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0802A - 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及矫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及矫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50802A CN116550802A CN202310825920.6A CN202310825920A CN116550802A CN 116550802 A CN116550802 A CN 116550802A CN 202310825920 A CN202310825920 A CN 202310825920A CN 116550802 A CN116550802 A CN 1165508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tube
- orthopedic
- fixedly connected
- oil cylinder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399 orthope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622 cold dr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6058 directional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8 hot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 B21D3/02—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by rol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 B21D3/14—Recontour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及矫形方法,属于油缸管加工矫形技术领域,该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包括滑动调节结构,所述滑动调节结构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结构,所述滑动支撑结构的顶部后端安装有用于待加工油缸管上料的油缸管推进机构,所述滑动支撑结构的顶部前端安装有用于矫形芯棒推进的芯棒上料机构;所述滑动调节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辊轴矫形结构。本发明通过设计油缸管推进机构、芯棒上料机构、矫形芯棒以及辊轴矫形结构,既可以完成冷拔油缸管的外壁快速矫形,同时也可以完成油缸管内壁微量形变的矫形,进而保证了油缸管的整体矫形效果和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缸管加工矫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及矫形方法。
背景技术
绗磨管是一种通过冷拔或热轧处理后的一种高精密的钢管材料,由于精密钢管内外壁无氧化层、承受高压无泄漏、高精度、高光洁度、冷弯不变形、扩口、压扁无裂缝等优点,因此常主要用来生产气动或液压元件,如气缸管或油缸管。冷拔是材料的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金属材料处于常温的条件下进行拉拔加工,冷拔的产品较之于热成型有尺寸精度高和表面光洁度好的优点,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油缸管都是通过冷拔工艺进行生产加工的。
油缸管在冷拔加工过程中,由于冷拔机自身精度原因或冷拔不连续等原因,使得油缸管在冷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加工好的油缸管会存在一定的弯曲度,包括其内壁也会产生一定的微量形变,由于油缸管的精度要求一般较高,因此加工好的油缸管一般都会进行矫直加工,目前市场上对油缸管的矫直大多都是使用多点位液压矫形设备,虽然可以起到矫形作用,但加工效率相对较低,一根油缸管需要进行多点位反复矫形,不仅费时费力,同时也无法对油缸管的内壁进行矫形,进而导致液压元件在后续装配和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油缸管内壁的微量变形而出现装配不顺畅的情况,甚至是出现油缸管缓慢漏液的情况,进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管内矫形结构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及矫形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包括滑动调节结构、待加工油缸管和矫形芯棒,所述滑动调节结构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结构,所述滑动支撑结构的顶部后端安装有用于待加工油缸管上料的油缸管推进机构,所述滑动支撑结构的顶部前端安装有用于矫形芯棒推进的芯棒上料机构;
所述滑动调节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辊轴矫形结构;
所述辊轴矫形结构远离滑动调节结构的一侧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待加工油缸管相对应的油缸管限位结构,所述辊轴矫形结构远离滑动支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与滚动支撑结构;
所述待加工油缸管的内径与矫形芯棒的外径尺寸相同,且矫形芯棒的长度大于待加工油缸管的长度,使得矫形芯棒既能够顺利的被推入待加工油缸管中,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同时也能对待加工油缸管的内壁微形变起到矫形作用,以保证待加工油缸管的内外壁均能实现较好的矫形效果,进而保证了待加工油缸管的加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调节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底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滑轨,所述支撑底座内壁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杠,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一滚珠丝杠之间安装有第一滚珠螺母座,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安装有与第一滚珠丝杠相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伺服电机工作时,能够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滚珠丝杠同步转动,第一滚珠丝杠在正反转时能够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座和两个支撑柱进行定向移动,从而可以完成油缸管推进机构与芯棒上料机构之间位置的精准切换,使油缸管推进孔和芯棒推进孔能够对准辊轴矫形结构的进料口,从而可以分别完成待加工油缸管和矫形芯棒的精准推送。