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5771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35771A CN116435771A CN202310687146.7A CN202310687146A CN116435771A CN 116435771 A CN116435771 A CN 116435771A CN 202310687146 A CN202310687146 A CN 202310687146A CN 116435771 A CN116435771 A CN 1164357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electronic device
- shaft cover
- antenna
- hi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465 me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49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451 molecular beam epitax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通过铰链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互间能够折叠或展开,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壳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互折叠时,所述第一壳体位于外部;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转轴盖,其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转轴盖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铰链连接的一侧,所述转轴盖的材料为电磁屏蔽材料;天线辐射体,设于所述转轴盖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追求电子设备的信号质量、传输速率,也更关注整体的美观、质感,全金属化已逐渐形成趋势,但全金属外壳结构对天线性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以笔记本电脑上的天线结构为例,主要有PCB(印刷电路板)天线、FPC(柔性电路板)天线以及LDS(激光成型技术)天线等,但在空间受限及天线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很难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通过铰链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互间能够折叠或展开,所述第一主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壳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互折叠时,所述第一壳体位于外部;
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转轴盖,其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转轴盖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铰链连接的一侧,所述转轴盖的材料为电磁屏蔽材料;
天线辐射体,设于所述转轴盖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接地部,所述转轴盖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所述接地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部上连接有弹性导体,所述接地部通过所述弹性导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辐射体通过真空溅射镀膜形成于所述转轴盖上。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盖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对应设置的卡钩与卡槽的配合相卡接。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馈线连接,所述馈线与所述转轴盖的内表面连接,并沿所述转轴盖的轴向延伸。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盖的内表面具有走线槽和/或走线锁扣,所述馈线嵌设于所述走线槽和/或走线锁扣内。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天线辐射体分别连接有所述馈线,两个所述天线辐射体的所述馈线向一个方向延伸,或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折叠时,所述转轴盖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侧面,所述转轴盖与所述侧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铰链轴的容置空间。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通过铰链连接,以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互间能够折叠或展开,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为金属壳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互折叠时,第一壳体位于外部,使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全金属外壳结构,实现金属化外观;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转轴盖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转轴盖设于第一主体与铰链连接的一侧,转轴盖的材料为电磁屏蔽材料,转轴盖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设有天线辐射体,无需在金属外壳上开窗即可使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天线性能。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电子设备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电子设备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转轴盖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分别为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相对第二主体打开110°时主集天线和辅集天线的驻波比的检测图;
图7和图8分别为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相对第二主体闭合时主集天线和辅集天线的驻波比的检测图;
图9和图10分别为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相对第二主体打开110°和闭合时天线隔离度的检测图;
图11至图16分别为不同频率下电子设备的主集天线和辅集天线的方向性的检测图。
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主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转轴盖;14-卡钩;2-第二主体;3-铰链;4-天线辐射体;41-接地部;42-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通过铰链3连接,以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相互间能够折叠或展开。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第一主体1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的显示端,第二主体2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的主机。当然,第一主体1也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的主机,而第二主体2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的显示端。
参见图1,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构成第一主体1的外壳,第一壳体11为金属壳体,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相互折叠时,第一壳体11位于外部,第一壳体11为金属壳体使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全金属外壳结构,实现金属化外观。
继续参见图1和图2,第一主体1还包括转轴盖13,转轴盖13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转轴盖13设于第一主体1与铰链3连接的一侧,转轴盖13的材料为电磁屏蔽材料。参见图3,转轴盖13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有天线辐射体4。转轴盖13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金属化外观,将天线辐射体4设于转轴盖13上还能够避免金属外壳屏蔽天线信号,无需在金属外壳上开窗,即可使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天线性能。转轴盖13上,可以是仅外表面设有天线辐射体4,也可以是仅内表面设有天线辐射体4,或者也可以是转轴盖1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有天线辐射体4。
