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6214B - 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36214B CN116336214B CN202310628672.6A CN202310628672A CN116336214B CN 116336214 B CN116336214 B CN 116336214B CN 202310628672 A CN202310628672 A CN 202310628672A CN 116336214 B CN116336214 B CN 1163362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rod
- module
- plates
- rod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931 therm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142 ring open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包括阀体和控制器,阀体内包括有阀杆和两组阀板,两组阀板上均设有通汽口,阀杆依次穿过两组阀板的通汽口,且阀杆上设有用于分别堵塞两个通汽口的堵头,阀杆包括相连的上杆部分和下杆部分,上杆部分和下杆部分之间分别套设有用于分别顶升两组阀板的顶升件,顶升件包括顶升板以及支撑部,支撑部与堵头连接,当堵头运动打开通汽口时,支撑部提供顶升板一个支撑力,以使顶升板紧贴阀板和阀体内壁;控制器内包括有用于获取待分析图像的采集模块、用于判断泄漏点的判断模块以及控制顶升件顶压密封泄漏点的控制模块;本发明优点是能够自动检测阀板状况且自适应调节顶升件以保证密封性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控阀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
背景技术
目前的温度匹配阀主要是将相对较低温度的高压驱动蒸汽和相对较高温度的高压的抽压蒸汽充分混合输出至中和温度的混合蒸汽,应用较多的两种方式为:其一,通过阀杆带动两组阀板上下移动打开通气间隙以使对应的两股蒸汽汇总至混合腔内混合,另一,两组阀板是固定焊接在阀座内壁上,通过带动阀杆上下移动以使阀杆上的堵头与阀板之间产生通气间隙,使得对应的两股蒸汽汇总至混合腔内混合;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密封性等问题,由于通入的两种蒸汽均为高压蒸汽,通气间隙从关闭至打开,再从打开到关闭,长久往复后,高压蒸汽对阀板会造成冲击力,阀板焊接点容易出现破损导致泄漏,而温度匹配阀对于两者蒸汽的比例控制较为严格,因此,密封性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处理方式就是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直接替换匹配阀,无法实时监测或调整,造成一定的浪费以及严谨性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该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能够自动检测阀板状况且自适应调节顶升件以保证密封性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包括阀体和控制器,所述阀体内包括有阀杆和两组阀板,两组所述阀板上均设有通汽口,所述阀杆依次穿过两组阀板的通汽口,且所述阀杆上设有用于分别堵塞两个通汽口的堵头,所述阀杆包括相连的上杆部分和下杆部分,所述上杆部分和下杆部分之间分别套设有用于分别顶升两组阀板的顶升件,所述顶升件包括顶升板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堵头连接,当所述堵头运动打开通汽口时,所述支撑部提供顶升板一个支撑力,以使所述顶升板紧贴阀板和阀体内壁;
所述控制器内包括有采集模块、判断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获取外部拍摄两组阀板之间混合腔的热成像作为待分析图像;
所述判断模块,获取所述待分析图像进行分析得到阀板焊接处的泄漏点作为指定位置;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定位置控制顶升件转动以使所述顶升板顶压密封泄漏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套以及多组缓冲杆,所述支撑套上还设有与堵头转动连接的框架,所述顶升板包括若干块扇形密封板,每组所述缓冲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套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扇形密封板底面上,且每组所述缓冲杆靠近扇形密封板的一端朝向阀板密封处倾斜,每组所述扇形密封板的内圈直径小于通汽口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上杆部分和下杆部分