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1237A -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11237A CN116211237A CN202211743746.2A CN202211743746A CN116211237A CN 116211237 A CN116211237 A CN 116211237A CN 202211743746 A CN202211743746 A CN 202211743746A CN 116211237 A CN116211237 A CN 1162112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refractive
- eye
- image
- imag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03—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ing refraction, e.g. refractometers, skiascop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08—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75—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adjusting devices, e.g. operated by control lev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looking at the eye fundus, e.g. ophthalmoscop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及其测量方法,根据每一个被测者的眼底中央凹的屈光情况,将成像系统的状态调节到初始调节状态,而后,根据预设的扫描参数,控制成像系统以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根据扫描参数进行屈光分布测量,如此,能够针对不同的被测者的个体情况,自动调整成像系统的扫描范围,大大缩短眼屈光分布测量的时间,提高测量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屈光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眼睛视网膜的成像区域包括黄斑处以及黄斑周边区域。人们常说的屈光不正状态(近视和远视)指的是以黄斑处作为基准点,判断眼睛对于平行光的聚焦位置,若聚焦位置位于视网膜的黄斑之前,则称为近视,若聚焦位置位于视网膜的黄斑之后,则称为远视。针对黄斑处测得的屈光值即常说的眼睛度数。针对视网膜黄斑周边区域不同位置测得的屈光值称为周边屈光,呈无规律分布。图1为实际测得的不同被测眼睛的屈光分布结果。其中,中央凹的值(中央小圆内的数值)为黄斑处屈光值,它代表了眼睛的屈光不正状态,该值为正表示远视,该值为为负表示近视,该值为零则是正视。
对于周边屈光的测量,已有一些技术,其中包括采用扫焦技术的实现方式。这一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成像系统在测量时需要进行大范围的变焦扫描,以便使得不同待测眼睛的屈光范围都能在变焦范围之内。如图2所示,不同个体A、B和C的眼睛屈光都有各自不同的范围,变焦成像系统变焦扫描(以下简称扫焦)成像时需要覆盖A、B、C三个眼睛的屈光范围。由于变焦扫描范围较大,测量系统需要长时间采图,在测量过程中眼睛需要长时间保持眼位和瞳径大小稳定,并且不能眨眼,这对受试者的配合度要求较高,测量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不同的被测者进行屈光分布测量时,根据个体情况自动调整成像系统的状态调节扫描范围,大大缩短眼屈光分布测量的时间,提高测量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像获取装置,包括:
成像系统,包括第一成像镜组和至少一图像采集器;
光源投射模块;以及,
控制装置,获取眼睛黄斑处的屈光值,根据该屈光值控制所述成像系统处于初始调节状态,并且以所述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控制成像系统不断进行状态调节扫描,使得所述图像采集器获取眼底不同离焦程度的图像序列;根据所述图像序列得到眼屈光分布。
可选地,所述光源投射模块包括投射测量光的第一模式、以及投射照明光的第二模式,所述测量光为环形光,所述照明光为面光。
可选地,所述眼睛黄斑处的屈光值在所述第一模式下确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像镜组包括变焦镜组,所述状态调节扫描为调节所述至少一图像采集器的位置,和/或调节所述变焦镜组的焦距。
可选地,所述光源投射模块包括第一环形照明模组以及调节光阑。
可选地,所述光源投射模块包括:
第一光源模组,用以投射测量光,以形成第一模式;以及,
第二光源模组,用以投射照明光,以形成第二模式。
可选地,还包括固视模块,所述固视模块与所述至少一图像采集器进行同步调节。
可选地,所述固视模块包括设于所述主光轴的一侧且与所述分光元件对应设置的反射镜、以及沿着与主光轴平行的方向上依次远离所述反射镜设置的第二成像镜组和固视模块。
可选地,所述图案投射装置包括固视光源、设于所述固视光源与所述第二成像镜组之间的透光图案板。
可选地,所述投射光源包括投射光源件、第一聚光镜组和匀光器。
