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339529A - 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9529A
CN116339529A CN202111605181.7A CN202111605181A CN116339529A CN 116339529 A CN116339529 A CN 116339529A CN 202111605181 A CN202111605181 A CN 202111605181A CN 116339529 A CN116339529 A CN 116339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nsing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51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祥
孟晨
王富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laxycore Shanghai Lt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alaxycore Shanghai Lt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laxycore Shanghai Ltd Corp filed Critical Galaxycore Shanghai Ltd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6051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395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39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95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驱动电路包括:感测信号产生电路、感应垫驱动电路、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源极驱动电路,其中:感测信号产生电路,适于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生成与控制信号对应的感测信号并输出;感应垫驱动电路,与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感应垫耦接,适于以感测信号驱动多个感应垫;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适于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与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栅极线耦接,适于以第一驱动信号与第二驱动信号驱动多个栅极线;源极驱动电路,与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数据线耦接。上述方案在高电平与低电平的切换过程中,可以消除触控面板寄生电容对触控检测的影响。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出于降低成本的考量,触控与显示驱动整合(Touch with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TDDI)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触控面板被嵌入显示面板中可以获得更薄的触控显示面板,但是触控面板的寄生电容随面板的结合而增加,该寄生电容对触控性能造成影响。如何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降低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间的寄生电容对触控效果的影响是TDDI领域关注的主题之一。
用于驱动面板的TDDI芯片分时进行显示驱动和触控检测。在触控检测工作期间,TDDI芯片输出特定的波形,通过传感器驱动电路驱动面板感应垫,检测触控显示面板是否有触控操作。与此同时,TDDI芯片可以通过驱动电路,使触控显示面板的栅极线、数据线输出与感应垫相同的波形,以抵消感应垫及走线与栅极线、感应垫及走线与数据线间的寄生电容。感应垫及走线波形、栅极线波形、数据线波形间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抵消寄生电容效果的好坏,进而也影响着触控操作。
现有技术中,在高电平与低电平的切换过程中,由于感应垫及走线波形、栅极线波形、数据线波形间的差异,无法消除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寄生电容对触控检测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在高电平与低电平的切换过程中,无法消除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寄生电容对触控检测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感测信号产生电路、感应垫驱动电路、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源极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感测信号产生电路,适于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生成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感测信号并输出;所述感应垫驱动电路,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感应垫耦接,适于以所述感测信号驱动所述多个感应垫;所述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适于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由所述感测信号调制生成,且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对应的高低电压差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对应的高低电压差相等;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栅极线耦接,适于以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多个栅极线;所述源极驱动电路,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数据线耦接。
可选的,所述源极驱动电路以所述感测信号驱动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源极驱动电路浮空。
可选的,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三多工器;所述第三多工器选通所述感测信号,以将所述感测信号输出至所述数据线。
可选的,所述感应垫驱动电路包括: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以及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其中:所述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适于缓冲所述感测信号以驱动所述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一部分感应垫;所述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适于驱动所述感测信号以驱动所述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二部分感应垫;所述第一部分感应垫与所述第二部分感应垫不同。
可选的,所述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多工器,所述多个第一多工器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对应的模拟前端电路,所述模拟前端电路与所述第一部分感应垫对应耦接。
可选的,所述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出信号波形与所述感测信号波形相同。
可选的,所述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多工器,所述多个第一多工器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所述第二部分感应垫。