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于两个支撑柱顶部的底部支撑框架,所述底部支撑框架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移动滑轮,两组所述移动滑轮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滑轨的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框架顶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框架,所述顶部支撑框架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主支撑架和第二主支撑架,所述顶部支撑框架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支架和第二辅助支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支撑结构主要起到滑动支撑作用,使油缸管推进机构和芯棒上料机构能够稳定的固定在顶部支撑框架顶部,另外由于滑动支撑结构的主体框架与两个支撑柱固定连接,使得两个支撑柱在移动时可以带动滑动支撑结构的主体框架进行同步移动,于此同时,两组移动滑轮分别滑动两个支撑滑轨的顶部,从而使主体框架的移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油缸管推进机构包括固定于顶部支撑框架顶部后端的油缸管上料架,所述油缸管上料架的底部为倾斜面,所述油缸管上料架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缸管挡板,所述油缸管上料架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缸管挡板,所述油缸管上料架底部的前端开设有油缸管定位凹槽,所述油缸管定位凹槽底部中心开设有贯穿的第一推进长条孔,所述第一油缸管挡板和第二油缸管挡板前端底部中心均开设有与油缸管定位凹槽相贯通的油缸管推进孔,所述第二主支撑架和第二辅助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主支撑架和第二辅助支架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丝杠,所述第二主支撑架外侧安装有与第二滚珠丝杠相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和第二滚珠丝杠之间安装有第二滚珠螺母座,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缸管推进座,所述油缸管推进座的垂直部贯穿第一推进长条孔,且油缸管推进座的顶部主体部分滑动在油缸管定位凹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缸管上料架用于多根待加工油缸管的支撑和备料,第一油缸管挡板和第二油缸管挡板可以对多根待加工油缸管的起到两端限位作用,油缸管上料架的底部为倾斜面,使得油缸管定位凹槽内的待加工油缸管被推离后,相邻位置的待加工油缸管能够自动滚落油缸管定位凹槽内,在使油缸管推进孔对准辊轴矫形结构的进料口后,可以启动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滚珠丝杠同步转动,第二滚珠丝杠正反转时能够带动第二滚珠螺母座和油缸管推进座进行定向移动,从而可以利用油缸管推进座将油缸管定位凹槽内的待加工油缸管推入辊轴矫形结构中,待加工油缸管无需由油缸管推进座完全推入辊轴矫形结构内,只需将待加工油缸管推进一段距离即可,后续可以由辊轴矫形结构带动待加工油缸管进行定向移动,油缸管推进座推进完成后自动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上料机构包括固定于顶部支撑框架顶部前端的芯棒上料架,所述芯棒上料架的底部为倾斜面,所述芯棒上料架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芯棒挡板,所述芯棒上料架顶部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芯棒挡板,所述芯棒上料架底部的后端开设有芯棒定位凹槽,所述芯棒定位凹槽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二推进长条孔,所述第一芯棒挡板和第二芯棒挡板上均开设有与芯棒定位凹槽相贯通的芯棒推进孔,所述第一主支撑架和第一辅助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限位杆,所述第一主支撑架和第一辅助支架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三滚珠丝杠,所述第一主支撑架外侧安装有与第三滚珠丝杠相连接的第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杆和第三滚珠丝杠之间安装有第三滚珠螺母座,所述第三滚珠螺母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芯棒推进座,所述芯棒推进座的垂直部贯穿第二推进长条孔,且芯棒推进座的顶部主体部分滑动在芯棒定位凹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芯棒上料架用于多根矫形芯棒的支撑和备料,第一芯棒挡板和第二芯棒挡板可以对多根矫形芯棒的两端起到限位作用,芯棒上料架的底部为倾斜面,使得芯棒定位凹槽内的矫形芯棒被推离后,相邻位置的矫形芯棒能够自动滚落芯棒定位凹槽内,当芯棒推进孔对准辊轴矫形结构的进料口后,可以启动第三伺服电机,通过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三滚珠丝杠同步转动,第三滚珠丝杠正反转时能够带动第三滚珠螺母座和芯棒推进座进行定向移动,从而可以利用芯棒推进座将芯棒定位凹槽内的矫形芯棒推入待加工油缸管中,从而利用矫形芯棒完成对待加工油缸管内壁的矫形,芯棒推进座推进完成后自动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辊轴矫形结构包括支撑机柜,所述支撑机柜的顶部边角处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架,所述支撑机柜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和顶部支撑架底部内表面均分别安装有多组交叉布置的驱动矫形辊轴和辅助矫形辊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板顶部和顶部支撑架底部内表面交叉布置的多组驱动矫形辊轴和辅助矫形辊轴可以对推入的待加工油缸管进行矫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矫形辊轴包括第一辊轴架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辊轴架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动矫形辊轴,所述主动矫形辊轴中间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同步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驱动同步轮,所述主驱动同步轮和辅助同步轮之间安装有同步带,所述辅助矫形辊轴包括第二辊轴架,所述第二辊轴架上转动连接有从动矫形辊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工作时可以通过其输出轴带动主驱动同步轮同步转动,主驱动同步轮转动时可以通过同步带带动辅助同步轮和主动矫形辊轴进行转动,多个主动矫形辊轴在转动时可以配合多个辅助矫形辊轴对待加工油缸管起到矫形和推