均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套设在内杆外,所述外杆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内杆的一端部设有突出在连接孔外与支撑套连接的突块,所述内杆内设有驱动突块伸缩的控制件,所述内杆的另一端部穿过阀体且延伸至阀体外设有转动开关件,所述连接孔的高度大于突块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杆部分和下杆部分之间通过花键轴可伸缩连接,两组所述阀板的通汽口分别为朝向相反的喇叭状,所述上杆部分的堵头与下杆部分的堵头为朝向相反的锥状,所述上杆部分的外杆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阀体内底部设有螺纹座,所述下杆部分的外杆端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座内,所述上杆部分的外杆螺纹与下杆部分的外杆螺纹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模块获取不同角度拍摄到混合腔的待分析图像汇集为集成表,所述集成表中包括拍摄角度和待分析图像,所述拍摄角度与待分析图像一一对应,所述判断模块获取集成表,将集成表中的待分析图像进行重叠分析得到热源分布,根据热源分布的重叠情况在集成表中索引对应的拍摄角度,根据该拍摄角度确定阀板的泄漏点。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模块获取转动开关件的转动位置,所述判断模块根据转动位置判断各扇形密封板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内还包括有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获取判断模块中的泄漏点,根据所述初始位置信息通过覆盖算法计算得到各块扇形密封板的覆盖区域,根据所述覆盖区域和泄漏点计算转动开关件的转动角度作为待转角度值,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待转角度值控制转动开关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模块中包括有计算子模块,所述计算子模块获取泄漏点和初始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泄漏点初始位置信息通过角度算式计算得到每个泄漏点与相邻扇形密封板的覆盖区域边缘之间的角度作为理论角度值,将所述理论角度值区分为正转理论值和逆转理论值,所述判断模块根据待转角度值分析转动开关件的转动方向,若为正向,则所述计算子模块将正转理论值与待转角度值进行比较,若为逆向,则所述计算子模块将逆转理论值与待转角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继续命令或续转命令。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腔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采集模块获取压力传感器采集到混合腔内的压力值作为实际压力信息,所述控制器内还包括有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内预设有压力阈值,将所述实际压力信息与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压力信息等于或小于压力阈值时,则向控制中心发出正常指令,若所述实际压力信息大于压力阈值时,则向控制中心发出异常指令。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支撑套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混合罩,两个所述混合罩之间的交接处套接,所述混合罩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出汽孔,所述支撑套上设有叶轮,当所述通汽口打开时,气流驱动叶轮转动以使部分气流进入混合罩内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罩为多楞状,所述混合腔外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辅助控温机构的安装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顶升件能够对阀板起到顶升和密封的作用,具体的,相对于现有的阀板在使用过程中常受到瞬时的冲压,导致阀板的焊缝处容易破损而泄漏偏移,本发明中将扇形密封板通过缓冲杆倾斜顶起,由支撑套与堵头的连接,以使堵头的运动带动扇形密封板具有向上和水平的移动,即实现对阀板的顶升,又实现对焊缝点的密封;将阀杆设置为内杆和外杆,内杆能够实现单独转动一定角度,以实现对支撑套的转动,即对扇形密封板进行转动能够对应密封泄漏点。
2、通过设置混合罩能够配合顶升件,由于蒸汽的流向使得部分的蒸汽能够顺利进入混合罩内进行混合,能够加快混合效率,使得混合蒸汽进口的管道能够尽可能的缩短,且为了提高混合效率,对应的在阀体外侧能够设置控温机构,能够尽可能的缩小驱动蒸汽和抽压蒸汽之间的温度差,提高蒸汽的混合效率。
