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25C - 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025C CN1164025C CNB001224123A CN00122412A CN1164025C CN 1164025 C CN1164025 C CN 1164025C CN B001224123 A CNB001224123 A CN B001224123A CN 00122412 A CN00122412 A CN 00122412A CN 1164025 C CN1164025 C CN 116402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loop
- carrier
- pilot
-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及装置,利用系统本身的信号特点,从系统信号中抽出某种特有的信号做为第一环路的导频来实现的前馈式线性功放第一环路的抵消,同时给第二环路外加导频来实现前馈式线性功放第二环路的抵消,以及采用了最新的中频采样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简单、易于实现和大幅度降低成本的优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及装置,特别是用于通信领域,尤其是多载波大容量移动通讯领域中对信号进行线性放大。
背景技术
射频功率放大器应用在各类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中。这种放大器由一个放大级或者多个级联的放大级构成,每一级都对信号加以放大。理想上,每一级中输入到输出的传输特性应该是线性的,但是,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当输入频率不同的多载波信号时,由于器件的非线性,功率放大器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导致在放大器的输出端除了本身被放大的信号外,同时还产生称为“交调信号(交调信号IMD: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的假信号成分。如果基站把信号连同这种交调信号IMD同时从天线发射出去,会对通话的用户产生干扰、串话等现象,以及使功率放大器性能方面也产生有害的效应,因而交调信号IMD是有害的,不希望有的。所以我们应该找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一些措施,使多载波功放的输出的交调信号IMD控制在70dBc以下。
线性功放技术是当今射频RF领域的一项热门技术,也是未来无线通信的一项关键技术,世界各大通信厂商和射频功率模块供应商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种方法被研究出来并被申请为专利。在这些方法中,最被人们感兴趣的是自适应预失真技术(ADAPTIVEPREDITORTION LINEARIZE TECHNIQUE)和自适应前馈放大器技术(ADAPTIVE FEEDFORWARD LINEARIZE TECHNIQUE)。
预失真方法是利用一个辅助失真源,产生一个辅助失真信号,类同于功率放大器发生的失真,将辅助信号以合适的幅度和相位加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使得功率放大器输出端上的失真被抵消掉。这一方法要求匹配好两种不同信号源的失真特性,因而限制了校正程度。
前馈的方法并没有上面这种限制,它是分离出功率放大器所产生的失真,调节其幅度、相位和延迟,再加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中,以求得最大的失真抵消,交调信号IMD的抵消主要受限上述幅度和相位调节的准确度。我们发明的目的就是找到一种较好的方法来控制幅度和相位,使线性功放产生的交调信号IMD抵消到最小。应用前馈技术通常可使交调信号IMD的改善达到25~30dBc。在所有的线性化方法中,前馈技术的这种改善是最大的,因此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各种前馈技术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输入信号获得自适应控制矢量,其优点是成本低,结构简单。缺点是当输入信号幅度具有较大动态时会出现不稳定。当输入信号为零时则无法进行控制。另一类是加入导频信号。加入导频能有效克服不稳定的缺点,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缺点(见下述分析)。如图1所示为带导频的前馈放大器工作原理图。图1中P1、P2分别为导频信号PILOT1、PILOT2;D1、D2、D3及D4为数字模拟转换器。MPA为主功率放大器,EPA为辅助功率放大器。从上图可以看到,我们把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环路、第二环路以及接收控制部分(从耦合器10、11出来到自动控制部分)。第一环路实现的功能主要是提取信号通过主功率放大器MPA产生的交调信号(IMD),第二环路实现的功能是放大交调信号IMD并用它去抵消载波中的交调信号IMD,使输出的信号较为纯净。
多载波信号226通过耦合器116把导频1(PILOT1,反映第一环路的载波抵消情况)耦合进来,并且通过分路器1分为两路送入第一环路,一路通过合路器2把导频2(PILOT2,反映第二环路的交调信号IMD抵消情况)耦合进来,再送入主功率放大器(图中MPA)4,这时MPA的输出信号118便有了杂散交调信号IMD,与从延迟器6送来的没有杂散的载波在合路器7回合,通过调节D1、D2矢量衰减器3的幅度和相位,使到达合路器7的两路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第一环路就提供给我们信号119,只含有交调信号IMD,精度主要取决于矢量衰减器的控制信号D1、D2的精细调节,而D1、D2的值取决于从耦合器11耦合出的信号中含有的导频1,通过窄带接收机接受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进行处理后而得。所提取的交调信号IMD信号通过误差放大器13(辅助功率放大器,图中EPA)进行放大,通过合路器9和被放大过的带有交调信号IMD的载波进行抵消,得到被消除交调信号IMD的、被放大的载波信号121,其抵消精度通过窄带接收机接受导频2,送入自动控制装置处理来调节矢量衰减器12的控制信号D3、D4,使到达合路器9的交调信号IMD信号和载波信号中含有的交调信号IMD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