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油缸管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支撑机柜远离滑动支撑结构一侧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座和第二限位滑座,所述固定板底部中心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油缸管限位挡块,所述油缸管限位挡块滑动限位在第一限位滑座和第二限位滑座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缸管限位挡块可以在电动伸缩杆的带动进行升降,在待加工油缸管矫形过程中,油缸管限位挡块在电动伸缩杆的驱动下上升,从而可以利用油缸管限位挡块对待加工油缸管的一端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后续矫形芯棒贯穿待加工油缸管时不会发生位移或滑动,当矫形芯棒完全贯穿待加工油缸管后,油缸管限位挡块向下复位,然后由辊轴矫形结构将贯穿有矫形芯棒的待加工油缸管后推送至滚动支撑结构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机架,所述支撑机架底部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机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架,多个所述限位架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辊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机架顶部的多个支撑辊轴可以对待加工油缸管起到滚动支撑作用,后续可以由人工或专用设备进行下料。
另外,在矫形完成后,矫形芯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待加工油缸管内滞留一定时间,矫形芯棒贯穿待加工油缸管内,既能起到较好的矫形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在转运等过程中发生二次变形的情况,在出货前或投入使用前,再使用专用的拉拔机或推管机将矫形芯棒从待加工油缸管内取出。
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的矫形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将多根待加工油缸管均匀摆放在油缸管上料架上,并将多根矫形芯棒均匀摆放在芯棒上料架上,完成备料;
步骤二:备料完成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滚珠丝杠同步转动,第一滚珠丝杠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座和两个支撑柱进行定向移动,使油缸管推进孔对准辊轴矫形结构的进料口;
步骤三:启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二滚珠丝杠同步转动,第二滚珠丝杠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滚珠螺母座和油缸管推进座进行定向移动,油缸管推进座在向辊轴矫形结构方向移动时,能够将油缸管定位凹槽内的待加工油缸管推入辊轴矫形结构中;
步骤四:待加工油缸管进入辊轴矫形结构中后,待加工油缸管会被推送至上下交叉分布的多组驱动矫形辊轴和辅助矫形辊轴之间,主动矫形辊轴和从动矫形辊轴能够对移动中的待加工油缸管进行辊压矫形,同时多个主动矫形辊轴在对应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自主转动,从而能够推动待加工油缸管进行定向移动,直至待加工油缸管的一端与油缸管限位挡块抵紧后停止移动;
步骤五:此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由第一伺服电机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滚珠丝杠转动,第一滚珠丝杠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座和两个支撑柱进行定向移动,使芯棒推进孔对准辊轴矫形结构的进料口;
步骤六:定位完成后,启动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三滚珠丝杠同步转动,第三滚珠丝杠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三滚珠螺母座和芯棒推进座进行定向移动,芯棒推进座在向辊轴矫形结构方向移动时,能够将芯棒定位凹槽内的矫形芯棒推入待加工油缸管中,完成对待加工油缸管的内壁进行二次矫形;
步骤七:待矫形芯棒完全贯穿待加工油缸管后,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油缸管限位挡块下移,使待加工油缸管的两端不再受限,此时同时启动多个驱动电机,通过多组主动矫形辊轴将矫形完成后的待加工油缸管推向滚动支撑结构,使得待加工油缸管滚动支撑在多个支撑辊轴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设计油缸管推进机构、芯棒上料机构、矫形芯棒以及辊轴矫形结构,既可以完成冷拔油缸管的外壁快速矫形,同时也可以完成油缸管内壁微量形变的矫形,进而保证了油缸管的整体矫形效果和加工质量;(2)本发明通过设计滑动调节结构、滑动支撑结构、油缸管推进机构、芯棒上料机构和辊轴矫形结构,可以完成油缸管连续化的自动矫直加工,矫直速度大大提升,同时保证了整体的生产加工效率;(3)本发明通过设计独立的矫形芯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矫形芯棒在待加工油缸管内滞留一定时间,贯穿待加工油缸管的矫形芯棒既能起到较好的矫形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在转运等过程中发生二次变形的情况,使用前利用专用的拉拔机或推管机将矫形芯棒从油缸管内取出即可,操作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滑动调节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滑动调节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滑动支撑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油缸管推进机构和芯棒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滑动支撑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油缸管上料架和芯棒上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辊轴矫形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辊轴矫形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14是图1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待加工油缸管和矫形芯棒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油缸管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滚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