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112028B - 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2028B
CN116112028B CN202310113802.2A CN202310113802A CN116112028B CN 116112028 B CN116112028 B CN 116112028B CN 202310113802 A CN202310113802 A CN 202310113802A CN 116112028 B CN116112028 B CN 1161120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signal source
digital switch
channel signal
cou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38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12028A (zh
Inventor
金舰
廉长亮
郝瑀琳
郑艺
王宇坤
马治国
刘军
陈雷
张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ding Shihua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ding Shihua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ding Shihua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ding Shihua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138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20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12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2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12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20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sings,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包括:耦合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信号源端口接收的信号,耦合传输至至少一个负载输出端口;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控制指令,切换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的连接线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可以连接多种信号源获取信号,且通过控制单元切换不同的连接线路,可以令耦合单元将多种信号耦合得到更多种类的测试信号,进而得到多种的测试用例,然后发送至多个输出接口,因此本系统可以连接一次后,生成多种测试用例,降低插接的次数,降低了接口老化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业务的快速增长,通信行业发展迅猛,为解决移动网络覆盖问题,基站、直放站、卫星地球站等各类网络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导致设备的测试工作量逐渐增加。此类网络设备的射频测试工作涉及步骤众多,测试工作综合性较强。传统的测试通常以手动测试或使用具有测试单一网络设备功能的接口箱配合测试为主,这种接口箱功能单一,具有局限性,既缺少灵活性,又无法满足多种网络设备射频测试场景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通信测试人员使用射频线缆将具有单一测试场景的接口箱外部射频接口与测试仪表相连,再通过控制PC向接口箱发送指令,达到切换内部测试线路的目的,形成满足测试需求的通路,最后再进行相关射频测试。
由于接口箱只具有单一测试场景,因此产生较大的局限性,不具备灵活性,无法满足其他测试需求,连接在接口箱外部射频接口的射频线缆需要在有其他测试需求时拆卸,导致接口箱每次使用的射频线缆不尽相同,易形成接口处松动损坏,增加射频线缆驻波比和插入损耗的不确定性,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复现性,不具备反向信号检测功能,容易出现被测设备误发大功率射频信号反向输入至信号源导致仪表损坏的测试隐患。故该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测试场景单一,造成资源浪费,且操作过程中存在测试隐患以及射频线缆参数的不确定性干预测试结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多个测试场景需要反复连接线路,造成线路接口易老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包括: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控制单元和耦合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若干数字开关器,所述耦合单元包括若干耦合器;
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用于接收信号源的信号;
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均通过所述耦合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耦合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信号源端口接收的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至少一个负载输出端口;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控制指令,切换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所述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的连接线路;
所述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用于将所述信号源发送至待测试站。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包括第一双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双信号源端口;
所述第一双信号源端口与第十二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二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第二耦合器和第三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二耦合器和所述第三耦合器分别与所述第十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与第八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与第九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双信号源端口与第十三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三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第四耦合器和第五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四耦合器与所述第三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九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负载输出端口、第二负载输出端口和第三负载输出端口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第五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五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耦合器和第六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六耦合器与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第六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六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耦合器和所述第五耦合器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负载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三负载输出端口均包括输出端口和负载端口;
所述第九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数字开关器、第三数字开关器和第四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一负载端口相连;
所述第三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二负载端口相连;
所述第四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输出端口和第三负载端口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频谱分析端口和衰减器输出端口;
所述衰减器输出端口,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站处理后的信号源;