可选地,所述光源投射模块包括对应所述中空反射镜设置的第一环形照明模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照明模组与所述中空反射镜之间的调节光阑,其中,所述调节光阑的工作模式可切换,以形成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
可选地,所述光源投射模块还包括第一分光镜,对应所述中空反射镜设置;
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对应所述第一分光镜朝向所述中空反射镜的一侧设置;
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对应所述第一分光镜背对所述中空反射镜的一侧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包括第一光源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一分光镜之间的光阑模组;和/或,
所述第二光源包括第二环形光源、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一分光镜之间的第二聚光镜。
可选地,所述扫焦单元包括用以调节所述图像采集器的位置的位置调节器。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
第一图像采集器,对应所述第一成像镜组设置,用以采集所述第一成像镜组上的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与所述固视模块连接进行同步调节;以及,
第二图像采集器,对应所述第一成像镜组设置,用以采集所述第一成像镜组上的图像;
所述位置调节器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位置调节器包括:
第一位置调节器,同步调节所述成像系统和所述固视模块的位置;以及,
第二位置调节器,调节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像镜组包括变焦镜组,所述扫焦单元通过调节变焦镜组实现成像系统焦距的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包括上述图像获取装置;以及运算单元,根据所述图像序列得到眼屈光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眼屈光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眼底的中央凹处屈光值;
(2)根据眼底的中央凹处屈光值,使成像系统处于初始调节状态;
(3)以所述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对成像系统进行焦距,以获得眼底不同离焦程度的图像序列;
(4)根据所述图像序列得到眼屈光分布。
本发明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以及测量方法,在测试时,对应每一个被测者先根据被测者的眼底中央凹的屈光情况,将所述成像系统的状态调整到初始调节状态,而后,再以该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进行成像系统的状态调节扫描,以实现眼屈光分布的测量,如此,能够针对不同的被测者的个体情况,自动调整成像系统的扫描范围,大大缩短了眼屈光分布测量的时间,降低了眼屈光分布测量过程中受测者配合的难度,提高了眼屈光分布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不同个体人眼屈光范围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屈光调节范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图像获取装置在测试时的屈光调节范围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调节光阑的一实施例的两种工作状态;
图6为图3中的调节光阑的另一实施例的两种工作状态
图7为图4中的调节光阑在第一模式下的光路图;
图8为图4中的调节光阑在第二模式下的光路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第一光源模组的工作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第二光阑可选结构一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的第二光阑可选结构二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像获取装置,请参阅图3至图8,包括:
接目镜组11、分光元件12、固视模块33、光源投射模块5、扫焦单元、成像系统、控制装置6,
光源投射模块5,包括投射测量光的第一模式、以及投射照明光的第二模式。所述测量光具体为环形光,所述环形光可以为由多个点构成的环状,也可以为环带状,波段可以是红外光波段。所述照明光具体为面光,与环形照明不同的,能够在某一区域形成整体照明,例如圆形照明区域、矩形照明区域等。
所述成像系统包括第一成像镜组14和至少一图像采集器2;
所述扫焦单元包括第一位置调节器41和第二位置调节器42,第一位置调节器41与第一成像镜组14和/或至少一图像采集器2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第一成像镜组14和/或至少一图像采集器2的位置;第二位置调节器42与固视模块33连接,用于改变固视模块33的位置;
