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547578A - 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7578A
CN116547578A CN202180080107.XA CN202180080107A CN116547578A CN 116547578 A CN116547578 A CN 116547578A CN 202180080107 A CN202180080107 A CN 202180080107A CN 116547578 A CN116547578 A CN 116547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focusing
objects
target object
fo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01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封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47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7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36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image sharpness techniques, e.g.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generating autofocus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操作,根据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S11);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镜头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S12)。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再根据目标对焦速度,控制镜头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通过自动辅助算法,使得摄影录像同时可以拥有手动对焦的控制灵活性、可控性,也拥有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和易用性。

Description

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镜头的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拍摄装置来说,录像或者拍摄照片都需要对焦,从而保证被拍摄物体的清晰。
手动对焦通过手动扭动镜头上的对焦环或跟焦器,控制对焦平面的前后移动,同时通过观察屏幕上目标的清晰度、或高亮显示的峰值对焦辅助图案,来判断镜头的对焦位置是否处于被拍摄的目标上,手动对焦方式精确度较差。
自动对焦目前通过人脸识别、目标跟踪等算法的辅助,加上pdaf、TOF等测距手段,已经可以快速地将焦点锁定在特定目标的身上,实现快速抓拍清晰照片。但也正是因为自动对焦的对焦区域的选择是由算法自动选取的,在目标丢失或者需要改变对焦目标的时候,算法的表现虽然可以有不同的规则,但往往还是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与使用者的期望有差距,缺少了很多可控性。
目前缺少能够同时满足灵活性、可控性、与精准度的产品和功能出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操作,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所述镜头由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所述目标对象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独地或共同地被配置成用于实施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装置,包括:
镜头;和
第二方面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再根据目标对焦速度,控制镜头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通过自动辅助算法,使得摄影录像同时可以拥有手动对焦的控制灵活性、可控性,也拥有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和易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每一帧都重要的影视拍摄中,自动对焦方式的不确定性和低可控性更加无法容忍,于是几乎所有的专业影视拍摄都会使用专业的“跟焦师”在MF模式下进行对焦,以达到通过焦点位置来进行创作内容表达的目的。专业的“跟焦师”需要长时间专业的训练,但因为人手准确性有限、人眼观察细节能力有限等原因,在拍摄时往往也需要提前演练准备、手动测量距离、提前做焦点位置标记等准备工作,在目标持续运动中时,还会更加困难。虽然对焦动作更加流畅,但每一帧的对焦效果并非最优,对于日益增长的画面清晰度(4k、8k等)要求来说,自动对焦是难以匹配的。
对于此,本申请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再根据目标对焦速度, 控制镜头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通过自动辅助算法,使得摄影录像同时可以拥有手动对焦的控制灵活性、可控性,也拥有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和易用性。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装置包括镜头,该镜头可以为手动镜头,也可为自动镜头。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拍摄装置或设于拍摄装置的独立控制器或拍摄装置的控制装置,也可以为上述组合。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可包括步骤S11~S12。
其中,在S11中、获取用户的操作,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用户的操作可包括对镜头的调焦操作或对镜头拍摄的图像的触控操作。
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的操作为对镜头的手动调焦操作。在一实施例中,在对镜头进行调焦操作时,镜头基于用户的手动方式进行调焦,灵活性强,且可控性高,用户可最大程度地控制对焦目标的切换以及切换过程中焦点的动作(如调焦速度等)。具体地,对镜头的调焦操作可包括转动镜头的调焦装置,调焦装置可包括镜头的对焦环或镜头的跟焦器,但不限于此。如图2所示,用户转动镜头的对焦环20来对镜头10进行调焦;又如,用户转动镜头的调焦器来对镜头进行调焦。
可选地,目标调焦速度根据手动调焦阶段调焦装置的调焦速度得到。其中,所述手动调焦阶段调焦装置的调焦速度包括调焦装置在整个手动调焦阶段的平均调焦速度、调焦装置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调焦速度或调焦装置在第一预设时间点的调焦速度。第一预设时间点包括手动调焦阶段的最后一个时间点,这可以保证在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进行切换时,焦点可以平滑移动到目标对象上。应当理解的是,第一预设时间段、第一预设时间点均在手动调焦阶段内。
可选地,目标调焦速度根据手动调焦阶段调焦装置的转动速度得到。其中,所 述手动调焦阶段调焦装置的转动速度包括调焦装置在整个手动调焦阶段的平均转动速度、调焦装置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转动速度或调焦装置在第二预设时间点的转动速度。第二预设时间点可包括手动调焦阶段的最后一个时间点,这可以保证在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进行切换时,焦点可以平滑移动到目标对象上。应当理解的是,第二预设时间段、第二预设时间点均在手动调焦阶段内。
比如,根据转动速度确定目标调焦速度,可选地,目标调焦速度的大小为转动速度的大小;可选地,目标调焦速度的大小与转动速度的大小不相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的操作为对镜头拍摄的图像的触控操作,其中,触控操作包括点击操作或框选操作,但不限于此。例如,拍摄装置具有显示屏,显示屏显示镜头拍摄的图像,用户点击图像选择目标对象,或在图像中框选目标对象。本实施例中,目标调焦速度为预先设置的,可选地,在目标调焦速度预先设置后,目标调焦速度的大小可由用户重新设定;可选地,在目标调焦速度预先设置后,目标调焦速度的大小不能由用户重新设定。
下面,对S11中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还可包括:获取镜头采集到的图像,对图像进行识别确定多个对象,其中,识别对象的方式可采用现有图像识别算法,本实施例的对象可包括人物、动物、车辆等拍摄时,用户感兴趣的对象。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目标对象即为上述图像识别出的多个对象中的一个。
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可采用不同方式实现。
示例性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可包括如下步骤:
S31、根据调焦装置的转动位置,确定当前的对焦位置;
可选地,当前的对焦位置根据调焦装置的转动位置计算确定;或者,在转动调焦装置后,根据当前图像获取当前的对焦位置
