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0437B - 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30437B CN116330437B CN202310082383.0A CN202310082383A CN116330437B CN 116330437 B CN116330437 B CN 116330437B CN 202310082383 A CN202310082383 A CN 202310082383A CN 116330437 B CN116330437 B CN 1163304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ber
- ceramic fiber
- stirring
- ceramic
- mass rati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5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Sod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Na+]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DIZPMCHEQGEION-UHFFFAOYSA-H aluminium sulfate (anhydrous) Chemical compound [Al+3].[Al+3].[O-]S([O-])(=O)=O.[O-]S([O-])(=O)=O.[O-]S([O-])(=O)=O DIZPMCHEQGEION-UHFFFAOYSA-H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2639 bone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67 suction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68 anti-frac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37 pul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77 desulfu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556 desulfu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4356 excessive tear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24—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 B01D46/2403—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rigid hollow filte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hysical shape or structur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1—Making filtering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52—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fibres, e.g. asbestos c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material; 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shap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material; 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shaping
- B28B17/02—Conditioning the material prior to shaping
- B28B17/026—Conditioning ceramic materi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1/00—Method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ubular articles
- B28B21/02—Method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ubular articles by casting into moulds
- B28B21/08—Method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ubular articles by casting into moulds by slip-casting; Mould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1/00—Method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ubular articles
- B28B21/76—Moulds
- B28B21/82—Moulds built-up from several parts; Multiple moulds; Moulds with adjustabl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该工艺包括步骤:S1、将陶瓷纤维与水投入打浆机,混合打浆,得纤维基料;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2.7: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二者质量比为1:1.1‑1.3;S2、将纤维基料泵入配料罐,设置搅拌速度为70‑90rpm,缓慢加入氢氧化钠,至pH值为7.4‑7.8;S3、向配料罐中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调节搅拌速度至140‑200rpm,搅拌18‑35min,得纤维浆料;液态硫酸铝与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5.8:100;骨胶与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2.5:100;S4、将纤维浆料泵入生产设备,制得加长型湿管坯;S5、对加长型湿管坯干燥处理,得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本发明纤维浆料能满足长度3m以上的陶瓷纤维滤管的强度需求,制得的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抗拉抗折强度优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陶瓷纤维滤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陶瓷纤维管能够代替袋式除尘器中的除尘袋对粉尘进行过滤,与除尘袋相比,陶瓷纤维管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冶金、建材、化工、电力、机械等行业的各种工业炉窑都排放大量高温含尘有害气体,因此具有良好耐高温特性的陶瓷纤维管更能适应上述工业生产的需要。陶瓷纤维管的结构一般包括:管状本体,管状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用于出气和进气。陶瓷纤维管的成型过程需要先制得陶瓷纤维浆料,然后将陶瓷纤维浆料灌入模具,再对模具进行抽真空,使陶瓷纤维浆料中的液体被吸出,剩下的物质就能够贴附在磨具内壁上,形成湿管坯,然后将湿管坯从模具内取出,再经过干燥工序,就能够使湿管坯硬化成型。
随着陶瓷纤维滤管在脱硫脱硝除尘废气处理项目的广泛运用,在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的同时,也碰到了新的问题:受限于现有陶瓷纤维滤管制作原料(陶瓷纤维浆料)及制作设备的约束,陶瓷纤维滤管的长度目前只做到了长3m,产品规格单一,但是由于较多项目的场地有限,需要更进一步降低陶瓷纤维滤管仓的占地大小,这使得陶瓷纤维滤管的长度需要进一步加长。
