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249061A - 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9061A
CN116249061A CN202310116093.3A CN202310116093A CN116249061A CN 116249061 A CN116249061 A CN 116249061A CN 202310116093 A CN202310116093 A CN 202310116093A CN 116249061 A CN116249061 A CN 116249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udio
control board
board card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60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葆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160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49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49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9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音频功能测试方法用于测试控制板卡的音频功能,方法包括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以使控制板卡响应于第一测试指令而输出音频信号;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计算电平信号的频率;根据电平信号的频率判断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降低测试控制板卡音频功能的成本。

Description

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频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智慧屏是一种智能硬件设备,一般指融合了音视频、健身、教育等更多交互模式的屏幕终端。在智慧屏中通常设置有控制板卡,控制板卡是智慧屏运行的核心,帮助智慧屏实现多种功能:如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等。在控制板卡的批量生产过程中,工厂需要自动化测试判断控制板卡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其中就包括音频功能。
目前,对音频功能进行测试的方式为通过音频测试箱进行测试。具体为,首先配置一封闭隔音的测试箱,接着在测试箱内部设置吸收声波的材料,防止声音反射,并安装仿真人工耳与人工嘴,以拾取声音信号,再连接外部的专业音频测试仪器,最后通过上位机软件测试音频参数。
然而,采用音频测试箱进行测试的方式所需成本较高,不适用于控制板卡批量生产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能够降低测试控制板卡音频功能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功能测试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测试控制板卡的音频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所述控制板卡,以使所述控制板卡响应于所述第一测试指令而输出音频信号;
接收所述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
计算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
根据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包括:
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信号;
将所述放大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所述电平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包括:
以预设方波信号的周期为计时单位,通过定时器计数得到所述电平信号的周期;
根据所述电平信号的周期计算得到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频率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包括:
当所述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同时,确定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正常;
当所述频率与预设频率不相同时,确定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异常。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第二测试指令至所述控制板卡,以使所述控制板卡响应于所述第二测试指令而开启音频输入电路并输出第一反馈指令;
接收所述第一反馈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指令播放测试声音,所述测试声音被所述控制板卡的所述音频输入电路接收;
接收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入功能是否正常。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功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控制板卡的音频功能,所述音频功能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器及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及所述控制板卡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板卡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所述控制板卡,以使所述控制板卡响应于所述第一测试指令而输出音频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计算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放大支路及信号转换支路;
所述信号放大支路连接于所述控制板卡及所述信号转换支路之间,所述信号转换支路还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信号放大支路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信号;
所述信号转换支路用于将所述放大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所述电平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信号放大支路包括第一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及所述控制板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及所述控制板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支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信号转换支路包括第一比较器;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支路连接,以接收所述放大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电平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音频功能测试装置还包括播放器,所述播放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输出第二测试指令至所述控制板卡,以使所述控制板卡响应于所述第二测试指令而开启音频输入电路并输出第一反馈指令;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指令控制所述播放器播放测试声音,所述测试声音被所述控制板卡的所述音频输入电路接收;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入功能是否正常。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音频功能测试方法用于测试控制板卡的音频功能,方法包括: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以使控制板卡响应于所述第一测试指令而输出音频信号;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计算电平信号的频率;根据电平信号的频率判断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对控制板卡的音频功能测试,并且,无需如相关技术中一样采用音频测试箱,所需的成本较低,即相对于相关技术而言降低了测试控制板卡音频功能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功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功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功能测试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播放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功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示出的步骤502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示出的步骤503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设方波信号与电平信号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功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功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音频功能测试装置100用于测试控制板卡200的音频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板卡200为设置于智慧屏中的板卡,以实现音频功能等多项功能。智慧屏是一种智能硬件设备,一般指融合了音视频、健身、教育等更多交互模式的屏幕终端。