3、通过设置控制器,其中的判断模块能够根据多角度的热成像分析得到精准的泄漏点,其中的计算模块能够根据泄漏点和扇形密封板的初始位置点精准的计算出转动开关的待转角度,相比于直接替换阀件,本发明的自控系统配合结构部分能够实现调整,更大程度上节约了更换阀件的成本,且使用寿命相对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顶升件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部分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中控制器的控制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中泄漏点的分析图;
图6是本发明中顶升板单个泄漏点的分析图;
图7是本发明中顶升板多个泄漏点的分析图。
附图标记:1、阀体;2、阀杆;21、上杆部分;22、下杆部分;201、外杆;202、内杆;3、阀板;4、堵头;5、顶升件;51、顶升板;511、扇形密封板;52、支撑部;521、支撑套;522、缓冲杆;6、框架;7、连接孔;8、突块;9、转动开关件;10、花键轴;11、混合罩;12、出汽孔;13、叶轮;14、安装座;101、采集模块;102、判断模块;103、控制模块;104、计算模块;105、计算子模块;106、反馈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由于温度匹配阀应用的场景较多,对蒸汽有需求的设备或工业用汽等等,而目前匹配阀通入的两种蒸汽均为高压蒸汽,通气间隙从关闭至打开,再从打开到关闭,长久往复后,高压蒸汽对阀板3会造成冲击力,阀板3焊接点容易出现破损导致泄漏,而温度匹配阀对于两者蒸汽的比例控制较为严格,因此,密封性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处理方式就是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直接替换匹配阀,无法实时监测或调整,造成一定的浪费以及严谨性低;因此本发明设计这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和控制器,阀体1内包括有阀杆2和两组阀板3,两组阀板3均水平焊接在阀体1内,两组阀板3堵住两个进汽,其中包括驱动蒸汽(高温高压)和抽压蒸汽(高温高压),两组阀板3之间的为蒸汽的混合腔,两组阀板3上均设有通汽口,阀杆2依次穿过两组阀板3的通汽口,且阀杆2上设有用于分别堵塞两个通汽口的堵头4,阀杆2顶部设有驱动阀杆2转动的联轴器和手轮,阀杆2包括相连的上杆部分21和下杆部分22,上杆部分21和下杆部分22之间分别套设有用于分别顶升两组阀板3的顶升件5,顶升件5包括顶升板51以及支撑部52,支撑部52与堵头4连接,当堵头4运动打开通汽口时,支撑部52提供顶升板51一个支撑力,以使顶升板51紧贴阀板3和阀体1内壁,其中,阀杆2运动带动堵头4上移打开通汽口时,蒸汽会瞬时从通汽口进入混合腔内,此时阀杆2通汽口处受压瞬时过大,阀杆2会有一个向下的蒸汽压力,对阀杆2的焊接点会有压力,而堵头4上移带动顶升板51能够有一个斜向上的运动轨迹,顶升板51能够同步向上顶起阀板3,给阀板3一个向上的顶升力,即能减小阀板3受到单方面的压力,当堵头4上移距离越大,顶升板51给予阀板3的顶升力越大,则能够平衡阀板3受到的压力,而顶升板51的外圈套设的密封圈受压变形更大,与阀板3的焊接点贴的更紧,密封效果更高好;
控制部分如图4所示,控制器内包括有采集模块101、判断模块102以及控制模块103;
混合腔的外侧可以设置配套的热成像相机,目前通过热成像来检测管道的热流体流动情况,因此控制器内的采集模块101获取外部拍摄两组阀板3之间混合腔的热成像作为待分析图像(待分析图像为平面图像,图像中包含颜色分布,颜色越红,则代表热量越大,在进行热成像时,驱动蒸汽进口和抽压蒸汽进口均有部分的蒸汽在内,而混合腔以及混合蒸汽的进口管内均无蒸汽);判断模块102,获取待分析图像进行分析得到阀板3焊接处的泄漏点作为指定位置(当待分析图像中从阀板3向下,具有颜色由红至黄渐变,则说明阀板3的焊接处存在泄漏点);控制模块103,根据指定位置控制顶升件5转动以使顶升板51顶压密封泄漏点。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部52包括支撑套521以及多组缓冲杆522(减震器),支撑套521上还设有与堵头4转动连接的框架6(框架6包括连接条和轴承,轴承套接在堵头4底部的外侧面上,连接条连接在轴承和支撑套521之间),顶升板51包括若干块扇形密封板511,本发明为四块扇形密封板511,其中扇形密封板511的外圈弧度可以是与混合腔内侧壁弧度相同,则四块扇形密封板511处于初始状态时相互并不拼接,而当四块扇形密封板511撑开时与混合腔内壁贴合,密封效果更好,而扇形密封板511也可以是初始状态时外圈弧度相互拼接为圆,当四块扇形密封板511撑开时,只有部分外圈是与焊缝点贴紧的,密封的范围较小,本发明优选第一种扇形密封板511的形状,每组缓冲杆5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套521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扇形密封板511底面上,且每组缓冲杆522靠近扇形密封板511的一端朝向阀板3密封处倾斜,由初始状态至撑开状态,缓冲杆522因倾斜设置且两端均转动连接,则缓冲杆522能够将扇形密封板511向外侧撑开,当堵头4上移的距离过大时,扇形密封板511受压到达阈值,则缓冲杆522会压缩起到缓冲的目的,每组扇形密封板511的内圈直径小于通汽口的直径,那样即使撑开状态时,四块扇形密封板511都不会阻挡蒸汽的流向。
