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2975B - 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12975B CN116512975B CN202310373453.8A CN202310373453A CN116512975B CN 116512975 B CN116512975 B CN 116512975B CN 202310373453 A CN202310373453 A CN 202310373453A CN 116512975 B CN116512975 B CN 1165129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discharge
- discharge current
- charging pile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5/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nergy stored within a vehicle to a power network, i.e. vehicle-to-grid [V2G]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02J7/00716—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in response to integrated charge or discharge curr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所述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根据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V2G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V2G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给电网送电(Vehicle to Grid,V2G)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将电动汽车作为电源向充电桩放电,实现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能量转换,对于电网的调节和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
通常,充电桩在出厂时会标定最大放电电流,因此目前电动汽车在对充电桩放电时,放电电流只需要满足小于该最大放电电流即可,该方案容易导致放电过程不稳定和不安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而能够提高V2G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申请的其它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池和用于与充电桩连接的充电口,所述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所述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
根据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根据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包括:
从所述电池的放电功率表中获取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根据所述车辆的消耗功率和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得到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
将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的差值,确定为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包括:
获取国标规定的充电桩的最大限制放电电流;
将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和所述最大限制放电电流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充电桩的电压上限值和电压下限值;
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电压上限值,或者小于所述电压下限值的情况下,输出禁止放电信息,否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放电控制指令及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
在所述当前电压、所述放电控制指令或所述当前剩余电量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和所述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
将所述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依次减去所述消耗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得到电流差;
在所述电流差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充电桩的最小放电电流和所述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
在所述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与所述消耗电流的差值持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池和用于与充电桩连接的充电口,所述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装置包括:
车端放电电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桩端放电电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放电系数确定单元,用于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所述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
目标放电电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
放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设备,所述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中,通过根据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所述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根据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提高了V2G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当电动汽车102与充电桩104连接时,不仅可以实现电动汽车102充电,也可以实现电动汽车102放电,即把电动汽车102内动力电池的电能释放出来,参与电网负荷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车辆为例进行说明,该车辆包括电池和用于与充电桩连接的充电口,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其中,消耗电流指车辆的空调等高压附件、直流变压器等消耗的电流。
具体地,车辆可以根据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车辆的消耗电流的差值,计算得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在一个示例中,车辆可以从电池的放电功率表中获取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根据车辆的消耗功率和电池的当前电压,得到车辆的消耗电流;将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车辆的消耗电流的差值,确定为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应当理解的是,车辆中通常存储有电池的放电功率表,该放电功率表中记录有不同单体电压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应的放电电流值。因此,可以根据放电功率表确定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另外,根据功率计算的公式P=UI可知,将车辆的消耗功率除以电池的当前电压,可以得到车辆的消耗电流。因此,可以根据车辆的消耗功率和电池的当前电压,得到车辆的消耗电流。
步骤202,根据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应当理解的是,充电桩在出厂时会标定最大放电电流,车辆可以通过与充电桩通信,得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然后选取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之间的较小值,作为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在其他的示例中,车辆还可以获取国标规定的充电桩的最大限制放电电流;将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和最大限制放电电流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国标GB/T 18487.1-2015考虑到快充中线缆和充电座载流能力,规定了充电桩的最大限制放电电流为250A,因此车辆在对充电桩放电时,放电电流需要满足小于250A。本实施例通过综合考虑车端的放电能力、桩端的放电能力以及国标的限制,三者取最小值综合计算得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提高了放电的安全性。
步骤203,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
考虑到放电过程中充电口过温问题,需要进行降额放电,因此需要确定放电电流的放电系数。在一个示例中,预设映射表中可以记录不同温度对应的不同放电系数,例如当充电口的温度小于93℃时,放电系数为1.0;当充电口的温度在95℃~105℃时,放电系数为0.8;当充电口的温度在108℃~119℃时,放电系数为0.5;当充电口的温度超过120℃时,过温停机,放电电流系数为0。如此,在获得充电口的温度后,根据该温度查表,可以得到对应的放电系数。
步骤204,根据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
具体地,可以根据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放电系数,以及预设的公式,得到目标放电电流。预设的公式可以有多种,在一个示例中,可以直接将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与放电系数相乘,得到目标放电电流。
步骤205,根据目标放电电流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利用放电系数计算出的目标放电电流对充电桩进行降额放电,可以有效防止充电口过温,提高了放电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根据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根据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根据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根据目标放电电流对充电桩进行放电。其中,通过综合考虑了电池的放电能力、整车的消耗、充电桩的放电能力、充电口温度等因素计算目标放电电流,并利用计算出的目标放电电流对充电桩进行放电,保障了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充电桩的电压上限值和电压下限值;
