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3470B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53470B CN116453470B CN202310372332.1A CN202310372332A CN116453470B CN 116453470 B CN116453470 B CN 116453470B CN 202310372332 A CN202310372332 A CN 202310372332A CN 116453470 B CN116453470 B CN 1164534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ghtness
- image
- value
- backlight
- display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52 Re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776 visual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根据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根据背光亮度值和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通过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对像素亮度进行调整,提升图像在显示时的对比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图像的对比度提升能够提升用户的主观感受,更高对比度的显示效果成为发展的趋势。
尤其是针对存在背光的图像显示领域,如何提升图像显示的对比度成为目前研究和关注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升图像显示的对比度,提升图像的视觉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包括:
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
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背光亮度值和所述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亮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图像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
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图像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背光亮度值和所述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图像显示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图像显示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然后,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该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该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随后,根据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根据背光亮度值和亮度校正系数显示待显示图像。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并利用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以及根据该亮度校正系数进行像素亮度补偿,使得每个像素点的亮度能够基于多个块区的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进行调整,提升像素的补偿效果,在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进行背光调节以及待显示图像进行像素补偿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提升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相关技术补偿效果的对比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分区数进行像素补偿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区域调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点亮度校正系数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显示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区域调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地,电子设备包括终端或者服务器等设备,其中,终端可以为电视、手机、相机、计算机、平板等设备,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单独由终端设备执行图像显示方法,或者单独由服务器执行图像显示方法,或者由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共同执行图像显示方法,请参阅图1,以终端设备单独执行图像显示方法为例,其中,图像显示方法的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终端设备10获取到待显示图像后,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然后,终端设备10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该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该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随后,终端设备10根据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最后,终端设备10根据背光亮度值和亮度校正系数,在终端设备10的待显示面板中显示待显示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板和前景板,背光板由多个背光区域拼接得到,用于提供背光,前景板用于显示待显示图像,并在背光板提供的背光下达到相应的显示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显示图像显示在待显示面板的前景板上,背光亮度值控制背光板的背光亮度。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然后,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该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该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随后,根据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根据背光亮度值和亮度校正系数显示待显示图像。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并利用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以及根据该亮度校正系数进行像素亮度补偿,使得每个像素点的亮度能够基于多个块区的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进行调整,提升像素的补偿效果,在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进行背光调节以及待显示图像进行像素补偿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提升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先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图像显示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01、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使得背光区域的亮度值能够以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为参考,有助于调整待显示图像和背光区域之间的对比度,提升图像显示效果。
102、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
其中,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便于实现利用多个参考图像块进行图像像素的补偿,参考图像块的数量与图像补偿效果呈相关,而参考图像块的数量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图像的补偿效果。
其中,通过确定每个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为利用各个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计算得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提供基础。
可以理解的是,在根据该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计算得到该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时,可以参考根据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计算得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的方式进行理解,即,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与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的计算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103、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其中,由于亮度校正系数是根据更多数量块区的参考图像块以及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计算得到的,因此,亮度校正系数考虑了更多数量的块区,而更多数量的块区可以提升亮度校正系数的准确性。当待显示图像中的像素点按照其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进行调整后,可提升像素的补偿效果。
104、根据所述背光亮度值和所述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