音频功能测试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0及信号处理模块20。其中,控制器10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20及控制板卡200连接,信号处理模块20还与控制板卡200连接。
具体地,控制器10用于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200,以使控制板卡200响应于第一测试指令而输出音频信号。信号处理模块20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控制器10还用于计算电平信号的频率,控制器10还用于根据电平信号的频率判断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
其中,电平信号可以是具有设定电平的高电平信号、具有设定电平的低电平信号或具有设定周期的方波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对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出功能进行测试时,控制器10首先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200。控制板卡200在接收到第一测试指令后输出待测试的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被信号处理模块20所接收,并被转换为电平信号后输入至控制器10。继而,控制器10计算电平信号的频率,基于该频率就能够确定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从而,实现了对控制器板卡200的音频信号输出功能的测试过程。并且,在该过程中,无需如相关技术一样采用音频测试箱,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测试的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信号处理模块20包括信号放大支路21及信号转换支路22。其中,信号放大支路21连接于控制板卡200及信号转换支路22之间,信号转换支路22还与控制器10连接。
具体地,信号放大支路21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信号。信号转换支路22用于将放大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电平信号。
其中,第一参考电压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信号放大支路21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可防止音频信号的电压过小而导致后续计算精度较差或者是计算结果异常。例如,若将信号较为微弱(即电压较小)的音频信号直接输入至信号转换支路22,第一参考电压需要对应设置较小,此时,若音频信号因外部干扰而出现小的波动就会导致放大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比较的结果异常。而通过设置信号放大支路21对音频信号放大后再输入至信号转换支路22,音频信号因外部干扰而出现小的波动相对于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而言可以被忽略,则不会影响到放大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比较的结果,从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请参照图3,图3中示例性示出了音频功能测试装置100的一种电路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信号放大支路21包括第一电阻R1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
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输入端及控制板卡20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入端及控制板卡20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信号转换支路22连接。在该实施例中,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输入端为反向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入端为同相输入端为例。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信号放大支路21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
其中,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及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及信号转换支路22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及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及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及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接地端均接地GND,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电源端与第一电源V1连接。
具体地,第一电阻R1用于作为负载,以保持信号放大支路21的正常运行。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容C1的组合以及第二电感L2与第二电容C2的组合均为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低频干扰信号。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用于决定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的倍数。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转换支路22包括第一比较器U2。
其中,第一比较器U2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参考电压。第一比较器U2的第二输入端与信号放大支路21连接,以接收放大信号。第一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0连接,第一比较器U2的输出端输出电平信号。在该实施例中,以第一比较器U2的第一输入端为同相输入端,第一比较器U2的第二输入端为反向输入端为例。
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转换支路22还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
其中,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信号放大支路21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一比较器U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及第一比较器U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2的电源端与第一电源V1连接,第一比较器U2的接地端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均接地GND。
具体地,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用于对第二参考电压VREF进行分压,并将第八电阻R8上的电压(即第一节点P1上的电压)作为第一参考电压与信号放大支路21输出的放大信号进行比较。
当信号放大支路21输出的放大信号的电压保持小于或等于第一节点P1上的电压时,第一比较器U2输出的电平信号为固定电平的直流信号。
当信号放大支路21输出的放大信号的电压中同时存在小于等于第一节点P1上的电压以及大于第一节点P1的电压时,第一比较器U2输出的电平信号为方波信号。其中,信号放大支路21输出的放大信号通常为正弦波信号,在该放大信号小于或等于第一节点P1的电压部分,方波信号处于第一电平;在该放大信号大于第一节点P1的电压部分,方波信号处于第二电平。此时,第一比较器U2输出的电平信号具有一定的频率,该频率由第一节点P1的电压大小决定,亦即通过改变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的电阻值,就能够改变第一节点P1的电压,即改变了第一参考电压,从而改变了第一比较器U2输出的电平信号的频率。
进而,在实际应用中,在保持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的电阻值的前提下,预先对控制板卡200在正常情况下输出的音频信号所转换得到的电平信号的频率进行测试。后续可将该频率作为标准频率预先设置于控制器10中,控制器10在接收到第一比较器U2输出的电平信号后,计算出该电平信号的频率,并跟预先设置的标准频率比较。若该电平信号的频率与预先设置的标准频率相同,可确定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出功能正常。反之,若该电平信号的频率与预先设置的标准频率不同,例如当第一比较器U2输出的电平信号为固定电平的直流信号,该直流信号的频率接近为0,必然小于预先设置的标准频率,则确定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出功能异常。从而实现了对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出功能的测试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以对控制板卡200输出的一路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为例。其中,该路音频信号包括正极信号与负极信号,分别从控制板卡20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输出。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对控制板卡200输出的两路或两路以上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只需增加如图3所示的电路结构即可。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板卡200输出两路音频信号,每路音频信号均包括正极信号与负极信号。其中,第一路音频信号分别从控制板卡20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输出;第二路音频信号分别从控制板卡200的第三端与第四端输出。在该种情况下,需要增加与图3所示的电路结构相同的结构,并连接至控制板卡200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以实现对第二路音频信号的处理。
