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458571A - 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8571A
CN116458571A CN202310505196.9A CN202310505196A CN116458571A CN 116458571 A CN116458571 A CN 116458571A CN 202310505196 A CN202310505196 A CN 202310505196A CN 116458571 A CN116458571 A CN 116458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temperature
low
gas
solven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051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58571B (zh
Inventor
高建银
陈永军
岳红卫
张桂雨
林凤岩
张坤
程杰
刘玉阳
申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emst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emst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emst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emst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051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585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58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8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58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8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JPROTEIN COMPOSITIONS FOR FOODSTUFFS; WORKING-UP PROTEINS FOR FOODSTUFFS; PHOSPHATIDE COMPOSITIONS FOR FOODSTUFFS
    • A23J1/00Obtaining protein compositions for foodstuffs; Bulk opening of eggs and separation of yolks from whites
    • A23J1/14Obtaining protein compositions for foodstuffs; Bulk opening of eggs and separation of yolks from whites from leguminous or other vegetable seeds; from press-cake or oil-bearing se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20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 A23L5/23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by extraction with solv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2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6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generated by the winding course of the gas stream, the centrifugal forces being generated solely or partly by mechanical means, e.g. fixed swirl v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4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5/00 and B01D47/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其中低温脱溶装置包括A筒、B筒和A筒溶剂气体加热循环系统,B筒的进料口连通A筒的出料口;A筒溶剂气体加热循环系统包括A筒加热循环管道、以及依次设置的主路旋风除尘器、循环风机、溶剂气体加热器和热电阻,热电阻通过控制器连接溶剂气体加热器的蒸汽自控阀,主路旋风除尘器将粉尘排入B筒;A筒设置有用隔板隔开的进料、出风沉降筒,其中出风通道的通道内径大于进料通道的通道内径,A筒还设置有由矩形进风通道与方变圆通道组成的切向进风口连接A筒加热循环管。本申请提供的低温脱溶装置和脱溶工艺能够降低水溶性蛋白损失、提高花生低温粕的洁白度,脱溶效果好。

Description

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生深加工技术领域,用于低温花生粕的低温脱溶,是食用脱脂花生蛋白的制取方法,具体是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它在油脂制取后得到的饼粕富含蛋白质。花生蛋白含有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矿质元素等,且抗营养因子含量很低,营养价值堪比动物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凭借优良的功能特性被广泛使用。根据油脂制取工艺的不同,花生粕一般分为低温粕和高温粕两种,其中,高温粕采取高温压榨、浸出、高温脱溶的工艺,所得到花生粕蛋白变性较多,众多营养价值失去,并伴有微微的涩味,多作为动物食物以及农作物养料使用,大大降低了价值。花生低温粕很好地保存了花生中的有益成分,比如可溶性蛋白,并且NSI值高,易溶于水,色泽洁白,风味清香,有效保留率高达97.5%以上,用花生低温粕制取的各种食品是低脂肪、不含胆固醇的天然营养品,能够被小肠粘膜很好地吸收利用,可生产短肽产品,可向通过普通膳食无法满足蛋白质摄入量需要的人(如运动人员、高龄人群等)蛋白质额外补充,同时,花生蛋白在相关酶类作用下,被用来针对高龄群新型营养理疗食品的生产。
花生蛋白是一种品质优良的新型蛋白资源。然而,低温花生粕中的蛋白较高温花生粕而言蛋白质变性程度小,花生蛋白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等功能特性表现良好,具有非常优良的食品加工特性,并且在植物蛋白饮料家族中,花生蛋白饮料凭借独特风味、营养全面、抗营养因子含量低等特点,近年来颇受关注。
