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290891A - 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0891A
CN116290891A CN202310294748.6A CN202310294748A CN116290891A CN 116290891 A CN116290891 A CN 116290891A CN 202310294748 A CN202310294748 A CN 202310294748A CN 116290891 A CN116290891 A CN 116290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gap
point metal
damping
met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947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潮
王志伟
于洁
李雨欣
梁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2947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08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0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08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03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6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wood
    • E04B1/2604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1Filling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03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23/0214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using covering stri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and comprising rolling elements, e.g. balls,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5Anti-seismic devices with hydraulic or pneumatic damp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7Structural braces with damp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6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wood
    • E04B1/2604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2001/2644Brackets, gussets or joining plates
    • E04B2001/2648Brackets, gussets or joining plates located in slots of the elongated wooden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主要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多个阻尼器、第一低熔点金属板、第一加热机构、第二低熔点金属板和第二加热机构。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在嵌入缝隙时,多个阻尼器处于压缩状态,当存在缝隙的建筑结构受迫发生振动时,其能够利用自身弹性恢复力随着缝隙的张合调节自身的开合度,从而避免缝隙嵌塞装置与缝隙的侧壁之间产生空隙,导致缝隙嵌塞装置滑脱。在此基础上,第一摩擦结构、第二摩擦结构和阻尼器均能够形成阻尼效果,并提供阻止节点脱出的阻力。因此,本发明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能够避免缝隙嵌塞装置滑脱,进而借助自身的阻尼力防止节点脱出。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与现代建筑物、构筑物中,由制作误差、安装工艺需求等原因导致不同构件间的缝隙频繁出现。以传统的木质结构建筑为例,梁柱节点上往往存在顶壁、侧壁缝隙,带缝工作已成为结构构件的常见工作状态,在漫长的服役周期中,自重、地震荷载等,会增大缝隙;环境因素对于材料的影响,同样会造成梁柱节点的缝隙增大。如若缝隙较大则会导致构件的连接松动,在地震过程中导致构件的水平摆动甚至扭转,对建筑抗震是极为不利的。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纵缝嵌塞装置,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座;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设置;绞线,绕设在导向座上,所述绞线的第一端连接有绞线端座,所述绞线端座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绞线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的空间且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能够收紧及释放所述绞线;弹性组件,设置有四组,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二面板的边角,且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气柱,设有两组,一组气柱的连线与另一组气柱的连线相交成十字,每组所述气柱包括两个气柱,所述第一面板上对应每个所述气柱设有一个气道及与所述气道的第一端连通的气槽,所述气柱为第一端设有开口、第二端封闭的弹性中空柱体,所述第一面板上环绕所述气槽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气柱的第一端嵌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气槽相对,所述气柱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面板抵接,所述气道的第二端设有气嘴,所述气嘴连接有气压表。
