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4892A -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74892A CN116074892A CN202111270181.6A CN202111270181A CN116074892A CN 116074892 A CN116074892 A CN 116074892A CN 202111270181 A CN202111270181 A CN 202111270181A CN 116074892 A CN116074892 A CN 1160748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tellite
- sub
- terminal
- preambl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45—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station mobility, i.e. for station registration or localisation
- H04B7/18547—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station mobility, i.e. for station registration or localisation for geolocalisation of a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204—Multiple access
- H04B7/2041—Spot beam multiple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该位置信息上报方法包括: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所述终端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本申请可以节约终端的开销,同时兼顾终端详细位置的隐私保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很多通信场景中终端需要向网络侧上报位置信息,例如:终端向基站或者卫星上报位置信息,但目前终端上报位置信息方式往往是通过专用消息以显式的方式进行上报,也就是说,终端需要通过额外的消息来上报位置信息,从而导致终端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终端开销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
所述终端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可选的,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星历信息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卫星的随遇波束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随遇波束接收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在所述业务波束执行网络接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信息接收方法,包括:
卫星通过随遇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码;
所述卫星根据所述前导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确定所述前导码关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卫星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可选的,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对所述前导码进行合法性验证;
其中,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通过;
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不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不通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所述卫星调用所述业务波束覆盖所述目标子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
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从所述随遇波束接收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在所述业务波束执行网络接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随遇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码;
根据所述前导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确定所述前导码关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卫星还包括:
卫星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对所述前导码进行合法性验证;
其中,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通过;
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不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不通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调用所述业务波束覆盖所述目标子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
发送单元,用于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随遇波束接收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在所述业务波束执行网络接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随遇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码;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前导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确定所述前导码关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所述业务波束覆盖所述目标子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位置信息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所述终端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这样可以通过前导码来实现位置信息的上报,从而不需要终端引入额外的消息上报位置信息,以节约终端的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可应用的网络构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波束覆盖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信息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区域划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子区域划分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导码复用的区域划分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前导码复用的区域划分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信息接收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信息上报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卫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终端开销较大的问题。
其中,方法和设备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尤其是6G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6G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核心网部分,例如演进的分组系统(Evloved Packet System,EPS)、5G系统(5GS)等。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可应用的网络构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终端和卫星。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Redcap终端、智能家居终端、车载终端、机器人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卫星可以是星载基站(例如:再生卫星),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卫星也可以是卫星+基站(例如:透明转发卫星,或者卫星基站),即卫星具备同时卫星和基站的网络功能。其中,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卫星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
卫星与终端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Multi Output,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MU-MIMO)。根据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卫星的波束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在卫星覆盖范围内分时跳变,每次卫星波束跳变指向的空间方位会发生变化(每次跳变服务的区域称为波位),波束在每个跳变方位上的单次停留时间称为驻留时间(波束跳变访问波位可以采用周期方式也可以是非周期方式)。例如:如图1所示,波束在时刻i、时间m和时间n分别跳变在不同的方位。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跳波束分为随遇波束和业务波束,随遇波束主要完成网络侧未知位置的随机终端的辅助接入;业务波束主要用于网络侧已知位置的终端的初始接入及接入网络终端的业务传输。一般情况下,随机终端在随遇波束获得下行同步后,可以发起接入申请,申请成功后,网络侧会调度业务波束覆盖该终端,完成接入。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信息上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