所述频谱分析端口,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耦合单元与所述衰减器输出端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待测试站处理后的信号源接入至频谱仪。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频谱分析端口与第十一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一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数字开关管的一端和第一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一耦合器分别与第十二数字开关单元以及所述第七数字开关管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七数字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衰减器输出端口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滤波器输出端口;
所述滤波器输出端口与所述第十一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衰减器输入端口;
所述衰减器输入端口包括N模式端口和2.92mm模式端口;
所述N模式端口和2.92mm模式端口均与第一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滤波器输入端口;
所述滤波器输入端口与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可以连接多种信号源获取信号,且通过控制单元切换不同的连接线路,可以令耦合单元将多种信号耦合得到更多种类的测试信号,进而得到多种的测试用例,然后发送至多个输出接口,因此本系统可以连接一次后,生成多种测试用例,降低插接的次数,降低了接口老化的速度。
为让本文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的拓扑图;
图2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的较佳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1、第一耦合器;
102、第二耦合器;
103、第三耦合器;
104、第四耦合器;
105、第五耦合器;
106、第六耦合器;
201、第一数字开关器;
202、第二数字开关器;
203、第三数字开关器;
204、第四数字开关器;
205、第五数字开关器;
206、第六数字开关器;
207、第七数字开关器;
208、第八数字开关器;
209、第九数字开关器;
210、第十数字开关器;
211、第十一数字开关器;
212、第十二数字开关器;
213、第十三数字开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所示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的拓扑图,包括: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控制单元和耦合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若干数字开关器,所述耦合单元包括若干耦合器;
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用于接收信号源的信号;
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均通过所述耦合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耦合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信号源端口接收的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至少一个负载输出端口;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控制指令,切换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所述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的连接线路;
所述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用于将所述信号源发送至待测试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可以连接多种信号源获取信号,且通过控制单元切换不同的连接线路,可以令耦合单元将多种信号耦合得到更多种类的测试信号,进而得到多种的测试用例,然后发送至多个输出接口,因此本系统可以连接一次后,生成多种测试用例,降低插接的次数,降低了接口老化的速度。
在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时可以将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均与信号源相连,在本文中,信号源可以是信号发生器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本文对此不做限定,通过控制单元可以令双通道信号源端口之间形成耦合信号并发送至负载输出端口;还可以令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的信号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的信号形成耦合信号并发送至负载输出端口;还可以令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的信号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的信号形成耦合信号并发送至负载输出端口;还可以令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的信号和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的信号形成耦合信号并发送至负载输出端口;还可以令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的信号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的信号形成耦合信号并发送至负载输出端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令三种信号形成多种测试用例。且在形成耦合信号时,还可以通过三个负载输出端口在耦合信号中加入多种负载信号,进一步提升了测试用例的数量,并分别发送至不同的待测试站。
在本文中,待测试站包括基站、直放站和卫星地球站。
当然,在一些情况中,输出端口也可以用于接收信号源发送的信号,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可以作为输出端口向待检测站发送至耦合信号,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信号源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线路,本文可以给出耦合器和控制单元的详细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的第一示意图,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包括第一双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双信号源端口;
所述第一双信号源端口与第十二数字开关器212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二数字开关器2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数字开关器210的一端、第二耦合器102和第三耦合器103相连;
所述第二耦合器102和所述第三耦合器103分别与所述第十数字开关器210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数字开关器210的另一端与第八数字开关器208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208的另一端与第九数字开关器209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双信号源端口与第十三数字开关器213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三数字开关器21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耦合器102、第四耦合器104和第五耦合器105相连;
所述第四耦合器104与所述第三耦合器103相连;
所述第九数字开关器20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负载输出端口、第二负载输出端口和第三负载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第五数字开关器205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五数字开关器20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耦合器104和第六耦合器106相连;
所述第六耦合器106与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208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第六数字开关器206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六数字开关器20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耦合器106和所述第五耦合器105相连。
举例说明,当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均接入信号时,若令双通道信号源端口自身产生耦合信号,则可以令第十二数字开关器212、第十二数字开关器212、第十数字开关器210、第八数字开关器208和第九数字开关器209打开,其余的数字开关器关闭,则耦合信号可以耦合传输至负载输出端口。
当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均接入信号时,若令双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产生耦合信号,则可以令第十二数字开关器212、第五数字开关器205、第十数字开关器210、第八数字开关器208和第九数字开关器209打开,其余的数字开关器关闭,则耦合信号可以耦合传输至负载输出端口。
