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649440A -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9440A
CN116649440A CN202310675709.0A CN202310675709A CN116649440A CN 116649440 A CN116649440 A CN 116649440A CN 202310675709 A CN202310675709 A CN 202310675709A CN 116649440 A CN116649440 A CN 116649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tea
butt joint
tea leaves
bear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57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49440B (zh
Inventor
杨晋良
石碧鹏
陆学军
智永静
潘远军
贾俊辉
陈冰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ulongtan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Wulongt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Wulongtan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Wulongt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57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94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49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9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49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9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将采摘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茶叶中的灰尘和杂物,并使用上料设备将茶叶输送到下料底座上承托壳体的中部位置,控制刮片盘转动,将茶叶摊平处理;S2.萎凋:将承托壳体和其内部的茶叶放置在房间内,让温度处于24‑28℃,对其进行通风处理;S3.揉捻:将萎凋处理后的茶叶放置在揉捻机揉捻,先不加压揉捻10min中间加轻压揉捻6min,最后减压揉捻12min后下机。该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通过第一转动轴在承托壳体的内部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时同时带动对接轴进行转动,当转动时会带动刮片盘在阻挡片上滑动,利用承托壳体上设置的阻挡片,来对茶叶在承托壳体上的铺设厚度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茶叶发酵工艺中是将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在茶叶萎凋过程中,需要人工将茶叶放置竹编托盘中,手动将茶叶铺平,并将其堆叠放置在承托架上,在对茶叶铺平和放置过程中,需要消耗较长时间,且将竹编托盘放置在承托架较高位置处时,需要人工举起放置,无形中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给茶叶发酵上带来一定的不便。
针对现有问题,急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茶叶发酵工艺中是将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在茶叶萎凋过程中,需要人工将茶叶放置竹编托盘中,手动将茶叶铺平,并将其堆叠放置在承托架上,在对茶叶铺平和放置过程中,需要消耗较长时间,且将竹编托盘放置在承托架较高位置处时,需要人工举起放置,无形中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给茶叶发酵上带来一定的不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采摘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茶叶中的灰尘和杂物,并使用上料设备将茶叶输送到下料底座上承托壳体的中部位置,控制刮片盘转动,将茶叶摊平处理;
S2.萎凋:将承托壳体和其内部的茶叶放置在房间内,让温度处于24-28℃,对其进行通风处理;
S3.揉捻:将萎凋处理后的茶叶放置在揉捻机揉捻,先不加压揉捻10min中间加轻压揉捻6min,最后减压揉捻12min后下机;
S4.摊凉:将揉捻后的茶叶放置在竹匾里摊凉,解块,充分抖散,促其氧化;
S5.烘干:将摊凉处理后的茶叶加入烘干机的内部,烘干处理15min,并将其加入筛选设备,去除茶叶梗和碎渣。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S2中通风处理时间为8-12小时。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S5中烘干时温度为110-120℃。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茶叶发酵工艺。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包括下料底座和承托壳体,所述下料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边侧设置有承托壳体,并且承托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挡片;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转动轴,设置于所述承托壳体的内部,且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并且第一转动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设置有对接轴,且对接轴的端部设置有刮片盘,所述刮片盘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转动轴;
