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1659B - 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51659B CN116051659B CN202310323918.9A CN202310323918A CN116051659B CN 116051659 B CN116051659 B CN 116051659B CN 202310323918 A CN202310323918 A CN 202310323918A CN 116051659 B CN116051659 B CN 1160516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 linear array
- point
- array camera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80—Analysis of captured images to determin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camera parameters, i.e. camera calibr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28—Range image; Depth image; 3D point clou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44—Camera po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属于测量距离、水准或者方位技术领域,用于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包括制作混合标定靶标并建立靶标坐标系,搭建实验平台,以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坐标系为总体坐标参考基准,线阵标定数据采集,基于交比不变得到特征点的世界坐标与像点对应关系,建立线阵相机成像模型,两步标定法解算相机标定内外参数,借助相机与靶标间外参数将线阵相机坐标系归算到总体坐标参考基准下,根据扫描仪与相机点坐标转换基本方程,通过靶标平面法向量构建几何约束,经过非线性优化方法,精确求解两个传感器间外参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属于测量距离、水准或者方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摄影测量的检测技术以及基于移动激光扫描的检测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隧道巡检的效率,一般将工业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通集成在隧道检测车上,快速采集隧道衬砌表面的图像与点云数据,对病害进行识别并维护。为了将图像与点云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更精细准确的隧道实景三维模型,需要对这两个传感器进行联合标定,得到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之间的外参数。
线阵相机由于其分辨率高、扫描频率快、1维成像等特点,适用于隧道这种狭长且连续的检测场景,但同样也由于线阵相机在静止状态下只采集一条线,图像是重复的单条扫描线组成,难以确定像点对应的特征点,现有的线阵相机标定方法一般基于交比不变性原理,通过设计相应的图案,求解特征点世界坐标来解决此问题,进而实现线阵相机静态标定。
在相机和激光扫描仪外参数联合标定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面阵相机和3D激光扫描仪的标定,以及面阵相机和2D激光扫描仪的标定。通常使用基于标定物的方法进行面阵相机与3D激光扫描仪的联合标定,如将平面棋盘格、正方体、或者球等目标物,放在面阵相机与3D激光扫描仪的公共视场中,分别提取图像与点云中点、线、面等对应特征,构建几何约束,求解外参数。特别的,2D激光扫描仪单次扫描只能得到一条周围环境的轮廓线,在这条线状点云上难以找到特征或者公共点。在现有的面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标定方法中,一般通过2D激光扫描仪与面阵相机观测带有棋盘格的标定物或者V型板,找到平面的法向量,建立传感器之间的几何约束进而求解。
由于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特殊的数据采集模式,导致两传感器数据之间完全没有公共部分,更难找到线阵相机图像和2D激光扫描仪线状点云数据之间直接对应的特征以及几何约束,因此,对于集成了线阵相机以及2D激光扫描仪的系统,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联合标定仍然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标定方法,解决了静态标定时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之间无公共视场、图像与点云数据没有直接的对应特征或者几何约束关系从而导致联合标定困难的问题。
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包括:
S1.制作混合标定靶标,建立靶标坐标系;
S2.搭建实验平台;
S3.线阵相机标定数据采集,通过交比不变性原理得到像点对应特征点世界坐标;
S4.建立线阵相机成像模型;
S5.两步标定法线阵相机标定参数解算;
S6.确定激光断面扫描仪与线阵相机点坐标转换的基本方程;
S7.扫描仪数据采集,构建联合标定几何约束模型;