滚动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滑动调节结构;101、支撑底座;102、支撑垫;103、支撑滑轨;104、第一连接杆;105、第二连接杆;106、第一限位杆;107、第一滚珠丝杠;108、第一滚珠螺母座;109、第一伺服电机;110、支撑柱;2、滑动支撑结构;201、底部支撑框架;202、移动滑轮;203、支撑杆;204、顶部支撑框架;205、第一主支撑架;206、第一辅助支架;207、第二主支撑架;208、第二辅助支架;3、油缸管推进机构;301、油缸管上料架;302、第一油缸管挡板;303、第二油缸管挡板;304、油缸管定位凹槽;305、第一推进长条孔;306、油缸管推进孔;307、第二限位杆;308、第二滚珠丝杠;309、第二伺服电机;310、第二滚珠螺母座;311、油缸管推进座;4、芯棒上料机构;401、芯棒上料架;402、第一芯棒挡板;403、第二芯棒挡板;404、芯棒定位凹槽;405、第二推进长条孔;406、芯棒推进孔;407、第三限位杆;408、第三滚珠丝杠;409、第三伺服电机;410、第三滚珠螺母座;411、芯棒推进座;5、辊轴矫形结构;501、支撑机柜;502、顶部支撑架;503、支撑板;504、驱动矫形辊轴;5041、第一辊轴架;5042、主动矫形辊轴;5043、辅助同步轮;5044、驱动电机;5045、主驱动同步轮;5046、同步带;505、辅助矫形辊轴;5051、第二辊轴架;5052、从动矫形辊轴;6、待加工油缸管;7、矫形芯棒;8、油缸管限位结构;801、固定板;802、第一限位滑座;803、第二限位滑座;804、电动伸缩杆;805、油缸管限位挡块;9、滚动支撑结构;901、支撑机架;902、支撑座;903、限位架;904、支撑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包括滑动调节结构1,滑动调节结构1包括支撑底座101,支撑底座101底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102,支撑底座10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滑轨103,支撑底座101内壁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4和第二连接杆105,第一连接杆104和第二连接杆105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106,第一连接杆104和第二连接杆105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杠107,两个第一限位杆106和第一滚珠丝杠107之间安装有第一滚珠螺母座108,第一连接杆104上安装有与第一滚珠丝杠107相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109,第一滚珠螺母座10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10,第一伺服电机109工作时,能够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滚珠丝杠107同步转动,第一滚珠丝杠107在正反转时能够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座108和两个支撑柱110进行定向(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完成油缸管推进机构3与芯棒上料机构4之间位置的精准切换,使油缸管推进孔306和芯棒推进孔406能够对准辊轴矫形结构5的进料口,从而可以分别完成待加工油缸管6和矫形芯棒7的精准推送。
如图6-图7所示,滑动调节结构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结构2,滑动支撑结构2包括固定于两个支撑柱110顶部的底部支撑框架201,底部支撑框架20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移动滑轮202,两组移动滑轮20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滑轨103的顶部,底部支撑框架201顶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3,多个支撑杆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框架204,顶部支撑框架204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主支撑架205和第二主支撑架207,顶部支撑框架204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支架206和第二辅助支架208,滑动支撑结构2主要起到滑动支撑作用,使油缸管推进机构3和芯棒上料机构4能够稳定的固定在顶部支撑框架204顶部,另外由于滑动支撑结构2的主体框架与两个支撑柱110固定连接,使得两个支撑柱110在移动时可以带动滑动支撑结构2的主体框架进行同步移动,于此同时,两组移动滑轮202分别滑动两个支撑滑轨103的顶部,从而使主体框架的移动更加顺畅。
如图6-图7所示,滑动支撑结构2的顶部后端安装有用于待加工油缸管6上料的油缸管推进机构3,油缸管推进机构3包括固定于顶部支撑框架204顶部后端的油缸管上料架301,油缸管上料架301的底部为倾斜面,油缸管上料架30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缸管挡板302,油缸管上料架30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缸管挡板303,油缸管上料架301底部的前端开设有油缸管定位凹槽304,油缸管定位凹槽304底部中心开设有贯穿的第一推进长条孔305,第一油缸管挡板302和第二油缸管挡板303前端底部中心均开设有与油缸管定位凹槽304相贯通的油缸管推进孔306,第二主支撑架207和第二辅助支架208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307,第二主支撑架207和第二辅助支架208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丝杠308,第二主支撑架207外侧安装有与第二滚珠丝杠308相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309,两个第二限位杆307和第二滚珠丝杠308之间安装有第二滚珠螺母座310,第二滚珠螺母座310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缸管推进座311,油缸管推进座311的垂直部贯穿第一推进长条孔305,且油缸管推进座311的顶部主体部分滑动在油缸管定位凹槽304内,油缸管上料架301用于多根待加工油缸管6的支撑和备料,第一油缸管挡板302和第二油缸管挡板303可以对多根待加工油缸管6的起到两端限位作用,油缸管上料架301的底部为倾斜面,使得油缸管定位凹槽304内的待加工油缸管6被推离后,相邻位置的待加工油缸管6能够自动滚落油缸管定位凹槽304内,在使油缸管推进孔306对准辊轴矫形结构5的进料口后,可以启动第二伺服电机309,通过第二伺服电机309的输出轴带动第二滚珠丝杠308同步转动,第二滚珠丝杠308正反转时能够带动第二滚珠螺母座310和油缸管推进座311进行定向移动,从而可以利用油缸管推进座311将油缸管定位凹槽304内的待加工油缸管6推入辊轴矫形结构5中,待加工油缸管6无需由油缸管推进座311完全推入辊轴矫形结构5内,只需将待加工油缸管6推进一段距离即可,后续可以由辊轴矫形结构5带动待加工油缸管6进行定向移动,油缸管推进座311推进完成后自动复位。
