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0950B - 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20950B CN116020950B CN202310253785.2A CN202310253785A CN116020950B CN 116020950 B CN116020950 B CN 116020950B CN 202310253785 A CN202310253785 A CN 202310253785A CN 116020950 B CN116020950 B CN 1160209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mping
- component
- hollow
- punching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冲压金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用于藤铁管口扩口,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控制系统、固定组件、罩体、滑动组件、加热组件、驱动组件和冲压组件,固定组件上具有用于夹持空心藤铁管的夹持工位,滑动组件设于固定组件的周侧,罩体设于滑动组件上,加热组件设于罩体内,罩体上设有进给口,驱动组件设于固定组件的横向另一侧,冲压组件设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冲压组件具有一次冲压结构件、翻折结构件、二次冲压结构件,一次冲压结构件、翻折结构件、二次冲压结构件依次分布,且一次冲压组件嵌入二次冲压组件内,实现二次冲压组件的周向一区域凸起。解决空心藤铁管扩口易断裂的问题,扩口效果好、扩口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金属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
背景技术
藤铁工艺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采用藤铁工艺,如桌椅等家具,然而,通过藤铁工艺方式制备的生活用品,其存在制备工序复杂、制备效率低的缺点。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406555.X公开了一种藤铁工艺桌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熔点大于玻璃融化温度的磁性金属管制作空心桌骨架,所述空心桌骨架包括与桌面平行的网状管骨架和垂直连接于网状管骨架中心进行支撑的支撑管骨架,所述支撑管骨架与所述网状管骨架连通,所述网状管骨架包括多个与桌面同心的环形管骨架和多个沿桌面径向延伸并与环形管骨架连通的径向管骨架;利用陶瓷材料制作盛装融化玻璃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陶瓷环形壁和匹配滑动套于陶瓷环形壁内且可升降的陶瓷加热底座,所述陶瓷环形壁形成有供各径向管骨架由上至下对应卡入的豁口,所述豁口配设有密封抵顶件,所述密封抵顶件由上至下伸入所述豁口并密封抵顶压紧相应的所述径向管骨架,所述陶瓷加热底座内设有发热装置;(2)启动所述发热装置对所述模具进行加热,当所述模具加热到高于玻璃融化温度后,在所述模具中倒入融化的玻璃,使融化的玻璃低于各所述豁口;(3)向融化的玻璃中加入熔点大于玻璃融化温度的磁性金属粉末,并搅拌至均匀;(4)将所述网状管骨架放入所述模具中,使各径向管骨架由上至下一一对应滑入各所述豁口中,所述支撑管骨架朝上设置,使所述网状管骨架与所述陶瓷加热底座之间具有间隙,然后用各密封抵顶件一一对应伸入到各所述豁口中对所述径向管骨架进行抵顶并对豁口进行密封,使融化的玻璃不会从豁口流出,并使各所述径向管骨架的端部伸出所述陶瓷环形壁且管口朝外,对所述支撑管骨架的上端通入降温空气,各所述径向管骨架的端部为出气端,所述降温空气的温度低于玻璃融化的温度;(5)使所述陶瓷加热底座承托融化的玻璃逐渐上升,并将所述网状管骨架淹没在融化的玻璃中;(6)将多个磁铁与各所述径向管骨架直接接触连接,使各所述径向管骨架和各所述环形管骨架具有磁性,进而使所述径向管骨架和所述环形管骨架对所述磁性金属粉末进行吸引,使磁性金属粉末逐渐远离融化的玻璃上表面和下表面并逐渐向所述径向管骨架和各所述环形管骨架靠拢聚集;(7)经过一定时间后停止所述发热装置对所述陶瓷加热底座进行加热,并逐渐将所述降温空气的温度调低,使融化的玻璃逐渐冷却退火凝固而与所述网状管骨架结合在一起形成玻璃藤铁桌;(8)将所述玻璃藤铁桌从所述模具中取出。其制备出的藤铁工艺桌的美观效果好。
但是,该制备出的藤铁工艺桌为一体结构式的,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运输,并且通过模具成型中,需要较大规格尺寸的模具与其配合,其生产成本高,制备效率低,而通过可拆卸式的拼装方式制备藤铁工艺桌,需要空心藤铁管的一端通过扩口装置扩口处理,再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拼接,由此提高输送的便利性以及提高制备效率。
