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7560B - 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17560B CN116017560B CN202211684565.7A CN202211684565A CN116017560B CN 116017560 B CN116017560 B CN 116017560B CN 202211684565 A CN202211684565 A CN 202211684565A CN 116017560 B CN116017560 B CN 1160175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et
- uplink
- data
- quality
- acknowled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用户终端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当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用户终端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在基站接收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上行数据资源包后,基站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3GPP的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业务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业务,其承载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上传输,FTP业务的上下行同传的速率和稳定性经常是各局方考核的重点指标之一。比如发生丢包重传、网络拥塞等现象,会造成文件上传下载过程漫长及中断。
在TCP的通信过程中,接收端收到发送端的数据包后会反馈一个ACK(Acknowledgecharacter,确认包),表示已经确认接收到ACK前面的所有数据,发送端可以继续发送下一份数据包了,由于频谱的局限性,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方式下,空口资源经常是受限的,例如,下行TCP数据包的ACK要通过上行通道传递给发送端。由于上行受限,导致ACK包不能稳定及时的发送,从而影响下行FTP速率来回波动,从而存在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的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
所述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属于包过滤规则;
当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所述用户终端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在基站接收到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后,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过滤规则还包括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下行确认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所述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
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依据所述上行确认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
依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对应第一服务质量流;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对应第二服务质量流;所述包过滤规则还包括优先级信息;所述用户终端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5G核心网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后,所述5G核心网根据所述包过滤规则生成目标配置信息,并将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转发至所述基站;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和所述优先级信息;所述优先级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
所述基站依据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以及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并触发所述用户终端建立对应的第一数据资源承载和第二数据资源承载;
在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资源承载建立完成后,所述5G核心网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依据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以及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包括:
所述基站对所述目标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进行识别,当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中含有关于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时,则对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
当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中不含关于所述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时,则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将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通过将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上行数据资源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G核心网接收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
确定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对应的第一服务质量流,以及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对应的第二服务质量流;
当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时,所述5G核心网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G核心网获取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
所述5G核心网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下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下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
所述5G核心网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发送至基站;
所述基站依据所述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下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下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
当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和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
依据所述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映射至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将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转化为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
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映射至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将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转化为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属于包过滤规则;当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基站,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后,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5G核心网,用于获取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下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下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发送至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还用于依据所述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下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下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当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先将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上述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通过在数据转发的上行场景中,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将上行确认包和上行数据包映射至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上,并依据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优先将上行确认包的上行确认资源包先进行转发,在基站接收到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后,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在数据转发的下行场景中,5G核心网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将下行确认包和下行数据包映射至不同的服务质量流,得到对应的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并对其进行转发,所述基站依据所述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通过将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相应的下行确认资源包和下行数据资源包,并依据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先将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本申请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对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进行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的映射、并且上行确认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上行数据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由此实现在上行场景中优先对上行确认包进行转发;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对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进行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的映射、并且下行确认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由此实现在下行场景中优先对下行确认包进行转发,从而实现了在上行和下行场景中及时的对确认包进行发送,有效的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发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包过滤规则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业务建立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5G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发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转发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用户终端102通过网络与基站104、5G核心网106和服务器108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8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8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本申请可由用户终端102、基站104和5G核心网106协同执行如下:
用户终端102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用户终端102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属于包过滤规则;当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用户终端102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在基站104接收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上行数据资源包后,基站104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5G核心网106获取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5G核心网106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下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下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5G核心网106将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发送至基站;基站104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下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下行数据资源包;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当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基站104先将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其中,用户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108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用户终端102、基站104和5G核心网106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2,用户终端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
其中,用户终端可以指UE(User Equipment)。上行数据包可以指上行场景中的数据包。上行确认包可以指上行场景中的确认包,确认包是指ACK(Acknowledge character)确认包。
具体地,用户终端可以先接收一个由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依据该下行数据包生成上行确认包以及上行数据包,用户终端从自身内部获取上行确认包和上行确认包。
S204,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属于包过滤规则。
其中,包过滤规则包括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或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可用于在下行场景中转发确认包时所遵循的规则。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可用于下行场景中转发数据包时所遵循的规则。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可用于上行场景中转发确认时所遵循的规则。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可用于上行场景中转发数据包时所遵循的规则,无线承载RB(Radio Bearer)是基站为UE分配不同层协议实体及配置的总称。
无线承载有两种,一种是数据承载称为DRB,数据资源承载是指DRB(Data RadioBearer,DRB)。第一数据资源承载和第二数据资源承载是指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上行确认资源包可以指上行场景中,以第一数据资源承载进行传输的确认包。上行数据资源包可以指上行场景中,以第二数据资源承载进行传输的数据包。
具体地,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用户终端通过将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通过将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上行数据资源包。
其中,服务质量流是指QoSF(Quality of Service Flow,QF),QF是PDU(Protocol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中最精细的QoS区分粒度。第一服务质量流和第二服务质量流可以指不同的服务质量流。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可以指上行场景中,以第一服务质量流进行传输的确认包。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可以指上行场景中,以第二服务质量流进行传输的数据包。
S206,当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用户终端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S208,在基站接收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上行数据资源包后,基站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具体地,基站可以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上行确认资源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上行确认资源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基站先将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进行转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208之后,5G核心网接收上行确认资源包和上行数据资源包;确定上行确认资源包对应的第一服务质量流,以及上行数据资源包对应的第二服务质量流;当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时,5G核心网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208之后,5G核心网依次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确定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对应的第一服务质量流,以及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服务质量流;当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时,5G核心网先将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进行转发。
上述数据转发方法中,通过在数据转发的上行场景中,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将上行确认包和上行数据包映射至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上,并依据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优先将上行确认包的上行确认资源包先进行转发,在基站接收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上行数据资源包后,基站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通过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对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进行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的映射、并且上行确认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上行数据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由此实现在上行场景中优先对上行确认包进行转发,从而实现了在上行场景中及时的对确认包进行发送,有效的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生成包过滤规则步骤包括:
S302,依据下行确认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
其中,目标IP地址可以指确认包或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数据网络的IP地址可以指DN(Data Network)的IP地址,即确认包或数据包对应的服务器的IP地址。
服务质量流标识符是指QFI(Qos Flow Identifier),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用于标识5G系统中的一个QoSF(QF)。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对应第一服务质量流;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对应第二服务质量流;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与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是不同的QFI,包过滤规则还包括优先级信息;优先级信息包括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以及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
S304,依据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S306,依据上行确认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
S308,依据上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本实施例中,通过分别确定下行确认包、下行数据包、上行确认包和上行数据包对应的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确定了上行场景和下行场景中,确认包与数据包转发的优先级,从而保障了数据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业务建立步骤包括:
S402,在5G核心网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后,5G核心网根据包过滤规则生成目标配置信息,并将目标配置信息转发至基站;目标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和优先级信息;优先级信息为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
其中,会话请求可以指PDU(协议数据单元)Session请求。目标配置信息可以指用于对基站和用户终端的配置信息。
S404,基站依据目标配置信息,对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以及对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并触发用户终端建立对应的第一数据资源承载和第二数据资源承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依据目标配置信息,对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以及对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包括:基站对目标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进行识别,当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中含有关于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时,则对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一数据资源承载;当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中不含关于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时,则对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二数据资源承载。
