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19A - 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 - Google Patents
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919A CN1160919A CN97100709A CN97100709A CN1160919A CN 1160919 A CN1160919 A CN 1160919A CN 97100709 A CN97100709 A CN 97100709A CN 97100709 A CN97100709 A CN 97100709A CN 1160919 A CN1160919 A CN 11609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ng means
- briquetting
- contact device
- coil spring
- torsion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08—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22—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 H01H21/24—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biased to return to normal position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包括:(1)具有固定接触装置10至13的压块1;(2)由该压块所承载的操作装置2,它可以进行旋转和按压操作;(3)固定于操作装置2上的滑动装置3,它具有移动接触装置27a和28a;以及(4)绕于操作装置2之上的扭力螺旋弹簧4,它的两个力臂4b与4c由压块1的固定台阶8a和8b所固定。该电气部件由于采用较少零件而具有更小的尺寸,同时也具备极好的可操作性。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摄像机及便携式电话等设备上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它以旋转或滑动操作和按压操作这两种不同操作而产生电信号。
在已知的常规便携式电话等设备中,转动开关(即旋转操作式电气部件)与按压开关(即按压操作式电气部件)各自独立地相互紧密配置在一起。举例来说,由旋转转动开关而产生的第一电信号可以用于选择所需电话号码。而由按压开关操作所产生的第二电信号可用于设置呼叫模式以便自动拨打上述选定的电话号码。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旋转操作式电气部件(即转动开关)和按压操作式电气部件(即按压开关)必须相互独立地安装,从而要将这两个电气部件并列安装在一起就需要较大空间。另外,当需要进行转动开关和按压开关的组合操作时,操作者必须首先用手指旋转转动开关,然后将手指从转动开关移至按压开关以便进行按压操作,这样就导致其可操作性不良。
根据本发明,操作装置由压块所固定,它可以被旋转(或滑动)或按压,其中具有扭力螺旋弹簧,该弹簧的盘绕部绕于该操作装置上,且该弹簧的两力臂与压块处于弹性接触状态。在这种弹性接触的结构中,当旋转或滑动该操作装置时,扭力螺旋弹簧的力臂之一被弯曲,从而提供一个使该操作装置返回中心位置的力。当按压该操作装置时,扭力螺旋弹簧的两力臂均被弯曲,从而提供一个使该操作装置返回中心位置的力。因而,可以仅利用一个操作装置进行两种不同操作(即旋转(或滑动)及按压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它包括:压块,其上具有用于检测转动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和用于检测按压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固定于该压块上的操作装置,该装置可进行旋转及按压;移动接触装置,它配置于该操作装置之上,可与该固定接触装置相连接和分离;扭力螺旋弹簧,它具有一对末端伸出其盘绕部之上的力臂,用以使该操作装置返回中心位置,其中该扭力螺旋弹簧的盘绕部绕于该操作装置之上,而该扭力螺旋弹簧的两力臂与该压块处于弹性接触状态。
为防止该操作装置的误操作,可以在该压块和操作装置之一上形成突起,而在其中另一个上形成凹陷以便容纳该突起,此时该操作装置处于中心位置,从而防止了旋转该操作装置时的按压操作,也防止了按压该操作装置时的旋转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它包括:压块,其上具有用于检测滑动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和用于检测按压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固定于该压块上的操作装置,该装置可进行滑动及按压;移动接触装置,它配置于该操作装置之上,用以同该固定接触装置相连接和分离;扭力螺旋弹簧,它具有一对末端伸出其盘绕部之上的力臂,用以使该操作装置返回中心位置,其中该扭力螺旋弹簧的盘绕部绕于该操作装置之上,该扭力螺旋弹簧的两力臂与该压块处于弹性接触状态;且其中该压块和操作装置之一具有沿该操作装置滑动和按压方向伸展的导向槽,而该压块和操作装置中的另一个具有与该导向槽相啮合的突起。