其中,当根据计算得到背光亮度值和亮度校正系数显示待显示图像后,可使得待显示图像具备较好的对比度,提升图像的显示效果和视觉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并利用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以及根据该亮度校正系数进行像素亮度补偿,使得每个像素点的亮度能够基于多个块区的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进行调整,提升像素的补偿效果,在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进行背光调节以及待显示图像进行像素补偿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提升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背光区域的分布情况,确定各个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包括:
根据待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局部图像块;
针对每个背光区域,根据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其中,所述局部图像块的数量小于所述参考图像块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板和前景板,背光板由多个背光区域拼接得到,用于提供背光,前景板用于显示待显示图像,并在背光板提供的背光下达到相应的显示效果,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显示面板可以包括LCD或者LED等显示面板。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背光板由多个背光区域拼接得到,如背光区域为10x26=260个,则划分后的局部图像块也为10x26=260个,因此,各个背光区域可以通过显示不同的背光来提升图像显示的对比度。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即指一幅图像灰度反差的大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好的对比度120:1就可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当对比度高达300:1时,便可支持各阶的颜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中,背光区域可以是多个发光点组成的区域,即该区域中各个发光点显示同一亮度值的背光;也可以是单个发光点对应的区域,即每个发光点对应一个背光区域,其中,单个发光点对应一个背光区域的情况下,背光板的生产和控制成本较高,因此,本申请主要以多个发光点组成的背光区域为例,其中,每个发光点分别对应待显示图像的一个像素点。
其中,通过背光区域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局部图像块,便于根据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每个背光区域对应的背光,以便各个背光区域可以分别实现背光调整,即不同背光区域显示不同的背光,为待显示图像对比度的提升提供背光显示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显示图像包括彩色图像(RGB图像),待显示图像可以是从其他设备获取、并需要显示在当前设备面板中的图像,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待显示图像进行划分前,为了保证待显示图像的分辨率与面板的分辨率一致,还可以先对待显示图像进行重采样(包括上采样或者下采样等),或者对待显示图像的四周进行补齐或者进行裁剪,使得待显示图像的分辨率与面板的分辨率一致,便于实现局部图像块与背光区域的一一对应。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背光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背光亮度值,使得每个背光区域可分别对应不同的背光亮度值,为待显示图像显示对比度的提升提供背光基础。
其中,每个背光区域根据其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相应的背光亮度值,使得每个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可以考虑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确保实现待显示图像在显示时对比度的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需要对面板中显示的图像进行放大或者缩小时,可以根据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像重新划分局部图像块,并基于重新划分的局部图像块确定每个背光区域对应的背光亮度值,实现图像在放大或者缩小显示时,仍然具备较高的对比度,提升放大或者缩小图像在显示时的视觉效果。
其中,在相关技术中,如LCD或者LED等显示设备显示图像时,均采用均匀一致的背光,即,针对图像的所有区域,背光的亮度一致,而这种方式存在图像对比度下降的问题,例如,当黑色区域由于背光并在背光透光后造成黑色区域存在一定的亮度,就会造成图像对比度下降的问题。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不同背光区域分别显示不同的背光,提升了图像显示的对比度,提升视觉效果。
相应的,为了克服背光一致导致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在相关技术中,还将背光亮度设置为彩色图像灰度值均值的方式,在背光亮度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彩色图像的灰度值控制背光的亮度值,以此来改善图像显示效果,但是,该种方式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存在亮度偏亮或者偏暗的问题,例如,针对星空等大部分背光分区为黑暗,且小部分为亮区的场景,如果根据图像灰度值均值的方式计算背光亮度值,则背光亮度值容易存在偏暗的问题,影响彩色图像的显示效果。
因此,针对亮度以均值的方式设置时存在亮度偏暗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像素点灰度值的均值的基础上,结合灰度值的最大值,对像素点的背光亮度值进行综合考虑,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针对每个背光区域,根据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包括:
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在各个颜色通道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像素点对应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
针对所述局部图像块,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针对每个背光区域,将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作为所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显示图像包括彩色图像(RGB图像),相应的,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的颜色通道包括红色通道R、绿色通道G和蓝色通道B,其中,针对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分别由三个通道的灰度值的合成得到,因此,针对每个像素点,在三个通道中分别具备一个灰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为该像素点在三个通道的灰度值中的最大值,即,将像素点在三个通道的灰度值的最大值作为该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例如,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Graymax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具体如下:
Graymax=Max(R,G,B)
其中,Graymax表示该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R、G、B分别表示该像素点在各个颜色通道的灰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像素点的平均灰度值为该像素点三个通道的灰度值的平均值,即,将像素点在三个通道的灰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该像素点的平均灰度值,例如,每个像素点的平均灰度值GrayAvg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具体如下:
其中,GrayAvg表示该像素点的平均深度值,R、G、B分别表示该像素点在各个颜色通道的灰度值。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局部图像块分别以该局部图像块中各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得到该局部图像块的背光亮度值,相较于单一通过均值的方式,本方案可以避免背光亮度值偏暗或者偏亮的问题,实现对背光亮度值计算的优化。
其中,在将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作为相应的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后,实现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计算得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使得每个背光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背光亮度值,且每个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受对应的局部图像块中像素点的灰度值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图像显示的对比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局部图像块中包含有多个像素点,而每个像素点又分别对应一个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因此,针对每个局部图像块,该局部图像块则包含有多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因此,针对每个局部图像块,可以根据该局部图像块中各个最大灰度值的分布情况和各个平均灰度值的分布情况来计算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针对所述局部图像块,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确定二值化阈值;
针对所述局部图像块,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累计直方图;