可选的,所述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包括两个调整通路,其中:任一调整通路包括第二多工器以及电容器;所述第二多工器选通所述感测信号,以将所述感测信号输出至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端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或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感测信号;对所述感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电压幅值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以及第二驱动信号;采用所述感测信号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感应垫进行驱动;以及,采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栅极线进行驱动。
可选的,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还包括:采用所述感测信号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数据线进行驱动。
可选的,所述采用所述感测信号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数据线进行驱动,包括:接收第三控制信号,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所述多个数据线。
可选的,所述感应垫驱动电路包括: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以及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控制信号,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模拟前端电路,使得所述模拟前端电路驱动所述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一部分感应垫;以及,接收第二控制信号,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所述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二部分感应垫;所述第一部分感应垫与所述第二部分感应垫不同。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感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电压幅值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以及第二驱动信号,包括:接收第四控制信号,对所述感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感测信号产生电路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生成对应的感测信号;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根据感测信号对第一驱动信号以及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幅值进行调制,最终生成驱动信号来对栅极线进行驱动,从而可以实现在驱动信号在高电平与低电平的切换过程中,消除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寄生电容对触控检测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感测信号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控制信号对应电压的波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现有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5,给出了现有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感应垫被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感应垫为主动感应垫,包括A个主动感应垫;第二部分感应垫为协同感应垫,包括B个协同感应垫。
感应垫驱动电路包括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以及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的个数为A个,分别与A条主动感应垫走线连接,以驱动A个主动感应垫;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的个数为B个,分别与B条协同感应垫走线连接,以驱动B个协同感应垫。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与主动感应垫一一对应,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与协同感应垫一一对应。
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的结构与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的结构可以相同,均包括1个多工器MUX1以及AFE电路。
多工器MUX1包括五个可选择输入端,依次为VCOM(显示面板共用电极电平)端、GND(地)端、VH(感应垫驱动高电平)端、VL(感应垫驱动低电平)端、AFE端。对于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由第一控制信号S1对多工器MUX1的输入进行选择,选择AFE端来控制对应感应垫的状态。对于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由第二控制信号S2对多工器MUX1的输入进行选择,选择VL端或VH端来控制对应感应垫的状态。
在感测期间,实质上AFE电路的输出也是在高电平VH和低电平VL间切换,主动感应垫的输入波形和协同感应垫的输入波形实质上相同。
栅极驱动电路产生用于驱动触控显示面板栅极线的逻辑电平信号,该逻辑电平的高电压为VGHO、低电压为VGLO。在感测期间,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调制VGHO、VGLO的电压。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包括2个信号调制通道,第一个信号调制通道包括1个多工器MUX3和1个电容C1,第二个信号调制通道包括1个多工器MUX3和1个电容C2。多工器MUX3包括三个可选择输入端,依次为:GND(地)端、VH(感应垫驱动高电平)端以及VL(感应垫驱动低电平)端。
感测期间,第四控制信号S4控制多工器MUX3输出在VH和VL电平间切换。利用电容耦合作用,VGHO、VGLO在原有电平基础叠加了VH和VL电平间切换的调制波形,该调制波形与感应垫波形实质上相同。
源极驱动电路产生用于驱动触控显示面板C条数据线的电平信号,1个源极驱动电路包括1个多工器MUX2,多工器MUX2包括四个可选择输入端,依次为:VDATA(显示面板子像素电极电平)端、GND(地)端、VH(感应垫驱动高电平)端以及VL(感应垫驱动低电平)端。
感测期间,第二控制信号S2控制多工器MUX2的输出在VH和VL电平间切换。多工器MUX2的输出信号的波形与感应垫波形实质上相同。感测期间,第二控制信号S2也可以控制多工器MUX2不选通任何输入,此时数据线被设定为电性浮接。
感测期间,感应垫及走线波形及数据线波形在高电平VH、低电平VL间切换,栅极线波形在原电平的基础上叠加了高电平VH、低电平VL切换。如果三者波形完全相同,则感应垫及走线与数据线之间、感应垫及走线与栅极线之间、栅极线与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可看作不存在。
在感应垫驱动电路中的多工器MUX1、源极驱动电路的多工器MUX2之中分别实现感应垫、数据线的输出电平在高电平VH与低电平VL间切换。在栅极信号调制电路中的多工器MUX3之中实现栅极线输出电平在原有电平上叠加高电平VH、在原有电平上叠加低电平VL间切换。高低电平切换均通过多工器中的开关实现,因此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低电平切换到高电平的时间分别与感应垫及走线寄生电容以及寄生电阻、数据线寄生电容以及寄生电阻、栅极线寄生电容以及寄生电阻相关。寄生电阻、寄生电容越小,高低电平之间切换时间越短。