为了去除所需的独立活销装置而降低成本,可以在压块和其外罩中之一上形成固定侧活销装置,而在操作装置,扭力螺旋弹簧及移动接触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移动侧活销装置,从而当该操作装置被按压时,该移动侧活销装置可与固定侧活销装置相啮合和脱离,并使得操作者可感觉到活销锁定。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方案1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的透视图。
图2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被旋转时的透视图。
图3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处于被按压状态时的透视图。
图4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的组装状态透视图。
图6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压块的平面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方案2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的透视图。
图8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方案3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的透视图。
图10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无外罩时的平面图。
图11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活销装置主部的剖视图。
图12为该活销装置的改进平面图。
图13为该活销装置的另一改进平面图。
图14为该活销装置一种改进的主部剖视图。
图15为该活销装置另一种改进的主部剖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方案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主要包括:(1)具有上开口1a的合成树脂压块1,(2)由压块1承载,可进行旋转和按压的操作装置2,(3)固定于操作装置2下表面的滑动装置3(为一弹性导电板),(4)具有一对力臂4b和4c且其两端头伸出位于该两端头中心的盘绕部4a之上的扭力螺旋弹簧4,(5)配置于压块1内的活销片5,和(6)用以覆盖压块1上开口1a的外罩6。
如图6所示,压块1具有大致圆形的内底部7,沿该内底部7整个周长上垂直形成压块壁8且具有一对啮合台阶8a和8b。支撑轴9垂直形成于内底部7的中心以支撑操作装置2,该支撑轴具有平面9a,它形成于图6中的上侧并沿与操作装置按压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在内底部7上整体地形成固定接触装置10和11,它们沿操作装置2的旋转方向延伸以便检测转动,固定接触装置12位于图6中固定接触装置10和11的下方,而公共固定接触装置13沿操作装置2的旋转和按压方向延伸并与固定接触装置12相对而置,支撑轴9则置于其间。固定接触装置10至13的外部端头10a至13a分别沿侧向伸出压块1的外壁8之外。图6中上侧的压块壁8部分以支撑轴9为中心环绕成弧形,该外壁8的弧形部分具有台阶14,它限定了操作装置2的转动范围。凹陷15形成于该台阶14的中心。在图6中下侧的压块壁8部分形成有装配孔16。
如图4所示,左右两侧对称成形的操作装置2包括配置于压块1之内的底座17,由压块1伸出的操作部18以及连接部19,其中该连接部用以连接底座17与操作部18并插入压块1的台阶14之内。圆柱形凸台21垂直形成于底座17的中心,且其中形成通槽20,该槽沿操作装置2的按压方向延伸,用以容纳支撑轴9。围绕通槽20形成有环形凹槽17a,一对啮合凹槽22和23倾斜向上地从环形凹槽17a处延伸而成。如图1所示,扭力螺旋弹簧4的盘绕部4a绕于凸台21之上以便置于环形凹槽17a之中,而力臂4b和4c从啮合凹槽22和23内穿出且由啮合台阶8a与8b所固定。平面20a形成于通槽20受按压之一侧,以便垂直于通槽20的纵向延伸。当图1中操作装置2(此时未受操作)如图2所示被旋转时,定义通槽20的平面20a与支撑轴9的平面9a保持相互分离,而当操作装置2如图3所示被按压时,平面20a与平面9a相互接触。
操作部18制成以底座17为中心的弧形,且其上在内侧中心处具有突起24。当操作装置2如图2所示被旋转时,突起24沿压块1台阶14的外侧移动,而当操作装置2在其中心位置被按压时,突起24进入压块1的凹陷15之中。
滑动装置3由装于底座17下表面的一对安装部25和26以及形成于安装部25和26之间的一对滑动接触部27和28所组成。该安装部25和26及滑动接触部27和28整体地形成于该装置的两侧以至成为对称形状。滑动接触部27和28各自具有移动接触装置27a和28a,它们由滑动接触部27和28的中心向下突出,其中移动接触装置之一的移动接触装置28a与公共固定接触装置13永久保持接触。为了方便说明移动接触装置27a与28a的相对位置,在图1至3中分别用带阴影线的椭圆和圆表示移动接触装置27a和28a,而用一长两短相间的虚线描述固定接触装置10至13和其外部端头10a至13a。
外罩6具有一组固定部29,它们沿压块1的外壁8插下并通过将其末端弯折而固定在压块1的下表面上,其结果,外罩6将压块1的上开口1a覆盖,如图5所示。
在上述方案1中,如图1所示,当操作装置2未被操作时,扭力螺旋弹簧4的力臂4b和4c分别由压块1的啮合台阶8a和8b所固定,而其盘绕部4a绕于操作装置2的凸台21之上,从而由扭力螺旋弹簧4向操作装置2施加一个力以使该装置2返回中心位置。此时,操作装置2的突起2 4与压块1的凹陷15处于相对位置,且形成操作装置2槽20的平面20a与支撑轴9的平面9a相互分离。尽管滑动装置3的移动接触装置28a与公共固定接触装置13保持永久接触,但其另一移动接触装置27a与其它固定接触装置10至12不产生任何接触,从而转动开关和按压开关均被关断。