其中,关于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可以指关于GBR(Guaranteed Bit Rate)业务的关键词。
S408,在用户终端的数据资源承载建立完成后,5G核心网向用户终端发送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上述实施例,通过5G核心网根据包过滤规则生成目标配置信息,基站依据目标配置信息,对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以及对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并触发用户终端建立对应的第一数据资源承载和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在用户终端的数据资源承载建立完成后,5G核心网向用户终端发送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实现了一个由5G核心网、基站和用户终端组成的,且确认包的优先级高于数据包的优先级的转发业务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用户终端102、基站104和5G核心网106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该方法上述数据转发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数据转发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数据转发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S502,5G核心网获取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
S504,5G核心网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下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下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
S506,5G核心网将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发送至基站。
S508,基站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下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下行数据资源包;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
S510,当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基站先将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510之后,用户终端接收下行确认资源包和下行数据资源包;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一数据资源承载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将下行确认资源包转化为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二数据资源承载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将下行数据资源包转化为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
上述数据转发方法,通过在数据转发的下行场景中,5G核心网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将下行确认包和下行数据包映射至不同的服务质量流,得到对应的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并对其进行转发,基站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通过将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相应的下行确认资源包和下行数据资源包,并依据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先将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对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进行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的映射、并且下行确认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由此实现在下行场景中优先对下行确认包进行转发,从而实现了在下行场景中及时的对确认包进行发送,有效的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作为一个示例,本实施例如下:
1.在5GC(5G核心网)SMF(Service Management Function,业务管理功能)上预先配置包过滤规则,对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类型的ACK包和TCP类型的数据包设置为2个过滤器;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5G系统架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可为图6所示;
2.5GC接收到UE的PDU SESSION建立请求时,SMF根据业务类型给UPF(User PlaneFunction,用户面功能)配置包过滤规则。TCP ACK和TCP数据包(date)分别配不同的QFI。其中ACK对应的QFI优先级高于TCP数据包对应的QFI;
3.SMF经过AMF(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移动管理功能),将QosFlow配置信息发送给GNB(基站)。消息中携带了需要建立的PDU Session List(列表)。每个PDU Session的关键ID--PDU Session ID,以及该PDU Session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QoS Flow ID–QFI;
4.GNB建立每个PDU Session ID下QFI和DRB的映射:
1)如果该QFI携带了GBR QosFlow Information(关于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则该流是GRB业务,一个QFI分配并映射一个DRB上;
2)如果该QFI没有携带GBR QoS Flow Information,则该流是Non GRB业务,一个QFI分配并映射一个DRB上。DRB的优先级要和QFI的优先级一致。
5.GNB触发本地及空口的承载建立过程。在空口建立完成,即接收到UE 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重配完成消息后,给5GC发送成功相应;
6.5GC接收到消息后,给UE回复PDU SESSION建立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了5G核心网给UE配置的上行TCP包过滤规则,与UPF配置的TCP过滤规则一致;
7.UE发起上行业务,UE根据5G核心网下发的上行包过滤器,根据包的属性,将包映射到对应的PDU及QFI上,再到对应的DRB上(其中TCP数据包对应一个DRB;TCP ACK对应一个DRB);
8.TCP ACK对应的DRB和TCP数据包对应的DRB在同一个逻辑信道组下。UE会先发送优先级高的DRB上的数据。从而可以保证ACK包优先于数据包发送;
9.GNB接收到从5GC的UPF来的下行TCP数据包,根据数据包中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隧道端点标识)可以匹配到UE对应的PDU Session上。根据数据包中携带的QFI来到对应DRB上;
10.GNB的MAC层调度时,对高优先级的DRB优先调度,保证ACK包优先于数据包发送。通过这种机制,将ACK包和数据包在空口分流,可以很好的解决ACK受业务数据挤压,影响反方向ftp流量的问题。
本申请应用场景的实施例可如下:
1.预置:在5G核心网侧设置ftp业务的包过滤规则
包过滤规则1
目标IP地址IP服务器的地址
协议类型TCP DATA
包过滤规则2
目标IP地址IP服务器的地址
协议类型TCP ACK
2.小区建立成功,UE RRC连接建立成功。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可参考图7所示。
3.UE发起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业务建立过程,给5G核心网发送PDU Session建立请求。
4.核心网接收到PDU Session建立请求,获取ftp DN对应的包过滤器,给ftp业务分配两个QFI,分别为QFI1和QFI2。其中ACK对应的QFI1优先级高于DATA对应QFI2。将该配置信息发给基站侧。
5.基站侧接收到该消息后,给QFI1分配DRB ID=1,QFI2分配DRB ID2。触发DRBID1和DRB ID2的本地承载建立过程及空口建立过程。等接收到UE上报的RRC重配完成消息后,给5G核心网回复成功消息;
6.5G核心网触发后续流程,业务建立成功;
7.UE同时发起ftp上传及下载业务,这时系统同时存在上下行的TCP ACK包及数据包;
8.5G核心网的UPF接收到ftp服务器下来的数据包和上行的ACK包。将ACK包根据过滤规则映射到QFI1上,将DATA包根据过滤规则映射到QFI2上;
9.基站侧QFI1和QFI2的Gtpu(GPRS隧道协议)包后,将QFI1映射在DRB1上,将QFI2映射到DRB2上;
10.基站侧的MAC调度时,因为DRB1的优先级高于DRB2,则优先调度DRB1的ACK包。保证ACK包在空口优先发送;
11.UE侧接收到上行的TCP数据包和TCP ACK包后,将其分别映射的DRB2和DRB1上。并上报数据量给基站。收到基站的上行MAC调度器给出的调度结果后,会优先调度DRB1的ACK数据包。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数据转发方法的数据转发系统。该系统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数据转发系统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数据转发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系统,包括:用户终端802、基站804和5G核心网,其中:
用户终端802,用于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属于包过滤规则;当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基站804,用于在接收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上行数据资源包后,基站804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5G核心网806,用于获取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下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下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将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发送至基站804。