现有的扩口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631857.8公开了一种扩口机的扩口结构,包括装配台,还包括调节轴杆组件,调节杆组件和气动模块,调节杆组件包括调节杆和滚轮,调节杆为L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的水平板一端与竖直板一端垂直连接,L形连接板的水平板另一端向着远离竖直板方向延伸有延伸板,延伸板端部水平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滚轮转动连接,调节轴杆组件包括扩口针、冲压轴、导向块和压紧轴杆,冲压轴前端与扩口针连接,冲压轴后端通过导向块与压紧轴杆连接,导向块上表面高于冲压轴上表面,导向块靠近冲压轴一侧设有与冲压轴同轴设置的滑槽,滚轮位于冲压轴上方并与冲压轴上表面抵触,气动模块包括夹紧气缸和压紧气缸,装配台前端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第一夹紧块固定在装配台上,第二夹紧块通过夹紧气缸驱动可相对第一夹紧块活动,L形连接板的水平板位于第一夹紧块后端,L形连接板的竖直板位于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之间且其距离第一夹紧块的距离等于待扩口管材的外径,压紧气缸与压紧轴杆连接,当压紧气缸驱动压紧轴杆向前移动时,滚轮可滑入导向块的滑槽中,另外,扩口针抵近L形连接板的水平板后侧面并可在压紧气缸驱动下向前顶入夹持在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中间的待扩口管材中。
然而,上述所公开的扩口机的扩口结构,其主要适用于铝管、钢管、铜管等材料中,对于材质较薄且脆的藤铁而言,在扩口到指定的直径的过程中易出现扩口处撕裂的问题,造成产品报废的风险。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且扩口效果好、扩口效率高的扩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控制系统、固定组件、罩体、滑动组件、加热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冲压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具有用于夹持空心藤铁管的夹持工位,所述滑动组件设于固定组件的周侧,所述罩体设于滑动组件上,且罩设于夹持工位处,所述加热组件设于罩体内,所述罩体上设有一进给口,所述驱动组件设于固定组件的横向另一侧,所述冲压组件设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冲压组件穿过进给口,对空心藤铁管口扩口处理,所述冲压组件具有一次冲压结构件、翻折结构件、二次冲压结构件,所述一次冲压结构件、翻折结构件、二次冲压结构件依次分布,并且一次冲压结构件嵌入二次冲压结构件内,实现二次冲压结构件的周向一区域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设于罩体内的温度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设于冲压组件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固定组件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加热组件和驱动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轴、通过滑动轴承套设于固定轴上的固定辊、设于固定轴与固定辊上的内夹持机构、驱动固定轴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固设于固定辊的轴向一端上的固定座以及设于固定座上的外夹持机构,所述固定座与固定辊之间形成一夹持通道,通过内夹持结构、外夹持结构相向夹持空心藤铁管。
进一步的,所述内夹持机构的组数为三组。
进一步的,各所述内夹持机构沿固定轴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内夹持机构包括环设于固定辊上的四个第一通槽,设于各个第一通槽处的第一顶块以及设于固定轴上的支撑块,所述第一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固定轴的轴向方向倾斜,所述支撑块为圆台型结构,其侧面具有与第一倾斜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外夹持机构包括环设于固定座上的至少三个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以及设于第二直线装置输出端的压块,所述压块的下表面设有弧形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冲压轴、设于冲压轴上的滑块、套设于冲压轴上的轴套、套设于滑块上的第一冲压套、固设于套体上的第二冲压套以及罩设于第一冲压套和第二冲压套上的套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冲压轴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轴套沿冲压轴的轴向方向运动的第四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套体与第一冲压套、第二冲压套之间形成供空心藤铁管穿过冲压通道,所述第一冲压套上具有供滑块穿过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