将天线辐射体4设于转轴盖13上,可以省掉天线支架本体,并且能够避免与电子设备的结构干涉。将天线辐射体4设于转轴盖13上,可以增加天线净空区域,最大化利用空间,提升天线性能。天线辐射体4设于转轴盖13上,可以减少天线组装的工序。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天线辐射体4包括接地部41,转轴盖13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时,接地部41与第一壳体11连接。天线辐射体4的接地部41可以靠近与第一壳体11连接的一侧设置,在转轴盖13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时,接地部41能够直接与金属的第一壳体11连接,无需额外的连接工序。例如,天线辐射体4设于转轴盖13的内表面,接地部41设于内表面的边缘处,转轴盖13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时,接地部41能够与第一壳体11相接触。天线辐射体4设于转轴盖13的外表面时,接地部41也可以延伸至转轴盖13内表面,便于与第一壳体11相接触。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接地部41上连接有弹性导体,接地部41通过弹性导体与第一壳体11连接。在接地部41上设置弹性导体,使接地部41通过弹性导体与第一壳体11连接,可以避免由于加工误差等原因造成接地部41与第一壳体11连接不稳定,并且在电子设备受到震动时,能够确保接地部41与第一壳体11的连接。
具体实施中,弹性导体可以采用导电泡棉。根据需要,导电泡棉可以是条状或块状。导电泡棉可以通过导电胶粘接在接地部41上。弹性导体采用导电泡棉,质量轻,抗震性好。当然,弹性导电体也可以采用导电橡胶,以及导电弹片等适当的材料或结构。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天线辐射体4通过真空溅射镀膜形成于转轴盖13上。当然,天线辐射体4也可以是采用其他方式形成与转轴盖13上,例如,天线辐射体4也可以是通过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aser-Direct-structuring)、脉冲激光溅射沉积(Pulsed LaserDeposition,PLD)、分子束外延(MBE)或者激光重构印刷(Laser Restructured Print)等形成于转轴盖13上。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转轴盖13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对应设置的卡钩14与卡槽的配合相卡接。采用卡接的方式便于转轴盖13在组装以及拆卸,并且不影响电子设备的外观。转轴盖13上设有多个卡钩14,不同位置的卡钩14的具体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天线辐射体4包括连接端子42,连接端子42与馈线(图中未示出)连接,馈线与转轴盖13的内表面连接,并沿转轴盖13的轴向延伸。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馈线可以沿转轴盖13的轴向延伸至铰链3处,以便通过铰链3处的线孔延伸至第二主体2内部。天线辐射体4设于转轴盖13的外壁面时,可以在转轴盖13上开设通孔,馈线通过通孔与连接端子42连接。具体实施中,可以是馈线穿过通孔与转轴盖13外表面上的连接端子42连接。或者,通孔也可以是过孔,馈线通过过孔与设于转轴盖13外表面的天线辐射体4连接。通孔内可以填充有填料,封堵通孔,使转轴盖13的表面保持整体性。
可选实施例中,至少天线辐射体4的表面具有涂层,该涂层的颜色可以与转轴盖13的颜色一致。或者,可以在设有天线辐射体4的转轴盖13的表面整体涂覆涂层,使转轴盖13的表面外观保持一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转轴盖13的内表面具有走线槽和/或走线锁扣,馈线嵌设于走线槽和/或走线锁扣内。馈线嵌设于走线槽或走线锁扣内,可以使馈线固定于转轴盖13的内表面,避免在第一主体1相对第二主体2折叠或展开时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转轴盖13的内表面可以是设置走线槽,也可以是设置走线锁扣,当然也可以既设置走线槽,又设置走线锁扣。走线槽或走线锁扣的具体构造不限。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天线辐射体4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个以上。每个天线辐射体4分别连接有馈线,不同天线辐射体4的馈线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也可以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天线辐射体4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天线辐射体4分别连接有馈线,两个天线辐射体4的馈线向一个方向延伸,或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本公开实施中,天线辐射体4的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天线辐射体4的图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折叠时,转轴盖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在折叠状态,转轴盖13可以是全部位于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也可以是转轴盖13部分位于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转轴盖13位于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实现电子设备整体金属化外观。
参见图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折叠时,转轴盖13部分位于电子设备的侧面,部分位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第二主体2与第一主体1相连接的一侧具有豁口,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折叠时,转轴盖13位于该豁口。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1具有侧面,转轴盖13与侧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铰链3轴的容置空间。具体实施中,第一壳体11的侧面可以弯折成半柱面或其他连续的曲面,以与转轴盖13一起形成容纳铰链3轴的容置空间。
下表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效率的检测数据。
表1
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主集天线及辅集天线在电子设备打开状态及闭合状态下的天线增益满足工程生产需求,达到工程量产的标准。
图5和图6分别为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1相对第二主体2打开110°时主集天线和辅集天线的驻波比的检测图;图7和图8分别为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1相对第二主体2闭合时主集天线和辅集天线的驻波比的检测图。由图5至图8可以看出主集天线及辅集天线在电子设备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下VSWR(驻波比)均小于3,达到工程生产要求的标准。
图9和图10分别为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1相对第二主体2打开110°和闭合时天线隔离度的检测图,由图9和图10可知,在2.4GHz频段及5GHz频段的隔离度均大于20dB,具有较好的隔离效果,避免天线间互扰问题。
图11至图16分别为不同频率下电子设备的主集天线和辅集天线的方向性的检测图。其中,图11和图12分别为2450MHz下电子设备的主集天线和辅集天线的方向性的检测图;图13和图14分别为5470MHz下电子设备的主集天线和辅集天线的方向性的检测图;图15和图16分别为6525MHz下电子设备的主集天线和辅集天线的方向性的检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4GHz及5GHz频段中,不同频点均具有较好的方向性,可以使电子设备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传输wlan信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通过铰链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互间能够折叠或展开,所述第一主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壳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互折叠时,所述第一壳体位于外部;
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转轴盖,其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转轴盖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铰链连接的一侧,所述转轴盖的材料为电磁屏蔽材料;
