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45555A - 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45555A CN116045555A CN202310067684.6A CN202310067684A CN116045555A CN 116045555 A CN116045555 A CN 116045555A CN 202310067684 A CN202310067684 A CN 202310067684A CN 116045555 A CN116045555 A CN 1160455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gas
- valve
- communicated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25B40/06—Superhea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气液分离部、阀体和热交换部,气液分离部包括用于与冷媒循环系统的第一换热器出口连通的气液进口、用于与冷媒循环系统的第二换热器进口连通的排气口和排液口,阀体设置在排气口上,用于排出冷媒中的不凝气体;热交换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热交换部与冷媒循环系统的低温冷媒管连通或供低温冷媒管穿过,用于与气液分离部进行热交换。该种气液分离装置,通过切换阀体的开闭状态,即可完成冷媒净化过程,在操作时无需将空调器停机,能够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空调器的能耗。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方法及空调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中混入空气等不凝气体后,会严重影响空调性能,增加能耗。目前家用空调中无法直接排除系统内空气,往往需要借助人工手动排除或增添额外设备将不凝气体从冷媒中分离,而且排气时空调无法正常使用。
借助人工手动排除不凝气体的方法,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冷凝压力高低判断冷媒中不凝气体的含量,这种方法需要依靠操作人员经验,容易浪费冷媒。
增添额外设备的方法,多是从储液罐或冷凝器处将冷媒和空气的混合汽排出至冷凝装置,借助额外的冷源将冷媒冷凝分离,使液态冷媒回流系统。这种方法需要增添额外的设备、管路,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成本。和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能够使空调器在运行时也可以排出不凝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气液分离部、阀体和热交换部,气液分离部包括气液进口、排液口和排气口,气液进口用于与冷媒循环系统的第一换热器出口连通,排液口用于与冷媒循环系统的第二换热器进口连通;阀体设置在排气口上,阀体用于在空调器的冷媒净化状态下开启,以排出冷媒中的不凝气体;热交换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热交换部与冷媒循环系统的低温冷媒管连通或供低温冷媒管穿过,热交换部用于与气液分离部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热交换部设置在气液分离部内。
可选地,热交换部的中空腔体呈螺旋形或盘旋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和如上的气液分离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气液分离装置与冷媒循环系统连接,位于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
可选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低温冷媒管,低温冷媒管连接第二换热器出口与压缩机进口,低温冷媒管穿过气液分离装置的热交换部的中空腔体或与中空腔体连通。
可选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一电子膨胀阀安装在室内换热器与气液分离装置的连接管路上;第二电子膨胀阀安装在室外换热器与气液分离装置的连接管路上;在制冷状态下,第一电子膨胀阀用于节流,第二电子膨胀阀全开;在制热状态下,第一电子膨胀阀全开,第二电子膨胀阀用于节流。
可选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三四通阀和状态四通阀,第一四通阀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一开口与室内换热器出口连通,第三开口与室内换热器进口连通;第二四通阀包括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第一通口与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液口连通,第二通口与第一四通阀的第四开口连通,第三通口与气液分离装置的气液进口连通;第三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室外换热器出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二四通阀的第四通口连通,第三阀口与室外换热器进口连通;状态四通阀包括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压缩机出口连通,第二连通口与第三四通阀的第四阀口连通,第三连通口与压缩机进口连通,第四连通口与第一四通阀的第二开口连通。
可选地,在制冷状态下,状态四通阀的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连通,第三连通口与第四连通口连通,第一四通阀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连通,第三通口与第四通口连通,第三四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在制热状态下,状态四通阀的第一连通口与第四连通口连通,第二连通口与第三连通口连通,第一四通阀的第一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第一通口与第四通口连通,第二通口与第三通口连通,第三四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
可选地,第一电子膨胀阀安装在第四开口与第二通口的连接管路上;第二电子膨胀阀安装在第四通口与第二阀口的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器的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空调器,该方法包括:开启冷媒净化模式;获取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根据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调节室外机风机的运行频率,以使第一换热器出口的冷媒为两相态;控制室外机风机以调节后的风机运行频率运行第一设定时长;打开气液分离装置的阀体,进行第二设定时长的排气;关闭气液分离装置的阀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采用本公开的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能够在空调器正常运行时,关闭排气口处的阀体,作为回热器,利用位于气液分离部的流体的热量加热热交换部的低温冷媒;在空调器进行冷媒净化时,作为气液分离器,利用热交换部的冷量对气液分离部的流体进行降温,将冷媒与不凝气体分离,同时还可保留回热器的功能,对低温冷媒进行加热。该种气液分离装置,通过切换阀体的开闭状态,即可完成冷媒净化过程,在操作时无需将空调器停机,且该种气液分离装置兼具回热器与冷媒净化两种功能,能够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空调器的能耗。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器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器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10:气液分离装置;11:气液分离部;111:气液进口;112:排气口;113:排液口;114:高效泡沫网;115:阀体;12:热交换部;21:室内换热器;22:室外换热器;23:压缩机;24:第一四通阀;25:第二四通阀;26:第三四通阀;27:状态四通阀;28:第一电子膨胀阀;29:第二电子膨胀阀;