但是,现有的陶瓷纤维浆料不足以满足长度在3m以上的陶瓷纤维滤管的强度需求;同时,在将湿管坯从模具内取出时,由于湿管坯和模具的长度尺寸加大,往往需要多人协同工作才能将模具抽出,既浪费了劳动力,又影响生产效率。现有申请号为201510757555.5、名称为陶瓷纤维管抽滤成型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当抽滤系统完成抽滤过程后,端盖自动开启,此时卡爪移至滚筒端口处,并夹住管状模具,然后卡爪向后运动,将管状模具抽出,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了劳动力,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卡爪夹住管状模具将其水平抽出,这就导致整个装置的长度尺寸至少为管状模具的两倍,占地面积较大,对生产场地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纤维浆料不足以满足3m以上陶瓷纤维滤管的强度需求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设备占地面积大、对生产场地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陶瓷纤维与水投入打浆机中,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处理,得到纤维基料;
所述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2.7:100;
所述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所述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1.3;
S2、将S1所得纤维基料泵入配料罐中,开启配料罐的搅拌装置,设置搅拌速度为70-90rpm,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片剂,实时检测pH,搅拌至pH值为7.4-7.8;
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200rpm,持续搅拌18-35min,得到纤维浆料;
所述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5.8:100;
所述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2.5:100;
S4、将S3所得纤维浆料泵入生产设备的加长型模具机构内,纤维浆料中的液体通过加长型模具机构的排放管排出,剩下的物质在加长型模具机构内成型为加长型湿管坯;
S5、对S4所得加长型湿管坯进行干燥处理,即得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S1中,所述甩丝纤维的长度为180-250mm,所述甩丝纤维的直径为3.0-5.0μm;
所述喷丝纤维的长度为100-180mm,所述喷丝纤维的直径为2.0-3.0μm。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S1中,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00-120rpm,搅拌时间为15-20min;
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50-220rpm,搅拌时间为10-15min。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S2中,先对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pH值进行检测,根据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质量,换算出氢氧化钠片剂的用量后,再向配料罐内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片剂。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S5中,所述干燥处理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升温干燥阶段,升温速率为40-60℃/h,升温至温度为115-125℃为止;
第二阶段为恒温干燥阶段,恒温温度保持在115-130℃,干燥时间为8-10h;
第三阶段为降温干燥阶段,降温速率为30-50℃/h,降温至温度为20-25℃为止。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隔膜泵机构、柱杆机构、模具装置和滑轨机构,所述隔膜泵机构与柱杆机构连接且用于将纤维浆料泵入模具装置内,模具装置与滑轨机构滑动连接,纤维浆料中的液体排出模具装置,剩下的物质在模具装置内成型为湿管坯,还包括与滑轨机构滑动连接的升降装置,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下模具机构和位于下模具机构上方的上模具机构,所述上模具机构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上模具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上模具机构与下模具机构合拢或分离,当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处于合拢状态时,纤维浆料流入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之间的腔室内,进而成型得到湿管坯,当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时,直接将湿管坯从下模具机构内取出。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之间可拆卸设置锁紧组件,以使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处于合拢状态时连接牢固。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模具机构包括上半筒模,所述下模具机构包括下半筒模,所述上半筒模和下半筒模合拢状态为管状,所述上半筒模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套装至少两个上凸环,所述上凸环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上外延板,所述下半筒模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套装至少两个下凸环,所述下凸环与上凸环相对应,所述下凸环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下外延板,所述上半筒模和下半筒模处于合拢状态时,所述上外延板与下外延板相抵接,所述锁紧组件可拆卸装配在上外延板与下外延板之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下外延板铰接且活动套装在所述上外延板上的挂环、与所述挂环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且用于顶紧上外延板的顶紧螺栓。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挂环上固定连接螺纹筒,所述顶紧螺栓螺纹套设于螺纹筒内,所述顶紧螺栓远离上外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板,通过转动转板即可驱动顶紧螺栓旋转,所述转板的边缘为圆滑弧度。
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生产工艺中,陶瓷纤维与水混合打浆制得纤维基料,其中,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抗拉抗折强度方面,甩丝纤维由于纤维更粗而优于喷丝纤维,做出的产品不易破坏,更加耐用,而喷丝纤维相对更易于破碎和撕裂;细密性紧实度方面,喷丝纤维由于纤维更细、更短而优于甩丝纤维,做出的产品体积密度更大,过滤性能更佳;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按照质量比为1:1.1-1.3的比例进行配比,制得的产品的过滤性能和抗拉抗折强度性能均衡、优异;
本发明生产工艺中,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确保水能在打浆机中迅速淹没陶瓷纤维,保证后续搅拌打浆效率更高;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00-120rpm,搅拌时间为15-20min,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50-220rpm,搅拌时间为10-15min,先以100-120rpm的低速进行搅拌,陶瓷纤维未在水中大致分散均匀之前,避免突然的高速使得水对陶瓷纤维产生过大的撕扯力而造成陶瓷纤维被过渡破坏进而影响产品性能;再适当增加搅拌速度至150-220rpm,加快水与陶瓷纤维混合打浆效率,整个混合打浆过程中的搅拌速率不超过220rpm,保障混合打浆高效的同时,确保陶瓷纤维本身不被过度破坏,进一步保障产品的过滤性能和抗拉抗折强度性能均衡、优异;
