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2525A - 捏合机 - Google Patents
捏合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72525A CN116272525A CN202310436267.4A CN202310436267A CN116272525A CN 116272525 A CN116272525 A CN 116272525A CN 202310436267 A CN202310436267 A CN 202310436267A CN 116272525 A CN116272525 A CN 1162725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irring
- paddle
- bottom wall
- wall
- stir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895 di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865 dilu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57 stirr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paddles or ar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9—Stirrers with two or more mixing elements mounted in sequence on the same axis
- B01F27/192—Stirrers with two or more mixing elements mounted in sequence on the same axis with dissimilar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6—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openwork frames or c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10—Maintenance of mixers
- B01F35/12—Maintenance of mixer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 B01F35/123—Maintenance of mixer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using scrapers for cleaning mix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50—Mixing recepta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捏合机。捏合机包括捏合筒与第一搅拌组件。捏合筒包括底壁、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周侧壁与底壁、顶壁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待搅拌料,底壁为平面,且底壁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偏离底壁中心设置。第一搅拌组件设于收容空间内,第一搅拌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搅拌件,搅拌件贴近捏合筒内壁设置,至少两个搅拌件沿周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搅拌件用于绕捏合筒的中心轴旋转,以至少部分为待搅拌料提供搅拌向心力并将待搅拌料推向出料口。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出料口设于底壁中心的捏合机,本申请通过将出料口偏心设置,配合平面底壁与搅拌件,提高了捏合机的排料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捏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捏合机。
背景技术
在捏合设备技术领域中,搅拌组件通常绕捏合筒的中心轴旋转,导致待搅拌料容易在捏合筒的中心区域堆积,发生堵料的情况,不利于将待搅拌料排出捏合筒,降低捏合机的排料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捏合机,所述捏合机包括:
捏合筒,包括底壁、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所述周侧壁与所述底壁、所述顶壁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待搅拌料,所述底壁为平面,且所述底壁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偏离所述底壁中心设置;及
第一搅拌组件,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搅拌件,所述搅拌件贴近所述捏合筒内壁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沿所述周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用于绕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旋转,以至少部分为所述待搅拌料提供搅拌向心力并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
本申请提供的捏合机由捏合筒与第一搅拌组件组成。捏合筒能够容置待搅拌料。第一搅拌组件设于捏合筒内,能够搅拌待搅拌料并将至少部分待搅拌料推向出料口。
首先,本申请中的出料口偏离底壁中心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出料口设于底壁中心的捏合机,这样设置可以使出料口避开容易发生堵料的捏合筒中心区域,使待搅拌料更容易从出料口排出,提高捏合机的排料效率。其次,本申请中的搅拌件在旋转时不仅用于搅拌待搅拌料,还用于将待搅拌料推向出料口,从而进一步提高捏合机的排料效率。
另外,本申请中的底壁为平面,平面底壁、搅拌件、及偏心出料口相互配合,能够避免待搅拌料堆积于捏合筒内,提高捏合机的排料效率。
综上,本申请通过将出料口偏心设置,配合平面底壁与搅拌件,提高了捏合机的排料效率。
其中,所述搅拌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侧部桨及底部桨,所述连接部邻近所述顶壁设置,所述侧部桨贴近所述周侧壁设置,至少两个所述侧部桨沿所述周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底部桨贴近所述底壁设置,所述底部桨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底壁中心,所述底部桨用于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
其中,各个所述底部桨背离所述侧部桨的一端互连为一体,且所述底部桨的推料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
其中,所述底部桨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子底部桨和第二子底部桨,所述第一子底部桨的一端连接所述侧部桨,所述第二子底部桨远离所述第一子底部桨的一端朝向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延伸,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底部桨的所述第二子底部桨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互连为一体,所述第一子底部桨和所述第二子底部桨弯折形成折角部,所述折角部的工作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以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