步骤302、所述终端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preamble),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
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可以是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确定的位置信息,或者可以是基于超声波定位技术、激光定位技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定位技术、蓝牙定位技术、超宽带定位技术得到的位置信息。
上述卫星覆盖范围内包括多个子区别,其中,上述卫星覆盖范围,以及该卫星覆盖范围的子区域可以在执行步骤201之前预先确定的,例如:终端预先从网络侧获取到卫星覆盖范围,以及该卫星覆盖范围的子区域的相关信息,或者,终端依据预先定义的规则计算卫星覆盖范围的子区域。
上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可以是,在执行步骤202之前终端与卫星都获取有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关联关系,从而终端在确定上述目标子区域后,就可以确定对应的前导码,以通过该前导码上报位置信息,而卫星接收到上述前导码后可以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子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通过前导码上报终端的位置信息,从而不需要终端引入额外的消息上报位置信息,以节约终端的开销。另外,由于通过前导码上报终端的位置信息,这样可以兼顾保护终端的位置隐私不在初始接入时以显性形式泄露。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上述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可以理解为,子区域与前导码为一对一的映射,或者一对多映射,例如:一组前导码对应一个子区域。这些关系可以是网络则将映射规则或者映射结果预先配置给终端,或者通过随遇波束的广播信息指示给终端。
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的多个子区域可以是网络侧按照预定的规则对卫星的覆盖区域进行划分,并将划分的结果通知给终端。
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其中,终端对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的划分规则与网络侧对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的划分规则相同,从而得到相同的多个子区域。
上述划分规则可以是预先配置的,或者终端通过系统信息获取的,例如:通过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或者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获取划分规则。其中,上述划分规则可以包括前导码与子区域对应规则、子区域尺寸、卫星星历等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在获取上述划分规则后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终端收到随遇波束下行广播,得到星历信息,终端结合GNSS位置信息,计算终端相对于当前卫星的位置;
终端从下行系统信息中获得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子区域大小信息、划分规则,结合星历信息能够确定卫星运动方向,确定子区域划分的坐标系;
终端根据所得的信息和坐标系对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获得终端当前位置所处的目标子区域;
终端根据系统信息中关于子区域与前导码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应的前导码在随遇波束进行接入。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网络侧在随遇波束的MIB或SIB信息中将当前卫星的子区域划分方案以及子区域与前导码的对应方案传递给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卫星的随遇波束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上述系统信息可以是MIB或者SIB。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项也可以是预先配置给终端。例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卫星覆盖范围可以是指卫星对地面的圆锥角范围,一般用±θ来表示,业务波束的大小一般用波束夹角表示(3dB角),如波束角3°或5°指业务波束的夹角大小,也可以用θs表示。这样可以划分得到多个大小为业务波束大小的子区域。
上述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可以是,以θs/n为子区域大小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这样可以提高相对位置的精度,使得业务波束一次覆盖成功率提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上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可以是,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区域内,以子区域大小为基准,将子区域按照行列排列,形成矩形区。例如:如图4所示,图4中深色大圆形为卫星覆盖范围,小圆表示子区域的大小,按照图4的矩形排列方式,卫星覆盖区可换分36个子区域。以6边形为基本单元,6边形对角对应的波束夹角为θc,6边形对边对应的波束夹角为θL=√3/2×θ,则卫星覆盖范围±θ范围内星下点的直径上可划分的子区域数目为:
其中,θ表示卫星覆盖范围,Nsubcell表示子区域数目。
上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可以是,以蜂窝形覆盖区域中心进行划分,形成蜂窝形覆盖区域。例如:中心位置:1个子区域;第一圈:6个子区域;第二圈:12个子区域;……;第n圈:(n-1)×6,例如:如图5所示。其中,蜂窝排列下所需的子区域数目可由下式计算:
其中,Ncell表示子区域总数,Nsubcell表示过卫星的星下点直径上的子区域数目。
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所示,仅是以子区域在划分结果中存在边缘重叠区域进行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子区域可以不存在重叠区域。例如:可以对存在边缘重叠区域的子区域进行二次规划处理,严格区分子区域的边界,使得子区域间不存在重叠,每个子区域对应独立的前志码。
可选的,在终端处于多个子区域重叠的情况下,终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子区域:
对于处在两个子区域重叠覆盖区域的情况,选择两个子区域中处于与卫星运动方向相反位置的子区域作为终端的所处目标子区域;如果两个子区域的分割线与卫星运动方向一致,则选取重叠区域内边缘距离终端最远的子区域作为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在上述情况下,如果终端处于两个子区域分割线上,则终端随机选取两个子区域中一个作为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
对于处在三个子区域重叠覆盖区域的情况,选择三个子区域中处于与卫星运动方向相反位置的子区域作为终端的所处的目标子区域;如果三个子区域中,两个子区域的分割线与卫星运动方向一致,且这两个子区域均位于卫星运动相反位置,则选取这两个子区域的重叠区内边缘距离终端最远的子区域作为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在上述情况下,如果终端处于两个子区域分割线上,则终端随机选取两个子区域中一个作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对于按照业务波束尺寸划分子区域方式,上述两种方式能够为处于重叠区域的终端选择合适的目标子区域和前导码。对于以远小于业务波束尺寸划分子区域的方式,上述两种方式也能够为处于重叠区域的终端选择合适的目标子区域和前导码,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子区域相比业务波束覆盖范围小很多,一个业务波束能够覆盖很多个子区域,因此,处于子区域重叠覆盖位置的终端也可以在重叠覆盖的子区域中可以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上述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可以是,在随遇波束的不同方位复用相同的前导码,以实现前导码的空分复用。其中,随遇波束的方位可以利用跳变随遇波束的方向性识别。
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是判断随遇波束的接收方向,然后在该方位映射的表中查询目标子区域对应的前导码。由于前导码可以空分复用,从而节约前导码资源。
可选的,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上述多个区域可以是随遇波束的多个方向覆盖的覆盖区域。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一组前导码对应多个区域,以节约前导码资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子区域矩形排列划分的基础上,可以以卫星星下点为中心,进行“一”字型、“十”字型或“米”字型或其他形式的等分,相当于把卫星覆盖范围映射在平面上的圆,进行N次等分,N取1,2,3……的正整数,形成多个扇形区域,具体可以如图6所示。
这样,以卫星星下点为中心,将覆盖区域划分成N个区域,将多组前导码序列在这个N个区域内复用,同一组前导码应用在不同方位,避免相互干扰,该组内的前导码可唯一指示该方位上的某个子区域。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以卫星星下点为中心,划分出不同半径的圆,形成多个环状区域,具体可以如图7所示。其中,相邻的环状区域配置不同的前导码,环状区域内前导码与子区域相对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星历信息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