目前,在油料制取行业中,低温工艺必然是一种趋势,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低温花生粕中蛋白质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很有价值。但是,国内花生蛋白的开发研究上起步较晚,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存在设备磨损大,粘结、堵塞现象严重,设备连续使用周期短;在脱溶过程中物料聚热变性严重,水溶性蛋白损失大,有益成分没有得到有效地保留,花生低温粕的洁白度低,脱溶不彻底,加工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其中在A筒中物料和溶剂气体以特定的方式进行逆向热交换和质量交换,且溶剂气体更靠近A筒的筒壁,在物料和筒壁之间形成环绕式隔离层,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物料和A筒筒壁接触的几率,进而消除物料聚热变性,其水溶性蛋白损失不大于2%,并使低温粕拥有良好的洁白度,同时也避免了A筒顶部内的溶剂气体出现短路循环的不良现象,提升了物料的脱溶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其中通过主路旋风除尘器和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主循环管路和排出循环管路中对溶剂气体的分离效果,同时,分离出的粉尘直接送入到B筒内,能够避免在A筒中形成二次粉尘气体,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从A筒抽出来的溶剂气体的含尘量,减轻了后续的除尘负荷,并提高了溶剂气体净化效果,消除了系统的堵塞现象,延长了设备连续运行的周期。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其中对于B筒排出的混合气体,通过干式捕集器和B筒湿式捕集器的协同配合能够大大提升除尘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其中热电阻通过控制器连接溶剂气体加热器的蒸汽自控阀、B筒负压自控阀电信号连接B筒压力变送器、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通过自控阀门电信号连接A筒出风口压力变送器,不但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操作精准度,同时还保证了低温脱溶的产品质量和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为达到本发明以上至少一个优势,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包括:
A筒,其中所述A筒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进风口和出风口;
B筒,其中所述B筒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粉尘进口和B筒混合气体出口,其中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以及
A筒溶剂气体加热循环系统,包括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A筒加热循环管道、以及由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至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依次设置的主路旋风除尘器、循环风机、溶剂气体加热器和热电阻,其中所述热电阻通过控制器连接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的蒸汽自控阀,其中所述主路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出口通过封闭阀连接所述第一粉尘进口;
其中,所述A筒于进料端的上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进料、出风沉降筒,所述沉降筒内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沉降筒分隔为进料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通道内径大于所述进料通道的通道内径,且所述进料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的开口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A筒还具有相对所述进料端的出料端,所述A筒于所述出料端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并由矩形进风通道与方变圆通道组成的切向进风口,使得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内的溶剂气体能够沿切向进入所述A筒内,其中所述方变圆通道的方形口同径连接所述矩形进风通道。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方变圆通道的所述圆形口和所述方形口的面积比为1.5~2:1,所述矩形进风通道的长宽比为2~2.5: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A筒内设置有转子以及沿所述转子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抄料板,其中所述抄料板的外缘沿所述转子的延伸方向绕设有螺旋叶片,并于所述螺旋叶片的间隙设置有呈一字型间隔排列延伸的拨料板,其中所述转子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是一致的,其中所述A筒的侧壁设置有加热外夹套,且所述B筒的转子结构与所述A筒的转子结构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A筒溶剂气体加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溶剂气体排出净化装置,所述溶剂气体排出净化装置包括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和A筒湿式捕集器,其中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于所述循环风机和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之间设置有压气分流三通,所述循环风机和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通过所述压气分流三通的直通管连接,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通过自控阀门连接所述压气分流三通的斜插管,其中所述自控阀门与所述A筒的所述出风口处的A筒出风口压力变送器电信号连接,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出口通过封闭阀连接所述B筒的第二粉尘进口,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的混合气体进口,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混合气体出口。