由于感应垫及走线、栅极线、数据线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不相同,芯片输出驱动难以保证感应垫及走线波形、栅极线波形、数据线波形完全一致。感应垫及走线波形与栅极线波形、感应垫及走线波形与数据线波形有差异,感应垫及走线与栅极线之间、感应垫及走线与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效应就无法抵消,进而会影响触控检测效果。驱动的高电平VH、低电平VL之间电压差越大,寄生电容效应就越明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感测信号产生电路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生成对应的感测信号;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根据感测信号对第一驱动信号以及第二驱动信号的电压幅值进行调制,最终生成驱动信号来对栅极线进行驱动,从而可以实现在驱动信号在高电平与低电平的切换过程中,消除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寄生电容对触控检测的影响。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可以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20,包括:感测信号产生电路、感应垫驱动电路11、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12、栅极驱动电路13以及源极驱动电路14。
在具体实施中,感测信号产生电路(图1中未示出),可以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产生与控制信号对应的感测信号VT并输出。
在具体实施中,感应垫驱动电路11可以包括两部分: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111以及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112;其中: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111,适于缓冲感测信号VT以驱动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一部分感应垫;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112,适于驱动感测信号VT以驱动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二部分感应垫。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111的个数为A个,分别与A条主动感应垫走线连接,以驱动A个主动感应垫;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112的个数为B个,分别与B条协同感应垫走线连接,以驱动B个协同感应垫。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将多个感应垫划分为第一部分感应垫和第二部分感应垫。
在具体实施中,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11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多工器MUX1,每一个第一多工器MUX1可以选通感测信号VT至对应的模拟前端AFE电路,AFE电路与第一部分感应垫一一对应耦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多工器MUX1均存在与之一一对应的感应垫以及一一对应的AFE电路。
继续参照图1,对于每一个第一多工器MUX1,可以包括四个可选择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四个可选择输入端依次为AFE端、VT端、GND端以及VCOM端。对于与第一部分感应垫耦接的第一多工器MUX1,其在第一控制信号S1的控制下,选中VT端与输出端耦接,并且选中AFE端,使得AFE的输出电压与感测信号VT的电压相同。对于与第二部分感应垫耦接的第一多工器MUX1,其在第二控制信号S2的控制下,选中VT端与输出端耦接,无需选中AFE端。
在具体实施中,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12可以包括两个调整通路,任一调整通路可以包括一第二多工器以及一电容器,第二多工器选通感测信号VT,以将感测信号VT输出至与之耦接的电容器的第一端,与之耦接的电容器的第二端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或者第二驱动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1,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12包括第一调整电路121以及第二调整电路122。
第一调整电路121可以包括一第二多工器MUX2以及第一电容器C1。第二多工器MUX2包括两个可选择输入端,依次为VT端和GND端;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与第二多工器MUX2的输出端耦接。在第四控制信号S4的控制下,选择第二多工器MUX2的VT端与输出端耦接,输出感测信号VT至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器C1的第二端输出第一驱动信号VGLO;
第二调整电路122可以包括一第二多工器MUX2以及第二电容器C2。第二多工器MUX2包括两个可选择输入端,依次为VT端和GND端;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与第二多工器MUX2的输出端耦接。在第四控制信号S4的控制下,选择第二多工器MUX2的VT端与输出端耦接,输出感测信号VT至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器C2的第二端输出第二驱动信号VGHO。
在具体实施中,源极驱动电路14可以浮空,或者将感测信号VT输出至触控显示面板20中的C条数据线,以驱动触控显示面板20中的C条数据线。
在具体实施中,源极驱动电路14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多工器MUX3,每一个第三多工器MUX3可以选通感测信号VT,以将感测信号VT输出至触控显示面板20中的数据线。第三多工器MUX3的个数可以与触控显示面板20中的数据线的个数相同,且第三多工器MUX3可以与触控显示面板20中的数据线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多工器MUX3可以包括三个可选择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三个可选择输入端依次为:VT端、GND端以及VDATA端。当第三多工器MUX3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S3,在第三控制信号S3的控制下,第三多工器MUX3选择VT端与输出端耦接,从而将感测信号VT输出至触控显示面板20中的数据线。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感测信号的生成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2,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感测信号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2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感测信号产生电路可以包括数模转换器21、运算放大器22以及差线性稳压器23。
数模转换器21的第一输入端输入参考电压VREF,第二输入端输入控制信号DT。数模转换器21的输出由控制信号DT控制,控制信号DT可以为M位的时序信号。控制信号DT可以为周期性信号,在一个周期内,控制信号DT的值可以是非定值,也即控制信号DT的值可以随时间变化。
参照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控制信号对应电压的波形图。
结合图3,在一个周期内,控制信号DT的值可以从初始值DTB跳动到终止值DTE,再从终止值DTE跳动到初始值DTB。控制信号DT的值从初始值DTB跳动到终止值DTE的步长为△s,从终止值DTE跳动到初始值DTB的步长为-△s。△s可以为0~2M-1之间的任意整数值。一次步长的跳动时间ΔT可以设置为芯片参考时钟周期的任意整数倍,则每次跳动的时间为T1=[(|DTE-DTB|)/Δs-1]*ΔT。由本次初始值DTB跳动到终止值DTE的开始时间到下一次终止值DTE跳动到初始值DTB的开始时间的间隔为T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感测信号VT是由控制信号DT对应产生,因此,控制信号DT对应的波形图与感测信号VT对应的波形图可以相同。
数模转换器21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22的第一输入端耦接,运算放大器22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22的输出耦接。运算放大器22的输出端与线性稳压器23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线性稳压器23的第二输入端与线性稳压器23的输出端耦接。通过运算放大器22对数模转换器21的输出进行调制并输出至线性稳压器23的第一输入端,最终由线性稳压器23的输出端输出具有电流驱动能力的感测信号VT。