上述现有技术能够实现缝隙嵌塞的功能,然而,在地震发生过程中,缝隙会随着地震持续发生无规律的反复张合,导致缝隙的尺寸在地震过程中将产生变化,原本嵌塞牢固的缝隙嵌塞装置极有可能因为缝隙张大而脱落,导致失去缝隙嵌塞效果,更无法防止梁柱节点脱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缝隙嵌塞装置在缝隙发生振动时容易从缝隙中脱落,无法防止梁柱节点脱出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随着缝隙的张合自主调节自身的开合度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能够避免嵌塞装置从缝隙中滑脱,进而防止节点脱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包括:第一侧板;多个阻尼器,每个阻尼器的第一端均与第一侧板相铰接,且与第一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结构;第二侧板,其与第一侧板相对设置,多个阻尼器的第二端均与第二侧板相铰接,且与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结构;第一低熔点金属板,其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侧,第一低熔点金属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部;第一加热机构,其适于加热第一低熔点金属板;第二低熔点金属板,其固定设置在第二侧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侧,第二低熔点金属板远离的第二侧板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部;第二加热机构,其适于加热第二低熔点金属板。进一步地,阻尼器包括:
缸体,其内承载有磁流变液;
活塞,其可活动地插设在缸体内,并在缸体内分隔出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的活塞头上形成有多个连通有杆腔和无杆腔的连通孔;
底托板,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无杆腔内,并在无杆腔内分隔出磁流变液腔和空气腔,缸体上与空气腔对应处形成有透气孔;
电磁组件,适于调整磁流变液的黏度。
进一步地,电磁组件设置在活塞头内。
进一步地,有杆腔内形成有连接在缸体的一端与活塞头之间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和/或,
空气腔内形成有连接在缸体的一端与底托板之间的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地,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还包括:
加速度检测模块,其适于检测缝隙嵌塞装置所处环境的加速度值;
控制模块,其与加速度检测模块和电磁组件通信连接,适于根据加速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电磁组件调节磁流变液的黏度。
进一步地,加速度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之一上,并朝向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另一设置;
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之一上,且朝向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的嵌入方向设置,并与第一加速传感器的朝向相垂直;
第三加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之一上,并与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的朝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摩擦结构包括:
第一摩擦球,其形成在阻尼器的第一端;
第一球铰碗,其形成在第一侧板接近阻尼器的一侧,第一摩擦球限位于第一球铰碗内,第一球铰碗内形成有阻尼层;和/或,
第二摩擦结构包括:
第二摩擦球,其形成在阻尼器的第二端;
第二球铰碗,其形成在第二侧板接近阻尼器的一侧,第二摩擦球限位于第二球铰碗内,第二球铰碗内形成有阻尼层。
进一步地,第一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低熔点金属板与第一侧板之间的加热网片,第一侧板和/或第一低熔点金属板上形成有适于容纳加热网片并对其限位的加热网片固定槽;和/或,
第二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低熔点金属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加热网片,第二侧板和/或第二低熔点金属板上形成有适于容纳加热网片并对其限位的加热网片固定槽。
进一步地,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还包括:
感应笔,其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之一上;
感应格栅,其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另一上,并与感应笔的触控头相抵接。
进一步地,感应笔包括:
固定段,其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之一上,
感应段,固定段和感应段之一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弹性件腔,固定段和感应段中的另一可滑动地插设在弹性件腔内,触控头形成在感应段远离固定段的一端;
第三弹性件,其设置在弹性件腔内,并支撑在固定段与感应段之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主要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多个阻尼器、第一低熔点金属板、第一加热机构、第二低熔点金属板和第二加热机构。操作者能够调整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正对。接着根据缝隙的宽度调整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使缝隙嵌塞装置的总厚度稍小于缝隙的总宽度,此时阻尼器因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调整而处于压缩状态。再将缝隙嵌塞装置嵌入到缝隙中,放松缝隙嵌塞装置,阻尼器能够通过自身恢复力伸出,以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于缝隙的侧壁紧密贴合。控制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加热,使第一低熔点金属板和第二低熔点金属板受热软化,软化的第一低熔点金属板能够被挤压至缝隙侧壁的凹凸面内,接着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断电,第一低熔点金属板和第二低熔点金属板硬化,并在表面形成与缝隙侧壁的凹凸面相匹配的随形凸起。因此,本发明的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在嵌入缝隙时,多个阻尼器处于压缩状态,当缝隙发生振动时,其能够利用自身弹性恢复力随着缝隙的张合调节自身的开合度,从而避免缝隙嵌塞装置与缝隙的侧壁之间产生空隙,导致缝隙嵌塞装置滑脱。
