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8093A - 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98093A CN116198093A CN202310125810.9A CN202310125810A CN116198093A CN 116198093 A CN116198093 A CN 116198093A CN 202310125810 A CN202310125810 A CN 202310125810A CN 116198093 A CN116198093 A CN 1161980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jection molding
- stage
- injection
- molding stage
- paramet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获取第一物理数据;当第一物理数据达到与第一物理数据所属物理量对应的第一物理数据阈值时,确定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当第一注塑阶段并非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获取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二注塑参数;按照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和第二注塑参数,完成在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或者,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结束注胶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注塑技术是常见的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技术,通常在注塑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变化及质量要求对注塑过程中的注塑参数进行切换。
目前行业内通用的是根据注胶螺杆的位置来做为注塑参数的切换依据,通过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完成产品的生产,但是由于切换注塑参数时,不是直接反映模具内部胶料的实际填充情况,导致最后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出现差异
因此,如何精准的把握注塑参数的切换时机,提高产品质量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材料、温度等因素变化导致注塑参数切换时机不准确而导致成品质量不稳定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包括:
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获取第一物理数据,第一物理数据是用于指示第一注塑阶段注胶进度的物理量对应的数据;当第一物理数据达到与第一物理数据所属物理量对应的第一物理数据阈值时,确定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当第一注塑阶段并非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获取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二注塑参数,第二注塑阶段为第一注塑阶段的下一个注塑阶段;按照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和第二注塑参数,完成在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或者,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结束注胶操作。
本发明在选择好第一注塑阶段的控制模式和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开始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工作时,获取第一物理数据,将第一物理数据与第一物理数据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可以结束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工作。当确定可以结束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工作后,还需进一步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注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注塑阶段,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阶段的注塑工作。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并非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获取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和与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开始第二注塑阶段的注塑工作;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结束注塑过程。在本发明将第一物理数据是否达到第一物理数据阈值作为注塑参数切换的依据,当在注塑阶段选择的是传感器控制模式时,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注塑参数切换时,可以充分考虑注塑模具内部胶料的实际填充情况,当内部的填充情况达到对应阶段的阈值后,才能进行注塑参数的切换,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且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每一个注塑阶段的控制模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保证了注塑设备的通用性,也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包括如下中的一种:
螺杆位置控制模式或传感器控制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包括:
按照热流道与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采集与每一个所述热流道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所述控制参数达到预设的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热流道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热流道为胶料进入注塑模具型腔的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例中,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包括:
获取第二注塑参数;将第二注塑参数与预设注塑参数进行比较,生成第一比较结果;基于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时,包括:
更新预设存储位置的累计注塑段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实施例中,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包括:
读取所述累计注塑段数;将所述累计注塑段数与预设段数阈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二比较结果;基于第二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之后,还包括:
以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的时刻为起始,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的保压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进行注胶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获取第一物理数据,第一物理数据是用于指示第一注塑阶段注胶进度的物理量对应的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一物理数据达到与第一物理数据所属物理量对应的第一物理数据阈值时,确定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第一注塑阶段并非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获取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二注塑参数,第二注塑阶段为第一注塑阶段的下一个注塑阶段;第一注塑模块,用于按照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和第二注塑参数,完成在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结束注胶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发明内容中任一项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发明内容中任一项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注塑参数的切换装置的连接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申请的方案内容进行具体阐述之前,先对本发明方法应用的设备,即注塑机进行简要说明。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即借助螺杆的推力,把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具型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所需制品。注塑机作为批量塑料制品的生产设备,保证产品的质量是它的首要课题,而产品的质量,又与注塑参数的切换密切相关。在一个完整的注塑过程中,需要分几个注塑阶段,每一个注塑阶段选择什么样的注塑参数均和产品尺寸和复杂程度有关。简单产品可以快速一两段成型,而大型复杂模具则需分多段进行注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1: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获取第一物理数据。
具体的,第一注塑阶段为整个注塑过程中包括的至少一个注塑阶段中的任一个阶段。
具体的,在每一个注塑阶段都可以选择一种控制模式,控制模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杆位置控制模式和传感器控制模式。
具体的,每一个注塑阶段都对应一组注塑参数,注塑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注塑速度、注塑压力等。
具体的,第一物理数据是在第一注塑阶段采集的数据,是用于指示第一注塑阶段注胶进度的物理量对应的数据。第一物理数据由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传感器采集得到,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传感器的类型均与注塑阶段所选择的控制模式有关。
示例性地,当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为螺杆位置控制模式时,传感器安装于螺杆头部,该传感器类型为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注塑螺杆头部与喷嘴之间的距离。当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为传感器控制模式时,传感器安装于注塑模具内部,传感器的类型与注塑产品的结构特征对应,传感器在注塑模具内部的具体安装位置与所属的注塑阶段对应。
示例性地,在确定注塑产品之后,开始注塑操作之前,会基于注塑产品自身的结构特征确定注塑信息,注塑信息包括:①注塑产品对应的注塑阶段;②每一个注塑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③每一个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④每一个注塑阶段对应的传感器类型;⑤每一个注塑阶段传感器采集的物理数据对应的物理阈值。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控制模式下,每一个注塑阶段对应的传感器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注塑产品对应的注塑信息如表一所示。
表一
当接收到注塑信号后(注塑信号即注塑开始的标志),进入第一注塑阶段,按照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和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开始第一注塑阶段的注塑操作。并在开始注塑操作后,直接获取第一物理数据。本实施例中,第一物理数据为注塑螺杆头部与喷嘴之间的距离。
S12:当第一物理数据达到与第一物理数据所属物理量对应的第一物理数据阈值时,确定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
具体的,第一物理数据阈值是指示第一注塑阶段注胶操作结束的标志值。
示例性地,仍以上一实施例为例,在上一实施例中,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是螺杆位置控制模式,开始第一注塑阶段的注塑操作后,由#1位移传感器采集注塑螺杆头部与喷嘴之间的距离,当注塑螺杆头部与喷嘴之间的距离达到对应的距离阈值80时,表示第一注塑阶段结束,此时,停止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
S13: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具体的,在结束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后,需进一步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具体的判断过程可以是通过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二注塑参数与预设注塑参数的比较结果进行判断,也可以是通过累计注塑段数和预设注塑段数阈值的比较结果进行判断,判断的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S14:当第一注塑阶段并非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获取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二注塑参数。
具体的,第二注塑阶段为第一注塑阶段的下一个注塑阶段。
S15:按照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和第二注塑参数,完成在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
具体的,在开始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后,获取第二物理数据,并在获取第二物理数据后,继续执行S12至S13的步骤,即通过判断第二物理数据是否达到第二物理数据阈值,判断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是否结束,并在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结束之后,进一步判断第二注塑阶段是否为注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其中,在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独立于第一注塑阶段所选择的控制模式,第二物理数据所属物理量与第一物理数据所属物理量也相互独立,仅与第二注塑阶段对应。
示例性地,仍以上一实施例为例,在进入第二注塑阶段后,获取#2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当温度数据达到20时,表示第二注塑阶段结束,停止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同时判断第二注塑阶段是否为本次注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如果不是,则继续进入第三个注塑阶段。第三注塑阶段的执行过程与第一注塑阶段和第二注塑阶段无异。
S16:或者,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结束注胶操作。
具体的,注塑机在全部的注塑阶段中至少采用一种控制模式注塑。
示例性地,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且在结束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之后,可直接结束注胶操作,待冷却一段时间后,即可取出注塑产品。