当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均接入信号时,若令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产生耦合信号,则可以令第五数字开关器205、第六数字开关器206、第十数字开关器210、第八数字开关器208和第九数字开关器209打开,其余的数字开关器关闭,则耦合信号可以耦合传输至负载输出端口。
如图3所示的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的较佳示意图,为了提升测试用例的数量可以在输出端增加几种不同的负载端口,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负载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三负载输出端口均包括输出端口和负载端口;
所述第九数字开关器20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数字开关器202、第三数字开关器203和第四数字开关器204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数字开关器20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一负载端口相连;
所述第三数字开关器20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二负载端口相连;
所述第四数字开关器20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输出端口和第三负载端口相连。
为了方便测试人员进行待测试站返回信号的测试,本文还可以接收待测试站反馈的信号,且还可以接入频谱仪对待测试站返回的信号进行检测。
具体的,本文实施例,还包括频谱分析端口和衰减器输出端口;
所述衰减器输出端口,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站处理后的信号源;
所述频谱分析端口,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耦合单元与所述衰减器输出端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待测试站处理后的信号源接入至频谱仪。
所述频谱分析端口与第十一数字开关器211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一数字开关器2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数字开关管的一端和第一耦合器101相连;
所述第一耦合器101分别与第十二数字开关单元以及所述第七数字开关管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七数字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衰减器输出端口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滤波器输出端口;
所述滤波器输出端口与所述第十一数字开关器211的另一端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衰减器输入端口;
所述衰减器输入端口包括N模式端口和2.92mm模式端口;
所述N模式端口和2.92mm模式端口均与第一数字开关器20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数字开关器2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208的一端相连。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滤波器输入端口;
所述滤波器输入端口与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数字开关器201、所述第二数字开关器202、所述第三数字开关器203、所述第四数字开关器204、所述第六数字开关器206、所述第七数字开关器207、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208、所述第九数字开关器209和所述第十一数字开关器211均为高频数字开关器;
所述第五数字开关器205、所述第十数字开关器210、所述十二数字开关器和所述第十三数字开关器213均为低频数字开关器。
所述第一耦合器101、所述第五耦合器105和所述第六耦合器106均为高频耦合器;
所述第二耦合器102、所述第三耦合器103和所述第四耦合器104均为低频耦合器。
为了方便说明,在本文中,开关的触点以图中的方向可以依次从上到下命名为1触点、2触点、3触点和4触点等。负载输出端口可以依次从上到下命名为第一负载输出端口、第二负载输出端口和第三负载输出端口。
测试基站的阻塞主要通过耦合器将两路射频信号耦合为一路输入至基站的射频接口,具体测试线路为:两个信号源分别通过射频线缆连接此平台的双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将第十三数字开关器213切换至3触点,第六数字开关器206切换至2触点,通过第五耦合器105将两路信号耦合至一路,再将第八数字开关器208切换至2触点,第九数字开关器209切换至1触点,第二数字开关器202切换至1触点,最后通过第一负载输出端口将射频信号输入至基站的射频接口进行测试。
测试直放站的阻塞的测试线路为:两个信号源分别通过射频线缆连接此平台的双通道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将第十三数字开关器213切换至3触点,第六数字开关器206切换至2触点,通过第五耦合器105将两路信号耦合至一路,再将第八数字开关器208切换至2触点,第九数字开关器209切换至1触点,第二数字开关器202切换至1触点,通过第一负载输出端口将射频信号输入至直放站的输入端,最后将直放站的输出端连接至衰减器输出端口,第七数字开关器207切换至1触点,第十一数字开关器211切换至1触点,和频谱仪端口形成通路进行测试。
测试卫星地球站上变频器的增益平坦度在满足链路预算且不增加射频器件和射频线缆的情况下,测试线路设计为:信号源通过射频线缆连接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经过第五耦合器105的直通端,将第八数字开关器208切换至2触点,第九数字开关器209切换至1触点,第二数字开关器202切换至1触点,通过第一负载输出端口将射频信号输入至卫星地球站上变频器的输入端,最后将卫星地球站上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衰减器输出端口,第七数字开关器207切换至1触点,第十一数字开关器211切换至1触点,和频谱仪端口形成通路进行测试。
完成测试链路的设计后计算链路预算,通过此数值判断设计的测试链路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能够投入测试使用,其中基站阻塞的链路预算最为严苛,若设计的测试链路能够满足此测试用例的链路预算,则其他两条链路也可满足。根据3GPP38.141-1标准可知,基站阻塞测试需要的干扰信号为单音信号,信号功率为-15dBm,且信号源能够发射的最大信号功率为11dBm,由此得知链路预算的极限值为26dBm,又已知单刀双掷开关的驻波比为1.2,单刀三掷开关和单刀五掷开关的驻波比为1.3,耦合器的插入损耗为2.5dB,内部射频线缆的衰减值为2.88dB,依据这些数值可以计算出干扰信号在经过平台内部线路后的链路损耗为19.02dB,远小于极限值26dBm,因此可以判断设计的测试链路完全能够同时满足三个测试用例的测试需求。
通过以上三个测试用例可以看出,基站和直放站的阻塞测试都需要通过耦合器将两路射频信号耦合并输入至两类设备的射频接口,因此基站和直放站的阻塞可以完全复用经过耦合器直通端和耦合端的链路进行测试,卫星地球站上变频器的增益平坦度同样可以通过经过耦合器直通端的线路进行测试,既达到复用链路,无需增加射频器件和射频线缆的目的,又满足链路预算。
应理解,在本文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文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文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文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文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文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文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文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文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双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控制单元和耦合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若干数字开关器,所述耦合单元包括若干耦合器;
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用于接收信号源的信号;
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均通过所述耦合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耦合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信号源端口接收的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至少一个负载输出端口;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控制指令,切换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和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所述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的连接线路;
所述至少三个负载输出端口,用于将所述信号源发送至待测试站;
所述双通道信号源端口包括第一双信号源端口和第二双信号源端口;