S33、根据当前的对焦位置和镜头拍摄的图像中多个对象,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可选地,根据多个对象分别和当前的对焦位置的距离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目标对象为多个对象中与当前对焦位置距离最小的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确定多个对象中与当前对焦位置距离最小的对象;当多个对象中与当前对焦位置距离最小的对象与当前对焦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的阈值时,确定对象为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可包括:
S41、根据多个对象分别和镜头的距离,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例如,可选择多个对象中,和镜头的距离最小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多个对象分别和镜头的距离可通过拍摄装置的测距传感器如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传感器检测获得,但不限于此。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可包括:
S51、根据多个对象的失焦程度,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例如,可选择多个对象中,失焦程度最小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可包括:
S61、根据多个对象的模糊度,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例如,可选择多个对象中,模糊度最小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对象分别和当前的对焦位置的距离、多个对象分别和镜头的距离、多个对象的失焦程度和多个对象的模糊度中的至少两个,来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例如,可以对多个对象分别和当前的对焦位置的距离、多个对象分别和镜头的距离、多个对象的失焦程度和多个对象的模糊度中的至少两个进行加权,获得多个对象的加权值,将多个对象中,加权值最小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根据用户的操作来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而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还可包括:对多个对象进行跟随操作,获取多个对象的跟随信息,跟随信息可包括多个对象分别和镜头的距离、多个对象的失焦程度和多个对象的模糊度中的至少一个,多个对象分别和镜头的距离可通过拍摄装置的测距传感器如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传感器检测获得,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操作以及多个对象的跟随信息,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在S12中、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镜头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
具体地,控制镜头以目标调焦速度大小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从而平滑地将镜头的焦点准确地移动到目标对象上。例如,当目标调焦速度的大小为手动调焦阶段,调焦装置的调焦速度(包括调焦装置在整个手动调焦阶段的平均调焦速度、调焦装置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调焦速度或调焦装置在第一预设时间点的调焦速度)或者转动速度(包括调焦装置在整个手动调焦阶段的平均转动速度、调 焦装置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平均转动速度或调焦装置在第二预设时间点的转动速度)的大小时,这样,就可以模拟用户对调焦装置的手动操作实现自动对焦;又如,当目标调焦速度的大小为预先设置的,就可以控制镜头以预先设置的目标调焦速度大小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满足用户对调焦速度的需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还可包括:在进行手动调焦的过程中,在镜头拍摄的图像中通过预设的标识方式标识所述目标对象。其中,所述标识方式包括高亮标识、框选标识和图案标识。可选地,在步骤S11之后,步骤S12之前,在镜头拍摄的图像中高亮目标对象,通过高亮目标对象的方式可对用户进行提示,用户可通过图像判断当前高亮的目标对象是否属于待对焦对象。镜头拍摄的图像中的目标对象被高亮的方式可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在镜头拍摄的图像中的目标对象的中心设置高亮标识,如圆圈或其他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用户的操作停止时,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镜头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也就是,在用户的操作停止时,通过自动对焦方式对焦,从而确保对焦的像素级精准。可选地,当用户的操作停止,且目标对象在镜头拍摄的图像中被高亮时,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镜头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确保对焦的准确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镜头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之后,在再次获取用户的操作之前,控制镜头持续对目标对象进行自动对焦,即在当前此获取用户的操作之后,下一次重新获取用户的操作之前,控制镜头持续地锁定目标对象进行自动对焦。
在某些实施例中,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还可包括:当目标对象在镜头拍摄的图像中丢失时,控制镜头的当前对焦位置保持在目标对象丢失前的位置。当目标对象丢失后,如果没有任何用户操作,则镜头的当前对焦位置会停留在目标对象丢失前的位置不做改变;如果再次获取到用户的操作,则类似于上述步骤S11~S12,用户有完全的手动对焦的控制权,自动对焦仅在用户的操作停止时接管。
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对焦包括相位PDAF(Phase Detection Auto-focus)对焦、反差式CDAF(Contrast Detection Auto Focus)对焦或飞行时间法TOF对焦中的一种,例如,可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镜头基于相位PDAF对焦方式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或者,可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镜头基于TOF对焦方式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当然,自动对焦方式不限于上述列举的自动对焦方式,也可为其他自动对焦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影视拍摄,如电影、电视剧等的影视拍摄,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视频拍摄中,从而通过自动辅助算法,使得摄影录像同时可以拥有手动对焦的控制灵活性、可控性,也拥有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和易用性。
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装置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其中,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所述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的可执行指令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所述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存储器可以是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也可以是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的,存储器还可以既包括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独地或共同地被配置成用于实施如下操作:获取用户的操作,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镜头由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目标对象上。
本实施例的处理器可以实现如本申请图1、图3-6所示实施例的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对本实施例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可包括镜头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拍摄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拍摄装置的外部存储设备, 例如所述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拍摄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拍摄装置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部分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0)

