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254659B -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54659B
CN116254659B CN202310054170.7A CN202310054170A CN116254659B CN 116254659 B CN116254659 B CN 116254659B CN 202310054170 A CN202310054170 A CN 202310054170A CN 116254659 B CN116254659 B CN 116254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lank
roller
liquid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4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54659A (zh
Inventor
罗明
盛秋辉
徐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541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54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54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54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54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54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1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 D06B3/18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combined with squeezing, e.g. in padd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5/00Remov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from textile materials in association with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5/02Remov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from textile materials in association with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by squeezing 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该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包括:处理液浸轧模块,其包括浸料箱和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以及第一烘干模块,其包括箱体、辊筒、热风喷嘴和风机,辊筒能转动地设置于箱体中,辊筒的周壁上设置有透气孔,辊筒的内部空间连接风机,使得透气孔对位于辊筒的周壁的外侧的坯料产生吸附作用,热风喷嘴能够向辊筒的周壁吹热风,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能够带动坯料顺次在浸料箱、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和第一烘干模块中进行相应处理。该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方法使用上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且该除味方法包括:将坯料浸入处理液后挤压坯料,使坯料脱水;热风烘干坯料。

Description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纺织品除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和轻质性能,是一类重要的汽车内饰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一般复合在内饰纺织面料或其他表皮材料下面,起到隔音隔热、缓冲保护车内乘员、改善触感等重要作用。但同时,聚氨酯发泡材料也是车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甲醛、PM2.5的重要来源。随着全民整体环保意识理念的提升,新出厂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如果不经过专门的处理,直接复合后的复合纺织品气味很大,很难达到主机厂的要求。
目前主流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及其复合纺织品去味工艺大致有如下几类:
(1)长时间存放,使气味、TVOC等污染物自由挥发或通过机械挤压加速空气置换去味法除去。专利CN106827365A公开了一种对海绵体进行机械压缩以去除海绵气味的方法,整个工艺需要2至3天,它是低效而且不连续的,对于缓慢释放的较大分子量的气味物质,处理效果非常有限。
(2)加热聚氨酯发泡材料或其复合制品,通过升温的方式促使聚氨酯发泡材料中挥发性物质、气味快速挥发出来,缩短在空气中暴露存放去味时间。这是目前的主流方法。许多海绵复合厂都在海绵复合后再次经过高温烘焙去味,但一般都只能降低半级,最多降低1级,还容易重新变差,不能稳定质量。专利CN204894307U公开了一种通过加热改善海绵气味和TVOC的装置,考虑到有些物质分子量较大,汽化蒸发非常缓慢,只通过加热蒸发花费时间较长。这些气体进出聚氨酯分子间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其改善效果有限。
(3)通过相关溶液与聚氨酯发泡材料进行化学反应去除味道。专利CN109705394B非常详细地分析了聚氨酯海绵中气味,TVOC,甲醛,API的各种可能来源和影响因子,以及这些污染物质的理化特性及去除方法。它发明的乙醇+水流去味,再通过高温热风循环烘干挥发逸出置换的化学物理干湿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去除效果。但该工艺需要将海绵较长时间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热乙醇溶液中,而且是负压吸干或甩干脱水,这种工艺是周期式的处理工艺,不利于卷状连续式纺织品处理。也降低了效率。
目前的去味工艺所涉及的设备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参见图1,现有技术包括一种平板式除味机,其为长箱网格带传送式除味设备,网格带11上下具有热风循环加热处理设备。也就是把定型机烘房内左右传送链条针带换成镂空的前后传送网格带,坯料12躺在网格带上传输时被网格带上下方向的热风喷嘴13热风对吹加热去味。这种设备加热烘房很长(从20米到40米不等,机器总长度从36米到50/60米不等,甚至更长,行业内某厂一台该工作模式去味设备长度超过100米),烘房内温度高达140℃至160℃。它的问题是太长、太占面积,而且处理速度低,能耗大,过高温度过长高温时间会造成聚氨酯等材料热分解氧化,会成为新的气味源。这是目前汽车内饰面料厂最主流的去味设备,大多数内饰面料厂都采用它,而且随着主机厂对内饰面料气味和TVOC等污染物要求越来越严格,烘房有越来越长的趋势。但它毕竟还是单纯物理去味工艺,所以效果不太理想。其设备造价高。
参见图2,现有技术还包括一种连续式去味设备,其为站立式烘箱。在较高的烘箱内腔里有上下两排辊21,坯料22交替穿过上下辊。辊上下各有一个或数个热风喷嘴23,使热风上下对吹循环。该设备用空间高度和烘房被加热物长度来抵消加热烘房长度。因此,整机高度较高,但长度较短。因为上下热风喷嘴23离坯料22较远,而且热风流向平行于坯料22的表面,热风穿透效果比长箱网格传送式除味设备差很多,因此去味效果较差。也有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厂家采用此类型的设备,但不如长箱网格带传送式除味设备普遍。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或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用于去除坯料的味道,该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包括:
处理液浸轧模块,其包括浸料箱和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所述浸料箱中能够填充处理液,所述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能够挤压浸渍处理液后的所述坯料;以及
第一烘干模块,其包括箱体、辊筒、热风喷嘴和风机,所述辊筒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中,所述辊筒为中空结构且具有周壁和内部空间,所述辊筒的所述周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辊筒的所述内部空间连接所述风机,所述风机能够使所述辊筒的所述内部空间为负压空间,使得所述透气孔对位于所述辊筒的所述周壁的外侧的所述坯料产生吸附作用,所述热风喷嘴能够向所述辊筒的所述周壁吹热风,
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能够带动所述坯料顺次在所述浸料箱、所述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和所述第一烘干模块中进行相应处理。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热风喷嘴成圆周阵列地设置在所述辊筒的所述周壁的外侧。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热风喷嘴与所述辊筒的所述周壁的距离X满足:2厘米≤X≤4厘米。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烘干模块还包括烘干模块遮风部,所述辊筒能够相对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旋转,