请返回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该音频功能测试装置100还包括播放器30。
其中,控制器10还用于输出第二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200,以使控制板卡200响应于第二测试指令而开启音频输入电路202并输出第一反馈指令。控制器10还用于接收到第一反馈指令,并根据第一反馈指令控制播放器30播放测试声音,测试声音被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入电路202接收。控制器10还用于接收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入功能是否正常。
具体地,当需要测试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入功能时,控制器10输出第二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200。控制板卡200在接收到第二测试指令后,开启控制板卡200上的音频输入电路202。控制板卡200确定音频输入电路202开启后,输出第一反馈指令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若接收到第一反馈指令,则控制播放器30播放测试声音。音频输入电路202接收播放器30播放的测试声音,并在接收到测试声音后输出对应的反馈信号至控制板卡200中的控制单元。控制板卡200中的控制单元判断所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电平值是否在预设的电平值范围内。若控制板卡200中的控制单元判断所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电平值在预设的电平值范围内,则控制板卡200输出功能正常的测试结果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根据测试结果可确定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入功能正常;若控制板卡200中的控制单元判断所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电平值不在预设的电平值范围内,则控制板卡200输出功能异常的测试结果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根据测试结果可确定控制板卡200的音频输入功能异常。
请参照图4,图4中示例性示出了播放器30的一种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播放器30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开关管Q1、第一二极管D1与蜂鸣器U3。
其中,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控制器10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及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均接地GND,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蜂鸣器U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蜂鸣器U3的第二端及第一电源V1连接。
具体地,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用于对控制器1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进行分压,以在第十电阻R10上生成能够驱动第一开关管Q1的电压。蜂鸣器U3一般是电感元件,当电感元件突然断电会产生很大感应电动势,造成对电子元件的损伤,从而,设置第一二极管D1与蜂鸣器U3并联,能够利用第一二极管D1的单向导电特性,在蜂鸣器U3突然断电时,使第一二极管D1得到正向电压而导通,以起到接续蜂鸣器U3中的电流的作用。
当控制器10接收到控制板卡200输出的第一反馈指令时,控制器1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在第十电阻R10上的分压大于第一开关管Q1的导通压降,以使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一电源V1、蜂鸣器U3与第一开关管Q1形成回路,蜂鸣器U3得电而输出测试声音。
当控制器10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指令时,控制器1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在第十电阻R10上的分压小于第一开关管Q1的导通压降,第一开关管Q1关断。第一电源V1与蜂鸣器U3所在回路被断开,蜂鸣器U3失电而停止输出测试声音。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功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方法用于测试控制板卡的音频功能,音频功能包括音频输出功能,和/或,音频输入功能。
如图5所示,该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以使控制板卡响应于第一测试指令而输出音频信号。
步骤502: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
步骤503:计算电平信号的频率。
步骤504:根据电平信号的频率判断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
具体地,当需要对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进行测试时,首先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控制板卡在接收到第一测试指令后输出待测试的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被转换为电平信号。继而,计算该电平信号的频率,基于该频率就能够确定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从而,实现了对控制器板卡的音频信号输出功能的测试过程。并且,在该过程中,无需如相关技术一样采用音频测试箱,能够降低测试的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502中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信号。
步骤602:将放大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电平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可防止音频信号的电压过小而导致后续计算精度较差或者是计算结果异常,从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而通过将放大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电平信号的各项特征(比如频率等)更容易精准地确定,则有助于提高判断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步骤503中计算电平信号的频率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以预设方波信号的周期为计时单位,通过定时器计数得到电平信号的周期。
步骤702:根据电平信号的周期计算得到电平信号的频率。
具体地,当放大信号的电压保持小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电平信号为固定电平的直流信号。此时,若定时器设置为以接收到该固定电平开始计时,由于该电平信号为固定电平的直流信号,定时器会一直保持计数,所获得的电平信号的周期为无限大,电平信号的频率接近于0。而若定时器设置为以接收到该固定电平相反的电平(如固定电平为低电平时,固定电平相反的电平为高电平)开始计时,则定时器一直无法开始计时,无法获得的电平信号的周期与频率。在上述的情况中,均确定为所获得的电平信号的频率异常,则确定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异常。
当放大信号的电压中同时存在小于等于第一参考电压以及大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电平信号为方波信号。其中,当放大信号的电压中小于等于第一参考电压时,方波信号处于低电平;当放大信号中大于第一参考电压时,方波信号处于高电平。
请一并参照图8,如图8所示,波形S1为预设方波信号的示意图;波形S2为电平信号的示意图。其中,预设方波信号的周期为Tc1,例如T1时刻与T2时刻之间的时长即为预设方波信号的周期。
具体地,当接收到的电平信号S2出现高电平时,定时器开始进行计时,即从T1时刻开始进行计时。在经过三个预设方波信号S1的周期Tc1时,即在T3时刻,再次接收到电平信号S2为高电平。此时,可确定T1时刻与T2时刻之间的时长即为该电平信号S2的周期。电平信号S2的周期总共包括三个周期Tc1,则电平信号S2的周期为3Tc1。进而可确定电平信号S2的频率为1/3Tc1。
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504中根据电平信号的频率判断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当电平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同时,确定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正常。当电平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不相同时,确定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异常。
其中,预设频率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在一实施方式中,可预先对控制板卡在正常情况下输出的音频信号所转换得到的电平信号的频率进行测试,并将该频率作为预设频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该音频功能测试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输出第二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以使控制板卡响应于第二测试指令而开启音频输入电路并输出第一反馈指令。
步骤902:接收第一反馈指令,并根据第一反馈指令播放测试声音,测试声音被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入电路接收。
步骤903:接收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入功能是否正常。