如图2所示,当原先未经操作的操作装置2的操作部18被逆时针旋转时,滑动装置3以支撑轴9为中心与操作装置2一同绕该轴转动,使得滑动装置3的移动接触装置27a与用以检测旋转的固定接触装置11相接触,从而将外部端头11a与公共外部端头13a接通,且仅仅接通转动开关以产生第一电信号。此时,扭力螺旋弹簧4的力臂之一(即力臂4b)由压块1的啮合台阶8a所固定,而其另一个力臂(即力臂4c)则由操作装置2啮合凹槽23的一端沿旋转方向所推动并从啮合台阶8b处移开,从而使力臂4b与4c相互靠近的压力就导致操作装置2受到力的作用而要返回中心位置。当操作部18被释放时,操作装置2在扭力螺旋弹簧4的推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并自动返回图1中的中心位置,使得移动接触装置27a从用于检测旋转的固定接触装置11上移开,从而再将关断转动开关。在旋转操作装置2时,突起24沿台阶14的外侧移动而偏离凹陷15,从而既便在旋转操作装置2时意外地对其施加了按压力,也可以防止对操作装置2的误操作,这是由于突起24与台阶14相接触而防止了操作装置2被按压的缘故。
类似地,当操作装置2被顺时针旋转时,滑动装置3的移动接触装置28a与公共固定接触装置13保持永久接触,而其另一移动接触装置27a则与固定接触装置10相接触,从而使外部端头10a与公共外部端头13a接通,且仅仅接通转动开关以产生第一电信号。
如图3所示,当原先未经操作的操作装置2的操作部18向压块1方向被按压时,操作装置2与滑动装置3一同沿通槽20的纵向移动,使得活销片5被底座17所挤压,从而导致活销片5被扣住,此时操作者会感觉到活销锁定。另外,滑动装置3的移动接触装置27a与用于检测按压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12相接触,从而接通外部端头12a与公共外部端头13a,且仅仅接通按压开关以产生第二电信号。此时,尽管扭力螺旋弹簧4的力臂4b和4c均被压块1的啮合台阶8a和8b所固定,但其盘绕部4a则被操作装置2的凸台21推向按压方向,从而使力臂4b与4c相互靠近的压力就导致操作装置2受到力的作用而要返回中心位置。当操作部18被释放时,操作装置2在扭力螺旋弹簧4的推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自动返回图1中的中心位置,使得移动接触装置27a从用于检测按压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12上移开,从而关断按压开关。在按压操作装置2时,突起24进入凹陷15,从而既便意外地对操作装置2施加了旋转力,也可以防止误操作,这是由于突起24与凹陷15的侧壁相接触而防止了操作装置2转动的缘故。
如图8所示,本方案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主要包括:(1)具有上开口30的合成树脂压块31,(2)由压块31承载,可进行滑动和按压操作的操作装置32,(3)固定于操作装置32下表面的滑动装置33(为一弹性导电板),(4)具有一对伸出其中心盘绕部34a之上的末端的扭力螺旋弹簧34,和(5)用于覆盖压块31上开口的外罩。
压块31具有(1)矩形内底部36,(2)形成于内底部36且沿操作装置32滑动方向延伸的导向凹槽37,以及(3)垂直于导向凹槽37沿操作装置32被按压方向延伸的另外两个导向凹槽38a和38b。台阶39形成于压块31滑动起始之一侧,且限定了操作装置32的滑动范围,该台阶39两端具有固定部40和41以便固定扭力螺旋弹簧34的力臂34b和34c。在压块31内底部36上整体地形成有:(1)用于检测滑动的固定接触装置42和43,它们分别位于图7中的上、下部(即滑动方向的两端);(2)用于检测按压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44,它位于图7中的右侧(即离开按压操作起始之一侧);以及(3)固定接触装置45,它沿操作装置32的滑动和按压方向延伸,且滑动装置33与该固定接触装置45处于永久接触状态。固定接触装置42至45的外部端头42a至45a分别侧向地从压块31内伸出。
操作装置32成整体地形成配置于压块31之内的底座46以及伸出压块31台阶39之上的操作部47。突起48垂直地形成于底座46上表面的中心,同时在底座46上表面的两端形成一对侧壁49和50。如图7所示,扭力螺旋弹簧34的盘绕部34a绕于突起48之上,而其力臂34b和34c则分别为侧壁49和50所固定。在底座46的下表面上形成一对突起51和52,并且与导向凹槽37和38a相啮合。
滑动装置33具有装于底座46下表面的安装部53、伸出安装部53一侧的一对移动接触装置54和55以及伸出安装部53另一侧的一对移动接触装置56和57。这些装置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滑动装置33具有左右两侧对称的形状。在上述各个装置中,移动接触装置57与公共固定接触装置45处于永久接触状态。
一对固定部58形成于外罩35之上,它们沿压块31的侧面插放并被扣住,从而用外罩35盖住压块31的上开口30。
在方案2中,如图7所示,当操作装置32未被操作时,扭力螺旋弹簧34的力臂34b和34c分别由压块31的固定部40和41所固定,其盘绕部34a则绕于操作装置32的突起48之上,从而由扭力螺旋弹簧34向操作装置32施加一个力以便使其返回中心位置。此时,操作装置32的突起51与导向凹槽37相啮合且定位于导向凹槽38a的延长线上。尽管滑动装置33的移动接触装置57与公共固定接触装置45处于永久接触状态,但其它移动接触装置54至56却不与固定接触装置42至44发生接触,从而滑动开关和按压开关均被关断。