冲压套上具有供滑块穿过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冲压套上设有与第二滑槽连通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设有第二顶块,所述第二顶块的下部设有第三倾斜面,通过滑块抵靠于第二顶块的第三倾斜面沿冲压轴的轴向方向运动,使得第二顶块沿冲压轴的径向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压套且沿冲压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冲压部、缩口部以及阶梯部,所述第二冲压套且沿冲压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二冲压部、第三冲压部以及支撑部,所述套体内表面设有与缩口部和阶梯部配合的第四倾斜面、与第二冲压部和第三冲压部配合的第五倾斜面以及设于第四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的环形凸条,所述第二冲压部的外表面的斜率大于第三冲压部的外表面的斜率,所述第一冲压部的外表面的斜率小于第三冲压部的斜率。
进一步的,所述套体包括可相互分离的上套体和下套体,所述上套体上设有与第二顶块配合的让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三直线驱动装置和第四直线驱动装置均为气缸或者液压缸或者电推缸。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分别对空心藤铁管的周围环境、位置、受力情况以及冲压组件的位置和受力情况进行监测,以保障空心藤铁管的扩口过程中的质量稳定,使得扩口的合格率提升,并且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方式实现扩口处理,以提高了扩口效率,同时,在扩口过程中,通过冲压组件上的一次冲压结构件进行一次扩口,并通过冲压组件的继续进给使得空心藤铁管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双层结构层,同时使得空心藤铁管的口径缩小挤压,再通过二次冲压结构件进行二次扩口,此时,双层结构层的扩口区在高温、高压拉伸下,使得空心藤铁管的两层结构层应力变形,并产生多余热量,两层结构层之间熔融,在温度下降下,形成表面粘合,由此能够提高空心藤铁管的扩口区的厚度尺寸以及受力强度均提升,并且在缩孔后进行二次扩口的处理方式,能够使得扩口区域的拉伸强度提升,进而在驱动组件拉动冲压组件的一次冲压结构件后退与二次冲压结构件配合,使得空心藤铁管的扩口区的周向一侧向外第三次扩口处理,形成定位口,并减低了空心藤铁管撕裂的风险,实现空心藤铁管的扩口效果好,产品质量高,与现有的通过增加整根空心藤铁管的厚度相比,在满足扩口区域强度、连接强度的基础上,降低材料的使用,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同时,降低空心藤铁管的质量强度,以及实现空心藤铁管的可拆卸连接方式,由此提高运输便利性,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组件一次扩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组件第一阶段翻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组件第二阶段翻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组件二次扩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组件三次扩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套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心藤铁管的扩口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夹持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组件未夹持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为:
参考图1、图2、图8与图12,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控制系统1、固定组件2、罩体3、滑动组件、加热组件4、驱动组件5以及冲压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2上具有用于夹持空心藤铁管100的夹持工位20,所述滑动组件设于固定组件2的周侧,所述罩体3设于滑动组件上,且罩设于夹持工位20处,所述加热组件4设于罩体3内,所述罩体3上设有一进给口30,所述驱动组件5设于固定组件2的横向另一侧,所述冲压组件6设于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组件5驱动冲压组件6穿过进给口30,对空心藤铁管口扩口处理,所述冲压组件6具有一次冲压结构件、翻折结构件、二次冲压结构件,所述一次冲压结构件、翻折结构件、二次冲压结构件依次分布,并且一次冲压结构件嵌入二次冲压结构件内,实现二次冲压结构件的周向一区域凸起,所述控制系统1包括控制器11、设于罩体3内的温度传感器12、第一位置传感器13、第二位置传感器14、设于冲压组件6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5以及设于固定组件2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2、第一位置传感器13、第二位置传感器14、第一压力传感器15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6分别与控制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固定组件2、加热组件4和驱动组件5分别与控制器11的输出端电连接。