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用于遮挡所述辊筒的所述周壁上的所述透气孔,避免气体穿过被遮挡的所述透气孔。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设置于所述辊筒的内部,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为柱状结构,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包括顶板和连接于所述顶板的连接板,
在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的垂直于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轴向的截面上,所述顶板的截面为圆弧形。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还包括第二烘干模块,所述第二烘干模块与所述第一烘干模块的结构相同,
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能够带动所述坯料在所述第一烘干模块和所述第二烘干模块中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还包括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包括:
清洗槽,所述清洗槽中能够填充清洗液;以及
清洗模块脱水辊,所述清洗模块脱水辊能够挤压浸渍所述清洗液后的所述坯料,
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能够带动所述坯料顺次在所述浸料箱、所述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所述清洗槽、所述清洗模块脱水辊和所述第一烘干模块中进行相应处理。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还包括:
进布放卷模块,其用于放卷所述坯料;
风冷模块,其用于风冷所述坯料;以及
出布收卷模块,其用于收卷所述坯料,
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能够带动所述坯料顺次在所述进布放卷模块、所述处理液浸轧模块、所述第一烘干模块、所述风冷模块和所述出布收卷模块进行相应处理。
本申请提供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方法使用上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坯料浸入所述处理液后挤压所述坯料,使所述坯料脱水;
热风烘干所述坯料。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坯料浸入所述处理液并挤压所述坯料之后,且在热风烘干所述坯料之前,将所述坯料浸入清洗液并挤压所述坯料,使所述坯料脱水,
在热风烘干所述坯料之后,风冷所述坯料。
本申请提供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通包括处理液浸轧模块和烘干模块,使坯料能够在连续地浸渍处理液后被热风烘干,高温使坯料中的处理液膨胀,产生“微爆炸”的冲刷效果,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进而除去相关气味。本申请提供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方法使用了上述系统,而同样具有了上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平板式除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连续式去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的第一烘干模块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网格带;12坯料;13热风喷嘴;
21辊;22坯料;23热风喷嘴;
3进布放卷模块;31A字架退卷装置;32双辊筒退卷装置;
4处理液浸轧模块;41浸料箱;411浸料箱传送辊组;412;箱盖;42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1压辊组;
5清洗模块;51清洗槽;511清洗槽传送辊组;52清洗模块脱水辊;
6第一烘干模块;61箱体;62辊筒;63热风喷嘴;64烘干模块遮风部;641顶板;642连接板;
7第二烘干模块;
8风冷模块;81风冷箱体;82风冷辊筒;83风冷模块遮风部;
9出布收卷模块;91A字架收卷装置;92双辊筒收卷装置;
10坯料;
100速度检测与同步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申请,而不用于穷举本申请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可以包括进布放卷模块3、处理液浸轧模块4、清洗模块5、第一烘干模块6、第二烘干模块7、风冷模块8和出布收卷模块9。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的各模块可以成列设置,且其排列方向平行于坯料10的行进方向。各模块中的辊(后面介绍)的轴线平行,且其轴线都垂直于坯料10的行进方向。坯料10可以为聚氨酯海绵复合面料、墙布等。
下面,依次介绍各模块。
