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072694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2694A
CN116072694A CN202111277626.3A CN202111277626A CN116072694A CN 116072694 A CN116072694 A CN 116072694A CN 202111277626 A CN202111277626 A CN 202111277626A CN 116072694 A CN116072694 A CN 116072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76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平
刘娜
陈伟伟
杨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Vi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Vi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Vi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Vi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76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2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2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2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H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H2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H20/00
    • H10H29/10Integrated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H10H20/00
    • H10H29/14Integrated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H10H20/00 comprising multiple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 H10H29/142Two-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asymmetric LED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H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H20/00Individual 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10H2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H20/85Packages
    • H10H20/857Interconnections, e.g. lead-frames, bond wires or solder ball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以及设于衬底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钝化层,至少部分设于第一电极背离衬底一侧,钝化层具有开口,以暴露部分第一电极;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包括相连接的本体部和第二电极,第二电极通过开口和第一电极电连接,且本体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落在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在将发光元件下压绑定于阵列基板上时,整个发光元件都不会与钝化层之间发生碰撞、干涉,避免钝化层对发光元件造成阻挡,影响发光元件和第一电极之间的连接效果。提升了绑定后发光元件的平整性,提高了发光元件和阵列基板的对位精度以及转移良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以其体积小、功率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及显示等技术领域。微型LED显示器具备单独像素元件的LED阵列,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显示装置相比,微型LED显示器具备更好的对比度,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低的能耗。
由于微型LED是以芯片的形式单独被制造出来,尺寸在微米量级,因此,在制作显示器件的过程中,需要将巨量的微型LED芯片转移到基板适当的位置,并将微型LED芯片上的电极与基板上的对应的电极进行对位焊接。然而,受现有微型LED芯片的结构限制,转移容易出现对位偏差,导致转移成功率较低。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将发光元件下压绑定于阵列基板上时,整个发光元件都不会与钝化层之间发生碰撞、干涉,避免钝化层对发光元件造成阻挡,影响发光元件和第一电极之间的连接效果。提升了绑定后发光元件的平整性,提高了发光元件和阵列基板的对位精度以及转移良率。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以及设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衬底一侧,所述钝化层具有开口,以暴露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相连接的本体部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且所述本体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本体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缘轮廓到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缘轮廓的最小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钝化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衬底设置,所述侧面和所述第一电极围成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表面覆盖有功能膜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侧面设置有第一反射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层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到对应连接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本体部的最小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触控层、减反射层、光提取层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绑定材料层,所述绑定材料层至少部分填充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绑定材料层包括导电粒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电粒子电连接;所述绑定材料层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于所述钝化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且所述第二反射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银、铝、钛中的至少一者。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钝化层以及发光元件,钝化层具有绝缘作用,用于阻挡第一电极和除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外的膜层电连接,以避免出现短路等问题,因而在钝化层设置有开口暴露部分第一电极,以便于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连接,且发光元件的本体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落在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即在将发光元件下压绑定于阵列基板上时,整个发光元件都不会与钝化层之间发生碰撞、干涉,避免钝化层对发光元件造成阻挡,影响发光元件和第一电极之间的连接效果。同时也能避免发光元件因钝化层的阻挡而无法水平放置,出现倾斜等问题,使得发光元件的受力更加均匀,提升了绑定后发光元件的平整性,提高了发光元件和阵列基板的对位精度以及转移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C处的一种膜层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开口和第二电极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处的又一种膜层示意图;
图5是图1中C-C处的另一种膜层示意图;
图6是图1中C-C处的另一种膜层示意图。
附图中:
1-阵列基板;11-衬底;12-第一电极;2-钝化层;3-发光元件;31-本体部;32-第二电极;4-绑定材料层;41-导电粒子;5-第二反射层;6-功能膜层;7-第一反射层;K-开口;T-驱动晶体管;S-源极;D-漏极;G-栅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图1至图6对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C-C处的一种膜层示意图;图3是图2中开口K和第二电极32的相对位置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包括衬底11以及设于衬底11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12;钝化层2,设于第一电极12背离衬底11一侧,钝化层2具有开口K,以暴露部分第一电极12;发光元件3,发光元件3包括相连接的本体部31和第二电极32,第二电极32通过开口K和第一电极12电连接,且本体部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落在开口K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内。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钝化层2以及发光元件3,钝化层2具有绝缘作用,用于阻挡第一电极12和除发光元件3的第二电极32外的膜层电连接,以避免出现短路等问题,因而在钝化层2设置有开口K暴露部分第一电极12,以便于发光元件3的第二电极32和第一电极12连接,且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落在开口K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内,即在将发光元件3下压绑定于阵列基板1上时,整个发光元件3都不会与钝化层2之间发生碰撞、干涉,避免钝化层2对发光元件3造成阻挡,影响发光元件3和第一电极12之间的连接效果。同时也能避免发光元件3因钝化层2的阻挡而无法水平放置,出现倾斜等问题,使得发光元件3的受力更加均匀,提升了绑定后发光元件3的平整性,提高了发光元件3和阵列基板1的对位精度以及转移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落在开口K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内,具体是指,钝化层2的开口K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的正投影面积,如图3所示,开口K能够容纳整个发光元件3,钝化层2不和发光元件3发生碰撞,即开口K不会影响阻挡发光元件3和阵列基板1的第二电极32电连接。可选的,开口K的正投影形状和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的正投影形状相匹配。例如,当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的正投影呈矩形时,开口K的正投影也呈矩形,且开口K的正投影边长大于或等于本体部31的正投影边长。当然,本体部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和开口K的正投影形状还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或者圆形等形状,并无特殊限定。
发光元件3具体可以为Micro LED(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微型发光二极管)或Mini LED(小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和Mini LED具有尺寸小、发光效率高以及耗能低等优点,例如,Micro LED的尺寸小于50μm,Mini LED的尺寸小于100μm,能够在较小的显示面板清楚的显示数字、图案。
LED芯片结构分为正装结构,垂直结构和倒装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正装结构,垂直结构和倒装结构的LED均适用。具体的,正装结构和倒装结构的发光元件3的正负电极均位于本体部31的同一侧,故正装结构和倒装结构的发光元件3均具有两个第二电极32,且两个第二电极32均连接于阵列基板1的第一电极12。垂直结构的发光元件3的正负电极分设于本体部31的两侧,故垂直结构的发光元件3仅有一个电极位于朝向阵列基板1的一侧,即垂直结构的发光元件3仅具有一个第二电极32连接于阵列基板1的第一电极12。
可选的,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包括N型GaN层、有源层、P型GaN层,还可以包括蓝宝石衬底,第二电极32包括P电极和N电极。
为了实现对发光元件3的驱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T,第一电极12与驱动晶体管T的源极S和漏极D中的一者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晶体管T具体可以采用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G、源极S和漏极D,漏极D、源极S和栅极G的材料可以包括钼、钛、铝、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薄膜晶体管的栅极G通常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使薄膜晶体管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或截止。薄膜晶体管的源极S和漏极D中的一者连接第一电极12,通过第一电极12再与发光元件3的第二电极32相连接,以控制发光元件3的正常发光。
衬底11可以为硬质基板,如玻璃基板;也可以为柔性基板,其材质可以为聚酰亚胺、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二甲苯、聚醚砜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11主要用于支撑设置在其上的器件。
考虑发光元件3的转移位置精度,为了避免发光元件3和钝化层2之间发生干涉,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体部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缘轮廓到开口K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缘轮廓的最小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μm。
可以理解的是,将本体部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缘轮廓到开口K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缘轮廓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大于或者等于2μm,能够在开口K内预留出一部分容错空间,有效避免因发光元件3在转移下落时的位置存在偏差,而导致发光元件3和钝化层2相碰撞。当然,开口K的尺寸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可能会导致未覆盖钝化层2的部分第二电极32暴露过多,容易产生短路等问题。具体的,当本体部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和开口K的正投影均呈矩形时,本体部31和开口K相邻的各个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μm。可选的,本体部31和开口K相邻的各个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μm且小于等于5μm。
由于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落在开口K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内,钝化层2不和发光元件3发生碰撞,钝化层2的厚度不会影响发光元件3和阵列基板1的连接效果。即钝化层2的厚度不再受到限制。
请参阅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钝化层2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侧面,第一表面相对于第二表面远离衬底11设置,侧面和第一电极12围成开口K,在第一表面覆盖有功能膜层6。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钝化层2的厚度不再受到限制,可以在钝化层2上覆盖功能膜层6,以在实现绝缘钝化功能的同时,实现其他的功能,例如减反射、光提取或者触控等功能,
具体的,功能膜层6包括触控层、减反射层、光提取层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通过在钝化层2的第一表面覆盖触控层,以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或者在钝化层2的第一表面覆盖减反射层,以减少或消除膜层表面的对于发光元件3出光的反射光,从而增加显示面板的透光量,减少或消除显示面板的杂散光;还可以在钝化层2的第一表面覆盖光提取层,光提取层可以有效减少显示面板中的全反射效应,提高光耦合到器件前向外部空间的比例,进而提高器件的性能,可有效提升显示面板出光率。光提取材料种类较多,多为有机高分子,常见的有三芳胺类、环状脲类、酰结构类、二苯并噻吩类、二苯并呋喃类、咔唑类等等。
请参阅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光元件3向上的出光率,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中,在侧面设置有第一反射层7。具体的,可以利用第一反射层7对于光线的反射,将发光元件3侧边、底部进行反射提取,提升发光元件3向上的出光效率。可选的,第二电极32和第一反射层7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以便于第二电极32对于发光元件3侧边、底部的出光进行反射,第二电极32和第一反射层7可以采用银、铝,或者钛铝钛等材料制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沿垂直于衬底1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反射层7的高度大于第一电极12到对应连接的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的最小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发光元件3的第一电极12不会发光,而是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进行发光,为了对更多的本体部31的出光进行反射,可以将第一反射层7设置为高于发光元件3的第一电极12,即第一反射层7可以反射更大范围内的本体部31的侧边出光,提高发光元件3向上的出光效率。