其控制系统1的控制方式为:
1)将待加工的空心藤铁管100的一端插入到固定组件2的夹持工位20上,通过控制器11控制固定组件2对空心藤铁管100夹持,并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16对夹持力进行检测,当达到预定夹持力度,空心藤铁管100固定完成;
2)滑动罩体3罩设于夹持工位20上的空心藤铁管100上,并控制加热组件4加热;
3)通过温度传感器12检测罩体3内的温度,当达到特定温度,加热组件4停止工作;
4)通过第二位置传感器14检测空心藤铁管100的待扩口一端的位置,并定义为初始位置,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13实时检测冲压组件6的位置;
5)通过驱动组件5驱动冲压组件6进给运动,穿过罩体3上的进给口30,使得一次冲压结构件对位于夹持工位20上的空心藤铁管口第一次扩口处理;
6)冲压组件6继续进给,通过冲压组件6的翻折结构件使得空心藤铁管100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双层结构层101,该双层结构层101区域为扩口区;
7)冲压组件6继续进给,通过冲压组件6的二次冲压结构件对空心藤铁管100的扩口区第二次扩口处理,使得扩口区的两层结构层101压紧复合,所述一次冲压结构件的扩口直径小于二次扩口结构的扩口直径;
8)通过驱动组件5拉动冲压组件6的一次冲压结构件后退与二次冲压结构件配合,使得空心藤铁管100的扩口区的周向一侧向外第三次扩口处理,形成定位口102;
9)上述步骤5)至步骤8)中,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15监测空心藤铁管100对冲压组件6的压力值,当压力值超过预先设定的临界值时,停止冲压组件6的进给运动;
10)拉出冲压组件6,完成空心藤铁管100的一端扩口处理。
本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通过控制系统1中的温度传感器12、第一位置传感器13、第二位置传感器14、第一压力传感器15和第二压力传感16,分别对空心藤铁管100的周围环境、位置、受力情况以及冲压组件的位置和受力情况进行监测,以保障空心藤铁管100的扩口过程中的质量稳定,使得扩口的合格率提升,并且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方式实现扩口处理,以提高了扩口效率,同时,在扩口过程中,通过冲压组件6上的一次冲压结构件进行一次扩口,并通过冲压组件6的继续进给使得空心藤铁管100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双层结构层101,同时使得空心藤铁管100的口径缩小挤压,再通过二次冲压结构件进行二次扩口,此时,双层结构层101的扩口区在高温、高压拉伸下,使得空心藤铁管100的两层结构层应力变形,并产生多余热量,两层结构层之间熔融,在温度下降下,形成表面粘合,由此能够提高空心藤铁管100的扩口区的厚度尺寸以及受力强度均提升,并且在缩孔后进行二次扩口的处理方式,能够使得扩口区域的拉伸强度提升,进而在驱动组件5拉动冲压组件6的一次冲压结构件后退与二次冲压结构件配合,使得空心藤铁管100的扩口区的周向一侧向外第三次扩口处理,形成定位口102,并减低了空心藤铁管100撕裂的风险,实现空心藤铁管100的扩口效果好,产品质量高,与现有的通过增加整根空心藤铁管100的厚度相比,在满足扩口区域强度、连接强度的基础上,降低材料的使用,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同时,降低空心藤铁管的质量强度,以及实现空心藤铁管的可拆卸连接方式,由此提高运输便利性,降低运输成本。
具体的,参考图9、图10与图11所示,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轴21、通过滑动轴承22套设于固定轴21上的固定辊23、设于固定轴21与固定辊23上的内夹持机构26、驱动固定轴21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24、固设于固定辊23的轴向一端上的固定座25以及设于固定座25上的外夹持机构27,所述固定座25与固定辊23之间形成一夹持通道28,通过内夹持结构26、外夹持结构27相向夹持空心藤铁管100。
使用时,将空心藤铁管100套设于固定辊体23上,使得空心藤铁管100分布于夹持通道28处,通过第一直线驱动装置24驱动固定轴21沿其轴向方向运动,使得内夹持机构26顶住空心藤铁管100的内表面,同时,通过外夹持机构27夹持于空心藤铁管100的外表面,使得空心藤铁管100的固定牢固性好。