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于进风口处设置有偏心方变圆,其中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通过所述偏心方变圆的圆形口连接所述压气分流三通的斜插管,同时,所述偏心方变圆的进风口的水平底面与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的矩形半圆周旋涡进口的前端底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还包括B筒混合气体抽出净化及冷凝装置,所述B筒混合气体抽出净化及冷凝装置包括干式捕集器、B筒湿式捕集器、B筒冷凝器和液环真空泵,其中所述干式捕集器的气体进口连接所述B筒混合气体出口,所述干式捕集器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的混合气体进口,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于混合气体出口通过所述B筒冷凝器连接所述液环真空泵,所述液环真空泵设置有自由气体出口,其中所述B筒冷凝器和所述液环真空泵之间设置有B筒负压自控阀,且所述B筒负压自控阀电信号连接所述B筒上的B筒压力变送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和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的结构相同,具有于上部设置的沿切向进入的混合气体进口和于下部倒锥形体设置的出液口,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为套式结构,包括外筒体和位于所述外筒体内并悬空设置的内出气筒,其中所述外筒体沿环形均匀设置有上管喷头和下管喷头,所述上管喷头和所述下管喷头在高度方向交错分布,且所述混合气体进口在高度方向介于所述上管喷头和所述下管喷头之间,所述内出气筒内设置有中心喷头,其中所述上管喷头、所述下管喷头以及所述中心喷头均通过热水循环泵连接蒸煮罐的热水出口,所述蒸煮罐的顶部开口连接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和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的所述出液口,所述蒸煮罐还于顶部设置有第二混合气体出口,并于底部设置有排污口,于侧面上部设置有自动排水口。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以逆向换热的方式分别于A筒的两端向所述A筒内同步输入含溶湿粕和高温溶剂气体,其中高温溶剂气体以25m/s~32m/s的进入风速沿所述A筒的内壁行进,形成环绕式隔离层,所述含溶湿粕于环绕式隔离层内起伏翻转行进,溶剂气体的温度为138℃~143℃,其中换热后的溶剂气体和从湿粕脱溶后逸出的溶剂气体形成66℃~72℃的溶剂气体由所述A筒靠近进料端的排风通道排入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不高于85℃、且含溶剂不高于1%的粕料由所述A筒的出料口送入B筒,其中所述B筒的负压值为-1300~-1700Pa;
S20,在所述B筒内转子的持续旋转和B筒负压的作用下,以及所述B筒在加热半管低温加热或保温的作用下,物料进行10~15分钟的缓释,逸出溶剂气体,获取不高于76℃、水溶性蛋白损失不大于2%、洁白度不低于70%、含溶剂不超过500PPM的脱溶后低温粕,然后将获取到的花生低温粕送至粕库依次进行冷却、超微粉碎和包装,即成为花生蛋白粉;
S30,溶剂气体在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中进行气体和粉尘的离心分离,除尘后的溶剂气体进行溶剂气体分流,其中大部分通过主循环管路被加热后形成输入所述A筒的所述高温溶剂气体,且分离出的粉尘直接送入所述B筒内,其中湿粕通过A筒脱溶逸出的溶剂气体的增加量通过排出循环管路进行细小粉尘离心分离和热水捕集净化处理,然后对处理后形成的混合气体再进行换热利用和冷凝,其中经细小粉尘离心分离出的粉尘直接送入所述B筒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步骤S30中,通过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中的主路旋风除尘器分离溶剂气体,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主路旋风除尘器的下游的循环风机以及位于所述循环风机下游的压气分流三通,所述压气分流三通中的直通管构成部分所述主循环管路,所述压气分流三通中的斜插管形成所述排出循环管路的初始端,其中通过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分离所述排出循环管路内的溶剂气体,并通过A筒湿式捕集器热水净化后形成混合气体,其中在所述主循环管路中实时监测进入所述A筒的溶剂气体的温度,并通过所述主循环管路中用于控制加热的溶剂气体加热器上的蒸汽自控阀进行控制,其中在所述排出循环管路中,通过自控阀门控制所述斜插管的分流比例,确保所述A筒的出风口处的负压值为-1500~-2000Pa。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方法还包括步骤S40,利用干式捕集器分离所述B筒产生的混合气体,其中分离出的粉尘返回所述B筒,分离出的混合气体通过B筒湿式捕集器进行热水净化,冷凝净化后的洁净混合气体,得到可再循环利用的溶剂和冷凝后形成的自由气体,其中自由气体经B筒负压自控阀抽至液环真空泵,然后送到自由气体吸收系统进行处理,且所述B筒负压自控阀与所述B筒上的B筒压力变送器电信号连接,以维持所述B筒的负压值。
在此需要进一步说明:如果在榨油车间花生经过色选、脱皮、低温调质(物料温度50~60℃、水分6%~10%)、低温压榨得到残油为13%~17%、水分为7%~9%、温度为不高于65℃的花生饼送至低温脱溶浸出车间的浸出器,用正己烷溶剂进行油脂萃取,得到的含溶为25%~30%、温度为50℃~55℃的湿粕送至A筒和B筒中进行低温脱溶,花生低温粕的蛋白不低于65%,氮溶解指数不低于65%,洁白度不低于70%、脂肪含量不高于1%,水分含量为6.2~7.3%,如果用此低温花生粕进行超微粉碎,即可获得脱脂花生蛋白粉,如果用此低温花生粕进行分离蛋白深加工,将会得到蛋白含量更高的脱脂花生分离蛋白粉(蛋白含量不低于90%)。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中A筒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中A筒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中A筒湿式捕集器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中干式捕集器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图5中C-C向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0-A筒,101-第一进料口,102-第一出料口,103-进风口,104-出风口,11-沉降筒,111-隔板,105-进料通道,106-出风通道,107-方变圆通道,108-矩形进风通道,12-转子,13-抄料板,14-螺旋叶片,15-拨料板,20-B筒,21-B筒压力变送器,201-第二进料口,202-第二出料口,203-第一粉尘进口,204-B筒混合气体出口,205-第二粉尘进口,31-A筒加热循环管道,32-主路旋风除尘器,321-封闭阀,33-循环风机,34-溶剂气体加热器,341-蒸汽自控阀,35-热电阻,36-压气分流三通,41-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1-封闭阀,412-偏心方变圆,42-A筒湿式捕集器,421-外筒体,422-内出气筒,423-上管喷头,424-下管喷头,425-中心喷头,43-自控阀门,44-A筒出风口压力变送器,45-蒸煮罐,46-热水循环泵,401-第一混合气体出口,402-混合气体进口,403-出液口,404-第二混合气体出口,405-排污口,51-干式捕集器,511-壳体,513-左旋带式叶片螺旋体,514-右旋带式叶片螺旋体,515-联动动力机构,516-水平折流挡板,517-竖直折流挡板,502-混合气体进口,503-混合气体出口,504-底层螺旋输送料槽,505-底层螺旋输送料槽,52-B筒湿式捕集器,53-B筒冷凝器,54-液环真空泵,55-B筒负压自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说明书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4,依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包括A筒10、B