当原先未经操作的操作装置32的操作部47被向图7下方滑动时,滑动装置33同时随操作装置32一起滑动,其结果是滑动装置33的移动接触装置57与公共固定接触装置45保持永久接触状态,而其移动接触装置54则与用于检测滑动的固定接触装置43相接触。这使得外部端头43a与公共外部端头45a被接通,且仅仅接通滑动开关以产生第一电信号。此时,尽管扭力螺旋弹簧34的力臂34b被压块31的固定部40所固定,但其力臂34c则被操作装置32的侧壁50向滑动方向所推动并离开固定部41。因而,力臂34b和34c沿相互靠近的方向被推压,结果便在操作装置32上施加一个力以便使其返回中心位置。当操作装置32的操作部47被释放时,操作装置32在扭力螺旋弹簧34的推力作用下向图7中上方滑动并自动返回其中心位置,使得移动接触装置54从用于检测滑动的固定接触装置43上移开,从而关断滑动开关。在操作装置32被滑动的过程中,操作装置32的突起51和52沿导向凹槽37向滑动方向移动,从而既便在意外地对操作装置32施加了一个按压力时也可以防止该操作装置32的误操作,这是由于突起51和52不能沿导向凹槽38a和38b而推动的缘故。
类似地,当操作装置32向图7中上方被滑动时,滑动装置33的移动接触装置57与公共固定接触装置45保持永久接触状态,而移动接触装置56则与用于检测滑动的固定接触装置42相接触。这使得外部端头42a与公共外部端头45a被接通,从而仅接通滑动开关以产生第一电信号。
当操作装置32位于图7的中心位置且其操作部47向图7中右方被按压时,操作装置32的突起51和52分别沿导向凹槽38a和38b向该操作部47被按压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滑动装置33的移动接触装置55与用于检测按压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44相接触。这使得外部端头44a与公共外部端头45a被接通,从而仅接通按压开关以产生第二电信号。此时,尽管扭力螺旋弹簧34的力臂34b和34c被压块31的固定部40和41所固定,但其盘绕部34a则由突起48向图7中的右方所推动。因而,力臂34b和34c在其相互靠近的方向上受到压迫力,结果便向操作装置32施加一个使其返回中心位置的力。当操作装置32的操作部47被释放时,操作装置32在扭力螺旋弹簧34的推力作用下向图7中的左方移动并自动返回中心位置,使得移动接触装置55从用于检测按压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44上移开,从而关断按压开关。在操作装置32被按压的过程中,其突起51和52沿导向凹槽38a和38b向该装置32被按压的方向移动,从而既便当意外地向被按压的操作装置32施加了滑动力时,也可以避免该操作装置的误操作,这是由于突起51和52不能沿导向凹槽37滑动的缘故。
图9为根据本发明方案3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的透视图。图10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不加外罩时的平面图。图11为该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活销装置主部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与图1至6相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
在根据本方案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中,由操作装置2和外罩6形成的活销装置取代了前述方案1中的活销片5。具体而言,具有悬臂结构的变形部61由外罩6上的狭缝60而形成。第一突起62作为固定侧活销部形成于变形部61的中心,而第二突起63作为移动侧活销部形成于操作装置2的底座17上并且与外罩6的背侧相对。该电气部件的构造(除了活销装置之外)及操作基本上与方案1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相同,从而在后面的说明中予以省略。
在根据方案3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中,当图10中原先未经操作的操作装置2的操作部18向压块1被按压时,如图11中箭头所示,操作装置2沿通槽20的纵向移动,使得操作装置2底座17的第二突起63沿外罩6变形部61的背侧移动,从而占据由一长两短相间的虚线所标明的位置。当第二突起63移动超过第一突起62时,操作者可感觉到活销锁定。这样,由于不需要活销片5,所以需要的零件更少,从而使安装操作更加容易。可通过改变第一突起62或第二突起63的尺寸等等得到适当的活销锁定。例如,当第一突起62做得更宽,且其与第二突起63的接触面积变得更大时,可以感到更为牢固的锁定,这使得能够在操作装置2被旋转离开其中心位置时防止对操作装置2意外的按压操作。
尽管在本方案所叙述的情形中,第一突起62作为固定侧活销部形成于外罩上,而第二突起63作为移动侧活销部形成于操作装置2的底座17上,且这两个突起62与63构成活销装置,然而如下所述,要取得类似的效果,该固定侧活销部和移动侧活销部也可以在任何其它的零部件上形成。
在图12的方案中,突起64作为固定侧活销部形成于压块1的内底部7之上,而扭力螺旋弹簧4的盘绕部4a被作为移动侧活销部,该突起64与操作装置2底座部17上的孔64相对。因此,当图12中原先未经操作的操作装置2的操作部18向压块1被按压时,与操作装置2凸台21一起整体运动的盘绕部4a便会移动超过突起64,其结果使操作者感觉到活销锁定。
在图13的方案中,形成于压块1周壁8上的啮合台阶之一(即啮合台阶8b)被作为固定侧活销部, 而在由啮合台阶8b所固定的扭力螺旋弹簧4的力臂4c上形成突起65。在这种情况下,扭力螺旋弹簧4相对于操作装置2被按压的方向倾斜地安装在该电气部件之中。被啮合台阶8a大致固定在水平位置的力臂4b对操作装置2施加一个力以便使其返回中心位置。因而,当图13中原先未经操作的操作装置2的操作部18向压块被按压时,与操作装置2一起整体运动的力臂4c的突起65便会移动超过啮合台阶8b,其结果使操作者感觉到活销锁定。
