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5359B - 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75359B CN116575359B CN202310862774.4A CN202310862774A CN116575359B CN 116575359 B CN116575359 B CN 116575359B CN 202310862774 A CN202310862774 A CN 202310862774A CN 116575359 B CN116575359 B CN 1165753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ctopic
- walking
- sliding plate
- slide plate
- bas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10—Cantilevered e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及施工方法,所述异位挂篮包括:常位挂篮系统,包括常位滑板;异位挂篮系统,包括异位滑板、第二菱形架和行走组件,所述异位滑板安装于0#段上;所述异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平行,且所述异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错开,所述异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行走组件包括支座和行走件;所述支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相对转动地连接;延长滑板,与异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复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辅助滑板,设置于延长滑板与复位滑板之间。本发明能够在较短的0#段上对称布置挂篮系统并便于异位挂篮系统复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常遇到上部结构由连续跨过三个以上支座的梁,其称之为连续梁,连续梁一般采用分节段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即先在各桥墩上浇筑0#段或预制0#段,然后以0#段为基础利用挂篮向0#段的两侧依次对称浇筑1#段、2#段等,直到相邻桥墩上的梁体合龙。
在1#段的浇筑过程中,一般需要在0#段的两侧分别对称施工1#段,以保持受力平衡。由于桥梁结构设计原因,部分墩顶0#段的设计长度较短,难以同时安装两套挂篮系统,难以利用常规工艺进行连续梁的浇筑。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及施工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包括:
常位挂篮系统,包括常位滑板和第一菱形架,所述常位滑板安装于0#段上,所述第一菱形架沿常位滑板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常位滑板上;
异位挂篮系统,包括异位滑板、第二菱形架和行走组件,所述异位滑板安装于0#段上,所述第二菱形架沿异位滑板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异位滑板上;所述异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平行,且所述异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错开,所述异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行走组件包括支座和行走件;所述支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菱形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座体与行走件连接,且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相对转动地连接;
延长滑板,与异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
复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复位滑板与延长滑板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复位滑板用于承载复位后的第二菱形架;
辅助滑板,设置于延长滑板与复位滑板之间,用于支撑行走组件行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座体的顶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第一座体的底部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轴插入旋转孔内使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绕旋转轴相对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顶升千斤顶;所述顶升千斤顶布置于支座下方,用于顶升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行走千斤顶,所述行走千斤顶与支座连接,用于驱动支座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异位滑板包括两条间隔布置且互相平行的轨道;所述第一座体包括连接座和横梁;所述连接座包括向两侧延伸的翼部、以及向底部延伸的主干部;两翼部的下方分别铰接有横梁,使横梁绕铰接点转动而调整横梁的水平度;所述主干部伸入两横梁之间并设有所述旋转孔;所述第二座体包括两根行走梁,所述行走梁与行走件铰接,使行走梁绕铰接点转动而调整行走梁的水平度;所述第一座体相对第二座体转动前后分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横梁与行走梁垂直使一根横梁分别压覆于两根行走梁的端部;第二状态下横梁与行走梁平行使每根横梁分别单独压覆于每根行走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两片异形板、底板和第一铰接座,两片异形板间隔布置且底部分别与底板相连,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两片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分别与两片异形板连接,且两片第一铰接板分别位于横梁的两侧并通过第一销轴与横梁中部铰接;所述行走梁包括两片槽钢,所述行走件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包括两片第二铰接板,两片第二铰接板均位于两片槽钢之间并通过第二销轴与槽钢中部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为工字型;所述行走件分为前行走件和后行走件;所述前行走件包括顶板、两片行走板、以及多根转动连接于两片行走板之间的滚轴,两片行走板分别与顶板连接并位于轨道的翼板的两侧,所述滚轴压覆在翼板的顶部;所述后行走件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卡入翼板的下方限制行走组件脱离轨道。