其中,上述定位信息可以是通过GNSS定位技术、超声波定位技术、激光定位技术、WIFI定位技术、蓝牙定位技术、超宽带定位技术得到的定位信息。上述根据星历信息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可以是,根据星历信息查询上述定位信息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位置信息为终端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这样可以使得向卫星上报的位置信息更加方便卫星使用,以降低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例如:可以将卫星覆盖范围转换为GNSS位置信息,从而根据GNSS位置信息可以直接确定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随遇波束接收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在所述业务波束执行网络接入。
上述响应消息可以是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上述业务波束的信息可以是用于指示波束业务的指示信息。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终端向随遇波束发起前导码,在业务波束接入网络,以提高终端接入网络的可靠性。例如:在一些场景中,业务波束尺寸小于随遇波束尺寸,这样通过前导码确定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从而网络侧调用业务波束在该目标子区域服务终端,以使得终端接入网络。具体可以实现:将卫星覆盖区域划分成多个子区域,为每个子区域映射前导码(一个或一组),随机终端在随遇波束接入时,根据所处子区域选择对应的前导码发送,卫星收到前导码后查找该前导码对应的卫星子区域位置,然后调度业务波束覆盖对应的子区域为用户提供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所述终端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这样可以通过前导码来实现位置信息的上报,从而不需要终端通过额外的消息上报位置信息,以节约终端的开销。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卫星通过随遇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码;
步骤802、所述卫星根据所述前导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确定所述前导码关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卫星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可选的,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对所述前导码进行合法性验证;
其中,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通过;
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不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不通过。
其中,验证通过则卫星可以使用终端的位置信息,如调用业务波束服务该终端,如果验证不通过,则终端可以丢弃终端的位置信息,如不调用业务波束服务该终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所述卫星调用所述业务波束覆盖所述目标子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卫星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为了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且还可以达到相同有益效果。
下面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以网络侧(即卫星侧)进行举例说明,具体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网络侧根据约定的尺寸规格(如:业务波束的大小)对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区域划分,形成多个子区域,然后按照约定的空分复用规则,对前导码序列和子区域进行映射;
网络侧将业务星历等信息、波束信息、映射规则、子区域划分规则或划分结果等,通过MIB或SIB在随遇波束通知终端;
网络侧收到上行随遇波束接收的前导码后,判断该前导码发送的子区域(对于某个方向接收的前导码,如果在约定的方向不存在该前导码,网络侧可以据此判断前导码检测虚警,避免调度业务波束,浪费资源);
网络侧调度业务波束覆盖该子区域。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以终端侧进行举例说明,具体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从随遇波束获得卫星星历、子区域划分规则或方案、子区域与前导码对应规则等信息,结合终端的GNSS位置信息,终端估算所处位置属于当前卫星的哪个子区域;
终端根据估算的相对位置信息,选择对应的前导码,在随遇波束进行发送;
终端等待接收随遇波束反馈的RAR(包含业务波束的信息);
终端根据RAR中信息等待接收业务波束下行,在业务波束完成最终接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卫星覆盖区域进行细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映射前导码,不同方位的子区域可以复用同一组前导码,随机用户在随遇波束发起前导码接入后,网络侧根据随遇波束的接收方向判断前导码所属区域,通过前导码检测结果估计对应的子区域位置,然后调度业务波束覆盖对应的子区域为用户提供服务,该方法避免了在随遇波束上报终端位置信息带来的额外开销和延时,可适应不同大小结构配置的随遇波束和业务波束系统。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如图11所示,包括存储器1120、收发机1100和处理器1110:
存储器11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110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11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111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1120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
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
其中,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1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0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1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11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20可以存储处理器11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110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处理器与存储器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可选的,处理器1110还用于:
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可选的,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确定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星历信息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1110还用于:
从所述卫星的随遇波束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可选的,处理器1110还用于:
从所述随遇波束接收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在所述业务波束执行网络接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终端,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的结构图,如图12所示,包括存储器1220、收发机1200和处理器1210:
存储器12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120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21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121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1220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随遇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码;
根据所述前导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确定所述前导码关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其中,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1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0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2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21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20可以存储处理器12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210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处理器与存储器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可选的,处理器1210还用于:
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可选的,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可选的,处理器1210还用于:
对所述前导码进行合法性验证;
其中,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通过;
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不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不通过。