阻挡机构,设置于所述刮片盘的边侧,且阻挡机构包括阻挡片和第二弹簧,并且阻挡片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
对接盘,设置于所述对接轴的边侧,且对接盘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阻挡机构还包括封堵片,且封堵片与阻挡片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封堵片设置于阻挡片的底部,并且封堵片的边侧设置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开设于承托壳体的内部,且下料槽的内部设置有封堵盘,并且封堵盘的表面等角度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槽孔,且第一槽孔开设于承托壳体的表面,并且承托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片,同时倾斜片的边侧设置有遮挡片。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封堵盘的内侧设置有涡状弹簧,且封堵盘的外侧设置有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对接片、第一气囊和连接凹槽,且对接片的边侧设置有第一气囊,且对接片与封堵盘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气囊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凹槽,同时连接凹槽开设于承托壳体的内部,并且第一气囊的外壁设置有连接管。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设置有挤压机构,且挤压机构包括第二气囊、固定座、挤压盘和挤压杆,并且连接管与第二气囊固定相连,同时第二气囊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气囊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气囊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与承托壳体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挤压盘,同时挤压盘的端部设置有挤压杆,并且挤压杆与对接盘之间为固定连接;
所述对接盘与对接轴之间设置有滚珠,且滚珠嵌入设置于对接轴的内部,并且对接盘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竖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转动齿轮,且转动齿轮的边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环,并且传动齿环的内侧设置有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卡齿、安装座和第三弹簧,且卡齿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与第一转动轴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卡齿的边侧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限位片,且限位片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盘,并且限位盘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液压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封堵盘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调节盘,并且调节盘内部嵌入设置有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的边侧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边侧设置有压缩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设置有刮片盘,通过第一转动轴在承托壳体的内部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时同时带动对接轴进行转动,当转动时会带动刮片盘在阻挡片上滑动,利用承托壳体上设置的阻挡片,来对茶叶在承托壳体上的铺设厚度进行控制,并将阻挡片内侧多余的茶叶刮除,让刮除后的茶叶掉入到承托壳体上预设的通道,让上层掉落的茶叶自动进入到下一层的承托壳体上,实现多层承托壳体自动完成茶叶铺平的效果;
2、该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设置有卡齿,当第一转动轴反向转动时,会让卡齿与传动齿环卡合接触,让第一转动轴反向转动时,同时转动齿轮和螺纹杆转动,来带动对接盘向下运动,对接盘向下运动时,会对底部的对接轴进行挤压,让对接轴在第一转动轴的内部滑动,让对接轴带动刮片盘转动过程中,对对接轴的高度进行调节,让刮片盘逐渐向下运动,利用刮片盘转动过程中向下运动,将承托壳体上的茶叶逐渐刮除,让茶叶从承托壳体预设通道掉落,实现将萎凋完成的茶叶自动下料;
3、该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设置有封堵盘,对接盘向下滑动时,会带动位于底部对称设置的挤压杆和挤压盘向下运动,挤压盘对固定座内部的第二气囊进行挤压,并让第二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到第一气囊的内部,此时第一气囊会带动位于连接凹槽内部的对接片滑动,进而带动封堵盘在承托壳体的内部转动,打开流通通道,让承托壳体上的茶叶可以通过打开通道进入到下料槽的内,提高承托壳体上茶叶的清理效果,有效避免茶叶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茶叶发酵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承托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刮片盘与承托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调节盘与推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承托壳体与封堵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图8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螺纹杆与传动齿