筒20以及A筒溶剂气体加热循环系统,其中所述A筒10设置有第一进料口101、第一出料口102、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其中所述B筒20设置有第二进料口201、第二出料口202、第一粉尘进口203和B筒混合气体出口204,其中所述第二进料口202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102;其中所述A筒溶剂气体加热循环系统包括连通所述进风口103和所述出风口104的A筒加热循环管道31、以及由所述出风口104的一端至所述进风口103的一端依次设置的主路旋风除尘器32、循环风机33、溶剂气体加热器34和热电阻35,其中所述热电阻35通过控制器(PID)连接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34的蒸汽自控阀341,进而能够在溶剂气体循环的过程中自动精确控制经所述进风口103输入至所述A筒10内的溶剂气体的温度,其中所述主路旋风除尘器32的底部出口通过封闭阀321连接所述第一粉尘进口203,从而将分离出的粉尘直接送入所述B筒20内,而不是所述A筒10内,这样可以避免给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31中循环的溶剂气体带来二次粉尘影响,进而有效降低了从所述A筒10抽出来的溶剂气体的含尘量,减轻了后续的除尘负荷,提高了溶剂气体净化效果,并可以消除系统的堵塞现象,大大延长设备的连续运行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在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31中,所述循环风机33位于所述主路旋风除尘器32的下游,由于所述主路旋风除尘器32能够完全除去大于20微米的尘粒,从而可以避免没有进行离心分离的溶剂气体直接进入所述循环风机33而磨损风机风叶以及粉尘粘结在风叶上而影响所述循环风机33正常运行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所述A筒10于进料端的上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进料、出风沉降筒11,同时,所述沉降筒11内设置有隔板111,以将所述沉降筒11分隔为进料通道105和出风通道106,其中所述出风通道106的通道内径大于所述进料通道105的通道内径,从而可以减少排出溶剂气体的含粉尘量,同时,也可以促使初始进入的含溶湿粕与即将排出的溶剂气体进行热量交换,加热进入的湿粕,提高换热效率,另外,所述进料通道105和所述出风通道106的开口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进料口101和所述出风口104,其中所述A筒10还具有相对所述进料端的出料端,其中所述A筒10于所述出料端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31、并由矩形进风通道108和方变圆通道107组成的切向进风口,使得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31内的溶剂气体能够沿切向进入所述A筒10内,其中所述方变圆通道107的方形口同径连接所述矩形进风通道108,这样一来,沿切向进入的高温溶剂气体就会紧贴着所述A筒10的内壁朝所述出风口104的方向移动,形成环绕式隔离层,可以很大程度地间隔物料和所述A筒10的筒壁,降低了物料和筒壁直接接触的几率,进而能够消除物料聚热变性的问题,并使低温粕拥有良好的洁白度,同时也避免了A筒10顶部内的溶剂气体出现短路循环的不良现象,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有:所述方变圆通道107和所述矩形进风通道108这种特殊的连接关系,能够有效提升溶剂气体切向进入所述A筒10内的风速,满足溶剂气体进入A筒10内沿内壁旋转行进的要求,同时达到了物料和溶剂气体逆向热交换和质量交换而获取预定条件的低温粕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溶剂气体在切向进入所述A筒10内的风速是25~32米/秒,但进入到A筒10内后,风速不断的降低,溶剂气体在进入惯性的作用下旋转数圈后(比如旋转A筒10一半的行程),就可能变为近似直线低速度向前运行,而当溶剂气体到出风口104进入出风管道中时,由于面积的缩小,溶剂气体的速度便又得到恢复提高,另外,对于所述A筒10内的物料,所述环绕式隔离层形成气体的垫托,使得物料不与筒壁紧密接触,或者说气料混合物与筒壁松散的接触,但是愈接近筒壁处,其含料量就会越少,而含汽愈多,愈远离筒壁处则完全相反,由此,所述溶剂气体形成的环绕式隔离层虽然不能达到100%隔离物料和筒壁的效果,但是却能够非常明显的改善甚至消除物料聚热变性的问题,使得水溶蛋白损失少,物料洁白度好,同时物料在A筒10内时间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溶剂气体与物料进行热交换和质量交换的几率,有效保证了热交换效率和脱溶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变圆通道107的所述圆形口和所述方形口的面积比为1.5~2:1,使得进入所述A筒10的溶剂气体的风速能够高达25m/s~32m/s,同时,所述矩形进风通道108的长宽比为2~2.5:1,这种预定的面积比和长宽比能够使得进入所述A筒10的溶剂气体的进入风速始终保持在这个范围内,保证溶剂气体沿A筒10内壁布开,并旋转行进,有效提升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的效果,这种纯物理结构式设计,不仅仅能够有效缩减整体制造成本,而且不需要通过电气化元器件进行自动调整控制,工作性能更加可靠,且更加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筒10内设置有转子12(电机调频驱动)以及沿所述转子12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抄料板13,其中所述抄料板13的外缘沿所述转子12的延伸方向绕设有螺旋叶片14,并于所述螺旋叶片14的间隙设置有呈一字型间隔排列延伸的拨料板15,其中所述转子1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进风口103的进风方向是一致的,这种旋转方向相互叠加、相互促进,便于提高物料起伏翻转的幅度,增加溶剂气体旋转行进的圈数,进而保证了溶剂气体与物料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和质量交换,其中所述A筒10的侧壁设置有加热外夹套,且所述B筒20的转子结构与所述A筒10的转子结构相同(包括转子、抄料板、螺旋叶片和拨料板)。物料在所述螺旋叶片14的拖动作用下逐渐朝所述A筒10的右端移动,期间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会下落,下落的物料会不断被所述抄料板13和所述拨料板15向上翻起,从而形成不断循环起伏翻转的定向输送方式,同时,由于所述抄料板13和所述拨料板15距离所述A筒10的筒壁仅有数厘米(2cm-9cm)的间隙,溶剂气体在紧贴所述A筒10的内壁行进,物料被过热溶剂气体卷入热风的内圈缓慢起伏翻转、与溶剂气体进行强烈的热交换和质量交换,同时,物料的移动方向与溶剂气体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是逆向换热过程,物料在所述A筒10的所述第一出料口102处的温度最高可达85℃,而溶剂气体在所述进风口103处为最高温度,在138℃~143℃溶剂气体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提高脱溶效果,溶剂气体在所述A筒10内移动的过程中旋转作用逐渐减弱,其温度不断降低、质量不断加大,最后溶剂气体近似直线运动,然后从所述出风口104排出,而物料在所述A筒10的第一进料口101处的湿粕温度和溶剂气体的温度为最低,但此处的A筒10负压值相对最高,即为-1500~-2000Pa,进而极大的提升了换热效果;