其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圆盘,贴近所述底壁且靠近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设置,所述圆盘连接各个所述底部桨背离所述侧部桨的一端,所述圆盘的顶面在所述底壁指向所述顶壁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底部桨,所述圆盘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出料口外。
其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设于不同的所述底部桨,用于刮除粘附于所述底壁的所述待搅拌料,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沿所述捏合筒的径向交错设置;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刮除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刮除件设于不同的所述侧部桨,用于刮除粘附于所述周侧壁的所述待搅拌料,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刮除件沿所述捏合筒的轴向交错设置。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包括设于不同的所述底部桨的第一子刮除件与第二子刮除件,所述第一子刮除件的第一刮除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的部分,所述第二子刮除件的第二刮除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的另一部分。
其中,所述底壁在所述捏合筒的轴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壁具有相对的高位区与低位区,所述低位区相较于所述高位区远离所述顶壁,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低位区。
其中,所述搅拌件包括底部桨,所述底部桨贴近所述底壁设置,所述底部桨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底壁中心,所述底部桨在所述捏合筒的轴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部桨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底壁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底部桨用于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
其中,所述出料口邻近所述周侧壁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件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用于为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在旋转过程中提供支撑力。
其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连接所述第一转轴;
所述捏合机还包括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位于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围设形成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沿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用于绕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旋转,至少为所述待搅拌料提供搅拌离心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去除顶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的俯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与第二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捏合机-1,捏合筒-11,收容空间-11a,顶壁-111,周侧壁-112,底壁-113,高位区-113a,低位区-113b,出料口-114,第一搅拌组件-12,搅拌件-121,容置空间-121a,连接部-1211,侧部桨-1212,底部桨-1213,第一子底部桨-1214,第二子底部桨-1215,折角部-1216,圆盘-122,支撑架-123,第一刮除件-1241,第二刮除件-1242,第一子刮除件-1243,第二子刮除件-1244,第一转轴-125,第二搅拌组件-13,第二转轴-131,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图5,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去除顶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捏合机1,所述捏合机1包括捏合筒11与第一搅拌组件12。捏合筒11包括底壁113、顶壁111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壁113与所述顶壁111之间的周侧壁112,所述底壁113与所述顶壁111相对设置,所述周侧壁112与所述底壁113、所述顶壁111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1a,所述收容空间11a用于收容待搅拌料,所述底壁113为平面,且所述底壁113具有出料口114,所述出料口114偏离所述底壁113中心设置。第一搅拌组件12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a内,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包括至少两个搅拌件121,所述搅拌件121贴近所述捏合筒11内壁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121沿所述周侧壁112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121用于绕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旋转,以至少部分为所述待搅拌料提供搅拌向心力并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114。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1由捏合筒11与第一搅拌组件12组成。捏合机1可用于搅拌待搅拌料,提高待搅拌料的均匀性、捏合程度。并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1还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部件,本实施方式仅以捏合机1应用于电池浆料来进行示意说明。但这并不代表本实施方式的捏合机1一定要应用于电池浆料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捏合机1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肥料领域、建筑领域等。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1包括捏合筒11,用于收容待搅拌料、第一搅拌组件12及其他部件。待搅拌料通常包括多种材料。待搅拌料可以为固体、液体等。例如,待搅拌料为多种固体粉末。又例如,待搅拌料为至少一种固体粉末和至少一种溶液。又例如,待搅拌料为多种溶液。捏合筒11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捏合筒11具有中心轴,中心轴为该圆柱体的中心轴线(如图3中虚线L所示)。底壁113中心为捏合筒11中心轴与底壁113的相交点(如图3中点O所示)。可选地,捏合机1还包括出料管,出料管连通出料口114,出料管设有抽吸泵或抽吸电机,以使待搅拌料由捏合筒11流至出料管。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1还包括第一搅拌组件12,用于搅拌待搅拌料并将至少部分待搅拌料推向出料口114。可选地,搅拌件121的数量为2-8个。可选地,搅拌件121与捏合筒11壁之间的间距为2mm-10mm。