由于四款扇形密封板511撑开后,相邻两块扇形密封板511之间会形成一个空档,即部分的焊缝处未能受到密封,容易出现泄漏点未能堵塞,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上杆部分21和下杆部分22均包括外杆201和内杆202,外杆201套设在内杆202外,外杆201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7,每个连接孔7均位于外杆201的侧壁同一高度,内杆202的一端部设有突出在连接孔7外与支撑套521连接的突块8,连接孔7向一侧设有水平的滑动通道,内杆202的突块8能在滑动通道内滑动,内杆202内设有驱动突块8伸缩的控制件,内杆202的另一端部穿过阀体1且延伸至阀体1外设有转动开关件9,通过转动开关件9(把手)转动一定角度,则内杆202转动一定角度,即突块8带动支撑套521转动一定角度,连接孔7的高度大于突块8的厚度,则外杆201向上移动后,突块8还能够穿过连接孔7与支撑套521连接;上杆部分21和下杆部分22之间通过花键轴10可伸缩连接,上杆部分21的外杆201和下杆部分22的外杆201是套接的,下杆部分22的外杆201上设有花键轴10,上杆部分21的外杆201上设有轴槽,花键轴10连接在轴槽内,两组阀板3的通汽口分别为朝向相反的喇叭状,上杆部分21的堵头4与下杆部分22的堵头4为朝向相反的锥状,当堵头4打开通汽口时,蒸汽会对喇叭状的通汽口内壁造成一个冲击,上杆部分21的外杆201与阀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阀体1内底部设有螺纹座,下杆部分22的外杆201端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座内,上杆部分21的外杆201螺纹与下杆部分22的外杆201螺纹相反,当联轴器带动驱动时,由于上杆部分21是与阀体1螺纹连接的,因此上杆部分21会带动上杆部分21的堵头4上下移动,以打开通汽口使得驱动蒸汽进入混合腔内,而上杆部分21和下杆部分22之间通过花键轴10套接,而下杆部分22的外杆201是在螺纹座内连接,上杆部分21的外杆201和下杆部分22的外杆201的螺纹是相反的,则下杆部分22的外杆201反转,此时上杆部分21上的堵头4和下杆部分22上的堵头4是相反运动的,此时的内杆202在控制件的作用下,突块8是缩回内杆202的,不会影响外杆201的正常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现有的阀板3在使用过程中常受到瞬时的冲压,导致阀板3的焊缝处容易破损而泄漏偏移,将扇形密封板511通过缓冲杆522倾斜顶起,由支撑套521与堵头4的连接,以使堵头4的运动带动扇形密封板511具有向上和水平的移动,即实现对阀板3的顶升,又实现对焊缝点的密封;将阀杆2设置为内杆202和外杆201,内杆202能够实现单独转动一定角度,以实现对支撑套521的转动,即对扇形密封板511进行转动能够对应密封泄漏点。
控制部分如图4所示,采集模块101获取不同角度拍摄到混合腔的待分析图像汇集为集成表,集成表中包括拍摄角度和待分析图像,拍摄角度与待分析图像一一对应,判断模块102获取集成表,如图5所示,将集成表中的待分析图像进行重叠分析得到热源分布,根据热源分布的重叠情况在集成表中索引对应的拍摄角度,根据该拍摄角度确定阀板3的泄漏点,由于混合腔是管状的,由一个面拍摄得到的待分析图像进行分析只能确认泄漏的一个区域,因此需要至少两个角度拍摄得到两张待分析图像进行重叠分析,如图4所示,甲对应的是正视图,当甲视角拍摄到的热成像为一个平面,热成像照片中能够确定A点方向为泄漏点,因此,能够确定对应的B点也为可疑点,对应的换成乙视角拍摄得到另一个热成像照片,能够确定C点为泄漏点和对应的D点为可疑点,将甲视角的热成像图与乙视角的热成像图进行重合,若有点位相交,则能确定泄漏点,能够确定A点与C点能够重合,即确定A点(C点)为泄漏点;若甲视角拍摄到的热成像图像中存在多个点位和多个对应的可疑点,则需要拍摄其他几个不同角度的热成像图,将拍摄的热成像图进行重叠分析,则基本可判断为多个泄漏点。
当判断模块102精准判断出泄漏点后,采集模块101获取转动开关件9的转动位置,判断模块102根据转动位置判断各扇形密封板511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信息,控制器内还设有绘制模块,绘制模块以阀杆2的中心为原点坐标建立三维坐标系,则判断模块102能够分析出四块扇形密封板511的边缘轮廓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位,初始位置信息包含上述的所有坐标点位,控制器内还包括有计算模块104,计算模块104获取判断模块102中的泄漏点,根据初始位置信息通过覆盖算法计算得到各块扇形密封板511的覆盖区域,根据覆盖区域和泄漏点计算转动开关件9的转动角度作为待转角度值,控制模块103根据待转角度值控制转动开关件9转动,如图6所示,A点为泄漏点,而相邻两块扇形密封板511的覆盖区域之间具有空档,而A点泄漏点位于空档内,则需要控制转动开关件9转动内杆202一定角度,以使覆盖区域能够覆盖住A点,即相邻的覆盖区域的边缘与A点之间的夹角为待转角度值(α)。
