组所述电极体12的两个电极体规格不完全相同,流体出口123的高度不一致);通常最远端的一个流体出口123距离电极体12最底部的有一定的距离,距离范围可以是1mm以上,也不排除直接设置于最底部的情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电极体12最远端的流体出口123也可以朝向外侧,主要取决于设定的压力大小与流体出口出水的关系,如压力较小时,扩散角较小,流体从最远端的流体出口123喷出;如需让各个流体出口均出水,则增大压力(提高流量控制器转速)即可;如扩散角a大于张角b时,随着扩散角a的增大,则流体出口123的流量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减小。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本发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主机的不同输出功率大小,或流量控制器7的不同转速等情形,每个所述电极体12上的流体出口123沿着远端到近端方向依次喷射流体,而且是优先两电极体内侧的流体出口123出水。
即每组所述电极体12被配置为其中一个所述电极体的一个流体出口123与另一个所述电极体的一个流体出口123朝向内侧,其余所述流体出口朝向外侧。
优选的,各个所述流体出口123的口径分别大于对应位置的流体腔道121的口径。其目的是为了让流体在压力作用下更偏向于从设定的流体出口123喷出,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其中,所述喷嘴122优选的是所述流体喷射管125的一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单独的部件,与所述流体喷射管125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嘴122为带有收缩口的管、圆柱形管、带有导风板的轴流式通风机、带有导流板的直角弯管任一种结构,优选带有收缩口的管,参考附图3。
所述喷嘴122被配置为将流体从散射而出的扩散角a小于或等于所述流体腔道121的张角b,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最远端的内侧流体出口123出水,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若所述流体从喷嘴122散射而出的扩散角a大于所述流体腔道121的张角b,则会使各个流体腔道121几乎同时出水;而各个流体腔道121在轴向上的间距大小会是影响各自流量大小的因素。
本发明利用喷嘴122等结构进行射流控制的基本原理,参考附图10和附图11:
①当液体或者气体从喷嘴(管口、孔口、狭缝)射出,会形成一种扩散形状的喷射状紊流。
②当喷嘴处的压力较小时,射流的扩散角a较小,射流比较集中;
③当喷嘴处的压力加大时,射流的扩散角a较大,射流比较散开;
每个所述电极体12最远端的流体出口123与所述流体腔道121的结合部124平顺过渡。平顺过渡,是指结合部连通流体出口123与所述流体腔道121相对平滑,没有或少有如图4所示的凸起、凹坑等。这样可以尽可能确保各个流体出口123的流量不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
该斜口的倾斜角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通常斜口与电极体中轴线的倾斜角度可以是10°~80°,优选10°、20°、30°、40°、45°、50°、60°、70°、80°等。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是所述流体出口123与所述流体腔道121的射流通道相互垂直,无法满足本发明的需求。相比常规的出水口,斜口更方便疏通。
所述每组电极体12中,其中一个为工作极,另一个为极性相反的回路极。优选的,每组电极体12的长度、直径、流体出口(含直径、长度、在电极体12上所处的高度等)等规格相同,通常在特殊情形下也有例外,即每组电极体12的上述规格任意一者不同或均不相同。两个电极体12组合时,两者之间的间隙d满足以下条件:0.1mm≤d≤12mm,优选的,间隙d为0.1mm、0.15mm、0.2mm、0.25mm、0.3mm、0.35mm、0.4mm、0.45mm、0.5mm、0.5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等。
所述每组电极体12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A)所述每组电极体12被配置为在预置的最小流体压力下,至少有一个所述流体出口123喷射的流体与同组的另一个电极体直接接触。在流体压力确定的前提下,该方案主要取决于两个电极体12之间的间距、流体出口123的朝向(即所述流体出口123在所述电极体12的周向上的分布角度)。
具体的,可以是以下情形之一:
(1)所述每组电极体12中有一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朝向同组另一个电极体12的中轴线(参考附图14,(a))或中轴线两侧。
(2)所述每组电极体12中,其中一个电极体有一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朝向同组另一个电极体12的中轴线或中轴线两侧,另一个电极体也有一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朝向同组电极体12的中轴线或中轴线两侧(参考附图14,(b)),且上述两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所处的高度不同(相对于水平线或目标组织水平表面,参考附图6)。即每组电极体12中,两个电极体的规格不同,其中主要是内侧流体出口所处的高度不同。
B)所述每组电极体12被配置为在预置的最小流体压力(主要由流量控制器7控制)下,内侧的所述流体出口123喷射的流体在电极体之间溅射(即含有碰撞之意)后流向目标组织。在流体压力确定的前提下,该方案主要取决于两个电极体12之间的间距、流体出口123的朝向(即所述流体出口123在所述电极体12的周向上的分布角度)。
具体的,可以是以下情形之一:
(1)所述每组电极体12中,其中一个电极体有一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朝向同组另一个电极体12的中轴线(参考附图14,(a)),另一个电极体也有一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朝向对应同组电极体12的中轴线。优选的,此时所述每组电极体12中内侧的流体出口所处的高度相同(参考附图7)。通常在特殊情形下也有例外,即每组电极体12内侧的流体出口所处的高度可以不同。
(2)所述每组电极体12中,其中一个电极体有一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朝向同组另一个电极体12的中轴线两侧,另一个电极体也有一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朝向对应同组电极体12的中轴线或中轴线同侧(参考附图14,(b))。优选的,此时所述每组电极体12中内侧的流体出口所处的高度相同。通常在特殊情形下也有例外,即每组电极体12内侧的流体出口所处的高度可以不同。