进一步的,还包括临时固定组件,所述临时固定组件包括精轧螺纹钢、悬臂梁和临时悬吊件;所述精轧螺纹钢预埋于连续梁的浇筑块内,所述悬臂梁通过精轧螺纹钢锚固于浇筑块上;所述临时悬吊件悬吊于悬臂梁上,且临时悬吊件用于临时悬吊异位挂篮系统的模板组件。
一种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连续梁异位挂篮施工连续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常位挂篮系统和异位挂篮系统分别安装于0#段上,使常位滑板和异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错开、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浇筑1#段;
安装延长滑板和复位滑板;
沿异位滑板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异位挂篮系统和常位挂篮系统,使常位挂篮系统和异位挂篮系统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不再重叠;
将异位挂篮系统横移至复位滑板上,使异位挂篮系统与常位挂篮系统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将异位挂篮系统横移至复位滑板上的过程包括:
在延长滑板和复位滑板之间安装辅助滑板,使辅助滑板与行走组件对齐;
拆卸后行走件上的行走轮;
在支座下方安装顶升千斤顶,并利用顶升千斤顶将支座顶升,使行走组件腾空而与延长滑板分离;
将支座的第二座体相对第一座体旋转90°;
将顶升千斤顶回退,使行走组件落在延长滑板上;
安装后行走轮,驱动行走组件沿辅助滑板移动,使第二菱形架移动至复位滑板上;
再次利用顶升千斤顶将支座顶起,使行走组件腾空而与复位滑板分离;
将支座的第二座体相对第一座体反向旋转90°而复位;
再次将顶升千斤顶回退,使行走组件落在复位滑板上;
安装后行走件上的行走轮。
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将常位挂篮系统和异位挂篮系统在长度方向上错位,使常位挂篮系统和异位挂篮系统在长度较短的0#段上都有足够的安装空间,使得浇筑1#段时能够基本满足两侧对称施工、受力平衡,并通过行走组件能够将异位挂篮系统横移至复位滑板上,并且移动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对异位挂篮系统进行过多的拆装,使得后续浇筑过程中梁体两侧能够完全保持受力平衡。
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横梁和行走梁分别绕铰接点转动能够分别调整横梁和行走梁的水平度,使行走组件能够随延长滑板和复位滑板之间的前后左右可能存在的高低差进行调整,避免行走组件变形,提高稳定性。
3.本发明所提供的施工方法,在浇筑0#段时使常位挂篮系统和异位挂篮系统在长度方向上错位,保证常位挂篮系统和异位挂篮系统都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在浇筑完1#段后将异位挂篮系统移动至1#段上的延长滑板后,梁面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再将异位挂篮系统,使异位挂篮系统与常位挂篮系统对称,保证后续浇筑过程中梁体两侧能够保持受力平衡,保证后续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浇筑0#段时挂篮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浇筑0#段时滑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挂篮沿长度方向移动后的示意图;
图4为布置延长滑板、复位滑板和辅助滑板的示意图;
图5为顶升第二菱形架的示意图;
图6为临时悬挂模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拆除异位滑板和延长滑板后的示意图;
图8为前行走组件旋转前的整体示意图;
图9为前行走组件旋转前的剖开示意图;
图10为前行走组件旋转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11为前行走组件旋转后的剖开示意图;
图12为后行走组件的部分示意图;
图13为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0#段;200、1#段;300、常位挂篮系统;400、异位挂篮系统;
1、常位滑板;2、第一菱形架;3、异位滑板;4、第二菱形架;5、延长滑板;6、复位滑板;7、辅助滑板;8、行走组件;9、临时固定组件;10、模板组件;
81、支座;82、前行走件;83、行走千斤顶;84、顶升千斤顶;
811、连接座;812、横梁;813、旋转轴;814、行走梁;
8111、异形板;8112、底板;8113、第一铰接板;8114、第一销轴;
8141、槽钢;8142、第二铰接板;8143、第二销轴;
821、顶板;822、行走板;823、滚轴;
851、行走轮;