所述内夹持机构26的组数为三组,各所述内夹持机构26沿固定轴21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内夹持机构26包括环设于固定辊23上的四个第一通槽261,设于各个第一通槽261处的第一顶块262以及设于固定轴21上的支撑块263,所述第一顶块26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倾斜面264,所述第一倾斜面264沿固定轴21的轴向方向倾斜,所述支撑块263为圆台型结构,其侧面具有与第一倾斜面264配合的第二倾斜面265,通过固定轴21的轴向运动,带动固定轴21上的支撑块263运动,并通过支撑块263上的第二倾斜面265与第一顶块262上的第一倾斜面264配合,使得第一顶块262沿固定辊23的径向方向向外运动,从而抵靠空心藤铁管100的内表面。
所述外夹持机构27包括环设于固定座25上的六个第二直线驱动装置271以及设于第二直线装置271输出端的压块272,所述压块272的下表面设有弧形面结构273。
参考图2至图6所示,所述冲压组件6包括冲压轴61、设于冲压轴61上的滑块62、套设于冲压轴61上的轴套63、套设于滑块62上的第一冲压套64、固设于套体63上的第二冲压套65以及罩设于第一冲压套64和第二冲压套65上的套体66,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冲压轴61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三直线驱动装置51、驱动轴套63沿冲压轴61的轴向方向运动的第四直线驱动装置52,所述套体66与第一冲压套64、第二冲压套65之间形成供空心藤铁管100穿过冲压通道67,所述第一冲压套64上具有供滑块62穿过的第一滑槽68,所述第二冲压套65上具有供滑块62穿过的第二滑槽69,所述第二冲压套64上设有与第二滑槽69连通的第二通槽70,所述第二通槽70内设有第二顶块71,所述第二顶块71的下部设有第三倾斜面72,通过滑块62抵靠于第二顶块71的第三倾斜面72沿冲压轴61的轴向方向运动,使得第二顶块71沿冲压轴61的径向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冲压套64且沿冲压轴61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冲压部641、缩口部642以及阶梯部643,所述第二冲压套65且沿冲压轴61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二冲压部651、第三冲压部652以及支撑部653,所述套体66内表面设有与缩口部642和阶梯部643配合的第四倾斜面661、与第二冲压部651和第三冲压部652配合的第五倾斜面662以及设于第四倾斜面661和第五倾斜面662之间的环形凸条663,所述第二冲压部651的外表面的斜率大于第三冲压部652的外表面的斜率,所述第一冲压部641的外表面的斜率小于第三冲压部652的斜率。
所述第一冲压部641、冲压轴61和滑块62构成一次冲压结构件;所述缩口部642、阶梯部643、第四倾斜面661和环形凸条663构成翻折结构件;所述第二冲压部651、第三冲压部652和第五倾斜面662构成二次冲压结构件。
通过第三直线驱动装置51、第四直线驱动装置52驱动冲压轴61和轴套63同步进给运动,使得第一冲压部641作用于空心藤铁管100实现第一次扩口,再通过缩口部642与第四倾斜面661的配合实现空心藤铁管100的缩口,并在挤压过程中通过环形凸条663的顶压作用,使得空心藤铁管100的一端向阶梯部643处弯折实现翻折,形成双层结构层101,并在环形凸条663的挤压下使得双层结构层101挤压复合,再通过第五倾斜面662与第二冲压部651、第三冲压部652的配合,实现二次扩口,其扩口的稳定性好,且扩口效果好。
参考图7所示所述套体66包括可相互分离的上套体601和下套体602,所述上套体601上设有与第二顶块71配合用于实现空心藤铁管100上的定位口102成型的辅助组件200,所述辅助组件200包括设于上套体601上的让位槽201、设于让位槽201内的压板202、弹簧203、调节板204和螺纹杆205,所述螺纹杆205贯穿设于上套体601上,且与上套体60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204可转动地设于螺纹杆205的下端,所述弹簧203设于调节板204和压板202之间。
通过上套体601、下套体602罩设于第一冲压套64、第二冲压套65上,从而形成冲压通道67,实现便利性好,并且通过调节螺纹杆205使得弹簧203的压缩行程发生变化,使得压板202的压力改变,在第二顶块71顶起时,改变第二顶块71与压板202的夹紧力,提高空心藤铁管的定位口的扩口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24、第二直线驱动装置271、第三直线驱动装置51和第四直线驱动装置52均为气缸,当然也可以为液压缸、电推缸。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控制系统、固定组件、罩体、滑动组件、加热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冲压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具有用于夹持空心藤铁管的夹持工位,所述滑动组件设于固定组件的周侧,所述罩体设于滑动组件上,且罩设于夹持工位处,所述加热组件设于罩体内,所述罩体上设有一进给口,所述驱动组件设于固定组件的横向另一侧,所述冲压组件设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冲压组件穿过进给口,对空心藤铁管口扩口处理,所述冲压组件具有一次冲压结构件、翻折结构件、二次冲压结构件,所述一次冲压结构件、翻折结构件、二次冲压结构件依次分布,并且一次冲压结构件嵌入二次冲压结构件内,实现二次冲压结构件的周向一区域凸起;