此技术的缺点一:由于第一环路之前就加入导频1,随着载波一起被送入第一环路和第二环路,这样,抵消不好的情况下,导频会随着载波一起送到天线,从而会对载波产生干扰、串话等现象。
此技术的缺点二:导频1、导频2加入环路后,很有可能和载波的频点重合,从而影响控制系统对误差信号的检波。有的现有技术针对次在控制方案中增加导频位置变换功能,来防止和载波频点重合,但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以及影响了系统控制速度。
此技术的缺点三:采用模拟窄带接收机,速度低,生产稳定性差,精度低且不易调试,价格高等。
在其它专利文献里,有采用固定导频的技术,由于我们所要求的线性功放有一定的频带宽度,载波分散在频带内的任意位置,这样,由于单音导频的注入仅仅在一个窄带宽度上提供出抵消交调信号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出总个频带的抵消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及方法,减少由于导频的加入造成的载波产生干扰、串话等现象,易于实现,成本低。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案包括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及方法。
所述放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放大的多载波信号送入第一环路;
第一环路对所述多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变成放大的具有交调信号的多载波信号,并提取出其中的交调信号;
将放大的具有交调信号的多载波信号和提取的交调信号分别送至第二环路;
第二环路对交调信号进行放大,并利用此信号抵消多载波信号中的交调信号,以产生线性放大的信号;
其特征是对第一环路进行控制的方法为导频法,所需导频直接从待放大的多载波信号中提取,其步骤如下:
控制装置通过串口从基站获得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导频信号的频点信息;
根据从基站获得的上述频点信息,接收装置从第一环路中提取的交调信号中接收未被完全抵消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广播控制信道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导频信号;
根据该接收装置所接收信号的大小和相位对第一环路进行控制。
所述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包括第一环路、第二环路和接收、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环路用于对输入的待放大的多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变成放大的具有交调信号的多载波信号,并提取出其中的交调信号;所述第二环路用于对交调信号进行放大,并利用此信号抵消多载波信号中的交调信号,以产生线性放大的信号;
其特征是:
第一环路的输入端直接与待放大的多载波信号相连;控制装置通过串口与基站相连,以获得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广播控制信道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导频信号的频点信息;
接收装置与第一环路相连,用于接收所提取的交调信号中未被完全抵消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广播控制信道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导频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环路相连,用于根据接收装置所接收的信号的大小和相位对第一环路进行控制。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用载波本身的信号所包含的特有信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广播控制信道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导频信号的多载波信号)作为第一环路的导频,来反映第一环路的载波抵消情况,不需另加入导频,从而避免了加入导频所带来的干扰,而且也不可能出现第一环路加入导频可能会和载波重合的现象。由于采用了控制系统和上位机通讯,所有载波的信息,控制系统清楚,在向第二环路加入的导频时,可避免和载波重合。而其电路也相对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带导频的前馈放大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主流程图简易示图。
图4是本发明通讯中断程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线性功放是根据载波本身特点,把多载波信号中的某路信号作为导频,来反映上图所提到第一环路抵消对载波情况。我们知道,线性功放在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广播控制信道BCCH,用于传递那些使手机(MS)能决定所在小区选择的信息,并发出让本小区空闲模式下的手机MS收听到其它信息。而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BCCH作来作为第一环路的导频,反应出第一环路载抵消对情况。在CDMA系统中,每个载波中都有一个导频(Pilot)信息,向小区广播信息,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导频来作为线性功放的第一环路的导频。具体框图如图2所示:
图2中PLL1、PLL2及PLL2分别为三个锁项环频率源,其产生的一定频率的信号作为第一环路的导频以及两个本振信号;DA1及DA2分别为数字模拟转换器。本线性功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第一环路,主要提取主功率放大器MPA 4产生的交调信号IMD,(该信号通过抵消载波产生);2)第二环路,主要抵消第一环路产生的交调信号IMD,使输出的载波的杂散在-70dBc以下;3)自适应控制部分,包括数字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和控制部分,主要实现对第一环路中抵消的载波信号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息(或CDMA中的导频)进行提取,结果经数字信号处理器25(英文简称DSP)算法处理后,产生控制信号D1、D2来控制第一矢量衰减器3,使第一环路的载波抵消达到最佳,同时对加入第二环路的导频进行接收,处理后控制第二矢量衰减器12(通过控制信号D3、D4),使第二环路的交调信号IMD抵消达到最佳。