另外,虽然所述A筒10于侧壁也设置有加热外夹套,比如通过热蒸汽的夹层进行间接蒸气加热,促使湿粕在A筒10换热脱溶,但物料在A筒10脱溶的过程中,在环绕内筒壁旋转溶剂气体的作用下,物料并没有与热筒壁紧密接触,同时,物料在A筒10内接近所述第一进料口101的前端时,溶剂气体在此处的旋转作用较弱或基本消失,与此同时,此处的湿粕含溶剂量较高且温度较低,且物料基本是随着转子12旋转而起伏翻转,朝所述第一出料口102的方向移动,因此,物料虽然与筒壁接触的几率大,但聚热变性和变色发生的几率也小很多,所以物料在A筒10内的数分钟脱溶时间内,脱溶能够不低于99%,同时,水溶性蛋白损失的较少,聚热变性和变色的现象也不明显。
另外,所述A筒10与所述B筒的20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但是也可以在加热结构方面存在不同,其中在不相同时,所述B筒20的加热结构为加热半管,仅在起初生产时进行预热,在所述B筒20运行正常生产后,基本不需要再提供额外的热量,就能满足所述B筒20正常生产运行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A筒溶剂气体加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溶剂气体排出净化装置,所述溶剂气体排出净化装置包括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和A筒湿式捕集器42,其中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31于所述循环风机33和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34之间设置有压气分流三通36,同时,所述循环风机33和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34通过所述压气分流三通36的直通管连接,形成主循环管路输送,而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的进风口通过自控阀门43连接所述压气分流三通36的斜插管,形成排出循环管路输送,其中所述斜插管与直通管之间的夹角为30°,同时所述自控阀门43与所述A筒10的出风口104处的A筒出风口压力变送器44电信号连接,通过出风压力的实时反馈进行PID控制,确保所述A筒10的所述出风口104处的负压值始终保持在-1500~-2000Pa的压力范围;
另外,所述溶剂气体排出净化装置还起到分流量、确保压力平衡的作用(最大分流量可设定为湿粕物料热交换逸出溶剂量的110%~120%),假如所述A筒含溶剂湿粕脱溶后逸出溶剂气体量为100%,其中分流排出超出的10%~20%溶剂气体量是通过自控阀门43控制经由30°斜插管分向所述溶剂气体排出净化装置,来维持A筒10出风口的负压值,假如此负压绝对值太大,则通过自控阀门43自动关小开度,减小分流排出的溶剂气量,结合此前所述热电阻35通过控制器(PID)连接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34的蒸汽自控阀341的关系,能够确保加热后的溶剂气体温度始终在138℃~143℃的范围内,不仅温控操作方便、精确,同时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此外,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的底部出口通过封闭阀411连接所述B筒20的第二粉尘进口205,从而将分离出来的粉尘直接送入所述B筒20内,进而避免给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31中循环的溶剂气体带来二次粉尘影响,有效降低了从所述A筒10抽出来的溶剂气体的含尘量,另外,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的出风口连接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42的混合气体进口,同时,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4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混合气体出口401,从而通过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42净化由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的出风口排出的气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于进风口处设置有偏心方变圆412,其中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通过所述偏心方变圆412的圆形口连接所述压气分流三通36的斜插管,同时,所述偏心方变圆412的进风口的水平底面与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的矩形半圆周旋涡进口的前端底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细小粉尘(1微米以上)的离心分离效果,同时所述偏心方变圆412处不易积灰,而且溶剂气体进入更加方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还包括B筒混合气体抽出净化及冷凝装置,所述B筒混合气体抽出净化及冷凝装置包括干式捕集器51、B筒湿式捕集器52、B筒冷凝器53和液环真空泵54,其中所述干式捕集器51的气体进口连接所述B筒混合气体出口204,所述干式捕集器51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52的混合气体进口,其中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52于混合气体出口通过所述B筒冷凝器53连接所述液环真空泵54,且所述液环真空泵54设置有自由气体出口,其中所述B筒冷凝器53和所述液环真空泵54之间设置有B筒负压自控阀55,且所述B筒负压自控阀55电信号连接所述B筒20上的B筒压力变送器21,控制在抽出、净化和冷凝处理所述B筒20内的混合气体的速度和气量,确保所述B筒20的负压值始终在-1300~-17000Pa范围内,结合此前所述热电阻35通过控制器(PID)连接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34的蒸汽自控阀341的关系、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41的进风口通过自控阀门43(PID控制)连接所述A筒出风口压力变送器44的关系,能够进一步提升该低温脱溶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结合图5和图6,干式捕集器51在壳体511一端的下方设置有混合气体进口502,在另一端上方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503,壳体511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层螺旋输送料槽504、左旋带式叶片螺旋体513、上层螺旋输送料槽505、右旋带式叶片螺旋体514,且联动动力机构515设置在壳体511外,带式叶片螺旋体能够适应花生低温粕粉尘与潮气形成稍有粘性的物料输送,同时也方便气体从带式叶片的空隙通过;底层螺旋输送料槽504的出料在混合气体进口502处,上层螺旋输送料槽505的出料与底层螺旋输送料槽504的出料处左、右端错开,上层螺旋输送料槽505的粉尘通过右旋带式叶片螺旋体514输送到左端出料处落入底层螺旋输送料槽504内,再通过右旋带式叶片螺旋体514输送到右端落入混