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图10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活动块与压缩弹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料底座;2、支撑架;3、承托壳体;4、防护挡片;5、驱动电机;6、第一转动轴;7、第一弹簧;8、对接轴;9、刮片盘;10、连接轴;11、第二转动轴;12、阻挡机构;1201、阻挡片;1202、第二弹簧;1203、封堵片;13、下料槽;14、封堵盘;15、第一槽孔;16、第二槽孔;17、涡状弹簧;18、对接机构;1801、对接片;1802、第一气囊;1803、连接凹槽;19、连接管;20、挤压机构;2001、第二气囊;2002、固定座;2003、挤压盘;2004、挤压杆;21、对接盘;22、滚珠;23、竖杆;24、螺纹杆;25、转动齿轮;26、传动齿环;27、锁定机构;2701、卡齿;2702、安装座;2703、第三弹簧;28、限位片;29、限位盘;30、液压杆;31、固定杆;32、调节盘;33、推动件;34、活动块;35、压缩弹簧;36、倾斜片;37、遮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采摘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茶叶中的灰尘和杂物,并使用上料设备将茶叶输送到下料底座1上承托壳体3的中部位置,控制刮片盘9转动,将茶叶摊平处理;
S2.萎凋:将承托壳体3和其内部的茶叶放置在房间内,让温度处于24-28℃,对其进行通风处理;
S3.揉捻:将萎凋处理后的茶叶放置在揉捻机揉捻,先不加压揉捻10min中间加轻压揉捻6min,最后减压揉捻12min后下机;
S4.摊凉:将揉捻后的茶叶放置在竹匾里摊凉,解块,充分抖散,促其氧化;
S5.烘干:将摊凉处理后的茶叶加入烘干机的内部,烘干处理15min,并将其加入筛选设备,去除茶叶梗和碎渣;
S2中通风处理时间为8-12小时,S5中烘干时温度为110-12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意在促进解决如何实现将多个承托壳体3上的茶叶抚平的问题,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12,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茶叶发酵工艺,包括下料底座1和承托壳体3,下料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边侧设置有承托壳体3,并且承托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挡片4;还包括:
第一转动轴6,设置于承托壳体3的内部,且第一转动轴6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5,并且第一转动轴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端部设置有对接轴8,且对接轴8的端部设置有刮片盘9,刮片盘9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10,且连接轴10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1;
阻挡机构12,设置于刮片盘9的边侧,且阻挡机构12包括阻挡片1201和第二弹簧1202,并且阻挡片1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202;对接盘21,设置于对接轴8的边侧,且对接盘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4;
首先使用输送设备,将茶叶输送到位于下料底座1上最高位置的承托壳体3处,承托壳体3设置有多个,且两个之间设置有间隔,并使用支撑架2进行定位,便于后续茶叶通风处理,随后通过控制驱动电机5转动,驱动电机5带动第一转动轴6在承托壳体3的内部转动,第一转动轴6转动时同时带动对接轴8进行转动,对接轴8嵌入设置于第一转动轴6的内部,只能在第一转动轴6的内部上下滑动,当对接轴8转动时会带动刮片盘9在阻挡片1201上滑动,利用承托壳体3上设置的阻挡片1201,来对茶叶在承托壳体3上的铺设厚度进行控制;
当刮片盘9在阻挡片1201上滑动时,会将阻挡片1201内侧多余的茶叶刮除,让刮除后的茶叶掉入到承托壳体3上预设的通道,让上层掉落的茶叶自动进入到下一层的承托壳体3上,直到承托壳体3上全部铺满茶叶时,此时利用位于底部的下料底座1来对多余的茶叶进行收集,为了便于提高茶叶的通风效果,可以将阻挡片1201竖直部开设通风小孔,提高茶叶通风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意在促进解决如何根据实现自动对萎凋完成的茶叶下料的问题,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12,螺纹杆24的底部设置有转动齿轮25,且转动齿轮25的边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环26,并且传动齿环26的内侧设置有锁定机构27;锁定机构27包括卡齿2701、安装座2702和第三弹簧2703,且卡齿270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座2702,且安装座2702与第一转动轴6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卡齿2701的边侧设置有第三弹簧2703,安装座270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限位片28,且限位片28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盘29,并且限位盘2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液压杆30;封堵盘14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杆31,且固定杆31的端部设置有调节盘32,并且调节盘32内部嵌入设置有推动件33,推动件33的边侧设置有活动块34,且活动块34的边侧设置有压缩弹簧35;
第一转动轴6的外壁设置有锁定机构27,在第一转动轴6正向转动时,卡齿2701与安装座2702之间为转动连接,且传动齿环26与螺纹杆24转动所需力量较大,此时会让卡齿2701在安装座2702上转动,并对第三弹簧2703进行压缩,让卡齿2701在传动齿环26内快速摆动,让第一转动轴6单独带动刮片盘9进行转动,且刮片盘9顶部设置有连接轴10和第二转动轴11,第二转动轴11嵌入设置在连接轴10的内部,第二转动轴11只能在连接轴10的内部滑动,当连接轴10转动时,可以正常带动第二转动轴11转动,进行实现带动多层承托壳体3上的刮片盘9同时转动;