步骤302,在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电压上限值,或者小于电压下限值的情况下,输出禁止放电信息,否则,执行根据目标放电电流对充电桩进行放电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在进入放电流程前,需要先检验车端的电池的当前电压与充电桩的电压范围的匹配情况,车辆通过与充电桩通信,得到充电桩的电压上限值和电压下限值,如果电池的当前电压高于充电桩的电压上限值,或者电池的当前电压低于充电桩的电压下限值,则车端判定为车桩电压不匹配,并输出禁止放电信息,以禁止进入放电流程。如果电池的当前电压在电压上限值和电压下限值之间,则进入放电流程。
本实施例通过检验车端的电池的当前电压与充电桩的电压范围的匹配情况,并根据匹配情况采用不同的放电策略,提高了放电效率。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放电控制指令及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
步骤402,在当前电压、放电控制指令或当前剩余电量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其中,放电控制指令指用户通过在桩端或车端的固定操作发出的开始或结束放电的指令,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在桩端刷卡的操作发出主动结束放电流程的指令。
具体地,在进入放电流程以后,在当前电压小于或者等于充电桩的电压下限值,或者到达放电截止的单体电压值的情况下,车端停止放电流程;在放电控制指令为结束放电流程时,车端停止放电流程;在当前剩余电量到达放电截止的条件,例如10%时,车端停止放电流程。
本实施例通过在当前电压、放电控制指令或当前剩余电量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实现了根据车辆情况实时控制放电过程,提高了放电过程的稳定性。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和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
步骤502,将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依次减去消耗电流和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得到电流差;
步骤503,在电流差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应当理解的是,车端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充电桩也检测桩端的当前放电电流,并通过快充总线发送给车端,在电流差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大于预设值时,车端判定为放电过流,结束放电流程。以第一预设时间是5s,预设值是5A为例,如果电流差大于5A,并且持续5s时间,则结束放电流程。
本实施例实现了在放电过程中,车端对电池进行放电过流保护,保障了放电过程的安全性。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获取充电桩的最小放电电流和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
步骤602,在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与消耗电流的差值持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最小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考虑到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剩余电量较低时,电池的放电能力也会降低,车端可以通过与充电桩通信,得到充电桩的最小放电电流,并在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与消耗电流的差值持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最小放电电流时,判定为已达桩端最小放电能力限制,结束放电流程。以第二预设时间是5s为例,当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最小放电电流,并且持续5s时间,则结束放电流程。
本实施例实现了放电过程中在电池的放电能力降低至无法满足需要后及时结束放电流程,保障了放电过程的稳定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电池和用于与充电桩连接的充电口,如图7所示,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装置包括:车端放电电流确定单元701,用于根据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桩端放电电流确定单元702,用于根据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放电系数确定单元703,用于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目标放电电流确定单元704,用于根据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放电单元705,用于根据目标放电电流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车端放电电流确定单元701,还用于从电池的放电功率表中获取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根据车辆的消耗功率和电池的当前电压,得到车辆的消耗电流;将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车辆的消耗电流的差值,确定为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桩端放电电流确定单元702,还用于获取国标规定的充电桩的最大限制放电电流;将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和最大限制放电电流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装置还包括:放电保护单元(图未示),用于获取充电桩的电压上限值和电压下限值;在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电压上限值,或者小于电压下限值的情况下,输出禁止放电信息,否则,执行根据目标放电电流对充电桩进行放电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放电保护单元,还用于获取放电控制指令及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在当前电压、放电控制指令或当前剩余电量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放电保护单元,还用于获取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和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将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依次减去消耗电流和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得到电流差;在电流差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放电保护单元,还用于获取充电桩的最小放电电流和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在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与消耗电流的差值持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最小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上述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设备。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如图8所示,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80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及存储在存储器804上并可在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程序代码),处理器8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前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
其中,在图8中,总线架构(用总线800来代表),总线8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800将包括由处理器8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8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它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805在总线800和接收器801和发送器8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801和发送器8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它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802负责管理总线8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8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8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设备的限定,具体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根据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
根据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
根据目标放电电流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电池的放电功率表中获取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根据车辆的消耗功率和电池的当前电压,得到车辆的消耗电流;将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车辆的消耗电流的差值,确定为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国标规定的充电桩的最大限制放电电流;将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和最大限制放电电流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充电桩的电压上限值和电压下限值;在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电压上限值,或者小于电压下限值的情况下,输出禁止放电信息,否则,执行根据目标放电电流对充电桩进行放电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放电控制指令及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在当前电压、放电控制指令或当前剩余电量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和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将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依次减去消耗电流和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得到电流差;在电流差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充电桩的最小放电电流和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在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与消耗电流的差值持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最小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停止对充电桩进行放电。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施,那么可将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予以传输。其它实例及实施方案在本申请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精神内。举例来说,归因于软件的性质,上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硬件、固件、硬连线或这些中的任何者的组合执行的软件实施。此外,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控制装置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池和用于与充电桩连接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所述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