92、悬臂梁;93、临时悬吊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用于浇筑施工,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常位挂篮系统300和异位挂篮系统400。所述常位挂篮系统300包括常位滑板1和第一菱形架2,所述常位滑板1安装于0#段100上,所述第一菱形架2沿常位滑板1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常位滑板1上,所述第一菱形架2用于悬吊对应的模板组件。所述异位挂篮系统400包括异位滑板3和第二菱形架4,所述异位滑板3安装于0#段100上,所述第二菱形架4沿异位滑板3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异位滑板3上,所述第二菱形架4用于悬吊对应的模板组件10。参照图2所示,所述异位滑板3与常位滑板1平行,且所述异位滑板3与常位滑板1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错开,所述异位滑板3与常位滑板1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使常位滑板1和异位滑板3在长度方向上错开,在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从而使得常位挂篮系统300和异位挂篮系统400在长度较小的0#段100上依然具备足够的安装空间,保证两侧的1#段200能够同时施工,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常位滑板1与异位滑板3之间的间隙为150mm,浇筑1#段200时梁体的悬挑长度很小,而且两挂篮之间的错开距离极小,基本能够保证两侧受力平衡,保证浇筑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在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调整常位滑板1与异位滑板3之间的间隙。
具体来说,参照图4所示,所述异位挂篮系统400还包括延长滑板5、复位滑板6和辅助滑板7;所述延长滑板5与异位滑板3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即延长滑板5沿着异位滑板3的端部进行加长;所述复位滑板6与常位滑板1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复位滑板6与延长滑板5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辅助滑板7设置于延长滑板5和复位滑板6之间。当浇筑完1#段200且达到足够的强度后,沿长度方向移动异位挂篮系统400,或者沿长度方向移动常位挂篮系统300,使得常位挂篮系统300和异位挂篮系统400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不再重叠,此时将异位挂篮系统400由辅助滑板7承载并转移至复位滑板6上,使的常位挂篮系统300和异位挂篮系统400对称布置,保证后续其他浇筑块在浇筑过程中的受力平衡。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菱形架4下方安装有行走组件8,利用该行走组件8在异位滑板3、延长滑板5以及辅助滑板7上带动第二菱形架4移动。具体来说,参照图5所示,所述行走组件8分为前行走组件和后行走组件,参照图8所示,所述前行走组件包括支座81、前行走件82、行走千斤顶83和顶升千斤顶84。所述支座81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菱形架4通过螺栓栓接固定,所述第二座体与行走件连接。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相对转动地连接,参照图9所示,在实施例中,在第二座体的顶部连接有旋转轴813,所述第一座体的底部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轴813插入旋转孔内使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相对转动地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旋转孔设置于第一座体上。所述行走千斤顶83与支座81连接,用于驱动支座81移动;所述顶升千斤布置于支座81下方,用于顶升支座81。当前行走件82在异位滑板3上沿长度方向行走、在辅助滑板7上沿宽度方向行走时,可以通过使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相对旋转90°而改变其行走方向,其旋转前后的状态分别参照图9和图10所示。
具体来说,所述异位滑板3包括两条间隔布置且弧形平行的轨道;所述第一座体包括连接座811和横梁812;所述连接座811包括向两侧延伸的翼部、以及向底部延伸的主干部;两翼部的下方分别铰接有横梁812,使横梁812绕铰接点转动而调整横梁812的水平度;所述主干部伸入两横梁812之间并设有所述旋转孔;所述第二座体包括两根行走梁814,所述行走梁814与行走件铰接,使行走梁814绕铰接点转动而调整行走梁814的水平度;所述第一座体相对第二座体转动的前后分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横梁812与行走梁814垂直使一根横梁812分别压覆于两根行走梁814的端部;第二状态下横梁812与行走梁814平行使每根横梁812分别单独压覆于每根行走梁814上。横梁812和行走梁814分别绕铰接点转动能够分别调整横梁812和行走梁814的水平度,使行走组件8能够随延长滑板5和复位滑板6之间的前后左右可能存在的高低差进行调整,避免行走组件8变形,提高稳定性。
具体来说,所述连接座811包括两片异形板8111、底板8112和第一铰接座,两片异形板8111间隔布置且底部分别与底板8112相连,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两片第一铰接板8113,所述第一铰接板8113分别与两片异形板8111连接,且两片第一铰接板8113分别位于横梁812的两侧并通过第一销轴8114与横梁812中部铰接;所述行走梁814包括两片槽钢8141,所述行走件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包括两片第二铰接板8142,两片第二铰接板8142均位于两片槽钢8141之间并通过第二销轴8143与槽钢8141中部铰接。