当茶叶经过萎凋处理后需要下料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5反向转动,此时驱动电机5会带动第一转动轴6和对接轴8同时反向转动,第一转动轴6反向转动时,会带动位于外侧的卡齿2701运动,安装座2702的边侧设置有凸起,来对卡齿2701的转动进行限位,此时会让卡齿2701与传动齿环26卡合接触,让第一转动轴6反向转动时,会同时转动齿轮25和螺纹杆24转动,螺纹杆24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对接盘21,来带动对接盘21向下运动,对接盘21的内部贯穿有竖杆23,利用竖杆23来对对接盘21运动进行限位,让其运动更为平稳;
对接盘21向下运动时,会对底部的对接轴8进行挤压,让对接轴8在第一转动轴6的内部滑动,并对第一弹簧7进行压缩,让对接轴8带动刮片盘9转动过程中,对对接轴8的高度进行调节,随着第一转动轴6带动对接轴8持续转动,让刮片盘9逐渐向下运动,并最终与承托壳体3表面贴合,利用刮片盘9转动过程中向下运动,将承托壳体3上的茶叶逐渐刮除,让茶叶从承托壳体3预设通道掉落,实现将萎凋完成的茶叶自动下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意在促进解决如何实现茶叶快速下料的问题,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12,阻挡机构12还包括封堵片1203,且封堵片1203与阻挡片12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封堵片1203设置于阻挡片1201的底部,并且封堵片1203的边侧设置有下料槽13,下料槽13开设于承托壳体3的内部,且下料槽13的内部设置有封堵盘14,并且封堵盘14的表面等角度开设有第二槽孔16,第二槽孔1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槽孔15,且第一槽孔15开设于承托壳体3的表面,并且承托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片36,同时倾斜片36的边侧设置有遮挡片37;
封堵盘14的内侧设置有涡状弹簧17,且封堵盘14的外侧设置有对接机构18,对接机构18包括对接片1801、第一气囊1802和连接凹槽1803,且对接片1801的边侧设置有第一气囊1802,且对接片1801与封堵盘14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气囊180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凹槽1803,同时连接凹槽1803开设于承托壳体3的内部,并且第一气囊1802的外壁设置有连接管19;
连接管19的端部设置有挤压机构20,且挤压机构20包括第二气囊2001、固定座2002、挤压盘2003和挤压杆2004,并且连接管19与第二气囊2001固定相连,同时第二气囊2001通过连接管19与第一气囊1802之间相互连通;第二气囊200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座2002,且固定座2002与承托壳体3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座2002的顶部设置有挤压盘2003,同时挤压盘2003的端部设置有挤压杆2004,并且挤压杆2004与对接盘21之间为固定连接;对接盘21与对接轴8之间设置有滚珠22,且滚珠22嵌入设置于对接轴8的内部,并且对接盘2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竖杆23;
当刮片盘9向下运动时,会同时对阻挡片1201进行挤压,让阻挡片1201带动封堵片1203在承托壳体3的内部滑动,并对第二弹簧1202进行压缩,随着阻挡片1201向下运动,便于让承托壳体3上的茶叶可以顺利刮落,当阻挡片1201的最顶端与边侧的承托壳体3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时,此时封堵片1203会与底部的承托壳体3接触,将承托壳体3预设的流通通道进行封堵,让上一个承托壳体3上的茶叶不会在进入到下一个承托壳体3的中部位置;
对接盘21向下滑动时,会带动位于底部对称设置的挤压杆2004和挤压盘2003向下运动,当挤压盘2003进入固定座2002的内部时,随着对接盘21带动挤压盘2003继续向下运动,让挤压盘2003对固定座2002内部的第二气囊2001进行挤压,让第二气囊2001收缩,并让第二气囊2001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9进入到第一气囊1802的内部,并让第一气囊1802膨胀,此时第一气囊1802会带动位于连接凹槽1803内部的对接片1801滑动,对接片1801与封堵盘14为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封堵盘14在承托壳体3的内部转动,并对涡状弹簧17进行压缩,封堵盘14上预设有第二槽孔16,让第一槽孔15与第二槽孔16重叠,打开流通通道,让承托壳体3上的茶叶可以通过打开通道进入到下料槽13的内,封堵片1203上开设有与下料槽13对应的槽孔,当封堵片1203底部与承托壳体3接触时,此时会让下料槽13内的茶叶通过封堵片1203上的槽孔掉入到承托壳体3预设的下料通道内;
封堵盘1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31,当封堵盘14转动时,会同时带动固定杆31和调节盘32转动,调节盘32表面等角度开设有容纳推动件33的槽孔,且推动件33嵌入设置在承托壳体3的内部,当调节盘32转动时,会带动推动件33在承托壳体3的内部滑动,推动件33的端部连接有活动块34,进而带动多个活动块34同时滑动,并对压缩弹簧35进行压缩,打开承托壳体3上位于封堵片1203边侧的通道,让经过下料槽13和刮片盘9反转进入承托壳体3中预设通道的茶叶直接经过推动件33打开的通道下料,并利用倾斜片36和遮挡片37的设置,让下料的茶叶直接进入到下一个承托壳体3处的预设通道内,不在落入承托壳体3的内部,并让其直接落入下料底座1的内部,实现茶叶的快速下料,无需让茶叶全部安装一层一层下料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下料效率;
当刮片盘9与承托壳体3贴合时,此时对接轴8滑动到最大位置,此时承托壳体3上还有茶叶残留时,通过控制第一转动轴6带动刮片盘9正转,实现茶叶的继续清理,当清理完成后,需要将封堵盘14复位时,通过控制液压杆30带动限位盘29上的限位片28运动,限位片28与安装座2702数量呈一一对应设置,通过限位片28在安装座2702内滑动,当限位片28上升到最大位置时,此时限位片28会对卡齿2701的转动进行限位,让卡齿2701不能在安装座2702上转动,当第一转动轴6正转时,此时第一转动轴6会带动卡齿2701、传动齿环26和转动齿轮25同时转动,来带动对接盘21、封堵盘14的复位运动,同时带动活动块34复位,对通道重新封堵,便于后续未经过萎凋处理的茶叶重新加入承托壳体3的中部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采摘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茶叶中的灰尘和杂物,并使用上料设备将茶叶输送到下料底座(1)上承托壳体(3)的中部位置,控制刮片盘(9)转动,将茶叶摊平处理;