在触控感测期间,控制信号DT的值按照预先设定值进行变化。例如,DTB=10、DTE=20、ΔS=2、ΔT=100ns、跳动次数L=2,则VT即从数字码DTB=10对应的初始电压VTB由分5步跳动到数字码DTE=20对应的终值电压VTE,跳动的总时间为400ns。VT电压呈现VTB到VTE、VTE到VTB、再从VTB到VTE、VTE到VTB的阶梯状波形,阶梯波形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为400n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触控感测期间通过控制信号来调制感测信号VT,使得感测信号VT在低电平VL与高电平VH之间按照一定的步长进行跳动,每次跳动的步长电压均不大于VH-VL。每次跳动的步长电压变小,能够使得感应垫及走线的输入电压、栅极线的电压、数据线的电压达到本次阶梯终值电压后,再进行下一次电压的变化,如此,能够实现感应垫及走线的电压、栅极线的电压、数据线的电压初值相同,实现感应垫及走线的电压、栅极线的电压、数据线的电压终值相同。由此,感应垫及走线的、栅极线、数据线之间的电压差异性较小,感应垫及走线与栅极线之间、感应垫及走线与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效应降低,可以有效提升触控检测效果。
此外,通过设置控制信号对应的电压值阶梯形变化,可以降低高低电平的等效切换斜率,进而降低电磁干扰。
参照图4,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以下通过具体步骤并结合上述图1~图3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401,接收控制信号。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预先确定控制信号DT。控制信号DT可以为M位的时序信号。控制信号DT可以为周期性信号,在一个周期内,控制信号DT的值可以是非定值,也即控制信号DT的值可以随时间变化。
参照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控制信号的波形图。控制信号的具体特性可以参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步骤S402,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感测信号。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将控制信号DT输入至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感测信号产生电路中,以生成相应的感测信号VT。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硬件电路来生成感测信号VT,或者采用软件算法来实现感测信号VT的生成,只要生成的感测信号VT满足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要求即可。
步骤S403,对所述感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电压幅值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VGLO以及第二驱动信号VGHO。
在具体实施中,在得到感测信号VT之后,可以采用感测信号VT对第一驱动信号VGLO和第二驱动信号VGHO进行调制,使得第一驱动信号VGLO对应的高低电压差与第二驱动信号VGHO对应的高低电压差相等。
步骤S404,采用感测信号对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感应垫进行驱动,以及采用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对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栅极线进行驱动。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感测信号VT对触控显示面板20的多个感应垫进行驱动。感应垫驱动电路11可以包括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以及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S1时,可以选通感测信号VT至AFE电路,使得AFE电路能够驱动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一部分感应垫;当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S2时,可以选通感测信号VT至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二部分感应垫,第一部分感应垫对应的感应垫与第二部分感应垫对应的感应垫不同。
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采用感测信号VT对触控显示面板20的多根数据线进行驱动。具体而言,在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S3时,选通感测信号VT至触控显示面板20的多根数据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源极驱动电路来选通感测信号VT至触控显示面板20的多根数据线。源极驱动电路选通感测信号VT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图1对应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硬件电路来将感测信号VT输入至触控显示面板20的多根数据,并不仅限于上述的源极驱动电路。
在具体实施中,在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时,可以对第一驱动信号VGLO和第二驱动信号VGHO进行调制,使得第一驱动信号VGLO对应的高低电压差与第二驱动信号VGHO对应的高低电压差相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上述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12来产生上述的第一驱动信号VGLO与第二驱动信号VGHO,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1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硬件电路结构来实现生成与感测信号VT对应的第一驱动信号VGLO以及第二驱动信号VGHO,或者采用软件算法来根据感测信号VT生成第一驱动信号VGLO以及第二驱动信号VGHO,只要满足所生成的第一驱动信号VGLO对应的高低电压差与第二驱动信号VGHO对应的高低电压差相等即可。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驱动电路,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测信号产生电路、感应垫驱动电路、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源极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感测信号产生电路,适于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生成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感测信号并输出;
所述感应垫驱动电路,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感应垫耦接,适于以所述感测信号驱动所述多个感应垫;
所述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适于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由所述感测信号调制生成,且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对应的高低电压差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对应的高低电压差相等;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栅极线耦接,适于以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多个栅极线;
所述源极驱动电路,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数据线耦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以所述感测信号驱动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源极驱动电路浮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三多工器;所述第三多工器选通所述感测信号,以将所述感测信号输出至所述数据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垫驱动电路包括: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以及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适于缓冲所述感测信号以驱动所述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一部分感应垫;