本发明生产工艺中,纤维浆料中有了液态硫酸铝的加入,能够降低或消除水中分散微粒的沉淀稳定性,有利于快速产生细小而松散的结合体,有利于湿管坯快速成型,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细密紧实度;而骨胶的加入,能够利用到骨胶的强烈吸附架桥作用,能够使得细小而松散的结合体变得粗大而密实,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抗拉抗折性能;氢氧化钠做为pH环境调理剂,调节液体环境pH值至7.4-7.8,更有利于液态硫酸铝发挥作用;
本发明生产工艺中,加长型湿管坯进行干燥处理时,干燥处理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升温干燥阶段,升温速率为40-60℃/h,升温至温度为115-125℃为止;第二阶段为恒温干燥阶段,恒温温度保持在115-130℃,干燥时间为8-10h;第三阶段为降温干燥阶段,降温速率为30-50℃/h,降温至温度为20-25℃为止;即先缓慢升温干燥,再持续恒温干燥,最后缓慢降温干燥,直至干燥温度降低至接近室温时,停止干燥处理,干燥温度缓慢渐变的设置方式,有效避免湿管坯在干燥处理过程中出现二次开裂,保障最终产品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成品率;
本发明生产设备包括与滑轨机构滑动连接的升降装置,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下模具机构和位于下模具机构上方的上模具机构,所述上模具机构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上模具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上模具机构与下模具机构合拢或分离;只需模具装置的长度大于3m,即可成型得到长度大于3m的湿管坯,进而得到长度大于3m的陶瓷纤维加长型虑管;升降装置能够驱动上模具机构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从而使上模具机构与下模具机构分离,进而将湿管坯暴露出来,便于将湿管坯取出,无需从一端将湿管坯水平抽出,设备占地长度要求降低;
本发明生产设备还包括可拆卸安装的锁紧组件,能够使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处于合拢状态时连接牢固;锁紧组件包括一端与下外延板铰接且活动套装在上外延板上的挂环、与挂环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且用于顶紧上外延板的顶紧螺栓,当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合拢时,只需旋转挂环将挂环套装在上外延板上,然后拧动顶紧螺栓,使顶紧螺栓的底端顶紧上外延板的顶部,即可达到使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连接牢固的效果,操作便捷,紧固可靠。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模具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膜泵机构;
2、电机旋转机构;
3、下模具机构;31、下半筒模;32、下凸环;33、下外延板;34、销轴;35、挂环;36、螺纹筒;37、顶紧螺栓;38、转板;
4、第一升降机构;
5、第二升降机构;
6、上模具机构;61、上半筒模;62、上凸环;63、上外延板;
7、机架;8、滑轨机构;9、拖链;10、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受限于现有陶瓷纤维滤管制作原料(陶瓷纤维浆料)及制作设备的约束,陶瓷纤维滤管的长度目前只做到了长3m,产品规格单一,但是由于较多项目的场地有限,需要更进一步降低陶瓷纤维滤管仓的占地大小,这使得陶瓷纤维滤管的长度需要进一步加长。但是,现有的陶瓷纤维浆料不足以满足长度在3m以上的陶瓷纤维滤管的强度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以使纤维浆料能够满足长度在3m以上的陶瓷纤维滤管的强度需求,使得制得的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抗拉抗折强度优异,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该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然后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00-120rpm,搅拌时间为15-20min;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50-220rpm,搅拌时间为10-15min;搅拌完毕,得到纤维基料。
其中,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2.7: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1.3;甩丝纤维的长度为180-250mm,甩丝纤维的直径为3.0-5.0μm;喷丝纤维的长度为100-180mm,喷丝纤维的直径为2.0-3.0μm。
S2、将S1所得纤维基料泵入配料罐中,开启配料罐的搅拌装置,设置搅拌速度为70-90rpm,先对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pH值进行检测,根据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质量,换算出氢氧化钠片剂的用量后,再向配料罐内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片剂,实时检测pH,搅拌至pH值为7.4-7.8为止。
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200rpm,持续搅拌18-35min,得到纤维浆料。
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5.8: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2.5:100。
S4、将S3所得纤维浆料泵入生产设备的加长型模具机构内,纤维浆料中的液体通过加长型模具机构的排放管排出,剩下的物质在加长型模具机构内成型为加长型湿管坯。
S5、对S4所得加长型湿管坯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升温干燥阶段,升温速率为40-60℃/h,升温至温度为115-125℃为止;第二阶段为恒温干燥阶段,恒温温度保持在115-130℃,干燥时间为8-10h;第三阶段为降温干燥阶段,降温速率为30-50℃/h,降温至温度为20-25℃为止;即得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
在介绍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下面参考本发明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
实施例1
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然后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00rpm,搅拌时间为15min;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50rpm,搅拌时间为10min;搅拌完毕,得到纤维基料。
其中,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甩丝纤维的长度为180-250mm,甩丝纤维的直径为3.0-5.0μm;喷丝纤维的长度为100-180mm,喷丝纤维的直径为2.0-3.0μm。
S2、将S1所得纤维基料泵入配料罐中,开启配料罐的搅拌装置,设置搅拌速度为70rpm,先对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pH值进行检测,根据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质量,换算出氢氧化钠片剂的用量后,再向配料罐内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片剂,实时检测pH,搅拌至pH值为7.4-7.8为止。