具体来说,所述轨道为为工字型结构,其包括腹板和翼板。参照图8所示,所述前行走件82包括顶板821、两片行走板822、以及多根转动连接于两片行走板822之间的滚轴823,两片行走板822分别与顶板821连接并位于轨道的翼板的两侧,所述滚轴823压覆在翼板的顶部。所述后行走组件与前行走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行走组件包括后行走件,参照图12所示,所述后行走件包括行走轮851,所述行走轮851卡入翼板的下方限制行走组件8脱离轨道。在沿水平方向行走时,第二菱形架4悬吊了模板组件10,此时以前行走件82为支点承载第二菱形架4,以后行走件限制第二菱形架4朝向模板组件10倾倒,保证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来说,参照图6所示,在梁面上还安装有临时固定组件9,所述临时固定组件9包括精轧螺纹钢、悬臂梁92和临时悬吊件93;所述精轧螺纹钢预埋于连续梁的浇筑块内,所述悬臂梁92通过精轧螺纹钢锚固于浇筑块上;所述临时悬吊件93悬吊于悬臂梁92上,在第二菱形架4移动到复位滑板6的过程中,利用临时悬吊件93临时悬吊异位挂篮系统400的模板组件10,当第二菱形架4移动到复位滑板6后,再将模板组件10悬吊在第二菱形架4上;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菱形架4的复位前后,常位挂篮系统300和异位挂篮系统400的模板组件10均处于对称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实施例1中所述连续梁异位挂篮施工连续梁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常位挂篮系统300和异位挂篮系统400分别安装于0#段100上,使常位滑板1和异位滑板3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错开、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S2、浇筑1#段200;
S3、安装延长滑板5和复位滑板6;
S4、沿异位滑板3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异位挂篮系统400和常位挂篮系统300,使常位挂篮系统300和异位挂篮系统400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不再重叠;
S5、当第一菱形架2和第二菱形架4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不再重叠时,将异位挂篮系统400横移至复位滑板6上,使异位挂篮系统400与常位挂篮系统300对称布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横移异位挂篮系统400之前,先将模板组件10临时悬吊在临时固定组件9上;
S6、最后拆卸多余的异位滑板3、延长滑板5以及辅助滑板7。
具体来说,所述将异位挂篮系统400横移至复位滑板6上的过程包括:
S41、在延长滑板5和复位滑板6之间安装辅助滑板7,使辅助滑板7与行走组件8对齐;
S42、拆卸后行走件上的行走轮851;
S43、在支座81下方安装顶升千斤顶84,并利用顶升千斤顶84将支座81顶升,使行走组件8腾空而与延长滑板5分离;
S44、将支座81的第二座体相对第一座体旋转90°;
S45、将顶升千斤顶84回退,使行走组件8落在延长滑板5上;
S46、安装后行走轮851,驱动行走组件8沿辅助滑板7移动,使第二菱形架4移动至复位滑板6上;
S47、再次利用顶升千斤顶84将支座81顶起,使行走组件8腾空而与复位滑板6分离;
S48、将支座81的第二座体相对第一座体反向旋转90°而复位;此时可以采用螺栓将横梁812和行走梁814锁紧;
S49、再次将顶升千斤顶84回退,使行走组件8落在复位滑板6上;
S410安装后行走件上的行走轮851。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改变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的相对角度来将异位挂篮系统400横移至复位滑板6上之外;还可以通过拆除行走件后直接将第二菱形架4抬至复位滑板6上。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施工方法,在浇筑0#段100时使常位挂篮系统300和异位挂篮系统400在长度方向上错位,保证常位挂篮系统300和异位挂篮系统400都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在浇筑完1#段200后将异位挂篮系统400移动至1#段200上的延长滑板5后,梁面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再将异位挂篮系统400,使异位挂篮系统400与常位挂篮系统300对称,保证后续浇筑过程中梁体两侧能够保持受力平衡,保证后续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常位挂篮系统,包括常位滑板和第一菱形架,所述常位滑板安装于0#段上,所述第一菱形架沿常位滑板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常位滑板上;
异位挂篮系统,包括异位滑板、第二菱形架和行走组件,所述异位滑板安装于0#段上,所述第二菱形架沿异位滑板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异位滑板上;所述异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平行,且所述异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错开,所述异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所述行走组件包括支座和行走件;所述支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菱形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座体与行走件连接,且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相对转动地连接;
延长滑板,与异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
复位滑板,与常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复位滑板与延长滑板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复位滑板用于承载复位后的第二菱形架;