第一低熔点金属板和第二低熔点金属板能够与缝隙的侧壁紧密配合,从而防止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从梁柱节点中脱出,且能够增强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对表面不同凹凸程度缝隙侧壁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当存在缝隙的建筑结构受迫发生振动时,阻尼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伸缩,从而提供沿阻尼器长度方向的阻力,阻止缝隙增大或缩小。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随之发生相对运动,以使得阻尼器围绕第一摩擦结构和第二摩擦结构发生转动,同时自身能够发生伸缩。因此,第一摩擦结构、第二摩擦结构和阻尼器均能够形成阻尼效果,并提供阻止节点脱出的阻力,由此增大梁柱节点的抗冲击性能,防止缝隙的不同侧壁之间发生窜动,并能够起到防止节点脱出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缝隙嵌塞装置在缝隙发生振动时容易从缝隙中脱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随着缝隙的张合自主调节自身的开合度的缝隙嵌塞装置,其能够避免缝隙嵌塞装置滑脱,进而借助自身的阻尼力防止节点脱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的阻尼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的阻尼器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的感应笔。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3、阻尼器;30、磁流变液;31、缸体;311、透气孔;32、活塞;321、活塞头;322、连通孔;33、底托板;34、第一摩擦球;35、第二摩擦球;36、第一球铰碗;37、第二球铰碗;38、第一弹性件;39、第二弹性件;41、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2、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3、第三加速度传感器;51、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2、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3、第一加热机构;54、第二加热机构;55、加热网片固定槽;61、感应笔;611、固定段;612、感应段;613、第三弹性件;614、弹性件腔;62、感应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第一加热机构53、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和第二加热机构54。其中,每个阻尼器3的第一端均与第一侧板11相铰接,且与第一侧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结构。第二侧板12与第一侧板11相对设置。多个阻尼器3的第二端均与第二侧板12相铰接,且与第二侧板12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结构。
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11远离第二侧板12的一侧。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远离第一侧板11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部。第一加热机构53适于加热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固定设置在第二侧板12远离第一侧板11的一侧。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远离的第二侧板12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部。第二加热机构54适于加热的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
第一加热机构53和第二加热机构54优选但不限于为电热丝、半导体温控器或陶瓷加热器等。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机构53包括设置在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与第一侧板11之间的加热网片。第一侧板11和/或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上形成有适于容纳加热网片并对其限位的加热网片固定槽55。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网片固定槽55形成在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接近第一侧板11的一侧,这使得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既能够用于与缝隙的侧壁紧密配合,又能够用于对加热网片进行容纳和限位。
第二加热机构54包括设置在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加热网片。第二侧板12和/或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上形成有适于容纳加热网片并对其限位的加热网片固定槽55。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网片固定槽55形成在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接近第二侧板12的一侧,这使得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既能够用于与缝隙的侧壁紧密配合,又能够用于对加热网片进行容纳和限位。
本实施例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主要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多个阻尼器3、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第一加热机构53、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和第二加热机构54。操作者能够调整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使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相互正对。接着根据缝隙的宽度调整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的距离,使缝隙嵌塞装置的总厚度稍小于缝隙的总宽度,此时阻尼器3因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的距离调整而处于压缩状态。
再将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嵌入到缝隙中,放松缝隙嵌塞装置,阻尼器3能够通过自身恢复力伸出,以使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分别与缝隙的侧壁紧密贴合。控制第一加热机构53和第二加热机构54加热,使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和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受热软化,软化的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能够被挤压至缝隙侧壁的凹凸面内,接着第一加热机构53和第二加热机构54断电,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和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硬化,并在表面形成与缝隙侧壁的凹凸面相匹配的随形凸起。因此,本实施例的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在嵌入缝隙时,多个阻尼器3处于压缩状态,当缝隙发生振动时,其能够利用自身弹性恢复力随着缝隙的张合调节自身的开合度,从而避免缝隙嵌塞装置与缝隙的侧壁之间产生空隙,导致缝隙嵌塞装置滑脱。