200:用于空调器的装置;201:第一获取模块;202:第一调节模块;203:第二获取模块;204:第二调节模块;
300:用于空调器的装置;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总线;304: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他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100的气液分离装置10包括气液分离部11、阀体115和热交换部12。
气液分离部11包括气液进口111、排液口113和排气口112,气液进口111用于与冷媒循环系统的第一换热器出口连通,排液口113用于与冷媒循环系统的第二换热器进口连通。
阀体115设置在排气口112上,阀体115用于在空调器100的冷媒净化状态下开启,以排出冷媒中的不凝气体。
热交换部1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热交换部12与冷媒循环系统的低温冷媒管连通或供低温冷媒管穿过,热交换部12用于与气液分离部11进行热交换。
可以理解的是,该种气液分离装置10主要包括气液分离部11和热交换部12两部分,气液分离部11与热交换部12相对独立。气液分离部11主要用于分离制冷剂与不凝气体,从气液进口111进入气液分离部11的流体不与热交换部12的内部结构进行接触。热交换部12的中空腔体用于冷媒循环系统的低温冷媒穿过,具有冷量,能够与气液分离部11进行热交换。气液分离部11的排气口112处设置有阀体115,当阀体115开启时,可以用于排出制冷剂中混入的不凝气体。
空调器100在冷媒净化状态下,气液分离部11的排气口112上的阀体115开启,由于气液分离部11内的流体在热交换部12的作用下温度降低,冷媒与不凝气体由于凝点不同,气态冷媒将转换为液态冷媒,不凝气体则继续保持气态,二者在低温作用下分离,不凝气体通过排气口112排出,液态冷媒则从排液口113排出。
空调器100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气液分离部11的排气口112上的阀体115关闭,气液分离装置10作为回热器,气液分离部11的流体从气液进口111进入,从排液口113排出,气液分离部11的流体热量能够为低温冷媒管进行加热,以提高回流至压缩机23的冷媒的温度,降低能耗。
采用本公开的用于空调器100的气液分离装置10,能够在空调器100正常运行时,关闭排气口112处的阀体115,作为回热器,利用气液分离部11的流体的热量,使气液分离部11对热交换部12的低温冷媒进行加热,减少压缩机23能耗;在空调器100进行冷媒净化时,作为气液分离器,利用热交换部12的冷量,使热交换部12对气液分离部11的流体进行降温,将冷媒与不凝气体分离,并将不凝气体通过排气口112排出,同时还可保留回热器的功能。
在使用该种气液分离装置10时,通过切换阀体115的开闭状态,即可完成冷媒净化过程,无需将空调器100停机,操作方便,且该种气液分离装置10兼具回热器与冷媒净化两种功能,无需额外增添设备和管路,能够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空调器100的能耗。
作为一种示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100的气液分离装置10,可以在气液分离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的,气液分离装置10在顶部设置高效泡沫网114,气液进口111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位于高效泡沫网114下方,排气口112位于高效泡沫网114的上方,排气口112上设置如电磁阀之类的阀体115,排液口113位于壳体的底部,气液分离器内开设有一个两端开口的中空的腔体,该腔体贯穿于气液分离装置10,用于与冷媒循环系统的低温冷媒管穿过,以便于热交换部12与气液分离部11进行换热。
可选地,热交换部12设置在气液分离部11内。
可以理解的是,热交换部12的中空腔体穿过气液分离部11。通过气液进口111进入气液分离部11内的流体可以与热交换部12的外腔壁接触,进行换热。
可选地,热交换部12的中空腔体呈螺旋形或盘旋形结构。这样可以增大流体与热交换部12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换热效率,便于不凝气体的排出和/或低温冷媒的加热。
结合图2-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100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和如上的气液分离装置10。
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23、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压缩机23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压缩机23的进口连通。
气液分离装置10与冷媒循环系统连接,位于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冷状态下,第一换热器为室外换热器22,第二换热器为室内换热器21;在制热状态下,第一换热器为室内换热器21,第二换热器为室外换热器22,气液分离装置10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接入冷媒循环系统。
采用本公开提供的空调器100,通过切换气液分离装置10的阀体115的开闭状态,即可完成冷媒净化过程,无需将空调器100停机,操作方便,且该种气液分离装置10兼具回热器与冷媒净化两种功能,无需额外增添设备和管路,能够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空调器100的能耗。
可选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低温冷媒管,低温冷媒管连接第二换热器出口与压缩机23进口,低温冷媒管穿过气液分离装置10的热交换部12的中空腔体或与中空腔体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低温冷媒管用于向气液分离装置10的热交换部12提供冷量。
作为一种示例,气液分离部11的流体流向与热交换部12的流体流向相反。
可选地,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28和第二电子膨胀阀29,第一电子膨胀阀28安装在室内换热器21与气液分离装置10的连接管路上;第二电子膨胀阀29安装在室外换热器22与气液分离装置10的连接管路上;在制冷状态下,第一电子膨胀阀28用于节流,第二电子膨胀阀29全开;在制热状态下,第一电子膨胀阀28全开,第二电子膨胀阀29用于节流。
可以理解的是,气液分离装置10设置在冷凝器与电子膨胀阀之间,在制冷状态下,室外换热器22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21为蒸发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8作为节流阀,低温冷媒管为室内换热器21出口与压缩机23进口的连接管路;在制热状态下,室内换热器21为冷凝器,室外换热器22为蒸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29作为节流阀,低温冷媒管为室外换热器22出口与压缩机23进口的连接管路。