如图6-图11所示,滑动支撑结构2的顶部前端安装有用于矫形芯棒7推进的芯棒上料机构4;芯棒上料机构4包括固定于顶部支撑框架204顶部前端的芯棒上料架401,芯棒上料架401的底部为倾斜面,芯棒上料架401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芯棒挡板402,芯棒上料架401顶部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芯棒挡板403,芯棒上料架401底部的后端开设有芯棒定位凹槽404,芯棒定位凹槽404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二推进长条孔405,第一芯棒挡板402和第二芯棒挡板403上均开设有与芯棒定位凹槽404相贯通的芯棒推进孔406,第一主支撑架205和第一辅助支架206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限位杆407,第一主支撑架205和第一辅助支架206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三滚珠丝杠408,第一主支撑架205外侧安装有与第三滚珠丝杠408相连接的第三伺服电机409,两个第三限位杆407和第三滚珠丝杠408之间安装有第三滚珠螺母座410,第三滚珠螺母座4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芯棒推进座411,芯棒推进座411的垂直部贯穿第二推进长条孔405,且芯棒推进座411的顶部主体部分滑动在芯棒定位凹槽404内,芯棒上料架401用于多根矫形芯棒7的支撑和备料,第一芯棒挡板402和第二芯棒挡板403可以对多根矫形芯棒7的两端起到限位作用,芯棒上料架401的底部为倾斜面,使得芯棒定位凹槽404内的矫形芯棒7被推离后,相邻位置的矫形芯棒7能够自动滚落芯棒定位凹槽404内,当芯棒推进孔406对准辊轴矫形结构5的进料口后,可以启动第三伺服电机409,通过第三伺服电机409的输出轴带动第三滚珠丝杠408同步转动,第三滚珠丝杠408正反转时能够带动第三滚珠螺母座410和芯棒推进座411进行定向移动,从而可以利用芯棒推进座411将芯棒定位凹槽404内的矫形芯棒7推入待加工油缸管6中,从而利用矫形芯棒7完成对待加工油缸管6内壁的矫形,芯棒推进座411推进完成后自动复位。
如图12-图14所示,滑动调节结构1的一侧设置有辊轴矫形结构5,辊轴矫形结构5包括支撑机柜501,支撑机柜501的顶部边角处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架502,支撑机柜50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03,支撑板503顶部和顶部支撑架502底部内表面均分别安装有多组交叉布置的驱动矫形辊轴504和辅助矫形辊轴505,在支撑板503顶部和顶部支撑架502底部内表面交叉布置的多组驱动矫形辊轴504和辅助矫形辊轴505可以对推入的待加工油缸管6进行矫形;驱动矫形辊轴504包括第一辊轴架5041和驱动电机5044,第一辊轴架5041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动矫形辊轴5042,主动矫形辊轴5042中间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同步轮5043,驱动电机504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驱动同步轮5045,主驱动同步轮5045和辅助同步轮5043之间安装有同步带5046,辅助矫形辊轴505包括第二辊轴架5051,第二辊轴架5051上转动连接有从动矫形辊轴5052,驱动电机5044工作时可以通过其输出轴带动主驱动同步轮5045同步转动,主驱动同步轮5045转动时可以通过同步带5046带动辅助同步轮5043和主动矫形辊轴5042进行转动,多个主动矫形辊轴5042在转动时可以配合多个辅助矫形辊轴505对待加工油缸管6起到矫形和推送作用。
如图16所示,辊轴矫形结构5远离滑动调节结构1的一侧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待加工油缸管6相对应的油缸管限位结构8,油缸管限位结构8包括固定于支撑机柜501远离滑动支撑结构2一侧顶部的固定板801,固定板801顶部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座802和第二限位滑座803,固定板801底部中心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04,电动伸缩杆8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油缸管限位挡块805,油缸管限位挡块805滑动限位在第一限位滑座802和第二限位滑座803之间,油缸管限位挡块805可以在电动伸缩杆804的带动进行升降,在待加工油缸管6矫形过程中,油缸管限位挡块805在电动伸缩杆804的驱动下上升,从而可以利用油缸管限位挡块805对待加工油缸管6的一端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后续矫形芯棒7贯穿待加工油缸管6时不会发生位移或滑动,当矫形芯棒7完全贯穿待加工油缸管6后,油缸管限位挡块805向下复位,然后由辊轴矫形结构5将贯穿有矫形芯棒7的待加工油缸管6后推送至滚动支撑结构9的顶部。
如图17-图18所示,辊轴矫形结构5远离滑动支撑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与滚动支撑结构9,滚动支撑结构9包括支撑机架901,支撑机架901底部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02,支撑机架901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架903,多个限位架903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辊轴904,支撑机架901顶部的多个支撑辊轴904可以对待加工油缸管6起到滚动支撑作用,后续可以由人工或专用设备进行下料。
如图15所示,待加工油缸管6的内径与矫形芯棒7的外径尺寸相同,且矫形芯棒7的长度大于待加工油缸管6的长度,使得矫形芯棒7既能够顺利的被推入待加工油缸管6中,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同时也能对待加工油缸管6的内壁微形变起到矫形作用,以保证待加工油缸管6的内外壁均能实现较好的矫形效果,进而保证了待加工油缸管6的加工质量。
另外,在矫形完成后,如图15所示,矫形芯棒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待加工油缸管6内滞留一定时间,矫形芯棒7贯穿待加工油缸管6内,既能起到较好的矫形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在转运等过程中发生二次变形的情况,在出货前或投入使用前,再使用专用的拉拔机或推管机将矫形芯棒7从待加工油缸管6内取出。
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的矫形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将多根待加工油缸管6均匀摆放在油缸管上料架301上,并将多根矫形芯棒7均匀摆放在芯棒上料架401上,完成备料;
步骤二:备料完成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09,第一伺服电机10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滚珠丝杠107同步转动,第一滚珠丝杠107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座108和两个支撑柱110进行定向移动,使油缸管推进孔306对准辊轴矫形结构5的进料口;