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和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能够与缝隙的侧壁紧密配合,从而防止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从梁柱节点中脱出,且能够增强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对表面不同凹凸程度缝隙侧壁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当存在缝隙的建筑结构受迫发生振动时,阻尼器3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伸缩,从而提供沿阻尼器3长度方向的阻力,阻止缝隙增大或缩小。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随之发生相对运动,以使得阻尼器3围绕第一摩擦结构和第二摩擦结构发生转动,同时自身能够发生伸缩。因此,第一摩擦结构、第二摩擦结构和阻尼器3均能够形成阻尼效果,并提供阻止节点脱出的阻力,由此增大梁柱节点的抗冲击性能,防止缝隙的不同侧壁之间发生窜动,并能够起到防止节点脱出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缝隙嵌塞装置在缝隙发生振动时容易从缝隙中脱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随着缝隙的张合自主调节自身的开合度的缝隙嵌塞装置,其能够避免缝隙嵌塞装置滑脱,进而借助自身的阻尼力防止节点脱出。阻尼器3的数量优选但不限于为三个、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器3的数量为四个,并均匀分布在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的中部,四个阻尼器3能够对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实施可靠的支撑,避免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受外力作用而被压偏,保证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能够始终与梁柱节点的缝隙侧壁相抵接,并持续起到减震防脱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器3包括缸体31、活塞32、底托板33和电磁组件。其中,缸体31内承载有磁流变液30。活塞32可活动地插设在缸体31内,并在缸体31内分隔出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32的活塞头321上形成有多个连通有杆腔和无杆腔的连通孔322。底托板33可滑动地设置在无杆腔内,并在无杆腔内分隔出磁流变液腔和空气腔。缸体31上与空气腔对应处形成有透气孔311。电磁组件适于调整磁流变液30的黏度。
当阻尼器3被压缩时,活塞32能够朝向无杆腔运动。无杆腔内的磁流变液30能够通过活塞头321上的连通孔322进入到有杆腔内,以缩短阻尼器3的整体长度。随着活塞32杆进入到有杆腔内,空气腔内的空气通过透气孔311流出,空气腔体积减小,从而为活塞32杆进入到缸体31内提供空间。
当阻尼器3被拉伸时,有杆腔内的磁流变液30能够通过活塞头321上的连通孔322进入到无杆腔内,以延长阻尼器3的整体长度。随着活塞32杆从缸体31内抽出,空气通过透气孔311进入到空气腔内,空气腔的体积增大,从而使活塞32杆能够被顺利地抽出。
通过使用电磁组件调整磁流变液30的黏度,能够改变磁流变液30在连通孔322处的通过能力,从而调整阻尼器3的功率。例如当磁性增强时,磁流变液30在通孔322处的通过能力减弱,阻尼器3的功率增大。
电磁组件优选但不限于设置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的任一或全部上,还可选择为连接在阻尼器3的一侧。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组件设置在活塞头321内,这使得电磁组件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且磁流变液30始终位于电磁组件的两侧,能保证电磁组件与磁流变液30的距离较近,对磁流变液30的黏度调整更为有效。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有杆腔内形成有连接在缸体31的一端与活塞头32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8,第一弹性件38处于拉伸状态。当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被嵌入到缝隙中时,活塞杆能够伸入到缸体31内,使第一弹性件38被拉伸,从而产生阻止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相接近的力,以使得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分别与缝隙的侧壁紧密贴合
当缝隙侧壁产生位形变化,导致阻尼器3受到压缩时,活塞32杆能够朝向无杆腔的方向运动,第一弹性件38能够被拉伸,从而提供阻止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相互接近的力,由此提升阻尼器3的减震效果。第一弹性件38优选但不限于为弹性带或弹簧等。更重要的是,将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置入缝隙后,拉伸第一弹性件38能确保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处于相互远离的趋势,从而实现静置状态下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与缝隙侧壁的紧密连接。
空气腔内形成有连接在缸体31的一端与底托板33之间的第二弹性件39。当缝隙侧壁产生位形变化,导致阻尼器3受到压缩时,活塞32杆能够朝向无杆腔的方向运动,底托板33能够被朝向远离无杆腔的方向压缩。第二弹性件39能够被压缩,从而提供阻止阻尼器3被压缩的阻尼,由此提升阻尼器3的减震效果。另外,设置空气腔及第二弹性件39时,可有效减小阻尼器自身体积。
当阻尼器3被拉伸时,活塞32能够朝向背离无杆腔的方向运动,活塞32杆占用缸体31内的体积减小,底托板33能够朝向接近无杆腔的方向运动,第二弹性元件能够被拉伸,从而提供阻止阻尼器3被拉伸的阻尼,由此提升阻尼器3的减震效果。第二弹性件39优选但不限于为弹簧或弹力带等。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还包括加速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加速度检测模块适于检测缝隙嵌塞装置所处环境的加速度值。控制模块与加速度检测模块和电磁组件通信连接,适于根据加速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电磁组件调节磁流变液30的黏度。例如当加速度检测模块检测出环境振动超过加速度阈值时,能够触发电磁组件的磁性增加,导致磁流变液30在连通孔322处的通过能力减弱,增强阻尼器3的功率。因此,本实施例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的阻尼器3的功率可自动调节,对环境的适应性好。