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
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S4、将S3所得纤维浆料泵入生产设备的加长型模具机构内,纤维浆料中的液体通过加长型模具机构的排放管排出,剩下的物质在加长型模具机构内成型为加长型湿管坯。
S5、对S4所得加长型湿管坯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升温干燥阶段,升温速率为40-60℃/h,升温至温度为120℃为止;第二阶段为恒温干燥阶段,恒温温度保持在115-130℃,干燥时间为9h;第三阶段为降温干燥阶段,降温速率为30-50℃/h,降温至温度为24℃为止;即得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S3中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设备,如申请号为201510757555.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陶瓷纤维管抽滤成型装置,只需将成型模具的长度增长到大于3m,即可使用本发明生产工艺中制得的纤维浆料生产加长型湿管坯,进而生产陶瓷纤维加长型虑管。
还需说明的是,S3中所使用的生产设备,也可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虑管生产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设备,包括机架7,机架7上安装有隔膜泵机构1、柱杆机构11、模具装置和滑轨机构8。隔膜泵机构1包括隔膜泵,为现有市售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品牌和型号的选择,这里不做进一步赘述。隔膜泵的进口端连接有用于纤维浆料进入的进液管。
隔膜泵机构1与柱杆机构11连接且用于将纤维浆料泵入模具装置内,模具装置与滑轨机构8滑动连接,纤维浆料中的液体排出模具装置,剩下的物质在模具装置内成型为湿管坯。还包括与滑轨机构8滑动连接的升降装置,模具装置包括下模具机构3和位于下模具机构3上方的上模具机构6,上模具机构6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用于驱动上模具机构6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上模具机构6与下模具机构3合拢或分离。
当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处于合拢状态时,纤维浆料流入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之间的腔室内,进而成型得到湿管坯。当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处于分离状态时,直接将湿管坯从下模具机构3内取出。只需模具装置的长度大于3m,即可成型得到长度大于3m的湿管坯,进而得到长度大于3m的陶瓷纤维加长型虑管;升降装置能够驱动上模具机构6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从而使上模具机构6与下模具机构3分离,进而将湿管坯暴露出来,便于将湿管坯取出,无需从一端将湿管坯水平抽出,设备占地长度要求降低。
如图3-4所示,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之间可拆卸安装有锁紧组件,以使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处于合拢状态时连接牢固。上模具机构包括上半筒模61,下模具机构包括下半筒模31,上半筒模61和下半筒模31合拢状态为管状,上半筒模61的外侧壁上均匀套装焊接两个上凸环62,上凸环62的两端均焊接有上外延板63,下半筒模31的外侧壁上均匀套装焊接两个下凸环32,两个下凸环32分别与两个上凸环62相对应,下凸环32的两端均焊接有下外延板33,上半筒模61和下半筒模31处于合拢状态时,上外延板63与下外延板33相抵接,锁紧组件可拆卸安装在上外延板63与下外延板33之间。
如图5-6所示,锁紧组件包括一端开口且通过销轴34与下外延板33铰接并能够活动套装在上外延板63上的挂环35、与挂环35的另一端闭口端螺纹连接且用于顶紧上外延板63的顶紧螺栓37。挂环35上贯穿焊接螺纹筒36,顶紧螺栓37螺纹套装在螺纹筒36内,螺纹筒36对顶紧螺栓37起到稳定导向作用,避免顶紧螺栓37发生偏斜而无法顶紧上外延板63。顶紧螺栓37远离上外延板63的一端焊接转板38,通过手动转动转板38即可驱动顶紧螺栓37旋转,使用更加方便。转板38的边缘为圆滑弧度,避免存在尖锐棱角而意外划伤使用者,安全性更好。当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合拢时,只需旋转挂环35将挂环35套装在上外延板63上,然后拧动顶紧螺栓37,使顶紧螺栓37的底端顶紧上外延板63的顶部,即可达到使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连接牢固的效果,操作便捷,紧固可靠。
更加具体地,柱杆机构11包括电机旋转机构2,电机旋转机构2包括电机和减速机,还连接有连接管道和旋转接头。在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里还布置有不锈钢滤网和液体排放管,在下模具机构3里还布置有多位置双行程气缸,气缸轴上连接有顶针装置。第一升降机构4和第二升降机构5均包括有导轨滑块、升降丝杆、电机和减速机及万向联轴器,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滑轨机构8包括导轨和滑块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减速电机和不锈钢齿轮及齿条,滑轨机构8固定在机架7上,电器控制元器件安装在电控箱10里,电缆安放在拖链9里面。
隔膜泵机构1将纤维浆料经过旋转的柱杆机构11输送至合拢状态的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之间的腔室内,纤维浆料在模具装置里不断积聚,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处于位置一的多位置双行程气缸动作至位置二,带动顶针装置脱离柱杆机构11;浆液中的液体通过排放管排出,剩下的物质在模具装置里成型为湿管坯。
湿管坯成型后,隔膜泵停止工作,柱杆机构11继续旋转,处于位置二的多位置双行程气缸动作至位置三,带动顶针装置脱离不锈钢滤网。合拢状态的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在滑轨机构8上滑动,逐渐脱离旋转的柱杆机构11,等完成脱离后,柱杆机构11停止旋转,同时合拢状态的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停止滑动,然后第一升降机构4和第二升降机构5动作,带动上模具机构6上升,脱离成型的湿管坯,用工具从下模具机构3中取出不锈钢滤网和湿管坯至工作台,再把不锈钢滤网和湿管坯分离,把湿管坯放置在固化炉内进入下道加热干燥工序,把不锈钢滤网放回到下模具机构3中。
接下来滑轨机构8中的减速电机反转,带动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在滑轨机构8上反向滑动,滑动到位后停止,此时柱杆机构11已完全进入到下模具机构3腔体中,同时处于位置三的多位置双行程气缸动作至位置一,带动顶针装置顶住柱杆机构11。接着第一升降机构4和第二升降机构5带动上模具机构6下降,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合拢,用锁紧组件加固,隔膜泵机构1将纤维浆料经过旋转的柱杆机构11输送至合拢状态的上模具机构6和下模具机构3之间的腔室内,如此反复。
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中心”、“纵向”、“横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1中,混合打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不同。
实施例1中,S1、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然后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00rpm,搅拌时间为15min;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50rpm,搅拌时间为10min;搅拌完毕,得到纤维基料。