C)所述每组电极体12被配置为在预置的最小流体压力下,内侧的所述流体出口123喷射的流体直接流向目标组织。在流体压力确定的前提下,该方案主要取决于两个电极体12之间的间距、流体出口123的朝向(即所述流体出口123在所述电极体12的周向上的分布角度)。
具体的,可以是以下情形之一:
(1)所述每组电极体12中,两个内侧的流体出口123不朝向同组另一个电极体12的中轴线或中轴线两侧(但总体仍是向内侧喷射流体,但无法与电极体12直接接触),且向对应电极体12中轴线两侧偏离角度较大或两个内侧的流体出口123偏向不同侧(参考附图14,(c))。
(2)所述每组电极体12中有两个内侧的流体出口123不朝向同组另一个电极体12的中轴线或中轴线两侧(但总体仍是向内侧喷射流体,但无法与电极体12直接接触),且向对应电极体12中轴线两侧偏离角度较大(参考附图14,(d))。
优选的,所述电极体12可以通过定位件(附图未示出)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1上,以限定流体出口123的朝向,尤其是最远端流体出口123的朝向,以方便装配和保证朝向的精确度。该定位件的结构实现方式较多,可以是单独设置于支撑件11或电极体12上的结构,也可以是分别设置于支撑件11和电极体12上的结构构成的整体。其中一具体方案,如在支撑件11上设置一凹槽,另在电极体12的流体喷射管125上设置一卡件,装配时,将卡件置于凹槽中来限定流体出口123的朝向。其他方案不再一一列举。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电极,包括手柄2,所述手柄近端连接有线缆插头3和进水管4,还包括所述前端组件1,所述前端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2的远端,所述进水管4与流体通道111连通。所述进水管4包括管路和注液件41。其中,流体通道111可以是进水管4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三通管等分流件单独设置。线缆插头3通过导线31与电极体12连接。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系统,参考附图15,包括主机6、流量控制器7和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手柄2和所述前端组件1,所述手柄近端连接有线缆插头3和进水管4,所述前端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2的远端,所述进水管4与流体通道111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器7被配置为根据主机6设定的各级输出功率匹配对应的转速,即提前设定好的各级输出功率匹配对应的转速,以控制流量大小。
电极工作的基本原理:
①电极的凝血原理:利用高频电流的热效应,即高频电流经过组织时,组织会发热,该热量会令组织脱水、皱缩,从而实现凝血效果。
②每组电极体为2个金属电极头,电极头的极性相反,2个金属电极头会接触组织,对组织进行凝血。
③金属电极头内部具有通道和出水口,将流体(生理盐水)输送至目标组织。
所述电极可以设置手控按键,按键可以设置1个、2个或3个,如设置1个。按键设置的数目与该按键的功能相关,该功能的实现需配合主机6的设定,各个按键可能的功能可以是:
(1)按键设置1个时:起开关通断电的作用;
(2)按键设置2个时:一个作用是凝血,另一个作用是消融;
(3)按键设置3个时:一个作用是开关通断电的作用,另一个作用是凝血,最后一个作用是消融。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可以不设置手控按键,而是通过脚踏开关的方式来控制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所述流量控制器7被配置为根据主机6设定的各级输出功率匹配对应的转速不是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点,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实现,因此不再赘述。
既然流量控制器7可以控制管内压力,而压力可以控制扩散角,而扩散角可以控制出水的先后顺序;那么可以在电极上设置“不同前后位置”和“不同圆周角度位置”和“不同水平角度”的出水孔,这样可以控制不同时机、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出水,以实现精准控水。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可以解决出水的流量大小、喷射方位、喷射时机均不受控制的技术问题。尤其是:
1.当希望小范围凝血时,电极输出低输出功率,凝血范围只限于两个电极之间的区域。电极的能量较低,组织产生热量相对高输出功率时低很多,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仅电极内侧(其他实施例也可以是外侧)出水(即生理盐水),出水少,对电极和组织降温可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这种方式能够同时控制流体出口出水的流量大小、出水方位和出水时机,有别于单纯的控制流体出口出水的数量,能够有效提升凝血效果。而且本发明通过减少出水,有效提升了手术过程中的手术视野,减少了吸水的额外工作,使用体验更好。
2.当希望大范围凝血时,电极提高输出功率,凝血范围会包含电极之间和电极以外的区域。电极的能量很高,组织产生热量很高,需要大流量的出水对电极和组织降温,现有的产品却无法满足此要求。本发明能够对望对两个电极之间和电极以外的区域同时进行水流降温,当水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水流不会向电极四周飚射,水流可以直接到达目标位置,从而准确地带走目标位置地温度,将凝血温度控制在最佳温度区间,从而提升凝血效果。
参考附图7和附图8所展示的凝血范围:
①当仅需要小范围凝血时,此时输出功率较低,凝血范围仅在“*”所示区域;所以此时期望生理盐水的范围主要限于“*”所示区域。
此时可以降低流量控制器7的转速,降低管内(喷嘴)的压力,使生理盐水主要从A口流出。
②当仅需要大范围凝血时,此时电流功率较高,凝血范围在“*和~”所示一起的区域;所以此时期望生理盐水的范围需要增加。
此时可以升高流量控制器7的转速,增加管内(喷嘴)的压力,使生理盐水从A口和B口同时流出。
参考附图7和图8,如选用低输出功率时,可以明显看到常规方案的流体不可控,其止血消融范围明显更大,不能精确控制到两个内侧的止血消融范围。若增大输出功率,本发明不会出现向两个电极外侧飙水(指喷射很远,不是直接作用于目标部位),而现有常规方案则容易出现向两个电极外侧飙水的情况。
参考附图4提供的一种反例,该方案与本发明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流体出口123虽然是斜口,但是所述流体腔道121的口径从近端到远端是相同的(如圆柱形),加之,所述流体腔道121的结合部124不是平顺过渡,即有如图4所示的凸起、凹坑等,这就导致该方案无法控制各个流体出口123的出流顺序。