在图14的方案中,第一突起66作为固定侧活销部形成于压块1的内底部7之上,而第二突67起作为移动侧活销部形成于滑动装置3之上。尽管第二突起67与压块1的内底部7呈弹性接触,但它只是一种虚设的接触装置,它与开关的接通和关断操作无关。因此,当图14中原先未经操作的操作装置2的操作部18被按压向压块1时,与操作装置2一起整体运动的滑动装置3上的第二突起67便会移动超过压块上的第一突起66,其结果使操作者感觉到活销锁定。
在图15的方案中,突起68作为固定侧活销部形成于外罩6之上,而扭力螺旋弹簧4的盘绕部4a被作为移动侧活销部。这样,当图15中原先未经操作的操作装置2的操作部18被按压向压块时,与操作装置2凸台21一起整体运动的盘绕部4a便会移动超过突起68,其结果使操作者感觉到活销锁定。
方案3的活销装置以及图12至15同样可适用于进行滑动与按压操作的方案2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
上述优选方案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具有下列优点。
根据本发明,可利用一个操作装置进行两种不同的操作(即旋转与按压操作),且所需零件较少,这使得尺寸减小。实现这些是通过下列结构,其中操作装置由压块所承载以便该装置可进行旋转和按压操作,扭力螺旋弹簧的盘绕部绕于该操作装置之上,且该扭力螺旋弹簧的两力臂与压块呈弹性接触状态。
另外,防止了操作装置的误操作。实现这一点是通过下列结构,其中在压块和操作装置中任一个上形成突起,而在该压块和操作装置中的另一个上形成凹陷,以便在操作装置位于其中心位置时容纳该突起,从而避免旋转操作装置时的按压操作以及按压操作装置时的旋转操作。
利用另一种结构,可通过一个操作装置进行另外两种不同的操作 (即滑动与按压操作),且所需零件较少,从而使尺寸减小。在这种结构中,操作装置被压块所承载以便该装置可进行滑动和按压操作,扭力螺旋弹簧的盘绕部绕于该操作装置之上,且该扭力螺旋弹簧的两力臂与压块呈弹性接触状态。另外,这种结构也防止了操作装置的误操作。这一点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在压块和操作装置两者中任一个上沿该操作装置的滑动和按压方向形成导向凹槽,而在该压块和操作装置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突起以便与该导向凹槽相啮合,从而在滑动或按压操作期间可以使该操作装置沿导向凹槽平稳地移动,同时还防止了滑动该操作装置时的按压操作以及按压该操作装置时的滑动操作。
再有,由于不需要独立的活销装置,从而降低了成本。实现这一点是通过以下结构,其中固定侧活销部形成于压块和覆盖该压块的外罩中的任一个之上,而至少在操作装置、扭力螺旋弹簧及移动接触装置中的一个之上形成移动侧活销部,从而当按压操作装置时,该移动侧活销部与该固定侧活销部相啮合及分离以便使操作者感觉到活销的开合。
Claims (4)
1.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包括:压块,其上具有用于检测转动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和用于检测按压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固定于该压块上的操作装置,该装置可进行旋转及按压;移动接触装置,它配置于该操作装置之上,可与该固定接触装置相连接和分离;扭力螺旋弹簧,它具有一对末端伸出其盘绕部之上的力臂,用以使该操作装置返回中心位置,其中该扭力螺旋弹簧的盘绕部绕于该操作装置之上,而该扭力螺旋弹簧的两力臂与该压块处于弹性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其中该压块和操作装置之一具有突起,而该压块和操作装置中的另一个则具有凹陷以便容纳该突起,此时该操作装置处于中心位置。
3.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包括:压块,其上具有用于检测滑动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和用于检测按压操作的固定接触装置;固定于该压块上的操作装置,该装置可进行滑动及按压;移动接触装置,它配置于该操作装置之上,用以同该固定接触装置相连接和分离;扭力螺旋弹簧,它具有一对末端伸出其盘绕部之上的力臂,用以使该操作装置返回中心位置,其中该扭力螺旋弹簧的盘绕部绕于该操作装置之上,该扭力螺旋弹簧的两力臂与该压块处于弹性接触状态;且其中该压块和操作装置之一具有沿该操作装置滑动和按压方向伸展的导向槽,而该压块和操作装置中的另一个具有与该导向槽啮合的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它进一步包括用于覆盖该压块的外罩,其中该压块和外罩之一具有固定侧活销装置,且其中该操作装置、扭力螺旋弹簧及移动接触装置至少有一个具有移动侧活销装置,用以在该操作装置被按压时同该固定侧活销装置啮合和脱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135396 | 1996-02-07 | ||
JP021353/96 | 1996-02-07 | ||
JP239481/96 | 1996-09-10 | ||
JP23948196A JP3793290B2 (ja) | 1996-02-07 | 1996-09-10 | 複合操作型電気部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919A true CN1160919A (zh) | 1997-10-01 |
CN1044167C CN1044167C (zh) | 1999-07-14 |
Family