S8.非线性优化精确求解联合标定参数。
S1包括:
混合标定靶标包括固定件和平面靶标主体,靶标主体包括多个漫反射标志点、1.5英寸正方形激光跟踪仪靶标球孔洞、0.5英寸正方形激光跟踪仪靶标球孔洞和7个交比三角形图案,7个交比三角形图案包括8条直线和7条斜线;
所述固定件支撑靶标主体,在标定数据采集过程中,移动靶标位置后通过固定件进行靶标主体固定;
漫反射标志点适用于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的非接触式测量,得到自身的三维坐标,标志点在靶标主体上均匀分布,其中三个标志点分别对应靶标坐标系的O点、X点和Y点,OX两点连线为X轴,OY两点连线为Y轴,将O点作为靶标坐标系坐标原点,过O点垂直于O-XY平面向上定义为Z轴;
激光跟踪仪靶标球孔洞用于激光跟踪仪与其对应的靶标求进行接触式测量,通过孔洞中心点坐标建立靶标坐标系;
根据交比三角形图案的设计尺寸,在靶标坐标系推算获得7个交比三角形图案中所有直线的直线方程;
S2包括:实验平台包括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线阵相机、2D激光扫描仪、线阵相机照明光源和混合标定靶标,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包括激光跟踪仪或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混合标定靶标通过固定件安置于固定框架上,使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线阵相机和2D激光扫描仪均能够观测到混合标定靶标。
S3包括:
将混合标定靶标放在线阵相机视场范围内,配合线阵相机照明光源打光,使线阵相机能够采集到清晰的标定图片,线阵相机采集完标定图片后,用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对混合标定靶标进行测量,以三维坐标测量系统自身的坐标系作为总体坐标系参考基准,靶标坐标系归算在总体坐标参考基准下,同时拟合出靶标平面,将靶标坐标系作为线阵相机内参标定参数解算时的世界坐标系;
S4包括:
上式即不考虑镜头畸变的相机成像模型,其中,为旋转矩阵的9个元素,包括三个元素组成的平移向量,式(1)为线阵相机的视平面方程,式(2)为符合中心投影关系的方程;表示由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旋转平移,v为像主点坐标值,v0为线阵相机标定待求解的内参数,代表主点偏移量,表示像素点在y轴方向上对应的物理尺寸;
考虑y方向的线阵相机畸变,建立仅考虑一阶径向畸变的线阵相机畸变模型如下式:
综合(1)(2)(3)式得到完整线阵相机成像模型如下式:
S5包括:
以特征点和图像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线阵相机的成像模型为基础,采用两步法计算线阵相机的几何成像模型参数;
然后将获取的线阵相机内参数和外参数作为初值,在严格的成像模型下利用LM非线性优化方法获取最终的包含一阶径向畸变的线阵相机标定结果;
根据旋转矩阵性质可得式(10):
将特征点世界坐标代入公式(7)得式(11):
通过非线性优化的方法进行参数初值优化求解,得到一阶径向畸变参数以及优化后的线阵相机内外参数,将3D点的重投影到2D像平面的坐标与实际提取的图像点像素作差,即将3D点的投影位置与观测位置做作差,建立以重投影误差最小化的目标函数进行非线性优化如式(13):
利用LM非线性优化方法,得到严格成像模型下最终的线阵相机内外参数以及畸变参数标定结果,结合线阵相机坐标系与混合标定靶标的外参数,将线阵相机坐标系归算到总体坐标参考基准下。
S6包括:
将混合标定靶标多次摆放,三维坐标测量系统观测靶标并且建立靶标坐标系,并且得到靶标平面方程,2D激光扫描仪扫描每个靶标位置摆放的混合标定靶标,得到靶标平面上的扫描线点云数据,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平面是O-YOZ,即点坐标在x轴方向上为0,则2D激光扫描仪所测的点坐标在它自身坐标系下表达为,假设2D激光扫描仪所测的点其对应在线阵相机坐标系下的表达为,则从线阵相机上的点坐标到2D激光扫描仪的点坐标变换用式(16)表达:
则2D激光扫描仪点坐标到线阵相机点坐标变换公式如式(17):
S7包括:
设置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和2D激光扫描仪能同时观测到的靶标平面,2D激光扫描仪观测靶标得到靶标平面上由多个激光点组成的扫描线,利用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在观测靶标平面上点,通过均匀的平面点坐标计算拟合得到在总体参考坐标系的靶标平面方程,再将靶标平面方程转到线阵相机坐标系下的平面方程如式(18)所示:
根据式(18),以及根据平面上单位法向量与平面上一点的乘积,等于向量的模长的原理,得出向量形式的几何约束公式如式(19):
得到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具体的点-面约束条件为:激光点在靶标平面上,激光点到相机原点的向量和靶标平面法向量的乘积为相机原点到靶标平面的距离,结合式(17)点坐标转换基本方程,将激光点坐标代入式(19),得到式(20):
完成构建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之间的几何约束模型;
将靶标摆放j次,2D激光扫描仪观测j次,每个靶标上上共有i个扫描仪激光点的坐标带入式(21)得线性公式如式(22)所示:
式中:
b为每个扫描仪激光点对应的靶标平面向量的模;对式(22)这个超定方程组,求解其最小二乘解如式(23):
S8包括:
相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计了混合标定靶标,配合三维坐标测量,统一了隧道综合检测装备中所有传感器坐标系基准,在静态标定方式下,得到了所有传感器间的相对空间位姿关系,解决了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无公共视场,图像与点云数据之间无直接对应特征以及几何约束带来的标定问题,为后期隧道数据的组织管理如通过数据融合得到实景三维模型等工作打下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技术流程图;
图2为靶标结构图;
图3为检测装备中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的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对靶标进行测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包括:
S1.制作混合标定靶标,建立靶标坐标系;
S2.搭建实验平台;
S3.线阵相机标定数据采集,通过交比不变性原理得到像点对应特征点世界坐标;
S4.建立线阵相机成像模型;
S5.两步标定法线阵相机标定参数解算;
S6.确定激光断面扫描仪与线阵相机点坐标转换的基本方程;
S7.扫描仪数据采集,构建联合标定几何约束模型;
S8.非线性优化精确求解联合标定参数。
S1包括:
混合标定靶标包括固定件和平面靶标主体,靶标主体包括多个漫反射标志点、1.5英寸正方形激光跟踪仪靶标球孔洞、0.5英寸正方形激光跟踪仪靶标球孔洞和7个交比三角形图案,7个交比三角形图案包括8条直线和7条斜线;
所述固定件支撑靶标主体,在标定数据采集过程中,移动靶标位置后通过固定件进行靶标主体固定;
漫反射标志点适用于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的非接触式测量,得到自身的三维坐标,标志点在靶标主体上均匀分布,其中三个标志点分别对应靶标坐标系的O点、X点和Y点,OX两点连线为X轴,OY两点连线为Y轴,将O点作为靶标坐标系坐标原点,过O点垂直于O-XY平面向上定义为Z轴;
激光跟踪仪靶标球孔洞用于激光跟踪仪与其对应的靶标求进行接触式测量,通过孔洞中心点坐标建立靶标坐标系;
根据交比三角形图案的设计尺寸,在靶标坐标系推算获得7个交比三角形图案中所有直线的直线方程;
S2包括:实验平台包括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线阵相机、2D激光扫描仪、线阵相机照明光源和混合标定靶标,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包括激光跟踪仪或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混合标定靶标通过固定件安置于固定框架上,使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线阵相机和2D激光扫描仪均能够观测到混合标定靶标。
S3包括:
将混合标定靶标放在线阵相机视场范围内,配合线阵相机照明光源打光,使线阵相机能够采集到清晰的标定图片,线阵相机采集完标定图片后,用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对混合标定靶标进行测量,以三维坐标测量系统自身的坐标系作为总体坐标系参考基准,靶标坐标系归算在总体坐标参考基准下,同时拟合出靶标平面,将靶标坐标系作为线阵相机内参标定参数解算时的世界坐标系;
S4包括:
上式即不考虑镜头畸变的相机成像模型,其中,为旋转矩阵的9个元素,包括三个元素组成的平移向量,式(1)为线阵相机的视平面方程,式(2)为符合中心投影关系的方程;表示由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旋转平移,v为像主点坐标值,v0为线阵相机标定待求解的内参数,代表主点偏移量,表示像素点在y轴方向上对应的物理尺寸;
考虑y方向的线阵相机畸变,建立仅考虑一阶径向畸变的线阵相机畸变模型如下式:
综合(1)(2)(3)式得到完整线阵相机成像模型如下式:
S5包括:
以特征点和图像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线阵相机的成像模型为基础,采用两步法计算线阵相机的几何成像模型参数;
然后将获取的线阵相机内参数和外参数作为初值,在严格的成像模型下利用LM非线性优化方法获取最终的包含一阶径向畸变的线阵相机标定结果;
根据旋转矩阵性质可得式(10):
将特征点世界坐标代入公式(7)得式(11):
通过非线性优化的方法进行参数初值优化求解,得到一阶径向畸变参数以及优化后的线阵相机内外参数,将3D点的重投影到2D像平面的坐标与实际提取的图像点像素作差,即将3D点的投影位置与观测位置做作差,建立以重投影误差最小化的目标函数进行非线性优化如式(13):
利用LM非线性优化方法,得到严格成像模型下最终的线阵相机内外参数以及畸变参数标定结果,结合线阵相机坐标系与混合标定靶标的外参数,将线阵相机坐标系归算到总体坐标参考基准下。
S6包括:
将混合标定靶标多次摆放,三维坐标测量系统观测靶标并且建立靶标坐标系,并且得到靶标平面方程,2D激光扫描仪扫描每个靶标位置摆放的混合标定靶标,得到靶标平面上的扫描线点云数据,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平面是O-YOZ,即点坐标在x轴方向上为0,则2D激光扫描仪所测的点坐标在它自身坐标系下表达为,假设2D激光扫描仪所测的点其对应在线阵相机坐标系下的表达为,则从线阵相机上的点坐标到2D激光扫描仪的点坐标变换用式(16)表达:
则2D激光扫描仪点坐标到线阵相机点坐标变换公式如式(17):
S7包括:
设置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和2D激光扫描仪能同时观测到的靶标平面,2D激光扫描仪观测靶标得到靶标平面上由多个激光点组成的扫描线,利用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在观测靶标平面上点,通过均匀的平面点坐标计算拟合得到在总体参考坐标系的靶标平面方程,再将靶标平面方程转到线阵相机坐标系下的平面方程如式(18)所示:
根据式(18),以及根据平面上单位法向量与平面上一点的乘积,等于向量的模长的原理,得出向量形式的几何约束公式如式(19):
得到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具体的点-面约束条件为:激光点在靶标平面上,激光点到相机原点的向量和靶标平面法向量的乘积为相机原点到靶标平面的距离,结合式(17)点坐标转换基本方程,将激光点坐标代入式(19),得到式(20):
完成构建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之间的几何约束模型;
将靶标摆放j次,2D激光扫描仪观测j次,每个靶标上上共有i个扫描仪激光点的坐标带入式(21)得线性公式如式(22)所示:
式中:
b为每个扫描仪激光点对应的靶标平面向量的模;对式(22)这个超定方程组,求解其最小二乘解如式(23):
S8包括:
本发明的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靶标结构如图2所示,图3中隧道综合检测装备的多个线阵相机以半圆环阵列环绕在2D激光扫描仪上方,线阵相机标定实际图像,如图4所示。对靶标进行测量如图4所示,4中由2D激光扫描仪、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和线阵相机一起对靶标进行测量,图中的n为平面法向量。
在实际实验时,本发明采用了Dalsa-LA-CM-08k08A线阵相机、长步道LS9005A型号镜头以及2D激光扫描仪,进行了上述实验,线阵相机与镜头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线阵相机标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线阵相机与激光断面扫描仪联合标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制作混合标定靶标,建立靶标坐标系;
S2.搭建实验平台;
S3.线阵相机标定数据采集,通过交比不变性原理得到像点对应特征点世界坐标;
S4.建立线阵相机成像模型;
S5.两步标定法线阵相机标定参数解算;
S6.确定激光断面扫描仪与线阵相机点坐标转换的基本方程;
将混合标定靶标多次摆放,三维坐标测量系统观测靶标并且建立靶标坐标系,并且得到靶标平面方程,2D激光扫描仪扫描每个靶标位置摆放的混合标定靶标,得到靶标平面上的扫描线点云数据,2D激光扫描仪的扫描平面是O-YOZ,即点坐标在x轴方向上为0,则2D激光扫描仪所测的点坐标在它自身坐标系下表达为,假设2D激光扫描仪所测的点其对应在线阵相机坐标系下的表达为,则从线阵相机上的点坐标到2D激光扫描仪的点坐标变换用式(16)表达:
则2D激光扫描仪点坐标到线阵相机点坐标变换公式如式(17):
S7.扫描仪数据采集,构建联合标定几何约束模型;
设置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和2D激光扫描仪能同时观测到的靶标平面,2D激光扫描仪观测靶标得到靶标平面上由多个激光点组成的扫描线,利用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在观测靶标平面上点,通过均匀的平面点坐标计算拟合得到在总体参考坐标系的靶标平面方程,再将靶标平面方程转到线阵相机坐标系下的平面方程如式(18)所示:
根据式(18),以及根据平面上单位法向量与平面上一点的乘积,等于向量的模长的原理,得出向量形式的几何约束公式如式(19):
得到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具体的点-面约束条件为:激光点在靶标平面上,激光点到相机原点的向量和靶标平面法向量的乘积为相机原点到靶标平面的距离,结合式(17)点坐标转换基本方程,将激光点坐标代入式(19),得到式(20):
完成构建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之间的几何约束模型;
将靶标摆放j次,2D激光扫描仪观测j次,每个靶标上上共有i个扫描仪激光点的坐标带入式(21)得线性公式如式(22)所示:
式中:
b为每个扫描仪激光点对应的靶标平面向量的模;对式(22)这个超定方程组,求解其最小二乘解如式(23):
S8.非线性优化精确求解联合标定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混合标定靶标包括固定件和平面靶标主体,靶标主体包括多个漫反射标志点、1.5英寸正方形激光跟踪仪靶标球孔洞、0.5英寸正方形激光跟踪仪靶标球孔洞和7个交比三角形图案,7个交比三角形图案包括8条直线和7条斜线;
所述固定件支撑靶标主体,在标定数据采集过程中,移动靶标位置后通过固定件进行靶标主体固定;
漫反射标志点适用于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的非接触式测量,得到自身的三维坐标,标志点在靶标主体上均匀分布,其中三个标志点分别对应靶标坐标系的O点、X点和Y点,OX两点连线为X轴,OY两点连线为Y轴,将O点作为靶标坐标系坐标原点,过O点垂直于O-XY平面向上定义为Z轴;
激光跟踪仪靶标球孔洞用于激光跟踪仪与其对应的靶标求进行接触式测量,通过孔洞中心点坐标建立靶标坐标系;
根据交比三角形图案的设计尺寸,在靶标坐标系推算获得7个交比三角形图案中所有直线的直线方程;
S2包括:实验平台包括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线阵相机、2D激光扫描仪、线阵相机照明光源和混合标定靶标,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包括激光跟踪仪或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混合标定靶标通过固定件安置于固定框架上,使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线阵相机和2D激光扫描仪均能够观测到混合标定靶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