可选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24、第二四通阀25、第三四通阀26和状态四通阀27,第一四通阀24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一开口与室内换热器21出口连通,第三开口与室内换热器21进口连通;第二四通阀25包括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第一通口与气液分离装置10的排液口113连通,第二通口与第一四通阀24的第四开口连通,第三通口与气液分离装置10的气液进口111连通;第三四通阀26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室外换热器22出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二四通阀25的第四通口连通,第三阀口与室外换热器22进口连通;状态四通阀27包括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压缩机23出口连通,第二连通口与第三四通阀26的第四阀口连通,第三连通口与压缩机23进口连通,第四连通口与第一四通阀24的第二开口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在空调器100原有的状态四通阀27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三个四通阀,用于制冷制热状态时进行换向,以使空调器100在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下均为冷凝器出口与气液分离装置10的进出液口连通。在安装时,可以将第一四通阀24安装在室内换热器21附近,第二四通阀25安装在气液分离装置10附近,第三四通阀26安装在室外换热器22附近。
结合图3、4所示,可选地,在制冷状态下,状态四通阀27的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连通,第三连通口与第四连通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4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第二四通阀25的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连通,第三通口与第四通口连通,第三四通阀26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在制热状态下,状态四通阀27的第一连通口与第四连通口连通,第二连通口与第三连通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4的第一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连通,第二四通阀25的第一通口与第四通口连通,第二通口与第三通口连通,第三四通阀26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在制冷状态下,高温高压冷媒从压缩机23出口流出经状态四通阀27流向室外换热器22,通过第三四通阀26的第四阀口、第三阀口进入室外换热器22进口,从室外换热器22流出后,依次经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二电子膨胀阀29、第二四通阀25的第四通口、第三通口,进入气液分离装置10的气液进口111,液态冷媒从排液口113排出,经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一电子膨胀阀28、第一四通阀24的第四开口、第三开口进入室内换热器21进口,从室内换热器21流出后,经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流出,通过状态四通阀27回到压缩机23。
如图4所示,在制热状态下,高温高压冷媒从压缩机23出口流出经状态四通阀27流向室内换热器21,通过第一四通阀24的第二阀口、第三阀口进入室内换热器21进口,从室内换热器21流出后,依次经第一阀口、第四阀口、第一电子膨胀阀28、第二四通阀25的第二通口、第三通口,进入气液分离装置10的气液进口111,液态冷媒从排液口113排出,经第一通口、第四通口、第二电子膨胀阀29、第三四通阀26的第二开口、第三开口进入室外换热器22进口,从室外换热器22流出后,经第一开口、第四开口流出,通过状态四通阀27回到压缩机23。
可选地,第一电子膨胀阀28安装在第四开口与第二通口的连接管路上;第二电子膨胀阀29安装在第四通口与第二阀口的连接管路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开口与第二通口的连接管路,在制热状态下为室内换热器21出口与气液分离器气液进口111的连通管路,第四通口与第二阀口的连接管路,在制冷状态下为室外换热器22出口与气液分离器气液进口111的连通管路。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空调器,该方法包括:
S01,空调器开启冷媒净化模式;
S02,空调器获取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
S03,空调器根据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调节室外机风机的运行频率,以使第一换热器出口的冷媒为两相态;
S04,空调器控制室外机风机以调节后的风机运行频率运行第一设定时长;
S05,空调器打开气液分离装置的阀体,进行第二设定时长的排气;
S06,空调器关闭气液分离装置的阀体。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正常运行时,冷凝器后一般有过冷度,由于纯液态制冷剂带出空气存在一定困难,该方法通过降低风速,使制冷剂呈两相态,这样当气态制冷剂遇冷后也容易转变为液态制冷剂。当选择开启空调器的冷媒净化功能时,可以利用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室外机风机运行频率以及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相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调节室外机风机的运行频率,使空调器根据当前压缩机运行频率fp,计算得到室外机风机的目标运行频率fw,使冷凝器出口的冷媒为两相态,以便将冷凝器中空气冲带入气液分离装置中。
空调器控制室外机风机以目标运行频率fw,运行第一设定时长,例如1min后,使冷媒循环系统运行设定周期,以便带出冷凝器中的空气,再控制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气口阀体开启,使空调器进入自动排气循环,运行第二设定时长的排气循环后,关闭排气口处的阀体。使系统回到正常制冷制热循环。
采用本公开的用于空调器的方法,通过切换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气口处阀体的开闭状态,即可完成冷媒净化过程,在操作时无需将空调器停机,且该种气液分离装置兼具回热器与冷媒净化两种功能,能够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空调器的能耗。
结合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装置200,包括启动模块201、获取模块202、调节模块203和阀门启闭模块204。
启动模块201被配置为开启冷媒净化模式;获取模块202被配置为获取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调节模块203被配置为根据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调节室外机风机的运行频率,以使第一换热器出口的冷媒为两相态,以及控制室外机风机以调节后的风机运行频率运行第一设定时长;阀门启闭模块204被配置为空调器打开气液分离装置的阀体,进行第二设定时长的排气,以及关闭气液分离装置的阀体。
结合图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装置300,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4和存储器(memor空调)3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302和总线303。其中,处理器300、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1可以通过总线3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3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304可以调用存储器3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3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304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的方法。