根据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包括:
从所述电池的放电功率表中获取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根据所述车辆的消耗功率和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得到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
将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的差值,确定为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包括:
获取国标规定的充电桩的最大限制放电电流;
将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和所述最大限制放电电流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充电桩的电压上限值和电压下限值;
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电压上限值,或者小于所述电压下限值的情况下,输出禁止放电信息,否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放电控制指令及所述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
在所述当前电压、所述放电控制指令或所述当前剩余电量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和所述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
将所述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依次减去所述消耗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当前放电电流,得到电流差;
在所述电流差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充电桩的最小放电电流和所述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
在所述电池的当前放电电流与所述消耗电流的差值持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8.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池和用于与充电桩连接的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装置包括:
车端放电电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车辆的消耗电流,得到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桩端放电电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放电电流,确定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
放电系数确定单元,用于从预设映射表中查找所述充电口的温度对应的放电系数;
目标放电电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和所述放电系数,确定目标放电电流;
放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对所述充电桩进行放电。
9.一种基于V2G的放电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73453.8A CN116512975B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73453.8A CN116512975B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12975A CN116512975A (zh) | 2023-08-01 |
CN116512975B true CN116512975B (zh) | 2025-01-21 |
Family
ID=87402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73453.8A Active CN116512975B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12975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0250A (zh) * | 2013-10-31 | 2014-02-1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放电系统,充放电控制系统以及纯电动汽车与电网充放电控制方法 |
CN104024034A (zh) * | 2011-10-31 | 2014-09-0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具有能够将电力提供给外部电负荷的蓄电装置的车辆、包括车辆和电力电缆的放电系统、用于对蓄电装置放电的方法、以及在放电系统中使用的车辆外部的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690148B1 (ko) * | 2013-04-17 | 2017-01-10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V2g 환경에서 전기차의 배터리 충방전 제어 시스템 및 전력거래를 위한 전기차의 배터리 충방전 최적 효율 제어 방법 |
CN104158259B (zh) * | 2014-08-29 | 2016-03-30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v2g技术的车载充放电控制方法 |
JP2017060316A (ja) * | 2015-09-17 | 2017-03-23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
CN112193121B (zh) * | 2020-12-04 | 2021-03-02 |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v2g直流充电桩的集群放电控制方法 |
CN113479111A (zh) * | 2021-07-09 | 2021-10-08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v2g控制方法及装置 |
-
2023
- 2023-04-10 CN CN202310373453.8A patent/CN1165129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4034A (zh) * | 2011-10-31 | 2014-09-0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具有能够将电力提供给外部电负荷的蓄电装置的车辆、包括车辆和电力电缆的放电系统、用于对蓄电装置放电的方法、以及在放电系统中使用的车辆外部的设备 |
CN103580250A (zh) * | 2013-10-31 | 2014-02-1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放电系统,充放电控制系统以及纯电动汽车与电网充放电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12975A (zh) | 2023-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94065B (zh) | 车辆的整车能量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 |
CN108550928B (zh) | 电动汽车、充放电设备、电池soh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1497655B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工况下的功率确定方法、装置及汽车 | |
KR100796668B1 (ko) |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
CN111301219B (zh) | 一种电动车电池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030384B (zh) | 电池组的充电控制方法、电池管理系统、装置及车辆 | |
CN106154175B (zh) | 基于动态压差的充电电池荷电状态估算系统及工作流程 | |
JP2023514885A (ja) | 充電方法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 |
CN109858084B (zh) | 一种功率边界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
CN112193124B (zh) |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介质、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113193579A (zh)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荷电状态值的校正方法 | |
KR102703365B1 (ko) | 충전 단자를 통해 어큐뮬레이터 배터리를 충전하는 방법 | |
CN111422095A (zh) | 充电桩的功率分配方法、装置、充电桩和存储介质 | |
CN114217233A (zh) | 一种车辆剩余充电时间估算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 |
KR102441058B1 (ko) |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엔진 최대 출력 토크 산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13525109A (zh) | 一种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512975B (zh) | 基于v2g的放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316984A (zh) |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储能系统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 |
WO2013146248A1 (ja) | Soc推定装置 | |
CN113022360A (zh) | 充电场站的能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JP2015201950A (ja) | 蓄電池計画装置、電力システム、および蓄電池計画方法 | |
CN118943534A (zh) | 用于优化快速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 |
KR101491460B1 (ko) | 배터리의 액티브 셀 밸런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스템 | |
US20150336460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rting a motor vehicle | |
CN113934970B (zh) | 充电剩余时间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