计算模块104中包括有计算子模块105,计算子模块105获取泄漏点和初始位置信息,根据泄漏点初始位置信息通过角度算式计算得到每个泄漏点与相邻扇形密封板511的覆盖区域边缘之间的角度作为理论角度值,将理论角度值区分为正转理论值和逆转理论值,判断模块102根据待转角度值分析转动开关件9的转动方向,若为正向,则计算子模块105将正转理论值与待转角度值进行比较,若为逆向,则计算子模块105将逆转理论值与待转角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继续命令或续转命令,由于阀板3若出现多个泄漏点,当转动开关件9根据待转角度值转动后,四个扇形密封块的覆盖区域容易出现部分泄漏点覆盖,而个别泄漏点未覆盖住,则因此需要进行检测,如图7所示,当转动开关件9以待转角度值(α)顺时针转动时,其中扇形密封板511的覆盖区域能够将A点刚好覆盖住,但是B点、C点以及D点均还未被覆盖,因此需要重新计算待转角度值(α),其中方式为:将每两个相邻的扇形密封板511之间的空档分为等均的两个区域(E和F),统计每个泄漏点,判断转动开关件9顺时针转动时,是否有泄漏点位于F区域内,若有,则取泄漏点与覆盖区域之间的角度最大值(β),若转动开关件9逆时针转动时,是否有泄漏点位于E区域内,若有,则取泄漏点与覆盖区域之间的角度最大值(γ)。
混合腔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采集模块101获取压力传感器采集到混合腔内的压力值作为实际压力信息,控制器内还包括有反馈模块106,反馈模块106内预设有压力阈值,将实际压力信息与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实际压力信息等于或小于压力阈值时,则向控制中心发出正常指令,若实际压力信息大于压力阈值时,则向控制中心发出异常指令。
为了提高蒸汽的混合效率,现有的混合腔混合效率低,需要延迟混合蒸汽的出管长度,因此本发明针对该问题如图2所示,在两组支撑套521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混合罩11,由于两个支撑套521会相互背离会相互靠近,因此两个混合罩11之间的交接处套接,混合罩1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出汽孔12,支撑套521上设有叶轮13,叶轮13为被动叶轮13,当通汽口打开时,气流驱动叶轮13转动以使部分气流进入混合罩11内混合,混合罩11为多楞状,当两个混合罩11拼接时,两个混合罩11构成一个多棱球,混合罩11内的驱动蒸汽和抽压蒸汽能够接触时间更久,混合效率更高。
实施例2:
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的效率,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混合腔外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辅助控温机构的安装座14,由于驱动蒸汽和抽压蒸汽之间具有近100度的温度差,因此两者的混合会受到温差的影响,因此将混合腔分为上腔和下腔,下腔进入的蒸汽为高温的抽压蒸汽,上腔进入的蒸汽为驱动蒸汽,安装座14内设置有贴附在下腔外壁的隔热片,温控机构为制冷机,制冷机的制冷片贴附在隔热片上,主要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抽压蒸汽的温度,以使抽压蒸汽与驱动蒸汽之间的温差缩小,夹块混合效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包括阀体(1)和控制器,所述阀体(1)内包括有阀杆(2)和两组阀板(3),两组所述阀板(3)上均设有通汽口,所述阀杆(2)依次穿过两组阀板(3)的通汽口,且所述阀杆(2)上设有用于分别堵塞两个通汽口的堵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包括相连的上杆部分(21)和下杆部分(22),所述上杆部分(21)和下杆部分(22)之间分别套设有用于分别顶升两组阀板(3)的顶升件(5),所述顶升件(5)包括顶升板(51)以及支撑部(52),所述支撑部(52)与堵头(4)连接,当所述堵头(4)运动打开通汽口时,所述支撑部(52)提供顶升板(51)一个支撑力,以使所述顶升板(51)紧贴阀板(3)和阀体(1)内壁;
所述控制器内包括有采集模块(101)、判断模块(102)以及控制模块(103);
所述采集模块(101),获取外部拍摄两组阀板(3)之间混合腔的热成像作为待分析图像;
所述判断模块(102),获取所述待分析图像进行分析得到阀板(3)焊接处的泄漏点作为指定位置;