存储器3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3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结合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0,包括:空调器本体,以及上述的用于空调器的装置200(300)。用于空调器的装置200(300)被安装于空调器本体。这里所表述的安装关系,并不仅限于在产品内部放置,还包括了与产品的其他元器件的安装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连接、电性连接或者信号传输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用于空调器的装置200(300)可以适配于可行的产品主体,进而实现其他可行的实施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空调器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空调Memor空调)、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空调)、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液分离部(11),包括气液进口(111)、排液口(113)和排气口(112),所述气液进口(111)用于与冷媒循环系统的第一换热器出口连通,所述排液口(113)用于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第二换热器进口连通;
阀体(115),设置在所述排气口(112)上,所述阀体(115)用于在空调器(100)的冷媒净化状态下开启,以排出所述冷媒中的不凝气体;
热交换部(1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热交换部(12)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低温冷媒管连通或供所述低温冷媒管穿过,所述热交换部(12)用于与气液分离部(11)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部(12)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部(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部(12)的中空腔体呈螺旋形或盘旋形结构。
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23)、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23)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23)的进口连通;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
低温冷媒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23)进口,所述低温冷媒管穿过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0)的热交换部(12)的中空腔体或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子膨胀阀(28),安装在室内换热器(21)与气液分离装置(10)的连接管路上;
第二电子膨胀阀(29),安装在室外换热器(22)与气液分离装置(10)的连接管路上;
在制冷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28)用于节流,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9)全开;
在制热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28)全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9)用于节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一四通阀(24),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一开口与室内换热器(21)出口连通,第三开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1)进口连通;
第二四通阀(25),包括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第一通口与气液分离装置(10)的排液口(113)连通,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一四通阀(24)的第四开口连通,第三通口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0)的气液进口(111)连通;
第三四通阀(26),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室外换热器(22)出口连通,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二四通阀(25)的第四通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室外换热器(22)进口连通;
状态四通阀(27),包括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压缩机(23)出口连通,第二连通口与第三四通阀(26)的第四阀口连通,第三连通口与压缩机(23)进口连通,第四连通口与第一四通阀(24)的第二开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制冷状态下,所述状态四通阀(27)的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连通,第三连通口与第四连通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4)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第二四通阀(25)的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连通,第三通口与第四通口连通,第三四通阀(26)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
在制热状态下,所述状态四通阀(27)的第一连通口与第四连通口连通,第二连通口与第三连通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4)的第一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连通,第二四通阀(25)的第一通口与第四通口连通,第二通口与第三通口连通,第三四通阀(26)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28)安装在第四开口与第二通口的连接管路上;
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9)安装在第四通口与第二阀口的连接管路上。
10.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的空调器,该方法包括:
开启冷媒净化模式;
获取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
根据所述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调节室外机风机的运行频率,以使第一换热器出口的冷媒为两相态;
控制室外机风机以调节后的风机运行频率运行第一设定时长;
打开气液分离装置的阀体,进行第二设定时长的排气;
关闭气液分离装置的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67684.6A CN116045555A (zh) | 2023-01-17 | 2023-01-17 | 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67684.6A CN116045555A (zh) | 2023-01-17 | 2023-01-17 | 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45555A true CN116045555A (zh) | 2023-05-02 |
Family