在本实施例中,S1、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然后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10rpm,搅拌时间为18min;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90rpm,搅拌时间为12min;搅拌完毕,得到纤维基料。
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1中,混合打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不同。
实施例1中,S1、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然后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00rpm,搅拌时间为15min;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50rpm,搅拌时间为10min;搅拌完毕,得到纤维基料。
在本实施例中,S1、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然后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20rpm,搅拌时间为20min;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220rpm,搅拌时间为15min;搅拌完毕,得到纤维基料。
实施例4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1中,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1、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
在本实施例中,S1、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2。
实施例5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1中,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1、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
在本实施例中,S1、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3。
实施例6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3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在本实施例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4.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实施例7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3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在本实施例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5.8: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实施例8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3中,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在本实施例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2:100。
实施例9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3中,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在本实施例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2.5:100。
对比例1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1中,混合打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搅拌速度有所不同。
实施例1中,S1、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然后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00rpm,搅拌时间为15min;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50rpm,搅拌时间为10min;搅拌完毕,得到纤维基料。
在本实施例中,S1、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然后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20rpm,搅拌时间为15min;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250rpm,搅拌时间为100min;搅拌完毕,得到纤维基料。
对比例2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1中,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1、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
在本实施例中,S1、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4。
对比例3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1中,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1、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
在本实施例中,S1、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
对比例4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2中,氢氧化钠片剂的用量不同。
实施例1中,S2、将S1所得纤维基料泵入配料罐中,开启配料罐的搅拌装置,设置搅拌速度为70rpm,先对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pH值进行检测,根据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质量,换算出氢氧化钠片剂的用量后,再向配料罐内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片剂,实时检测pH,搅拌至pH值为7.4-7.8为止。
在本实施例中,S2、将S1所得纤维基料泵入配料罐中,开启配料罐的搅拌装置,设置搅拌速度为70rpm,先对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pH值进行检测,测得pH值为7.05,呈中性,不再添加氢氧化钠片剂。
对比例5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2中,氢氧化钠片剂的用量不同。
实施例1中,S2、将S1所得纤维基料泵入配料罐中,开启配料罐的搅拌装置,设置搅拌速度为70rpm,先对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pH值进行检测,根据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质量,换算出氢氧化钠片剂的用量后,再向配料罐内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片剂,实时检测pH,搅拌至pH值为7.4-7.8为止。
在本实施例中,S2、将S1所得纤维基料泵入配料罐中,开启配料罐的搅拌装置,设置搅拌速度为70rpm,先对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pH值进行检测,根据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质量,换算出氢氧化钠片剂的用量后,再向配料罐内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片剂,实时检测pH,搅拌至pH值为8.0为止。