参考附图5提供的一种反例,该方案与本发明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流体出口123既不是斜口,所述流体腔道121的口径从近端到远端也是相同的(如圆柱形),也会导致该方案无法控制各个流体出口123的出流顺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参考附图9,每组所述电极体12有两个电极体,每个电极体上设有至少三个流体出口123(如A、B、C)。所述多个流体出口123的大小相同或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大,其在电极体周向排列的角度位置也可以相同或不同。每组所述电极体12被配置为其中一个所述电极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流体出口123(其中一个位于最远端)与另一个所述电极体最远端的一个流体出口123朝向内侧,其余所述流体出口朝向外侧(附图未画出)。
所述流体腔道121从近端到远端方向口径逐渐增大,所述流体出口从近端到远端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流体出口123均为向远端方向倾斜的斜口;
所述朝向同一侧的流体出口123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即在所述电极体12的周向上,所述流体出口123朝向不同角度分布,参考附图9。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每组所述电极体12被配置为其中一个所述电极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流体出口123(其中一个位于最远端)与另一个所述电极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流体出口123(其中一个位于最远端)朝向内侧,其余所述流体出口朝向外侧(附图未画出)。
所述朝向同一侧的流体出口123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即在所述电极体12的周向上,所述流体出口123朝向不同角度分布参考附图9。
【实施例4】
参考附图12和附图13,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电极体为两组,每组为两个,且相邻电极体绝缘隔离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远端。在其他实施例中不排除具有三组或三组以上电极体12的情况。其余设置可以单一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也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任一者所公开的方案组合或与上述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案组合。
每个所述电极体12上至少设有两个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流体出口123每个所述流体出口从所述电极体的近端到远端方向依次排列;
每组所述电极体12中,每个电极体最远端的一个流体出口123朝向内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流体不是采用生理盐水,而是采用的气体,其原理是基于近年来新兴研究领域--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疗法促进疤痕愈合。大气压低温等离子是一种很特殊的气体物质其中包含有活性含氧成分、活性含氮成分、电磁场、热量、紫外线和其他带电粒子以及自由基等。研究表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已经表现出能够激发、提升、控制以及催化生物系统中多种复杂行为和反应的能力。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中包含有一氧化氮和过氧化氢等活性成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含氧成分已经被证明为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并且同时能够启动自然凝血机理使伤口迅速止血;过氧化氢可以通过激活氧化还原反应来影响伤口的闭合过程;一氧化氮在是一个影响皮肤对感染的反应的重要的中介物质,一氧化氮是可以影响许多生物功能包括调节凝血,免疫反应,神经通讯,放松平滑肌,调节荷尔蒙分泌,一氧化氮可以作为杀菌剂和抗癌剂等。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是在大气压环境下产生并不需要真空系统,工作气体可以为空气、稀有气体或者几中气体的混合物。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材料和皮肤表面等;调节不同的放电参数比如电压、放电距离或者放电气体等可以调节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各种成分的组成,正是这种可接触性和可调性使得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更加适合应用在生物医疗领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体12仅作为一个容纳气体的空腔,本身并不需要放电,其材质可以是导电的金属材质,也可以是不导电的绝缘材质,所述电极体12的流体腔道121内单独设置一组放电电极,这一组放电电极包括一个工作极和回路极,流体通道111通入高压气体并进入流体腔道121内,工作极和回路极放电将气体击穿产生气体等离子体,气体等离子体在压力作用下经流体出口123排出。此时,流体出口123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为所述电极体12的远端端面或所述电极体12的周向上。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具体线路连接、安装方式等不是发明重点,可以参考以上内容结合常识实现,或者参考现有技术方案CN201910670161.4、CN201910669993.4、CN202010819571.3等实现,因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组合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组件(1)包括:
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内设置有向远端延伸的流体通道(111);