本发明在选择好第一注塑阶段的控制模式和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开始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工作时,获取第一物理数据,将第一物理数据与第一物理数据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可以结束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工作。当确定可以结束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工作后,还需进一步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注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注塑阶段,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阶段的注塑工作。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并非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获取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和与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开始第二注塑阶段的注塑工作;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结束注塑过程。在本发明将第一物理数据是否达到第一物理数据阈值作为注塑参数切换的依据,当在注塑阶段选择的是传感器控制模式时,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注塑参数切换时,可以充分考虑注塑模具内部胶料的实际填充情况,当内部的填充情况达到对应阶段的阈值后,才能进行注塑参数的切换,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且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每一个注塑阶段的控制模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保证了注塑设备的通用性,也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包括:
按照热流道与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采集与每一个所述热流道对应的控制参数;当所述控制参数达到预设的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热流道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热流道为胶料进入注塑模具型腔的通道。
示例性地,控制参数由传感器采集得到。
示例性地,热流道是胶料进入注塑模具型腔内的通道,该通道具有加热功能,以使得通道内的胶料始终保持熔融状态。在一台注塑机中,包括至少1个热流道,注塑过程中,每一个热流道开启和关闭都是相互独立的。热流道的开启和关闭仅由预设的控制条件决定,与注塑阶段并无必然联系。其中,控制条件包括热流道开启时对应的控制条件和热流道关闭时对应的控制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注塑机中有两个热流道,热流道与控制条件之间的映射关系如表二所示。在接收到注塑信号,进入第一注塑阶段开始注胶操作后,安装于注塑机上的所有传感器均开始采集控制参数。当传感器采集到的控制参数达到对应的控制条件时,即可对热流道进行控制,控制包括开启和关闭。
表二
如,当接收到注塑信号后,所有传感器开始采集数据,由于#4信号传感器用于采集注塑信号,所以,#4信号传感器会优先达到开启#1热流道的控制条件,则打开#1热流道。(需要说明的是,#4信号传感器用于采集注塑信号,当采集到注塑信号时,值为1,未采集到注塑信号时,值为0)。#1热流道开启后,当#2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控制参数)达到设定值10时,则关闭#1热流道。对#2热流道的控制也是相同的方式,当#1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控制参数)达到开启#2热流道的设定值时,打开#2热流道,当#3湿度传感器达到关闭#2热流道的设定值时,关闭#2热流道。#2热流道的开启和关闭独立与#1热流道相互独立,因此,#2热流道可能在#1热流道开启期间打开,也可能在#1热流道关闭之后打开,#2热流道的开启或关闭仅以是否达到开启或关闭对应的控制条件为依据。
由于注塑产品具有差异性,因此,每一个热流道开启和关闭对应的控制条件均与注塑产品本身的特点紧密关联。当确定好注塑产品后,再根据注塑产品自身的结构特点设定每一个热流道对应的控制条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包括:
获取第二注塑参数;将第二注塑参数与预设注塑参数进行比较,生成第一比较结果;基于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示例性地,当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二注塑参数和预设注塑参数一致时,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当第二比较结果为第二注塑参数和预设注塑参数不一致时,确定第一注塑阶段并非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在本实施例中,当根据注塑产品的结构特征确定将该注塑产品的注塑过程分为n个注塑阶段时,在第n个注塑阶段之后,会增加一个注塑阶段,并将该注塑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均设置为0,在该注塑阶段不需要设置其余注塑信息,因为,该注塑阶段仅作为结束标志。
假设,在另一实施例中,注塑产品的注塑过程分为两个注塑阶段,那么,依据上述说明,在第二个注塑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用以标志注塑过程结束的注塑阶段(相当于该注塑产品共有三个注塑阶段,两个实际的注塑阶段和一个标志结束的注塑阶段)。当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结束后,获取第二注塑阶段(即第一注塑阶段的下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二注塑参数,将第二注塑参数和预设注塑参数(即0)进行比较,当二者一致时,表示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则结束该注塑产品的注胶操作。当二者不一致时,表示第一注塑阶段并非最后一个注塑阶段,那么,进入第二注塑阶段,进行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在确定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结束时,读取第三注塑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同理,将第三注塑参数和预设注塑参数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时,包括:
更新预设存储位置的累计注塑段数。
示例性地,在开始注塑产品的注塑操作之前,累计注塑段数为初始值0。在开始注塑产品的注塑操作之后,当确定一个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时,立即将当前累计注塑段数加一,完成累计注塑段数的更新操作。其中,预设位置可以为注塑机存储器中的任意位置。
示例性地,某一注塑产品的注塑过程分为三个注塑阶段,在进入注塑阶段之前,将累计注塑段数设置为0。在进入注塑阶段后,且确定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结束时,直接在注胶操作结束时刻对应的累计注塑段数上加1,此时,累计注塑段数更新为1。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包括:
读取所述累计注塑段数;将所述累计注塑段数与预设段数阈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二比较结果;基于第二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示例性地,当第二比较结果为累计注塑段数等于预设段数阈值时,表示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当第二比较结果为累计注塑段数小于预设段数阈值时,表示第一注塑段数不是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示例性地,在开始注塑操作之前,当确定注塑产品的注塑段数之后,将注塑段数作为预设段数阈值保存于预设存储位置,且将累计注塑段数设置为0。如,某一注塑产品的注塑过程分为三个注塑阶段,则预设段数阈值即为3,并将预设段数阈值3保存在预设存储位置。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结束时,完成累计注塑段数的更新,即由0变为1。在完成累计注塑段数的更新后,首先,读取累计注塑段数,如读取的累计注塑段数为1。然后,将累计注塑段数与预设段数阈值进行比较,1<3,所以第一注塑阶段不是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则进入下一个注塑阶段继续完成注塑。直到读取到的累计注塑段数达到预设段数阈值3时,确定对应的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之后,还包括:
以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的时刻为起始,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的保压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进行注胶操作。
示例性地,在判断第一注塑阶段为整个注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后,可直接结束注塑流程,也可以进入注塑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即保压阶段。在保压阶段,会有预先设定好的,与保压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以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的时刻为起始,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的保压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进行注胶操作,将胶料再持续推进一段时间,以防止由于冷却而导致产品表面缩水,使得最后制成的产品更加饱满,更加有光泽。
如,在保压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为(a,b),则在结束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后,注塑机仍按照保压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a,b),再持续10秒注塑操作,10秒后,即可结束注塑过程。待冷却后,取出注塑产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1,用于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获取第一物理数据,第一物理数据是用于指示第一注塑阶段注胶进度的物理量对应的数据。
确定模块22,用于当第一物理数据达到与第一物理数据所属物理量对应的第一物理数据阈值时,确定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
判断模块23,用于判断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第二获取模块24,用于当第一注塑阶段并非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获取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二注塑参数,第二注塑阶段为第一注塑阶段的下一个注塑阶段。
第一注塑模块25,用于按照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和第二注塑参数,完成在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
第一控制模块26,用于当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结束注胶操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按照热流道与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采集与每一个所述热流道对应的控制参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控制参数达到预设的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热流道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热流道为胶料进入注塑模具型腔的通道。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3,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注塑参数;比较子模块,用于将第二注塑参数与预设注塑参数进行比较,生成第一比较结果;判断子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更新预设存储位置的累计注塑段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3,包括:
读取子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累计注塑段数;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累计注塑段数与预设段数阈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二比较结果;判断子模块,用于基于第二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控制模块26之后,还包括:
第二注塑模块,用于以确定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的时刻为起始,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的保压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进行注胶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34,其中,通信接口32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通信接口32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存储器3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易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4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31的存储装置。其中处理器31可以结合图3所描述的装置,存储器34中存储应用程序,且处理器31调用存储器3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用于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
其中,通信总线3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通信总线3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3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存储器3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3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缩写: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3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缩写: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可选地,存储器34还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31可以调用程序指令,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所述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所述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获取第一物理数据,所述第一物理数据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注胶进度的物理量对应的数据;
当所述第一物理数据达到与所述第一物理数据所属物理量对应的第一物理数据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