可选的,处理器1210还用于:
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所述卫星调用所述业务波束覆盖所述目标子区域。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卫星,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如图13所示,终端1300,包括:
确定单元1301,用于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
发送单元1302,用于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随遇波束接收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在所述业务波束执行网络接入。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可选的,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可选的,确定单元1301用于根据星历信息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卫星的随遇波束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终端,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请参见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卫星的结构图,如图14所示,卫星1400,包括:
接收单元1401,用于通过随遇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码;
确定单元1402,用于根据所述前导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确定所述前导码关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所述业务波束覆盖所述目标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卫星还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可选的,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卫星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前导码进行合法性验证;
其中,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通过;
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不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不通过。
可选的,所述卫星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卫星,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位置信息接收方法。
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7)
1.一种位置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
所述终端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星历信息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1、2、3、6、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卫星的随遇波束接收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10.如权利要求1、2、3、6、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随遇波束接收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在所述业务波束执行网络接入。
11.一种位置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卫星通过随遇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码;
所述卫星根据所述前导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确定所述前导码关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卫星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业务波束大小为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或者
所述卫星覆盖范围以θs/n基准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其中,θs为业务波束夹角,n为大于1的整数。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矩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或者
所述多个子区域排列为蜂窝形覆盖区域,覆盖所述卫星覆盖范围。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对所述前导码进行合法性验证;
其中,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通过;
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不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不通过。
19.如权利要求11、12、13、16、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前导码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
星历信息;
子区域划分规则信息;
子区域大小信息;
卫星覆盖范围大小信息;
子区域划分结果。
20.如权利要求11、12、13、16、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卫星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所述卫星调用所述业务波束覆盖所述目标子区域。
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
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遇波束对应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多个区域对应同一组前导码,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中,所述同一组前导码内不同的前导码关联不同的子区域。
26.如权利要求21、22、23、24或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从所述随遇波束接收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在所述业务波束执行网络接入。
27.一种卫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随遇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码;
根据所述前导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确定所述前导码关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覆盖范围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前导码。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还包括:
卫星对所述卫星覆盖范围进行子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码为:为在所述随遇波束的不同方向的子区域的复用前导码。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对所述前导码进行合法性验证;
其中,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通过;
在所述随遇波束的当前发送方向对应的前导码组不包括所述前导码的情况下,验证不通过。
32.如权利要求27、28、29、30或31所述的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调用所述业务波束覆盖所述目标子区域。
3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子区域;
发送单元,用于向卫星的随遇波束发送前导码,所述前导码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关联。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随遇波束接收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信息在所述业务波束执行网络接入。
35.一种卫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随遇波束接收终端发送的前导码;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前导码,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确定所述前导码关联的目标子区域,所述目标子区域为终端所处的子区域。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随遇波束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业务波束的信息;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所述业务波束覆盖所述目标子区域。
37.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位置信息接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70181.6A CN116074892A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 |
PCT/CN2022/123815 WO2023071723A1 (zh) | 2021-10-29 | 2022-10-08 |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 |
US18/705,891 US20250007603A1 (en) | 2021-10-29 | 2022-10-08 | Locatio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location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satellite and storage medium |