电极体(12),所述电极体至少设有一组,每组为两个,且相邻电极体绝缘隔离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远端;
每个所述电极体(12)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设有与流体通道(111)连通的喷嘴(122)、流体腔道(121)和流体出口(123),所述喷嘴(122)被配置为在压力作用下将流体呈散射状喷出,所述流体腔道(121)从近端到远端方向口径逐渐增大,所述流体出口(123)至少设有两个,每个流体出口从近端到远端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流体出口(123)均为向远端方向倾斜的斜口;
当流体散射而出的扩散角a小于或等于所述流体腔道(121)的张角b时,流体从最远端的流体出口(123)喷出;
当流体散射而出的扩散角a大于所述流体腔道(121)的张角b时,各个流体出口(123)均喷出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极体(12)最远端的流体出口(123)朝向内侧或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22)为带有收缩口的管、圆柱形管、带有导风板的轴流式通风机、带有导流板的直角弯管任一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流体出口(123)的口径分别大于对应位置的流体腔道(121)的口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体(12)的流体出口的口径相同或从近端到远端方向的口径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极体(12)中至少有一个内侧的流体出口朝向同组另一个电极体(12)的中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出口(123)至少有两个朝向同一侧,所述朝向同一侧的流体出口(123)位于同一直线上或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体(12)呈柱状、针状或立方体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极体(12)中各个电极体的规格相同或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体(12)通过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极体(12)中,其中一个为工作极,另一个为极性相反的回路极。
12.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电极,包括手柄(2),所述手柄近端连接有线缆插头(3)和进水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前端组件(1),所述前端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2)的远端,所述进水管(4)与流体通道(111)连通。
13.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系统,包括主机(6)、流量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手柄(2)和所述前端组件(1),所述手柄近端连接有线缆插头(3)和进水管(4),所述前端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2)的远端,所述进水管(4)与流体通道(111)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器(7)被配置为根据主机(6)设定的各级输出功率匹配对应的转速。
CN202310687133.XA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Active CN116687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7133.XA CN116687553B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7133.XA CN116687553B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7553A CN116687553A (zh) 2023-09-05
CN116687553B true CN116687553B (zh) 2023-10-10

Family

ID=87832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7133.XA Active CN116687553B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755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1865A (zh) * 2012-04-13 2013-10-30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冷盐水灌注型射频消融导管
CN107951560A (zh) * 2016-10-17 2018-04-24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具有成角度冲洗孔的导管
CN209203505U (zh) * 2018-11-13 2019-08-06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可简便控制水流量的双极电凝镊
CN210009123U (zh) * 2019-03-29 2020-02-04 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外科止血装置
WO2021096748A1 (en) * 2019-11-15 2021-05-20 Smith & Nephew,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electrosurgical coagulation devices
CN115590611A (zh) * 2022-12-13 2023-01-13 成都德倍佳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n) 一种出水电凝钳
CN218356356U (zh) * 2022-04-21 2023-01-24 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24658C2 (nl) * 2003-10-29 2005-05-02 Univ Medisch Centrum Utrecht Katheter en werkwijze, in het bijzonder voor ablatie en dergelijke techniek.