对比例6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3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在本实施例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2.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对比例7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3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在本实施例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6.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对比例8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3中,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在本实施例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100。
对比例9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3中,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不同。
实施例1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100。
在本实施例中,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rpm,持续搅拌18min,得到纤维浆料。其中,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100;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100。
对比例10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S5中,干燥处理条件不同。
实施例1中,S5、对S4所得加长型湿管坯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升温干燥阶段,升温速率为40-60℃/h,升温至温度为120℃为止;第二阶段为恒温干燥阶段,恒温温度保持在115-130℃,干燥时间为9h;第三阶段为降温干燥阶段,降温速率为30-50℃/h,降温至温度为24℃为止;即得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
在本实施例中,S5、对S4所得加长型湿管坯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快速升温干燥阶段,升温速率为100-120℃/h,升温至温度为120℃为止;第二阶段为恒温干燥阶段,恒温温度保持在115-130℃,干燥时间为9h;第三阶段为快速降温干燥阶段,降温速率为60-80℃/h,降温至温度为24℃为止;即得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
对比例11
现有市售长度小于3m的陶瓷纤维滤管。
试验例1
试验对象:实施例1-5、对比例1-3和对比例11;
试验项目:1、体积密度-过滤性能;2、抗拉抗折性能;
试验依据:1、参照GB/T17911-2018方法测试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体积密度;2、抗拉性能-层间结合强度TAPPI-UM403;抗折性能-对折看开裂情况;
试验结果:见表1。
体积密度(kg/m3) | 对折开裂情况 | 层间结合强度(J/m2) | |
实施例1 | 195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6 |
实施例2 | 192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4 |
实施例3 | 194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3 |
实施例4 | 194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5 |
实施例5 | 196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6 |
对比例1 | 188 | 表面出现裂纹 | 75 |
对比例2 | 193 | 表面出现裂纹 | 77 |
对比例3 | 176 | 不开裂 | 84 |
对比例11 | 190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2 |
表1。
结论: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得的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同时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和抗拉抗折性能,不低于现有市售长度小于3m的陶瓷纤维滤管的性能;
对比例1搅拌速度达到了250rpm,导致陶瓷纤维遭到过度破坏,抗拉抗折性能明显降低;
对比例2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4,相较于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1.3这一范围,甩丝纤维的占比量过小,导致产品抗拉抗折性能明显降低;
对比例3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相较于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1.3这一范围,喷丝纤维的占比量过小,导致产品体积密度(过滤性能)明显降低。
试验例2
试验对象:实施例1、实施例6-9、对比例4-9和对比例11;
试验项目:1、体积密度-过滤性能;2、抗拉抗折性能;
试验依据:1、参照GB/T17911-2018方法测试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体积密度;2、抗拉性能-层间结合强度TAPPI-UM403;抗折性能-对折看开裂情况;
试验结果:见表2。
体积密度(kg/m3) | 对折开裂情况 | 层间结合强度(J/m2) | |
实施例1 | 195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6 |
实施例6 | 193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5 |
实施例7 | 193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3 |
实施例8 | 194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3 |
实施例9 | 195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4 |
对比例4 | 181 | 表面出现裂纹 | 79 |
对比例5 | 177 | 表面出现裂纹 | 78 |
对比例6 | 166 | 不开裂 | 81 |
对比例7 | 182 | 不开裂 | 81 |
对比例8 | 191 | 表面出现裂纹 | 74 |
对比例9 | 190 | 不开裂 | 79 |
对比例11 | 190 | 不开裂,表面无裂纹 | 82 |
表1。
结论: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得的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同时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和抗拉抗折性能,不低于现有市售长度小于3m的陶瓷纤维滤管的性能;
对比例4中,纤维基料呈中性pH值为7.05,不加氢氧化钠片剂;对比例5中,氢氧化钠片剂相对添加过量,使纤维基料pH值达到8.0;两个对比例中纤维基料的酸碱度环境均不利于液态硫酸铝发挥其作用,导致产品过滤性能和抗拉抗折性能均降低;
对比例6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2.2:100,相较于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5.8:100这一范围,液态硫酸铝的使用量过小,导致产品过滤性能明显降低;对比例7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6.2:100,相较于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5.8:100这一范围,液态硫酸铝的使用量偏大,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不利于提升产品过滤性能,产品过滤性能反而略微有所下降;