将混合标定靶标放在线阵相机视场范围内,配合线阵相机照明光源打光,使线阵相机能够采集到清晰的标定图片,线阵相机采集完标定图片后,用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对混合标定靶标进行测量,以三维坐标测量系统自身的坐标系作为总体坐标系参考基准,靶标坐标系归算在总体坐标参考基准下,同时拟合出靶标平面,将靶标坐标系作为线阵相机内参标定参数解算时的世界坐标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4包括:
上式即不考虑镜头畸变的相机成像模型,其中,为旋转矩阵的9个元素,包括三个元素组成的平移向量,式(1)为线阵相机的视平面方程,式(2)为符合中心投影关系的方程;表示由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旋转平移,v为像主点坐标值,v0为线阵相机标定待求解的内参数,代表主点偏移量,表示像素点在y轴方向上对应的物理尺寸;
考虑y方向的线阵相机畸变,建立仅考虑一阶径向畸变的线阵相机畸变模型如下式:
综合(1)(2)(3)式得到完整线阵相机成像模型如下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5包括:
以特征点和图像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线阵相机的成像模型为基础,采用两步法计算线阵相机的几何成像模型参数;
然后将获取的线阵相机内参数和外参数作为初值,在严格的成像模型下利用LM非线性优化方法获取最终的包含一阶径向畸变的线阵相机标定结果;
根据旋转矩阵性质可得式(10):
将特征点世界坐标代入公式(7)得式(11):
通过非线性优化的方法进行参数初值优化求解,得到一阶径向畸变参数以及优化后的线阵相机内外参数,将3D点的重投影到2D像平面的坐标与实际提取的图像点像素作差,即将3D点的投影位置与观测位置做作差,建立以重投影误差最小化的目标函数进行非线性优化如式(13):
利用LM非线性优化方法,得到严格成像模型下最终的线阵相机内外参数以及畸变参数标定结果,结合线阵相机坐标系与混合标定靶标的外参数,将线阵相机坐标系归算到总体坐标参考基准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23918.9A CN116051659B (zh) | 2023-03-30 | 2023-03-30 | 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23918.9A CN116051659B (zh) | 2023-03-30 | 2023-03-30 | 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1659A CN116051659A (zh) | 2023-05-02 |
CN116051659B true CN116051659B (zh) | 2023-06-13 |
Family
ID=86129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23918.9A Active CN116051659B (zh) | 2023-03-30 | 2023-03-30 | 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516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485918B (zh) * | 2023-06-25 | 2023-09-08 |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 | 一种标定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6625240B (zh) * | 2023-07-20 | 2023-09-19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水下定位设备的标定方法 |
CN117848218B (zh) * | 2023-12-28 | 2024-09-10 | 南京邮电大学 | 激光位移传感器和轮廓扫描仪的联合标定方法 |
CN117853593B (zh) * | 2024-03-07 | 2024-06-07 | 苏州立创致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二维码的线阵相机标定方法 |
US12347144B1 (en) | 2024-04-07 | 2025-07-01 |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Line-scan camera calibration method based on an auxiliary camera and device thereof |
CN117994359B (zh) * | 2024-04-07 | 2024-06-11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辅助相机的线阵相机标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8470131A (zh) * | 2024-05-16 | 2024-08-09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线成像组合系统的联合标定装置与方法 |