在相关技术中,捏合筒11的中心区域搅拌速度低,待搅拌料的流动性较低,待搅拌料的均匀性较低,所以容易发生堵料的情况。但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出料口114偏离底壁113中心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出料口114设于底壁113中心的捏合机1,这样设置可以使出料口114避开容易发生堵料的捏合筒11中心区域,使待搅拌料更容易从出料口114排出,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搅拌件121在旋转时不仅用于搅拌待搅拌料,还用于将待搅拌料推向出料口114,从而进一步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另外,在相关技术中底壁113为锥形面的捏合机1,其锥形面的最低点在中心位置,这样容易导致积料,不利于将待搅拌料排出捏合筒11。然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底壁113为平面,平面底壁113、搅拌件121、及偏心出料口114相互配合,能够避免待搅拌料堆积于捏合筒11内,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综上,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出料口114偏心设置,配合平面底壁113与搅拌件121,提高了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6,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件121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1211、侧部桨1212及底部桨1213,所述连接部1211邻近所述顶壁111设置,所述侧部桨1212贴近所述周侧壁112设置,至少两个所述侧部桨1212沿所述周侧壁112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底部桨1213贴近所述底壁113设置,所述底部桨1213在所述底壁113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底壁113中心,所述底部桨1213用于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114。
本实施方式中的搅拌件121由连接部1211、侧部桨1212及底部桨1213组成。可选地,连接部1211、侧部桨1212及底部桨1213为一体成型结构。首先,连接部1211邻近顶壁111设置,能够避免连接部1211接触待搅拌料以减少搅拌阻力,进一步提高第一搅拌组件12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还包括沿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设置的所述第一转轴125,所述连接部12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侧部桨1212,所述连接部121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25。其次,侧部桨1212贴近周侧壁112设置,侧部桨1212不仅能够为待搅拌料提供搅拌向心力,而且能够刮除粘附于捏合筒11内壁的待搅拌料。可选地,侧部桨1212与周侧壁112的间距为2mm-10mm。并且,底部桨1213还能够为待搅拌料提供向上的推力,底部桨1213与侧部桨1212相互配合,能够全方位地实现对待搅拌料的搅拌,提高捏合机1的捏合效果。可选地,底部桨1213与底壁113的间距为2mm-10mm。
并且,底部桨1213在底壁113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底壁113中心。底部桨1213可在旋转时提供给位于底部桨1213周侧的待搅拌料离心力,使位于底壁113中心区域的待搅拌料往周缘区域移动。换言之,底部桨1213可将待搅拌料推向周缘区域,配合出料口114偏心设置,能够促进排料,从而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请参考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底部桨1213背离所述侧部桨1212的一端互连为一体,且所述底部桨1213的推料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114。
本实施方式中的底部桨1213背离侧部桨1212的一端互连为一体,可选地,各个底部桨1213朝向捏合筒11的中心轴延伸并连接为一体。首先,这样设置能够使底部桨1213接触更多待搅拌料,从而能够推动更多待搅拌料,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其次,底部桨1213的推料面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114,换言之,当底部桨1213经过出料口114时,出料口114位于底部桨1213下方,缩短底部桨1213与出料口114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底部桨1213将更多待搅拌料推向出料口114,进一步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另外,连为一体的底部桨1213能够为第一搅拌组件12在旋转的过程中提供支撑力,使相邻的搅拌件121之间距离保持固定,进而实现至少两个搅拌件121在搅拌过程中保持其形状,使第一搅拌组件12整体结构更为稳定,提高第一搅拌组件12的稳定性,降低第一搅拌组件12产生形变的几率。并且,通过将底部桨1213连接为一体的方式,还能够提高搅拌件121对待搅拌料的搅拌效果,从而提高捏合机1的捏合效果。
请一并参考图7-图8,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桨1213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子底部桨1214和第二子底部桨1215,所述第一子底部桨1214的一端连接所述侧部桨1212,所述第二子底部桨1215远离所述第一子底部桨1214的一端朝向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延伸,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底部桨1213的所述第二子底部桨1215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互连为一体,所述第一子底部桨1214和所述第二子底部桨1215弯折形成折角部1216,所述折角部1216的工作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114,以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114。