所述控制模块(103),根据所述指定位置控制顶升件(5)转动以使所述顶升板(51)顶压密封泄漏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52)包括支撑套(521)以及多组缓冲杆(522),所述支撑套(521)上还设有与堵头(4)转动连接的框架(6),所述顶升板(51)包括若干块扇形密封板(511),每组所述缓冲杆(5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套(521)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扇形密封板(511)底面上,且每组所述缓冲杆(522)靠近扇形密封板(511)的一端朝向阀板(3)密封处倾斜,每组所述扇形密封板(511)的内圈直径小于通汽口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部分(21)和下杆部分(22)均包括外杆(201)和内杆(202),所述外杆(201)套设在内杆(202)外,所述外杆(201)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7),所述内杆(202)的一端部设有突出在连接孔(7)外与支撑套(521)连接的突块(8),所述内杆(202)内设有驱动突块(8)伸缩的控制件,所述内杆(202)的另一端部穿过阀体(1)且延伸至阀体(1)外设有转动开关件(9),所述连接孔(7)的高度大于突块(8)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部分(21)和下杆部分(22)之间通过花键轴(10)可伸缩连接,两组所述阀板(3)的通汽口分别为朝向相反的喇叭状,所述上杆部分(21)的堵头(4)与下杆部分(22)的堵头(4)为朝向相反的锥状,所述上杆部分(21)的外杆(201)与阀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阀体(1)内底部设有螺纹座,所述下杆部分(22)的外杆(201)端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座内,所述上杆部分(21)的外杆(201)螺纹与下杆部分(22)的外杆(201)螺纹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01)获取不同角度拍摄到混合腔的待分析图像汇集为集成表,所述集成表中包括拍摄角度和待分析图像,所述拍摄角度与待分析图像一一对应,所述判断模块(102)获取集成表,将集成表中的待分析图像进行重叠分析得到热源分布,根据热源分布的重叠情况在集成表中索引对应的拍摄角度,根据该拍摄角度确定阀板(3)的泄漏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01)获取转动开关件(9)的转动位置,所述判断模块(102)根据转动位置判断各扇形密封板(511)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内还包括有计算模块(104),所述计算模块(104)获取判断模块(102)中的泄漏点,根据所述初始位置信息通过覆盖算法计算得到各块扇形密封板(511)的覆盖区域,根据所述覆盖区域和泄漏点计算转动开关件(9)的转动角度作为待转角度值,所述控制模块(103)根据待转角度值控制转动开关件(9)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104)中包括有计算子模块(105),所述计算子模块(105)获取泄漏点和初始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泄漏点初始位置信息通过角度算式计算得到每个泄漏点与相邻扇形密封板(511)的覆盖区域边缘之间的角度作为理论角度值,将所述理论角度值区分为正转理论值和逆转理论值,所述判断模块(102)根据待转角度值分析转动开关件(9)的转动方向,若为正向,则所述计算子模块(105)将正转理论值与待转角度值进行比较,若为逆向,则所述计算子模块(105)将逆转理论值与待转角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继续命令或续转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采集模块(101)获取压力传感器采集到混合腔内的压力值作为实际压力信息,所述控制器内还包括有反馈模块(106),所述反馈模块(106)内预设有压力阈值,将所述实际压力信息与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压力信息等于或小于压力阈值时,则向控制中心发出正常指令,若所述实际压力信息大于压力阈值时,则向控制中心发出异常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套(521)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混合罩(11),两个所述混合罩(11)之间的交接处套接,所述混合罩(1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出汽孔(12),所述支撑套(521)上设有叶轮(13),当所述通汽口打开时,气流驱动叶轮(13)转动以使部分气流进入混合罩(11)内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罩(11)为多楞状,所述混合腔外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辅助控温机构的安装座(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28672.6A CN116336214B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28672.6A CN116336214B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36214A CN116336214A (zh) | 2023-06-27 |