多载波信号226被第一分路器1分为两路送入第一环路,一路通过第一合路器2耦合第一频率源(图2中PLL1)24送过来的导频信号,通过第一矢量衰减器3调节幅度和相位后,被主功率放大器MPA4放大,得到被放大的多载波信号227,该信号再被第二分路器5分离出两路,一路送到第二环路,另一路送到第二合路器7与第一环路的另外一路被第一延迟器6处理得到的信号228进行会合抵消,抵消后得到的信号229被第一耦合器11处理,该信号是载波被抵消、只剩下交调信号IMD的信号,一路被送到第一下变频器14,通过数字接收机(虚线围起来的中频采样装置18和数字下变频器19部分)接收后送给数字信号处理器25,提取载波中的BCCH信息,根据第一环路抵消过的BCCH信息来调节第一矢量衰减器3。
经过第二合路器7的两路信号经过抵消后送入第一耦合器11,一路送入数字接收机,一路送给第二环路的第二矢量衰减器12后,到误差放大器13将提取后的交调信号IMD信号进行放大(这时其实实际上也会产生交调信号IMD,但由于该误差放大器的放大幅度较小,产生的交调信号IMD在-70dBc以下,所以不以考虑),送到第三合路器9与第一个第一环路送过来的被第二延迟器8时间延迟过的大信号进行抵消,使输出信号为消除了交调信号IMD的放大过的大功率载波信号,再经过第二耦合器10,耦合一部分信号到数字接收机进行接收后送入DSP处理,产生控制信号D3、D4来控制矢量第二衰减器12,使这两路信号最大可能的抵消;耦合出的另一路是我们要求放大的信号232进行送出。
从第一耦合器11耦合出来的一部分信号送到第一下变频器14,进行下变频,到数字接收机可采样的频率(该频率取决于DSP控制度频率综合器,即第二频率源21,图中PLL2,它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下变频后的信号经第一滤波器15滤波后送数字接收机的中频采样装置18,对送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使之变为数字信号,再通过数字下变频器进行速率调整后送入DSP进行处理。同样第二环路的信号经过第二耦合器10耦合出的信号送入第二下变频器16,进行下变频,到数字接收机可采样的频率(该频率取决于第三频率源20,图中PLL3,它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下变频后的信号经第二滤波器17滤波后送数字接收机的中频采样装置18,对送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使之变为数字信号,再通过数字下变频器进行速率调整后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处理。
由于第一环路采用的是GSM载波信号中含有的BCCH信息或者是CDMA中的导频作为载波抵消对依据,那么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我们要求知道该信号是加在那个载波中,怎么分配的。该信息可以通过基站后台数据库通过串口数据线301送给线性功放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5,这样线性功放就可以根据所传来的数据,找到所需的导频信号。
根据我们对上面线性功放工作流程的简单分析,其工作程序流程图简单描述如下:
工作程序分为两部分,一是主程序框图,二是通讯中断程序。
主程序部分:如图3所示,线性功放上电后,主程序从进入300开始,首先进入初始化301,目的是通过上位机发出中断信号和线性功放控制系统进行通讯,从上位机得到GSM中BCCH信息位于那个频点的载波和时隙以及所有载波的频点信息,从而数字信号系统才能从中频采样中的众多采样的数据中选择含有BCCH信息的载波进行分析,来作为第一环路控制依据,同时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上位机送过来的载波频点信息,合理选择合适的频点,不和载波相重合。之后进入对各控制器件的初始化操作,使各路DA值(即图中DA1、DA2)处在一个合适的值,这个值使第一、二环路的矢量衰减器3、12工作在一个合适的经验值,这个经验值使得环路对常用的载波抵消得最好。初始化之后,程序进入优化算法,302、303分别是对线性功放的第一环路、第二环路进行环路控制的算法,使抵消达到最佳。通过对以上环路部分的分析,可以知道两个环在实际工作中相对来说较为独立,控制方法相似,于是采用相同的算法(如回溯法),但是第一环路载波抵消的好坏(交调信号IMD的提取)直接关系到第二环路的抵消。
回溯法是环路控制的算法之一,它是一种最优搜索法,按选优条件向前搜索,以达到目标。
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跳频等技术的实现,BCCH信道和各载波的频点都随时会发生转移,如果线性功放的控制装置不能及时地根据这种转移改变自己的控制参数,就会发生控制系统控制参数仍然在提取BCCH转移之前的载波频点和时隙,从而发生对第一环路的误控制抵消。为此,我们在控制系统中加入了中断通讯程序,如图4所示。一旦载波频点或者BCCH发生转移,通过中断程序得到信息,及时改变导频的位置和控制系统提取载波中BCCH的信息,从而可以相应地调节第一、二环路。当多载波信号226中的载波频点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发生转移时,控制装置从基站获得此转移信息,从而调整导频频率、解调参数及本振频率,避免导频频率与载波频率相重合,保证接收装置从第一环路中提取的交调信号IMD中正确接收未被完全抵消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并保证本振信号的频率合适,以使第一、二下变频器14、16的输出是数字接收机可接收的频率。
本系统对于线性功放的第一环路采用载波本身含有的信息作为第一环路的导频和中频接收技术,综合了不加导频信号和加导频信号的优点,相对于现有技术,既减少了电路的复杂度和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文中用到的英文符号含义列表如下:
IMD 交调产物
dBc 分贝
D1、D2、D3、D4 矢量衰减器1、2、3、4控制信号
P1、P2 导频1、导频2控制信号
DA 数模转换器
PLL 锁相环频率源
MPA 主功率放大器
EPA 误差功放(辅助功率放大器)
BCCH 广播控制信道
GSM 全球移动系统