步骤三:启动第二伺服电机309,第二伺服电机30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二滚珠丝杠308同步转动,第二滚珠丝杠308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滚珠螺母座310和油缸管推进座311进行定向移动,油缸管推进座311在向辊轴矫形结构5方向移动时,能够将油缸管定位凹槽304内的待加工油缸管6推入辊轴矫形结构5中;
步骤四:待加工油缸管6进入辊轴矫形结构5中后,待加工油缸管6会被推送至上下交叉分布的多组驱动矫形辊轴504和辅助矫形辊轴505之间,主动矫形辊轴5042和从动矫形辊轴5052能够对移动中的待加工油缸管6进行辊压矫形,同时多个主动矫形辊轴5042在对应驱动电机5044的驱动下自主转动,从而能够推动待加工油缸管6进行定向移动,直至待加工油缸管6的一端与油缸管限位挡块805抵紧后停止移动;
步骤五:此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09,由第一伺服电机10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滚珠丝杠107转动,第一滚珠丝杠107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座108和两个支撑柱110进行定向移动,使芯棒推进孔406对准辊轴矫形结构5的进料口;
步骤六:定位完成后,启动第三伺服电机409,第三伺服电机40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三滚珠丝杠408同步转动,第三滚珠丝杠408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三滚珠螺母座410和芯棒推进座411进行定向移动,芯棒推进座411在向辊轴矫形结构5方向移动时,能够将芯棒定位凹槽404内的矫形芯棒7推入待加工油缸管6中,完成对待加工油缸管6的内壁进行二次矫形;
步骤七:待矫形芯棒7完全贯穿待加工油缸管6后,通过电动伸缩杆804带动油缸管限位挡块805下移,使待加工油缸管6的两端不再受限,此时同时启动多个驱动电机5044,通过多组主动矫形辊轴5042将矫形完成后的待加工油缸管6推向滚动支撑结构9,使得待加工油缸管6滚动支撑在多个支撑辊轴904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调节结构(1)、待加工油缸管(6)和矫形芯棒(7),所述滑动调节结构(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结构(2),所述滑动支撑结构(2)的顶部后端安装有用于待加工油缸管(6)上料的油缸管推进机构(3),所述滑动支撑结构(2)的顶部前端安装有用于矫形芯棒(7)推进的芯棒上料机构(4);
所述滑动调节结构(1)的一侧设置有辊轴矫形结构(5);
所述辊轴矫形结构(5)远离滑动调节结构(1)的一侧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待加工油缸管(6)相对应的油缸管限位结构(8),所述辊轴矫形结构(5)远离滑动支撑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与滚动支撑结构(9);
所述待加工油缸管(6)的内径与矫形芯棒(7)的外径尺寸相同,且矫形芯棒(7)的长度大于待加工油缸管(6)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调节结构(1)包括支撑底座(101),所述支撑底座(101)底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102),所述支撑底座(10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滑轨(103),所述支撑底座(101)内壁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4)和第二连接杆(105),所述第一连接杆(104)和第二连接杆(105)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106),所述第一连接杆(104)和第二连接杆(105)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杠(107),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106)和第一滚珠丝杠(107)之间安装有第一滚珠螺母座(108),所述第一连接杆(104)上安装有与第一滚珠丝杠(107)相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109),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10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撑结构(2)包括固定于两个支撑柱(110)顶部的底部支撑框架(201),所述底部支撑框架(20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移动滑轮(202),两组所述移动滑轮(20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滑轨(103)的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框架(201)顶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3),多个所述支撑杆(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框架(204),所述顶部支撑框架(204)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主支撑架(205)和第二主支撑架(207),所述顶部支撑框架(204)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支架(206)和第二辅助支架(2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管推进机构(3)包括固定于顶部支撑框架(204)顶部后端的油缸管上料架(301),所述油缸管上料架(301)的底部为倾斜面,所述油缸管上料架(30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缸管挡板(302),所述油缸管上料架(30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缸管挡板(303),所述油缸管上料架(301)底部的前端开设有油缸管定位凹槽(304),所述油缸管定位凹槽(304)底部中心开设有贯穿的第一推进长条孔(305),所述第一油缸管挡板(302)和第二油缸管挡板(303)前端底部中心均开设有与油缸管定位凹槽(304)相贯通的油缸管推进孔(306),所述第二主支撑架(207)和第二辅助支架(208)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307),所述第二主支撑架(207)和第二辅助支架(208)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丝杠(308),所述第二主支撑架(207)外侧安装有与第二滚珠丝杠(308)相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309),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307)和第二滚