本实施方式中的底部桨1213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子底部桨1214和第二子底部桨1215。当搅拌件121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第一子底部桨1214分别连接不同的侧部桨1212,两个第二子底部桨1215相互连接,形成S形的一体成型的底部桨1213。两个第二子底部桨1215的连接处的至少部分对应捏合筒11的中心轴。
当搅拌件121的数量为两个时,底部桨1213具有两个弯折方向相反的折角部1216。折角部1216能够推动待搅拌料。折角部1216的工作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出料口114,换言之,当折角部1216旋转至出料口114上方时,折角部1216在底壁113上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出料口114内。可选地,折角部1216至底壁113中心的距离与出料口114至底壁113中心的距离相等。可选地,折角部1216具有内折角面与外折角面,底部桨1213的转动方向为由外折角面指向内折角面(如图8中D1方向所示)。当底部桨1213旋转时,内折角面能够将更多待搅拌料推向出料口114。
首先,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底部桨1214与第二子底部桨1215在中心区域外交错,使底部桨1213可以搅拌更多周边区域的浆料,提高第一搅拌组件12产生的湍流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捏合效果,还能够促使待搅拌料往偏心出料口114排出。其次,折角部1216配合偏心出料口114设置,能够将待搅拌料推向出料口114,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另外,通过使第一子底部桨1214和第二子底部桨1215相交设置,形成S形的底部桨1213,以便于待搅拌料在与旋转的底部桨1213接触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分散待搅拌料对底部桨1213的阻力,提高第一搅拌组件12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3、图4、及图9,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还包括圆盘122,贴近所述底壁113且靠近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设置,所述圆盘122连接各个所述底部桨1213背离所述侧部桨1212的一端,所述圆盘122的顶面在所述底壁113指向所述顶壁111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底部桨1213,所述圆盘122在所述底壁113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出料口114外。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件包括圆盘122。可选地,圆盘122对应捏合机1的中心轴设置。圆盘122的顶面在底壁113指向顶壁111的方向上凸出于底部桨1213,换言之,圆盘122为具有特定高度的盘装结构件。可选地,圆盘122为空心结构。并且,圆盘122在底壁113的正投影位于出料口114外,换言之,圆盘122与出料口114交错设置。
首先,通过在底部桨1213上设置圆盘122,使圆盘122能够占据靠近中心区域的空间,使待搅拌料无法置于中心区域,减轻中间区域的堆料现象,使待搅拌料往周缘区域流动,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其次,由于圆盘122在底壁113上的正投影位于出料口114外,使圆盘122能够给周侧的待搅拌料离心力,将待搅拌料推至偏心出料口114,进一步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另外,圆盘122还能够提高底部桨1213之间的连接性能,从而使第一搅拌组件12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本申请的第一搅拌组件12具有两种可刮除粘附于捏合筒11内壁的待搅拌料的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侧部桨1212与周侧壁112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距,侧部桨1212贴近周侧壁112的一侧可用于刮除粘附于周侧壁112的待搅拌料;和/或,底部桨1213与底壁113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距,底部桨1213贴近底壁113的一侧可用于刮除粘附于底壁113的待搅拌料。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搅拌件121上设有刮除件,刮除件用于刮除粘附于捏合筒11内壁的待搅拌料。接下来对刮除件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5、图9与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的俯视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1241,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1241设于不同的所述底部桨1213,用于刮除粘附于所述底壁113的所述待搅拌料,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1241沿所述捏合筒11的径向交错设置;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刮除件1242,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刮除件1242设于不同的所述侧部桨1212,用于刮除粘附于所述周侧壁112的所述待搅拌料,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刮除件1242沿所述捏合筒11的轴向交错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刮除件1241设于侧部桨1212,以使侧部桨1212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第一刮除件1241能够刮除粘附于周侧壁112上的待搅拌料,以提高捏合效果。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刮除件1241用于在旋转时的刮除面覆盖所述周侧壁112。第一刮除件1241在旋转时的刮除面覆盖周侧壁112,换言之,第一刮除件1241能够全面地、完整地刮除整个周侧壁112的待搅拌料,从而提高了第一刮除件1241的刮除效果,进而提高了捏合机1的捏合效果。
第一刮除件1241沿捏合筒11的轴向交错设置,不仅可以使第一刮除件1241的刮除面覆盖周侧壁112,提高搅拌件121的刮除效果,从而提高捏合机1的捏合效果;而且可以减小第一搅拌组件12的旋转阻力,使第一搅拌组件12整体结构更为稳定,降低第一搅拌组件12产生形变的几率。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刮除件1242设于底部桨1213,以使底部桨1213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第二刮除件1242能够刮除粘附于底壁113上的待搅拌料,以提高捏合效果。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刮除件1242用于在旋转时的刮除面覆盖所述底壁113。第二刮除件1242在旋转时的刮除面覆盖底壁113,换言之,第二刮除件1242能够全面地、完整地刮除整个底壁113的待搅拌料,从而提高了第二刮除件1242的刮除效果,进而提高了捏合机1的捏合效果。