进布放卷模块3可以包括A字架退卷装置31和/或双辊筒退卷装置32。A字架卷装的坯料10可以通过A字架退卷装置31主动退卷,普通卷装的坯料10可以通过双辊筒退卷装置32进行主动退卷。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坯料10的类型选择相应的退卷方式,例如坯料10为聚氨酯海绵复合面料时,可以通过A字架退卷装置31主动退卷;坯料10为相对更薄软的单层布料时,可以通过双辊筒退卷装置32进行主动退卷。A字架退卷装置31和双辊筒退卷装置32为现有的装置,本申请不再赘述。
处理液浸轧模块4可以包括浸料箱41和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
浸料箱41内部可以填充乙醇等处理液,乙醇等处理液用于溶解出坯料10中的相关污染物,污染物能够在后续的清洗、烘干步骤置换除去(后面介绍),得以去除坯料10的味道。
浸料箱41内可以设置浸料箱传送辊组411,浸料箱传送辊组411可以包括上下两层传送辊,处理液的液面可以位于上下两层传送辊中间,使得坯料10能够多次穿过液面,在处理液与空气中交替,即,坯料10能够在浸料箱41中多次浸入处理液及暴露于空气,坯料10能够被反复冲洗。
理论上坯料10穿过液面的次数越多,路径越长,坯料10浸泡越久,污染物冲刷洗涤越干净,有利于提高去味效果。但在相同速度下,溶液阻力和辊的摩擦阻力会增大,坯料10则更难以保持力学性能,而且需要的箱体容积较大,散热需求更多,箱体内盛放的处理液更多,处理液残余造成的浪费更多,成本更高。经过综合核算,以坯料10一下一上为一次浸料工序,本申请推荐进行二至四次浸料工序。图3中示出了两次浸料工序。
浸料箱41的顶部可以设置温控装置和箱盖412。温控装置可以调节处理液的温度。箱盖412可以发挥保温作用,还可以避免乙醇等处理液挥发,避免污染操作空间。
浸料箱41的侧壁可以设置溢流口,防止处理液高度太高。浸料箱41内可以设置加料管,通过加料管为浸料箱41内添加处理液,加料管可以为带孔的不锈钢管。进一步地,加料管的管口可以朝向坯料10,增加冲刷效果。浸料箱41的底面可以设置排空管道和排空阀,以便能排空浸料箱41内的液体。浸料箱41的内壁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例如304或316型号的不锈钢。
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用于挤压坯料10。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压辊组421,坯料10经处理液浸洗后被压辊组421挤压,使处理液能够进入到坯料10的内部,使处理液能够接触到坯料10内部的污染物微粒。
压辊组421可以包括上下设置的橡胶压辊,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还可以包括能够控制压辊组421的其中一个压辊在径向上移动的驱动系统,驱动系统能够改变压辊组421的两压辊的径向间距而控制橡胶压辊的压力,既能控制液体的挤出程度,又能调节坯料10在系统中的行进速度,有助于坯料10在系统中的各位置速度同步。
处理液浸轧模块4还可以包括处理液循环系统,其可以包括溢流回收过滤桶、进料桶。进料桶用于为浸料箱41提供处理液,进料桶中可以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使进料桶中的处理液温度可控,热源可以为高温热水、蒸汽等。溢流回收过滤桶中可以设置1至3层过滤层,浸料箱41排出的废液经过溢流回收过滤桶中过滤层过滤后可以再排出到进料桶。进料桶和溢流回收过滤桶中都可以设置液位计,监控液位高度。
处理液浸轧模块4外侧可以设置隔离罩。处理液浸轧模块4处可能有乙醇等化学材料暴露在空间里,化学材料可能会污染空气影响操作员健康。因此,可以设置隔离罩,并通过抽风机使该部分空间形成负压,防止扩散。抽出的空气可以通过管道接入车间空气喷淋吸附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在此不多赘述。
清洗模块5可以包括清洗槽51、清洗模块脱水辊52。
清洗槽51内可以填充例如为水的清洗液,清洗槽51内可以设置清洗槽传送辊组511。清洗槽传送辊组511可以包括上下两层传送辊,清洗液的液面可以位于上下两层传送辊中间,使得坯料10能够多次穿过液面,在水与空气中交替,即,坯料10能够在清洗槽51中多次浸入清洗液及暴露于空气,坯料10能够被反复冲洗。清洗模块脱水辊52能够挤压坯料10,清洗模块脱水辊52与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的结构可以相同,本申请不再赘述。
坯料10在烘干前经过清洗模块5的冲洗,可以稀释处理液,防止在后续的加热烘干步骤出现乙醇等物质引发爆炸等危险情况。
参见图4,第一烘干模块6包括箱体61、辊筒62、热风喷嘴63、烘干模块遮风部64、风机、加热系统。
辊筒62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61中。辊筒62可以为中空结构且具有周壁和内部空间,辊筒62的轴向两端中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风机,辊筒62的周壁上设置有透气孔。
辊筒62的内部空间可以连接风机,风机使辊筒62的内部空间成为负压空间,使得透气孔能够对位于辊筒62的周壁的外侧的坯料10产生吸附作用。
热风喷嘴63可以圆周阵列地设置在辊筒62的周壁外侧,热风喷嘴63朝向辊筒62的周壁,坯料10位于辊筒62的周壁时,热风喷嘴63吹出的风能够朝向坯料10,使得坯料10被外吹内吸地固定在辊筒62的周壁上。辊筒62旋转,坯料10便被带动行进。