合气体进口502排出;壳体511内的中部设置有四块上下进气错开的竖直折流挡板517,其均焊接在壳体511上,且在混合气体进口502上方的最边上一块竖直折流挡板517为靠上设置,四块竖直折流挡板517通过重力或惯性分离出来的粉尘均落入上层螺旋输送料槽505内;壳体511内的上部设置一块水平折流挡板516,同时固定在壳体511与两块向上设置的竖直折流挡板517上,且进气洞口设置在远离混合气体出口503一端,水平折流挡板516上的粉尘较少,可以通过视镜观察,定时维护时通过一端的检修口排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42和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52的结构相同,具有于上部设置的沿切向进入的混合气体进口402和于下部倒锥形体设置的出液口403,同时,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42为套式结构,包括外筒体421和位于所述外筒体421内并悬空设置的内出气筒422,其中所述外筒体421沿环形均匀设置有上管喷头423和下管喷头424,所述上管喷头423和所述下管喷头424在高度方向交错分布,且所述混合气体进口402在高度方向介于所述上管喷头423和所述下管喷头424之间,以方便混合气体进入,同时,所述内出气筒422内设置有中心喷头425,其中所述上管喷头423、所述下管喷头424以及所述中心喷头425均通过热水循环泵46连接蒸煮罐45的热水出口,而所述蒸煮罐45的顶部开口连接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42和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52的所述出液口403,此外,所述蒸煮罐45还于顶部设置有第二混合气体出口404,并于底部设置有排污口405,并于侧面的上部设置有自动排水口,其中所述上管喷头423、所述下管喷头424以及所述中心喷头425所选用的喷头均为无堵塞120°实心喷雾的螺旋喷头。需要加强净化的混合气体切向进入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42内旋转,首先经过四个上管喷头423和四个下管喷头424形成的上、下两层喷雾,然后再穿过上管喷头423喷雾液、下管喷头424喷雾液以及中心喷头425喷雾液分别在所述内出气筒422的外壁与内壁的下边沿形成的环形下落散淋带,最后进入所述内出气筒422内,再次经过中心喷头425的喷雾后排出,有效确保了加强净化的效果,同时经A筒湿式捕集器42净化的混合气体再进入混合油第一蒸发器壳层和冷凝器,进行热量利用和溶剂回收。
第二方面,基于相同的工作原理,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以逆向换热的方式分别于A筒的两端向所述A筒内同步输入含溶湿粕和高温溶剂气体,其中高温溶剂气体以25m/s~32m/s的进入风速沿所述A筒的内壁行进,形成环绕式隔离层,所述含溶湿粕于环绕式隔离层内起伏翻转行进,使得所述含溶湿粕能够和所述溶剂气体进行充分的逆向热交换和质量交换,提升换热效果以及脱溶效果,所述溶剂气体的温度为138℃~143℃,其中换热后的溶剂气体和从湿粕脱溶后逸出的溶剂气体形成66℃~72℃的溶剂气体由所述A筒靠近进料端的排风通道排入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不高于85℃、且含溶剂不高于1%的粕料由所述A筒的出料口送入B筒,其中所述B筒的负压值为-1300~-1700Pa;
S20,在所述B筒内转子的持续旋转和B筒负压的作用下,以及所述B筒在加热半管低温加热或保温的作用下,物料进行10~15分钟的缓释,逸出溶剂气体,获取不高于76℃、水溶性蛋白损失不大于2%、洁白度不低于70%、含溶剂不超过500PPM的脱溶后低温粕,然后将获取到的花生低温粕送至粕库依次进行冷却、超微粉碎和包装,即成为花生蛋白粉;
S30,溶剂气体在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中进行气体和粉尘的离心分离,除尘后的溶剂气体进行溶剂气体分流,其中大部分通过主循环管路被加热后形成输入所述A筒的所述高温溶剂气体,且分离出的粉尘直接送入所述B筒内,其中湿粕通过A筒脱溶逸出的溶剂气体的增加量通过排出循环管路进行细小粉尘离心分离和热水捕集净化处理,然后对处理后形成的混合气体再进行换热利用和冷凝,其中经细小粉尘离心分离出的粉尘直接送入所述B筒内,以此可以避免给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中循环的溶剂气体带来二次粉尘影响,进而有效降低了从所述A筒抽出来的溶剂气体的含尘量,减轻了后续的除尘负荷,提高了溶剂气体净化效果,并可以消除系统的堵塞现象,大大延长设备的连续运行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0中,通过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中的主路旋风除尘器分离溶剂气体,其中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主路旋风除尘器的下游的循环风机以及位于所述循环风机的下游的压气分流三通,所述压气分流三通中的直通管构成部分所述主循环管路,所述压气分流三通中的斜插管形成所述排出循环管路的初始端,其中通过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分离所述排出循环管路内的溶剂气体,并通过A筒湿式捕集器热水净化后形成混合气体,其中在所述主循环管路中通过热电阻实时监测进入所述A筒的溶剂气体的温度,并通过所述主循环管路中用于控制加热的溶剂气体加热器上的蒸汽自控阀进行控制,确保进入所述A筒的溶剂气体的温度始终在138℃~143℃范围内,其中在所述排出循环管路中,通过自控阀门控制所述斜插管的分流比例,确保所述A筒的出风口处的负压值始终在-1500~-2000Pa范围内,不仅操作方便、精确,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提高低温脱溶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方法还包括步骤S40,利用干式捕集器(重力和惯性)分离所述B筒产生的混合气体,其中分离出的粉尘返回所述B筒,分离出的混合气体通过B筒湿式捕集器进行热水净化,冷凝净化后的洁净混合气体,得到可再循环利用的溶剂和冷凝后形成的自由气体,其中自由气体经B筒负压自控阀抽至液环真空泵,然后送到自由气体石蜡吸收系统进行处理,且所述B筒负压自控阀与所述B筒上的B筒压力变送器电信号连接,以维持所述B筒的负压值,确保其始终在-1300~-1700Pa的负压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用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表示任何顺序,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可将这些用语解释为名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筒,其中所述A筒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进风口和出风口;
B筒,其中所述B筒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粉尘进口和B筒混合气体出口,其中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以及