对比例8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100,相较于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2.5:100这一范围,骨胶的使用量过小,导致产品的抗拉抗折性能明显降低;对比例9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100,相较于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2.5:100这一范围,骨胶的使用量偏大,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不利于提升产品的抗拉性能,产品层间结合强度略微有所下降。
试验例3
试验对象:实施例1和对比例10;
试验项目:产品开裂情况对比;
试验依据:湿管坯干燥处理之后,肉眼观察产品开裂情况;
试验结果:实施例1和对比例10分别进行10次,结果显示,10次实施例制得的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均无开裂情况出现,10次对比例10制得的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裂情况出现;
结论:本发明生产工艺中对湿管坯的干燥处理阶段,干燥温度缓慢渐变的设置方式,有效避免了湿管坯在干燥处理过程中出现二次开裂,保障了最终产品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成品率;
对比例10采用快速升温、降温的设置方式,虽然节省了少量生产时间,但是,直接导致成品率大大降低。
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发明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发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Claims (3)
1.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陶瓷纤维与水投入打浆机中,开机搅拌,进行混合打浆处理,得到纤维基料;
所述陶瓷纤维与水的质量比为1.2-2.7:100;
所述陶瓷纤维包括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所述甩丝纤维和喷丝纤维的质量比为1:1.1-1.3;
S2、将S1所得纤维基料泵入配料罐中,开启配料罐的搅拌装置,设置搅拌速度为70-90rpm,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片剂,实时检测pH,搅拌至pH值为7.4-7.8;
S3、向配料罐中先后投入液态硫酸铝和骨胶,然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40-200rpm,持续搅拌18-35min,得到纤维浆料;
所述液态硫酸铝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3.2-5.8:100;
所述骨胶与S1中投入打浆机内的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5-2.5:100;
S4、将S3所得纤维浆料泵入生产设备的加长型模具机构内,纤维浆料中的液体通过加长型模具机构的排放管排出,剩下的物质在加长型模具机构内成型为加长型湿管坯;
S5、对S4所得加长型湿管坯进行干燥处理,即得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
S1中,所述甩丝纤维的长度为180-250mm,所述甩丝纤维的直径为3.0-5.0μm;
所述喷丝纤维的长度为100-180mm,所述喷丝纤维的直径为2.0-3.0μm;
S1中,先将陶瓷纤维投入打浆机中,再将水注入打浆机中,搅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00-120rpm,搅拌时间为15-20min;
第二阶段的搅拌速度为150-220rpm,搅拌时间为10-15min;
S2中,先对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pH值进行检测,根据配料罐内的纤维基料的质量,换算出氢氧化钠片剂的用量后,再向配料罐内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片剂;
S5中,所述干燥处理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升温干燥阶段,升温速率为40-60℃/h,升温至温度为115-125℃为止;
第二阶段为恒温干燥阶段,恒温温度保持在115-130℃,干燥时间为8-10h;
第三阶段为降温干燥阶段,降温速率为30-50℃/h,降温至温度为20-25℃为止;
用于所述的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的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隔膜泵机构、柱杆机构、模具装置和滑轨机构,所述隔膜泵机构与柱杆机构连接且用于将纤维浆料泵入模具装置内,模具装置与滑轨机构滑动连接,纤维浆料中的液体排出模具装置,剩下的物质在模具装置内成型为湿管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滑轨机构滑动连接的升降装置,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下模具机构和位于下模具机构上方的上模具机构,所述上模具机构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上模具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上模具机构与下模具机构合拢或分离,当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处于合拢状态时,纤维浆料流入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之间的腔室内,进而成型得到湿管坯,当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时,直接将湿管坯从下模具机构内取出;
所述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之间可拆卸设置锁紧组件,以使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处于合拢状态时连接牢固;
所述上模具机构包括上半筒模,所述下模具机构包括下半筒模,所述上半筒模和下半筒模合拢状态为管状,所述上半筒模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套装至少两个上凸环,所述上凸环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上外延板,所述下半筒模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套装至少两个下凸环,所述下凸环与上凸环相对应,所述下凸环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下外延板,所述上半筒模和下半筒模处于合拢状态时,所述上外延板与下外延板相抵接,所述锁紧组件可拆卸装配在上外延板与下外延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下外延板铰接且活动套装在所述上外延板上的挂环、与所述挂环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且用于顶紧上外延板的顶紧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上固定连接螺纹筒,所述顶紧螺栓螺纹套设于螺纹筒内,所述顶紧螺栓远离上外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板,通过转动转板即可驱动顶紧螺栓旋转,所述转板的边缘为圆滑弧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82383.0A CN116330437B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82383.0A CN116330437B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30437A CN116330437A (zh) | 2023-06-27 |
CN116330437B true CN116330437B (zh) | 2024-03-15 |