坯料厚度忽略不计,则热风喷嘴63与辊筒62的周壁之间的距离X可以达到2厘米至4厘米,其远比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长箱网格带传送式除味设备中喷嘴距传送带的距离范围(例如为8厘米至15厘米)要小。如图1,现有技术中热风喷嘴13吹风方向相对,坯料12无法贴紧网格带11,因此为了避免坯料12与热风喷嘴13接触,热风喷嘴13与坯料12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而参见图3,本申请中风的流向不冲突(外吹内吸),使得坯料10可以牢牢固定于辊筒62,热风喷嘴63与坯料10之间的距离便可以相对较近,提高热风置换效率,避免热能的浪费。
辊筒62的周壁上设置的透气孔的开孔面积占辊筒62周壁面积之比越大,热风通过阻力越小,风机产生的负压吸力越好,穿透坯料10的风量越大,污染物被置换越快。在辊筒62的轴向上,透气孔不超出坯料10(例如轴向有多个透气孔时,两端的透气孔也被坯料10覆盖),以避免风在未被坯料10覆盖的透气孔流动而造成热风短路现象。
在辊筒62周向上,为了顺利转运坯料10,辊筒62具有未被坯料10覆盖的周壁。为了防止热风短路现象,可以设置烘干模块遮风部64遮住未被坯料10覆盖的辊筒62的周壁。烘干模块遮风部64可以固定设置,并使辊筒62能够相对于烘干模块遮风部64旋转。被遮住的周壁可以是辊筒62的内周壁或外周壁,为方便设置,可以将烘干模块遮风部64设置于辊筒62的内部,以遮住辊筒62的内周壁,避免气体穿过相应的透气孔。
烘干模块遮风部64可以为柱状结构,其包括顶板641和连接于顶板641的连接板642。在烘干模块遮风部64的垂直于烘干模块遮风部64轴向的截面上,顶板641的截面为圆弧形,烘干模块遮风部64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扇形。
在烘干模块遮风部64不影响辊筒62旋转的前提下,顶板641可以尽量靠近辊筒62的内周壁,以覆盖辊筒62的部分区域,使得烘干模块遮风部64能够覆盖部分透气孔。在辊筒62的垂直于其轴向的截面上,坯料10覆盖于辊筒62的区域的圆弧所对应的角包线角,包线角可以不小于180°,优选地可以不小于270°,提高辊筒的使用效率。顶板641覆盖于辊筒62的区域的圆弧所对应的角可以等于或略大于360°与包线角的差,使得辊筒62上的透气孔被完整覆盖,从而避免热风短路现象。
辊筒62的直径可以为80厘米至120厘米,优选为100厘米。体积过大会增加设备成本、对风机的功率要求也会更高。体积过小则安装烘干模块遮风部64不方便,而且辊筒62的周长过短也会造成热风加热置换污染物的量不够充分。
进一步地,风机可以包括排气孔,排气孔处可以安装蝶阀,供废气排放。箱体61的两侧可以具有狭缝通道,供坯料10进出箱体61。箱体61内的辊筒62的个数可以为2个至6个,优选为4个。箱体61外侧可以设置保温层,避免温度流失。
加热系统可以对风进行加热。加热方式可以选用目前最经济,热能利用率最高的天然气直燃方式。风机中可以安装热电偶,用于检测热风的温度。
风机可以仅设置一个,风从辊筒62内吸出后可以再送入热风喷嘴63,使风路循环。当然,也可以设置两个风机,分别抽吸辊筒62和向热风喷嘴63吹风。
示例性地,坯料10为海绵,海绵包括泡孔和无定形区,处理液浸轧模块4中的处理液包括乙醇。经乙醇浸轧处理后,海绵的无定形区和泡孔中具有乙醇。当海绵在烘干模块中进行烘干时,迅速被例如100℃的高温热风加热,而乙醇的沸点在78℃,使得乙醇能够快速汽化,体积千百倍增大,冲击污染物微粒。并且,海绵的无定形区的液态水也迅速蒸发汽化,进一步地冲击污染物微粒。污染物微粒则从无定形区扩散到泡孔,进而被热风置换去除。
烘干模块中不仅是海绵被加热使污染物迁移置换去除那样简单的物理过程,还加快了乙醇等处理液扩散置换的去除过程,特别是因为极快地加热而使处理液中各组分(乙醇和水)在海绵内部无定形区急剧蒸发汽化体积剧增形成的类似微爆炸冲击混合反应扩散机制,能让粘稠不易扩散且汽化蒸发缓慢的污染物能够顺利排出。
第二烘干模块7与第一烘干模块6的结构可以相同。通过第二烘干模块7进行二次烘干除味可以进一步地加热扩散、迁移置换被处理的坯料10中残存的微量污染物,特别是对低透气量的材料,可以确保更好的去味效果。
当然,若对于去味效果要求不高,可以仅使用第一烘干模块6。一般说来,经历处理液浸轧模块4、清洗模块5、第一烘干模块6三级去除后,基本可以降低气味等级约1.5-2级。当然,海绵体系中原始污染物浓度越高,能够出除的气味等级越高。“气味等级”可以是根据大众汽车公司PV3900气味检验方法测定的汽车内部所使用的材料引起的气味等级。气味一词可理解为材料在规定期限内经过一定的温度和气候条件下的存放之后,挥发性部件释放出的可察觉的气味的倾向。气味等级包括1-6级。
仅使用第一烘干模块6时,其吹出的热风的温度可以设定在140℃至160℃。若使用第一烘干模块6、第二烘干模块7进行二次烘干除味,可以将第一烘干模块6的吹出的热风的温度T1设定在90℃至110℃,第二烘干模块7的吹出的热风的温度T2设定在110℃至130℃。二次烘干中温度设定更温和,对坯料的理化性能的保护更好。
海绵中的聚氨酯大分子在潮湿高温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气味单体。可以使第一烘干模块6的工作温度相对较低,使上述水解反应尽量不发生;在第二烘干模块7中,水等液体可认为被基本去除干净,水解反应不会发生,因此,第二烘干模块7的工作温度可以设置得高于第一烘干模块6的工作温度。
当然,其工作温度可以调换,使第一烘干模块6的工作温度高于第二烘干模块7的工作温度。
一般说来,第二烘干模块7可以降低气味等级约0.5-1级。