根据所述二值化阈值、所述累计直方图、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像的二值化处理实质上是将图像的灰度值设置为0或255,即,把大于某个临界灰度值的像素灰度设为灰度极大值,把小于这个值的像素灰度设为灰度极小值,从而实现二值化,因此,通过对图像的二值化,可以得到图像整体的亮度情况。而在本申请实施中,可以根据大津法(OTSU)来计算得到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对应的二值化阈值,其中,大津法(OTSU)是一种确定图像二值化分割阈值的算法,是得到图像二值化阈值的较佳方法,因此,通过大津法得到的二值化阈值可作为整个图像在二值化处理时的临界灰度值,即,根据大津法得到的二值化阈值,可以更准确的获取到图像整体的亮度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累计直方图是根据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的分布情况建立的,其中,该累计直方图中,横坐标为该局部图像块中最大灰度值的取值(且取值以递增的方式排序);纵坐标反映的是局部图像块中当前最大灰度值对应的像素点的数量和小于该最大灰度值的其他所有最大灰度值对应的像素点的数量的和,与局部坐标系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的比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累计直方图中,随着最大灰度值的数值的增加,纵坐标的数值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即累计直方图中,各最大灰度值对应的纵坐标形成的连线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局部图像块的累计直方图也可以通过统计直方图的方式获取,即,先根据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的分布情况,得到该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统计直方图,随后,根据统计直方图得到累计直方图。其中,统计直方图的横坐标对应局部图像块中的各个最大灰度值,纵坐标对应各个最大灰度值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与局部图像块的总像素点数量的比值。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得到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对应的二值化阈值后,便可以根据该二值化阈值、累计直方图和局部图像块的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所述二值化阈值、所述累计直方图、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二值化阈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亮度像素比,所述亮度像素比是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最大灰度值大于所述二值化阈值的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的比值;
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亮度像素比和所述累计直方图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
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其中,根据该二值化阈值可以得到每个局部图像块中属于亮值的像素点的数量,即针对每个局部图像块,将该局部图像块中大于该二值化阈值的最大灰度值作为亮值,进而将该大于二值化阈值的最大灰度值对应的像素点的数量作为属于亮值的像素点的数量。相应的,针对每个局部图像块,根据该局部图像块中亮值的像素点的数量和该局部图像块中像素点的总数量得到亮度像素比。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灰度级值对应累计直方图中横坐标的一个取值,其中,通过二值化阈值可以得到每个局部图像块对应的亮度像素比,相应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局部图像块,将该局部图像块对应的亮度像素比作为累计直方图的纵坐标,进而根据累计直方图中各个最大灰度值对应的纵坐标的连线,得到该亮度像素比对应的横坐标,将该横坐标对应的最大灰度值作为灰度级值。
其中,针对每个局部图像块,在得到该局部图像块的灰度级值后,可以根据该灰度级值以及该局部图像块中的各个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计算该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可选的,在计算局部图像块对应的块背光亮度值时,可以从该局部图像块的各个最大灰度值中选取值最大的目标最大灰度值,以及各个像素点平均灰度值的均值对应的目标平均灰度值,根据该值最大的目标最大灰度值和目标平均灰度值计算该局部图像块的背光亮度值,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包括:
从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最大灰度值中选取值最大的最大灰度值作为目标最大灰度值;
计算所述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平均灰度值的平均值,得到目标平均灰度值;
根据所述灰度级值确定所述目标最大灰度值的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目标平均灰度值的第二权重值;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目标最大灰度值,以及所述第二权重值和所述目标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目标最大灰度值可以由表示。其中,Graymax表示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表示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像素点分别对应的最大灰度值,/>表示该局部图像块的各个最大灰度值中值最大的最大灰度值,即目标最大灰度值。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目标平均灰度值可以由表示,其中,GrayAvg表示像素点的平均灰度值,/>表示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像素点分别对应的平均灰度值,/>表示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平均灰度值的平均值,即目标平均灰度值。
其中,针对每个局部图像块,在确定该局部图像块中值最大的目标最大灰度值和目标平均灰度值后,根据该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确定目标最大灰度值的第一权重值和目标平均灰度值的第二权重值,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的和为1。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灰度级确定目标最大灰度值的第一权重值Ratio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具体如下:
Ratio=0.2+(G/510)
其中,G表示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Ratio通过上述公式控制在0.2-0.7之间,其中,该公式根据实际经验参数进行配置,例如,基于该公式获取的权重值,对图像对比度调节的效果最好。
相应的,目标平均灰度值的第二权重值可以通过1-Ratio表示,其中,通过第一权重值、第二权重值、目标最大灰度值和目标平均灰度值的权重计算,得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背光亮度值。例如,根据第一权重值、第二权重值、目标最大灰度值和目标平均灰度值计算得到局部图像块的背光亮度值L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具体如下: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Graymax表示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表示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像素点分别对应的最大灰度值,/>表示该局部图像块的各个最大灰度值中值最大的最大灰度值,即目标最大灰度值,Ratio表示目标最大灰度值对应的第一权重值;GrayAvg表示像素点的平均灰度值,/>表示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像素点分别对应的平均灰度值,/>表示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平均灰度值的平均值,即目标平均灰度值,1-Ratio表示目标平均灰度值对应的第二权重值。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局部图像块,使得每个局部图像块可以分别根据该局部图像块中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该局部图像块对应的块背光亮度值,进而得到每个背光区域对应的背光亮度值,当待显示图像发生更新时,可以基于更新后的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局部图像块的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计算该更新后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局部图像块的背光亮度值,实现基于图像的不同,动态的调整图像的背光亮度,达到基于动态阈值(比如不同图像基于大津法计算的二值化阈值不同)的背光亮度提取方案,能够结合图像最大值和均值的优势提取背光控制信号更加合理,不会产生过亮和过暗的效果。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计算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使得块背光亮度值具备一定的稳定性,降低因亮度过高带来的背光扩散范围内光线过强的问题,同时,最大值又避免特殊场景(如星空)时亮度偏亮或者偏暗的问题。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为该背光区域中各个发光点的亮度值,每个发光点基于其对应的亮度值的显示,为前景图像提供背光。
相应的,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更多数量的参考图像块,便于实现利用更多数量的参考图像块进行图像像素的补偿,而参考图像块的数量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图像的补偿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像块的数目取值范围,理论上可取大于等于设备硬件的分区数目(背光区域的数量),小于等于输入图像的分辨率之间的中间值,且宽高比与设备硬件的分区宽高比一致,例如,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为10x26=260个,则基于背光区域划分后的局部图像块也为10x26=260个,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划分的参考图像块可以为40x104=4160个,即参考图像块的数量小于720x1920的图像分辨率大于硬件实际背光分区数,实际应用中该参考图像块的数量(分区数)根据平台的计算资源和效果之间达到平衡,一般取值为硬件实际背光分区数的4倍到100倍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像块是一个块形区域,包括多个像素点。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得到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后,可以根据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对待显示图像进行快速引导滤波,基于该快速引导滤波的方式实现图像的像素补偿,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包括:
以每个参考图像块为像素单位,并根据各个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生成导向图;
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生成参考亮度图;
根据所述导向图对所述参考亮度图进行引导滤波,得到补偿后亮度图,所述补偿后亮度图中的亮度像素点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像素点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补偿后亮度图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图的分辨率与参考图像块的数量和分布的相对位置一致,导向图中每个像素点对应一个参考图像块,该像素点的像素值为对应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如分辨率为40x104=4160。
相应的,参考亮度图中每个像素点与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一一对应,且参考亮度图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为对应像素点的亮度值,其中,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的亮度值可以通过将待显示图像转换为亮度空间(YUV)图像得到。
其中,快速引导滤波算法(Algorithm 2Fast Guided Filter.)的处理流程可以参照如下公式理解,具体的:
1:
I'=fsubsample (I,s)
p'=fsubsample (p,s)
r'=r/s
2:
mean I=fmean(I',r')
mean p=fmean(p',r')
corrI=fmean(I'.*I',r')
corrIp=fmean(I'.*p',r')
3:
varI=corrI-mean I.*mean I
cov Ip=corrIp-mean I.*mean p
4:
a=cov Ip./(varI+ε)
b=mean p-a.*mean I
5:
mean a=fmean(a,r')
mean b=fmean(b,r')
6:
mean a=fupsample(mean a,s)
mean b=fupsample(mean b,s)
7:
q=mean a.*I+mean b
其中,快速引导滤波算法中,第一部分(对应序号1部分)为降低输入的分辨率,以降低计算量。实际使用时下采样倍率为前景图像分辨率除背光图的分辨率计算前景图的下采样倍率S。背光图的下采样倍率为1(即背光图分辨率保持不变)为均值率波分别计算下采样的前景图和背光图的均值。
第二部分(对应序号2部分)为以第一部分的结果计算前景图和背光图的局部均值图,计算前景图的方差均值图以及前景图和背光图的协方差均值信息。
第三部分(对应序号3部分)为依据第二部分提供的信息计算前景图的方差,前景图和背光图的协方差。
第四部分(对应序号4部分)为依据第三部分计算的方差和协方差,计算出由前景图线性映射成与背光图分布相同的图的线性映射的两个系数。
第五部分(对应序号5部分)为计算线性映射系数的局部均值图。
第六部分(对应序号6部分)为将线性映射系数上采样使得原始分辨率的前景图能够通过线性映射系数,映射后得到最终的输出。该输出的分布即与背光分布类似。
第七部分(对应序号7部分)为最终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快速引导滤波的本质是通过下采样减少像素点,计算mean_a&mean_b后进行上采样恢复到原有的尺寸大小。假设缩放比例为s,那么缩小后像素点的个数为N/s^2,那么时间复杂度变为O(N/s^2)。其中。经快速引导滤波处理后的补偿后亮度图,其亮度像素点的亮度值的分布与导向图中块参考亮度值的分布基本一致。
其中,fmean映射代表均值平滑,fsubsample代表图像下采样即缩小图像,fupsample代表图片上采样即放大图像,s为缩小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fmean映射被实现为box filter,在设计快速引导滤波的卷积核时需要根据实际背光分区数来设计,一般分区数较小的设备(小于1000分区数)采用大核(大于3x3,本方案中采用的滤波核为7x7),分区数较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卷积核也不宜过大(过大的卷积核带来很高的计算复杂度)。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背光分区数主要指参考图像块的块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高分区的背光信号模拟扩散(滤波加上采样),针对部分场景会导致像素补偿后出现伪影。其中,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背光模拟扩散的过程中与实际背光扩散存在差异。且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背光模拟扩散目前采用实验室采集数据和算法进行联调算法参数,过程复杂,人工代价高。
相应的,基于快速引导滤波的方案进行像素补偿,由于直接对待显示图像划分参考图像块,不依赖于显示面板的实际背光区域的分区数量,对于低分区(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数量较少)的设备进行像素补偿优化了环状纹理等伪影问题,视觉感知平滑性更好,以及,对于分区数(背光区域数量)较少的低分区设备,对前景图像进行像素补偿过程中人为的调整背光分区数(参考图像块的数量),以高分区(参考图像块数量较多)的亮度信号对输入图像进行补偿,细节表现更佳。对于高分区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以引导滤波的方式替代模拟背光扩散的规程,避免了模拟扩散过程大量参数拟合的过程,降低运算复杂度,提升计算准确性。
可选的,在基于补偿后亮度图确定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校正系数时,还可以对补偿后亮度图进行反色处理,以反色处理后的亮度值计算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所述补偿后亮度图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包括:
针对所述补偿后亮度图中的每个亮度像素点,对所述亮度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反色处理,得到所述亮度像素点对应的反色亮度值;
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像素点的反色亮度值,确定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亮度像素点的反色亮度值invl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示,具体如下:
invl=255-fastGuidFi lter(gray,L)
其中,fastGuidFi lter表示快速引导滤波的过程,gray表示待显示图像对应的参考亮度图。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亮度校正系数γ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示,具体如下:
其中,invl表示亮度像素点在反色处理后的反色亮度值。其中,该亮度校正系数γ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经验参数进行配置。
其中,通过对亮度像素点的亮度值的反色处理,进一步优化像素点的亮度校正系数。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亮度校正系数对像素点的亮度进行调整,然后基于调整后的亮度进行显示,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所述背光亮度值和所述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包括:
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的亮度校正系数对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像素亮度值;
根据所述像素点的调整后像素亮度值在所述待显示面板的前景区域进行显示,以及将每个背光区域设置为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背光亮度值。
其中,通过对像素点亮度值的调整以及基于背光亮度值对背光区域进行背光控制,使得待显示面板上呈现的图像具备较好的对比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中,在对待显示图像进行亮度调整时,可以通过将待显示图像转换为亮度空间图像,并对亮度空间图像进行亮度调整的方式来实现,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的亮度校正系数对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像素亮度值”,包括:
将所述待显示图像转换为亮度空间图像,所述待显示图像与所述亮度空间图像的像素点一一对应,且所述亮度空间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分别对应一个亮度值;
针对所述亮度空间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对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亮度值;
将所述亮度空间图像中的像素点的校正后亮度值作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调整后像素亮度值。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显示图像包括彩色图像(RGB图像),相应的,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的颜色通道包括红色通道R、绿色通道G和蓝色通道B,亮度空间图像是YUV图像,其中,Y表示亮度(Luminance),也称灰度值,UV表示色度(Chrominance)和浓度(Chroma)。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显示图像向亮度空间图像的变换,得到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Y可以参照如下公式进行变换,具体如下:
Y=R*0.299+G*0.587+B*0.114
其中,R、G、B分别表示该像素点在各个颜色通道的灰度值。
其中,根据亮度校正系数对像素点亮度值Y的调整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实现,具体包括:
其中,Y表示该像素点在校正前的亮度值,Y1表示该像素点在校正后的亮度值,γ表示该像素点的亮度校正系数。