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当所述第一注塑阶段并非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获取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所述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二注塑参数,所述第二注塑阶段为所述第一注塑阶段的下一个注塑阶段;
按照所述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和所述第二注塑参数,完成在所述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
或者,当确定所述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结束注胶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注塑阶段选择的所述控制模式,包括如下中的一种:
螺杆位置控制模式或传感器控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所述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所述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包括:
按照热流道与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采集与每一个所述热流道对应的控制参数;
当所述控制参数达到预设的控制条件时,对所述热流道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热流道为胶料进入注塑模具型腔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包括:
获取第二注塑参数;
将所述第二注塑参数与预设注塑参数进行比较,生成第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时,包括:
更新预设存储位置的累计注塑段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包括:
读取所述累计注塑段数;
将所述累计注塑段数与预设段数阈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二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之后,还包括:
以确定所述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的时刻为起始,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的保压阶段对应的注塑参数进行注胶操作。
8.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确定注塑机在第一注塑阶段,按照所述第一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所述第一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一注塑参数执行注胶操作时,获取第一物理数据,所述第一物理数据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注胶进度的物理量对应的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物理数据达到与所述第一物理数据所属物理量对应的第一物理数据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完成;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注塑阶段是否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注塑阶段并非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获取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以及与所述第二注塑阶段对应的第二注塑参数,所述第二注塑阶段为所述第一注塑阶段的下一个注塑阶段;
第一注塑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注塑阶段选择的控制模式和所述第二注塑参数,完成在所述第二注塑阶段的注胶操作;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注塑阶段为最后一个注塑阶段时,结束注胶操作。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25810.9A CN116198093B (zh) | 2023-02-16 | 2023-02-16 | 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25810.9A CN116198093B (zh) | 2023-02-16 | 2023-02-16 | 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98093A true CN116198093A (zh) | 2023-06-02 |
CN116198093B CN116198093B (zh) | 2025-05-13 |
Family
ID=86516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25810.9A Active CN116198093B (zh) | 2023-02-16 | 2023-02-16 | 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98093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4052499A1 (de) * | 2004-10-28 | 2006-07-13 |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 Spritzgusswerkzeug und Elektronikmodul |
JP2010089484A (ja) * | 2009-04-15 | 2010-04-22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装置 |
CN101786328A (zh) * | 2010-02-11 | 2010-07-28 | 力仓风力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风电叶片模具智能化分段控温系统 |
EP2298530A2 (de) * | 2009-09-19 | 2011-03-23 | Wenz Kunststoff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Temperierung eines Spritzgießwerkzeugs |
CN105636757A (zh) * | 2013-10-14 | 2016-06-01 | 克劳斯玛菲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评估注塑模具的工艺技术特性的方法 |
US20180056567A1 (en) * | 2016-09-01 | 2018-03-01 | iMFLUX Inc. |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with discretely-adjustable variable control |
DE102018108106A1 (de) * | 2018-04-05 | 2019-10-10 | Nolden Regelsysteme GmbH | Temperaturregelung in der Kunststoffverarbeitung |
CN112172066A (zh) * | 2020-08-19 | 2021-01-05 | 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注塑机射胶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注塑机 |
CN113665079A (zh) * | 2021-08-24 | 2021-11-19 | 武汉市衡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注塑成型工艺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3829596A (zh) * | 2021-09-22 | 2021-12-24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注塑机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注塑机 |