辅助滑板,设置于延长滑板与复位滑板之间,用于支撑行走组件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的顶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第一座体的底部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轴插入旋转孔内使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绕旋转轴相对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顶升千斤顶;所述顶升千斤顶布置于支座下方,用于顶升支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行走千斤顶,所述行走千斤顶与支座连接,用于驱动支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位滑板包括两条间隔布置且互相平行的轨道;所述第一座体包括连接座和横梁;所述连接座包括向两侧延伸的翼部、以及向底部延伸的主干部;两翼部的下方分别铰接有横梁,使横梁绕铰接点转动而调整横梁的水平度;所述主干部伸入两横梁之间并设有所述旋转孔;所述第二座体包括两根行走梁,所述行走梁与行走件铰接,使行走梁绕铰接点转动而调整行走梁的水平度;所述第一座体相对第二座体转动的前后分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横梁与行走梁垂直使一根横梁分别压覆于两根行走梁的端部;第二状态下横梁与行走梁平行使每根横梁分别单独压覆于每根行走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两片异形板、底板和第一铰接座,两片异形板间隔布置且底部分别与底板相连,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两片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分别与两片异形板连接,且两片第一铰接板分别位于横梁的两侧并通过第一销轴与横梁中部铰接;所述行走梁包括两片槽钢,所述行走件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包括两片第二铰接板,两片第二铰接板均位于两片槽钢之间并通过第二销轴与槽钢中部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工字型;所述行走件分为前行走件和后行走件;所述前行走件包括顶板、两片行走板、以及多根转动连接于两片行走板之间的滚轴,两片行走板分别与顶板连接并位于轨道的翼板的两侧,所述滚轴压覆在翼板的顶部;所述后行走件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卡入翼板的下方限制行走组件脱离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临时固定组件,所述临时固定组件包括精轧螺纹钢、悬臂梁和临时悬吊件;所述精轧螺纹钢预埋于连续梁的浇筑块内,所述悬臂梁通过精轧螺纹钢锚固于浇筑块上;所述临时悬吊件悬吊于悬臂梁上,且临时悬吊件用于临时悬吊异位挂篮系统的模板组件。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连续梁异位挂篮施工连续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常位挂篮系统和异位挂篮系统分别安装于0#段上,使常位滑板和异位滑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错开、在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浇筑1#段;
安装延长滑板和复位滑板;
沿异位滑板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异位挂篮系统和常位挂篮系统,使常位挂篮系统和异位挂篮系统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不再重叠;
将异位挂篮系统横移至复位滑板上,使异位挂篮系统与常位挂篮系统对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异位挂篮系统横移至复位滑板上的过程包括:
在延长滑板和复位滑板之间安装辅助滑板,使辅助滑板与行走组件对齐;
拆卸后行走件上的行走轮;
在支座下方安装顶升千斤顶,并利用顶升千斤顶将支座顶升,使行走组件腾空而与延长滑板分离;
将支座的第二座体相对第一座体旋转90°;
将顶升千斤顶回退,使行走组件落在延长滑板上;
安装后行走轮,驱动行走组件沿辅助滑板移动,使第二菱形架移动至复位滑板上;
再次利用顶升千斤顶将支座顶起,使行走组件腾空而与复位滑板分离;
将支座的第二座体相对第一座体反向旋转90°而复位;
再次将顶升千斤顶回退,使行走组件落在复位滑板上;
安装后行走件上的行走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62774.4A CN116575359B (zh) | 2023-07-14 | 2023-07-14 | 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62774.4A CN116575359B (zh) | 2023-07-14 | 2023-07-14 | 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75359A CN116575359A (zh) | 2023-08-11 |
CN116575359B true CN116575359B (zh) | 2023-09-26 |
Family
ID=87536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62774.4A Active CN116575359B (zh) | 2023-07-14 | 2023-07-14 | 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75359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3004274A1 (en) * | 1982-06-01 | 1983-12-08 | O^/Stlandske Spennbetong A-S | Arrangement for casting in sections of a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method |
CN101250856A (zh) * | 2007-08-30 | 2008-08-27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梯形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
CN102174795A (zh) * | 2011-03-28 | 2011-09-07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向挂篮轮式走行系统及方法 |
CN102322024A (zh) * | 2011-08-20 | 2012-01-18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连续梁悬臂施工挂篮交错安装施工方法 |