为了将发光元件3绑定于阵列基板1,且使发光元件3和阵列基板1之间电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绑定材料层4,绑定材料层4至少部分填充于开口K内,且绑定材料层4包括导电粒子41,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32通过导电粒子41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正装结构和倒装结构的发光元件3的两个第二电极32均位于本体部31的同一侧,为了避免两个第二电极32之间出现短路,绑定材料层4需要采用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各向异性导电胶)制成,让绑定材料层4只在垂直于阵列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导通,而在平行于阵列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不导通,以避免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二电极32之间出现短路。
在绑定材料层4包括导电粒子41,用于使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32导通,导电粒子41的种类目前以金属粉末和高分子塑料球表面涂布金属为主。常见使用的金属粉镍(Ni)、金(Au)、镍上镀金、银及锡合金等。
请参阅图6,各个发光元件3在分别绑定于不同的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1后,各个显示面板之间可能存在高度差,在使用多个显示面板拼接时可能会导致视角高度存在差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反射层5,第二反射层5设于钝化层2背离衬底11一侧,且第二反射层5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和发光元件3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反射层5的厚度以及折射率来使多个显示面板的视角高度一致,且为了避免第二反射层5影响发光元件3在顶面的出光效果,第二反射层5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和发光元件3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不重合,避免第二反射层5对发光元件3的出光造成干扰。可选的,第二反射层5包括银、铝、钛中的至少一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1、钝化层2以及发光元件3,钝化层2具有绝缘作用,用于阻挡第一电极12和除发光元件3的第二电极32外的膜层电连接,以避免出现短路等问题,因而在钝化层2设置有开口K用于供发光元件3的第二电极32和第一电极12连接,且发光元件3的本体部3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落在开口K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内,即在将发光元件3下压绑定于阵列基板1上时,整个发光元件3都不会与钝化层2之间发生碰撞、干涉,避免钝化层2对发光元件3造成阻挡,影响发光元件3和第一电极12之间的连接效果。同时也能避免发光元件3因钝化层2的阻挡而无法水平放置,出现倾斜等问题,使得发光元件3的受力更加均匀,提升了绑定后发光元件3的平整性,提高了发光元件3和阵列基板1的对位精度以及转移良率。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结构以及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以及设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
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衬底一侧,所述钝化层具有开口,以暴露部分所述第一电极;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相连接的本体部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且所述本体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缘轮廓到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缘轮廓的最小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衬底设置,所述侧面和所述第一电极围成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表面覆盖有功能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面设置有第一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层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到对应连接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本体部的最小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触控层、减反射层、光提取层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绑定材料层,所述绑定材料层至少部分填充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绑定材料层包括导电粒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导电粒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绑定材料层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于所述钝化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且所述第二反射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银、铝、钛中的至少一者。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277626.3A 2021-10-29 2021-10-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072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626.3A CN116072694A (zh) 2021-10-29 2021-10-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626.3A CN116072694A (zh) 2021-10-29 2021-10-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2694A true CN116072694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80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7626.3A Pending CN116072694A (zh) 2021-10-29 2021-10-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26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1373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367713B2 (en) Micro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CN103325776A (zh) 发光装置
CN118625955A (zh) 触摸感测单元
WO2016169233A1 (zh) Led灯条、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14823608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04174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175204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30049044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light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7683534A (zh) 发光模块
US11300724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CN110556470A (zh) 微型半导体芯片、微型半导体组件结构、以及转移装置
WO2022057937A1 (zh) 基板、 led 光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615396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5016007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0238100A1 (zh) 接收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0957342B (zh) 微型发光元件显示装置
CN11607269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2237458B2 (en) Micro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CN110739377A (zh) 微型发光二极管装置
CN11558109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623608A (zh) 发光装置及其制法
CN104425477A (zh) 光学传感器封装装置
US20250006865A1 (en) Display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5023467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ch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