加速度检测模块可选为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加速度传感器。优选地,为了使加速度传感器的采集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在本实施例中,加速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2和第三加速度传感器43。其中,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1设置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之一上,并朝向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的另一设置。
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2设置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之一上,且朝向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的嵌入方向设置,并与第一加速传感器的朝向相垂直。第三加速度传感器43设置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之一上,并与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2的朝向相垂直。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1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并朝向第二侧板12设置。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2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第三加速度传感器43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
第一摩擦结构可选为包括形成在阻尼器3与第一侧板11之间的阻尼铰链。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结构包括第一摩擦球34和第一球铰碗36。其中,第一摩擦球34形成在阻尼器3的第一端。第一球铰碗36形成在第一侧板11接近阻尼器3的一侧,第一摩擦球34限位于第一球铰碗36内。第一摩擦球34能够相对于第一球铰碗36转动,同时第一摩擦球34和第一球铰碗36的接触面上能够产生阻碍阻尼器3发生转动的阻力。在第一摩擦球34和第一球铰碗36中至少之一上形成有阻尼层,能够增大第一摩擦球34和第一球铰碗36之间的最大静摩擦。阻尼层可选为形成在第一摩擦球34或第一球铰碗36上的磨砂面,或者是夹设在第一摩擦球34和第一球铰碗36之间的防滑材料。优选地,在本实施中,阻尼层为涂覆在第一球铰碗36上的摩擦抗滑材料。
第二摩擦结构可选为包括形成在阻尼器3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阻尼铰链。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摩擦结构包括第二摩擦球35和第二球铰碗37。其中,第二摩擦球35形成在阻尼器3的第二端。第二球铰碗37形成在第二侧板12接近阻尼器3的一侧,第二摩擦球35限位于第二球铰碗37内。第二摩擦球35能够相对于第二球铰碗37转动,同时第二摩擦球35和第二球铰碗37的接触面上能够产生阻碍阻尼器3发生转动的阻力。优选地,在第二摩擦球35和第二球铰碗37中至少之一上形成有阻尼层,能够增大第二摩擦球35和第二球铰碗37之间的最大静摩擦。阻尼层可选为形成在第二摩擦球35或第二球铰碗37上的磨砂面,或者是夹设在第二摩擦球35和第二球铰碗37之间的防滑材料。优选地,在本实施中,阻尼层为涂覆在第二球铰碗37上的摩擦抗滑材料。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梁柱节点的脱出量提供监测手段,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优选为还包括感应笔61和感应格栅62。感应笔61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其中之一上。感应格栅62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的另一上,并与感应笔61的触控头相抵接。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感应笔61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感应格栅62设置在第二侧板12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感应笔61包括固定段611、感应段612和第三弹性件613。其中,固定段611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其中之一上。固定段611和感应段612之一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弹性件腔614。固定段611和感应段612中的另一可滑动地插设在弹性件腔614内。触控头形成在感应段612远离固定段611的一端。第三弹性件613设置在弹性件腔614内,并支撑在固定段611与感应段612之间。第三弹性件613能够对感应段612进行支撑,这使得缝隙处产生位形变化,导致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发生接近或远离,感应笔61也能够始终与感应格栅62相接触,使感应格栅62能够记录缝隙受力变形后感应笔61的起始和终止位置。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段611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上。固定段611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弹性件腔614,感应段612可滑动地插设在弹性件腔614内。第三弹性件613优选但不限于为弹簧或弹力带等。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感应笔61的多组尼缝隙嵌塞装置的使用方法:
步骤1:调整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使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相互正对。
步骤2:根据缝隙的宽度调整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的距离,使缝隙嵌塞装置的厚度稍小于缝隙的总宽度。此时阻尼器3在一定程度下被压缩。
步骤3:将压缩后的装置嵌入梁柱节点的缝隙中,放松缝隙嵌塞装置,阻尼器3的压缩量能够被释放,使面板与缝隙侧壁相抵接。
步骤4:对第一加热机构53和第二加热机构54进行通电,使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和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受热软化,在阻尼器3的舒张压力下,软化的低熔点金属板能够被挤压至缝隙侧壁的凹凸面内。接着将第一加热机构53和第二加热机构54断电,使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和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硬化,并在表面形成与缝隙侧壁的凹凸面相适配的随形凸起。
