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为了解决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全方位旋转展示时安装限制要求、不能支持多频高速信号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包括第一安装件和旋转过线件;
所述第一安装件具有环设于安装端部边缘的定位件;
所述旋转过线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端部,并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旋转过线件中分别对应开设有贯穿的走线通道;
所述旋转过线件的外周壁还设有向外凸出的出线筒、以及沿自身轴向与所述出线筒间隔正对的拨压部;
所述拨压部随所述旋转过线件同步旋转时,逐个拨压所述定位件,并使所述定位件避让所述出线筒。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过线件的外周壁环设有拨压凸沿;
所述拨压凸沿包括所述拨压部、复位部和连接部:
所述复位部沿所述旋转过线件的轴向与所述拨压部间隔并相互背对设置于所述旋转过线件的外周壁;
所述连接部分别将所述拨压部与所述复位部平滑过渡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具有抵接于所述拨压凸沿下方的受压部;
所述拨压凸沿随所述旋转过线件转动时,所述受压部能够依次贴沿所述复位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拨压部相对朝向所述安装端部运动,或依次贴沿所述拨压部、所述连接部及复位部相对远离所述安装端部运动。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定位杆;
所述定位杆的一端通过压缩弹簧活动插装于所述安装端部;
所述受压部为绕设于所述定位杆的外周壁的受压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线筒背对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侧还开设有装线槽;
所述装线槽的两侧槽口壁设有相互交错的凸起牙。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安装件;
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旋转过线件背对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端,并通过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相对固定;
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及所述定位件共同形成所述旋转过线件的旋转空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件中也对应设置有走线通道;
所述第二安装件背对所述旋转过线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工件的第二安装工位。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在各自所述走线通道的内腔壁中还分别设置环形凹陷槽;
所述旋转过线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插装于所述环形凹陷槽的环形凸起沿。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还包括通过插装筒与所述第一安装件安装连接的底座;
所述插装筒至少部分地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并与所述走线通道对应导通。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还包括活动套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旋转过线件外周部的旋转套筒;
所述旋转套筒的周壁还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出线筒导通连接的显示屏安装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通过将旋转过线件活动设置于第一安装件中的安装端部,并将多个定位件依次环设于第一安装件中安装端部的边缘,这样多个定位件可以将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与安装工位进行安装固定或与其他工件进行安装定位。另外由于第一安装件、旋转过线件中分别对应开设有贯穿的走线通道,且旋转过线件的外周壁还设有向外凸出的出线筒,这样用于传输信号及电流的线缆便可以布设于走线通道,并通过出线筒伸出并与显示屏电连接,当显示屏需要360°全方位旋转展示时,只需将旋转过线件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旋转过线件外周壁处的出线筒、拨压部便能够同步随之旋转,并且通过拨压部还可以逐个拨压与之对应的定位件,并使定位件远离出线筒做避让,使定位件与出线筒暂时完全不在同一高度平面,从而使得环设的多个定位件不会阻碍旋转过线件、出线筒的全方位旋转,也即不会阻碍显示屏在360°全方位旋转展示,具有结构简单巧妙、结构安装限制低、能够支持传输多频高速信号的有益效果。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其包括第一安装件1和旋转过线件2;第一安装件1具有环设于安装端部边缘的定位件11;旋转过线件2活动设置于安装端部,并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