具体地,当需要测试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入功能时,输出第二测试指令至控制板卡。控制板卡在接收到第二测试指令后,开启控制板卡上的音频输入电路。控制板卡确定音频输入电路开启后,输出第一反馈指令。若接收到第一反馈指令,则播放测试声音。音频输入电路接收测试声音,并在接收到测试声音后输出对应的反馈信号至控制板卡中的控制单元。控制板卡中的控制单元判断所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电平值是否在预设的电平值范围内。若控制板卡中的控制单元判断所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电平值在预设的电平值范围内,则控制板卡输出的功能正常的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可确定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入功能正常;若控制板卡中的控制单元判断所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电平值不在预设的电平值范围内,则控制板卡输出的功能异常的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可确定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入功能异常。
应理解,方法实施例中对控制板卡的音频功能的具体测试过程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还可以参考上述音频功能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测试控制板卡的音频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所述控制板卡,以使所述控制板卡响应于所述第一测试指令而输出音频信号;
接收所述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
计算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
根据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包括:
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信号;
将所述放大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所述电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包括:
以预设方波信号的周期为计时单位,通过定时器计数得到所述电平信号的周期;
根据所述电平信号的周期计算得到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频率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包括:
当所述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同时,确定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正常;
当所述频率与预设频率不相同时,确定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第二测试指令至所述控制板卡,以使所述控制板卡响应于所述第二测试指令而开启音频输入电路并输出第一反馈指令;
接收所述第一反馈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指令播放测试声音,所述测试声音被所述控制板卡的所述音频输入电路接收;
接收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入功能是否正常。
6.一种音频功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测试控制板卡的音频功能,所述音频功能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器及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及所述控制板卡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板卡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输出第一测试指令至所述控制板卡,以使所述控制板卡响应于所述第一测试指令而输出音频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计算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平信号的频率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出功能是否正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功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放大支路及信号转换支路;
所述信号放大支路连接于所述控制板卡及所述信号转换支路之间,所述信号转换支路还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信号放大支路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信号;
所述信号转换支路用于将所述放大信号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所述电平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功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支路包括第一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及所述控制板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及所述控制板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支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功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支路包括第一比较器;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支路连接,以接收所述放大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电平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功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功能测试装置还包括播放器,所述播放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输出第二测试指令至所述控制板卡,以使所述控制板卡响应于所述第二测试指令而开启音频输入电路并输出第一反馈指令;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指令控制所述播放器播放测试声音,所述测试声音被所述控制板卡的所述音频输入电路接收;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判断所述控制板卡的音频输入功能是否正常。
CN202310116093.3A 2023-01-31 2023-01-31 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249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6093.3A CN116249061A (zh) 2023-01-31 2023-01-31 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6093.3A CN116249061A (zh) 2023-01-31 2023-01-31 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9061A true CN116249061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6093.3A Pending CN116249061A (zh) 2023-01-31 2023-01-31 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490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3622B2 (en) Thermal model of transducer for thermal protection and resistance estimation
CN103226368B (zh) 快速加电偏置电压电路
CN104469620B (zh) 一种音频输出功率大范围可调的声学产品
US9294057B2 (en) Efficient low noise high speed amplifier
CN111052598B (zh) 减少具有可配置最终输出级的放大器中的音频伪像
CN208079372U (zh) 能够生成偏置电压的集成电路以及音频系统
CN103401404A (zh) 噪声消除方法以及噪声消除电路
US10404248B2 (en) Calibration of a dual-pa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ystem
CN116249061A (zh) 音频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US7362169B2 (en) Power efficient amplifier
US7783062B2 (en) Automatic audio distor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P0613239A1 (en) Audio amplifier arrangement
US20160192094A1 (en) Device for playing music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12463176U (zh) 低频大功率高压信号发生装置
CN211321499U (zh) 扬声器控制电路及音频播放装置
JP3121250B2 (ja) 警報音響装置
CN116055955B (zh) 一种消音电路及芯片
CN203775149U (zh) 具有功率限制功能的d类功放芯片和音频播放设备
CN110972044A (zh) 扬声器控制电路及音频播放装置
CN210625842U (zh) 音频分析仪
US7734265B2 (en) Audio muting circuit and audio muting method
CN203661276U (zh) 一种静音控制电路
US20210192912A1 (en) Duty cycle tuning in self-resonant piezo buzzer
CN222618054U (zh) 扬声器温度监测电路及智能音箱
CN210840030U (zh) 主动降噪耳机及其电源管理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