步骤5:记录感应笔61在感应格栅62上的当前位置,作为梁柱节点变形监测的初始值,当梁柱节点受力发生位形变化后,感应笔61在感应格栅62上的位置有变化,感应笔61的位移轨迹能够被记录,移位后的监测终值也能够被记录,监测终值与监测初值之间的差值即为存在缝隙的梁柱节点的位移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缝隙嵌塞装置在缝隙发生振动时容易从缝隙中脱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随着缝隙的张合自主调节自身的开合度的缝隙嵌塞装置,其能够避免缝隙嵌塞装置滑脱,进而借助自身的阻尼力防止节点脱出,还能够对节点脱出量提供监测手段。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板(11);
多个阻尼器(3),每个所述阻尼器(3)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侧板(11)相铰接,且与所述第一侧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结构;
第二侧板(12),其与所述第一侧板(11)相对设置,所述多个阻尼器(3)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侧板(12)相铰接,且与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结构;
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远离所述第二侧板(12)的一侧,所述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部;
第一加热机构(53),其适于加热所述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
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2)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的一侧,所述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远离所述的第二侧板(12)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部;
第二加热机构(54),其适于加热所述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3)包括:
缸体(31),其内承载有磁流变液(30);
活塞(32),其可活动地插设在所述缸体(31)内,并在所述缸体(31)内分隔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活塞(32)的活塞头(321)上形成有多个连通所述有杆腔和无杆腔的连通孔(322);
底托板(33),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无杆腔内,并在所述无杆腔内分隔出磁流变液腔和空气腔,所述缸体(31)上与所述空气腔对应处形成有透气孔(311);
电磁组件,适于调整磁流变液(30)的黏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塞头(3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杆腔内形成有连接在所述缸体(31)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头(32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8),所述第一弹性件(38)处于拉伸状态;和/或,
所述空气腔内形成有连接在所述缸体(31)的一端与所述底托板(33)之间的第二弹性件(3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还包括:
加速度检测模块,其适于检测所述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所处环境的加速度值;
控制模块,其与所述加速度检测模块和电磁组件通信连接,适于根据所述加速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磁组件调节所述磁流变液(30)的黏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1),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之一上,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的另一设置;
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2),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之一上,且朝向所述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100)的嵌入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加速传感器的朝向相垂直;
第三加速度传感器(4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之一上,并与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2)的朝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结构包括:
第一摩擦球(34),其形成在所述阻尼器(3)的第一端;
第一球铰碗(36),其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11)接近所述阻尼器(3)的一侧,所述第一摩擦球(34)限位于所述第一球铰碗(36)内,所述第一球铰碗(36)内形成有阻尼层;和/或,
所述第二摩擦结构包括:
第二摩擦球(35),其形成在所述阻尼器(3)的第二端;
第二球铰碗(37),其形成在所述第二侧板(12)接近所述阻尼器(3)的一侧,所述第二摩擦球(35)限位于所述第二球铰碗(37)内,所述第二球铰碗(37)内形成有阻尼层。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5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与所述第一侧板(11)之间的加热网片,所述第一侧板(11)和/或第一低熔点金属板(51)上形成有适于容纳所述加热网片并对其限位的加热网片固定槽(55);和/或,
所述第二加热机构(5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与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的加热网片,所述第二侧板(12)和/或第二低熔点金属板(52)上形成有适于容纳所述加热网片并对其限位的加热网片固定槽(55)。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还包括:
感应笔(61),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其中之一上;
感应格栅(62),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的另一上,并与所述感应笔(61)的触控头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笔(61)包括:
固定段(611),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中之一上,
感应段(612),所述固定段(611)和感应段(612)之一内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弹性件腔(614),所述固定段(611)和感应段(612)中的另一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弹性件腔(614)内,所述触控头形成在所述感应段(612)远离所述固定段(611)的一端;