所述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适于驱动所述感测信号以驱动所述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二部分感应垫;所述第一部分感应垫与所述第二部分感应垫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多工器,所述多个第一多工器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对应的模拟前端电路,所述模拟前端电路与所述第一部分感应垫对应耦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出信号波形与所述感测信号波形相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多工器,所述多个第一多工器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所述第二部分感应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包括两个调整通路,其中:
任一调整通路包括第二多工器以及电容器;所述第二多工器选通所述感测信号,以将所述感测信号输出至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端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或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9.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感测信号;
对所述感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电压幅值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以及第二驱动信号;
采用所述感测信号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感应垫进行驱动;以及,采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栅极线进行驱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所述感测信号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数据线进行驱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感测信号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数据线进行驱动,包括:
接收第三控制信号,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所述多个数据线。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垫驱动电路包括:主动感应垫驱动电路以及协同感应垫驱动电路;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控制信号,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模拟前端电路,使得所述模拟前端电路驱动所述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一部分感应垫;
以及,接收第二控制信号,选通所述感测信号至所述多个感应垫中的第二部分感应垫;所述第一部分感应垫与所述第二部分感应垫不同。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感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电压幅值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以及第二驱动信号,包括:
接收第四控制信号,对所述感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CN202111605181.7A 2021-12-24 2021-12-24 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3395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5181.7A CN116339529A (zh) 2021-12-24 2021-12-24 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5181.7A CN116339529A (zh) 2021-12-24 2021-12-24 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9529A true CN116339529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7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5181.7A Pending CN116339529A (zh) 2021-12-24 2021-12-24 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395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3347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riving circuit, data-driving circuit, and gate-driving circuit
US10496230B2 (en) Touch circuit,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CN102591511B (zh) 触控面板的控制装置
US10761633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touch-driving circuit, and touch-sensing method
KR102177540B1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8913053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ed in same
CN110609635B (zh) 触摸显示装置、微控制器和驱动方法
CN106468969A (zh) 驱动电路以及具有触控面板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7015683A (zh) 包括触摸屏的显示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
KR102383831B1 (ko) 패널구동장치, 표시장치 및 집적회로
CN112711353B (zh) 触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355186A (zh) 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20190048189A (ko) 터치 센싱 방법, 터치 센싱 회로 및 터치 표시장치
CN214409943U (zh) 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TWI575427B (zh) 觸控面板及其感測方法
KR10199608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노이즈 저감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6339529A (zh) 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CN102708827B (zh) 扫描驱动电路
CN114546182A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触摸驱动电路和触摸控制器
CN110737344A (zh) 触控显示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TWI862233B (zh) 驅動器電路
US20250085808A1 (en) Touch sensor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ouch sensor using the same
CN119580610A (zh) 驱动器电路
KR20220087720A (ko) 터치 표시 장치 및 터치 센싱 회로
KR20190054684A (ko) 터치표시장치, 터치패널, 터치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