CN118623790A (zh) * | 2024-05-24 | 2024-09-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Scheimpflug相机厚透镜成像的线结构光测量方法 |
CN119089095B (zh) * | 2024-11-07 | 2025-02-14 | 北京久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3d物位测量的空间旋转轴标定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29284A (zh) * | 2018-06-14 | 2018-12-1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几何约束的三维激光扫描仪与相机标定方法 |
CN111325801A (zh) * | 2020-01-23 | 2020-06-23 | 天津大学 | 一种激光雷达和相机的联合标定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39463B (zh) * | 2010-07-22 | 2015-10-21 | 首都师范大学 | 基于激光扫描仪标定线阵相机的系统及方法 |
CN111476844B (zh) * | 2020-02-26 | 2022-08-16 | 武汉大学 | 一种多个线阵相机阵列系统的检校方法 |
US12352902B2 (en) * | 2020-10-26 | 2025-07-08 | Faro Technologies, Inc. | Dynamic self-calibrating of auxiliary camera of laser scanner |
-
2023
- 2023-03-30 CN CN202310323918.9A patent/CN1160516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29284A (zh) * | 2018-06-14 | 2018-12-1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几何约束的三维激光扫描仪与相机标定方法 |
CN111325801A (zh) * | 2020-01-23 | 2020-06-23 | 天津大学 | 一种激光雷达和相机的联合标定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1659A (zh) | 2023-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051659B (zh) | 一种线阵相机与2d激光扫描仪联合标定方法 | |
CN114998499B (zh) | 一种基于线激光振镜扫描的双目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 | |
Furukawa et al. | Accurate camera calibration from multi-view stereo and bundle adjustment | |
CN102364299B (zh) | 一种多个结构光投影三维型面测量头的标定技术 | |
CN110345921B (zh) | 立体视场视觉测量及垂轴像差和轴向像差校正方法及系统 | |
CN108489395A (zh) | 视觉测量系统结构参数标定和仿射坐标系构建方法与系统 | |
WO2024098428A1 (zh) | 一种配准方法及系统 | |
CN110966935B (zh) | 基于标志点的偏折测量系统一体化几何标定方法 | |
CN111486864B (zh) | 基于立体正八边结构的多源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 | |
CN109903227A (zh) | 基于相机几何位置关系的全景影像拼接方法 | |
CN110189400B (zh) | 一种三维重建方法、三维重建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 |
CN111091076B (zh) | 基于立体视觉的隧道限界数据测量方法 | |
CN114998448B (zh) | 一种多约束双目鱼眼相机标定与空间点定位的方法 | |
CN111968182B (zh) | 一种双目相机非线性模型参数的标定方法 | |
CN109087339A (zh) | 一种激光扫描点与影像配准方法 | |
CN113902809A (zh) | 一种红外相机与激光雷达联合标定的方法 | |
CN102589529B (zh) | 扫描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 |
CN110827359A (zh) | 基于棋盘格三面体的相机与激光器外参检校方法及装置 | |
CN115457141A (zh) | 一种基于摄影测量的大视场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系统标定方法 | |
CN114445503B (zh) | 一种远距离大视场的双目相机标定方法和三维测量方法 | |
CN114663486A (zh) |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建筑物测高方法及系统 | |
CN113390394B (zh) | 一种带有摄影比例尺的光束法平差算法 | |
CN112819900B (zh) | 一种智能立体摄影内方位、相对定向和畸变系数标定方法 | |
CN112686960B (zh) | 一种基于光线追迹的相机入瞳中心及视线方向的标定方法 | |
CN115147490A (zh) | 一种6d位姿估计数据集制作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