S2.萎凋:将承托壳体(3)和其内部的茶叶放置在房间内,让温度处于24-28℃,对其进行通风处理;
S3.揉捻:将萎凋处理后的茶叶放置在揉捻机揉捻,先不加压揉捻10min中间加轻压揉捻6min,最后减压揉捻12min后下机;
S4.摊凉:将揉捻后的茶叶放置在竹匾里摊凉,解块,充分抖散,促其氧化;
S5.烘干:将摊凉处理后的茶叶加入烘干机的内部,烘干处理15min,并将其加入筛选设备,去除茶叶梗和碎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通风处理时间为8-1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烘干时温度为110-120℃。
4.一种茶叶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茶叶发酵工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设备,包括下料底座(1)和承托壳体(3),所述下料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边侧设置有承托壳体(3),并且承托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挡片(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转动轴(6),设置于所述承托壳体(3)的内部,且第一转动轴(6)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5),并且第一转动轴(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端部设置有对接轴(8),且对接轴(8)的端部设置有刮片盘(9),所述刮片盘(9)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10),且连接轴(10)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1);
阻挡机构(12),设置于所述刮片盘(9)的边侧,且阻挡机构(12)包括阻挡片(1201)和第二弹簧(1202),并且阻挡片(1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202);
对接盘(21),设置于所述对接轴(8)的边侧,且对接盘(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12)还包括封堵片(1203),且封堵片(1203)与阻挡片(12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封堵片(1203)设置于阻挡片(1201)的底部,并且封堵片(1203)的边侧设置有下料槽(13),所述下料槽(13)开设于承托壳体(3)的内部,且下料槽(13)的内部设置有封堵盘(14),并且封堵盘(14)的表面等角度开设有第二槽孔(16),所述第二槽孔(1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槽孔(15),且第一槽孔(15)开设于承托壳体(3)的表面,并且承托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片(36),同时倾斜片(36)的边侧设置有遮挡片(3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盘(14)的内侧设置有涡状弹簧(17),且封堵盘(14)的外侧设置有对接机构(18),所述对接机构(18)包括对接片(1801)、第一气囊(1802)和连接凹槽(1803),且对接片(1801)的边侧设置有第一气囊(1802),且对接片(1801)与封堵盘(14)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气囊(180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凹槽(1803),同时连接凹槽(1803)开设于承托壳体(3)的内部,并且第一气囊(1802)的外壁设置有连接管(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9)的端部设置有挤压机构(20),且挤压机构(20)包括第二气囊(2001)、固定座(2002)、挤压盘(2003)和挤压杆(2004),并且连接管(19)与第二气囊(2001)固定相连,同时第二气囊(2001)通过连接管(19)与第一气囊(1802)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气囊(200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座(2002),且固定座(2002)与承托壳体(3)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座(2002)的顶部设置有挤压盘(2003),同时挤压盘(2003)的端部设置有挤压杆(2004),并且挤压杆(2004)与对接盘(21)之间为固定连接;
所述对接盘(21)与对接轴(8)之间设置有滚珠(22),且滚珠(22)嵌入设置于对接轴(8)的内部,并且对接盘(2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竖杆(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4)的底部设置有转动齿轮(25),且转动齿轮(25)的边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环(26),并且传动齿环(26)的内侧设置有锁定机构(27);
所述锁定机构(27)包括卡齿(2701)、安装座(2702)和第三弹簧(2703),且卡齿(270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座(2702),且安装座(2702)与第一转动轴(6)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卡齿(2701)的边侧设置有第三弹簧(2703),所述安装座(270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限位片(28),且限位片(28)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盘(29),并且限位盘(2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液压杆(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盘(14)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杆(31),且固定杆(31)的端部设置有调节盘(32),并且调节盘(32)内部嵌入设置有推动件(33),所述推动件(33)的边侧设置有活动块(34),且活动块(34)的边侧设置有压缩弹簧(35)。