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冲压轴、设于冲压轴上的滑块、套设于冲压轴上的轴套、套设于滑块上的第一冲压套、固设于套体上的第二冲压套以及罩设于第一冲压套和第二冲压套上的套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冲压轴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轴套沿冲压轴的轴向方向运动的第四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套体与第一冲压套、第二冲压套之间形成供空心藤铁管穿过冲压通道,所述第一冲压套上具有供滑块穿过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冲压套上具有供滑块穿过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冲压套上设有与第二滑槽连通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设有第二顶块,所述第二顶块的下部设有第三倾斜面,通过滑块抵靠于第二顶块的第三倾斜面沿冲压轴的轴向方向运动,使得第二顶块沿冲压轴的径向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冲压套且沿冲压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冲压部、缩口部以及阶梯部,所述第二冲压套且沿冲压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二冲压部、第三冲压部以及支撑部,所述套体内表面设有与缩口部和阶梯部配合的第四倾斜面、与第二冲压部和第三冲压部配合的第五倾斜面以及设于第四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的环形凸条,所述第二冲压部的外表面的斜率大于第三冲压部的外表面的斜率,所述第一冲压部的外表面的斜率小于第三冲压部的斜率;
所述第一冲压部、冲压轴和滑块构成一次冲压结构件;所述缩口部、阶梯部、第四倾斜面和环形凸构成翻折结构件;所述第二冲压部、第三冲压部和第五倾斜面构成二次冲压结构件;
所述套体包括可相互分离的上套体和下套体,所述上套体上设有与第二顶块配合的让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设于罩体内的温度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设于冲压组件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固定组件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加热组件和驱动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轴、通过滑动轴承套设于固定轴上的固定辊、设于固定轴与固定辊上的内夹持机构、驱动固定轴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固设于固定辊的轴向一端上的固定座以及设于固定座上的外夹持机构,所述固定座与固定辊之间形成一夹持通道,通过内夹持结构、外夹持结构相向夹持空心藤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持机构的组数为三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夹持机构沿固定轴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内夹持机构包括环设于固定辊上的四个第一通槽,设于各个第一通槽处的第一顶块以及设于固定轴上的支撑块,所述第一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固定轴的轴向方向倾斜,所述支撑块为圆台型结构,其侧面具有与第一倾斜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持机构包括环设于固定座上的至少三个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以及设于第二直线装置输出端的压块,所述压块的下表面设有弧形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三直线驱动装置和第四直线驱动装置均为气缸或者液压缸或者电推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53785.2A CN116020950B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53785.2A CN116020950B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20950A CN116020950A (zh) | 2023-04-28 |