在一个实施例中,5G核心网806,还用于依据下行确认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依据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依据上行确认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依据上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5G核心网806还用于在接收用户终端802发送的会话请求后,根据包过滤规则生成目标配置信息,并将目标配置信息转发至基站;目标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和优先级信息;优先级信息为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基站804还用于依据目标配置信息,对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以及对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并触发用户终端建立对应的第一数据资源承载和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在用户终端802的数据资源承载建立完成后,5G核心网806还用于向用户终端802发送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804还用于对目标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进行识别,当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中含有关于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时,则对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一数据资源承载;当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中不含关于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时,则对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第二数据资源承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802还用于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通过将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通过将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上行数据资源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5G核心网806还用于接收上行确认资源包和上行数据资源包;确定上行确认资源包对应的第一服务质量流,以及上行数据资源包对应的第二服务质量流;当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时,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804还用于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下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下行数据资源包;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当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先将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802还用于接收下行确认资源包和下行数据资源包;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一数据资源承载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将下行确认资源包转化为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二数据资源承载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将下行数据资源包转化为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
上述实施例,通过在数据转发的上行场景中,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将上行确认包和上行数据包映射至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上,并依据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优先将上行确认包的上行确认资源包先进行转发,在基站接收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上行数据资源包后,基站先将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在数据转发的下行场景中,5G核心网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将下行确认包和下行数据包映射至不同的服务质量流,得到对应的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并对其进行转发,基站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通过将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相应的下行确认资源包和下行数据资源包,并依据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先将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本申请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对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进行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的映射、并且上行确认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上行数据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由此实现在上行场景中优先对上行确认包进行转发;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分别对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进行不同的数据资源承载的映射、并且下行确认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由此实现在下行场景中优先对下行确认包进行转发,从而实现了在上行和下行场景中及时的对确认包进行发送,有效的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
所述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属于包过滤规则;
当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所述用户终端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在基站接收到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后,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包括:所述用户终端依据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并将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将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所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所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是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所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是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与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用于表征协议数据单元在会话中的服务质量粒度;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均属于无线承载,所述无线承载用于表征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所分配不同层协议实体及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过滤规则还包括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下行确认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所述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
依据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依据所述上行确认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
依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对应的目标IP地址和数据网络的IP地址,以及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确定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对应第一服务质量流;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对应第二服务质量流;所述包过滤规则还包括优先级信息;所述用户终端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5G核心网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后,所述5G核心网根据所述包过滤规则生成目标配置信息,并将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转发至所述基站;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和所述优先级信息;所述优先级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
所述基站依据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以及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并触发所述用户终端建立对应的第一数据资源承载和第二数据资源承载;
在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资源承载建立完成后,所述5G核心网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依据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以及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包括:
所述基站对所述目标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进行识别,当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符中含有关于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时,则对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
当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符中不含关于所述保证比特率的关键词时,则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分配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将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通过将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上行数据资源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G核心网接收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
确定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对应的第一服务质量流,以及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对应的第二服务质量流;
当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的优先级时,所述5G核心网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7.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5G核心网获取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
所述5G核心网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下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下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
所述5G核心网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发送至基站;
所述基站依据所述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下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下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
当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与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用于表征协议数据单元在会话中的服务质量粒度;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均属于无线承载,所述无线承载用于表征所述基站为用户终端所分配不同层协议实体及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和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
依据所述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映射至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将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转化为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