其中,第一安装件1、旋转过线件2中分别对应开设有贯穿的走线通道;旋转过线件2的外周壁还设有向外凸出的出线筒21、以及沿自身轴向与出线筒21间隔正对的拨压部221;拨压部221随旋转过线件2同步旋转时,逐个拨压定位件11,并使定位件11避让出线筒21。
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显示屏在360°全方位旋转展示的使用场景中,以此为例具体阐述说明。
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在具体装配使用时,首先将旋转过线件2活动设置于第一安装件1中的安装端部,再将多个定位件11依次环设于第一安装件1中安装端部的边缘,通过多个定位件11可以将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与安装工位进行安装固定或与其他工件进行安装定位。另外,由于第一安装件1、旋转过线件2中分别对应开设有贯穿的走线通道,且旋转过线件2的外周壁还设有向外凸出的出线筒21,这样用于传输信号及电流的线缆便可以布设于走线通道,并通过出线筒21伸出并与显示屏电连接,当显示屏需要360°全方位旋转展示时,只需将旋转过线件2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旋转过线件2外周壁处的出线筒21、拨压部221便能够同步随之旋转,并且通过拨压部221还可以逐个拨压与之对应的定位件11,并使对应定位件11受到拨压部221的拨压暂时远离出线筒21向下做避让,直至定位件11与出线筒21完全不在同一高度平面,从而使得环设的多个定位件11均不会阻碍旋转过线件2、出线筒21的全方位旋转,也即不会阻碍显示屏在360°全方位旋转展示。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中显示屏360°全方位旋转展示采用摩擦式铰链旋转对接头的方式相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在对显示屏360°全方位旋转展示时,只需将旋转过线件2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旋转过线件2中的拨压部221转动时可以逐个拨压与之对应的定位件11,并使之远离出线筒21做避让运动,以实现显示屏360°全方位旋转,具有结构简单巧妙、结构安装限制低、能够支持传输多频高速信号的有益效果。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旋转过线件2的外周壁环设有拨压凸沿22;拨压凸沿22包括拨压部221、复位部222和连接部223:复位部222沿旋转过线件2的轴向与拨压部221间隔并相互背对设置于旋转过线件2的外周壁;连接部223分别将拨压部221与复位部222平滑过渡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具体的,结合图1和图2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将拨压凸沿22中的拨压部221和复位部222分别沿旋转过线件2的轴向间隔并相互背对设置,这二者之间具有一个轴向间距的同时还具有周向间距,并且再通过连接部223分别将拨压部221和复位部222过渡连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使得的拨压凸沿22所在的平面与旋转过线件2的径向横截面之间会形成一个二面角,拨压凸沿22分别与多个定位件11拨压接触时,与拨压部221对应的定位件11是处于避让出线筒21的暂时失效状态,与复位部222对应的定位件11是处于正常的定位安装状态,与连接部223对应的定位件11部分是处于避让出线筒21的暂时失效状态、部分处于定位安装状态。
上述拨压凸沿22的具体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能够确保旋转过线件2在转动时与出线筒21对应的定位件11被拨压部221拨压处于暂时失效避让状态、以及确保与复位部222对应的定位件11是处于正常定位安装状态的有益效果,即保证了旋转过线件2中出线筒21的全方位旋转、又不影响定位件11的正常定位安装功能。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1具有抵接于拨压凸沿22下方的受压部111;拨压凸沿22随旋转过线件2转动时,受压部111能够依次贴沿复位部222、连接部223及拨压部221相对朝向安装端部运动,或依次贴沿拨压部221、连接部223及复位部222相对远离安装端部运动。
具体的,结合图1和图3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定位件11中设置一个用于抵接于拨压凸沿22下方的受压部111,这样当拨压凸沿22随旋转过线件2转动时,当受压部111相对拨压凸沿22是斜向下运动时,受压部111便能够依次贴沿复位部222、连接部223及拨压部221相对朝向安装端部运动;当受压部111相对拨压凸沿22是斜向上运动时,受压部111便能够依次贴沿拨压部221、连接部223及复位部222相对远离安装端部运动。
受压部111能够被拨压凸沿22中的各个部位拨压,这样在旋转过线件2转动时,定位件11可以根据受压部111与拨压凸沿22中的实时抵接位置来具体改变自身的状态,确保定位件11与出线筒21正对应时处于暂时失效的避让状态,定位件11与出线筒21背时处于定位安装状态。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1还包括定位杆112;定位杆112的一端通过压缩弹簧113活动插装于安装端部;受压部111为绕设于定位杆112的外周壁的受压环。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将定位件11具体设置成定位杆112,而且定位杆112的一端通过压缩弹簧113活动插装于安装端部,这样压缩弹簧113通过自身的弹力可以向定位杆112施加一个始终朝向拨压凸沿22运动的趋势,这样当受压部111由背对出线筒21到正对出线筒21的过程中,定位杆112朝向安装端部移动,压缩弹簧113进一步受压储存弹性势能;当受压部111由正对出线筒21到背对出线筒21的过程中,压缩弹簧113不再受压便可释放弹性势能,从而时定位杆112能够更稳定的远离安装端部移动切换到定位安装状态。