ID=2635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0070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44167C (zh) | 1996-02-07 | 1997-02-05 | 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793290B2 (zh) |
KR (2) | KR100258483B1 (zh) |
CN (1) | CN1044167C (zh) |
MY (1) | MY128315A (zh) |
TW (1) | TW353754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33734A (zh) * | 2008-03-14 | 2009-09-16 | 星电株式会社 |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
US7817442B2 (en) * | 2006-08-28 | 2010-10-19 | Hosiden Corporation | Input device |
CN103241192A (zh) * | 2013-05-24 | 2013-08-14 | 显亮(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多功能方向盘开关 |
CN102007560B (zh) * | 2008-04-24 | 2014-07-02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614613A (zh) * | 2014-11-28 | 2018-10-02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拨轮结构、采用该拨轮结构的遥控器、以及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06469A (ja) | 1999-04-21 | 2000-11-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4217531B2 (ja) | 2003-05-16 | 2009-02-04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装置 |
JP4213019B2 (ja) * | 2003-11-17 | 2009-01-21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JP4513579B2 (ja) * | 2005-01-18 | 2010-07-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押釦スイッ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7381912B2 (en) | 2005-09-05 | 2008-06-03 | Alps Electric Co., Ltd. | Switch device and steering switch device using the same |
KR100770751B1 (ko) * | 2006-06-21 | 2007-10-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기기의 스위칭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기기 |
JP4651587B2 (ja) * | 2006-07-14 | 2011-03-16 | 帝国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 多機能型電子部品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JP2008112671A (ja) * | 2006-10-31 | 2008-05-15 | Omron Corp | スイッチ |
JP4857183B2 (ja) * | 2007-05-10 | 2012-01-18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複合操作型スイッチ装置 |
JP5327400B2 (ja) * | 2008-04-24 | 2013-10-3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268001B1 (ko) * | 2012-02-09 | 2013-05-27 | 주식회사 에이 씨 에스 | 키 스위치 |
JP7521130B2 (ja) * | 2021-09-24 | 2024-07-23 |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回転検出装置およびスタイラスペ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16264A (en) * | 1988-06-16 | 1990-04-10 | Continental Can Company, Inc. | Rotary switch |
-
1996
- 1996-09-10 JP JP23948196A patent/JP379329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12-24 TW TW085115999A patent/TW35375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
- 1997-01-31 MY MYPI97000391A patent/MY128315A/en unknown