天线辐射体,设于所述转轴盖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接地部,所述转轴盖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所述接地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上连接有弹性导体,所述接地部通过所述弹性导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通过真空溅射镀膜形成于所述转轴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盖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对应设置的卡钩与卡槽的配合相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馈线连接,所述馈线与所述转轴盖的内表面连接,并沿所述转轴盖的轴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盖的内表面具有走线槽和/或走线锁扣,所述馈线嵌设于所述走线槽和/或走线锁扣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天线辐射体分别连接有所述馈线,两个所述天线辐射体的所述馈线向一个方向延伸,或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折叠时,所述转轴盖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侧面,所述转轴盖与所述侧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铰链轴的容置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87146.7A CN116435771A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87146.7A CN116435771A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35771A true CN116435771A (zh) | 2023-07-14 |
Family
ID=87089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87146.7A Pending CN116435771A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435771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1379A (zh) * | 2008-01-04 | 2010-12-08 | 苹果公司 | 用于电子设备的天线和天线载体结构 |
CN103457019A (zh) * | 2012-05-30 | 2013-12-18 | 苹果公司 | 电子设备中的具有铰链外壳的天线结构 |
US20140097992A1 (en) * | 2012-10-09 | 2014-04-10 | Wistron Neweb Corporation |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
TW201519591A (zh) * | 2013-11-08 | 2015-05-16 | Wistron Neweb Corp | 射頻系統 |
CN106684526A (zh) * | 2017-01-04 | 2017-05-17 |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混合模式天线的电子装置 |
CN107093787A (zh) * | 2017-04-24 | 2017-08-25 |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与转轴结构整合的天线的电子装置 |
CN114976576A (zh) * | 2022-06-15 | 2022-08-30 |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脑及其转轴结构 |
CN115479076A (zh) * | 2022-08-31 | 2022-12-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 |
CN218939988U (zh) * | 2022-11-18 | 2023-04-28 | 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轴盖的天线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
-
2023
- 2023-06-09 CN CN202310687146.7A patent/CN11643577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1379A (zh) * | 2008-01-04 | 2010-12-08 | 苹果公司 | 用于电子设备的天线和天线载体结构 |
CN103457019A (zh) * | 2012-05-30 | 2013-12-18 | 苹果公司 | 电子设备中的具有铰链外壳的天线结构 |
US20140097992A1 (en) * | 2012-10-09 | 2014-04-10 | Wistron Neweb Corporation |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
TW201519591A (zh) * | 2013-11-08 | 2015-05-16 | Wistron Neweb Corp | 射頻系統 |
CN106684526A (zh) * | 2017-01-04 | 2017-05-17 |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混合模式天线的电子装置 |
CN107093787A (zh) * | 2017-04-24 | 2017-08-25 |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与转轴结构整合的天线的电子装置 |
CN114976576A (zh) * | 2022-06-15 | 2022-08-30 |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脑及其转轴结构 |
CN115479076A (zh) * | 2022-08-31 | 2022-12-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 |
CN218939988U (zh) * | 2022-11-18 | 2023-04-28 | 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轴盖的天线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661892B1 (ko) | 안테나 및 집적형 안테나 장치 | |
CN100367417C (zh) | 扁平电缆、扁平电缆片、以及扁平电缆片的制造方法 | |
US6097339A (en) | Substrate antenna | |
US6285327B1 (en) | Parasitic element for a substrate antenna | |
EP1072064B1 (en) | Uniplanar dual strip antenna | |
AU747620B2 (en) | Multi-layered shielded substrate antenna | |
CA2200675C (en) | A printed antenna structure fo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 |
US6486834B2 (en) | Arrangement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mounted antenna i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metallic hinge base | |
US7864116B2 (en) | Mounting structure of antenna device | |
US5821903A (en) | Conformal antenna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ransceivers | |
US20020034966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JP2005051766A (ja) | 移動通信端末機におけるアンテナの放射利得向上方法 | |
CN113572872B (zh) | 传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US20090140937A1 (en) | Slot antenna used in a desktop computer | |
AU759369B2 (en) | Substrate antenna incorporating an element preventing the coupling of energy between antenna and conductors | |
US11063339B2 (en) | Antenna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20130058058A1 (en) | Usb plug and usb modem | |
US6861995B2 (en) | Slot bracket antenna | |
CN116435771A (zh) | 电子设备 | |
US6833817B2 (en) | Method and collapsible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US11973278B2 (en) |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AU748232B2 (en) | Substrate antenna | |
US7061435B2 (en) | Monopole antenna assembly | |
US6480156B2 (en) | Inverted-F dipole antenna | |
CN112467389A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71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