CN116336214B true CN116336214B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6893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28672.6A Active CN116336214B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36214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637797A (en) * | 1946-11-22 | 1950-05-24 | Wiener Lokomotivfabrik Ag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rottle valves for high-pressure steam accumulator fireless locomotives |
US3874636A (en) * | 1973-11-19 | 1975-04-01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 | Sealed valve and related structure |
DE4236464A1 (de) * | 1992-10-29 | 1994-05-05 | Lavrids Knudsen Maskienfabrik | Leckagefreies Ventil |
JPH08247885A (ja) * | 1995-03-09 | 1996-09-27 | Okano Valve Seizo Kk | 弁装置の異常検出装置 |
CN101354081A (zh) * | 2007-07-27 | 2009-01-28 | 张跃 | 一种能彻底关断密封的电动调节阀 |
CN201818868U (zh) * | 2010-06-10 | 2011-05-04 | 杭州杭辅电站辅机有限公司 | 高温高压减温减压阀 |
CN102644764A (zh) * | 2012-04-03 | 2012-08-22 |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口径柱塞式快速切断换向阀 |
CN203516788U (zh) * | 2013-09-30 | 2014-04-02 | 武汉森源蓝天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零泄漏提升阀 |
CN203614805U (zh) * | 2013-12-02 | 2014-05-28 | 东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清洗及杀菌式双座阀 |
CN204201228U (zh) * | 2014-10-10 | 2015-03-11 | 辉煌水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调温混水阀 |
EP2889521A1 (en) * | 2013-12-31 | 2015-07-01 | Danfoss A/S | Three-way valve for flow mixing and flow division |
JP2017044336A (ja) * | 2015-08-27 | 2017-03-02 |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 電動式流量制御弁 |
CN212056084U (zh) * | 2019-10-29 | 2020-12-01 |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平衡缓冲式三通温控阀 |
-
2023
- 2023-05-31 CN CN202310628672.6A patent/CN1163362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637797A (en) * | 1946-11-22 | 1950-05-24 | Wiener Lokomotivfabrik Ag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rottle valves for high-pressure steam accumulator fireless locomotives |
US3874636A (en) * | 1973-11-19 | 1975-04-01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 | Sealed valve and related structure |