US20220024099A1 (en) * | 2020-06-01 | 2022-01-27 | Haitian Plastics Machinery Group Co.,Ltd | Injection molding adaptive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melt viscosity fluctuation |
CN114889076A (zh) * | 2022-04-19 | 2022-08-12 |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157470A (zh) * | 2022-07-04 | 2022-10-11 | 瀚德汽车密封系统(铁岭)有限公司 | 一种炼胶系统的炼胶控制方法及炼胶系统 |
-
2023
- 2023-02-16 CN CN202310125810.9A patent/CN1161980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4052499A1 (de) * | 2004-10-28 | 2006-07-13 |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 Spritzgusswerkzeug und Elektronikmodul |
JP2010089484A (ja) * | 2009-04-15 | 2010-04-22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装置 |
EP2298530A2 (de) * | 2009-09-19 | 2011-03-23 | Wenz Kunststoff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Temperierung eines Spritzgießwerkzeugs |
CN101786328A (zh) * | 2010-02-11 | 2010-07-28 | 力仓风力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风电叶片模具智能化分段控温系统 |
CN105636757A (zh) * | 2013-10-14 | 2016-06-01 | 克劳斯玛菲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评估注塑模具的工艺技术特性的方法 |
US20180056567A1 (en) * | 2016-09-01 | 2018-03-01 | iMFLUX Inc. |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with discretely-adjustable variable control |
DE102018108106A1 (de) * | 2018-04-05 | 2019-10-10 | Nolden Regelsysteme GmbH | Temperaturregelung in der Kunststoffverarbeitung |
CN110341153A (zh) * | 2018-04-05 | 2019-10-18 | 诺顿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塑料加工中的温度调控 |
US20220024099A1 (en) * | 2020-06-01 | 2022-01-27 | Haitian Plastics Machinery Group Co.,Ltd | Injection molding adaptive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melt viscosity fluctuation |
CN112172066A (zh) * | 2020-08-19 | 2021-01-05 | 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注塑机射胶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注塑机 |
CN113665079A (zh) * | 2021-08-24 | 2021-11-19 | 武汉市衡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注塑成型工艺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3829596A (zh) * | 2021-09-22 | 2021-12-24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注塑机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注塑机 |
CN114889076A (zh) * | 2022-04-19 | 2022-08-12 |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157470A (zh) * | 2022-07-04 | 2022-10-11 | 瀚德汽车密封系统(铁岭)有限公司 | 一种炼胶系统的炼胶控制方法及炼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98093B (zh) | 2025-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7119425A (ja) | 射出成形機の成形最適化方法 | |
CN100581782C (zh) | 一种薄壁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工艺 | |
CN101879775B (zh) | 一种工艺参数自动优化的注塑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264526A (zh) | 用于半自动地建立注塑机的能用于生产过程的基本设置的设置方法 | |
CN113771289A (zh) | 一种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6568481A (zh) | 注射成型条件生成系统以及方法 | |
US20130142899A1 (en) | Control device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CN113733505A (zh) | 注射成型系统、成型条件校正系统以及注射成型方法 | |
CN103978649B (zh) | 注塑成型机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 |
CN116198093A (zh) | 一种注塑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US7218990B2 (en) | Control device for use i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CN113119393A (zh) | 开模终点位置补偿方法、注塑机、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JP7524027B2 (ja) | 射出成形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17157179A (zh) | 注射成形系统 | |
CN114889076A (zh) | 一种注塑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1986986B2 (en) |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and setting support method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CN101850596B (zh) | 辅机操作控制装置以及辅机操作控制方法 | |
CN113878829A (zh) | 基于Moldflow的汽车保险杠注塑成型工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H0691716A (ja) |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動作状態グラフィック表示方法 | |
JP2003053769A (ja) | 射出成形方法および射出成形装置 | |
WO2024024084A1 (ja) | 許容範囲設定装置、射出成形機及び許容範囲設定方法 | |
JP2764359B2 (ja) |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ゲートシール完了検知方法及び装置 | |
JPH08300428A (ja) | 射出成形装置 | |
JP2025075982A (ja) | 射出成形機、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CN114889075A (zh) | 一种注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OL01 | Intention to license declar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