第二刮除件1242沿捏合筒11的径向交错设置,不仅可以使第二刮除件1242的刮除面覆盖底壁113,提高搅拌件121的刮除效果,从而提高捏合机1的捏合效果;减小第一搅拌组件12的旋转阻力,使第一搅拌组件12整体结构更为稳定,降低第一搅拌组件12产生形变的几率。
请参考图11,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1241包括设于不同的所述底部桨1213的第一子刮除件1243与第二子刮除件1244,所述第一子刮除件1243的第一刮除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114的部分,所述第二子刮除件1244的第二刮除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114的另一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子刮除件1243与第二子刮除件1244沿捏合筒11的径向交错设置。第一子刮除件1243的第一刮除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出料口114的部分,换言之,当第一子刮除件1243位于出料口114上方时,第一子刮除件1243在底壁113上的正投影覆盖出料口114的部分。第二子刮除件1244的第二刮除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出料口114的另一部分,换言之,当第二子刮除件1244位于出料口114上方时,第二子刮除件1244在底壁113上的正投影覆盖出料口114的部分。
因此,当第一子刮除件1243位于偏心出料口114上时,仅经过部分出料口114,以便于待搅拌料能够从没有被第一子刮除件1243的覆盖的部分进入出料口114;当第二子刮除件1244位于偏心出料口114上时,仅经过部分出料口114,以便于待搅拌料能够从没有被第二子刮除件1244的覆盖的部分进入出料口114;第一子刮除件1243与第二子刮除件1244相互配合,使待搅拌料能够顺畅地从出料口114排出,从而提高了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请参考图12,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113在所述捏合筒11的轴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壁113具有相对的高位区113a与低位区113b,所述低位区113b相较于所述高位区113a远离所述顶壁111,所述出料口114位于所述低位区113b。
本实施方式中底壁113在捏合筒11的轴向(如图12中D2方向所示)上倾斜设置,且底壁113具有相对的高位区113a与低位区113b。在捏合筒11的轴向上,高位区113a的底壁113高于低位区113b的底壁113。可选地,所述底部桨1213在所述捏合筒11的轴向上垂直设置。可选地,所述底部桨1213在所述捏合筒11的轴向上倾斜设置。
可选地,底壁113的延伸方向与捏合筒11的轴向的夹角范围为60°-80°。进一步可选地,底壁113的延伸方向与捏合筒11的轴向的夹角为65°-75°。例如,底壁113的延伸方向与捏合筒11的轴向的夹角为68°、或70°、或73°。换言之,底壁113的延伸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范围为10°-30°。
将底壁113的延伸方向与捏合筒11的轴向的夹角范围设计成上述的范围可以确保待搅拌料的捏合效果,并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如若底壁113的延伸方向与捏合筒11的轴向的夹角过大,则会降低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如若底壁113的延伸方向与捏合筒11的轴向的夹角过小,则会提高捏合机1搅拌待搅拌料的难度,降低待搅拌料的捏合效果。因此,底壁113的延伸方向与捏合筒11的轴向的夹角范围在60°-80°,既能够确保待搅拌料的捏合效果,又能够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出料口114设于底壁113的低位区113b,使得待搅拌料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至出料口114,从而提高了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图2提供的捏合机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件121包括底部桨1213,所述底部桨1213贴近所述底壁113设置,所述底部桨1213在所述底壁113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底壁113中心,所述底部桨1213在所述捏合筒11的轴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部桨1213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底壁113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底部桨1213用于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114。
本实施方式中底部桨1213的倾斜方向与底壁113的倾斜方向相同。底部桨1213的倾斜角度与底壁113角度的相同或相近。可选地,底部桨1213与底壁113之间的夹角角度小于或等于10°。可选地,底部桨1213绕子转轴旋转,所述子转轴在所述捏合筒11的轴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子转轴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底部桨1213的倾斜方向相同。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子转轴垂直于所述底壁113。
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定底部桨1213与底壁113之间的倾斜关系,使底部桨1213与底壁113的倾斜方向相同,以使底部桨1213与底壁113相互配合,底部桨1213既能够将待搅拌料推向出料口114,又能够将底壁113上的待搅拌料刮起并往里推,提高对待搅拌料的捏合效果。
请一并参考图3-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口114邻近所述周侧壁112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出料口114相较于底壁113中心靠近周侧壁112。这样设置可以使出料口114远离容易发生堵料的中心区域。并且,由于靠近周侧壁112的待搅拌料的流动性较高,将出料口114邻近周侧壁112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
请参考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123,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件121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架123连接,所述支撑架123用于为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121在旋转过程中提供支撑力。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12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123,用于连接搅拌件121。可选地,支撑架123连接于连接部1211。可选地,支撑架123连接于侧部桨1212。可选地,支撑架123连接于底部桨1213。可选地,所述支撑架123邻近所述顶壁111设置,所述支撑架123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侧部桨1212之间。