CN116020950B true CN116020950B (zh) | 2023-06-16 |
Family
ID=8607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53785.2A Active CN116020950B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20950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64217B1 (fr) * | 1997-06-06 | 1999-10-22 | Ems Societe | Procede de conformation a froid de l'extremite d'un tube metallique a simple paroi a une extremite a double paroi |
JP5530168B2 (ja) * | 2009-12-22 | 2014-06-25 | 株式会社ベステックスキョーエイ | パイプ部材の成形方法 |
CN202716937U (zh) * | 2012-08-02 | 2013-02-06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预搭扣的车身结构件 |
DE102016103824A1 (de) * | 2016-03-03 | 2017-09-07 | Schmittergroup Ag | Stoßdämpferroh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CN212419253U (zh) * | 2020-04-09 | 2021-01-29 | 泉州市世兴液压器材有限公司 | 液压管件扩口折边机 |
CN212634073U (zh) * | 2020-06-30 | 2021-03-02 | 天津市宝力达车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钢管扩口机 |
CN114669674B (zh) * | 2022-03-18 | 2023-12-12 | 北京亨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管端成型的扩口夹具 |
CN217617215U (zh) * | 2022-05-20 | 2022-10-21 | 佛山市南海宽为机械有限公司 | 同轴管镗孔冲孔翻边一体机 |
-
2023
- 2023-03-16 CN CN202310253785.2A patent/CN11602095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20950A (zh) | 2023-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81195B (zh) | 钢模合模合接螺栓成型生产方法及其组合成型模具 | |
CN110695199B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大中型机床异形板件冲压设备 | |
CN202845674U (zh) | 钢模合模合接螺栓组合成型模具 | |
CN116020950B (zh) | 一种空心藤铁管口的扩口装置 | |
CN114498087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铜排压焊装置 | |
CN210705991U (zh) | 热压成型机 | |
CN112355140A (zh) | 一种新型不锈钢圆管的多工位扩口连续模和冲压加工方法 | |
CN204135096U (zh) | 喷油器体闭塞挤压模 | |
CN216911686U (zh) | 一种节能灯具生产加工用冲压装置 | |
CN209886524U (zh) |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 | |
CN111097837A (zh) | 圆管零件反向冲孔模具 | |
CN110369621B (zh) | 一种温度随形控制的镶块式热成型模具冷却系统 | |
CN110000898B (zh) | 一种稳定的陶瓷压机接坯平台 | |
CN210010676U (zh) | 一种衬套压制三工位压力机 | |
CN118080687B (zh) | 一种用于管类零件刚柔复合工艺成形的方法 | |
CN221415025U (zh) | 一种粉末冶金齿圈整形装置 | |
CN216679735U (zh) | 一种办公椅铁件冲压成型装置 | |
CN201320846Y (zh) | 双立柱活动台压机 | |
CN206588230U (zh) | 一种翻边整形模具 | |
CN220387598U (zh) | 一种拆装车制造用冲压设备 | |
CN205519152U (zh) | 一种液压胀形机 | |
CN214556726U (zh) | 一种锥管压合专用气液增压机 | |
CN215824074U (zh) | 一种五金配件加工用冲压装置 | |
CN222403064U (zh) | 一种金属压壳用治具 | |
CN214442196U (zh) | 一种自带挡圈钢板销轴的加工设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