A筒溶剂气体加热循环系统,包括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A筒加热循环管道、以及由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至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依次设置的主路旋风除尘器、循环风机、溶剂气体加热器和热电阻,其中所述热电阻通过控制器连接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的蒸汽自控阀,其中所述主路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出口通过封闭阀连接所述第一粉尘进口;
其中,所述A筒于进料端的上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进料、出风沉降筒,所述沉降筒内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沉降筒分隔为进料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通道内径大于所述进料通道的通道内径,且所述进料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的开口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A筒还具有相对所述进料端的出料端,所述A筒于所述出料端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并由矩形进风通道与方变圆通道组成的切向进风口,使得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内的溶剂气体能够沿切向进入所述A筒内,其中所述方变圆通道的方形口同径连接所述矩形进风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变圆通道的所述圆形口和所述方形口的面积比为1.5~2:1,所述矩形进风通道的长宽比为2~2.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筒内设置有转子以及沿所述转子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抄料板,其中所述抄料板的外缘沿所述转子的延伸方向绕设有螺旋叶片,并于所述螺旋叶片的间隙设置有呈一字型间隔排列延伸的拨料板,其中所述转子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是一致的,其中所述A筒的侧壁设置有加热外夹套,且所述B筒的转子结构与所述A筒的转子结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其特征在于,A筒溶剂气体加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溶剂气体排出净化装置,所述溶剂气体排出净化装置包括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和A筒湿式捕集器,其中所述A筒加热循环管道于所述循环风机和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之间设置有压气分流三通,所述循环风机和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器通过所述压气分流三通的直通管连接,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通过自控阀门连接所述压气分流三通的斜插管,其中所述自控阀门与所述A筒的所述出风口处的A筒出风压力变送器电信号连接,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的底部出口通过封闭阀连接所述B筒的第二粉尘进口,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的混合气体进口,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混合气体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于进风口处设置有偏心方变圆,其中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通过所述偏心方变圆的圆形口连接所述压气分流三通的斜插管,同时,所述偏心方变圆的进风口的水平底面与所述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的矩形半圆周旋涡进口的前端底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筒混合气体抽出净化及冷凝装置,所述B筒混合气体抽出净化及冷凝装置包括干式捕集器、B筒湿式捕集器、B筒冷凝器和液环真空泵,其中所述干式捕集器的气体进口连接所述B筒混合气体出口,所述干式捕集器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的混合气体进口,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于混合气体出口通过所述B筒冷凝器连接所述液环真空泵,所述液环真空泵设置有自由气体出口,其中所述B筒冷凝器和所述液环真空泵之间设置有B筒负压自控阀,且所述B筒负压自控阀电信号连接所述B筒上的B筒压力变送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和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的结构相同,具有于上部设置的沿切向进入的混合气体进口和于下部倒锥形体设置的出液口,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为套式结构,包括外筒体和位于所述外筒体内并悬空设置的内出气筒,其中所述外筒体沿环形均匀设置有上管喷头和下管喷头,所述上管喷头和所述下管喷头在高度方向交错分布,且所述混合气体进口在高度方向介于所述上管喷头和所述下管喷头之间,所述内出气筒内设置有中心喷头,其中所述上管喷头、所述下管喷头以及所述中心喷头均通过热水循环泵连接蒸煮罐的热水出口,所述蒸煮罐的顶部开口连接所述A筒湿式捕集器和所述B筒湿式捕集器的所述出液口,所述蒸煮罐还于顶部设置有第二混合气体出口,并于底部设置有排污口,于侧面上部设置有自动排水口。
8.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以逆向换热的方式分别于A筒的两端向所述A筒内同步输入含溶湿粕和高温溶剂气体,其中高温溶剂气体以25m/s~32m/s的进入风速沿所述A筒的内壁行进,形成环绕式隔离层,所述含溶湿粕于环绕式隔离层内起伏翻转行进,溶剂气体的温度为138℃~143℃,其中换热后的溶剂气体和从湿粕脱溶后逸出的溶剂气体形成66℃~72℃的溶剂气体由所述A筒靠近进料端的排风通道排入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不高于85℃、且含溶剂不高于1%的粕料由所述A筒的出料口送入B筒,其中所述B筒的负压值为-1300~-1700Pa;
S20,在所述B筒内转子的持续旋转和B筒负压的作用下,以及所述B筒在加热半管低温加热或保温的作用下,物料进行10~15分钟的缓释,逸出溶剂气体,获取不高于76℃、水溶性蛋白损失不大于2%、洁白度不低于70%、含溶剂不超过500PPM的脱溶后低温粕,然后将获取到的花生低温粕送至粕库依次进行冷却、超微粉碎和包装,即成为花生蛋白粉;