ID=86119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67684.6A Pending CN116045555A (zh) | 2023-01-17 | 2023-01-17 | 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45555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0635A (ja) * | 1991-07-01 | 1993-01-19 | Daikin Ind Ltd | 抽気装置の空気混入検出装置 |
CN1590927A (zh) * | 2003-09-05 | 2005-03-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热交换器和用于切换制冷循环的装置的空调器 |
CN102168898A (zh) * | 2011-04-15 | 2011-08-31 | 上海理工大学 | 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热水器及热回收方法 |
CN107238239A (zh) * | 2017-06-15 | 2017-10-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离心式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614988A (zh) * | 2015-08-31 | 2018-01-19 |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制冷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207570168U (zh) * | 2018-02-02 | 2018-07-03 | 南京万佛莱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用于分离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系统 |
CN108759295A (zh) * | 2018-07-18 | 2018-11-06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冷凝器风机转速控制方法 |
WO2020029804A1 (zh) * | 2018-08-09 | 2020-02-13 |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 冷媒净化系统以及包含该冷媒净化系统的换热系统 |
CN110986438A (zh) * | 2019-12-18 | 2020-04-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清洁不凝气体功能的空调机组 |
-
2023
- 2023-01-17 CN CN202310067684.6A patent/CN11604555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0635A (ja) * | 1991-07-01 | 1993-01-19 | Daikin Ind Ltd | 抽気装置の空気混入検出装置 |
CN1590927A (zh) * | 2003-09-05 | 2005-03-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热交换器和用于切换制冷循环的装置的空调器 |
CN102168898A (zh) * | 2011-04-15 | 2011-08-31 | 上海理工大学 | 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热水器及热回收方法 |
CN107614988A (zh) * | 2015-08-31 | 2018-01-19 |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制冷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238239A (zh) * | 2017-06-15 | 2017-10-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离心式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CN207570168U (zh) * | 2018-02-02 | 2018-07-03 | 南京万佛莱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用于分离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系统 |
CN108759295A (zh) * | 2018-07-18 | 2018-11-06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冷凝器风机转速控制方法 |
WO2020029804A1 (zh) * | 2018-08-09 | 2020-02-13 |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 冷媒净化系统以及包含该冷媒净化系统的换热系统 |
CN110986438A (zh) * | 2019-12-18 | 2020-04-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清洁不凝气体功能的空调机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16941B2 (en) |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with defrosting device | |
JP5496217B2 (ja) | ヒートポンプ | |
CN102679482B (zh) | 基于变频空调的热回收多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838531A (zh) | 用于调节换热器内的冷媒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器 | |
US9377225B2 (en) | Outdoor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204923448U (zh) | 空调热水系统 | |
CN101592387B (zh) | 多联式中央空调器制热时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4061705A (zh) | 双级压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0541050C (zh) | 利用co2作为制冷剂的热泵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6524339A (zh) | 空调节能系统和节能方法及空调 | |
CN208765303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3869367U (zh) | 一种地暖、热水器、空调三合一机组 | |
WO2024051643A1 (zh) | 热泵系统 | |
JP252236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7499089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3983038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7686006U (zh) | 节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 |
KR101120371B1 (ko) | 냉매시스템 | |
CN116045555A (zh) | 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6705496A (zh) | 一种微通道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021368A (zh) | 一种使用冷媒的节能热交换装置 | |
CN115264619A (zh) | 空调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3272814U (zh) | 多联式空调系统 | |
KR20190054797A (ko) | 축열조를 구비하는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9579357B (zh) | 一种具有高效热回收的多联机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