所述第一双信号源端口与第十二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二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第二耦合器和第三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二耦合器和所述第三耦合器分别与所述第十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与第八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与第九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双信号源端口与第十三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三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第四耦合器和第五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四耦合器与所述第三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九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负载输出端口、第二负载输出端口和第三负载输出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第五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五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耦合器和第六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六耦合器与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通道信号源端口与第六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六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耦合器和所述第五耦合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负载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三负载输出端口均包括输出端口和负载端口;
所述第九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数字开关器、第三数字开关器和第四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一负载端口相连;
所述第三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二负载端口相连;
所述第四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输出端口和第三负载端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频谱分析端口和衰减器输出端口;
所述衰减器输出端口,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站处理后的信号源;
所述频谱分析端口,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耦合单元与所述衰减器输出端口相连,用于将所述待测试站处理后的信号源接入至频谱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分析端口与第十一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一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数字开关管的一端和第一耦合器相连;
所述第一耦合器分别与第十二数字开关单元以及所述第七数字开关管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七数字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衰减器输出端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器输出端口;
所述滤波器输出端口与所述第十一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衰减器输入端口;
所述衰减器输入端口包括N模式端口和2.92mm模式端口;
所述N模式端口和2.92mm模式端口均与第一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数字开关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器输入端口;
所述滤波器输入端口与所述第八数字开关器的一端相连。
CN202310113802.2A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Active CN1161120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3802.2A CN116112028B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3802.2A CN116112028B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2028A CN116112028A (zh) 2023-05-12
CN116112028B true CN116112028B (zh) 2025-01-07

Family

ID=86263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3802.2A Active CN116112028B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1202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32455U (zh) * 2015-12-17 2016-05-11 常州中策仪器有限公司 多路谐振频率测试系统
CN105703849A (zh) * 2016-01-25 2016-06-22 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切换箱及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33746U (zh) * 2015-12-07 2016-06-2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基于分集概念的扫频测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32455U (zh) * 2015-12-17 2016-05-11 常州中策仪器有限公司 多路谐振频率测试系统
CN105703849A (zh) * 2016-01-25 2016-06-22 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切换箱及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2028A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654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wireless devices
CN107294557B (zh) 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电路和整机耦合测试方法
EP2226955A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02006037501A1 (de) Tes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Liefern eines Empfängerüberlastungsschutzes während eines Testens von Sendeempfängern
CN112782567B (zh) 芯片测试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3209038A (zh) 一种测试终端射频性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707893A (zh) 放大器测试装置
CN114389720A (zh) 一种5g射频测试装置
CN114374408A (zh) 抗干扰测试系统
CN211880379U (zh) 射频接收模组、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7359944B (zh) 蓝牙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CN116112028B (zh) 一种通用网络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CN112886973B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WO200409112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receive sensitivity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receive-only path
CN112737628A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3703609A (zh) 微波通信设备和微波通信系统
CN113630146B (zh) 一种用于射频传导测试的线路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12398491B (zh) 电子设备
EP1280287A1 (en) Composite radio apparatus and diversity switching method
CN209785568U (zh) 一种信号合路电路及信号合路设备
JP3781543B2 (ja) 無線端末機、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システム
GB239026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ult detection in a radio transceiver
CN111327374B (zh) 一种测试ad性能的方法
CN218772103U (zh) 传导杂散测试系统
CN118632281A (zh) 一种网络设备射频性能测试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