第三弹性件(613),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腔(614)内,并支撑在所述固定段(611)与所述感应段(612)之间。
CN202310294748.6A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Pending CN1162908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4748.6A CN116290891A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4748.6A CN116290891A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0891A true CN116290891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1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4748.6A Pending CN116290891A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089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7708A (ja) * 1997-03-04 1998-09-14 Akutoronikusu Kk 面間伝熱プレート
CN1574261A (zh) * 2003-05-27 2005-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的安装方法、电子部件的安装结构、电子部件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05819303A (zh) * 2016-05-27 2016-08-03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自适应阻尼电梯井阻尼总成
CN108894347A (zh) * 2018-06-29 2018-11-27 山东大学 一种半主动磁流变智能调谐减振装置
CN111188426A (zh) * 2020-03-12 2020-05-22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位移轨迹记录仪及其与隔震层的安装结构和使用方法
CN211046612U (zh) * 2020-02-12 2020-07-17 南京源自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人机上安装发电机的结构
CN114086794A (zh) * 2022-01-24 2022-02-2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CN114877007A (zh) * 2022-05-09 2022-08-09 温州大学 非对称阻尼力减振器活塞组件及磁流变减振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7708A (ja) * 1997-03-04 1998-09-14 Akutoronikusu Kk 面間伝熱プレート
CN1574261A (zh) * 2003-05-27 2005-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的安装方法、电子部件的安装结构、电子部件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05819303A (zh) * 2016-05-27 2016-08-03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自适应阻尼电梯井阻尼总成
CN108894347A (zh) * 2018-06-29 2018-11-27 山东大学 一种半主动磁流变智能调谐减振装置
CN211046612U (zh) * 2020-02-12 2020-07-17 南京源自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人机上安装发电机的结构
CN111188426A (zh) * 2020-03-12 2020-05-22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位移轨迹记录仪及其与隔震层的安装结构和使用方法
CN114086794A (zh) * 2022-01-24 2022-02-2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CN114877007A (zh) * 2022-05-09 2022-08-09 温州大学 非对称阻尼力减振器活塞组件及磁流变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9710B2 (en) Fireproof profile, fireproof joint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fireproof joint assembly
KR101589985B1 (ko) 가변형 유리 커튼 월 구조
CN101427078B (zh) 家用电器、尤其是家用烤箱
KR101365485B1 (ko) 내진용 조립식 블록유닛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내진벽체의 시공방법
JP3203602U (ja) 挟み式伸縮管継ぎ手
CN116290891A (zh) 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CN109162424B (zh) 装配式地板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6320561B (zh) 一种四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
CN116290886A (zh) 一种具有阻脱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
KR200484329Y1 (ko) 방화문용 단열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방화문
CN114704118B (zh) 嵌缝监测伺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
CN116794761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4661686U (zh) 一种液压式阻尼缓冲器
WO2019046971A1 (en) WET SEAL SYSTEM
CN105673767B (zh) 一种自动补偿阻尼减振器
CN106678264A (zh) 一种临界解锁竖向隔震支座及方法
CN202742747U (zh) 一种压力自平衡真空玻璃无变形复合结构
CN114704119A (zh) 弹性自适应缝隙嵌塞复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
CN204289145U (zh) 汽车组合开关以及旋钮盖
KR20120041057A (ko) 방충망
JP2010518288A (ja) シート状部材用ファスナ
KR100943155B1 (ko) 압축된 고감쇠 댐퍼
CN108193852A (zh) 一种木地板铺装方法
CN116290892A (zh) 一种具有弹性储液囊和阻脱板的缝隙嵌塞装置
CN206429599U (zh) 基于弹簧强化传热的自复位磁流变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