控制装置6,获取眼睛黄斑处的屈光值,根据该屈光值控制所述成像系统处于初始调节状态;以所述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控制成像系统不断进行状态调节扫描,使得所述图像采集器获取眼底不同离焦程度的图像序列;根据所述图像序列得到眼屈光分布。
对于成像系统状态的控制,控制装置6与所述扫焦单元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扫焦单元调节所述第一成像镜组14和/或至少一图像采集器2的位置,以实现对所述成像系统焦距的控制和扫描。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光源投射模块5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光源投射模块5的投光模式。
对于所述眼睛黄斑处的屈光值的获取方式,可通过接收外部数据或直接测量的方式实现,外部数据的来源可以为问诊、查找本地或联机数据库、查找远程服务器等。
控制装置6从图像采集器获取所述图像序列后,通过图像处理,以及计算得到眼屈光分布。
固视模块33,用于引导视线,以及使待测眼睛放松,处于无屈光调节的状态。
所述分光元件12是二向色镜,还可以为分光镜、玻璃片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固视模块33包括固视光源331、设于所述固视光源331与所述第二成像镜组32之间的透光图案板332,以通过所述固视光源331向所述透光图案板332投射光线,经所述透光图案板332后形成相应图案,而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成像镜组32、所述反射镜31反射至所述分光元件12,经过所述分光元件12反射至所述接目镜组11,进而投射至被测者眼底,所述固视光源331可以为LED光源结构,所述透光图案板332可以为半透明图案板。具体地,所述固视光源包括固视光源件331a、第一聚光镜组331b和匀光器331c,所述固视光源件331a为LED等,经过所述第一聚光镜组331b和所述匀光器331c的作用使得光线能够均匀达到所述透光图案板332的各个区域。
可选地,固视模块还可采用非图案的形式,例如亮点等,只要能起到视线引导的作用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投射模块5包括对应所述中空反射镜13设置的第一环形照明模组5a、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照明模组5a与所述中空反射镜13之间的调节光阑5b。其中,调节光阑5b具有两种模式,其一为工作模式,即小孔模式,如图7所示,在该模式下,通过小孔的光线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光路传输,在眼底形成亮环,以形成所述第一模式,该模式用于成像系统初始调节状态的确定;其二为非工作模式,即通光模式,如图8所示,在该模式下,光阑3不对眼底照明光形成遮挡,阴影部分为环形光源发出的光线,该光线可以照亮整个眼底,为眼底图像的拍摄提供面光,以形成所述第二模式。调节光阑5b可以为图5中位置切换的形式,也可以为图6中旋叶方式的机械可变小孔光阑的形式,也可以通过LCD液晶屏来控制小孔形态,如此即可实现两种出光模式的改变。本发明对于具体如何调节所述调节光阑5b的光阑孔大小不做限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包括上述图像获取装置;以及运算单元,根据所述图像序列得到眼屈光分布。
所述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的测量方法如下:
首先,固视光源331形成的固视图案或固视图标依次经第二成像镜组32、反射镜31、分光元件12、接目镜组11会聚进入人眼,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像,引导人眼注视方向。经眼底反射的光线依次经接目镜组11会聚、分光元件12、穿过中空反射镜13中部透光小孔、第一成像镜组14,成像在图像采集器2处,固视图案在人眼中的共轭面位于图像采集器2在人眼中的共轭面的前面(靠近眼前节的方向为前)。
控制装置6对位置控制器41和位置控制器42分别进行单独控制,使固视模块和图像采集器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二者在人眼里的共轭面的位置差始终保持一致。这样,当图像采集器1与人眼黄斑共轭时,半透明图案将会成像在人眼视网膜前固定距离处,呈现固定模糊程度的图案,这种雾视效果可以避免人眼产生屈光调节。
接着,控制装置6将光阑5b设置为工作模式,即小孔模式,环形光源5a形成的环形照明光依次经中空反射镜13、分光元件12、接目镜组11会聚入眼睛,在眼底形成亮环。如图11所示,由于不同屈光人眼的眼轴长不同,投到眼底的亮斑的尺寸会有所不同。图11中近视眼、正视眼和远视眼分别对应着亮斑尺寸A1B1、A2B2和A3B3。眼底亮环经视网膜反射出射人眼,依次经接目镜组11会聚、分光元件12、穿过中空反射镜13中部透光小孔、第一成像镜组14,成像在图像采集器2处。
控制装置6根据图像采集器2在当前位置采集的人眼眼底亮斑尺寸计算得到人眼黄斑处屈光粗测值D1,并控制图像采集器2到D1位置,D1位置指的是当黄斑处屈光为D1时与眼底共轭的像面位置,控制固视模块33到D1’位置,D1’位置指的是当黄斑屈光为D1时在眼底形成某一近视离焦的位置。然后,控制装置6根据图像采集器2在D1位置采集的眼底亮斑尺寸计算得到人眼黄斑屈光值D2,若D2与D1差值较大,则固视模块33移动到D2’位置,图像采集器2移动到D2位置进行图像采集,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前后两次测得的D2与D1的偏差小于等于某一阈值xD,最终得到准确的黄斑处屈光值,据此使成像系统处于初始调节状态。所述初始调节状态为成像系统对黄斑处呈清晰图像的状态,通过调节第一成像镜组14的焦距和/或至少一图像采集器2的位置实现。