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映射至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将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转化为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
9.一种数据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用于获取上行数据包和上行确认包;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和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属于包过滤规则;当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基站,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和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后,所述基站先将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5G核心网,用于获取下行数据包和下行确认包;依据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下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下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得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和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发送至基站;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依据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数据资源包,包括:所述用户终端依据所述上行确认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确认包映射至第一服务质量流,并将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以及依据所述上行数据包过滤规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包映射至第二服务质量流,将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得到所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所述上行服务质量确认包是所述上行确认资源包,所述上行服务质量数据包是所述上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与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用于表征协议数据单元在会话中的服务质量粒度;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均属于无线承载,所述无线承载用于表征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所分配不同层协议实体及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用于:
依据所述下行确认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一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确认包转化为下行确认资源包,以及依据所述下行数据包过滤规则,通过将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映射至第二数据资源承载上,将所述下行服务质量数据包转化为下行数据资源包;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
当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资源承载的优先级时,先将所述下行确认资源包进行转发,再将所述下行数据资源包进行转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84565.7A CN116017560B (zh) | 2022-12-27 | 2022-12-27 | 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84565.7A CN116017560B (zh) | 2022-12-27 | 2022-12-27 | 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17560A CN116017560A (zh) | 2023-04-25 |
CN116017560B true CN116017560B (zh) | 2024-04-19 |
Family
ID=86032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684565.7A Active CN116017560B (zh) | 2022-12-27 | 2022-12-27 | 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17560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7982A (zh) * | 2012-12-14 | 2013-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3414692A (zh) * | 2013-07-15 | 2013-11-27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高实时航天器数据传输方法 |
CN104283647A (zh) * | 2013-07-04 | 2015-01-1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基于空中接口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通信设备 |
CN104869113A (zh) * | 2015-04-23 | 2015-08-26 | 南京大学 | 基于最小化完成时间的网络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10831075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20191684A1 (zh) * | 2019-03-27 | 2020-10-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QoS规则的优先级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615206A (zh) * | 2020-12-04 | 2022-06-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用户面功能网元和存储介质 |
WO2022137659A1 (ja) * | 2020-12-22 | 2022-06-30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
CN115362743A (zh) * | 2020-04-07 | 2022-11-18 | 哲库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的上行数据面管理 |
-
2022
- 2022-12-27 CN CN202211684565.7A patent/CN1160175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7982A (zh) * | 2012-12-14 | 2013-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4283647A (zh) * | 2013-07-04 | 2015-01-1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基于空中接口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通信设备 |
CN103414692A (zh) * | 2013-07-15 | 2013-11-27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高实时航天器数据传输方法 |
CN104869113A (zh) * | 2015-04-23 | 2015-08-26 | 南京大学 | 基于最小化完成时间的网络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10831075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20191684A1 (zh) * | 2019-03-27 | 2020-10-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QoS规则的优先级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005529A (zh) * | 2019-03-27 | 2020-11-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QoS规则的优先级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362743A (zh) * | 2020-04-07 | 2022-11-18 | 哲库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的上行数据面管理 |
CN114615206A (zh) * | 2020-12-04 | 2022-06-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用户面功能网元和存储介质 |
WO2022137659A1 (ja) * | 2020-12-22 | 2022-06-30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17560A (zh) | 2023-04-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21754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9565703B (zh) |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7872876B (zh) | 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1529957B (zh) |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
US2008001624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parameters | |
CN108337633B (zh) |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 |
CN113938904B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1114107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230682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0753335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2188035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1610591A (zh) | 移动站以及数据发送方法 | |
CN106416112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645778A (zh) | 一种无线站点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和装置 | |
CN1739310B (zh) |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分组业务系统和方法 | |
KR100884326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이동국 및 무선 기지국 | |
US1223878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radio bearer | |
CN116017560B (zh) | 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 |
WO2023050415A1 (zh) | 一种多路径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
WO202204112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 |
CN115277583A (zh) | 一种业务流识别方法及装置 | |
KR20130093711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음성 서비스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6866986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3950029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2695277A (zh) |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