珠丝杠(308)之间安装有第二滚珠螺母座(310),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座(310)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缸管推进座(311),所述油缸管推进座(311)的垂直部贯穿第一推进长条孔(305),且油缸管推进座(311)的顶部主体部分滑动在油缸管定位凹槽(304)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料机构(4)包括固定于顶部支撑框架(204)顶部前端的芯棒上料架(401),所述芯棒上料架(401)的底部为倾斜面,所述芯棒上料架(401)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芯棒挡板(402),所述芯棒上料架(401)顶部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芯棒挡板(403),所述芯棒上料架(401)底部的后端开设有芯棒定位凹槽(404),所述芯棒定位凹槽(404)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二推进长条孔(405),所述第一芯棒挡板(402)和第二芯棒挡板(403)上均开设有与芯棒定位凹槽(404)相贯通的芯棒推进孔(406),所述第一主支撑架(205)和第一辅助支架(206)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限位杆(407),所述第一主支撑架(205)和第一辅助支架(206)之间还转动连接有第三滚珠丝杠(408),所述第一主支撑架(205)外侧安装有与第三滚珠丝杠(408)相连接的第三伺服电机(409),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杆(407)和第三滚珠丝杠(408)之间安装有第三滚珠螺母座(410),所述第三滚珠螺母座(4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芯棒推进座(411),所述芯棒推进座(411)的垂直部贯穿第二推进长条孔(405),且芯棒推进座(411)的顶部主体部分滑动在芯棒定位凹槽(40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矫形结构(5)包括支撑机柜(501),所述支撑机柜(501)的顶部边角处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架(502),所述支撑机柜(50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03),所述支撑板(503)顶部和顶部支撑架(502)底部内表面均分别安装有多组交叉布置的驱动矫形辊轴(504)和辅助矫形辊轴(5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矫形辊轴(504)包括第一辊轴架(5041)和驱动电机(5044),所述第一辊轴架(5041)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动矫形辊轴(5042),所述主动矫形辊轴(5042)中间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同步轮(5043),所述驱动电机(504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驱动同步轮(5045),所述主驱动同步轮(5045)和辅助同步轮(5043)之间安装有同步带(5046),所述辅助矫形辊轴(505)包括第二辊轴架(5051),所述第二辊轴架(5051)上转动连接有从动矫形辊轴(50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管限位结构(8)包括固定于支撑机柜(501)远离滑动支撑结构(2)一侧顶部的固定板(801),所述固定板(801)顶部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座(802)和第二限位滑座(803),所述固定板(801)底部中心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04),所述电动伸缩杆(8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油缸管限位挡块(805),所述油缸管限位挡块(805)滑动限位在第一限位滑座(802)和第二限位滑座(80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支撑结构(9)包括支撑机架(901),所述支撑机架(901)底部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02),所述支撑机架(901)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架(903),多个所述限位架(903)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辊轴(904)。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的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将多根待加工油缸管(6)均匀摆放在油缸管上料架(301)上,并将多根矫形芯棒(7)均匀摆放在芯棒上料架(401)上,完成备料;
步骤二:备料完成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09),第一伺服电机(10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滚珠丝杠(107)同步转动,第一滚珠丝杠(107)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座(108)和两个支撑柱(110)进行定向移动,使油缸管推进孔(306)对准辊轴矫形结构(5)的进料口;
步骤三:启动第二伺服电机(309),第二伺服电机(30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二滚珠丝杠(308)同步转动,第二滚珠丝杠(308)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滚珠螺母座(310)和油缸管推进座(311)进行定向移动,油缸管推进座(311)在向辊轴矫形结构(5)方向移动时,能够将油缸管定位凹槽(304)内的待加工油缸管(6)推入辊轴矫形结构(5)中;
步骤四:待加工油缸管(6)进入辊轴矫形结构(5)中后,待加工油缸管(6)会被推送至上下交叉分布的多组驱动矫形辊轴(504)和辅助矫形辊轴(505)之间,主动矫形辊轴(5042)和从动矫形辊轴(5052)能够对移动中的待加工油缸管(6)进行辊压矫形,同时多个主动矫形辊轴(5042)在对应驱动电机(5044)的驱动下自主转动,从而能够推动待加工油缸管(6)进行定向移动,直至待加工油缸管(6)的一端与油缸管限位挡块(805)抵紧后停止移动;
步骤五:此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09),由第一伺服电机(10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滚珠丝杠(107)转动,第一滚珠丝杠(107)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座(108)和两个支撑柱(110)进行定向移动,使芯棒推进孔(406)对准辊轴矫形结构(5)的进料口;