DE4236464A1 (de) * | 1992-10-29 | 1994-05-05 | Lavrids Knudsen Maskienfabrik | Leckagefreies Ventil |
JPH08247885A (ja) * | 1995-03-09 | 1996-09-27 | Okano Valve Seizo Kk | 弁装置の異常検出装置 |
CN101354081A (zh) * | 2007-07-27 | 2009-01-28 | 张跃 | 一种能彻底关断密封的电动调节阀 |
CN201818868U (zh) * | 2010-06-10 | 2011-05-04 | 杭州杭辅电站辅机有限公司 | 高温高压减温减压阀 |
CN102644764A (zh) * | 2012-04-03 | 2012-08-22 |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口径柱塞式快速切断换向阀 |
CN203516788U (zh) * | 2013-09-30 | 2014-04-02 | 武汉森源蓝天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零泄漏提升阀 |
CN203614805U (zh) * | 2013-12-02 | 2014-05-28 | 东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清洗及杀菌式双座阀 |
EP2889521A1 (en) * | 2013-12-31 | 2015-07-01 | Danfoss A/S | Three-way valve for flow mixing and flow division |
CN204201228U (zh) * | 2014-10-10 | 2015-03-11 | 辉煌水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调温混水阀 |
JP2017044336A (ja) * | 2015-08-27 | 2017-03-02 |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 電動式流量制御弁 |
CN212056084U (zh) * | 2019-10-29 | 2020-12-01 |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平衡缓冲式三通温控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36214A (zh) | 2023-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336214B (zh) | 一种自控式温度匹配阀 | |
CN105352711B (zh) | 一种恒定压力阀及其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 |
CN104215007B (zh) | 冷热水空调机组回油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7606697A (zh) | 焊缝气密性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 | |
CN104791922B (zh) | 一体式空调器和高温制冷控制方法 | |
CN101928577B (zh) | 干熄焦排出装置安装方法 | |
CN109470426A (zh) | 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 | |
CN111880594A (zh) | 一种减少温湿度波动的医用冷藏箱 | |
CN209478043U (zh) | 一种安全阀检验夹紧机构 | |
CN212361980U (zh) | 一种fcb试验蒸汽压力控制装置 | |
CN212623788U (zh) | 一种减少温湿度波动的医用冷藏箱 | |
CN208951396U (zh) | 用于气体通断的水封装置 | |
CN206479823U (zh) | 机封冷却自动控制保护装置 | |
CN209387222U (zh) | 密封水阀生产用检测辅助设备 | |
CN209454209U (zh) | 蒸汽智能节能设备 | |
CN106523172A (zh) | 一种摩托车气缸的降温装置 | |
CN106352854A (zh) | 掘进机的检测装置及掘进机 | |
CN204222511U (zh) | 雕刻机冷却水循环装置 | |
CN222166474U (zh) | 一种自动化暖通管道密封性检测装置 | |
CN221299559U (zh) | 鼓风机的背压测试装置 | |
CN212080290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的温控阀 | |
CN218066941U (zh) | 一种配电箱漏水检测用传感器 | |
CN218496358U (zh) | 一种用于冰箱的排水管的检测装置及冰箱生产线 | |
CN213206629U (zh) | 一种具有检测断流功能的阀门 | |
CN111323313A (zh) | 全自动阀门试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