EP22885605.0A EP4426004A4 (en) | 2021-10-29 | 2022-10-08 | REPOR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FOR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TERMINAL, SATELLITE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70181.6A CN116074892A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74892A true CN116074892A (zh) | 2023-05-05 |
Family
ID=86160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70181.6A Pending CN116074892A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50007603A1 (zh) |
EP (1) | EP4426004A4 (zh) |
CN (1) | CN116074892A (zh) |
WO (1) | WO2023071723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60769A (zh) * | 2024-01-11 | 2024-02-1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一种卫星通信星载基站波束管理的方法 |
CN118139148A (zh) * | 2024-05-07 | 2024-06-04 | 中国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法、装置、接入设备及终端 |
WO2025067361A1 (zh) * | 2023-09-28 | 2025-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51369A1 (en) * | 2023-06-09 | 2024-12-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sitioning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region |
CN117728882B (zh) * | 2024-02-07 | 2024-06-1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卫星系统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8646469B (zh) * | 2024-07-03 | 2024-12-31 |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 波位划分方法、波束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57014B2 (ja) * | 2018-10-30 | 2024-03-27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非地上系ネットワーク(ntn)における距離依存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チャネル(rach)プリアンブル選択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手順 |
MX2021007650A (es) * | 2019-02-21 | 2021-08-11 | Atc Tech Llc | Sistemas y metodos de formacion de haces adaptable para sistemas moviles por satelite basados en ubicaciones de usuario y formas de onda de cocanal. |
CN112566193B (zh) * | 2019-09-26 | 2022-06-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EP4024903A4 (en) * | 2019-09-29 | 2022-08-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CN112583463B (zh) * | 2019-09-30 | 2023-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CN112929968B (zh) * | 2019-12-06 | 2023-0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315562A (zh) * | 2020-02-27 | 2021-08-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6054903A (zh) * | 2021-10-26 | 2023-05-0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卫星基站、地面终端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11270181.6A patent/CN116074892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0-08 WO PCT/CN2022/123815 patent/WO202307172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10-08 US US18/705,891 patent/US2025000760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0-08 EP EP22885605.0A patent/EP4426004A4/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5067361A1 (zh) * | 2023-09-28 | 2025-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7560769A (zh) * | 2024-01-11 | 2024-02-1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一种卫星通信星载基站波束管理的方法 |
CN117560769B (zh) * | 2024-01-11 | 2024-03-1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一种卫星通信星载基站波束管理的方法 |
CN118139148A (zh) * | 2024-05-07 | 2024-06-04 | 中国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法、装置、接入设备及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71723A1 (zh) | 2023-05-04 |
US20250007603A1 (en) | 2025-01-02 |
EP4426004A1 (en) | 2024-09-04 |
EP4426004A4 (en) | 2025-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074892A (zh) |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卫星和存储介质 | |
CN105453642A (zh) | 异构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宏基站、微基站和用户设备 | |
US11564228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US20240306123A1 (en) |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 |
JP2020504520A5 (zh) | ||
JP2020504520A (ja) | ビーム選択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 |
US12231916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US1165955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EP3751946A1 (en) | Listen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230007682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WO2020248281A1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9842938B (zh) |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和装置 | |
US20230099072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24025998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3019464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 |
WO2023115354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4531183A (zh) | 信道矩阵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30224754A1 (en) |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11800322B2 (en) | Signalling for positioning latency control | |
EP4404663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250081263A1 (en) | Information determining-configuring method,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250056633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063985A1 (en) | Determining baseband processing capability using channel bandwdith multiplied by layers | |
WO2025002439A1 (zh) | 预编码资源块组大小的确定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 |
WO2024208041A1 (zh) | 一种参考信号的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