S30,溶剂气体在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中进行气体和粉尘的离心分离,除尘后的溶剂气体进行溶剂气体分流,其中大部分通过主循环管路被加热后形成输入所述A筒的所述高温溶剂气体,且分离出的粉尘直接送入所述B筒内,其中湿粕通过A筒脱溶逸出的溶剂气体的增加量通过排出循环管路进行细小粉尘离心分离和热水捕集净化处理,然后对处理后形成的混合气体再进行换热利用和冷凝,其中经细小粉尘离心分离出的粉尘直接送入所述B筒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通过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中的主路旋风除尘器分离溶剂气体,所述溶剂气体加热循环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主路旋风除尘器的下游的循环风机以及位于所述循环风机下游的压气分流三通,所述压气分流三通中的直通管构成部分所述主循环管路,所述压气分流三通中的斜插管形成所述排出循环管路的初始端,其中通过排出转向旋风除尘器分离所述排出循环管路内的溶剂气体,并通过A筒湿式捕集器热水净化后形成混合气体,其中在所述主循环管路中实时监测进入所述A筒的溶剂气体的温度,并通过所述主循环管路中用于控制加热的溶剂气体加热器上的蒸汽自控阀进行控制,其中在所述排出循环管路中,通过自控阀门控制所述斜插管的分流比例,确保所述A筒的出风口处的负压值为-1500~-2000Pa。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0,利用干式捕集器分离所述B筒产生的混合气体,其中分离出的粉尘返回所述B筒,分离出的混合气体通过B筒湿式捕集器进行热水净化,冷凝净化后的洁净混合气体,得到可再循环利用的溶剂和冷凝后形成的自由气体,其中自由气体经B筒负压自控阀抽至液环真空泵,然后送到自由气体吸收系统进行处理,且所述B筒负压自控阀与所述B筒上的B筒压力变送器电信号连接,以维持所述B筒的负压值。
CN202310505196.9A 2023-04-28 2023-04-28 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 Active CN1164585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5196.9A CN116458571B (zh) 2023-04-28 2023-04-28 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5196.9A CN116458571B (zh) 2023-04-28 2023-04-28 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8571A true CN116458571A (zh) 2023-07-21
CN116458571B CN116458571B (zh) 2025-03-25

Family

ID=87178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05196.9A Active CN116458571B (zh) 2023-04-28 2023-04-28 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585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6831A (zh) * 2023-04-28 2023-07-28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大豆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35428A1 (en) * 2007-08-01 2009-02-05 N. V. Desmet Ballestra Engineering S.A. Process and device for desolventising under reduced pressure
CN102041162A (zh) * 2010-12-09 2011-05-04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物料低温脱溶的方法
CN202516348U (zh) * 2012-04-24 2012-11-07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卧式双筒脱溶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35428A1 (en) * 2007-08-01 2009-02-05 N. V. Desmet Ballestra Engineering S.A. Process and device for desolventising under reduced pressure
CN102041162A (zh) * 2010-12-09 2011-05-04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物料低温脱溶的方法
CN202516348U (zh) * 2012-04-24 2012-11-07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卧式双筒脱溶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占权: "低温脱溶生产低变性豆粕装置的设计改进", 中国油脂, no. 12, 20 December 2004 (2004-12-20), pages 3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6831A (zh) * 2023-04-28 2023-07-28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大豆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工艺
CN116496831B (zh) * 2023-04-28 2025-04-22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大豆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8571B (zh) 202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58571A (zh) 花生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方法
CN102558327A (zh) 甘薯蛋白热沉法提取工艺
CN105271628B (zh)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系统和方法
CN109845950B (zh) 一种膳食纤维烘干装置
CN2191398Y (zh) 旋风式闪蒸干燥机
CN104782876A (zh) 一种棉籽蛋白生产的工艺方法
CN204949379U (zh) 一种豆粕的低温脱溶系统
CN211552288U (zh) 一种闪蒸干燥系统
CN105028892B (zh) 一种豆粕的低温脱溶系统
CN205695445U (zh) 一种醇法浓缩蛋白脱溶装置
CN116496831B (zh) 大豆低温粕低温脱溶装置和低温脱溶工艺
CN205332661U (zh) 闪蒸式豆腐渣干燥机
CN2142949Y (zh) 旋流闪蒸干燥机
CN106732007A (zh) 一种节能型高效保温材料处理装置
CN2316822Y (zh) 大豆湿粕热汽式搅拌型低温脱溶装置
CN214991396U (zh) 一种湿粕闪蒸预脱溶蒸脱系统
CN213790061U (zh) 燕麦生物碱提取装置
CN211798845U (zh) 一种动物血球蛋白加热干燥装置
CN107603745A (zh) 利用餐厨垃圾提取油脂的装置
CN105815542A (zh) 一种醇法浓缩蛋白脱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7395378U (zh) 一种青蒿除水干燥装置
CN105146049B (zh) 一种豆粕的低温脱溶工艺
CN206700793U (zh) 一种喷雾干燥塔
CN222623657U (zh) 一种物料除湿干燥系统
CN203731826U (zh) 基于机械式蒸汽再压缩的湿粕干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