US8128621B2 (en) * 2005-05-16 2012-03-06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Irrigated ablatio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f temperature
US7591816B2 (en) * 2006-12-28 2009-09-22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Irrigated ablation catheter having a pressure sensor to detect tissue contact
US8690870B2 (en) * 2006-12-28 2014-04-08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Irrigated ablation catheter system with pulsatile flow to prevent thrombus
US7914528B2 (en) * 2006-12-29 2011-03-29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Ablation catheter tip for generating an angled flow
US8052684B2 (en) * 2007-11-30 2011-11-08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Irrigated ablation catheter having parallel external flow and proximally tapered electrode
US8221409B2 (en) * 2007-12-21 2012-07-17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Thermally insulated irrigation catheter assembly
US8814857B2 (en) * 2010-12-17 2014-08-26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lbrillation Division, Inc. Irrigated ablation electrode assembli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1865A (zh) * 2012-04-13 2013-10-30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冷盐水灌注型射频消融导管
CN107951560A (zh) * 2016-10-17 2018-04-24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具有成角度冲洗孔的导管
CN209203505U (zh) * 2018-11-13 2019-08-06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可简便控制水流量的双极电凝镊
CN210009123U (zh) * 2019-03-29 2020-02-04 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外科止血装置
WO2021096748A1 (en) * 2019-11-15 2021-05-20 Smith & Nephew,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electrosurgical coagulation devices
CN218356356U (zh) * 2022-04-21 2023-01-24 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
CN115590611A (zh) * 2022-12-13 2023-01-13 成都德倍佳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n) 一种出水电凝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7553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1067B2 (en) Plasma-generating device, plasma surgical device and use of a plasma surgical device
US105248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us surgery
CN102711638B (zh) 多功能元件
JP5955350B2 (ja) 炭化防止装置
US20080161800A1 (en) Ablation catheter tip for generating an angled flow
CA28164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surgical conductive gas cutting for improving eschar, sealing vessels and tissues
EP0480639A2 (en) Electrode assembly for high-frequency heating and coagulating apparatus
US20160051313A1 (en) Attachment for Electrosurgical System
US11696792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physiological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cold plasma discharges
CN111050678B (zh) 用于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系统的扩散式喷涂器
CN116687553B (zh) 一种流体可控式止血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EP3383290B1 (en) Mixing cold plasma beam jets with atmosphere
CN116616939A (zh) 医疗用治疗器具、医疗用治疗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活性气体的喷射方法
EP3827878A1 (en) Electromedical device for blood clotting and treatment of ulcers and other skin injuries in human and animal patients
CN116458994B (zh) 一种流体可控式电凝电极体、前端组件、电极及其系统
CN211156217U (zh) 一种等离子手术装置
CN108392251A (zh) 一种用于组织水切并同步电切电凝的刀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21513305U (zh) 医用等离子设备一次性治疗手柄帽
CN113663221A (zh) 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刷皮肤病治疗仪
CN110787362A (zh) 一种大气压芦荟放电等离子体祛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404109U (zh) 一种止血电极前端组件及电极
CN110478236A (zh) 一种电灸头、包括其的电灸治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EP4382064A1 (en) Directional micro-pulsed liquid spray for cooling
CN221130024U (zh) 等离子手术电极
RU2195226C2 (ru) Способ высокочастотного электро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е ткан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