其中,通过将图像转换为亮度空间图像,便于根据亮度校正系数直接对图像中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节。其中,通过对图像亮度的伽马校正(根据γ校正系数),提升了像素点之间的亮度差,提升图像的对比度。
其中,当调节后的亮度校正图像再重新转换为彩色图像后,便可以得到亮度值调整后的彩色图像。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YUV亮度校正图像向RGB彩色图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实现,具体如下:
其中,Y表示该像素点在校正前的亮度值,Y1表示该像素点在校正后的亮度值,R、G、B分别表示该像素点在各个颜色通道的灰度值。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像素的亮度基于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进行补偿后,实现在提升前景画面对比度的同时,结合了高分区(较多数量的参考图像块)的亮度信号使得图像显示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相关技术补偿效果的对比示意图,其中,该对比示意图中的左上侧为相关技术中通过背光信号模拟扩散(滤波加上采样)的方式对像素补偿后的第一效果示意图,右上侧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快速引导滤波的方式对像素补偿后的第二效果示意图,相应的,左下侧为第一效果示意图中局部区域的第一局部放大图,右下侧为第二效果示意图中局部区域的第二局部放大图。其中,由第一局部放大图和第二局部放大图的对比可知,相关技术中通过背光信号模拟扩散(滤波加上采样)的方式对像素进行补偿后,存在环状纹理等伪影的问题,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则不存在环状纹理等伪影的问题。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分区数进行像素补偿后的效果示意图,其中,上侧为模拟260个分区实现像素补偿后的效果示意图,下侧为模拟4160个分区实现像素补偿后的效果示意图。其中,从上侧和下侧的效果示意图对比可知,更多数量的分区数量能够提升像素补偿后图像显示的均匀性,越多数量的分区数,图像显示约均匀。
其中,由于不同局部图像块的背光亮度不同,相较于整个背光区域背光亮度值一致的方案,本方案当出现背光亮度值较低的局部图像块时,则可以降低部分区域的背光亮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快速引导滤波改善低分区利用背光信号补偿前景过程中出现的伪影问题。采用高分区的方案对输入图像进行像素补偿提升补偿效果,均匀性更优。采用快速引导滤波改善背光模拟扩散过程中大量参数拟合的工作,利用快速引导滤波的方式实现了高分区前景图像的像素补偿。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待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局部图像块,针对每个背光区域,根据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然后,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更多数量的参考图像块,参考图像块的数量大于局部图像块的数量,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该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该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随后,根据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根据背光亮度值和亮度校正系数显示待显示图像。其中,通过面板的背光区域对待显示图像进行分块,得到若干局部图像块,使得每个局部图像块可以分别对应一个背光区域,当背光区域根据其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相应的背光亮度值后,实现不同背光区域可分别对应一个不同的背光亮度值,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均匀一致的背光,本方案有利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另外,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更多块区的参考图像块,并利用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以及根据该亮度校正系数进行像素亮度补偿,使得每个像素点的亮度能够基于更多块区的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进行调整,提升像素的补偿效果,在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进行背光调节以及待显示图像进行像素补偿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提升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本方案中在实验基于720x1920的输入在260分区的车载屏上进行实验,在效果上能够提升显示屏的动态范围或提升显示器显示对比度,且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模拟背光扩散带来的部分场景下出现异常纹理的问题。
其中,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区域调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像区域调光方法中涉及的公式与图像显示方法中的一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在对相关公式进行赘述,请参照图像显示方法中相关公式进行理解。其中,该图像区域调光方法具体包括:
201、获取待显示图像;
202、根据待显示图像确定待显示面板中每个背光区域对应的背光亮度值;
203、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参考图像块,参考图像块的数量大于背光区域的数量;
204、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该参考图像块对应的灰度值计算该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
205、根据各个参考图像块以及每个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计算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206、针对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对该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亮度值;
207、将待显示图像中的像素点按照调整后亮度值在待显示面板的前景板显示,并将待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调整为相应的背光亮度值。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确定每个背光区域分别对应的背光亮度值,实现不同背光区域可分别对应一个不同的背光亮度值,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均匀一致的背光,本方案有利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另外,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更多块区的参考图像块,并利用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以及根据该亮度校正系数进行像素亮度补偿,使得每个像素点的亮度能够基于更多块区的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进行调整,提升像素的补偿效果,在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进行背光调节以及待显示图像进行像素补偿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提升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应的,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背光亮度值计算方法具体包括:
211、统计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各个灰度值的最大灰度值和各个灰度值的均值;
212、根据各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得到待显示图像对应的最大值灰度图像,以及根据各个像素点的均值得到待显示图像对应的均值灰度图像,并通过大津法计算最大值灰度图像对应的全图二值化阈值;
213、将最大值灰度图像按照待显示面板背光区域划分成单独的小区域,得到若干局部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局部图像块,根据该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计算该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累计直方图;
214、根据全图二值化阈值进行各个局部图像块的二值化;
215、针对每个局部图像块,根据该局部图像块的二值化得到该局部图像块中亮值像素占该局部图像块总像素点的比值,得到亮度像素比;
216、根据该局部图像块的累计直方图和该局部图像块对应的亮度像素比,得到该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
217、根据该局部图像块的灰度级值计算该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的和为1;
218、根据该局部图像块的第一权重值与该局部图像块中值最大的最大灰度值的乘积,以及该局部图像块的第二权重值和该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平均灰度值的最终平均值的乘积,的和,得到该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219、将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作为对应的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其中,通过面板的背光区域分块得到若干局部图像块,使得每个局部图像块可以分别对应一个背光区域,当背光区域根据其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相应的背光亮度值后,实现不同背光区域可分别对应一个不同的背光亮度值,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均匀一致的背光,本方案有利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的计算过程与每个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的计算过程一致,因此,可以参考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的计算过程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的计算,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点亮度校正系数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像素点亮度校正系数计算方法具体包括:
221、以每个参考图像块为像素单位,并根据各个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生成导向图;
222、根据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生成参考亮度图;
223、根据导向图对参考亮度图进行引导滤波,得到补偿后亮度图;
224、针对补偿后亮度图中的每个亮度像素点,对亮度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反色处理,得到亮度像素点对应的反色亮度值;
225、针对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像素点的反色亮度值,确定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也称伽马校正系数)。
其中,基于快速引导滤波的方案进行像素补偿替代模拟背光扩散的规程,避免了模拟扩散过程大量参数拟合的过程,降低运算复杂度,提升计算准确性。其中,在快速引导滤波过程中,由于直接对待显示图像划分参考图像块,不依赖于显示面板的实际背光区域的分区数量,对于低分区(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数量较少)的设备进行像素补偿优化了环状纹理等伪影问题,以及,对于分区数(背光区域数量)较少的低分区设备,对前景图像进行像素补偿过程中人为的调整背光分区数(参考图像块的数量),以高分区(参考图像块数量较多)的亮度信号对输入图像进行补偿,细节表现更佳。
相应的,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显示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待显示图像显示方法具体包括:
231、将待显示图像转换为YUV亮度图像,待显示图像和YUV亮度图像的像素点一一对应;
232、针对YUV亮度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的亮度校正系数对该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亮度值;
233、根据各个像素点的校正后亮度值,得到亮度校正图像;
234、将亮度校正图像转换回彩色图像,得到调光后彩色图像;
235、在显示面板的前景区域显示该调光后彩色图像,并在该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显示相应的背光亮度值。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优势在于:1、基于快速引导滤波的方案进行像素补偿,对于低分区的设备进行像素补偿优化了环状纹理等伪影问题。2、对于分区数较少的低分区设备,对前景图像进行像素补偿过程中人为的调整背光分区数,以高分区的背光信号对输入图像进行补偿,细节表现更佳。3、对于高分区的设备本方案,以引导滤波的方式替代模拟背光扩散的规程,避免了模拟扩散过程大量参数拟合的过程。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申请的图像显示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图像显示方法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第三目标词语的含义与上述图像显示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像显示装置可以包括:
背光亮度确定模块301,用于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图像划分模块302,用于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
系数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图像显示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背光亮度值和所述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
其中,背光亮度确定模块301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根据待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局部图像块;
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背光区域,根据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其中,所述局部图像块的数量小于所述参考图像块的数量。
其中,划分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在各个颜色通道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像素点对应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所述局部图像块,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背光区域,将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作为所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其中,第二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确定二值化阈值;
针对所述局部图像块,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累计直方图;
根据所述二值化阈值、所述累计直方图、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其中,第二确定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二值化阈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亮度像素比,所述亮度像素比是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最大灰度值大于所述二值化阈值的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的比值;
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亮度像素比和所述累计直方图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
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其中,第二确定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最大灰度值中选取值最大的最大灰度值作为目标最大灰度值;
计算所述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平均灰度值的平均值,得到目标平均灰度值;
根据所述灰度级值确定所述目标最大灰度值的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目标平均灰度值的第二权重值;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目标最大灰度值,以及所述第二权重值和所述目标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其中,系数确定模块303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以每个参考图像块为像素单位,并根据各个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生成导向图;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生成参考亮度图;
滤波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导向图对所述参考亮度图进行引导滤波,得到补偿后亮度图,所述补偿后亮度图中的亮度像素点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像素点一一对应;
系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补偿后亮度图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其中,系数确定单元包括:
反色处理子单元,用于针对所述补偿后亮度图中的每个亮度像素点,对所述亮度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反色处理,得到所述亮度像素点对应的反色亮度值;
系数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像素点的反色亮度值,确定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其中,图像显示模块304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的亮度校正系数对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像素亮度值;
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像素点的调整后像素亮度值在所述待显示面板的前景区域进行显示,以及将每个背光区域设置为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背光亮度值。
其中,调整单元包括:
转换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待显示图像转换为亮度空间图像,所述待显示图像与所述亮度空间图像的像素点一一对应,且所述亮度空间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分别对应一个亮度值;
校正子单元,用于针对所述亮度空间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对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亮度值;
亮度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亮度空间图像中的像素点的校正后亮度值作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调整后像素亮度值。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由背光亮度确定模块301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接着,由图像划分模块302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最后,由系数确定模块303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然后,由图像显示模块304根据所述背光亮度值和所述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并利用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以及根据该亮度校正系数进行像素亮度补偿,使得每个像素点的亮度能够基于多个块区的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进行调整,提升像素的补偿效果,在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进行背光调节以及待显示图像进行像素补偿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提升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其中,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区域调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像区域装置可以包括:
图像输入模块311,用于接收图像的输入,获取到待处理的彩色图像;
背光提取模块312,用于根据待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彩色图像划分为若干局部图像块,并得到每个局部图像块对应的背光亮度值,将局部图像块对应的背光亮度值作为对应的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背光模拟模块313,用于模拟背光区域的背光,将待处理的彩色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其中,参考图像块的数量大于局部图像块的数量,并根据每个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计算每个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
亮度滤波模块314,用于根据各个参考图像块以及各个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生成导向图,根据该导向图对待处理的彩色图像对应的参考亮度图进行引导滤波,得到补偿后亮度图;
图像亮度校正模块315,用于对补偿后亮度图中的每个亮度像素点进行反色处理,得到每个亮度像素点对应的反色亮度值,补偿后亮度图中的亮度像素点对应待处理彩色图像中的像素点,根据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像素点的反色亮度值确定该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并根据该亮度校正系数对该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像素亮度值;
图像显示模块316,用于按照调整后像素亮度值显示待处理的彩色图像,并以背光提取模块312提取到的各个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对应的光为背光。
其中,通过图像的灰度值对背光区域的亮度值的调整,有助于提升图像各个区域显示的对比度,采用高分区并提取高分区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后,用快速引导滤波获取像素补偿后的灰度图像。像素补偿在提升前景画面对比度的同时,结合了高分区的亮度信号使得图像显示更加均匀。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1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4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402、电源403和输入单元4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401是该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4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4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01中。
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4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401对存储器402的访问。
电子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403,优选的,电源4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4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输入单元404,该输入单元4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尽管未示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任一种图像显示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灰度值确定待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然后,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该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该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随后,根据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根据背光亮度值和亮度校正系数显示待显示图像。通过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多个参考图像块,并利用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确定待显示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以及根据该亮度校正系数进行像素亮度补偿,使得每个像素点的亮度能够基于多个块区的参考图像块的块参考亮度值进行调整,提升像素的补偿效果,在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进行背光调节以及待显示图像进行像素补偿后,提升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呈现的对比度,提升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任一种图像显示方法中的步骤。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任一种目标定位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任一种图像显示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待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局部图像块;
针对每个背光区域,根据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其中,所述参考图像块的数量大于所述背光区域的数量;
以每个参考图像块为像素单位,并根据各个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生成导向图;
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生成参考亮度图;
根据所述导向图对所述参考亮度图进行引导滤波,得到补偿后亮度图,所述补偿后亮度图中的亮度像素点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像素点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补偿后亮度图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背光亮度值和所述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补偿后亮度图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包括:
针对所述补偿后亮度图中的每个亮度像素点,对所述亮度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反色处理,得到所述亮度像素点对应的反色亮度值;
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像素点的反色亮度值,确定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背光区域,根据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包括:
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在各个颜色通道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像素点对应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
针对所述局部图像块,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针对每个背光区域,将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作为所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局部图像块,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确定二值化阈值;
针对所述局部图像块,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累计直方图;
根据所述二值化阈值、所述累计直方图、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值化阈值、所述累计直方图、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二值化阈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亮度像素比,所述亮度像素比是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最大灰度值大于所述二值化阈值的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所有像素点的数量的比值;
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亮度像素比和所述累计直方图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
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灰度级值以及所述局部图像块中每个像素点的最大灰度值和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包括:
从所述局部图像块对应的最大灰度值中选取值最大的最大灰度值作为目标最大灰度值;
计算所述局部图像块中各个平均灰度值的平均值,得到目标平均灰度值;
根据所述灰度级值确定所述目标最大灰度值的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目标平均灰度值的第二权重值;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目标最大灰度值,以及所述第二权重值和所述目标平均灰度值,确定所述局部图像块的块背光亮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背光亮度值和所述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包括:
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的亮度校正系数对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像素亮度值;
根据所述像素点的调整后像素亮度值在所述待显示面板的前景区域进行显示,以及将每个背光区域设置为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背光亮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的亮度校正系数对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像素亮度值,包括:
将所述待显示图像转换为亮度空间图像,所述待显示图像与所述亮度空间图像的像素点一一对应,且所述亮度空间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分别对应一个亮度值;
针对所述亮度空间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对所述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亮度值;
将所述亮度空间图像中的像素点的校正后亮度值作为所述待显示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调整后像素亮度值。
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亮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显示面板的背光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局部图像块;
针对每个背光区域,根据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的局部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值;
图像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划分为若干参考图像块,并针对每个参考图像块,根据所述参考图像块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其中,所述参考图像块的数量大于所述背光区域的数量;
系数确定模块,用于以每个参考图像块为像素单位,并根据各个参考图像块对应的块参考亮度值生成导向图;
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生成参考亮度图;
根据所述导向图对所述参考亮度图进行引导滤波,得到补偿后亮度图,所述补偿后亮度图中的亮度像素点与所述待显示图像中的像素点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补偿后亮度图确定所述待显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校正系数;
图像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背光亮度值和所述亮度校正系数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图像显示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图像显示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72332.1A CN116453470B (zh) | 2023-04-03 | 2023-04-03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72332.1A CN116453470B (zh) | 2023-04-03 | 2023-04-03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53470A CN116453470A (zh) | 2023-07-18 |
CN116453470B true CN116453470B (zh) | 2024-03-29 |
Family
ID=8712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72332.1A Active CN116453470B (zh) | 2023-04-03 | 2023-04-03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4534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98220B (zh) * | 2023-11-07 | 2024-01-1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1304A (zh) * | 2005-01-06 | 2006-07-12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显示装置和显示图像的方法 |
KR20140071707A (ko) * | 2012-12-04 | 2014-06-1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CN104637455A (zh) * | 2013-11-15 | 2015-05-20 | 徐赤豪 | 利用局部变暗背光对lcd的图像数据的调整 |
CN105047140A (zh) * | 2015-07-06 | 2015-11-1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图像内容自适应的动态背光控制系统及方法 |
WO2018132987A1 (zh) * | 2017-01-18 | 2018-07-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终端 |
CN111105756A (zh) * | 2018-10-26 | 2020-05-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图像的背光补偿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2023
- 2023-04-03 CN CN202310372332.1A patent/CN1164534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1304A (zh) * | 2005-01-06 | 2006-07-12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显示装置和显示图像的方法 |
KR20140071707A (ko) * | 2012-12-04 | 2014-06-1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CN104637455A (zh) * | 2013-11-15 | 2015-05-20 | 徐赤豪 | 利用局部变暗背光对lcd的图像数据的调整 |
CN105047140A (zh) * | 2015-07-06 | 2015-11-1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图像内容自适应的动态背光控制系统及方法 |
WO2018132987A1 (zh) * | 2017-01-18 | 2018-07-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终端 |
CN111105756A (zh) * | 2018-10-26 | 2020-05-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图像的背光补偿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53470A (zh) | 2023-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78900B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 |
US11881145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parameter | |
CN116168652A (zh)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573032B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投影系统 | |
EP2539880B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dual modulation displays | |
CN109817170B (zh) | 像素补偿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04994364B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0992898B (zh) | 一种多分区背光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8364271B (zh) | 一种图像对比度的提高方法和装置 | |
CN108711142B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装置 | |
CN107068042B (zh) | 图像处理方法 | |
CN111105756A (zh) | 液晶显示图像的背光补偿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CN116453470B (zh)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959381A (zh) | 图像增强显示的方法、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 |
Kwon et al. | Scene-adaptive RGB-to-RGBW conversion using retinex theory-based color preservation | |
CN114266803A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101642034B1 (ko) | 입력 영상의 동적 범위를 변환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8564633B (zh) | 灰度图像压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
WO2022120799A1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466899A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1031301A (zh) | 一种色域空间调整的方法、存储设备及显示终端 | |
CN101383975A (zh) | 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及其电子装置 | |
CN111372020B (zh) | 一种增强对比度的图像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874816B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6847149B (zh) | 一种高动态对比度图像的色调映射与显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