可选地,搅拌件121的数量为至少三个。相邻两个搅拌结构对应连接的的支撑杆形成三角支撑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搅拌组件12的整体稳定性。可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杆首尾相连形成环状。可选地,至少一个支撑杆垂直于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进一步可选地,支撑架123所在面垂直于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
本实施方式通过支撑架123将至少两个搅拌件121连接于一体,支撑架123为第一搅拌组件12在转动过程中提供支撑力,使相邻的搅拌件121之间距离保持固定,进而实现至少两个搅拌件121在搅拌过程中保持其形状,使第一搅拌组件12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14,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搅拌组件与第二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还包括第一转轴125,所述第一转轴125沿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121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5;
所述捏合机1还包括第二搅拌组件13,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位于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121围设形成的容置空间121a,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包括第二转轴131,所述第二转轴131沿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131与所述第一转轴125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用于绕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旋转,至少为所述待搅拌料提供搅拌离心力。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捏合机1还包括第二搅拌组件13,第二搅拌组件13用于搅拌待搅拌料。可选地,所述捏合机1还包括第一电机14与第二电机15,第一电机14用于驱动第一搅拌组件12,第二电机15用于驱动第二搅拌组件13。例如,第一搅拌组件12与外轴固定,第二搅拌组件13与内轴固定,外轴与内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一搅拌组件12由减速电机通过皮带、链条或齿轮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
可选地,第一搅拌组件12与第二搅拌组件13的旋转方向相同或不相同。可选地,第一搅拌组件12与第二搅拌组件13的旋转速度相等或不相等。可选地,第一搅拌组件12的旋转速度为0-2m/s;第二搅拌组件13的旋转速度为0-20m/s。换言之,第一搅拌组件12可以理解为低速桨,第二搅拌组件13可以理解为高速桨。
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一搅拌组件12与第二搅拌组件13协同转动,第一搅拌组件12将待搅拌料向心搅拌,第二搅拌组件13将待搅拌料离心搅拌,有利于第一搅拌组件12与第二搅拌组件13之间形成湍流,从而提高对待搅拌料的搅拌效率,提高了对待搅拌料的搅拌效果,进而提高了对待搅拌料的捏合效果。
可选地,所述捏合机1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及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绕所述捏合筒11的中心轴旋转。
当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受到的旋转阻力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阻力,和/或,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受到的旋转阻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阻力,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同向旋转。
当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受到的旋转阻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阻力,且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受到的旋转阻力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阻力,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反向旋转。
可选地,通过检测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5对应的负载电流或者扭矩,以判断第一搅拌组件12及第二搅拌组件13受到的旋转阻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根据阻力大小,控制第一搅拌组件12与第二搅拌组件13正转或反转。当旋转阻力较大时,控制第一搅拌组件12、第二搅拌组件13同向转动,可减小搅拌阻力,降低电机的扭矩,防止电机过载,提高捏合机1的整体稳定性。当旋转阻力较小时,控制第一搅拌组件12、第二搅拌组件13反向转动,可提高第一搅拌组件12与第二搅拌组件13的转速差,使湍流更明显,提高对待搅拌料的搅拌效果,进而提高对待搅拌料的捏合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首先,加入多种粉体至捏合筒11中,采用第一搅拌组件12与第二搅拌组件13对多种粉体进行搅拌,以使多种粉体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捏合溶剂至捏合筒11中,采用第一搅拌组件12与第二搅拌组件13对多种粉体与捏合溶剂进行搅拌,以将多种粉体与捏合溶剂捏合在一起,得到捏合物。随后,加入稀释溶剂至捏合筒11中,采用第一搅拌组件12与第二搅拌组件13对多种粉体、捏合溶剂、及稀释溶剂进行搅拌,以稀释捏合物,得到待处理浆料。后续,将待处理浆料涂布并干燥,以得到特定形状的产品。
采用将多种粉体与捏合溶剂捏合在一起,再添加稀释溶剂稀释的制备工艺,能够提高粉体与溶剂的捏合效果,提高待处理浆料的含固率,节省制备过程中的溶剂,还能够缩短后续干燥步骤的干燥时间。
在上述制备工艺中,由于多种粉体与捏合溶剂混合后的粘度极大,所以捏合难度较高,排料难度较高。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捏合机1,使出料口114偏心设置,且第一搅拌组件12的底部桨1213连接为一体,不仅提高了捏合机1的排料效率,而且提高了第一搅拌组件12的稳定性,降低了第一搅拌组件12产生形变的几率;还提高了搅拌件121对待搅拌料的搅拌效果,从而提高了捏合机1的捏合效果。并且,第一搅拌组件12能够与第二搅拌组件13配合,提高了对待搅拌料的搅拌效果,进而提高了对待搅拌料的捏合效果。
例如,当所述待搅拌料包括多种粉体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反向旋转。可选地,多种粉体为用于制备电池正负极的材料。
又例如,当所述待搅拌料包括多种粉体与捏合溶剂,且所述待搅拌料的粘度大于预设粘度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同向旋转。
又例如,当所述待搅拌料包括多种粉体与捏合溶剂,且所述待搅拌料的粘度小于预设粘度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反向旋转。