上述定位件11的具体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压缩弹簧113的提供弹性势能来确保定位杆112在失效避让状态和定位安装状态之间稳定切换的有益效果。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出线筒21背对第一安装件1的一侧还开设有装线槽211;装线槽211的两侧槽口壁设有相互交错的凸起牙212。
具体的,结合图2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由于出线筒21与走线通道二者可以导通形成一个“7”字形的布线通道,在出线筒21背对第一安装件1的一侧开设有装线槽211,这样安装布设线缆时可以通过装线槽211将线缆压装出线筒21中,进一步方便了线缆安装布设。而且,装线槽211的两侧槽口壁设有相互交错的凸起牙212,这样可以通过凸起牙212对出线筒21中布设的线缆进行限位固定,放置线缆从装线槽211的槽口中向外脱落或向外逸散。
上述出线筒21的具体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设线缆、以及能够对出线筒21中线缆进行限位固定的有益效果。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件3;第二安装件3设置于旋转过线件2背对第一安装件1的一端,并通过定位件11与第一安装件1相对固定;第二安装件3、第一安装件1及定位件11共同形成旋转过线件2的旋转空间。
具体的,结合图4和图5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将第二安装件3设置于旋转过线件2背对第一安装件1的一端,并通过定位件11与第一安装件1相对固定,这样便通过定位件11实现了第一安装件1、第二安装件3二者之间的相对定位;而且第二安装件3、第一安装件1及定位件11三者共同形成旋转过线件2的旋转空间,这样沿可以三个方位限位保护旋转过线件2,使旋转过线件2安装更稳定。
上述第二安装件3的具体设置方式,能够通过定位件11与第一安装件1相对固定,而且还可以与第一安装件1及定位件11共同形成旋转过线件2的旋转空间,提高旋转过线件2安装稳定性。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件3中也对应设置有走线通道;第二安装件3背对旋转过线件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工件的第二安装工位。
具体的,结合图4和图5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第二安装件3背对旋转过线件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工件的第二安装工位,具体但不限于可以固定安装摄像头等工件,而且在第二安装件3中也对应设置有走线通道,这样线缆便可以通过第二安装件3中的走线通道与第二安装工位固定设置的工件进行电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的通用性能。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件1、第二安装件3在各自走线通道的内腔壁中还分别设置环形凹陷槽31;旋转过线件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插装于环形凹陷槽31的环形凸起沿23。
具体的,结合图4和图5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第一安装件1、第二安装件3中走线通道内腔壁设置的环形凹陷槽31可以分别用于与旋转过线件2的两端的环形凸起沿23进行安装限位,这样可以限制旋转过线件2的轴向运动,提高旋转过线件2的安装稳定性,但不会不影响旋转过线件2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
当然的,为了便于环形凸起沿23与环形凹陷槽31的安装配合,可以将第一安装件1、第二安装件3均设置成“本体+盖板”的结构形式,通盖板盖合安装于本体的一端来形成环形凹陷槽31。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还包括通过插装筒41与第一安装件1安装连接的底座4;插装筒41至少部分地插装于第一安装件1,并与走线通道对应导通。
具体的,结合图5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底座4具体但不限于可以用于安装设置电源等元件,将底座4通过插装筒41与第一安装件1安装连接,且插装筒41至少部分地插装于第一安装件1,并与走线通道对应导通,这样底座4中的线缆便可以通过插装筒41进入走线通道并最终穿出出线筒21与显示屏电连接。
上述底座4的具体连接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与第一安装件1安装连接稳定性好的有益效果。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还包括活动套装于第一安装件1和旋转过线件2外周部的旋转套筒5;旋转套筒5的周壁还对应开设有与出线筒21导通连接的显示屏安装部51。
具体的,结合图6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第一安装件1和旋转过线件2外周部的设置一个旋转套筒5,通过旋转套筒5能够提高该全方位旋转过线装置的防尘、防水的密封性能,而且旋转套筒5的周壁还对应开设有与出线筒21导通连接的显示屏安装部51,这样还可以用于对接安装显示屏,通过旋转套筒5被旋转过线件2同步带动旋转,来实现显示屏的360°全方位旋转展示的功能。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