接下来,控制装置6控制光阑5b由小孔模式变为通光模式,整个眼底被光源投射模块5形成的面光照亮。然后,成像系统的第一成像镜组14或图像采集器2在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以所述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以扫描参数进行状态调节扫描,同时在不同的调节状态下采集视网膜不同位置的图像序列,如此,能够减小状态调节扫描范围,缩短眼屈光分布测量的时间。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6根据得到的黄斑处屈光值确定眼屈光分布测量的屈光调节范围和策略,并初始化扫焦单元的初始调节状态。根据对大量被测者的数据统计获得扫描参数,扫描参数包括扫描范围、步长等。假设测得的黄斑屈光值为Q,屈光调节范围为Q-ΔQ1~Q+ΔQ2,所述初始调节状态设置为与Q值对应,或与Q-ΔQ1、Q+ΔQ2或Q-ΔQ1与Q+ΔQ2之间的任一值对应。ΔQ1与ΔQ2可通过数据统计获得。对于屈光调节策略,选择屈光调节间隔为ΔD,调节方向可从Q-ΔQ1开始,至Q+ΔQ2结束,或者从Q+ΔQ2开始至Q-ΔQ1结束,也可以从Q-ΔQ1~Q+ΔQ2之间的某一值开始,向Q增加或减小的方向依次扫描,完成Q-ΔQ1~Q+ΔQ2范围的屈光调节。屈光调节的方式可以为不断改变第一成像镜组的焦距,和/或不断改变图像采集器的移动位置。
最后,图像传感器2将所有眼底图像序列传输给运算单元,运算单元根据成像系统的状态以及所获得的图像序列计算出人眼整个视网膜的屈光分布,将计算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显示。所述整个视网膜的屈光分布由视网膜多个不同位置处的不同屈光值构成,所述屈光值随着不同位置变化而变化,以极坐标表示为E(r,θ),以视网膜某一位置(例如黄斑中心)为原点,r为极径,即直径方向,代表不同视场角,0<r<r1,r1为所测量的最大视场角,例如20°~70°,θ为极角,0≤θ≤2π,代表方位角,或圆周方向。裸眼的屈光分布在径向和环周方向均呈不规则分布。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图像采集器2设置为两个,包括:
第一图像采集器2a,用于针对光源投射模块5的第一模式测量,即接收环形光照明眼底时眼底的反射光;以及,
第二图像采集器2b,用于针对光源投射模块5的第二模式测量,即接收面光照明眼底时眼底的反射光。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的,所述位置调节器4设置为多个,包括:
第一位置调节器41,将第一图像采集器2a和所述固视模块33同时设置其上;以及,第二位置调节器42,调节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器2b的位置。通过将第一图像采集器2a和所述固视模块33同时设置于第一位置调节器41,使得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2a和所述固视模块33的位置保持恒定,进行同步调节,从而使得二者在人眼里的共轭面的位置差始终会保持一致。这样,当第一图像采集器2a与人眼黄斑共轭时,固视模块33上的图像将会成像在人眼视网膜前固定距离处,呈现固定模糊程度的图案,这种雾视效果可以避免人眼产生屈光调节。
可以理解的,位置调节器可以为三个,分别用于调节固视模块、第一图像采集器2a、第二图像采集器2b。
对于设备的测量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第一图像采集器2a针对黄斑进行测量,以确定成像系统的初始调节状态。采用第二图像采集器2b针对眼睛视网膜的屈光分布进行测量,具体而言,根据针对黄斑进行测量的结果,将第二图像采集器2b与第一成像镜组所构成的成像系统调整到初始调节状态,而后,以所述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以扫描参数进行眼屈光分布测量,如此,能够减小状态调节扫描范围,缩短眼屈光分布测量的时间。
如图10至图13所示,为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光源投射模块5,具体包括:
第一光源模组51,对应所述中空反射镜13设置,用以向所述中空反射镜13投射环形光,以形成所述第一模式;以及,
第二光源模组52,对应所述中空反射镜13设置,用以向所述中空反射镜13投射面光,以形成所述第二模式。
也即,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光源模组51和第二光源模组52分别产生不同形状的照明光,以实现两者出光模式的调节。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投射模块5还包括第一分光镜53,对应所述中空反射镜13设置,所述第一光源模组51对应所述第一分光镜53朝向所述中空反射镜13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光源模组52对应所述第一分光镜53背对所述中空反射镜13的一侧设置,如此,通过所述第一分光镜53的设置,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光源模组51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52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向所述中空反射镜13投射光线。