示例性地,第一烘干模块6、第二烘干模块7中热风喷嘴的风量可以设置在7立方米/秒至16立方米/秒,风机的风压可以设置在1000帕至2000帕,额定功率可以为11千瓦。
风冷模块8用于风冷热烘后的坯料10。风冷模块8可以包括风冷箱体81、风冷辊筒82、风冷模块遮风部83、风机。风冷辊筒82可转动地设置在风冷箱体81中。风冷辊筒82可以为中空结构,且风冷辊筒82的周壁上设置有透气孔。可以通过风机在风冷辊筒82内制造负压,使得坯料10可以通过透气孔被吸附在风冷辊筒82上。
一方面烘干后的高温海绵的泡孔中还含有一定浓度的气味源,当它们自然冷却后还会通过有机物分子相似相吸原理附在泡孔表面,残留气味。另一方面,如果海绵没有被冷却就卷绕起来,海绵可能会发生分解,分解成的小分子物质又成为气味源。因此,在坯料10随风冷辊筒82转动的过程中,坯料10的污染物能够被冷空气进一步置换,不仅能很好地冷却坯料10,还能进一步地去除污染物。
同理,风冷模块遮风部83可以设置在风冷辊筒82的内部,风冷模块遮风部83用于遮住风冷辊筒82的未被坯料10覆盖的透气孔,避免浪费风机的做功以及消除该区域对坯料10的吸力,使坯料10能够顺利行进。由于此时的坯料10已干燥洁净且相对低温无腐蚀,风冷辊筒82的材料可以是卷绕制成的普通钢板。风冷箱体81的密闭性需求不大,其密封标准可以相对于烘干模块中的箱体的密封标准低。
一般来说,风冷模块8可以降低气味等级约0.2-0.5级。
出布收卷模块9可以包括A字架收卷装置91和/或双辊筒收卷装置92。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坯料10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收卷方式,例如坯料10为聚氨酯海绵复合面料时,可以通过A字架收卷装置91主动收卷;坯料10为相对更薄软的单层布料时,可以通过双辊筒收卷装置92进行主动收卷。A字架收卷装置91和双辊筒收卷装置92为现有的装置,本申请不再赘述。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还可以包括速度检测与同步控制装置100。速度检测与同步控制装置100可以设置在进布放卷模块3、处理液浸轧模块4之间,速度检测与同步控制装置100还可以设置在风冷模块8、出布收卷模块9之间,通过检测坯料10的张力,进而检测出坯料10在该位置的行进速度,为例如进布放卷模块3的放卷速度或坯料10在系统其他位置处速度的调节提供参考指标,以控制坯料10在系统的各位置能够同步行进。速度检测与同步控制装置100为现有装置,本申请不再赘述。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还可以包括储布槽,例如可以为U型储布槽。储布槽可以设置在进布放卷模块3处和出布收卷模块9处。
本申请提供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方法应用上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将坯料10浸入处理液后挤压坯料10,使坯料10脱水;
将坯料10浸入清洗液后挤压坯料10,使坯料10脱水;
热风烘干坯料10;以及
风冷所述坯料10。
当然,其除味步骤还可以包括放卷、收卷等步骤,本申请不再一一详述。
可以理解,在正常工作时,坯料10的行进速度在各位置处相同,行进速度可以为10米/分钟。相比于背景技术提到的将海绵较长时间(例如20分钟-60分钟)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热乙醇溶液中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坯料处理速度更快,处理液浸轧模块4中的处理液来不及进行扩散迁移污染物,只是将处理液浸入到坯料10中,后续进行高温烘干步骤时,胚料10中的处理液汽化使污染物随热风置换出来。在去味原理上,本申请有显著的革新,使得坯料处理效率提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长箱网格带传送式除味设备动辄需要厂房长达几十米,占地空间大,需要的风机多,热能损耗严重。本申请的辊筒式热风外吹内吸的设计极大地节省了空间,喷嘴距离坯料更近,辊筒所在的箱体内温度均衡,使箱体内的坯料各位置同温加热,处理液和污染源受热蒸发,形成“微爆炸”的冲刷去除效果,除味效果好。
本申请中前述的范围用语A至B,其范围包含A、B两个端点值。例如,温度可以设定在140℃至160℃,代表其温度的设定a范围满足:140℃≤a≤160℃。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用于去除坯料(10)的味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液浸轧模块(4),其包括浸料箱(41)和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所述浸料箱(41)中能够填充处理液,所述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能够挤压浸渍处理液后的所述坯料(10);以及
第一烘干模块(6),其包括箱体(61)、辊筒(62)、热风喷嘴(63)和风机,所述辊筒(62)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61)中,所述辊筒(62)为中空结构且具有周壁和内部空间,所述辊筒(62)的所述周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辊筒(62)的所述内部空间连接所述风机,所述风机能够使所述辊筒(62)的所述内部空间为负压空间,使得所述透气孔对位于所述辊筒(62)的所述周壁的外侧的所述坯料(10)产生吸附作用,所述热风喷嘴(63)能够向所述辊筒(62)的所述周壁吹热风,