又例如,当所述待搅拌料包括多种粉体、捏合溶剂、及稀释溶剂,且所述待搅拌料的粘度小于预设粘度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反向旋转。可选地,稀释溶剂的成分与捏合溶剂的成分相同。
当所述待搅拌料包括多种粉体与捏合溶剂,且所述待搅拌料的粘度小于所述预设粘度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具有第一转速。
当所述待搅拌料包括多种粉体、捏合溶剂、及稀释溶剂,且所述待搅拌料的粘度小于所述预设粘度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具有第二转速,所述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转速。
又例如,当所述收容空间11a用于收容清洁液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2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3反向旋转。可选地,清洁液为水、或捏合溶剂。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捏合机包括:
捏合筒,包括底壁、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所述周侧壁与所述底壁、所述顶壁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待搅拌料,所述底壁为平面,且所述底壁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偏离所述底壁中心设置;及
第一搅拌组件,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搅拌件,所述搅拌件贴近所述捏合筒内壁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沿所述周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用于绕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旋转,以至少部分为所述待搅拌料提供搅拌向心力并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侧部桨及底部桨,所述连接部邻近所述顶壁设置,所述侧部桨贴近所述周侧壁设置,至少两个所述侧部桨沿所述周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底部桨贴近所述底壁设置,所述底部桨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底壁中心,所述底部桨用于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底部桨背离所述侧部桨的一端互连为一体,且所述底部桨的推料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桨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子底部桨和第二子底部桨,所述第一子底部桨的一端连接所述侧部桨,所述第二子底部桨远离所述第一子底部桨的一端朝向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延伸,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底部桨的所述第二子底部桨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互连为一体,所述第一子底部桨和所述第二子底部桨弯折形成折角部,所述折角部的工作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以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圆盘,贴近所述底壁且靠近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设置,所述圆盘连接各个所述底部桨背离所述侧部桨的一端,所述圆盘的顶面在所述底壁指向所述顶壁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底部桨,所述圆盘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出料口外。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设于不同的所述底部桨,用于刮除粘附于所述底壁的所述待搅拌料,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沿所述捏合筒的径向交错设置;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刮除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刮除件设于不同的所述侧部桨,用于刮除粘附于所述周侧壁的所述待搅拌料,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刮除件沿所述捏合筒的轴向交错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刮除件包括设于不同的所述底部桨的第一子刮除件与第二子刮除件,所述第一子刮除件的第一刮除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的部分,所述第二子刮除件的第二刮除面用于在旋转时经过所述出料口的另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在所述捏合筒的轴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壁具有相对的高位区与低位区,所述低位区相较于所述高位区远离所述顶壁,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低位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底部桨,所述底部桨贴近所述底壁设置,所述底部桨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底壁中心,所述底部桨在所述捏合筒的轴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底部桨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底壁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底部桨用于将所述待搅拌料推向所述出料口。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邻近所述周侧壁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件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用于为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在旋转过程中提供支撑力。
12.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连接所述第一转轴;