  1. 一种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操作,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所述镜头由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所述目标对象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镜头采集到的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识别确定多个对象;
    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多个所述对象进行跟随操作,获取多个所述对象的跟随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以及多个所述对象的跟随信息,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所述调焦装置的转动位置,确定当前的对焦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和所述镜头拍摄的图像中多个所述对象,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所述对象和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所述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与所述当前对焦位置距离最小的对象;
    当所述对象与所述当前对焦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的阈值时,确定所述对象为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对象和所述镜头的距离,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对象的失焦程度,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对象的模糊度,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操作包括对所述镜头 的调焦操作。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镜头进行调焦操作时,所述镜头基于用户的手动方式进行调焦。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镜头的调焦操作包括转动所述镜头的调焦装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调焦速度根据手动调焦阶段,所述调焦装置的调焦速度或者转动速度得到。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转动速度确定所述目标调焦速度。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装置包括对焦环或跟焦器。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操作包括对所述镜头拍摄的图像的触控操作。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调焦速度为预先设置的。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操作包括点击操作或框选操作。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行手动调焦的过程中,在所述镜头拍摄的图像中通过预设的标识方式标识所述目标对象。
  2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所述镜头由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所述目标对象上,包括:
    当所述用户的操作停止时,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所述镜头由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所述目标对象上。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所述镜头由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所述目标对象上之后,还包括:
    在再次获取所述用户的操作之前,控制所述镜头持续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自动对焦。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镜头拍摄的图像中丢失时,控制所述镜头的当前对焦位置保持在所述目标对象丢失前的位置。
  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包括相位PDAF对焦、反差式CDAF对焦或飞行时间法TOF对焦中的一种。
  25. 一种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独地或共同地被配置成用于:
    获取用户的操作,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所述镜头由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所述目标对象上。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独地或共同地还被配置成用于:
    获取所述镜头采集到的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识别确定多个对象;
    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待对焦的目标对象时,单独地或共同地被进一步配置成用于:
    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独地或共同地还被配置成用于:
    对多个所述对象进行跟随操作,获取多个所述对象的跟随信息。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时,单独地或共同地被进一步配置成用于:
    根据所述操作以及多个所述对象的跟随信息,确定多个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29.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时,单独地或共同地被进一步配置成用于:
    根据所述调焦装置的转动位置,确定当前的对焦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和所述镜头拍摄的图像中多个所述对象,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30.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所述对象和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31.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所述待对焦的目标对象时,单独地或共同地被进一步配置成用于:
    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与所述当前对焦位置距离最小的对象;
    当所述对象与所述当前对焦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的阈值时,确定所述对象为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32.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时,单独地或共同地被进一步配置成用于:
    根据多个所述对象和所述镜头的距离,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33.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时,单独地或共同地被进一步配置成用于:
    根据多个所述对象的失焦程度,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34.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操作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时,单独地或共同地被进一步配置成用于:
    根据多个所述对象的模糊度,确定多个所述对象中待对焦的目标对象。
  35.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操作包括对所述镜头的调焦操作。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镜头进行调焦操作时,所述镜头基于用户的手动方式进行调焦。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镜头的调焦操作包括转动所述镜头的调焦装置。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调焦速度根据手动调焦阶段,所述调焦装置的调焦速度或转动速度得到。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转动速度确定所述目标调焦速度。