JP2018145607A (ja) * | 2017-03-01 | 2018-09-20 | 株式会社大林組 | 作業装置及び張出架設工法 |
CN110593103A (zh) * | 2019-05-28 | 2019-12-20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多点可调式挂篮装置及桥梁施工工艺 |
DE202020107398U1 (de) * | 2019-12-25 | 2021-01-20 | No.7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9 Group | Vorrichtung zum Bewegen einer Außengussform eines Kastenträgers |
EP4039912A1 (de) * | 2021-02-05 | 2022-08-10 | Peri Se | Verschiebevorrichtung |
-
2023
- 2023-07-14 CN CN202310862774.4A patent/CN1165753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3004274A1 (en) * | 1982-06-01 | 1983-12-08 | O^/Stlandske Spennbetong A-S | Arrangement for casting in sections of a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method |
CN101250856A (zh) * | 2007-08-30 | 2008-08-27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梯形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
CN102174795A (zh) * | 2011-03-28 | 2011-09-07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向挂篮轮式走行系统及方法 |
CN102322024A (zh) * | 2011-08-20 | 2012-01-18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连续梁悬臂施工挂篮交错安装施工方法 |
JP2018145607A (ja) * | 2017-03-01 | 2018-09-20 | 株式会社大林組 | 作業装置及び張出架設工法 |
CN110593103A (zh) * | 2019-05-28 | 2019-12-20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多点可调式挂篮装置及桥梁施工工艺 |
DE202020107398U1 (de) * | 2019-12-25 | 2021-01-20 | No.7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9 Group | Vorrichtung zum Bewegen einer Außengussform eines Kastenträgers |
EP4039912A1 (de) * | 2021-02-05 | 2022-08-10 | Peri Se | Verschiebevorrichtung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起步段悬臂施工中几种挂篮的设计与应用探讨;刘爱兵;;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12);第91-94页 * |
连续梁短0号块异位挂篮施工技术研究;尹克思;;铁道建筑技术(06);第19-2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75359A (zh) | 2023-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67651B (zh) | U型混凝土梁架桥机 | |
CN111172887B (zh) | 空心薄壁墩连续刚构桥主梁的施工方法及其0号块托架 | |
CN109235291B (zh) | 铁路桥梁换梁系统 | |
CN112627059A (zh) | 一种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和过孔施工方法 | |
CN116575359B (zh) | 一种连续梁异位挂篮及施工方法 | |
JP2006214209A (ja) | 橋桁の架設および撤去方法と橋桁工事用装置 | |
KR100454406B1 (ko) | 가벤트를 이용하여 철도교의 강교를 콘크리트교로치환하여 유도상화하는 공법 및 그 장치 | |
KR101399839B1 (ko) | 철도교량 단부 횡단 궤도 구조 및 그 시공 방법 | |
CN113832875A (zh) | 一种既有桥梁墩柱纠偏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JP4813702B2 (ja) | 連続ベルトコンベアの移動装置 | |
KR100907141B1 (ko) | 이동크레인 설치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도교 상부구조물의교체시공방법 | |
CN116427283A (zh) | 一种山岭地区架设小半径桥预制梁的施工方法 | |
CN102146798B (zh) | 电气化铁路营业线增建明洞拱圈衬砌台车及构筑方法 | |
CN211897881U (zh) | 0号块托架 | |
JP2007321476A (ja) | 橋梁の施工方法及び橋梁 | |
CN214391632U (zh) | 大跨度机架可移动式轧机拖链装置 | |
JP7184715B2 (ja) | 床版取替装置 | |
CN114182654A (zh) | 一种铁路箱梁横移下落装置及拆除施工方法 | |
JP4424744B2 (ja) | 橋梁架替工法 | |
JP2808179B2 (ja) | アーチ状移動型枠装置等の移動用台車装置 | |
JP7473296B2 (ja) | インバートおよびインバートの施工方法 | |
KR100916269B1 (ko) | 길이형 구조물의 받침대 | |
DK1848859T3 (en) | U-SHAPED BRIDGE FOR RAILWAY | |
CN115897358A (zh) | 一种悬挂式轨道梁拱桥结构施工方法 | |
CN215976891U (zh) | 一种贝雷梁横移小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