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能够带动所述坯料(10)顺次在所述浸料箱(41)、所述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和所述第一烘干模块(6)中进行相应处理,
所述第一烘干模块(6)还包括烘干模块遮风部(64),所述辊筒(62)能够相对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64)旋转,
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64)用于遮挡所述辊筒(62)的所述周壁上的所述透气孔,避免气体穿过被遮挡的所述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喷嘴(63)成圆周阵列地设置在所述辊筒(62)的所述周壁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喷嘴(63)与所述辊筒(62)的所述周壁的距离X满足:2厘米≤X≤4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64)设置于所述辊筒(62)的内部,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64)为柱状结构,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64)包括顶板(641)和连接于所述顶板(641)的连接板(642),
在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64)的垂直于所述烘干模块遮风部(64)轴向的截面上,所述顶板(641)的截面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还包括第二烘干模块(7),所述第二烘干模块(7)与所述第一烘干模块(6)的结构相同,
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能够带动所述坯料(10)在所述第一烘干模块(6)和所述第二烘干模块(7)中进行相应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还包括清洗模块(5),所述清洗模块(5)包括:
清洗槽(51),所述清洗槽(51)中能够填充清洗液;以及
清洗模块脱水辊(52),所述清洗模块脱水辊(52)能够挤压浸渍所述清洗液后的所述坯料(10),
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能够带动所述坯料(10)顺次在所述浸料箱(41)、所述处理液浸轧模块挤压辊(42)、所述清洗槽(51)、所述清洗模块脱水辊(52)和所述第一烘干模块(6)中进行相应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还包括:
进布放卷模块(3),其用于放卷所述坯料(10);
风冷模块(8),其用于风冷所述坯料(10);以及
出布收卷模块(9),其用于收卷所述坯料(10),
所述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能够带动所述坯料(10)顺次在所述进布放卷模块(3)、所述处理液浸轧模块(4)、所述第一烘干模块(6)、所述风冷模块(8)和所述出布收卷模块(9)进行相应处理。
8.一种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坯料(10)浸入所述处理液后挤压所述坯料(10),使所述坯料(10)脱水;
热风烘干所述坯料(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坯料(10)浸入所述处理液并挤压所述坯料(10)之后,且在热风烘干所述坯料(10)之前,将所述坯料(10)浸入清洗液并挤压所述坯料(10),使所述坯料(10)脱水,
在热风烘干所述坯料(10)之后,风冷所述坯料(10)。
CN202310054170.7A 2023-02-03 2023-02-03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6254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4170.7A CN116254659B (zh) 2023-02-03 2023-02-03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4170.7A CN116254659B (zh) 2023-02-03 2023-02-03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54659A CN116254659A (zh) 2023-06-13
CN116254659B true CN116254659B (zh) 2025-03-04

Family