更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模组51包括第一光源5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光源511与所述第一分光镜53之间的光阑模组512,其中,所述第一光源511包括LED灯,所述光阑模组512包括第一光阑512a和第二光阑512b,所述第一光阑512a上设置有小光阑孔,所述第二光阑512b上设置有环形光阑孔,所述第一光源511出射的光进过所述第一光阑512a的小光阑孔之后呈环形设置,以形成环形光源,进一步进过所述第二光阑512b上的环形光阑孔射出。
更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源包括第二环形光源5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光源521与所述第一分光镜53之间的第二聚光镜522,显然所述第二光源不必设置为环形光源,也可以为面阵光源,例如面阵LED。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像镜组14包括变焦镜组,所述扫焦单元通过改变变焦镜组的焦距,或改变图像采集器的位置来调节所述成像系统的状态,或者同时改变图像采集器2的位置和变焦镜组的焦距来调节所述成像系统的焦距。
基于上述的设备,本发明还提供眼屈光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眼底的中央凹处屈光值;所述的获取方式可通过接收外部数据或直接测量的方式实现,外部数据的来源可以为问诊、查找本地或联机数据库、查找远程服务器等;
(2)根据眼底的中央凹处屈光值,使成像系统处于初始调节状态;所述初始调节状态包括图像采集器的起始调节位置,或采用变焦镜组的第一成像镜组的起始焦距状态;
(3)以所述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对成像系统进行状态调节扫描,以获得眼底不同离焦程度的图像序列;根据预设的屈光调节参数,调节成像系统的焦距,在每次焦距调节的同时采集眼底图像,最终获得所有眼底不同离焦程度的图像序列;所述屈光调节参数包括屈光调节范围以及步长;所述屈光调节参数通过大量数据统计获得;
(4)运算单元根据所述图像序列得到眼屈光分布。针对眼底的多个目标位置,根据所述图像序列获得每一目标位置的最优图像清晰度,然后根据所述最优图像清晰度获得对应的目标位置的焦距及屈光值,最终根据所获得的多个目标位置的屈光值合成眼屈光分布。所述的多个目标位置为根据测量需要而确定的眼底的不同位置。
所述步骤(1)具体还包括:
(1.1)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源投射模块以第一模式工作,以向眼底投射环形光;
(1.2)成像系统采集来自眼底的中央凹反射的环形光图像;
(1.3)控制器根据所述环形光图像的尺寸变化得到眼底的中央凹屈光值。
可选地,所述步骤(3)具体还包括:
在状态调节扫描前,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源投射模块以第二模式工作,以向眼底投射面光,随后成像系统在状态调节扫描的过程中,不断地采集经眼底对面光反射形成的图像,进而获得图像序列。
本发明在眼屈光分布测量时,对应每一个被测者先根据被测者的眼底中央凹的屈光情况,将所述成像系统的状态调整到初始调节状态,而后,再以该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进行成像系统的状态调节扫描,以实现眼屈光分布的测量,如此,减小了成像系统的扫描范围,缩短了的屈光调节时间,降低了眼屈光分布测量过程中受测者配合的难度,提高了眼屈光分布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像系统,包括第一成像镜组和至少一图像采集器;
光源投射模块;以及,
控制装置,获取眼睛黄斑处的屈光值,根据该屈光值控制所述成像系统处于初始调节状态,并且以所述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控制成像系统不断进行状态调节扫描,使得所述图像采集器获取眼底不同离焦程度的图像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投射模块包括投射测量光的第一模式、以及投射照明光的第二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睛黄斑处的屈光值在所述第一模式下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镜组包括变焦镜组。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调节扫描为调节所述至少一图像采集器的位置,和/或调节所述变焦镜组的焦距。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投射模块包括第一环形照明模组以及调节光阑;
或,所述光源投射模块包括:
第一光源模组,用以投射测量光,以形成第一模式;以及,第二光源模组,用以投射照明光,以形成第二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视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视模块与所述至少一图像采集器进行同步调节。