- 1997-02-05 CN CN97100709A patent/CN104416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06 KR KR1019970003668A patent/KR10025848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
- 1999-12-23 KR KR1019990060838A patent/KR10034048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17442B2 (en) * | 2006-08-28 | 2010-10-19 | Hosiden Corporation | Input device |
CN101533734A (zh) * | 2008-03-14 | 2009-09-16 | 星电株式会社 |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
CN101533734B (zh) * | 2008-03-14 | 2013-04-17 | 星电株式会社 |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
CN102007560B (zh) * | 2008-04-24 | 2014-07-02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241192A (zh) * | 2013-05-24 | 2013-08-14 | 显亮(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多功能方向盘开关 |
CN103241192B (zh) * | 2013-05-24 | 2016-03-16 | 显亮(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多功能方向盘开关 |
CN108614613A (zh) * | 2014-11-28 | 2018-10-02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拨轮结构、采用该拨轮结构的遥控器、以及控制方法 |
US10635097B2 (en) | 2014-11-28 | 2020-04-28 |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 Dial structure, remote controller employing the sam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
CN108614613B (zh) * | 2014-11-28 | 2020-12-11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拨轮结构、采用该拨轮结构的遥控器、以及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167C (zh) | 1999-07-14 |
KR19980023941A (ko) | 1998-07-06 |
TW353754B (en) | 1999-03-01 |
MY128315A (en) | 2007-01-31 |
KR100340481B1 (ko) | 2002-06-12 |
KR100258483B1 (ko) | 2000-06-15 |
KR20010081141A (ko) | 2001-08-29 |
JP3793290B2 (ja) | 2006-07-05 |
JPH09274830A (ja) | 1997-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167C (zh) | 组合操作式电气部件 | |
CN1293680C (zh) | 卡连接器 | |
CN1221063C (zh) | 电连接器 | |
CN1175645C (zh) | 读卡机连接器 | |
KR100392822B1 (ko) | 복합 조작스위치 | |
CN1233006C (zh) | 按压按钮开关 | |
CN1183568C (zh) | 复合操作型开关装置 | |
CN1150574C (zh)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
CN1182556C (zh) | 开关装置 | |
CN1193391C (zh) | 开关装置 | |
CN1228801C (zh)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
CN1263061C (zh) | 四向操作开关 | |
CN1183565C (zh) | 开关装置 | |
CN1231939C (zh) | 开关装置 | |
CN1215508C (zh) | 小型开关 | |
CN1339807A (zh) | 多方向操作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设备 | |
CN1184654C (zh) | 开关装置 | |
CN1476030A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CN1165061C (zh) | 开关装置 | |
CN1221000C (zh) | 开关装置 | |
CN200944621Y (zh) | 一种推动式sim卡固定座 | |
CN1858876A (zh) | 开关 | |
CN1215506C (zh) | 开关装置 | |
CN1133232C (zh) | 带有可伸缩天线的移动通信装置 | |
CN1242439C (zh) | 开闭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9071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