CN202310675709.0A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Active CN1166494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5709.0A CN116649440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5709.0A CN116649440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9440A true CN116649440A (zh) 2023-08-29
CN116649440B CN116649440B (zh) 2024-04-09

Family

ID=8771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5709.0A Active CN116649440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494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57444A (zh) * 1969-03-12 1971-12-15
CN103385319A (zh) * 2013-07-16 2013-11-13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发酵茶叶的加工方法
CN209702711U (zh) * 2019-04-03 2019-11-29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一种白酒发酵自动化设备
CN113218163A (zh) * 2021-06-24 2021-08-06 民乐县佳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收割用晾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821581U (zh) * 2022-01-26 2022-06-28 湖北省九宫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平铺结构的茶叶萎调设备
CN115299505A (zh) * 2022-08-10 2022-11-08 安徽永峰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用摊青装置及其摊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57444A (zh) * 1969-03-12 1971-12-15
CN103385319A (zh) * 2013-07-16 2013-11-13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发酵茶叶的加工方法
CN209702711U (zh) * 2019-04-03 2019-11-29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一种白酒发酵自动化设备
CN113218163A (zh) * 2021-06-24 2021-08-06 民乐县佳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收割用晾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821581U (zh) * 2022-01-26 2022-06-28 湖北省九宫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平铺结构的茶叶萎调设备
CN115299505A (zh) * 2022-08-10 2022-11-08 安徽永峰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用摊青装置及其摊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9440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9646B2 (en) Electrical appliance for preparing food juice by pressing
CN116649440B (zh) 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CN206549975U (zh) 应用于蔬菜切丝机的筛分结构
CN111358022B (zh) 一种脱水蔬菜自动化加工设备
CN219233077U (zh) 一种猪饲料加工用筛选装置
CN218910265U (zh) 一种油茶果处理设备
CN114633295B (zh) 一种用于生物调味品制备的香叶切片装置
CN116592596A (zh) 一种石斛条烘干设备
CN116406718B (zh) 一种桂花砖茶生产工艺
CN112640968A (zh)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
CN106616336A (zh) 一种生产红薯锅巴的方法
CN114081190A (zh) 一种油茶果低损剥壳装置
CN207373288U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料理机
CN219069373U (zh) 一种樱桃深加工装置
CN218889212U (zh) 茶叶萎凋槽
CN217686505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豆粉生产用烘烤设备
CN220211789U (zh) 一种酸枣去核装置
CN113785998B (zh) 一种刺梨花茶的制作设备及制备方法
CN215676132U (zh) 一种饲料生产除湿设备
CN221108944U (zh) 一种油菜种子的加工筛选机
CN218650069U (zh) 一种茶叶理条机
CN211964928U (zh) 一种物料筛选装置
CN106418202A (zh) 一种南瓜型糯米锅巴及其制备工艺
CN209345956U (zh) 一种茶叶杀青用冷却风选机
CN118402385B (zh) 一种便于下料的饲料生产用切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