步骤六:定位完成后,启动第三伺服电机(409),第三伺服电机(40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三滚珠丝杠(408)同步转动,第三滚珠丝杠(408)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三滚珠螺母座(410)和芯棒推进座(411)进行定向移动,芯棒推进座(411)在向辊轴矫形结构(5)方向移动时,能够将芯棒定位凹槽(404)内的矫形芯棒(7)推入待加工油缸管(6)中,完成对待加工油缸管(6)的内壁进行二次矫形;
步骤七:待矫形芯棒(7)完全贯穿待加工油缸管(6)后,通过电动伸缩杆(804)带动油缸管限位挡块(805)下移,使待加工油缸管(6)的两端不再受限,此时同时启动多个驱动电机(5044),通过多组主动矫形辊轴(5042)将矫形完成后的待加工油缸管(6)推向滚动支撑结构(9),使得待加工油缸管(6)滚动支撑在多个支撑辊轴(904)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25920.6A CN116550802B (zh) | 2023-07-07 | 2023-07-07 | 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及矫形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25920.6A CN116550802B (zh) | 2023-07-07 | 2023-07-07 | 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及矫形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50802A true CN116550802A (zh) | 2023-08-08 |
CN116550802B CN116550802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87503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25920.6A Active CN116550802B (zh) | 2023-07-07 | 2023-07-07 | 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及矫形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50802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12249A (en) * | 1950-03-10 | 1955-07-05 | Continental Foundry & Machine | Machine for flattening internal beads in welded tubing |
SU452391A1 (ru) * | 1971-04-14 | 1974-12-05 |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8173 | Способ правки трубы |
JPS5428764A (en) * | 1977-08-09 | 1979-03-03 | Puranto Enjiniaringu Yoshidaki | Pressureeforg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surface bead in welded pipe |
CN116020908A (zh) * | 2022-12-13 | 2023-04-28 | 张家港保税区恒隆钢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缝钢管用矫直机的矫直机构 |
-
2023
- 2023-07-07 CN CN202310825920.6A patent/CN1165508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12249A (en) * | 1950-03-10 | 1955-07-05 | Continental Foundry & Machine | Machine for flattening internal beads in welded tubing |
SU452391A1 (ru) * | 1971-04-14 | 1974-12-05 |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8173 | Способ правки трубы |
JPS5428764A (en) * | 1977-08-09 | 1979-03-03 | Puranto Enjiniaringu Yoshidaki | Pressureeforg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surface bead in welded pipe |
CN116020908A (zh) * | 2022-12-13 | 2023-04-28 | 张家港保税区恒隆钢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缝钢管用矫直机的矫直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50802B (zh) | 2023-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75941A (zh) | 一种纳米薄壁管件自动焊接装置 | |
CN109351777B (zh) | 旋转滚压式生产加工无缝锥形管设备及其生产加工方法 | |
CN106238635B (zh) | 管外螺纹滚压加工方法、模块及设备和管外螺纹生产线 | |
WO2018099403A1 (zh) | 一种毛胚滚压送料、缩径、校直与除锈方法、设备及产品 | |
CN113245370B (zh) | 一种热轧无缝钢管穿轧一体斜轧轧管机 | |
CN113617875A (zh) | 一种高精度椭圆变径管的制造方法 | |
CN207592517U (zh) | 管类数控滚槽机 | |
CN116550802B (zh) | 一种冷拔油缸管的矫直机构及矫形方法 | |
JP2021074780A (ja) | 回転クランプ付き圧延機エリアの生産設備及び熱間圧延生産ライン | |
CN113198870A (zh) | 一种不锈钢管成型装置及其生产线 | |
CN211052236U (zh) | 一种在线弯弧装置 | |
CN111408624A (zh) | 一种金属管材轧制用双芯棒机构及方法 | |
WO2020015554A1 (zh) | 一种复合锻轧金属管成形机 | |
CN214516880U (zh) | 一种高精度无缝钢管预矫直装置 | |
CN110722004B (zh) | 一种金属管材的轧制方法 | |
CN112222193A (zh) | 一种冷轧金属无缝管材新型回转送进装置 | |
CN117532351A (zh) | 一种汽车空调换热器扁管切断加工设备 | |
CN108262360B (zh) | 一种环形孔型轧空心型材制备装置 | |
CN114653748B (zh) | 一种直角阶梯轴的三辊斜轧成形方法 | |
CN111468535A (zh) | 一种四轮轧辊机 | |
CN212419101U (zh) | 一种高精度无缝钢管四辊减径机 | |
CN111804856A (zh) | 一种平行传动的单环辊旋轧机构 | |
CN222094337U (zh) | 一种热轧钢坯用除鳞装置 | |
CN220804963U (zh) | 一种冷轧管机的可调式下料装置 | |
CN221581482U (zh) | 一种钢铁冶炼用钢坯轧制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