  40.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装置包括对焦环或跟焦器。
  41.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操作包括对所述镜头拍摄的图像的触控操作。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调焦速度为预先设置的。
  43.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操作包括点击操作或框选操作。
  44.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独地或共同地还被配置成用于:
    在进行手动调焦的过程中,在所述镜头拍摄的图像中通过预设的标识方式标识所述目标对象。
  45. 根据权利要求25或44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所述镜头由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所述目标对象上时,单独地或共同地被进一步配置成用于:
    当所述用户的操作停止时,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所述镜头由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所述目标对象上。
  46.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 处理器在根据镜头的当前的对焦位置和目标调焦速度,控制所述镜头由所述当前的对焦位置自动对焦至所述目标对象上之后,单独地或共同地还被配置成用于:
    在再次获取所述用户的操作之前,控制所述镜头持续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自动对焦。
  47.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独地或共同地还被配置成用于:
    当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镜头拍摄的图像中丢失时,控制所述镜头的当前对焦位置保持在所述目标对象丢失前的位置。
  48.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包括相位PDAF对焦、反差式CDAF对焦或飞行时间法TOF对焦中的一种。
  49. 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和
    权利要求25至48任一项所述的镜头的对焦控制装置。
  5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80107.XA 2021-06-24 2021-06-24 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 Pending CN1165475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1966 WO2022266915A1 (zh) 2021-06-24 2021-06-24 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7578A true CN116547578A (zh) 2023-08-04

Family

ID=8454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0107.XA Pending CN116547578A (zh) 2021-06-24 2021-06-24 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9613A1 (zh)
CN (1) CN116547578A (zh)
WO (1) WO20222669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6837B2 (ja) * 1986-05-09 1997-10-22 株式会社ニコン 自動手動合焦可能な撮影レンズ
JPH11103408A (ja) * 1997-09-26 1999-04-1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のレンズ駆動装置
JP3495658B2 (ja) * 1999-09-13 2004-02-09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制御装置
JP4901093B2 (ja) * 2004-11-19 2012-03-21 Hoya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856553B2 (ja) * 2007-01-09 2012-01-18 日本放送協会 撮像装置
CN104469167B (zh) * 2014-12-26 2017-10-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04767937A (zh) * 2015-03-27 2015-07-08 深圳市艾优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
JP7112863B2 (ja) * 2018-03-22 2022-08-04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測定装置
CN111277758B (zh) * 2020-02-25 2022-04-15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84338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云台、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29613A1 (en) 2024-04-18
WO2022266915A1 (zh)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7571B2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control based on determination of blur value of objects in images
US9554030B2 (en) Mobile device image acquisition using objects of interest recognition
EP3627821B1 (en) Focu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clear human face, and computer device
US11102413B2 (en) Camera area locking
CN110546943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9501834B2 (en) Image capture for later refocusing or focus-manipulation
WO2018201809A1 (zh)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US11682107B2 (en) Depth of field adjustment in images based on time of flight depth maps
WO2018210318A1 (zh) 图像虚化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40307054A1 (en) Auto focus method and auto focus apparatus
CN109451240B (zh)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07084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having a function of constant automatic focusing when exposure changes
US1181213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20022100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cking photographing
CN107343144A (zh) 双摄像头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09981968B (zh) 快速聚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109695B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focusing on moving object
JP631372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GB2537886A (en) An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
CN113873160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125305A (zh) 拍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547578A (zh) 镜头的对焦控制方法和装置、拍摄装置
US12192618B2 (en) Automatic photography composition recommendation
JP7320400B2 (ja) 映像演出処理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5022549A (zh) 拍摄构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