CDMA 码分多址
DSP 数字信号处理
Claims (15)
1、一种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用于将输入信号进行线性放大,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放大的多载波信号(226)送入第一环路;
第一环路对所述多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变成放大的具有交调信号IMD的多载波信号(227),并提取出其中的交调信号IMD;
将放大的具有交调信号IMD的多载波信号(227)和提取的交调信号IMD分别送至第二环路;
第二环路对交调信号IMD进行放大,并利用此信号抵消多载波信号中的交调信号IMD,以产生线性放大的信号(232);
其特征是对第一环路进行控制的方法为导频法,所需导频直接从待放大的多载波信号(226)中提取,其步骤如下:
控制装置通过串口(301)从基站获得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的频点信息;
根据从基站获得的上述频点信息,接收装置从第一环路中提取的交调信号IMD中接收未被完全抵消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
根据该接收装置所接收信号的大小和相位对第一环路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是:对第二环路进行控制的方法为导频法,所需导频由控制装置产生;控制装置通过串口(301)从基站获得多载波信号各载波的频点信息,并根据从基站获得的上述频点信息产生导频信号,避免与载波频率相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是第一环路和第二环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分路器(1)将所述多载波信号分为两路,送入第一环路,一路通过第一合路器(2)耦合第一频率源(24)送过来的导频信号,通过第一矢量衰减器(3)调节幅度和相位后,送主功率放大器(4)放大,得到被放大的多载波信号(227),该信号再被第二分路器(5)分离出两路,一路送到第二环路,另一路送到第二合路器(7)与第一环路的另外一路被第一延迟器(6)处理得到的信号(228)进行会合抵消,抵消后得到的信号(229)送第一耦合器(11)处理,耦合出一部分做为一路送到接收装置,通过接收装置接收后送给控制装置;另一路送给第二环路中的第二矢量衰减器(12)后,到误差放大器(13),对提取后的交调信号IMD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送到第三合路器(9)与第一环路送过来的被第二延迟器(8)时间延迟过的大信号进行抵消,使输出信号成为消除了交调信号IMD的放大过的大功率载波信号,再经过第三耦合器(10),耦合一部分信号到接收装置进行接收后送入控制装置,产生控制信息来控制第二矢量衰减器(12),使这两路信号最大可能的抵消;耦合出的另一路即为经过线性放大的输出信号(232);其中,第一矢量衰减器(3)由控制装置产生的第一、二控制信号(D1、D2)控制,第二矢量衰减器(12)由控制装置产生的第三、四控制信号(D3、D4)控制;第一频率源(24)也由控制装置产生;所述控制装置是数字信号处理器(2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步骤:从第一耦合器(11)出来的信号送到第一下变频器(14)进行下变频,变到数字接收机可采样的频率,数字接收机的中频采样装置(18)对送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使之变为数字信号,再通过数字下变频器(19)进行速率调整后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25)进行处理;同样,第二环路的信号经过第二耦合器(10)耦合出的信号送到第二下变频器(16)进行下变频,变到数字接收机可采样的频率,数字接收机的中频采样装置(18)对送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使之变为数字信号,再通过数字下变频器(19)进行速率调整后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25)进行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步骤:
数字信号处理器(25)对第一、二下变频器(14、16)的本振信号源即第二、三频率源(21、20)进行控制;
在第一、二下变频器(14、16)的输出信号到达中频采样装置(18)之前还分别对其进行滤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中断通讯程序,当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发生转移时,控制装置从基站获得此转移信息,从而调整解调参数,保证接收装置从第一环路中提取的交调信号IMD中正确接收未被完全抵消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中断通讯程序,当多载波信号(226)中的载波频点发生转移时,控制装置从基站获得此转移信息,从而调整导频频率,避免与载波频率相重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中断通讯程序,当多载波信号(226)中的载波频点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发生转移时,控制装置从基站获得此转移信息,从而调整导频频率、解调参数,避免导频频率与载波频率相重合,并保证接收装置从第一环路中提取的交调信号IMD中正确接收未被完全抵消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中断通讯程序,当多载波信号(226)中的载波频点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发生转移时,控制装置从基站获得此转移信息,从而调整导频频率、解调参数及本振频率,避免导频频率与载波频率相重合,保证接收装置从第一环路中提取的交调信号IMD中正确接收未被完全抵消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并保证本振信号的频率合适,以使第一、二下变频器(14、16)的输出是数字接收机可接收的频率。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中断通讯程序,当多载波信号(226)中的载波频点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发生转移时,控制装置从基站获得此转移信息,从而调整导频频率、解调参数及本振频率,避免导频频率与载波频率相重合,保证接收装置从第一环路中提取的交调信号IMD中正确接收未被完全抵消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并保证本振信号的频率合适,以使第一、二下变频器(14、16)的输出是数字接收机可接收的频率。