所述捏合机还包括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位于所述至少两个搅拌件围设形成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沿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用于绕所述捏合筒的中心轴旋转,至少为所述待搅拌料提供搅拌离心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36267.4A CN116272525A (zh) | 2023-04-19 | 2023-04-19 | 捏合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36267.4A CN116272525A (zh) | 2023-04-19 | 2023-04-19 | 捏合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72525A true CN116272525A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679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36267.4A Pending CN116272525A (zh) | 2023-04-19 | 2023-04-19 | 捏合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7252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16706A1 (zh) * | 2023-04-19 | 2024-10-24 |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捏合机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80407A (en) * | 1972-10-18 | 1975-04-29 | Heinz List | Mixer and kneader with counteractive blades |
CN106540920A (zh) * | 2016-11-26 | 2017-03-29 | 南京途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小工件超声波清洗装置 |
CN108385481A (zh) * | 2018-02-05 | 2018-08-10 | 河南高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修建用的水泥铺平压实装置 |
CN209759450U (zh) * | 2019-03-14 | 2019-12-10 | 沈阳博善英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固态发酵饲料用搅拌装置 |
CN212328720U (zh) * | 2020-05-22 | 2021-01-12 | 青岛华特防腐保温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防腐涂料喷涂装置 |
CN112405844A (zh) * | 2020-10-10 | 2021-02-26 | 中南大学 | 搅拌机构及轨道交通预制板轨道结构自密实混凝土搅拌机 |
CN213648221U (zh) * | 2020-11-16 | 2021-07-09 | 浙江嘉联精密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 |
CN214513948U (zh) * | 2020-11-03 | 2021-10-29 | 丽水市飞天人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搅拌器 |
CN114682149A (zh) * | 2022-02-28 | 2022-07-01 | 浙江汉信科技有限公司 | 搅拌装置及其搅拌桨 |
-
2023
- 2023-04-19 CN CN202310436267.4A patent/CN1162725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80407A (en) * | 1972-10-18 | 1975-04-29 | Heinz List | Mixer and kneader with counteractive blades |
CN106540920A (zh) * | 2016-11-26 | 2017-03-29 | 南京途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小工件超声波清洗装置 |
CN108385481A (zh) * | 2018-02-05 | 2018-08-10 | 河南高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修建用的水泥铺平压实装置 |
CN209759450U (zh) * | 2019-03-14 | 2019-12-10 | 沈阳博善英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固态发酵饲料用搅拌装置 |
CN212328720U (zh) * | 2020-05-22 | 2021-01-12 | 青岛华特防腐保温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防腐涂料喷涂装置 |
CN112405844A (zh) * | 2020-10-10 | 2021-02-26 | 中南大学 | 搅拌机构及轨道交通预制板轨道结构自密实混凝土搅拌机 |
CN214513948U (zh) * | 2020-11-03 | 2021-10-29 | 丽水市飞天人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搅拌器 |
CN213648221U (zh) * | 2020-11-16 | 2021-07-09 | 浙江嘉联精密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绳扣的混料装置 |
CN114682149A (zh) * | 2022-02-28 | 2022-07-01 | 浙江汉信科技有限公司 | 搅拌装置及其搅拌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16706A1 (zh) * | 2023-04-19 | 2024-10-24 |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捏合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272525A (zh) | 捏合机 | |
JPH05285359A (ja) | 多機能をもった攪拌装置 | |
WO2007037263A1 (ja) | 攪拌装置 | |
CN116637521B (zh) | 捏合机 | |
JP2022063988A (ja) | 攪拌装置 | |
JPH0975699A (ja) | 撹拌装置 | |
JP2006026628A (ja) | 傾斜壁に平行近接して装着された移送筒不要の攪拌装置。 | |
CN210159291U (zh) | 一种浆料高效筛渣装置 | |
CN116272527A (zh) | 捏合机 | |
CN218131491U (zh) | 一种用于制备土壤重金属标准物质的混匀机 | |
JP5755474B2 (ja) | 攪拌装置 | |
CN116459700A (zh) | 搅拌组件及捏合机 | |
JP4766905B2 (ja) | パドル翼及び該パドル翼を備える攪拌装置 | |
JP2888798B2 (ja) | 混合機 | |
JP7249118B2 (ja) | 撹拌翼および撹拌装置 | |
CN208097881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新型螺带式混合机 | |
JP2001293346A (ja) | 撹拌装置 | |
CN211250727U (zh) | 一种泥浆搅拌器 | |
CN217249784U (zh) | 一种用于离心机的加料装置 | |
CN220614591U (zh) | 一种搅拌均匀的搅拌机 | |
CN211514342U (zh) | 连续混合机 | |
CN214973333U (zh) | 一种高效搅拌釜 | |
CN213732576U (zh) | 一种环保型高效双桶搅拌装置 | |
CN218307605U (zh) | 一种沥青搅拌机 | |
CN212167143U (zh) | 一种物料搅拌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