9.一种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获取装置;以及运算单元,根据所述图像序列得到眼屈光分布。
10.一种眼屈光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眼底的黄斑处屈光值;
(2)根据眼底的黄斑处屈光值,使成像系统处于初始调节状态;
(3)以所述初始调节状态为起点,对成像系统不断进行状态调节扫描,以获得眼底不同离焦程度的图像序列;
(4)根据所述图像序列得到眼屈光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743746.2A CN116211237A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743746.2A CN116211237A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11237A true CN116211237A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57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743746.2A Pending CN116211237A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11237A (zh)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11743746.2A patent/CN11621123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83219B2 (ja) | 眼科撮影装置 | |
US876419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non-contacting measurements of the eye | |
AU2001294998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ous mapping | |
KR100649100B1 (ko) | 각막절제량 결정장치 및 각막 수술장치 | |
US7316480B2 (en) |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 |
US7216980B2 (en) | Eye characteristic measuring apparatus | |
US20030206272A1 (en) | Ocular fundus auto imager | |
US6042232A (en) | Automatic optometer evaluation method using data over a wide range of focusing positions | |
AU2001294998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ous mapping | |
JP2003517339A (ja) | 目の収差屈折を測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 |
JP2008154727A (ja) | 眼科装置 | |
US20020154269A1 (en) | Stereoscopic measurement of cornea and illumination patterns | |
CN116616694A (zh) | 一种眼球全面屈光度快速测量装置 | |
US7244025B2 (en) | Eye's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measuring system | |
US8696125B2 (en) |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 |
CN219229840U (zh) |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及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 | |
CN1278661C (zh) | 角膜切除数据确定设备 | |
JP2000135200A (ja) | 検眼装置 | |
CN116211237A (zh) |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眼屈光分布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 |
CN114468979A (zh) | 屈光测量装置及其便携式验光仪 | |
JP2021094456A (ja) | 眼科装置 | |
US6886939B2 (en) | Topographer and method for mapping corneal surface | |
CN219962838U (zh) | 一种眼球全面屈光度快速测量装置 | |
JP2004033379A (ja) |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 |
WO2023145638A1 (ja) |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