Family
ID=8687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82383.0A Active CN116330437B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30437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03126A (ja) * | 2001-09-28 | 2003-04-08 | Fujikoo:Kk | 成形フィルタとその製造法 |
CN201432363Y (zh) * | 2009-06-15 | 2010-03-31 | 凌德祥 |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成型模具的锁紧装置 |
JP2012012240A (ja) * | 2010-06-30 | 2012-01-19 | Covalent Materials Corp | 繊維強化複合セラミックス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繊維強化複合セラミックス材料 |
CN105382927A (zh) * | 2015-11-04 | 2016-03-09 | 合肥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陶瓷纤维管抽滤成型装置 |
CN110743533A (zh) * | 2019-11-06 | 2020-02-04 | 山东博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脱硝催化剂的生产工艺 |
CN112723897A (zh) * | 2020-12-18 | 2021-04-30 |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易出现二次开裂的高密度陶瓷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78637A (zh) * | 2021-07-14 | 2021-10-08 | 汪家勤 | 一种过滤管成型装置 |
CN114748940A (zh) * | 2022-05-07 | 2022-07-15 | 江苏天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温滤芯生产方法 |
CN114919058A (zh) * | 2022-06-09 | 2022-08-19 | 唐山华纤科技有限公司 | 陶瓷纤维管的湿法制备工艺 |
-
2023
- 2023-02-08 CN CN202310082383.0A patent/CN1163304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03126A (ja) * | 2001-09-28 | 2003-04-08 | Fujikoo:Kk | 成形フィルタとその製造法 |
CN201432363Y (zh) * | 2009-06-15 | 2010-03-31 | 凌德祥 |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成型模具的锁紧装置 |
JP2012012240A (ja) * | 2010-06-30 | 2012-01-19 | Covalent Materials Corp | 繊維強化複合セラミックス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繊維強化複合セラミックス材料 |
CN105382927A (zh) * | 2015-11-04 | 2016-03-09 | 合肥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陶瓷纤维管抽滤成型装置 |
CN110743533A (zh) * | 2019-11-06 | 2020-02-04 | 山东博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脱硝催化剂的生产工艺 |
CN112723897A (zh) * | 2020-12-18 | 2021-04-30 |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易出现二次开裂的高密度陶瓷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78637A (zh) * | 2021-07-14 | 2021-10-08 | 汪家勤 | 一种过滤管成型装置 |
CN114748940A (zh) * | 2022-05-07 | 2022-07-15 | 江苏天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温滤芯生产方法 |
CN114919058A (zh) * | 2022-06-09 | 2022-08-19 | 唐山华纤科技有限公司 | 陶瓷纤维管的湿法制备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张黎.建筑材料.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227. * |
贾铭椿.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21,46. * |
陶瓷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崔元山;刘威;汤洁;金江;;陶瓷学报;20110915(第03期);425-428 * |
马玉新.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丛书 给水处理理论与工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52-5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30437A (zh) | 2023-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57377A (zh) | 一种用于香菇酱原料搅拌的工业机械 | |
CN207786436U (zh) | 一种造纸用纸浆搅拌装置 | |
CN116330437B (zh) | 一种陶瓷纤维加长型滤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 |
CN213951648U (zh) | 一种服装去线头装置 | |
CN108435009A (zh) | 一种建筑用耐高温液态涂料混合加工设备 | |
CN220593704U (zh) | 一种可处理粉尘的橡胶密炼机 | |
CN209476078U (zh) | 一种均匀投料的染料搅拌装置 | |
CN210097472U (zh) | 一种新型高效搅拌机 | |
CN209534101U (zh) | 一种pvc粉料辅助喂料装置 | |
CN217474123U (zh) |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的高效选粉机 | |
CN208275403U (zh) |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 | |
CN205886859U (zh) | 一种组合可拆卸式工业反应釜 | |
CN114794510B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5618982U (zh) | 陶瓷加工用陶瓷练泥机 | |
CN217855814U (zh) | 一种化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 |
CN217288181U (zh) | 一种无纺布加工用移动式混料设备 | |
CN208542067U (zh) | 一种陶瓷生产的石膏配料机 | |
CN213951616U (zh) | 一种羊毛表面清洗化工处理设备 | |
CN222753057U (zh) | 一种双轴分离料缸 | |
CN220334150U (zh) |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可高度调节的进料装置 | |
CN208599654U (zh) | 一种自动化工程粉料混合搅拌装置 | |
CN108940108A (zh) | 一种化学实验用溶液混合装置 | |
CN216575189U (zh) | 一种用于汽车传动轴一体成型模具 | |
CN209289545U (zh) | 一种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混合装置 | |
CN219051187U (zh) | 一种原料加工用上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