11、一种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包括第一环路、第二环路和接收、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环路用于对输入的待放大的多载波信号(226)进行放大,变成放大的具有交调信号IMD的多载波信号(227),并提取出其中的交调信号IMD;所述第二环路用于对交调信号IMD进行放大,并利用此信号抵消多载波信号中的交调信号IMD,以产生线性放大的信号(232);
其特征是:
第一环路的输入端直接与待放大的多载波信号(226)相连;控制装置通过串口(301)与基站相连,以获得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的频点信息;
接收装置与第一环路相连,用于接收所提取的交调信号IMD中未被完全抵消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信号或码分多址系统CDMA中的导频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环路相连,用于根据接收装置所接收的信号的大小和相位对第一环路进行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装置中有第一频率源PLL1,其产生的频率信号作为第二环路的导频输入到第一环路,该导频信号输入后随多载波信号一起进入第二环路;控制装置还通过串口(301)与基站相连,从中获得多载波信号各载波的频点信息,保证其所产生的导频信号避免与载波频率相重合。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环路包括第一、二分路器(1、5)、第一、二路合路器(2、7)、第一矢量衰减器(3)、主功率放大器(4)及延迟器(6),所述第二环路包括第二分路器(5)、第二延迟器(8)、第二、三合路器(7、9)、第一耦合器(11)、第二矢量衰减器(12)和误差功率放大器(13);其中第二分路器(2)和第二合路器(7)是第一环路和第二环路共用的;
第一分路器(1)的输出信号分为两路送入第一环路,一路通过第一合路器(2)耦合第一频率源(24)送过来的导频信号,通过第一矢量衰减器(3)调节幅度和相位后,被主功率放大器(4)放大,得到被放大的多载波信号(227),该信号再被第二分路器(5)分离出两路,一路送到第二环路,另一路送到第二合路器(7)与第一环路的另外一路被第一延迟器(6)处理得到的信号(228)进行会合抵消,抵消后得到的信号(229)被第一耦合器(11)处理,一路送到接收装置,通过接收装置接收后送给控制装置;另一路送给第二环路中的第二矢量衰减器(12)后,到误差放大器(13),对提取后的交调信号IMD信号进行放大,送到第三合路器(9)与第一环路送过来的被第二延迟器(8)时间延迟过的大信号进行抵消,使输出信号成为消除了交调信号IMD的放大过的大功率载波信号,再经过第三耦合器(10),耦合一部分信号到接收装置进行接收后送入控制装置,产生控制信息来控制第二矢量衰减器(12),使这两路信号最大可能的抵消;耦合出的另一路即为经过线性放大的输出信号(232);
第一矢量衰减器(3)由控制装置产生的第一、二控制信号(D1、D2)控制,第二矢量衰减器(12)由控制装置产生的第、三、四控制信号(D3、D4)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是数字信号处理器(25)。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收装置是数字接收机,它包括中频采样装置(18)、数字下变频器(19);从第一耦合器(11)出来的信号送到第一下变频器(14)进行下变频,变到数字接收机可采样的频率,数字接收机的中频采样装置(18)对送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使之变为数字信号,再通过数字下变频器(19)进行速率调整后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25)进行处理;同样,第二环路的信号经过第二耦合器(10)耦合出的信号也送入数字接收机接收后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25)。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是:第一、二下变频器(14、16)中用到的本振信号分别是由第二、三频率源(21、20)所产生,并由数字信号处理器(25)控制;在第一、二下变频器(14、16)的输出端与中频采样装置(18)之间还分别有第一、二滤波器(15、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01224123A CN1164025C (zh) | 2000-07-29 | 2000-07-29 | 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01224123A CN1164025C (zh) | 2000-07-29 | 2000-07-29 | 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6722A CN1336722A (zh) | 2002-02-20 |
CN1164025C true CN1164025C (zh) | 2004-08-25 |
Family
ID=4589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224123A Expired - Lifetime CN1164025C (zh) | 2000-07-29 | 2000-07-29 | 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4025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7477B (zh) * | 2009-10-28 | 2011-12-28 | 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调整功放电路输出信号线性度的系统、方法及功放电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14651B2 (en) * | 2012-09-10 | 2015-04-21 | Broadcom Corporation |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multi-mod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evices |