ID=8668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4170.7A Active CN116254659B (zh) 2023-02-03 2023-02-03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5465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2848A (zh) * 2019-07-30 2019-12-20 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复合面料除异味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后整方法
CN213295786U (zh) * 2020-09-01 2021-05-28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一种自清洁的功能布浸泡烘干机
CN218989623U (zh) * 2023-02-03 2023-05-09 晟合新材料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01011U (zh) * 2018-04-11 2018-12-07 浙江富邦汽车内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式气味处理机
CN210287800U (zh) * 2019-04-03 2020-04-10 李雅 一种多层多次连续压轧蒸化染色机构
KR102024691B1 (ko) * 2019-06-28 2019-09-25 주식회사 리코블라인드 원단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13389300U (zh) * 2020-07-22 2021-06-08 绍兴柯桥如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毛布染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2848A (zh) * 2019-07-30 2019-12-20 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复合面料除异味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后整方法
CN213295786U (zh) * 2020-09-01 2021-05-28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一种自清洁的功能布浸泡烘干机
CN218989623U (zh) * 2023-02-03 2023-05-09 晟合新材料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54659A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93777U (zh) 一种涂布机
CN218989623U (zh)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
CN116254659B (zh) 连续式液气处理除味系统及方法
KR101653347B1 (ko) 유연기판에 코팅용 용액을 코팅하는 장치
JP6600079B2 (ja) 基板コーティ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伝導性フィルム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CN205066354U (zh) 纺织用烘干箱
CN210952186U (zh) 一种中药材烘干设备
US10745858B1 (en) Through-air dr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2002180365A (ja) シート状高分子吸水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216378722U (zh) 一种聚酯纤维面料表面涂层用浸泡装置
CN210357807U (zh) 一种涂布设备
KR101694362B1 (ko) 잉크코팅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도성 필름 코팅장치
JPH11203967A (ja) ケーブルのシラン架橋方法及び装置
KR20220115827A (ko) 추출 건조 장치
JP2007037690A (ja) 洗濯物風合乾燥方法、洗濯物風合乾燥装置及び排気循環装置
CN219913836U (zh) 一种可提高坯布干燥度的坯布表面除皱装置
CN216592478U (zh) 一种婴儿用纯棉布料的烘干设备
CN219264850U (zh) 一种纺织品生产加工的纺织物风干机
CN211542861U (zh) 一种印刷机印刷油墨干燥装置
CN213514879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丝绳生产线的干燥装置
JP7139172B2 (ja) ローラ乾燥抑制装置
CN107310258B (zh) 一种薄膜彩印工艺
CN214218792U (zh) 一种铜线退火用冷却干燥装置
CN105908519A (zh) 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
CN222834657U (zh) 一种纸张生产用水分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