CN103684306B (zh) * | 2013-12-31 | 2016-03-16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射频前馈功率放大器和环路自适应控制方法 |
EP3783852B1 (en) * | 2018-05-28 | 2024-10-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
WO2020133459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调相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抵消电路、前馈功率放大器 |
-
2000
- 2000-07-29 CN CNB001224123A patent/CN116402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7477B (zh) * | 2009-10-28 | 2011-12-28 | 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调整功放电路输出信号线性度的系统、方法及功放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6722A (zh) | 2002-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53789B2 (en) | Remote radio head unit system with wideband power amplifier | |
US9106453B2 (en) | Remote radio head unit system with wideband power amplifier and method | |
CN1223080C (zh) | 负载包络跟随放大器系统 | |
US6294956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mplified signal(s) or version(s) thereof | |
US20060293005A1 (en) | Wireles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polar modul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US6242979B1 (en) | Linearization using parallel cancellation in linear power amplifier | |
US8355682B2 (en) | Radio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combined signal | |
US20090096521A1 (en) | Power amplifier predistor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envelope and phase detector | |
JP5744910B2 (ja) | 無線通信のための高効率、リモートで再構成可能なリモート無線ヘッドユニット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03401515B (zh) | 一种用于自适应频率补偿的前馈功率放大器 | |
WO2007001720A2 (en) | Apparatus for removing distortions created by an amplifier | |
US8023908B2 (en) | Intermodulation signal generator of power amplifier and pre-distortion linearizer having the same | |
CN1164025C (zh) | 利用导频的前馈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及装置 | |
JP4302436B2 (ja) |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 |
WO2015176645A2 (en) | Phase-modulated load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7065330B2 (en) | Transmitter | |
CN1158824C (zh) | 一种线性功率放大方法及其装置 | |
US6608523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ilot signal in a distortion reduction system | |
EP1289129B1 (en) | Amplifying device using predistortion | |
WO2007008295A1 (en) | Parallel path pre-distorted amplifier | |
US7062231B2 (en) | Direct modulation transmitter utilizing signals squaring | |
KR101106955B1 (ko) |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출력단 | |
CN1547807A (zh) | 零中频信号收发器 | |
CN114448452A (zh) | 信号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263240C (zh) | 一种用于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线性功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25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expiration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